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留级申请表

合集下载

2024年代桥中心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代桥中心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代桥中心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一、关于无故不上学学生的处理对于无故不上学的学生,在经过动员后返校上学的,各年级班级必须无条件接受。

同时,学校将依据具体情况,给予这些学生必要的、恰当的教育引导,以确保其能够顺利融入校园生活。

二、奖励制度对学生的奖励,应由班主任或相关教师提出,并经教导处审核、批准。

对于需要颁发奖状的情况,教导处将负责审核并批准。

而授予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的,则需经过学校相关程序审议通过,并由校长批准后正式公布。

三、林桥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1. 入学(1)一年级招收年满六周岁以上,户口在本社区的儿童入学。

(2)新生入学时,需凭户口本和出生证明办理入学手续,由学校填写学籍登记表,并建立学籍档案或学籍卡片。

(3)学校将依法招生,对符合条件但未入学的学生,将尽力做好家长工作,劝导其及时送孩子入学。

对于无正当理由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学校有权依法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

(4)对于无户口本和出生证明的新生,将按照借读生处理,具体入学条件将依据上级有关精神执行。

2. 休学、复学(1)学生在校期间,因严重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请假达三个月以上的,可准予休学。

休学期限为一年,一年后仍不能到校学习的可再延期休学一年。

(2)学生休学需持医院或有关单位证明,由学生家长提出申请并经班主任签署意见后报教导处审批,校长同意后记入学生学籍卡片或登记表中,并发给休学证书。

(3)学生复学需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并缴验休学证明书,因病休学的还需持医院证明。

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准予复学,复学时原则上编入学时相衔接的年级学习。

3. 转学(1)因父母调动工作而需转入本学区的学生,必须事先办理本校接收证。

学校不得擅自接受转学手续不齐全的学生入学。

(2)本校学生要求转到外校学习的,必须向教导处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缘由,经批准后才能到外校办理接收证。

待学生持有外校的接收证后学校方可签发转学证明并将学籍卡交给该生。

湖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湖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湖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新形势下基础教育科学管理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和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二章学籍建立第三条入学注册(一)凡当年8月31日之前(含8月31日)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

(二)入学新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入学,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持有关证明,在入学规定时间内到学校办理延期入学注册手续,延期时间不超过2周。

(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注册又未办理延期入学注册手续的,由学校督促其入学,督促无效的由学校报告学生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其父母送学生入学。

(四)普通高中新生按照各市州、县市区当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规定入学注册。

高中新生未按期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又未办理延期入学手续的,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五)学校根据招生录取名册运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1(以下简称国家系统)对新生进行随机均衡编班。

(六)学校每学期第一周内为已在校学生办理注册,学校及学籍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国家系统及时核准学生学籍。

第四条学籍信息采集(一)学校为新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后,应为其采集学籍信息,并将学籍信息录入国家系统。

(二)学籍信息采集录入流程:1. 学校印发《学生基本信息表》(附件1)。

2. 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填写《学生基本信息表》,签字确认后交回学校。

3.学校负责将《学生基本信息表》录入国家系统。

特殊需要儿童档案手册范本

特殊需要儿童档案手册范本

特殊需要儿童工作手册学生班级:____________学生:__________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特殊需要儿童申请表类别: 视障听障 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基本情况表(二)儿童:性别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调查对象:父亲( ) 母亲( ) 其他人调查者:填表日期年月日一、家庭背景请你仔细阅读各项目,然后填空或在符合项目后的括弧打“√”。

