七年级下册unit2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七下英语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Unit 2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孟小烷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的教学原则;2,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贯彻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原则;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教材的十一单元,它以学生最为熟悉的日常作息习惯为谈论话题,通过对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 six.--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up?--I usually get up at six a.m.练习时间的表达和询问方式,同时逐步的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整个单元以谈论日常作息时间安排为主线,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语言、词汇和时间的表达法融入一系列的小任务中,初一的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的任务达到交际的目的,从而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且初步了解时差。
三:学生情况分析:我所教的是两个层次不同,基础不同的班级。
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对英语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宏志班的学生基础较好,上课积极性较高,各项活动都能顺利开展。
而另一个实验班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太好,很多学生存在偏科现象,教学时需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此给平时的教学添了不少难度。
由于面向的学生不同,所以在教学方法及教学任务等方面,两个班级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四:课时划分:本单元共分为四课时:第一课时:Section A(1a-1c)第二课时:Section A(2a-2d)第三课时:Section B(1a-1e)第四课时:Section B(2a-Self-Check)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交际教学法兴趣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第二课时交际教学法兴趣教学策略听说练习第三课时(3a-Section B 1e)听说法1)What time do you get up on school days ?2)What time do you have breakfast ?3)What time does your best friend go to school ?2, Write about something you always do ,something you usually do and something you never do . 3,Interview three of your classmates.Find out what time they do these activities .Then give a report to the class .2,Write about something you always do ,something you usually do and something you never do .3,Interview three of your classmates.Find out what time they do these activities .Then give a report to the class .Step 3, LearningShow a clock and teach how to ask about and say times .*顺读法:“钟点+分钟”7点15分seven fifteen8点45分eight forty-five逆读法:“分钟+past+钟点”*逆读法:“分钟+ to+钟点”* a.当分钟小于等于30时,用past,第四课时。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抒情作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 掌握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抒情作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 掌握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写作:学习抒情》2. 抒情作文示例3.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网球老师上课之前,学生完成口头作文:回想一件令你感到温馨的事,用一两句话抒发出你心情。
2. 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老师做点评,引入下面的学习内容。
二、展示与讲解(15分钟)1. 展示课文《写作:学习抒情》,介绍抒情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 解读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三、讲解和练习(15分钟)1. 讲解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给学生分发抒情作文示例,让学生阅读示例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经历写一篇抒情作文,要求注意语言表达和情感描写。
四、合作与分享(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写的抒情作文,并相互评价。
2. 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总结抒情作文的写作要点和方法。
2. 教师进行课堂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抒情作文,并写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2. 准备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部编版英语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unit2第三课时教案

3.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
Ⅵ. Listening
1. T: Now let'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gain. Write the time next to the activities youcircledin1c.
( I think Mary is healthier. )
2. Careful reading
Ss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circle the healthy activities in the passage.
学生们认真阅读短文,将自己认为是健康的活动下面划线。
3. Let some Ss read out the healthy activities.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
—Whendo studentsusually eat dinner?
—Theyusually eat dinnerat a quarter to sevenin the evening.等。
学生们进行Pairwork活动,就1a所学的内容进行问答练习,运用所学的目标句型来完成1b部分的教学任务。
2. Let some pairs ask and answerΒιβλιοθήκη aloud.Ⅸ.Reading
Tell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write down the unhealthy habits of each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学设计(5-8课)黄河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反复朗读,并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2.品读诗歌的关键语句,学习以伟大坚强为核心的黄河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时代背景,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关键词句的含义,感受以“伟大坚强”为核心的黄河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准确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歌颂黄河、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热情。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为中华民族兴旺发达而奋斗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对黄河的赞颂之情。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其在特殊背景下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她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
古往今来吟唱黄河的篇章可谓多矣。
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国维有诗云“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写黄河的现代诗──《黄河颂》。
2.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
二、整体感知1.走进作者作品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展示生字词。
巅(diān)澎湃(péng pài)狂澜(lán)屏障(píng zhàng)哺育(bǔ)九曲连环(qū)3.全班先一起朗读诗歌,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本课题目为《黄河颂》,哪个字是关键?点拨:“颂”字是关键。
(2)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点拨:第一节朗诵词为下文的“颂”黄河蓄势,它奠定了全诗豪迈雄壮的感情基调。
统编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备课组课题授课时间七年级备课组主备人单元(章节)课时执教者5.黄河颂教师复备栏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知识与3.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技能性。
教学过程与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目方法的内涵。
标情感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度与价的决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值观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教学重、难点的内涵。
3.理解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主要教学教法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辅助手段资料助学法,学生自立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小组会商法,归纳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1、教室导入由以下两个活动引入本文教学。
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黄河的照片和影像片段,然后请一两个学生代表谈观后感。
2.请两名学生按照课前汇集的资料介绍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二、朗读诗歌,感知内容1.学生初读诗歌,教师提示注意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2.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揣摩诗歌的情感。
3.请一两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师点评,并及时给予朗读指导: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分。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
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施展阐发黄河的气势。
3)“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厚。
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巨大顽强!”充满了战斗的决llMark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4.教师范读,学生根据指导反复品读。
