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八》教学反思.doc
2下《识字8》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识字8》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识字8》是围绕“鸟”这一主题编排的韵文,怎样让“词串”教学灵动起来,让学生乐学,爱学,能够自主愉悦地实现意义的建构?这是这节课我试图寻找的答案。
从教学效果来看,基本实现了最初的意图,现总结如下:
一、走进“词串”的空间
让学生带着高昂的学习情绪,愉悦地跨进“词串”的空间,是实现“词串”意义建构的前提。
我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让对鸟熟悉的学生进行介绍,在友好的师生互动中激起全体学生走近“鸟”的愿望,激活了学生主动建构的动力。
二、建立“词串”的表象
词串教学的关键是要建立字符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有意义的认知“结构”。
从“字符”——“词语”——“词串”,让学生在观察实物,初步了解意义的基础上呈现词串,由易渐难,由浅入深,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词串的表象。
三、丰盈“词串”的画面
建立“词串”的表象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激活学生储备的“认知结构”,在运用中不断巩固“认知结构”的形成。
因而,教学中,我不满足于“词串”的简单识记,而是借助于有效问题的引领,出示图片、句式,甚至借助于课外资源的开发,生活经验的激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刚储备的“认知结构”,丰盈了“词串”的画面,有效地促进了意义的建构。
总之,教学活动,尤其是枯燥的识字教学应借助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摆脱枯燥,充盈情趣,并走向有效,指向高效。
这应该是一种我们追求的理想的学习境界。
《识字8》教学反思

《识字8》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识字8》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识字8》教学反思1本课是偏旁和形声字归类识字,课文由插图、生字组成的词语。
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我认为,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创设情境。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很注重这一点。
首先我通过创设情境,识字、识词,从而让学生认识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其次,在词语对比后,我先让学生在儿歌中找一找那几个字,同时说出了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孩子就很快知道这些字和偏旁的意思了,在情境中指导孩子认识这课生字时,帮助学生在掌握了比较中理解,理解中记忆的方法。
最后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探究、发现,引导孩子自己观察发现这些字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主要是从字音、字形上引导分辨这样的识字教学比较有趣味性。
当然,在教学中难免也有疏忽的地方,教学的重点不够突出,在指导孩子学习生字的时候关键是让他们自己掌握规律,可能要比老师一位的讲解要好的多。
《识字8》教学反思2提起科学,我们可能会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只要用心去想一想,留心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月亮阴晴圆缺,太阳东升西落;动物繁衍生存,植物开花结果;火车飞速奔驰,大桥横跨江河……这里都包含着科学。
我执教的《识字8》这篇课文所在的一组教材就是以这些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
运用了浅显的儿童化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介绍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学常识。
《识字8》是这组教材中的第一篇,这篇课文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
《识字8》教学反思(通用24篇)

《识字8》教学反思《识字8》教学反思(通用24篇)《识字8》教学反思篇11、游戏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玩中学。
识字课因没有阅读课的内容丰富,情节吸引人,容易让孩子感觉乏味,所以从一开课我就用字盘玩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又设计了开火车、摘苹果的游戏,整节课让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中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
2、情境创设,令识字课富有情趣。
要让孩子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识字中顺应孩子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便能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一开课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个新伙伴,它是谁呀?从而自然引出“青”字,并通过青蛙介绍新朋友突破了“忄”和“目”的难点,接着通过变魔术引出本课需要掌握的形声字,把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带入了新课。
3、书写指导循序渐进,步步到位。
书写指导我分六步进行:① 观察情、晴、睛的字形②复习“青”的写法,在田字格上写2个。
③自学生字笔顺(派生字笔顺表)④师范写“情”(实物投影仪)⑤学生描红,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⑥学生临写每个两个。
做到了循序渐进,由扶到放,步步落实到位。
