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外国文学)1本学期讲述内容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本课程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

1、课程要求系统介绍西方文学发展概况,重点分析各国﹑各时期﹑各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

要求学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以开放得心态,广泛了解各国优秀文学遗产,初步掌握其思想﹑艺术特征,提高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得能力。

ﻫ2、本教程讲授一学年,包括从古代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得外国文学.二十世纪盛行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得发展情况,列入专业选修课《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讲授。

因课时得原因,东方文学部分也列入专业选修课《东方文学》中讲授.ﻫ3、本大纲就是作为参考性得文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内容得前提下作出调整。

ﻫ二、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大纲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概要。

绪论1、教学目标:理解学习外国文学得意义、外国文学得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及掌握学习外国文学方法。

2、教学重点:外国文学得知识体系。

3、教学时数:2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学习外国文学得意义;外国文学得特征、课程知识体系;如何学习外国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1、教学目标:了解欧洲得上古文学得概貌;荷马史诗得基本内容与艺术成就;戏剧得产生、发展与成就。

2、教学重点:神话、史诗、戏剧(特别就是悲剧)。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荷马史诗:6学时;古希腊戏剧:4学时4、教学内容纲要:第一节概述欧洲古代文学就是指古希腊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发展及主要文学成就。

古罗马文学发展及主要文学成就.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第二节荷马史诗史诗得题材-—特洛亚战争。

作者及作品得形成—-“荷马问题”.史诗内容--《伊利昂纪》:战争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泊。

艺术成就:“荷马式得比喻”。

第三节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得起源--酒神祭祀。

戏剧内容-—命运悲剧。

三大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创作特征.埃斯库罗斯《被缚得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

古希腊喜剧: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外国文学教案1

外国文学教案1

贵州财经学院教案2006 ~200 7 学年度第一学期分院(部)文化传播学院教研室汉语言文学课程名称外国文学任教专业年级、班级汉语言04级教师姓名陶淑琴职称讲师使用教材外国文学简编贵州财经学院教务处制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

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一、为什么要学习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课,强化了文学现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动态过程。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意义首先是让我们了解数千年来外域丰富多彩的文学成就,是我们对于人类文学创造和探索历程的了解变得完整全面。

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方针要求我们有广阔的、比较的视野。

二、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外国文学史》分为西方(欧美)外国文学与东方外国文学两大部分,其中西方部分是重点。

欧美文学中共分七个时期,即古代文学、中古文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9世纪文学和20世纪文学。

19世纪欧美文学又分三部分: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和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文学又分为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两大部分。

这样,就形成了《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历史时代和文学流派交替相结合的课程内容系统。

三、怎样学习外国文学讨论发言。

略。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

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一节概述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岛屿。

古罗马城邦位于意大利半岛上,在地中海中央。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1)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史称“古典时期”;(3)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外国文学说课稿

外国文学说课稿

《中外文学(外国)》说课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外文学(外国文学)》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文化交流)、文秘总学时:64学时适用年级:汉语101班、文秘101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汉语(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

该课程的教学跟汉语(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的培养目标直接相关。

通过对外国文学的思潮流变和作家创作的研究来揭示外国文学发展的动因与特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具备对外国文学作家及创作进行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

为学生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国内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使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以外国文学史为线索,以作家作品为讲析重点。

了解和认识“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

三、课程目标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学生了解了解和认识外国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掌握汉语基本理论知识,认知外国文学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

(二)能力(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具备对外国文学作家及创作进行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

(三)素质(态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了解外国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三、教学组织(一)教学内容及要求(二)教学重点、难点第一部分古代文学重点:古希腊文学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古希腊戏剧和圣经文学。

难点:《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俄狄浦斯王》及古希腊悲剧的特征。

第二部分中世纪文学重点: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

难点:《神曲》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上的两重性第三部分文艺复兴文学重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流浪汉小说;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难点: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哈姆莱特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第四部分十七世纪文学重点: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外国文学》课程描述