(一)家庭成员:同住人数( )1.父亲情况:年龄工作单位(1)文化:①文盲( ) ②半文盲( ) ③小学( )④初中( ) ⑤高中( ) ⑥中专( )⑦大专( ) ⑧大学( ) ⑨大学以上( )(2)职业(专业或工种)①科技人员( ) ②行政人员( ) ③文教工作( )④医务工作( ) ⑤商业工作( ) ⑥军人( )⑦社会服务工作( ) ⑧企事业工人( )⑨农林牧渔劳动( ) ⑩个体经营( )○11待业( ) ○12退休( )○13其他( )说明:(3)身体情况:①健康( ) ②一般( ) ③有病( ) 说明:(4)精神状态:①健全( ) ②智力缺陷( )③狂躁、抑郁、精神分裂( )说明④神经官能症( ) ⑤癫痫( ) ⑥脾气古怪( )⑦酗酒( ) ⑧自杀( ) ⑨其他( )说明:(5)居住情况:①与子女同住( )②不常同住( ) ③不同住( )(6)个性特点:①外向( ) ②中间( ) ③向( )(7)嗜烟:①是( ) ②否( )说明:(8)与子女关系:①亲热( ) ②一般( ) ③疏远( ) ④不融洽( )2.母亲情况:年龄:工作单位:(1)文化:①文盲( ) ②半文盲( ) ③小学( )④初中( ) ⑤高中( ) ⑥中专( )⑦大专( ) ⑧大学( ) ⑨大学以上((2)职业(专业或工种):①科技人员( ) ②行政人员( ) ③文教工作( )④医务工作( ) ⑤商业工作( ) ⑥军人( )⑦社会服务工作( ) ⑧企事业工人( )⑨农林牧渔劳动( ) ⑩个体经营( )○11待业( ) ○12退休( )○13其他( ) 说明:(3)身体情况:①健康( ) ②一般( ) ③有病( )说明:(4)精神状态:①健全( )②智力缺陷( )③狂躁、抑郁、精神分裂( )说明:④神经官能症( ) ⑤癫痫( ) ⑥脾气古怪( )⑦酗酒( ) ⑧自杀( ) ⑨其他( )说明:(5)居住情况:①与子女同住( ) ②不常同住( ) ③不同住( )(6)个性特点:①外向( ) ②中间( ) ③向( )(7)嗜烟:①是( ) ②否( )说明:嗜酒:①是( ) ②否( )说明:(8)与子女关系:①亲热( ) ②一般( ) ③疏远( ) ④不融洽( 3.父母婚姻及生育情况(1)结婚年龄:①父亲( )岁②母亲()岁(2)初产年龄:①父亲( )岁②母亲()岁(3)血缘关系:①无血缘关系( ) ②远亲( ) ③近亲( )(4)婚姻是:①自由恋爱( ) ②父母包办( )③环境所迫( )④其他( )说明:(5)夫妻关系:①很融洽( ) ②一般( ) ③感情冷淡( )④常闹矛盾( ) ⑤分居( ) ⑥离婚( )(6)母亲生育史①( ) 胎②( )产③( )次流产(7)子女数目:①独生子女( ) ②多生子女( )(二)家族史指①父母②兄弟③姐妹④祖父母⑤外祖父母⑥叔伯姑⑦舅姨中有无下列情况:1.先天性发育畸形( )说明:谁2.痴呆( )说明:谁3.癫痫( )说明:谁4.家族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瘫痪( ) 谁5.精神分裂症( )谁6.其他( )说明: ( )谁(三)家庭经济和居住情况1.平均每人每月收入( )元①富裕( ) ②中等( ) ③差()2.儿童:①自己独住一间( ) ②与别人合住一间( ) ③独睡一床( )④与别人合睡一床( )谁3.与邻居儿童同玩人数:①很少(5个以下)( ) ②不多(5—10个)( ) ③很多(10个以上)( )二、儿童发育情况(一)生长发育1.母亲分娩:第()胎,第( )产,双胎( ),分娩年龄( )2.母孕妊娠反应:①重( ) ②一般( ) ③无( )3.母孕期情绪:①好( ) ②一般( ) ③坏( )4.母孕期营养:①好( ) ②一般( ) ③差( )5.母孕期曾患有:①感染发烧( ) ②甲状腺功能亢进( ) ③甲状腺功能低下( )④肝炎( ) ⑤糖尿病( ) ⑥心脏病( )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⑧癫痫( )⑨腹部外伤( ) ⑩腹部x线照射( ) ○11先兆流产( )○12使用保胎药( ) ○13使用催产素( ) ○14常服药( )○15强烈的精神刺激( ) ○16接触有毒物质( ) ○17吸烟( ) ○18喝酒( )○19其他( )说明6.生产是:①足月( ) ②早产( ) ③吸产()④钳产( )⑤臀位助产( ) ⑥其它()说明:7.出生时情况:①正常( ) ②黄疽( ) ③产伤( ) ④颅出血( )⑤缺氧窒息( ) ⑥脐带绕颈( ) ⑦产程及延长( )⑧畸形( ) 说明8.出生时体重( )克①正常体重( ) ②小样儿()③巨大儿( )9.喂养方法:①母乳( ) 持续()月,说明②人工( ) ③混合()10.