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统编本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统编本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3.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核心素养】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重难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守株待兔》,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农夫却希望这件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于是他放下手里的农具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
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2)《陶罐和铁罐》,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3)《鹿角和鹿腿》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腿。
鹿腿太难看,当雄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难看的鹿腿帮助他狮口逃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4)《池子与河流》揭示了道理。
(这个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阅读《寄居蟹造房子》完成课后题。
三下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

三下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三年级备课组朱青【复习目标】1、掌握课后第三项的词语、表示颜色的词语;熟练掌握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并会应用;2、理解练习中的成语及古诗;会背诵、默写《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的第二、三自然段、《庐山的云雾》、《雪儿》的第四、五自然段。
3、结合文章进行阅读指导,掌握总分段落的结构特点。
4、能用“意外”“询问”等造句;5、掌握总分段落的写作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扩写;掌握介绍人物的方法;掌握看图写话的方法。
【复习重难点】1、熟练掌握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并会应用;2、理解练习中的成语及古诗;会背诵、默写《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的第二、三自然段、《庐山的云雾》、《雪儿》的第四、五自然段。
3、结合文章进行阅读指导,掌握总分段落的结构特点。
4、掌握总分段落的写作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扩写;掌握介绍人物的方法;掌握看图写话的方法。
【复习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掌握课后第三项的词语,其余生字会应用;掌握表示颜色的词语;能用“意外”“询问”等造句;熟练掌握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并会应用;掌握练习一、二中的成语及古诗;会背诵、默写《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的第二、三自然段、《庐山的云雾》、《雪儿》的第四、五自然段。
【复习重难点】熟练掌握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并会应用;掌握练习一、二中的成语及古诗;会背诵、默写《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的第二、三自然段、《庐山的云雾》、《雪儿》的第四、五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字词复习1、出示书后第三项的词语,学生认读,教师讲解容易混淆错误的词语。
2、生字中学生经常错误的字:蜒(延蜓)资(姿)罩泻(泄)系(读音)套哀(衷)懂3、按要求写词语表示颜色的词语:湛蓝乌黑粉红碧绿翠绿嫩黄淡黄浅蓝紫红金黄雪白瓦蓝奶白火红漆黑银白铁青桔黄黄土白云绿叶绿树青草红茶红花黄沙白银白纸ABB式词语有:金灿灿银亮亮红艳艳白花花绿油油黑乎乎黄澄澄红彤彤红通通白茫茫黑压压沉甸甸慢腾腾阴森森笑嘻嘻香喷喷轻飘飘湿漉漉骨碌碌喜盈盈亮晶晶孤零零毛绒绒胖乎乎水灵灵笑哈哈圆溜溜响当当笑呵呵脏兮兮胖嘟嘟含颜色的四字词语:红艳欲滴瑰丽多彩灿若云霞梨花似雪桃花嫣红桃吐丹霞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碧水蓝天芳草绿野“有”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有:有利可图有机可乘有根有底有始有终有口难言有恃无恐有求必应有志竟成有气无力有名无实有声有色有条不紊有口无心有眼无珠有备无患形容海面景色的词:微波粼粼碧波荡漾波浪滔天波澜壮阔碧波浩渺形容云雾的词语有:气象万千风云变幻奇峰异岭若隐若现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白云苍狗瞬息万变形容人意志坚强的成语:坚忍不拔坚毅顽强坚强不屈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百折不挠4、简称歌齐背简称歌,并运用简称歌填空5、造句流连忘返……①云南西双版纳风景优美,真令人流连忘返。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寓言”,全单元包括《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和《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本单元重点:(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教会学生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读完《陶罐和铁罐》,明白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鹿角和鹿腿》教会学生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池子与河流》告诉学生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明白道理。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看图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单元教学建议:读懂寓言,明白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
5守株待兔教学目标: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
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一、复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1.读准音:“颈”,应读三声。
“冀”字正音。
2.认清形:“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看注释(1)身为宋国笑。
