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升初考试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0分)

1.使用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苍蝇的眼是,蟋蟀的“耳朵”在。2.如图中左图是滑轮,拉力是千克,右图是滑轮,拉力是千克。

3.1969年7月,美国的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在月球着陆,人类第一次到达月球表面。月球的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目前公认的观点认为是由于长期的流星、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形成的痕迹。

4.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

和。

5.和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6.小电动机上的换向器起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的作用。

7.夏季是观星的好季节,被人们称为“夏季大三角”的亮星是、和天津四。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8.用同样的剪刀和同样大小的力剪同样的硬塑料棒,()最有可能剪不断。

A.B.

C.

9.下列关于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说法错误的是()

A.太空中站着睡觉与躺着睡觉同样舒服

B.在太空中洗澡是个很困难的事情

C.在太空中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0.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可逆变化的是()

A.把木材做成桌子B.种子发芽

C.水变成冰

11.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动物有()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A.130多万B.140多万C.150多万

12.为了环保,小区里放置了垃圾分类箱,小明在其中一个垃圾箱上看到标志,它表示的是()

A.可回收物B.厨余垃圾C.有害垃圾

三.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判断对错)

1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判断对错)

15.废旧物品可以随意丢弃。(判断对错)

16.直到17世纪,人们发现用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提高放大倍数,从而发明了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判断对错)

17.木材是可再生资源,所以产品包装应该多使用木材。(判断对错)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18.张洁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甲试管: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且有一半露出;

乙试管:将铁钉放入经煮沸过的水中,快速冷却,再在水面滴加一层植物油;

丙试管:将铁钉放入装有干燥剂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

请根据上面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本次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乙试管在水面滴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3)丙试管加入干燥剂的目的是。

(4)甲、丙两个试管实验对比,可研究铁生锈与是否有关。

(5)甲、乙、丙三个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铁钉生锈最严重,、两个试管内铁钉则基本没生锈。这些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跟和有密切关系。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9.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请在一条直线上绘制出月食成因模塑,用圆代表太阳、地球、月球。(在圆下面要标明是哪个星体)。

20.请列举两种你自己在生活中节水的措施或行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0分)

1.【分析】用放大镜可以看到昆虫特殊的身体构造。

【解答】苍蝇的眼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故答案为:复眼;足的内侧。

【点评】本题考查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学生要了解放大镜下昆虫的特征。

2.【分析】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解答】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故答案为:动;1;定;2。

【点评】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区别即可作答。

3.【分析】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路上月球的人类。

【解答】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故答案为:陨石坑;环形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月球表面特征,属于识记内容。

4.【分析】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解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

故答案为:石油;天然气;温室效应;酸雨。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温室效应,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5.【分析】目前国家土里资源非常紧张,所以虽然垃圾填埋是一种常用方法,但是不是长

久之计,所以当前最主要的方法仍然是焚烧,但是并非最优方法。最优方法应该是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解答】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最优方法应该是堆肥法。

故答案为:填埋;焚烧。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处理垃圾,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6.【分析】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解答】小电动机的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故答案为:接通。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动机上换向器的作用,属于识记内容。

7.【分析】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

【解答】在夏季的东南方高空里可以看到一个由三颗星连成的一个大三角,它就是织女星、天津四、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琴座、天鹅座、天鹰座。

故答案为:织女星;牛郎星。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夏季大三角,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8.【分析】剪刀上有一个轴,固定剪刀两部分的在一起的那个点,那是支点,支点前面绞东西的那部分长于手中拿的后半部分的话,就是费力杠杆,前面那部分短于后面那部分的就是省力杠杆。

【解答】根据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定义可知,选项A的阻力点离支点最远,是费力杠杆,在剪刀、力及硬塑料棒相同的情况下,A最有可能剪不断。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实例考查了学生对于省力杠杆与费力杠杆的认识,找出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进行分析。

9.【分析】太空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以上选项中关于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说法错误的是:在太空中也可以吃到新鲜的

蔬菜和水果。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太空中宇航员的生活情况。

10.【分析】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像食盐这样的变化属于可逆变化。给水泥加水后再加热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像水泥这样的变化叫做不可逆变化。

【解答】把木材做成桌子,桌子并不能转化成之前的木材,属于不可逆变化;种子发芽,属于正常的生长变化,不可逆转,属于不可逆变化;水变成冰,属于水的三态变化,且可逆,在自然界中就时常发生着水的三态变化,所以属于可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逆变化,要掌握可逆变化的特点以及和不可逆变化的区别。11.【分析】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解答】根据对动物种类的认识,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故选:C。

【点评】识记动物的种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分析】垃圾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人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解答】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不同的废旧物资用不同的符号标注,这个形成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就是在这几年在全世界变得十分流行起来的循环再生标志,有人把它简称为回收标志。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垃圾的分类的相关知识。

三.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3.【分析】肺是重要的呼吸器官,平时要有适当的运动习惯增加肺部功能。

【解答】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肺的工作,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14.【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

芯的大小等有关。

【解答】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故答案为:√。

【点评】熟记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即可作答。

15.【分析】一般来说提供加工制造的材料为可回收垃圾,如废旧电器元件,包装材料,废布料等;不可回收的如灰渣、建筑垃圾,尘土等。

【解答】废旧物品不可以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回收利用废旧物品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美化生活。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垃圾的危害,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16.【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解答】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使人们渐渐的认识到微生物对人类的帮助和危害。使人类在生命科学、医学、农业、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果。大大的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的相关知识,了解显微镜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用途,正确使用显微镜。

17.【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解答】地球资源其供给能力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应该节约使用,木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产品包装也不应该多使用木材。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可再生资源,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18.【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解答】甲试管: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且有一半露出;

乙试管:将铁钉放入经煮沸过的水中,快速冷却,再在水面滴加一层植物油;

丙试管:将铁钉放入装有干燥剂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

请根据上面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本次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对比实验。

(2)乙试管在水面滴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有效隔绝空气。

(3)丙试管加入干燥剂的目的是有效吸收水分。

(4)甲、丙两个试管实验对比,可研究铁生锈与水分是否有关。

(5)甲、乙、丙三个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甲试管内铁钉生锈最严重,乙、丙两个试管内铁钉则基本没生锈。这些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跟空气和水有密切关系。

故答案为:

(1)对比实验;

(2)有效隔绝空气;

(3)有效吸收水分;

(4)水分;

(5)甲;乙;丙;空气;水。

【点评】掌握铁生锈的原因及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9.【分析】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

【解答】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就在每月的十五。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月食,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20.【分析】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海水大约占97份,在不足3份的淡水中,冰又占去了2份,可供利用的淡水还不到1份。淡水的缺乏越来越严重地限制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解答】生活中的节水措施有:洗手洗脸用水盆;淘米水用来洗碗;淋浴水用来冲马桶;

养鱼水用来浇花草;使用节水器具等。

故答案为:洗手洗脸用水盆;淘米水用来洗碗;淋浴水用来冲马桶;养鱼水用来浇花草;

使用节水器具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节约用水措施的认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