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如何选材典型
作文要怎么选取材料 作文选材的五种技巧

作文要怎么选取材料作文选材的五种技巧第一、要从两方面审题,开拓思路。
面对作文题,我们一方面要弄清题目对文章内容作了哪些限定条件:时间、地点、人物、数量、中心等方面,另一方面又要看清楚那些未定的条件,如《放学路上的一件事》,只限定了时间与空间:放学路上,体裁和数量:写一件事。
但还有很多未限定:可以写任何一天,包括前几年的;可以是自己做的,也可以是看到别人做的;可以是好事受教育,也可以是坏事受教训……这样思路拓宽了,选材范围就随之扩大,新颖的材料就较易选择。
第二、角度宜小,题材宜实。
我们对含义较宽、写作范围较大的题目,要化大为小,划宽为窄。
这样既可以拓宽思路,又可以使材料实在,给人以新的感觉。
如《我又长了一岁》,这个题目选材时,可以在自己一年中的生活经历中,选择其中一天、一个时刻中发生的,可以选择自己成长的一件事写这“长一岁”。
如第一次数学拿满分,评为优秀队员,学会了烹调,生了病受到老师同学关怀,干了一件傻事,敢走夜路了,中队改选时落选了等,这样选择的事情多了,所写事情小了,容易写实,显出新意。
第三、避开一般思路,另辟新思路。
选材时,我们尽量避开一般思路,出其不意地表现文章中心。
如春节后下了场大雪,老师以《雪》为题要求同学们写作文,大多数同学写雪景的美丽、堆雪人的乐趣和打雪仗的欢愉,这当然可以写,内容也很好。
可有几位学生写雪伪装了大地,掩盖了丑恶,并用骑自行车的农民误跌入被雪遮盖住的泥塘等实例来说明雪的不利的一面。
一位同学还用“腊雪似浇,春雪如刀”的谚语来抱怨这场大春雪给庄稼带来的严重危害。
显然,这样的思路更有新意。
第四、从获得感受上去思考选材。
我们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产生的感受,虽有共性,但由于各人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和对待各种事物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必然会有自己特有的感受,这些感受大致有如下几种:1. 有乐趣的。
我们小学生喜欢玩,玩的时候玩出了新花样,就是新颖的材料。
如几个同学去水沟摸螺蛳,有人出主意进行比赛,于是模螺蛳玩出了新花样,创造了新颖的情节。
小学作文选材范文

