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样多1》优质公开课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的方法,本节课则是让学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图片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数量是否相等。
例如,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让他们比较自己手中的纸和同桌的纸是否一样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的图片或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判断两个数量是否相等。
例如,呈现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的苹果和橙子哪个多,哪个少。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解决一些关于两个数量相等的问题。
例如,每组有一堆硬币,让学生数一数哪堆硬币的数量多,哪堆少,然后进行交换,使两堆硬币的数量相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两个数量相等的练习题。
例如,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计算并判断两个数量是否相等。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件:第1单元3 解决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 (个)
●●●●●●●●●●●●●
8+5=13
(2)画■,使★比■多3个。 ★★★★★★★★★★★★
■■■■■■■■■
12 - 3 = 9 (个)
4. (1)这些水果一共有多少筐?
=( )
25+18+30=73(筐)
4.
(2)苹果卖掉多少筐后,就和梨同样多?
=( )
25-18=7(筐)
5.
硕硕送给宸宸几枚1元硬币,两人的1元硬币 就同样多? 硕硕送给宸宸7枚1元硬币两人就同样多。
6.二(1)班有40条彩带,二(2)班有60条彩带。 要让两个班的彩带同样多,你打算怎样做? 方法1:二(2)班送给二(1)班10条彩带。 方法2:二(1)班再买20条彩带。 方法3:二(2)班用去20条彩带。
江苏-二年级-上
第1单元
3 解决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25+15=40 28+70=98 19+22=41 27-18=9 38-18=20 12+46=58 48-18=30 61-16=45 26+7=33 50-25=25 26+17=43 28+72=100 45+40=85 31-8=23 30-28=2 45+36=81
1.动手摆一摆,再填空。
(1)第一行拿去( 4 )根,就和第二行的小棒同样多。 (2)第二行增加( 4 )根,就和第一行的小棒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 2 )根放入第二行,两行的小棒就 同样多。
2.
(1)嘉嘉比婷婷少( 8 )本书。 (2)婷婷送给嘉嘉( 4 )本后,两人的书就同样多。
3.画一画,再算一算。 (1)画●,比▲多5个。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样多”的概念,能够将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包括理解“同样多”的概念、掌握摆同样多的方法以及用语言描述摆的过程。
2. 教学重点:理解“同样多”的概念,掌握摆同样多的方法。
3. 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摆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物品,如小石子、豆子、扣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同样多”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同样多”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摆同样多的方法。
3. 操练: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学具摆出同样多的数量,并用语言描述摆的过程。
4. 巩固: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苏教版2. 板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
六、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身边的物品摆出同样多的数量,并用语言描述摆的过程。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样多”的概念,能够将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1)》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学会用各种方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技能,对于生活中的数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学会用各种方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学会用各种方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两个数量相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学生活动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猴分苹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小猴有10个苹果,要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认识到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把5个橘子摆成和8个橘子一样多”,“把3个篮子里的球摆成和5个篮子里的球一样多”,让学生观察、思考,并用各种方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如摆弄小球、小棒等,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同样多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同样多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一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同样多"的概念。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样多"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中。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样多"的概念。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这个概念运用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中,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以及一些数学练习题,以便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样多"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两堆相同数量的糖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解概念:通过展示更多的例子,我会详细讲解"同样多"的概念,并让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答案。
4. 随堂练习:我会出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点评。
5. 作业布置:我会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题,让他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列出"同样多"的定义和例子,让学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道数学题,题目是: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也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有多少个苹果?答案是:他们共有10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对于拓展延伸,我会在下一节课中,给学生出一道更具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将"同样多"的概念运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我选择了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样多》PPT课件中班数学活动

