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5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高清扫描,word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D(A中.zhòng肯,B怙恶不悛.quān,C摒.bìng弃)2.A(B青睐,C赔礼道歉,D舶来品)3.C(径直:①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②表示直接进行某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珍宝:泛指有价值的东西。
熏陶:多指好的影响。
熏染:多指坏的影响。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10.B ①只是立名者的一种表现,作者没有明显的态度。
④是朝廷的做法,朝廷以为有文才,才用其人。
⑥只是宾客的一种自然表现,写完诗歌以后,沉溺其中,没有察觉别人写得如何。
11.D 邺下少年当初是为了高洁的名声,笃情帮助和体恤百姓,但是升官后,这样的费用日渐过多,于是他常常考虑不周全,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他的名声还是受到影响。
12.(1)我每当被人诋毁的时候,经常因为这责备自己。
(“毁”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2)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
(状语后置“无不见乎迹”1分,“熟”1分,句意1分)(3)由于有一件事情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以”1分、“丧”1分,句意1分)13.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译文: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真正的廉洁之士吗?居住在於陵,三天没吃东西,(饿得)耳朵失去听觉,眼睛失去视觉。
井台上有个李子,已被金龟子吃掉大半个了,他爬过去,拿起来吃,咽了三口,耳朵才听得见声音,眼睛才看得见东西。
”14.(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来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1分),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情感(1)同时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过去的隐隐愁绪。
2014-2015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5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 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进皮肤美白细腻。
C .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D .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赋予贤惠百叶窗唉声叹气疾风知劲草 B .凑合流连万户候吻颈之交可望不可即试卷第2页,共11页C .犄角棉密缔造者事过境迁一言以敝之D .气慨通宵水龙头寥若辰星防患于未然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拘泥(ní)滂(pāng )沱气氛(fēn )咬文嚼(jué)字 B .肄(sì)业蜷(quán )缩瞭(liǎo )望博闻强(qiáng )记 C .毗(bí)邻炽(chì)烈藩(pān )属戛(jiá)然而止 D .付梓(zǐ)蕴藉(jiè)拮据(jū)日薄(bó)西山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 而成的节日。
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扫描版)襄阳市优质高中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A(B露lùC为wèi D刹chà)2.C(A慰籍—慰藉B何患无词—何患无辞D反聘—返聘)3.D(“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不合语境;“作客”,指寄居在别处,符合语境。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不合语境;“势均力敌”,双方势力、力量相等,不分高低;伯仲之间,兄弟之间,比喻二者不相上下,难分高下;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在此三个词均可用。
“行迹”,行动的踪迹,符合语境;“形迹”,指举动、神色,痕迹、迹象,礼貌等,不合语境。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不合语境;“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符合语境。
)4.B(A 语序失当,造成语意不连贯,应为“‘仇富’像‘仇官’”C“他依然是……血液”搭配不当,可改为“他身上依然流淌着……血液”D句式杂糅,应删去“所致”)5.B(“最终被哈姆莱特的好友霍拉旭杀死”错误,克劳狄斯死在哈姆莱特手里。
)二、6.A(“首要问题是美化环境”原文无据,“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指一种理想结果。
)7.D(这只是一方面原因,后面还讲了其他原因)8.C(A “损失最大”“生活成本大幅度提高”曲解原文意思B“比如财政补贴等,进一步降低生活成本”与原文意思相悖D强加因果,“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不是本文说的原因。
)三、9.B(逆,应理解为“迎接”)10.C(②是不能忍的例子③是说人惜死)11.B(桥上老人所惜应指张良“不为伊尹、太公之谋”)12.⑴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