一、选材原则作为小学生,选材是作文中的重要环节。
选材的好坏关系到文章的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以及创新独特。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材呢?作为小学生,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1、生活经验生活是作文中最好的题材,它生动、真实、实用、易接近,能使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写作素材,如自己的爱好、悲欢离合的经历、周围亲友的小故事等。
2、围绕学习的故事学习是小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与学习相关的故事是很好的选择。
例如,写阅读感悟、上课笔记、参观博物馆、学习新知识等。
3、情感表达感情是人类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时必须表示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
这样的题材写起来容易打动人,也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4、社会风貌学生生活的城市和乡村,每个地方的文化、人文和自然环境都是不同的,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社会风貌由于广告、新闻的宣传,也常常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写城市便民服务、家乡风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社会中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5、历史故事历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古知今,了解历史也能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渊源。
可以选一些与古代有关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和熟悉祖先的智慧成果,锤炼写作能力。
以上是小学作文选材的基本原则,选好材料意味着文章会更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而且还容易抓住读者的心。
二、选材范例小学生们的生活和想象充满了各种精彩的经历,有了生活中的故事,我们就可以随时写作了。
下面例举一些好的选材范例。
1、初体验例:我在雏鸟覆盖过的玉米地里2、围绕学习例:我学会了如何做好笔记3、亲情故事例:一条狗带给我的温馨感4、旅行感悟例:我如何欣赏本土文化5、发生在同学身上的故事例:我的好朋友藏了一只百灵鸟6、纪实例:去钓鱼城,我见识了不一样的世界7、课外活动例:文艺小达人成长史8、触动心灵的故事例:她的目光转动着一片湿润以上是一些小学作文的选材范例供大家参考,聪明的小学生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选材要下硬功夫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选材要下硬功夫面对记事文题目,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写什么呀?没有发生什么事呀?甚至半节课过去了,有的同学还没有下笔,这都是因为不会选材的缘故。
其在你身边每天都发生无数的事情,如学校的、家里的、路上的、听说的、看见的,这都是你选择的范围,在这些事中,选什么样的材料去写呢?
1、选积极、健康的材料。
热爱祖国,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这些都是积极地、健康的材料,能使人受到教育,催人向上。
2、选真实的材料。
从观察入手,写生活中发生的真事。
不要复述别人讲的故事,更不能瞎编乱造,那样会使人感到乏味,难以置信。
我们初写作文,就一定要养成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写作习惯。
3、选新鲜材料。
同样是真实事,新鲜的要比陈旧的好,新鲜的事时代性强,最能吸引读者。
比如:年年都举行夏令营活动,当然要写今年的,而不写往年的。
有的同学在作文时同一件事翻来覆去地写,如三年级时经历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时写了。
四年级时作文题为《难忘的一件事》,他又写了。
五年级时,作文题为《这件事教育了我》。
他还写。
这样材料就不新鲜了。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选材定题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它决定了作文内容的质量和深度。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选材定题,引导他们写出具有个性和表达力的优秀作文,是每位语文老师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下面就一些策略来进行引导。
一、培养观察力,积累素材小学生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新奇和趣味,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培养观察力,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积累写作素材。
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观察问题,比如看花草树木、顽皮的小动物、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然后要求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来进行观察和描述。
通过这样的观察练习,孩子们可以积累到很多有趣的素材,为日后的作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储备。
二、启发想象力,构思话题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往往会有许多奇妙的想法和幻想。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构思作文的话题。
比如可以让孩子听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给他们看一些有趣的图片,然后让他们想象自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或者是图片里的人物,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们构思作文的话题,并开展写作。
三、激发情感,选择主题作文的主题一般都是情感类的话题,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时,要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从自己的情感出发选择作文主题。
可以通过听音乐、观影、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引导孩子感受美、感受爱、感受友情等各种情感,然后选择一个最能触动自己内心的情感作为作文的主题,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写作动力,使作文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引导发现问题,确定角度当孩子选择了作文的主题后,接下来就需要引导他们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并确定角度去写作。
这一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发现问题、确定角度,作文才能更加有深度和思想性。
可以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或者人物故事的分析,引导孩子去思考其中的问题和内涵,然后确定一个有深度的角度来进行作文写作。
五、启发表达能力,构思结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作文的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在指导小学生选材定题时,还需要启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他们构思作文的结构。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定题”的策略
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而选材定题则是作文的开端。
选材定题要求学生在写作前,明确作文的主题和内容,为写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指导他们选材定题,让他们写出优秀的作文。
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来确定选材的原则。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抽象的话题可能理解较难,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选择他们熟悉的事物或话题,如家庭、友情、校园生活等。
而且,我们还需要注意选材的情感倾向,尽量选择能激发小学生情感的题材,让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要引导小学生注意选材定题的技巧。
作为老师或家长,可以通过故事、小品、诗歌等形式,让小学生了解不同的题材和情感表达方式,从中获得选材灵感。
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或是在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情,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灵感,帮助他们找到选材的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来帮助小学生选材定题。
可以开展一些主题征文比赛,让学生在征文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或确定作文的主题,这样既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选材定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写作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分享中相互交流选材定题的经验,互相启发,提高选材定题的能力。
我们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
对于选材定题,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或是迷茫,这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他们理清作文方向和思路。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写作中有信心、有动力,提高选材定题的效果。
小学生作文如何选材