[ wéi ]1.做,行,做事 2.当做,认做 3.变成4.被[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4.解文意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包括“春天”、“燕子”、“花朵”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语法学习:学习使用“是……的”句型,描述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练习:学习写作简单的记叙文,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2. 难点:正确运用“是……的”句型,描述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投影、PPT课件、黑板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出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教授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语法结构。
3. 实践: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口头作业: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关于“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八部分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一、课文背诵: 5课、6课、7课。
二、课后题1、20页:下面每组句子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好,好在哪里(1)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答:第二句写得好,因为:“鸣声”比“叫声”更准确,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贴着水面疾飞”生动地表现了翠鸟动作轻盈、迅速的特点。
(2)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答:第二句写得好,因为:“蹬开”把翠鸟离开苇秆时的动作、神态、速度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像箭一样飞过去”用比喻的写法说明了翠鸟飞的速度很快。
2、24页: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答:“纷纷”,说明救燕子的人很多,行动快。
“四处”说明寻找燕子的范围广;“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说明当时的气候、环境非常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这句话说明了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为拯救燕子付出了辛苦劳动;3、27页:体会“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的含义,答:“一切”,指的是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所有的物品。
“什么”是指随便的一个什么东西、物品。
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类如果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三、语文园地二1、写比喻句。
(31页背诵)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一棵高大的橡树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课外】小弟弟的脸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大苹果,我真想啃一口。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终于得到了冠军。
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为我们带来了凉爽。
2、反义词(背诵、默写)清对浊廉对贪功对罪正对偏奖对罚优对劣善对恶勤对懒补充:是对非宽对窄升对降曲对直有对无拓展:清澈——浑浊廉洁——贪污端正——歪斜奖励——惩罚善良——邪恶勤奋——懒惰宽阔——狭窄弯曲——笔直3、古诗名句(背诵、默写)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三下第2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认识23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1个生字和3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
3.掌握、积累“AABC”和“无()无()”式的词语。
4.能根据人物心情、语气把句子补充完整5.能按照正确格式写通知。
6.复习各课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内容和道理。
教学重点:1.能认识23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1个生字和32个词语。
2.掌握、积累“AABC”和“无()无()”式的词语。
3.复习各课的主要内容,了解一些美好的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1. 掌握基础字词。
2. 积累运用字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内容:1.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4则中外寓言故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是哪4篇寓言,这些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学生交流:生:《守株待兔》。
寓言告诉了我们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陶罐和铁罐》。
语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腿和鹿角》。
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池子和河流》。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多为社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3.本单元,《守株待兔》这篇课文需要背诵,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二、 复习认读字、多音字:1.同桌之间进行你指我认考一考,不会的多帮帮。
2.易读错的字:你能给它们加上音调吗?称(ch èn )心 禁(j īn)受 撒(s ā)手 挣(zh èng)脱3.多音字:读一读,记一记(加粗的为本单元五个必须掌握的)禁{j īn (禁受)j īn (禁止) 撒{sā(撒手)s ǎ(撒种) 挣{ zh ēng (挣扎)zh èng (挣脱)称{ch èn (称心)ch ēng (称呼)ch èng (同“秤”)三、复习会写字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哪些字容易错?2.老师总结,重点指导:待:左边是双人旁。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第一课时复习内容:本组教材以“品味金典寓言”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守株待兔》、《陶罐与铁罐》、《美丽的鹿角》,一篇略读课文《池子与河流》。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复习重点:1.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以文言文形式出现,使学生明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2.《陶罐和铁罐》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狮子和鹿》故事以语言对话为主告诉学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只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要注重内在。
要学会尊重事实,取长补短。