《外国文学》课程描述

《外国文学》课程描述外国文学课程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

学习了解外国文学,对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外国文学课程开设于三年级,中国语言文学的学习是该课程学习的基础。

外国文学源远流长,浩瀚壮观。

本课程教学时间仅有126学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个时期文学的特点、文学现象,重点掌握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分析能力。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艺术鉴赏理念,对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学、各种文学风格、文学思潮流派、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分析与评价,力求观点正确,评价公允,分析深透,线索清晰,具有学习的指导性意义。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教师讲授不能面面俱到,应突出重点,少而精。

课堂教学以文学史为脉络,重点介绍作家作品;在世界文学中,以介绍欧美文学为主;在上古、中古、近代、现当代文学中,以介绍欧美近代文学为主,在欧美近代文学中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为教学重点。

在各个时期文学与作家的介绍中,帮助学生理清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东方与西方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鉴赏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世界文学大师的作品,认识基督教对欧美文学的影响,掌握分析研究但丁、歌德、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类似复杂的作家及其作品的方法。

本课程的授课教师要善于启发式教学,做好讲授提示,引导学生参看参考资料、阅读书目。

根据教学内容,布置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对潜能大、有争议的作家作品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本课程每一章都配有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及思考题,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学生做好课后的复习与练习。

在可能的条件下,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观赏一定的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录像片,以音像资料的观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的欣赏研究能力。

大学外国文学教案

大学外国文学教案

大学外国文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文学的概念和特点,熟悉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以及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外国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3、文学鉴赏和文学理解方法4、阅读和翻译5、写作和表达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介绍外国文学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首先,讲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特别是欧洲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

然后,介绍文学鉴赏和理解方法,让学生熟悉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过程。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翻译,培养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同时教授写作和表达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通过布置作业或课堂任务,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作业和表现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表现,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能力水平,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以达到调整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课堂思考和讨论,评价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同时,指导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潜力。

五、教学体会本课程的主题是外国文学,通过系统的讲授和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同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有益的体验,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理解外国文学的内涵和魅力。

外国文学 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 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外国文学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表达方式,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其作者,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 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主题和意义;3. 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5.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古代外国文学1. 古希腊文学- 介绍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分析荷马的创作背景、文学风格和主题思想2. 古罗马文学- 介绍古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和《饭匙》- 分析维吉尔的创作背景、文学风格和主题思想3. 古英国文学- 介绍《贝奥武夫》和《坎特伯雷故事集》- 分析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中世纪宗教与骑士文化第二部分:现代外国文学1. 俄国文学- 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分析作品中的心理描写、社会批判和文学风格2. 法国文学- 介绍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 分析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消极主义和文学流派3. 美国文学- 介绍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分析作品中的美国梦、社会阶层和现代主义文学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介绍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

2. 文本阅读: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意义。

3. 讨论与辩论: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讨论,促进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

4. 作业与论文:布置阅读任务、写作报告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大学语文第一讲《序二篇》

大学语文第一讲《序二篇》







07.《复仇》 鲁迅 08.《庄子•秋水(节选)》庄子 09.《史记〃刺客列传》节选 10.《世说新语•任诞(节选)》 11.《兰亭集序》王羲之 12.《文心雕龙•知音》刘勰 13.《礼记•大学(节选)》 14.《论语•先进(节选)》

期末成绩:60% 平实成绩:40% 平实成绩: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


读范曾兄《庄子显灵记》,有当年读杜部《秋 兴八首》的感觉,气概万千,涉及当前基本问题, 非常佩服。 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元素是自然与人。五百年的 伟大科学进展,开启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也因此 影响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 一种动物了。



中华民族是很实际的,中华文化寻求人类社会的处理 与组织,一个结果是注意到传代,便自然重视"孝", 便把多代连起来,成为一串,不能使串切断,便"不 孝无后为大",结果把中国养成一个巨大的民族。 中西文化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我一 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在普林斯顿,常同爱因斯坦见 面,也到过他家的书房几次,他书架陈书不多,但有 一本老子《道德经》。希望范曾再写一本《老子显灵 说》。 选自《庄子显灵记》