汇报人:
2023-12-24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活动过程设计 • 互动环节与游戏设置 •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 资源拓展与延伸活动建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活动背景及意义
数学启蒙教育
通过《一样多》的数学活 动,帮助中班幼儿建立初 步的数学概念,理解数量 相等与不等的概念,为日 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数的运算
初步介绍加法,使幼儿了解两个数相加可 以得到一个新的数。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02
03
游戏化教学法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 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 学知识。
直观演示法
利用PPT课件中的动画、 图片等直观手段,帮助幼 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操作实践法
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 幼儿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 学知识。
03
活动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PPT课件,展示一个热 闹的超市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 描述超市中的物品。
问题导入
提出“超市中哪些物品是一样多 的?”的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 心和探究欲望。
探究环节: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观察比较
引导幼儿观察PPT课件中展示的不同 物品,比较它们的数量,找出数量相 同的物品。
04
互动环节与游戏设置
师生互动:提问、讨论、分享
提问
老师通过PPT展示不同数量的物 品,向幼儿提出问题,例如“这 里有多少个苹果?”或“这两组 物品数量相同吗?”,引导幼儿
观察和思考。
讨论
老师组织幼儿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 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使两个数量同样多苏教版(共11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2 使两个数量同样多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乐乐和芳芳都有一些铅笔, 乐乐送给芳芳10支后还比芳 芳多6支,乐乐,原来比方方 多几支?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2 使两个数量同样多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2 使两个数量同样多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明明送给大力(10)枚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
还可以怎样使两人邮票的枚数同样多?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2 使两个数量同样多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乐乐和芳芳都有一些铅笔, 乐乐送给芳芳6支后还比芳芳 多5支,乐乐,原来比方方多 几支?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2 使两个数量同样多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使两个数量同样多
甲队8人
乙队12人
摆一摆
甲队8人 乙队12人
甲队 乙队
甲队 乙队
甲队 乙队
画一画
如果甲队有9人,乙队有15人,你有办法让两队人数同样多吗?
甲队
乙队
甲队增加( 6)人,就和乙队同样多。
甲队Βιβλιοθήκη 甲乙两队 相差6人乙队
乙队减少( 6)人,就和甲队同样多。
甲队 乙队
一半 一半
一半
从乙队调( 3)人去甲队,两队人数就同样多。
明明 大力
有10个苹果
两人相差7个
有17个苹果
大力比明明多( 7)个苹果。 拿走大力的( 7)个苹果,两人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给明明添上( 7)个苹果,两人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能不能让大力送一些苹果给明明,使两人苹果个数同样多?
明明有29枚邮票
大力有9枚邮票
大力比明明少( 20)枚邮票。
两人相差 20枚邮票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1)》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1)》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1)》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数量是否相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但对于抽象的数量概念和比较方法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数量是否相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2.难点: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数量是否相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摆一摆、看一看等活动,加深对“两个数量相等”的理解。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小球等,用于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2.课件准备: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利用教具,如苹果、小球等,摆出两个数量不同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b.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数量是否一样多?怎样才能使这两个数量一样多?2.呈现(10分钟)a.展示课件,呈现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如“小华有3个苹果,小明有5个苹果,怎样才能使他们的苹果数量一样多?”b.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数量是否一样多?怎样才能使这两个数量一样多?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教具摆出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个 17-10 = 7(个)
17个 (1)梨比苹果多( 7 )个。
(2)梨拿走( 7 )个就和苹果同样多。
(3)苹果添上( 7 )个就和梨同样多。
明明有29枚邮票
10 10
29- 9 = 20(枚)
大力有9枚邮票 (1)大力比明明少( 20)枚邮票。
(2)明明给大力( 10)枚后,两人的邮票枚数
解决实际问题
我穿了8个彩珠。
我穿了12个彩 珠。
小军比芳芳少穿多少个? 芳芳比小军多穿多少个?
两人的彩珠相差多少个?
12- 8 = 4(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穿了8个彩珠。
我穿了12个彩 珠。
小军:
芳芳:
小军:
芳芳:
小军:
芳芳:
小军: 芳芳:
我穿了8个彩珠。
我穿了12个彩珠。
相差6根
第一行摆15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小棒。
就同样多。
小军: 芳芳:
多
少
25 - 17
8
盆
两边相差8盆
18 + 35
53
53
26
只
鸡和鸭相差多少? 53 - 26 27 只
拓展题:
1、商店里有36个篮球,28个 足球,24个排球,卖掉多少个篮球 后,篮球就和足球同样多? 2、今年,明明10岁,爸爸35 岁,8年后明明比爸爸小多少岁?
(1)第一行拿走(6 )根小棒,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6 )根小棒,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3 )根摆到第二行,两行小棒就 同样多。
相差6根
第一行摆15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小棒。
(1)第一行拿走(6 )根小棒,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6 )根小棒,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3 )根摆到第二行,两行小棒就 同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