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doc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遗传密码的破译素材阅读一、历史的步伐1、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
2、1883年,科学家发现马蛔虫配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中的一半。
3、1890年,科学家确认了减数分裂产生配子。
4、1891年,科学家描述了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5、1902年,鲍维丰(T.Boveri)和1903年萨顿(W.Sutton)在研究减数分裂时,发现遗传因子的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呈平行关系,提出染色体是遗传因子载体,可说是染色体遗传学说的初步论证。
6、1909年的约翰逊(W.Johannsen)称孟德尔假定的“遗传因子”为“基因”,并明确区别基因型和表型。
7、1909年,詹森斯(F.A.Janssen)观察到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呈交叉现象,为解释基因连锁现象提供了基础。
8、1909年,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开始对果蝇迸行实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伴性遗传的规律。
他和他的学生还发现了连锁、交换和不分离规律等。
并进一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从而发展了染色体遗传学说。
1926年摩尔根提出基因学说,发表《基因论》。
9、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10、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实验。
11、1940年艾弗里用纯化因子研究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的实验。
12、1941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假说。
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说暗示了基因的作用是指导蛋白质分子的最后构型,从而决定其特异性。
13、1944年,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的《什么是生命》一书中就大胆地预言,遗传物质是一种信息分子,可能类似作为一般民用的莫尔斯电码的两个符号:“·”、“—”,通过排列组合来储存遗传信息。
14、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确认DNA是遗传物质。
15、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16、1957年提出一个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 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教学设计

《遗传密码的破译》教学设计桐城八中毛玉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必修二《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属于选学范围。
虽然是选学内容,但遗传密码的破译这一事件本身在生物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很高的科学教育价值,体现了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学习探究方法提供了难得的范例。
所以,将这节内容纳入课堂授课范围。
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在第一节学习了基因的表达,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熟悉了遗传密码子表以及遗传密码子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了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对进一步了解遗传密码子是如何破译的,有强烈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遗传密码是如何破译的⑵、遗传密码有哪些特点2、能力目标:⑴、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训练学生科学推理能力⑵、通过再现科学史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能力⑶、通过总结遗传密码的特点训练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能力3、情感目标:⑴、通过再现科学史让学生体验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⑵、通过再现科学史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发现过程的艰辛和漫长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教学难点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五、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方法推理和猜想“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根据科学资料,运用英语词句类比推理“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借鉴科学家的实验方法,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与体验破译遗传密码的方法和过程。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问题导入)mRNA是怎样把其中的碱基序列转化为蛋白质中相应氨基酸排列次序的?mRNA的碱基与氨基酸之间是如何对应的?下面将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研究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2、从数学角度认识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资料1:mRNA只有4种碱基,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这四种碱基是怎么决定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呢?如果1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那么4种碱基只能决定4种氨基酸,显然这种组合是不够的。
想一想,①如果2个相邻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呢?②如果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呢?③由此分析你认为应该由多少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4种碱基才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学生通过数学运算、小组讨论、推理猜想,即可确定“理论上应该是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第4章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基因、密码子和终止子等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分析,推断遗传密码的具体含义和作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遗传密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通过实验分析破译遗传密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遗传密码的含义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实验器材。
2.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3. 提前布置阅读相关文献的作业,以便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和交流。
4. 准备一些相关视频和图片,以增加学生对遗传密码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介绍密码子的概念。
引用一些关于基因工程、基因治疗、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的研究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密码子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三单元的相关内容,对遗传学中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有初步的认识。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密码子的概念。
2. 理解并掌握遗传密码的基本内容,包括种类、特征、影响等。
3. 理解并掌握遗传密码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探究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密码子的概念和作用。
2.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不同物种中遗传密码的特点和差异性。
