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饲护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新生儿胃管鼻饲操作规程

新生儿胃管鼻饲操作规程
5鼻饲,缓慢注入(新生儿使用自然重力喂养),观察患儿耐受情,生命体征等。
6管饲后,抽温开水1~2ml,冲净喂养管。后抽取1ml空气把温开水打进胃内。
7安置患儿,右侧卧位,整理床单位。
8洗手,整理用物。
9双人查对医嘱,手腕带,床头牌。
10洗手,记录。
鼻饲时用纱块包裹着胃管末端打开,鼻饲后用纱块擦干净胃管鼻饲残留在外的奶液。
3抽取胃内残留液,检测PH值。(正常PH值<少于奶量四分之一可忽略,将残奶打回胃内。如多于四分之一,报告医生酌情减量或禁食。
鼻饲
1双人查对医嘱,鼻饲奶液,有效期,床头牌,手腕带。
2抽取奶液放置无菌盘内。(抽取奶液后于双人核对奶量)
3洗手
4测试奶温(滴一滴奶在手臂内侧)
新生儿胃管鼻饲操作流程
一、目的
供给患儿营养、水分及药物。
二、准备
1.护士准备:了解病情,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备治疗盘,根据医嘱准备鼻饲奶液、温开水、注射器、听诊器、小纱布、治疗巾,必要时备胃管、胶布、pH值试纸
3.患儿准备:患儿舒适,仰卧位或半坐卧位。
4.环境准备:清洁、光线明亮,患儿床单位周围要宽阔,便于操作。
3打开手电筒。观察口腔黏膜是否完整,胃管有无盘旋在口腔内。观察胃管插入深度是否与标识一致。
4观察、触诊腹部情况(稍胀/平,软)
5听诊肠鸣音(正常4-6次/分)
确定胃管在胃内
1洗手
2取无菌纱块一张垫于胃管下
3确定胃管在胃内:用抽取胃液的方法。(有三种方法:1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水杯中,看有无气泡溢出,如果有气泡溢出,且同呼吸一致,则证明胃管在气道中2用注射器抽吸胃液,如有胃液抽出,则证明在胃内3向胃内注入空气,同时将听诊器放在胃部,听胃内有无气过水声,如果有气过水声,则证明在胃内。)

鼻饲胃管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鼻饲胃管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鼻饲胃管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鼻饲胃管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胃内,用于喂养、排空胃内容物或给药的一种医疗器械。

鼻饲胃管操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却需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首先,操作者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包括鼻饲胃管、润滑剂、生理盐水、吸引器等。

操作前应先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鼻饲胃管操作。

接着,操作者需要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保持放松和配合。

操作者应先检查鼻腔是否有异常,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以确保插入胃管的顺利进行。

在插入胃管时,操作者应先测量胃管长度,然后涂抹适量的润滑剂,轻轻插入鼻孔,直至到达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呼吸通畅,避免窒息或呼吸困难。

插入胃管后,操作者需要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胃管,确保通畅无阻。

然后可以进行喂食、排空胃内容物或给药等操作。

操作完成后,应及时拔除胃管,并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没有不适症状。

在进行鼻饲胃管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操作者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患者应在操作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如禁食、排空胃内容物等。

3.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细心、耐心,避免造成患者的不适或伤害。

4. 操作后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和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鼻饲胃管操作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但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只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才能更好地发挥鼻饲胃管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鼻饲管喂食流程

鼻饲管喂食流程
9鼻饲用物保持清洁,干净,定时消毒防止感染,
鼻饲管喂食流程
回抽胃液——注入20~30ml温水——注食(流食)——注入20~30ml温水——封管口妥善放置
107:30-08:00注入流质饮食200-300ml
210:00-10:30注水200-300ml
312:00-12:30注入流质饮食200-300ml
414:30-15:00注入水或水果饮200-300ml
518:00-18:30注入流食200-300ml
620:00-20水200-300ml
注意事项
1每次注食前回抽胃液,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是否通畅,有无出血。
2每次注食前注入少量温水,可润滑管腔防止鼻饲液粘附管壁。
3每次注食时动作应缓慢,以免刺激胃壁,引起不适
4每次鼻饲不得超过200ml,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
5流食及水温度在38-40度为宜
6注食时及时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气,引起腹胀
7每次喂食后冲净胃管,防止鼻饲液积存在管腔内,堵塞胃管,造成胃肠炎。妥善固定于床单衣领处,防止食物返流及脱管
8注食时床头抬高30-40度,喂食后保持床头抬高位20-30分钟

IOE护理操作规程

IOE护理操作规程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技术操作规程
制定时间:2018-12-23
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障碍者;
2、头颈部肿瘤放疗或手术前后吞咽困难者;
3、老年人器官衰退相关的吞咽困难者;
4、呼吸功能障碍行器官切开、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需长时间营养支
持者;
5、吞咽功能正常,但摄入不足,如烧伤、厌食症;
6、婴幼儿喂养困难
7、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相关的吞咽困难者;
8、所有吞咽障碍患者的终末期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吞咽功能,营养状况。