发育情况:①( )月能抬头②( )月能认人③( )月能坐④( )月能走⑤( )月能出牙⑥( )月会喊爸妈⑦( )月会说完整的一句话11.曾患疾病[前( )填写出生至3岁,后( )填写3岁后]①高烧( )( ) ②惊厥( )( )③慢性腹泻( )( ) ④反复感染( )( )⑤严重营养不良( )( ) ⑥肺炎( )( )⑦肺结核( )( ) ⑧哮喘( )( )⑨痢疾( )( ) ⑩佝偻病( )( )○11克汀病( )( ) ○12肝炎( )( )○13肾炎( )( ) ○14分泌病( )( )○15代疾病( )( ) ○16心血管疾病( )( )○1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8头颅外伤( )( )○19癫痫()()○20精神障碍( )( )○21中毒( )( )性质○22过敏史( )( )说明○23其他( )( )说明12.体格检查:(1)体重:( )公斤;身高:( )厘米;头围:( )厘米(2)营养:①良好( ) ②中等( ) ③差( )头发色泽:①正常( ) ②异常( )(3)头部形状:①正常( ) ②轻度异常()③畸形( )(4)眼:两眼眦距( )厘米;外眦( )厘米;瞳距( )厘米斜视:( )外( )白障:①有( ) ②无( )眼球震颤:①有( ) ②无( )视力:①一般正常( ) ②失明( )眦赘皮:①有( ) ②无( )(5)听力:①轻度减退( ) ②重度减退( ) ③全聋( )(6)唇:①正常( ) ②畸形( )说明舌:①正常( ) ②“阴囊”舌( )③其他( ) 说明(7)不自主运动:①舞蹈( ) ②手足徐动( ) ③震颤( )(8)自主运动:①正常( ) ②单瘫( )③双肢瘫( ) ④四肢瘫( )共济失调(肢体协调障碍,如肌力低下):①有()②无( )三、教养及生活情况(一)教养形式1.目前:①散居( ) ②托儿所( )③幼儿园( ) ④小学( )2.入学前是否上过幼儿园(托儿所):其中( )岁至( )岁入托,说咀( )岁至( )岁人幼儿园,说明3.寄养( )至( )岁,说明4.休学( )原因( )5.退学( )原因( )6.留级( )原因( )7.不能上学( )原因( )(二)自理能力1.自己能控制大小便( ) 2.知道温暖饥饱( )3.自己吃饭( ) 4.自己会洗脸刷牙( )5.自己穿脱衣服( ) 6.自己料理床铺( )7.帮助大人做家务( ) 8.常打扫房间或院子( )(三)家长对儿童的养育1.家长对儿童的重视程度:①重视( ) ②一般( ) ③不重视( )2.家长对孩子的养育态度:①合理教养( ) ②过分保护( ) ③溺爱( )④歧视( ) ⑤放任( )3.家长对儿童作业辅导情况:①经常辅导( ) ②偶尔辅导( ) ③不辅导( )4.家长带儿童外出情况(1)次数①每月一次以( ) ②每月2-5次()③每月5次以上( )(2)主要由谁带外出①父亲( ) ②母亲( ) ③父母亲( )④其他( )谁(3)下列地方是否常去①公园( ) ②动物园( ) ③亲友家(④影剧院( ) ⑤商场( ) ⑥其他( )说明(四)家长对儿童未来发展的期待特殊教育学校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评估记录表(三)1、感知觉评量方式或工具:□观察□访谈;对象□检核表□其它结果摘要:评量者(签名)评量日期2、认知评量方式或工具:□观察□访谈;对象□检核表□其它结果摘要:评量者(签名)评量日期3、粗大动作评量方式或工具:□观察□访谈;对象□检核表□其它结果摘要:评量者(签名)评量日期4、精细动作评量方式或工具:□观察□访谈;对象□检核表□其它结果摘要:评量者(签名)评量日期5、生活自理评量方式或工具:□观察□访谈;对象□检核表□其它结果摘要:评量者(签名)评量日期6、语言沟通评量方式或工具:□观察□访谈;对象□检核表□其它结果摘要:评量者(签名)评量日期7、社会交往评量方式或工具:□观察□访谈;对象□检核表□其它结果摘要:评量者(签名)评量日期8、情绪行为评量方式或工具:□观察□访谈;对象□检核表□其它结果摘要:评量者(签名)评量日期特殊教育学校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评估结果分析及建议(四)一、评估结果分析:负责人:年月日二、教育建议:负责人:年月日特殊教育学校特殊需要儿童学期教育计划(五)学年学期负责人特殊教育学校特殊需要儿童个案教育活动进度表(六)特殊教育学校特殊需要儿童个案活动记录表(七)特殊教育学校特殊需要儿童个案活动记录表(七)特殊教育学校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情况阶段总结(八)。