4、不足之处:首先,“目”与“日”容易混淆,我忽略了比较,致使部分学生“睛”“晴”区分不开。
其次,没有对本课中出现的部首进行字义的分析,部分学生没能很好的悟出形旁与声旁的联系。
再次,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掌握不够好,最后的指导写字没能很好的完成。
《识字8》教学反思篇2《识字8》中有几个字容易和其它字混淆,有些部位容易写错。
于是,在课堂上,对于容易混淆的字,我特别花了点时间引领学生进行分析、记忆。
这些容易混淆的字有:鸦-鸭、朗-郎、鸟-乌、鹰-雁,“朗”字左边部分与“腿”字右上部分容易混淆、“腿”字右下容易写成建字旁、“雕、雁”容易将右边少写一横、“胸”右内是“凶”容易少写一竖。
教学过程中,我采主要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把问题留到课后,不让问题遗忘,及时解决,当堂认清。
《识字8》教学反思15篇

《识字8》教学反思15篇《识字8》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 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学会9 个生字,正确书写以及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
养成教育训练点:乐于倾听、仔细观察、认真写好铅笔字。
教学具准备:用卡通图加以修饰的转盘;课文插图;音乐。
教学资源:教师教学用书、备课手册等。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一开始,可用《识字4 》的谜语导入,教师可先叙述谜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
”对于这个谜语学生耳熟能详,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新课。
2、导入。
复习了《识字4 》的谜语后,教师可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和《识字4 》同类的形声字。
”(板书课题:识字8 )二、创设情境,转盘演示,识字、识词。
运用转盘识字、识词,是本课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学得很轻松、愉快,教师课前可先在转盘上稍加修饰。
在“青”字和“三点水、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下衬上小孩子喜爱的卡通图,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
1、教师扶,教学“清”字。
教师演示转盘,指着“青”字,配上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有个小朋友叫小“青”。
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
他找呀找呀,(师转动转盘)路上碰到了“三点水”,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三点水”说:“好呀。
”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清”,(师板书:清)“清”说:“你们知道吗?我是最干净的,因为有了‘三点水’可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
”(板书:清洁)通过这种故事情境法,学生学习兴趣高,又易于掌握新字、新词。
2、教师放,学生学习“晴、睛、请、情、蜻”。
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和“清”有相似之处,所以在学习这五个形声字时,教师在原来扶的基础上,充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按上面学习“清”的方法自编“青”和“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交朋友的故事,故事编得好坏不要紧,只要让学生在故事中相机学习到“晴天、眼睛、请坐、事情、蜻蜓”等词和“事、洁、眼、蜓”这4 个字,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八教学反思.doc

识字8教学反思《识字8》一课,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
在教学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满着活力。
首先,我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转盘演示,识字、识词。
教师演示转盘,指着“青”字,配上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有个小朋友叫小“青”。
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
他找呀找呀,(师转动转盘)路上碰到了“三点水”,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三点水”说:“好呀。
”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清”。
然后继续演示转盘,引出其他的字。
通过这种故事情境法,学生学习兴趣高,又易于掌握新字、新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理解字意时,我采用了自理识字,演示等的方法,学生很有兴趣,且很容易理解字的意思,而且掌握得很牢固。
如:“清”为什么用“三点水”啊?在这我先运用字理学“清”,我先扶后放,“清”说:“你们知道吗?我是最干净的,因为有了‘三点水’可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然后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其他字的意思。
如让孩子感知“请”为什么是言字旁时,可让孩子即兴表演“让座”、“喝茶”等简单场面,在表演中感受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在理解“晴”“睛”时我还通过简笔画的方法演示“日”“目”的演变过程,让学生通过看过程感知“日”“目”字旁的意义,学生被这一过程深深的吸引着,很快就恍然大悟起来,还没等我画完,很多小手就迫不及待的举了起来,要表达自己对形声字的理解。
在这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
我相信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开始创新。