2、物品准备:注食器,鼻饲管、石蜡油、纱布、食物(38-40摄氏度的流质或半
流质食物)温开水、治疗巾。

操作要点:
1、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取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度以上(体位性低血压除外)。

2、插管:脑卒中患者从患侧口角插入,其余步骤同鼻饲管置管法。

管道置入30厘米时始终保持饲管的相对固定,避免脱出时再注食时发生意外。

3、灌食:先缓慢注入20毫升温水,确定患者无不适再将准备好的食材缓慢注入
患者食道的同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注食物至需要量(或清醒患者有腹部饱感)时再注入50-80毫升温水,而后封闭饲管外口缓慢拔出饲管。

注意事项:
1、注食量应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食过程中如发现食物从口角溢出,即停止喂食(发热、肺部感染、颅压高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喂食量或少量多餐)进食后保持原卧位0.5-1小时,不做刺激口腔及气道的护理。

4、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学课件:管饲饮食

基础护理学课件:管饲饮食
综合练习
27
鼻腔(nasal cavity)
一、位置与分布:
鼻腔是一个不规则的狭长间隙, 前起至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并通 鼻咽部,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侧, 每侧鼻腔又以鼻域为界分为鼻前庭 和固有鼻腔前后两部。
鼻前庭由皮肤覆盖,生有鼻毛, 富有皮脂腺和汗腺,固有鼻腔简称 鼻腔,有内、外、顶和底四壁,其 中内侧壁及鼻中隔,表面覆盖有黏 膜,外侧壁至上而下有上鼻甲、中 鼻甲和下鼻甲以及上鼻道,中鼻道 和下鼻道。
计 划:
2、病人的准备(观看录像)
9
二、鼻饲法(nosogastric gavage)
操作步骤:
1、护士准备(看录像) 2、患者准备:病情允许时, 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 以减少胃管通过鼻咽部时的呕 吐反射,并使胃管易于进入胃 内,无法坐起者可取有侧卧位, 头颈部自然伸直。
10
二、鼻饲法(nosogastric gavage)
评 价:
(1)操作方法正确,动作轻柔,无黏膜损伤 出血及其他并发症。
(2)病人理解插管意义并能主动配合。 (3)证病人基本营养、药物及水的摄取。 (4)确保插管于胃内,无脱出。 (5)拔管后病人无不适反应。
17
18
定义:
又称元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精制食物,由 无渣小分子组成的水溶性营养合成剂,包括游 离氨基酸、单糖、主要脂肪酸、维生素、无机 盐类和微量元素。
2、鼻饲、经胃或空肠造瘘处滴入法: (1)分次滴入 (2)间歇滴注 (3)连续滴注
23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低 少 慢 无反应 逐步增加,确定标准和注入的速度。 3、配制好的溶液应放在4 ℃以下的冰箱内保存。 4、营养液的温度:
口服 37 ℃、 鼻饲或经造瘘口注入 41~42℃ 5、保持管腔通畅,注意不良反应。

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一、胃管使用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清洁并润滑鼻腔.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将胃管与鼻孔呈60°角插入,继续插入至鼻咽部;将胃管插至15CM(会咽部)时,沿着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灭菌石蜡油,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之后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方法为:在鼻孔处先用一长约3cm的胶布条环绕胃管2圈作一标记,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胶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后用备好的长约50-60cm 的布带子(带子宽1.5cm)在鼻孔处环绕胃管打一结(打结时勿影响胃管引流),然后将带子两侧绕过患者头部.在一侧系一活结,以起到加强固定胃管的作用.除掌握整个过程外,最好到医院见习护士的操作,以保证插管安全和成功,防止出现病人黏膜损伤,声带破损等后遗症.二、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

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1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天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

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

搬动或翻动患者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小编推荐:胃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肠内营养胃癌术后应用及护理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

养老院老人饮食管理---管饲饮食

养老院老人饮食管理---管饲饮食

养老院老人饮食管理---管饲饮食
对不能经口进食的老人需要管饲饮食,管饲饮食常以鼻饲为主,也有从胃或肠内置管注入。

从管内灌人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具体要求如下:
(1)管饲液应现用现配,室温下不宜超过6h,未用完存于冰箱内,24h用完。

(2)管饲液的温度38°C左右,管饲之前先测温度,避免灌注高温的管饲液,造成食道和胃的烫伤。

(3)根据医嘱选择、配制管饲液。

管饲量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灌注速度宜慢。

(4)保持口腔清洁。

长期鼻饲者每天2次口腔护理,鼻饲物品每日更换消毒,胃管一般由护士每周更换一次。

(5)管饲方法:老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边,铺治疗巾于老人颌下。

打开管饲管,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先回抽,抽出少量胃液,再注人少量温开水,观察反应,确认胃管在胃内。

然后测试管饲液温度,再缓慢注人管饲液;每次灌食量不超过200ml,灌毕再注人温开水冲洗胃管;灌注完毕后将胃管末端夹紧、包好,用别针固定胃管于衣肩上,每次灌注间隔时间为2h。