【评分参考】“见”“足为”各1分,整体通顺1分。
⑵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评分参考】“安”“试”各1分,整体通顺1分。
2015联考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3.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漆画的传承与发展漆画是以大漆为主要媒材进行的绘画创作。
天然大漆产自漆树,为琥珀色半透明液体,干涸后有极强的粘着力。
耐酸碱,抗腐蚀,表面莹润,装饰效果强。
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南信阳长台山出土的战国漆瑟,运用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金九色,彩绘出神怪龙蛇及狩猎舞乐场面,目前堪称我国最早的漆画。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黑地漆棺,用红、黑、白、黄等色彩描绘云气,云中穿插各种仙人异兽,用笔刚柔相济,气韵生动,已完全脱离了漆饰的范畴。
而后漆画屏风的出现更将漆画艺术的独立推进了一大步,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以烈女传为题材,作品从构图、人物造型等各方面都与顾恺之传世作品《女史箴图》十分相似,是漆史上的典范之作。
唐代以后,漆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平脱、末金镂、雕漆等各种创新技法层出不穷,以至有“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之誉。
然而在工艺技法登峰造极的同时,中国漆画也日渐程式化、材料化,漆画发展日渐式微,从人们的生活中全面退缩。
20世纪上半叶,国际漆画运动启蒙催生了中国现代漆画。
李芝卿、沈福文、雷圭元三位大师为发展漆画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确立了漆画作为纯绘画艺术的突出地位,成为现代漆画运动的奠基人。
60-70年代是中国漆画的借鉴、继承和开拓阶段。
日本漆画尤其是越南磨漆画的全面推介,为中国现代漆画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丰饶的养分。
乔十光和蔡克振先生作为杰出代表,在技法的自由度、风格的多样化、内涵的承载量等方面广泛探索,使漆画完成了从器到画的“脱胎之变”。
1984年,漆画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漆画终于开门立户,在美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A拘泥(nì),咬文嚼(jiáo)字;B肄(yì)业,瞭(liào)望;C毗(pí)邻,藩(fān)属。
]2.A[B万户侯,刎颈之交;C绵密,一言以蔽之;D气概,寥若晨星。
]3.A(融合:若干种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
融汇:融合汇集。
蓬勃向上:繁荣旺盛;朝气蓬勃:多形容人。
关于:突出相关性;对于:强调针对性。
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
经年累月:指经历很长的时间。
大相径庭: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
)4.C(A语序不当。
从逻辑上看,应该是先“开发、设计”,然后才谈得上“建造”,因此“建造、设计、开发”应调整为“开发、设计、建造”。
B成分残缺。
“改善”缺少宾语的中心语“的状况”。
D句式杂糅。
“造成对……的伤害”和“使……遭到伤害”两种句式任选一种。
)5.D(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传统小说的写法,完全没有体现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
)6.D(“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7.C(“真实再现”有误。
)8.B(A项“士气的‘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
C项“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错误。
D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无依据。
)9.D(谢:道歉)10.B(①是孟母迁居到市场附近后,孩子游戏的内容,也不能体现孟母善教。
⑤孟子妻子因孟子不高兴而请求离去,不能体现孟母善教。
)11.C(孟母认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12.⑴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习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英名。
(“及”、“卒”,大意各1分)⑵现在如果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第一个“而”、“是”、大意各1分)⑶“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孰”、“所以”、大意各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 语文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一月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命题学校:夷陵中学命题教师:雷冬梅赵华审题教师:万永翔谭志鸿考试时间:2014年11月18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A.炽.热/ 敕.造阐.明/ 孱.弱毗.邻/考妣.脸颊. / 汗流浃.背B.押解./ 解.数压轴./ 妯.娌棕榈./闾.阎恪.守/一丘之貉.C.埋.怨/ 阴霾.癖.好/譬.如夹.道/ 夹.袄伺.候/ 肆.无忌惮D.佣.金/ 佣.工谄.媚/ 颤.抖琴弦./玄.虚脊.梁/ 掎.角之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气概吊脚楼安分守己文过饰非B.陷阱绿茵场不落言荃绵里藏针C.噩梦影碟机披沙拣金震聋发聩D.临摩爆冷门首屈一指金碧辉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空灵与和谐,是诗的生命。