《识字八》教学反思

《识字八》教学反思《识字八》教学反思1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识字写字当然是重点,但是识字切不行脱离书本,脱离详细的语言环境。
因此,对谚语的朗读、理解、积累不行忽视。
应非常重视同学对课文朗读、理解、积累的训练,还应非常重视语文力量的'训练。
识字教学肯定要与同学熟悉事物、进展同学语言、培育同学思维力量结合起来。
在低班级识字教学中,尤其要留意直观性,所以老师课前收集相关图片、制作课件很有必要。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让三者同时进入同学大脑,识字效果才有保证。
关于对课文中谚语的理解,老师要把握好“度”,既要让同学弄懂,又不行讲得太深,否则会适得其反,如“农历”、“北斗”、“候鸟”等相关学问,以生动、简洁的语言点到即可,不能深究。
在写字教学中,老师的示范、切中要领的讲解非常有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需练就过硬的书写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给同学作出很好的典范,才能给同学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识字八》教学反思21、采纳多种方式发挥同学在课堂中地主体地位。
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采纳多种认读方式:自由读,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伴合作读等,充分发挥了同学的主体地位,使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参加者,为同学供应充分的学习资料,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制造了条件。
整堂课我和同学始终处在一个公平的地位,我们是共同学习、探究的伙伴。
我们一起在轻松开放的气氛里游览,在情境中熟悉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2、识字教学表达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针对一班级同学识字的一个特点“认得快,忘得快。
”在认记生字时,我依据生字的不同特点,实行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嬉戏中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同学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稳固。
3.重视写字指导,培育良好的写字习惯。
指导同学写字要求同学同学集中留意力,看准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不任凭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干净。
2上《识字8》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识字8》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识字8》是形声字归类识字,由插图、 5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儿歌等3部分内容组成,识字量小,内容简单,浅显易懂。
根据形声字归类识字的特点,本设计力求以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层层推进,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识字,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识字方法,理解字词意思,在交流合作中自觉运用所学的字词,做到识用结合。
整个教学过程利用情趣牵引,借助游戏推进,注重实践、引导、积累和应用,体现自主性与实践性,凸显语文学习的特点。
一、多样游戏,让学生主动识字。
兴趣是孩子最好打的老师。
我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到“天上仙境------王母娘娘的家”去游玩的活动,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王府”大门紧闭,须闯关成功方可入内的告示,更是激起了学生对神秘仙境的向往。
接着我又巧借王母娘娘的一席话,让学生对这一挑战充满信心。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对学习新知的向往,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接着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去“蟠桃园”又是认字,又是读词,可以自由读,也可以同桌合作读,还可以挑战读,“小火车”忙得不亦乐乎。
“开火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游戏活动。
这一活动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隐藏于活动之中,不知不觉地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生字,读准了字音。
二、自主探究,帮学生掌握方法。
识字这一环节,我借助教学媒体、实物模型和游戏等手段,把字义理解和字形识记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有意记忆,提高记忆的准确性,这也体现了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的特点。
这样的学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略了形声字的特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词义。
总之,这节课我注重发挥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虽然,教材图文并茂,学生很感兴趣,但是,学生始终是在教材的引导下,比较被动的接受识字的。
而在课堂上,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要主动认识部件、偏旁,思考怎么组合,以及构成什么样的新字等等,这一系列的行为,让学生变成了“我要想,我会说,我会做,我会读。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反思