3. 分析遗传密码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四)精讲点拨1. 详细讲解密码子的概念和作用,结合一些生动的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密码子的意义。
2. 讲解遗传密码的基本内容,包括种类、特征、影响等,并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密码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3. 针对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密码的内涵和意义。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密码子的概念、遗传密码的基本内容、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等。
2. 强调遗传密码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4.3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4.3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2.能力目标:(1)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2)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尝试设计破译遗传密码的实验;(4)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1)体验遗传密码破译的过程,感受科学知识发现过程的艰辛和漫长;(2)对科学家那种敏锐、大胆、睿智和创新的精神还有那种巧妙的构思表达敬佩;(3)认同遗传密码的破译对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难点:尼伦伯格和马太设计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
三、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基因表达》第3节的内容,在教材中属于选学内容。
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而设计的;面向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该内容蕴含丰富的生物科学史探究素材,适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是本章第一节的重要补充。
而且遗传密码的特点是进一步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基因工程部分的理论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在本章第1节中已经学习了遗传密码,对遗传密码的位置、组成和作用有了清楚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创造了条件。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理解程度,将是学习蛋白质体外合成试验设计思想时遇到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采用个体学习的方法外,在问题面前可能会采取小组讨论的合作性方式进行讨论学习。
四、教学策略以再现遗传密码破译的生物科学史做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背景,以设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采用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活动,同时也体现了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
主要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言:在第一节我们学习了遗传密码,知道了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叫1个密码子,同时科学家将64个遗传密码子编制出一个密码子表(显示密码子表)。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2)

探究三: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
思考:
以上介绍的是单核苷酸重复序列作为模板得到的结果,如果以多核苷酸的重 复序列作为模板,其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3)1966年科学家霍拉纳发明了一种新的RNA合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合 成的RNA可以是2个、3个或4个碱基为单位的重复序列,例如:将A、C两种核 苷酸缩合为ACACACACAC……长链,以它作人工信使进行蛋白质合成,结果 发现产物是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多聚体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2.重叠的阅读方式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以非重叠方式阅读可编码 4 个氨基酸,以重叠方式阅读可编码 10 个氨基酸
探究一: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碱基改变,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克里克的实验证据
探究二:克里克的实验证据
氨基酸20种
一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时能决定 41=4 种 两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时能决定 42=16 种 三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时能决定 43=64 种 当年,他在《自然Nature》杂志首次发表了遗传密码的理论研究的文章 提出三个连续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遗传密码。
探究一: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遗传密码的破译
2019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
主讲教师: 柯 翠
莫尔斯密码表
Morse code(又译为摩斯密码,莫尔斯密码)
其代码主要由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组成。 发明于1837年,是一种时断时续的信号代码,通过点、划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
问题探讨
探究二:克里克的实验证据: 类比分析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3)

在相关碱基序列中增加或删除2个碱基,无 法产生正常功能的蛋白质;
在相关碱基序列中增加或删除3个碱基,却 合成了正常功能的蛋白质。
实验结论:
1.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2.遗传密码从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以非重 读的方式阅读,编码之间没有分隔符。
新课导入
旧知回顾
遗传密码 (genetic code): DNA(或mRNA)中核苷酸序列与蛋白质中氨基
酸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 密码子(codon):
mRNA上每3个相邻核苷酸编码多肽链中一个氨 基酸,这三个核苷酸称一个密码子或三联体密码。
蛋白质合成体系的主要原料是20种氨基酸, 怎样使这些氨基酸正确而有序的连接起来,最重 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破译信使RNA的密码子。
苯丙氨酸--UUU。
四、遗传密码的特点
1.不间断性即连续性 mRNA的三联体密码是 连续不断的,相邻密码之间无核苷酸间隔。
2.不重叠性 对于特定的三联体密码而言, 其中的每个核苷酸都具有不重叠性。不重叠性使 密码解读简单而准确无误而且当一个核苷酸被异 常核苷酸取代时,不会在肽链中影响到多个氨基 酸,不过,在大肠杆菌噬菌体基因组中,确有部 分遗传密码是重叠的,这可以看做是一种例外。
课堂练习
1.组成mRNA分子的4种核苷酸能组成多少种密码子:
( )D
A.16
B.32
C.46
D.64
2.在下列基因的改变中,合成出具有正常功能蛋白质
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C )
A.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一个碱基对
B.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二个碱基对
C.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三个碱基对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结论:
重叠和非重叠的方式阅读同一DNA序列其结果是________,并且产生的影响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克里克的实验证据
以T4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研究其中某个基因的增加或减少对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影响。
实验现象:结论:
教
学
过
程
三、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
A、GAT B、GAU C、CUA D、CTA
解析:从转录、翻译逆行推理。tRNA的特定的三个碱基是GAU,那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此氨基酸的mRNA上的密码子是CUA。mRNA是由DNA转录而来的,所以mRNA上CUA是由DNA上的GAT转录来的.