3.3.《池子与河流》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告诉学生: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这几篇课文道理都浅显易懂,可通过读唤起儿童情感中的共鸣,在读中体会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复习难点:1.注意积累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结合图画将故事内容及道理简单落实到书面。
2.懂得尊重不同的想法。
1.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3.结合生活展开想象,扩展图画内容,联系说话。
4.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5.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复习目标:1.认识33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掌握“耒”字旁。
2.借助注释读好文言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3.注意积累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4.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
5.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复习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复习读课文。
(二)复习课文。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能够复述本单元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正确掌握重点字词、多音字、重点句型,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复习习作写作要领。
教学重、难点:复述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教学准备:第二单元复习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复习课文内容:《守株待兔》教育我们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池子与河流》警示我们不要贪图安逸,应该积极进取。
2.这四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
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
寓言故事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教育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却往往蕴含深刻的道理,这就是" 小故事,大道理"。
(二)字词复习1. 出示重点生字。
学生自读、师领读2. 出示易错字,重点讲解。
3. 出示多音字,重点指导。
学生回顾复习,师指导。
4. 讲解"AABC 形式""ABAC 形式" 词语。
(三)句子复习1. 出示重点反问句。
2. 出示句子,回顾复习如何把句子写具体。
(四)日积月累1. 出示日积月累。
2. 出示"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图画及蕴含道理。
3. 学生自己回顾复习" 邯郸学步"" 滥竽充数"。
4. 与同桌交流其余成语。
(五)习作复习1. 出示单元习作写作要领,重点进行写作方法的复习回顾。
2. 展示优秀范文。
课堂小结" 温故而知新",我们要时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我会读、写本组词语
2、了解本组课文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并且多多积累、运用词语。
复习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语文知识的积累并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笑脸自测纸小阅读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
“成语天天讲”
一名言导入
上学期,咱们学过孔子老先生的几句名言,其中有这么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进行一次“笑脸复习行动”
首先,讲一下行动规则:本次行动共涉及复习内容十二项,若能全部考查通过,请你为自己自测纸上那圆圆的脑袋添加上可爱的笑脸,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添加平脸或哭脸。
行动结束,若你能取得十个笑脸,便可以获得“三三特制小金牌”。
二复习要点
1、确立行动范围《第二单元》板书
回想一下,第二单元共有哪几篇课文幻灯片随机出示请选择一篇说一说、谈一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发现共同点:保护环境
2、复习易错字
听写九个易错字
自查自评
开火车组词
3、复习四字词语
开火车读自评
4、复习课文
《翠鸟》a课文不走样
b谈体会感悟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自查自评
c体会修辞作用
拓展:四幅图片进行比喻、拟人的句子练习
自查自评
《燕子专列》a课文不走样
B谈体会感悟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a课文不走样
B谈体会感悟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路旁的橡树》重点句子理解
自查自评
5走进“阅读小殿堂”,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张圆圆的脸蛋儿,你有信心让他们都笑起来吗?
麻雀纪念碑
1860年,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农田,连年发生大面积虫害,数不尽的毛毛虫啃食农作物,大片的农田里的农作物,被毛毛虫啃食得七零八落奄奄一息,人们看着农田里的虫害束手无策。
有一位科学家在日以继夜的研究灭虫方法,偶然看到了一份资料。
资料中记载:普鲁士国王腓必烈陛下的花园里,种了许多樱桃树。
在樱桃成熟时,常有一些麻雀啄食樱桃。
一天,国王见一只麻雀偷吃樱桃,他大发雷霆立即召来了大臣发布一个诏书,命令全国臣民每天消灭一只麻雀,否则罚款。
国王想用消灭麻雀的办法换来樱桃园的硕果累累。
于是麻雀的数量大减,可是樱桃园的樱桃却没多,反而更少了。
一些虫子吃掉了樱桃,甚至连樱桃树也被虫子咬死了。
国王恨死了虫子,这时,有位大臣献计,他建议重新繁殖麻雀,以消灭虫害,保持生态平衡。
科学家从这份资料中得到了启示,立即向有关当局建议,波士顿当局立即从欧洲引进了一批麻雀,三年之后麻雀成群,控制了虫害。
波士顿的人民兴高采烈,为麻雀的功劳欢呼,并在波士顿中心为麻雀建筑了一个纪念碑,纪念碑顶有一个美丽动人的麻雀塑像,它向人类昭示:麻雀是灭虫能手!麻雀是人类的朋友。
1.看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1)比喻遇事无主张,没有办法。
()
(2)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平衡。
()
2.判断对错,在对的说法后面打“√”。
(1)麻雀爱吃樱桃。
()
(2)麻雀能吃大量害虫,是灭虫能手。
()
(3)麻雀爱偷粮食吃,是害鸟。
()
(4)麻雀是荤素兼食的益鸟。
()
3.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讲评自查自评
6、复习“日积月累”五句描写自然风光的名句
学生亲自操作“变魔术”——看图说诗句
自查自评
三名言结束本次“笑脸行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师生合作释义
结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时时“学而时习”,时时“温故知新”,争当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