留置鼻饲管的护理措施

留置鼻饲管的护理措施

留置鼻饲管的护理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留置鼻饲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或药物给药。

护理留置鼻饲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关于留置鼻饲管的护理措施:一、饲管留置后的护理1. 确保饲管的位置正确,不要有扭曲或过长的情况。

2. 定期检查饲管的固定情况,确保饲管不会松动或脱落。

3. 定期观察饲管周围皮肤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红肿、溃疡或其他皮肤病变。

4. 注意保持饲管的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擦拭饲管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

二、进食护理1. 饲管留置后,患者通常不能进食,需要通过饲管来摄取营养。

2. 在进行饲管喂养前,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如清洁饲管,准备所需的饲料等。

3. 在进食时,注意慢慢输入饲料,避免造成患者不适或误吸入。

4. 饲料的温度要适中,不要过烫或过冷。

三、口腔护理1. 饲管留置后,患者通常会有口干舌燥的情况,需要进行口腔护理。

2. 可以使用盐水漱口或含漱口药水来保持口腔清洁。

3.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感染导致其他并发症。

四、监测护理1. 留置鼻饲管后,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营养状况和饲料摄入量。

2. 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和其他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五、心理护理1. 饲管留置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2. 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

3.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尽快适应饲管留置的生活。

总结:留置鼻饲管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希望以上这些护理措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留置鼻饲管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主要用于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或药物输液。

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饲护理操作规程
(一)目的
对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意识障碍不能进食者,消化道术后及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导管至胃部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保证蛋白质与热量的摄人,促进其早日康复。

(二)评估患者
1.确定患者有无义齿,如有应除去。

2.判断鼻腔是否通畅,有无疾患等。

3.了解患者对鼻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病情。

4.了解患者的合作程度。

(三)操作准备
1.护士准备:
着装整齐,修剪指甲,洗净双手,戴口罩、帽子。

2.患者准备:
除去义齿,协助其大小便,取舒适体位。

3.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盛鼻饲包1只,石蜡油、棉签、胶布、夹子、别针、听诊器、适量温开水(38 C ~4O0C),鼻饲流质(38 C ~40°C)。

4.环境准备:
清洁、安静、舒适。

(四)操作程序
1.洗手,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2.对清醒患者说明插管目的、插管时的感觉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作。

3.患者半卧位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4.评估插管长度从患者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长度;或以从剑突到发际为准,45cm~55cm。

5.用石蜡油纱布润滑胃管前段(IOcm~2Ocm),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胃
管,约插入15cm,通过咽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可用电筒、压舌板检查口腔有无胃管卷曲。

6.插管过程中,若出现恶心,应暂停片刻,并嘱患者深呼吸,或做吞咽动作,随后迅速插入;如发现咳嗽、呼吸困难或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除,休息片刻后重插;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停留在口中。

7.昏迷、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者,在插管前应去枕,头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 (会厌部)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插入。

8.确定胃管进入胃内,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颊部。

确定胃管是否已进入胃内的三种方法:
(1)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证实胃管在胃内。

⑵快速用注射器向胃管中注入I0mL~ 20mL空气,同时听诊器于剑突下听到气过水声,证实胃管在胃内。

(3)将胃管开口置于盛水的治疗碗中,无气泡溢出,证实胃管在胃内。

9.开口端接注射器,先回抽,见有胃液抽出,再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灌注鼻饲流质或药液,注入完毕,必须再注入少量温开水,以冲净胃
管。

10.每次管喂前都应回抽,检查胃残留物的量,若残留量大于先前喂人的50% (或大于lOOmL )说明胃排空延迟,应通知医师,讨论本次管喂的计划。

11.药片需研碎溶解后注入,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管饲前后均应用30mL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

12.管喂量从小量(200mL)开始,逐渐增加量,若无消化道症状,每
日可达1 500mL~2 000mL。

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5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 小时;或持续匀速滴人,50~120mL/h。

13.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夹子夹紧,再用安全别针固定于患者枕旁,记录鼻饲量。

14.长期保留胃管鼻饲者,应将胃管妥善固定,每日做口腔护理,胃管每3周更换1次。

15.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不良反应。

16.停止鼻饲或鼻饲期间需要更换胃管拔管时,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说明目的。

17.置弯盘于患者颌下,轻轻揭去固定的胶布,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到咽喉处应快速拔除,并用手捏紧胃管,以免管内液体滴入气管。

18.拔管后将胃管放于弯盘内,清洁患者口鼻部,揩去胶布迹,协助患者漱口,并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19 .医用废弃物分类处置,针头、安瓿应放在硬制容器中,重复使用的物品按要求处置。

(五)护理指导
1.指导协助患者在插管操作前除去义齿,操作中配合做吞咽动作或深呼吸。

2 .指导患者在插管或管喂过程中或之后出现不适时及时示意或通知医
护人员。

3.对可下床活动的患者指导其在活动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移位、滑脱。

4.指导患者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其拔管后的不适,正确认识拔管后出现的短时间的咽喉不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