对话体。 虚拟庄子与太始、爱因斯坦、海德格尔、毕加索、 柏拉图及范伯子的辩难: 寻究宇宙与自然的起始,探讨生命与死亡的真谛, 辩驳善恶与美丑的分际,诘问克隆与工具主义的非 理性冲动。


庄子:太始,我跟随着 您, 原来就是跟随我敬仰的 大宗师。 无穷极的天宇,和谐而 浑一, 这浑一超越了形骸, 精神插上与天地共在的 双翅。 ……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 国哲学家,在现象学、存在主义、 解构主义、诠释学、后现代主义、 政治理论、心理学及神学有举足轻 重的影响。 他曾尝试引领哲学家脱 离形上学及知识论的问题而朝向本 体论的问题。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海氏从存在的角度解构了西方的哲学史,认为人类的 历史就是存在(道,本源,存在的存在)的真理被遗 忘的历史。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外国文学史英文名称;Foreign Literature课程编码:0111110A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93总学分:6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先修课程:中国文学开课系部:中文系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根据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的教学计划,《外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本科段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讲授的内容包括无比灿烂和丰富的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种现象。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本课程侧重介绍欧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及代表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并兼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文学。

通过《外国文学史》的讲授,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分析纷繁复杂的外国文学史上的现象,扎实的掌握其发展规律、审美过程、人物形象,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阐释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欧美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8课时)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2课时)(一)了解:古代文学的分期、内容、特色和价值。

把握古代文学在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桥梁。

(三)掌握:古希腊文学的特征和价值。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2课时)(一)了解:希腊神话的内容、价值和影响。

把握希腊神话的特征。

(二)理解:希腊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三)掌握:希腊神话的特征。

第三节荷马史诗(2课时)(一)了解: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成书、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价值。

(二)理解两部史诗的价值。

(三)掌握: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四节古希腊戏剧(2课时)(一)了解:古希腊戏剧的起源、演变、内容和特点。