福建省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福建省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福建省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规范学校管理,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福建省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的全日制小学及特殊教育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

本《办法》按学校管理的隶属关系,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校长负责组织实施。

二、入学第三条所有适龄儿童应依法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凡年满6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的儿童,按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到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小学办理入学手续。

一年级新生名册由学校上报教育行政部门,经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新生即取得学籍。

小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服务区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划定。

认定学生实际常住户籍所在地应坚持学生户籍所在地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相统一、学生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常住地相统一的原则。

盲、聋、弱智等残疾儿童的入学年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第四条适龄儿童需要免入学、缓入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免入学和缓入学证明,经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入学、缓入学的,应当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缓入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入学申请。

第五条小学应创造条件接收视力、听力、智力等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条件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条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初等义务教育的,可以向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就读。

流出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流出学生保留学籍。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邯郸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邯郸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邯郸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0.07.31•【字号】•【施行日期】2020.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邯郸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文教体局)、市直中小学校(含民办学校):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生学籍管理,现将《邯郸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附件:邯郸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邯郸市教育局2020年7月3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招生、入学、注册第三章休学、复学第四章升级、留级、跳级第五章转学第六章辍学、退学第七章毕业、肄业、升学第八章奖励与处分第九章保障措施第十章附则邯郸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生学籍管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2009年修正本)》、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结合我市中小学教育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市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其他招收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和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入学、转学、休学、复学、辍学、退学和毕业等事项的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适龄儿童、少年,是指依法依规应当在我市入学直至受完高中教育的儿童、少年。

第四条学生学籍管理采用信息化方式,实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级负责,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学校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

学籍管理常用表样

学籍管理常用表样
现住址
入校时间
父(或母)姓名
工作单位
电话
学籍变动
注:此表用A4白纸打印,学校到教育局审核盖章后存档。填表人: 学校(公章) 教育行政部门(公章)
学校:
序号
学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年班
变动情况
变动时间
备注
转入
转出
休学
复学
退学
流失
3、转入、转出、流失数以年段为单位,在学生总数处汇总。
4、小学在填写“转入、转出、流失学生名册”时如果是村小的学生要注明学生所在村小名称,中心校与下属村小间的学生变动,也要填在此名册中。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出生年月
学籍号
休学原因
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校
学籍号
休学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
休 学 申 请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语文
数学
综合
总分
备注
毕业学校校长盖章: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盖章:
此表用A4白纸打印,一式两份,学校和基础教育科各存一份。在办理毕业证时到基础教育科验章。同时用电子表格制作,发到邮箱sljchjyk@
附件6(2)舒兰市 年应届初中毕业生登记表
毕业学校(盖章):
总数
女生数
班数
总数
女生数
班数
总数
女生数
班数
现有学生数
转入数
转出数
流失数
休学数
转入、转出、流失学生名册
学生姓名
性别
年级
转入学校
转出学校
转学时间
转学原因