答案:A
例2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解析:(1)mRNA上碱基共有A、G、C、U四种,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根据数学原理应有43即64种。这其中有三种是终止密码子,实际上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
密码子共有61种。(2)这里一定的条件是指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第二阶段既翻译阶
段所需条件。(3)C、U两种碱基相间排列,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有两个或四个碱基,
尼伦伯格和马太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
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序列是GAU,它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下面哪个碱基序列转录来的?()
(3)继上述实验后,又有科学家用C、U两种碱基相同排列的mRNA为模版,检验一个密码子是否含有三个碱基。如果密码子是连续翻译的:
[教案]4-3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教案]4-3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https://img.taocdn.com/s3/m/cb0ce8e519e8b8f67c1cb99c.png)
例3、科学家已经证明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1)据理论推测,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可以构成________种排列方式,实际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______种。
(2)第一个被科学家破译的是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UUU。1959年,科学家M.Nireber和S.Ochoa用人工合成只含U的RNA为模版,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只有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这里一定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mRNA上碱基共有A、G、C、U四种,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根据数学原理应有43即64种。这其中有三种是终止密码子,实际上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
密码子共有61种。(2)这里一定的条件是指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第二阶段既翻译阶
段所需条件。(3)C、U两种碱基相间排列,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有两个或四个碱基,
例1已知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序列是GAU,它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下面哪个碱基序列转录来的?()
A、GAT B、GAU C、CUA D、CTA
解析:从转录、翻译逆行推理。tRNA的特定的三个碱基是GAU,那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此氨基酸的mRNA上的密码子是CUA。mRNA是由DNA转录而来的,所以mRNA上CUA是由DNA上的GAT转录来的.
回顾“问题探讨”并参照课本74页图4-10以重叠和非重叠的方式阅读DNA序列,思考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归纳与总结
结论:
重叠和非重叠的方式阅读同一DNA序列其结果是________,并且产生的影响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学习导航1.学习目标(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2.学习建议(1)“克里克的实验”是比较深奥的知识,可采用与英文句子类比的方法,使复杂的问题更容易理解。
(2)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是本节的主要内容,可通过比较分析“尼伦伯格和马太实验”的设计思路的差异,初步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方法。
即克里克通过研究碱基的改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推断遗传密码的性质,这种方法不需要理解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就能推断出密码子的总体特征,但不是直接证据,而且工作量大。
尼伦伯格通过建立蛋白质体外合成系统,直接破解了遗传密码的对应规则,这种方法快速、直接,但是这种方法的建立需要首先了解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条件。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克里克t4噬菌体实验不能证明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b.克里克t4噬菌体实验表明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是非重叠的阅读方式c.尼伦伯格和马太的实验可以说明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d.以上两个实验对遗传密码的破译都做出了贡献,促进了科学的发展2.某个真核细胞中的dna可以转录出mrna的个数是()。
a.1b.2c.3d.多个3.下图为mrna的一段碱基序列,其中含有的遗传密码子有()。
↓起点gguucgcacgcuua.1个b.2个c.3个d.4个4.在下列基因的改变中,合成出具有正常功能蛋白质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一个碱基对b.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二个碱基对c.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三个碱基对d.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四个碱基对5.最早提出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科学家和首次用实验加以验证的科学家分别是()。
a.克里克、伽莫夫b.克里克、沃森c.摩尔根、孟德尔d.伽莫夫、克里克6.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进行的实验没有说明()。
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导致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合成b.尿嘧啶的碱基序列编码由苯丙氨酸组成的肽链c.结合克里克的研究成果,得出与苯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uuud.细胞提取液中的遗传信息控制合成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7.某信使rna上有1800个碱基,则该信使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上最多有多少个氨基酸?()a.200b.300c.400d.6008.在遗传密码子的阅读方式验证实验中,克里克没有证明的是()。
a.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b.遗传密码从一个固定起点开始,无间隔c.遗传密码以非重叠的方式阅读d.遗传密码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9.在下列试管中,能合成多肽链的是()。
a.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酪氨酸b.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丝氨酸c.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苯丙氨酸d.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半胱氨酸10.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成功地揭示了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
你认为该实验中的最关键操作是()。
a.利用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b.利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c.在每支试管中只加入一种氨基酸2017-04-09学习导航1.学习目标(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2.学习建议(1)“克里克的实验”是比较深奥的知识,可采用与英文句子类比的方法,使复杂的问题更容易理解。
(2)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是本节的主要内容,可通过比较分析“尼伦伯格和马太实验”的设计思路的差异,初步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方法。
即克里克通过研究碱基的改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推断遗传密码的性质,这种方法不需要理解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就能推断出密码子的总体特征,但不是直接证据,而且工作量大。