(二)理解:古希腊戏剧的起源。

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基本特性。

(三)掌握: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4课时)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2课时)(一)了解:中世纪文学的分期、类型、特征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上校》
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
10 2020/7/7
德国的冯达纳《艾菲·布利斯特》 亨利希·曼《臣仆》、《亨利四世》 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
《浮士德博士》 俄国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
列尼娜》、《复活》 契诃夫《第六病室》、《套中人》、剧本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掠夺瓜分。 1914年萨拉耶沃一声枪响,点响第一次世界
大战。
6 2020/7/7
二.社会思潮:反理性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为先声, 指出个人“生命意志”必然与“世界意志” 发生无望的冲突,使人注定失望和痛苦。其 悲观哲学是世纪末颓废情绪的主要思想源头。
12 2020/7/7
首先,真实性是艺术创作的第一要义。他在 《论小说》一文中强调,想象不再是小说创 作的要素,当今小说家的最高品格是真实感, 而“真实感就是如实地感受自然,如实地表 现自然”。他指出,大仲马、雨果和乔治·桑 的作品都充满了想象。然而,从巴尔扎克和 司汤达开始,想象便在小说里变得无足轻重 了。他们凭借巨大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描绘他 们的时代。而且,福楼拜、龚古尔兄弟、都 德的成就都不在于他们的想象,而在于强有 力地表现了自然。
高扬酒神精神,崇尚“醉境”与“梦境”,
为表现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1889——1900
7
年神智不清。
2020/7/7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14)的直觉 主义哲学反对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 决定论,强调人的主观认识作用,认为唯一 的现实是藏在粗糙的物质外衣下的永恒的生 命洪流,人们只有通过直觉,本能和感情进 入生命洪流中,才能认识一切事物的实质。 世界本质是神秘的“生命冲动”,只有“心 理时间”才能体现“意识绵延”的现实。真 正的现实是自我在记忆中的持续存在。促进 文学“向内转”。启发意识流。
2 2020/7/7
第一部分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文学 (1870——1914) 第一节 概述
5 2020/7/7
一.时代背景:
英,法,德,俄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 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争夺国际 市场,对外侵略扩张,剥削掠夺殖民地,引 起世界局势动荡。
1870 年 普 法 战 争 使 法 兰 西 第 二 帝 国 垮 台 , 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1875年成立法兰西第 三共和国 。
9 2020/7/7
三. 文学思潮流派
纷繁复杂
第一, 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反映生活的 真实,强烈暴露和批判,人道主义,典型环 境中的典型性格。
法国莫泊桑《一生》、《漂亮朋友》及大量 短篇小说
都德《小东西》、《最后一课》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母与子》
英国的哈代《远离尘嚣》、《还乡》、《卡 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 的裘德》
自然主义文学早在龚古尔兄弟的创作中已初 露 端 倪 , 他 们 的 小 说 《 热 曼 妮 ·拉 瑟 顿 》 (1865)已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到了80年代, 左拉撰写了一系列批评论文《实验小说论》 (1880)、《论小说》(1880)、《自然主 义 戏 剧 》 ( 1881 ) 、 《 自 然 主 义 小 说 家 》 (1881),阐明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主张。 概括起来,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包括:
13 2020/7/7
其次,由于深受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 纳尔(1813-1878)的《实验医学研究 导论》(1865)的影响,左拉在《实验 小说论》中强调,作家应该运用自然科 学的实验方法,去研究性格、感情、人 类和社会现象。那么,是什么规律在支 配着人的精神现象呢?一是遗传问题, 二是社会环境。因此,必须依据生理学 的观点,揭示在生理遗传和社会环境影 响下的人的精神现象。
8 2020/7/7
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 神分析学,影响巨大。认为人的潜意识尤其 是“性本能”决定人的意识和一切社会活动, 尤其是文艺创作和欣赏是受潜意识支配的本 能欲望的表现。1900年《梦的释义》指出梦 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1907年《作 家与白日梦》指出艺术创作是未实现愿望的 满足。他的功绩在于创立深层心理学,揭示 人的潜意识或无意识领域,对人的情欲进行 分析和探讨。稍嫌过分的是“泛性论”,矫 枉过正。
14 2020/7/7
当然,我们应当认识到,小说家不可能以生 理学家的方式从事科学实验,因而也不可能 存在任何实验室意义上的“实验小说”。文 学创作毕竟是一种虚构,一种想象,一种创 造,不可能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另一方面, 用生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的精神现象,显然 也是肤浅的和偏颇的,甚至会再度把具体的、 社会的人变为“抽象的人”、“形而上学的 人”。自然主义对这一时期的欧美文学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作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 影响。
《三姐妹》、《樱桃园》 挪威的易卜生《玩偶之家》、《人民公敌》。 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由于受到各种思潮
的影响,更多地侧重于伦理和心理方面的探 讨。
11 2020/7/7
第二, 自然主义(Naturalism)文学兴起传播。 十九世纪后期在法国兴起。一方面排斥浪漫
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 方面轻视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 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 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 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 社会。代表作是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 族史》(《金钱》《小酒店》《萌芽》等)。
本学期讲述内容:
一。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期文学(1870——1914)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文学 (1914——1950)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学 (1950——1999)
1 2020/7/7
第一部分。十九末二十初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法国文学 第三节 英国文学 第四节 北欧文学 第五节 德国文学 第六节 美国文学 第七节 俄国文学。左拉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为关键,
指出“上帝已死”,对两千年一切价值重新
估价。主要批判基督教的伦理道德,以军国
主义为本的德意“超越一切价值的价值”即
“超人”,推崇具有“权力意志”的强者。
1886年出版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是“众
人可读的书和无人可读的书”。其美学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