三、内容研讨1.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朗诵词起什么作用?2.歌词局部,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5黄河颂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意义。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1.教师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资料,使学生通过观看这些作品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2.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制作课件。
1课时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有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洒热血;有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请看大屏幕:这就是黄河。
(播放黄河画面,边播放,教师边深情朗诵)黄河以其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
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她饱经沧桑,与她的儿女们共同经历过苦难与抗争。
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
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的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Unit2教案设计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Unit2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重点词汇* post office, hotel, video arcade, bank, park, supermarket, street, pay phone, avenue * new, clean, quiet, big, small, dirty, old, busy* left, right, next to, across from, near, between2). 语言目标* 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 Yes, there’s a bank on Center Street.* Where’s the supermarket ? It’s next to the library.* Is there a pay phone in the neighborhood ? Yes, it’s on Bridge Street on the right.* 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肯定陈述* 表示方位的介词3).语言功能在街道上问路与指路2.能力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问路与指路的基本语句,并能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3.策略目标1).联系上下文,利用情景思维。
2).转换具体信息。
4.情感目标1).培养方位感。
2).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注重人际关系与交往,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表方位的介词:near、across from、next to、between、on2).问路与指路的基本语句2.难点:1).本单元词汇量较大( 生词表中列出44个单词,9条短语;课文中还有一些短语)。
2).个别句子有一定难度,如:* Is there a big supermarket near where you live ?* Turn left off the busy First Avenue and enjoy the city’s quiet streets and small parks.* ┉there is a small house with an interesting garden.* Bridge Street is a good place to have fun.三.难点注释:* Is there a big supermarket near where you live ?在你住处附近有一家大超市吗?* Turn left off the busy First Avenue and enjoy the city’s quiet streets and small parks.向左转走出/驶离繁华的第一大道,即可享受到城区里安静的街道和小公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如修辞手法、语法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研究、合作研究和探究研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2. 通过课文研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课文内容1. 《在山的那边》2. 《黄河颂》3. 《最后一课》知识点1. 生字词及其正确书写。
2. 修辞手法、语法结构等语文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如修辞手法、语法结构等。
教学难点1.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2. 语文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检查学生的课文预情况,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具,如PPT、黑板等。
课中教学1. 课文朗读与讲解: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解析生字词。
2. 语文知识点讲解:对修辞手法、语法结构等语文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3. 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点,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进行批改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完成时间,了解学生的研究效果。
教学反思1. 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 After that, I always brush my teeth and go to school at eight.
__ Then I quickly have a shower and eat breakfast.
__ I have lunch at a quarter to twelve.
课时
安排
共五课时
主备教师
方源
第五课时
授课人
Knowledge aims
1. Words & expressions
2. Key sentences:What time does he get up?
Ability aims
1. Ss learn to use First…then…next…after that…to write their daily routines. 2. Review of the important items in this unit.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七年级下册unit2SectionB ---Self-check英语教学设计
Teaching content
Unit2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SectionB---Self-check)
5.The teacher say something about himself.
Ⅲ.Self Check
1.All the Ss read the wordsin part 1,Make phrases with the words in the boxes..
2. Use the phras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Step V:Homework:finish exercise on books.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Bb design: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Period 5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 never.
I usually get up at...
a. Ice-cream usually ______ so s like to eat it after school.
b. My grandparents are very healthy. They always ___________ after dinner.
c. You need to _______________ after eating to have good teeth.
4.He takes a showerat 8:00.(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 ______ he take a shower?
5.I do homework at seven. (否定句)
I _______ ________ homework at seven.
Step IV:Summary:Sum up how to express activities..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5)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y/ get up/ so early)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ways/ make breakfast for me)
__ I get home from school at half past four and do my homework.
__ I have a very healthy life.
__ I have dinner at seven thirty.
__ I go to bed at ten.
2.Give Ss some minutes to complete thisorder.Choose some read thepassage, and correct their mistakes
2.Jim is late for schoolbecause of getting late..(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 _______ Jim late for school?
3. She has onlyonewatch.(划线部分提问)
How many _______ does she ________?
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writing
Teaching tools
PPT
Teaching procedures
个人意见修订
Teaching steps:
Step I: Review
1. Greeting: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d. He _____________. He works at a radio station.
e. Here are your clothes. Go and _______ quickly!
f. I don’t have time to ______________ from Monday to Friday. So I clean it on weekends.
b.按时间的先后,逐条叙述。
c.注意运用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
d.I+ usually/often+动词短语+at+时间。
3.Show Ss a chart of their weekend ,let them write a short passage.
4.Let some read their passage.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 usually/ get to school)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0)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 class teacher / usually/ get to school)
2.Dictation : Have dictation of the words learnedin this unit.
Step II :New lesson
I.Presentation:
1.work on3a: Number the sentences in order
__ I usually exercise from six to seven.
Emotional aims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
Key points
1. Learn to talk aboutroutines.
2. Write an article which is about sb’sdaily life.
Difficulties
How to write an article which is about sb’slife.
II.Writing
1.Have Sslook at the pictureonppt,Talk about daily routine:
I usually get up at seven o’clock. I exercise…
2. Guide students to write:
a.回想一下上个环节中自己一天的作息。
B. I don’t know. But he/ she is never late for the first class in the morning.
4.check and correct theiranswers.
Step III:Practice:
1. I get a letter from him. He ________ a letter _______ me.
3. Work on part 2: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s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Use the words in the brackets to help you.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 mother/ usually/ get up)
教
后
感
悟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