诗不是人的某一感官的享乐,而是全感官超感官的体验。
美的画和好的诗,都是心灵的智慧晶体。
②品赏林凡画作,只觉画面无一赘疣,无一蛇足,虚灵飘逸,无尽。
他之所以能“于无佛处称尊”,因了他在艺术创作中不蹈故常,。
A.以及陶醉趣味处心积虑B.甚至沉醉风韵独具只眼C.而且滋养风采挥洒自如D.乃至迷醉韵味别具匠心4.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叶嘉莹这位学者对于青少年可能还比较陌生,但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学生和学者来说却十分熟悉,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B.专家除了为社员们传授棉花高效栽培技术,还深入田间地头,查验、采集土样,走进种植户家中,询问棉花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C.高密方面将围绕莫言旧居,打造一个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内容包括莫言小说中提到的红高粱酒坊、蛙码头、会唱歌的墙、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
D.“北京APEC期间放假”的消息发布之后,迅速成为网络热点,面对如此“天降长假”,北京的小伙伴惊呼“幸福来得太突然”,感觉有点手忙脚乱。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_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1)

2015年秋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颤(zhàn)栗校(jiào)场龟(jūn)裂乘(chèn)人之危B、澄(dèng)清摈(bìn)除霰(xiàn)雪流水淙(zōng)淙C、挞(tà)伐答(dá)理掣(chè)肘以蠡(lí)测海p)好棋高一着(zhāo)j n)早疲沓(ta)癖(ǐD、尽(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拇指国粹振聋发聩继往不咎B、掂量观摩大杀风景拾人牙慧C、福份崛起涣然冰释戴罪立功D、发泄陷阱棉里藏针按图索骥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到海角天涯。
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
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但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空间却要自己去寻找。
它们面对的现实该是多么。
A、手舞足蹈洒落即使严酷B、泣不成声吹落即使严重C、潸然泪下撒落尽管严峻D、热泪盈眶飘落尽管冷酷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得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每一种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艺术品,都有它特有的美。
B、“中华神盾”新型导弹驱逐舰安装了全新的RUB6000系统。
该系统属于中国自行研发的产品,是中国海军专门针对类似美国的“激光制导Laser guidance”实施精确打击的最佳手段。
C、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大景区游客爆满。
根据最新数据表明,10月2日,西湖景区游客流量突破百万人次,游客戏称“只见游人,不见西湖”。
D、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加强合作,增进理解,对于个人事业的成功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荀子,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015年高考湖北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基础知识请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袖B.镶(xiān)嵌驰骋(chěn)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 ,从营养成分、 、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 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 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
7. C 从文中相关表述可以看出:战国君主的“尊师重道”主要只说明一个问题,即政统需要道统的支持,以证明它不是单纯地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
几个主要国家如齐、秦、魏(梁)、赵、燕等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图。
它们当然更需要在武力之外另发展一套精神的力量了。
8.D 孟子此议表明学术独立、不屈从权势的思想。
13.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翻译:把这种厌恶恶人的心情推广开去,他就会想,如果同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该生气地离开他,就像会被他玷污似的。
因此,诸侯即使有用动听的言辞来请他的,他也不接受。
14.(1)皎洁的月亮洒下明丽的光辉,璀璨的银河在湖水中投下影像,空中和水中都澄清明净。
描绘了一幅空旷洁净的图画。
(2分)和下文的“肝胆俱冰雪”照应,暗示自己心底无私、光明磊落的情怀。
(2分)