尼伦伯格通过建立蛋白质体外合成系统,直接破解了遗传密码的对应规则,这种方法快速、直接,但是这种方法的建立需要首先了解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条件。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克里克t4噬菌体实验不能证明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b.克里克t4噬菌体实验表明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是非重叠的阅读方式c.尼伦伯格和马太的实验可以说明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d.以上两个实验对遗传密码的破译都做出了贡献,促进了科学的发展2.某个真核细胞中的dna可以转录出mrna的个数是()。
a.1b.2c.3d.多个3.下图为mrna的一段碱基序列,其中含有的遗传密码子有()。
↓起点gguucgcacgcuua.1个b.2个c.3个d.4个4.在下列基因的改变中,合成出具有正常功能蛋白质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一个碱基对b.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二个碱基对c.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三个碱基对d.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四个碱基对5.最早提出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科学家和首次用实验加以验证的科学家分别是()。
a.克里克、伽莫夫b.克里克、沃森c.摩尔根、孟德尔d.伽莫夫、克里克6.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进行的实验没有说明()。
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导致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合成b.尿嘧啶的碱基序列编码由苯丙氨酸组成的肽链c.结合克里克的研究成果,得出与苯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uuud.细胞提取液中的遗传信息控制合成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7.某信使rna上有1800个碱基,则该信使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上最多有多少个氨基酸?()a.200b.300c.400d.6008.在遗传密码子的阅读方式验证实验中,克里克没有证明的是()。
a.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b.遗传密码从一个固定起点开始,无间隔c.遗传密码以非重叠的方式阅读d.遗传密码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9.在下列试管中,能合成多肽链的是()。
a.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酪氨酸b.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丝氨酸c.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苯丙氨酸d.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半胱氨酸10.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成功地揭示了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
你认为该实验中的最关键操作是()。
a.利用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b.利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c.在每支试管中只加入一种氨基酸2017-04-09学习导航1.学习目标(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2.学习建议(1)“克里克的实验”是比较深奥的知识,可采用与英文句子类比的方法,使复杂的问题更容易理解。
(2)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是本节的主要内容,可通过比较分析“尼伦伯格和马太实验”的设计思路的差异,初步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方法。
即克里克通过研究碱基的改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推断遗传密码的性质,这种方法不需要理解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就能推断出密码子的总体特征,但不是直接证据,而且工作量大。
尼伦伯格通过建立蛋白质体外合成系统,直接破解了遗传密码的对应规则,这种方法快速、直接,但是这种方法的建立需要首先了解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条件。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克里克t4噬菌体实验不能证明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b.克里克t4噬菌体实验表明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是非重叠的阅读方式c.尼伦伯格和马太的实验可以说明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d.以上两个实验对遗传密码的破译都做出了贡献,促进了科学的发展2.某个真核细胞中的dna可以转录出mrna的个数是()。
a.1b.2c.3d.多个3.下图为mrna的一段碱基序列,其中含有的遗传密码子有()。
↓起点gguucgcacgcuua.1个b.2个c.3个d.4个4.在下列基因的改变中,合成出具有正常功能蛋白质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一个碱基对b.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二个碱基对c.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三个碱基对d.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四个碱基对5.最早提出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科学家和首次用实验加以验证的科学家分别是()。
a.克里克、伽莫夫b.克里克、沃森c.摩尔根、孟德尔d.伽莫夫、克里克6.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进行的实验没有说明()。
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导致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合成b.尿嘧啶的碱基序列编码由苯丙氨酸组成的肽链c.结合克里克的研究成果,得出与苯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uuud.细胞提取液中的遗传信息控制合成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7.某信使rna上有1800个碱基,则该信使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上最多有多少个氨基酸?()a.200b.300c.400d.6008.在遗传密码子的阅读方式验证实验中,克里克没有证明的是()。
a.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b.遗传密码从一个固定起点开始,无间隔c.遗传密码以非重叠的方式阅读d.遗传密码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9.在下列试管中,能合成多肽链的是()。
a.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酪氨酸b.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丝氨酸c.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苯丙氨酸d.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半胱氨酸10.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成功地揭示了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
你认为该实验中的最关键操作是()。
a.利用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b.利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c.在每支试管中只加入一种氨基酸2017-04-09学习导航1.学习目标(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2.学习建议(1)“克里克的实验”是比较深奥的知识,可采用与英文句子类比的方法,使复杂的问题更容易理解。
(2)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是本节的主要内容,可通过比较分析“尼伦伯格和马太实验”的设计思路的差异,初步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方法。
即克里克通过研究碱基的改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推断遗传密码的性质,这种方法不需要理解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就能推断出密码子的总体特征,但不是直接证据,而且工作量大。
尼伦伯格通过建立蛋白质体外合成系统,直接破解了遗传密码的对应规则,这种方法快速、直接,但是这种方法的建立需要首先了解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条件。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克里克t4噬菌体实验不能证明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b.克里克t4噬菌体实验表明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是非重叠的阅读方式c.尼伦伯格和马太的实验可以说明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d.以上两个实验对遗传密码的破译都做出了贡献,促进了科学的发展2.某个真核细胞中的dna可以转录出mrna的个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