学籍异动操作详细说明

学籍异动操作详细说明

邓州市中小学生学籍异动操作说明(试行)一、县内转学流程(教育部电子学籍)1、转入学校提出申请。

2、转出学校进行审核。

3、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二、市内、省内转学流程(教育部电子学籍)1、转入学校提出申请。

2、转入学校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3、转出学校进行审核。

4、转出学校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三、跨省转学流程(教育部电子学籍)1、转入学校提出申请。

2、转入学校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3、转出学校进行审核。

4、转出学校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注:因个别省学籍系统未建立完成,所以个别省学籍暂不能办理。

四、留级管理根据中小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原则上不得留级,确因特殊情况需留级的,由个人写出申请,学校提交报告由中心校统一提交教育主管部门(局基础教育科)办理,留级比例不超过该校本级段人数的3%。

五、休(复)学程序1、学生到学校提出申请(个人申请、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费用票据),学校审查后在网上提出申请,同时填写休学申请表,并加盖学校公章,由中心校统一提交教育主管部门(局基础教育科)办理。

2、休学时间一般为1年,毕业班原则上不办理休学。

休学时间结束后由家长提交复学申请,学校系统上操作复学,中心校上报基础教育科审批复学。

六、有关要求:1、我市所有转入学生由接收学校的中心校于每年3月份、9月份统一提交转学申请表、转学花名册到教育主管部门(局基础教育科)集中办理学籍异动(转学)办理审核手续(即纸介申请表、花名册审批)。

2、网上转学时需提供纸介转学申请表。

双方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收到完善的纸介转学申请表后方可在学籍系统上办理学籍异动(转学)手续(即系统上办理电子学籍)。

3、我市市内转学由转入学校所在中心校提供花名册和转学申请表,转出学校所在中心校不再提交转学申请表和花名册。

跨市、跨省转出学生办理学籍由家长于每年3月份、9月份提交转学申请表到转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局基础教育科)办理学籍异动(转学)手续。

中小学学籍管理制度(五篇)

中小学学籍管理制度(五篇)

中小学学籍管理制度一、教导处应建立完备的学籍档案,学籍管理员根据建档及时、内容真实、填写无误、项目齐全、专柜存放、摆置有序、妥善保存等要求,做好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学校保存学籍档案有。

招生录取花名册,学籍变动记载表,学籍情况汇总表,转学、借读、休学、复学的申请、存根及有关证明等材料,学生登记表,奖惩情况记载表,毕业生花名册,毕业证书存根,升学情况记载表。

三、入学1.凡小学毕业生,除生理有严重缺陷,无法坚持正常学习者外,均可入本校接受义务教育。

2.入学的新生,须持户口本、经审核通过的“小学毕业生登记表”,由学校统一____备案。

3.学校教导处协助校长负责这方面的咨询、协调、监督检查、名册管理等工作。

教导处在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入学新生的资格____、编班考试、分班以及各班“学籍登记表”的填报工作。

4.学校教导处负责“学籍档案卡”统一管理。

四、转入凡因户籍变更、家庭搬迁或父母工作调动等原因需到我校就读的学生,须持本人户口本、原校转学证明、学籍卡等有关手续,接受学校教导处和校长的检查审批,经校长同意,填写“接收证明”,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再到学校财务室缴纳有关费用后,由教导处编班,办理学籍登记。

未经过这一程序的一律不准安排转学生。

转学不得变更就读年级。

五、休学、复学1.初中阶段学生原则上不得退学。

因丧失学习能力需退学的,经由本人申请并具有区级以上医院证明,由学校批准,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注销学籍。

2.学生确因病住院,或其他特殊原因,连续两个月不能坚持到校学习的可以办理休学手续。

病休学生必须具备以下证件:(1)填写休学申请表。

(2)县以上医院就医证明(诊断建议书、病历本、入院证、住院证、化验单、拍片、结算单据等),诊断建议书需有主治医师以上大夫签字并加盖院办章。

(3)入保险的同学,要持保险赔偿单据。

3.办休学手续时,需由学生本人及法定监护人持以上证件到学校教导处核实,并由校长批示,教导处加盖章,方可办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