20XX年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反思教师们在授课结束后的教学反思和总结对于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益处!下面是络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用。
二年级语文《识字8》教学反思(一)本次全区研究课,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识字8》。
下面谈谈我的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篇识字教学,由八个词语组成。
其中,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是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而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空母舰都是当今的高科技成果。
古代神话与现代科技的对比,既让我们惊叹神话传说的神奇,又让我们感叹科学成就的伟大。
本课既让学生识字,又让学生了解古老的神话故事和当代的科学成就,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分析了教材后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利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射、卫、填、嫦、娥”等9个生字;会写“宇”。
;2、能够正确、流利地读文中8个四字词语,大致了解8个词语意思。
3、通过学习对中国神话故事产生阅读兴趣,并能够了解当今航天科技成果。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渗透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1、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
抓住这一特征,组织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的故事和资料,在课上讲故事。
在识字方面,他们已经认识了一定量的生字,初步掌握了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新课标精神指导下,识字教学如何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开放的识字课堂呢?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借助课件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领悟。
提倡学生探究,善于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
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给汉字分类。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这两个字你在哪见过”。
2、本节课在处理四个高科技成果的词语上,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介绍的内容既要准确还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最后我把深奥的航天术语变成了浅显易懂的儿童语言,以智慧博士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八》教学反思-
传说中有位帝王叫杜宇(即杜鹃),因为不满权势相争而化身为鸟,却因难解心头抑郁终日咯血,于是便有了杜鹃啼血猿哀鸣的绝唱。
杜鹃传说(二)
闽东山区杜家村里有一户穷人家,家中三口人,母亲和两个儿子。
大儿子年30余未婚,村里大都叫他杜大,弟弟叫杜二,年方十八九,兄弟以贩卖私盐为生,养活老母。
杜大力大,一次可挑盐300斤,杜二力小,一担不过100斤,自己可勉强糊口。
有一天,杜大经过一处街坊歇肩的时候,由于担子太重,盐担滑下来,把一个小孩压死了。
人命关天,杜大被官府抓去,关在监牢里,待判死刑。
杜二一个人卖盐,奉养老母,十分困难。
一次,杜大对来探监的弟弟说:再过两天,找要被执行死刑了。
兄弟相抱痛哭。
弟弟说:我去替死。
我死只死一个,你死便死三个。
因为我力气小,挣的钱,不能养活母亲,二人都会饿死。
说着弟弟把哥哥推出门外,自已进了牢房。
过了两天,杜二作了替死鬼。
可是杜大怕事,出来后并没有回家事母,不知藏到哪里去了。
杜二灵魂化作杜鹃鸟,到处飞叫:哥哥回来!哥哥回来!一边叫,一边口中滴出鲜血。
鲜血滴处,长出了红
杜鹃。
此后,每年春天满山一片红杜鹃花,人们都说,这是杜二的红心与孝心。
就在杜二到处找哥哥的时候,有人发现,距杜家村数十里的九峰山后,常有许多山羊,仰天嚷着:妈!妈!妈!好奇的人进山去看,在羊群叫嚷处,有一具腐尸,从衣服看出这就是杜大,尸旁长出一株有毒杜鹃,开着黄色的花。
消息传到杜家村,大家都说仕大贪生怕死,害了一家。
死后变成毒草大家叫它闹羊花(即羊踯躅)。
后来村里流传着几首山歌:满山杜鹃一片红,怨鸟滴血花成丛。
杜二孝母甘替死,杜大怕死躲九峰。
弟弟魂化子规鸟,苦唤哥哥快回家。
千呼万唤哥不应,鲜血开出满山花。
哥哥死在山沟里,善良山羊喊妈妈。
原是杜大化毒草,大家骂他闹羊花。
{反思}:
如何打造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堂?我想是每一个有志于语文教学的教师思考的问题。
识字八要学的这三个偏旁,对我们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
早在上册《登鹳雀楼》这一课时,学生就已了解到隹字旁与鸟有关。
其它两个偏旁对已掌握一定字理的学生来说,更不在话下了。
如果还是按教参里边的观察图,学习偏
旁这样一个步骤,学生学习的兴致肯定会大打折扣。
于是,我课前布置了学生先查查这三个偏旁及其组成的字。
上课伊始,便让学生汇报,学生带着成功体验的兴奋进入课文的学习当中。
当前,语文教学倡简形成了共识,给语文课瘦身的呼声越来越烈。
很多教师怕自己的课堂上得太胖,结果很多都不敢讲了。
我认为在《识字八》的教学中,增设关于杜鹃的传说,既可以让教学内容充满情趣,又可以让学生从字理的角度识记生字,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精神也得到了构建,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