(2)作者置身水天相连、表里澄澈的洞庭湖上,怡然自得,宠辱偕忘,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超然物外的愉悦之情;(2分)“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更显得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在总揽天地、驱遣万物中抒发了作者的豪迈进取的情志;(2分)但现实的严酷毕竟回避不了,“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表现了作者的失意,但失意不失志,因而仍显沉稳,方寸不乱,“扣舷独啸”抒发了作者的愤激不平之意。
(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15.(1)玉簪螺髻(2)吴楚东南坼(3)则其负大翼也无力(4)绿云扰扰
(5)制芰荷以为衣兮(6)凌万顷之茫然(7)梦啼妆泪红阑干(8)枉用相存
19.①讲述故事以增加趣味,引人入胜。
文章开头讲述了泰勒斯仰观星象的故事,勾勒出哲学家的一般图式,总领下文。
文章中间还讲述了阿基米德的故事,苏格拉底的故事,第欧根尼的故事,阿里斯底波的故事,他们的特立独行,奇言妙语,精警动人,启人哲思。
②概述事例以增强具体感和可读性。
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既使观点得到有力论证,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③描述人物以增强形象性和感染力。
第六段对苏格拉底的外貌作了详细地描述,使我们对这个形同乞丐的哲学家印象深刻,也反衬出哲学家心灵世界的富有和精神境界的崇高。
④语言富有魅力。
如第五段开头一句“凡是少年时代迷恋过几何解题的人,对阿基米德大约都会有一种同情的理解”,亲切有味;第八段“哲学的智慧被勾画成了一幅漫画”含蓄有味,“我从你外衣的破洞可以看穿你的虚荣心”,一针见血。
22.内容:一人翘起食指,煞有介事地作出承诺,承诺膨胀成一个大泡泡,一只小鸟飞来,用尖锐的嘴巴轻轻一啄,泡泡破裂,炸裂声使承诺者站立不稳,几乎摔倒。
寓意:讽刺社会上有些人轻诺寡信,难以取信于人。
内容涉及三种形象,有细节,3分;寓意1分。
23.思路导引精神空虚和无聊会引发一系列的怪诞甚至罪恶,解决精神贫瘠是问题的关键。
可以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切入,重点论述教育要培养丰富、完整的人而不是解题机器或是赚钱机器;也可以从培养高雅的情趣(比如阅读、琴棋书画等)、高尚的精神(比如服务公众)、高贵的品格(比如君子风范或绅士风度)等角度切入;还可以从弘扬传统文化、重建信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吹大爱等角度切入。
附译文
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感,是后天和外物接触而产生的。
人性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情感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
有人问:为什
么这样说呢?回答说:人性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
上品人性,就是纯粹的善罢了;中品人性,可引导它变为上品或下品;下品人性,纯粹的恶罢了。
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仁、礼、信、义、智。
性为上品的人,以一德为主,兼通其它四德。
性为中品的人,对某一德或是不足,或是有些违背,其它四德也混杂不纯。
性为下品的人,对一德完全违背,其它四德也不合。
人性对于情感的影响要看品级。
情感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喜、怒、哀、惧、爱、恶、欲。
上品的情感,对七种情感都能控制得恰当合适。
中品的情感,对于七情有超出一般的情况,也有缺失的,但主观意图还是要适当合中的。
下品的情感,要么没有要么过度,都是直接率性而行。
情感对于人性的影响也要看品级。
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汉代扬雄提出性善恶相混论。
那些认为人性最初善良后来变为邪恶的说法,和认为人性最初邪恶后来变为善良的说法,以及认为人性开始善恶混杂后来分辨出善良和邪恶的说法,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叔鱼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看见他的面貌,就知道他将来必定因为受贿而死。
杨食我出生的时候,叔向的母亲听见他的哭号,就知道一定会因为他而灭掉宗族。
越椒出生时,子文很伤心,知道若敖氏的祖先不再享有祭祀。
人的本性果真是善良的吗?后稷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没有遭遇灾殃。
后稷刚会爬行的时候,就表现出聪颖早慧的倾向。
周文王在母亲怀孕期间不曾让母亲担忧;出生后,不让王傅操劳;从师学习,不惹先生烦恼。
人的本性果真是邪恶的吗?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文王的儿子管叔蔡叔,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好,然而最终变成恶人。
瞽瞍的儿子舜,鲧的儿子禹,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坏,然而最终成为圣人。
人的本性果真是善恶相混杂吗?所以说这三个人谈论人性,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有人说:这样说来,那么上品人性和下品人性,难道最终不能改变吗?回答说:上品人性,从事学习就会越发聪明;下品人性,畏惧权威就会减少罪过。
因此上品可教导,下品可约束。
这两种品级,就是孔子所说的不能改变。
有人又问:当今社会人们谈论人性和你的观点不同,为什么呢?回答说:今人的观点,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怎么会没有不同。
注:译文借鉴《韩愈集》的翻译并参考相关资料作了若干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