外公和外婆都说我俩是“忘年交”,他自豪地说我是他祖国最好的朋友,是他的亲 人。
今年二月,他病倒了。一天下午,他拉着我的手,艰难地说:”我魂归故里,本应 知足,但眼见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却未能见到海峡两岸的统一, 我死不瞑目啊! “他用颤颤抖抖的手拿出那盒红豆,送给我,”别忘了我……对你的嘱托。”就这 样,他走了,永远地走了。
最可怜的就是老爸了,要一直在旁边站着,一听见老妈问:“老公, 这件好不好看?”便答:“好!”谁知道老爸到底看清楚没有。
这不,老妈又拿出一件绿色的问我:“宝贝,……”“好!好!”我不 耐烦地说。“我还没说完,你怎么就回答了?”妈妈有些不高兴。
又过了一会,她又拿出一件红色的问爸爸:“这件好不好?”“好!” 爸爸立刻回答。可老妈还不死心,又拿出一件花的问我:“这件呢?”妈 妈就这样反复地问,最后终于挑了一件花的。
下面我们来看几篇文章的选材
题目:一个不平常的生日
选材:生日当天,同学为我庆祝,
① 送一个蛋糕和一份礼物给我。
生日的时候,与朋友一起庆祝,收礼物、 吃蛋糕是很常见的事,未能表现题目要求的 “不平常”。
题目:一个不平常的生日
选材:生日当天,没有庆祝、没有蛋糕,也
② 没有礼物,只有扫帚和抹布,因为生日 当天,我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活动。
夕阳西下,我才离开医院。虽然未能见到开家长会的情景, 但我却过了很有意义的一天。
文章二 题目:学校家长会见闻
为庆祝建校三十年,学校在五月十三日举行召开家长会, 并对家长开放。
家长会之后,家长可以参加讲座和游戏活动,还可以参观各科 的展览。
写作文要怎么选材作文选材的几个要素

写作文要怎么选材作文选材的几个要素1、舍弃大众化的材料,选取典型的材料比如要写以《记住这一天》为题的作文,看到题目,我们首先要在脑海中搜索,可以选哪一天?哪一天值得我们记住?通过思考我们筛选出好多天。
我们发现9·11、刘翔夺冠、神州五号上天等,这些天值得我们记住,因为它们是重大事件,意义深远;第一天上学、期中考试发奖、入队那一天等,这些天值得我们记住,因为它们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过生日、考试的一天、拔河比赛等,这些天值得我们记住,因为我们有着亲身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这些日子都是有意义、有代表性,值得一记的。
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之为典型材料,它们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
2、舍弃庞大空泛的材料,选取小巧精致的材料小巧的材料往往是生活中的一次历练、一番拼搏、一点收获、一种体验。
这些点点滴滴,经过我们的剪辑加工、精心组合,就会变得鲜明而丰厚、灵动而美丽,因而显得精致。
特别是考场作文,选材更是宜小不宜大。
因为“小”材料易于操作,在考场作文有限的篇幅和有限的时间条件下,更容易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
但“选材”小并不意味着“立意”小。
选择了合适的“小”材料之后,就应有意识地、恰当地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来表现积极健康的主题。
写作的终极目的是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从而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选择材料并非是“小”就好,还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深刻性。
所谓典型、深刻,是指所选择的材料是同类材料中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的,既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又能集中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具有典型性、深刻性的材料,其最基本的特点是能唤起大多数人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3、舍弃陈旧老材料,选取别致新材料材料老化是作文中一个普遍弊病,要想避免之,我们就应当选取新鲜材料,包括从时间上看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从空间上看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这些对于读者来说都是新鲜的材料。
陈旧老材料一般是指那些古代的、近代的历时已久的人物和故事,那些经常出现在一般文章和作文之中,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运用的素材。
谈谈小学生作文的选材参考

谈谈小学生作文的选材参考谈谈小学生作文的选材参考写好比做衣裳,有个选取材料的问题。
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
学生在作文时,取材上的雷同和陈旧是常见的弊病,这就使得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没有新意。
我就如何选材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开拓思路,再现生活教师未能开拓学生的取材思路,使他们去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因而作文时只好捏造事实拾人牙慧,是学生群体上取材雷同的主要原因。
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这里为小学生作文的“写什么”提供了依据,即写真实的生活。
尽管学生的生活面不怎么广,生活内容不怎么丰富,但毕竟还是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有所历的。
作文时之所以会感到没东西可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没有养成积累生活并及时把它记下来的习惯,只是到了作文课,老师布置写几次就是几次。
因此,课堂中的取材作文,就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即“写什么”大多来自广阔的生活空间,指导“写”多在狭窄的课堂中,“有什么”在先,“写”在后,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无法即时联系。
学生对生活中原已感知过的事物,随着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除了印象特别深刻的以外,将会日趋模糊、淡忘、消失,这时就觉得脑中空荡。
其二,课堂上,老师根据作文题目指导学生作文时,其取材思维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作文题中的“例举材料”和所指范围具有优先选取的心理。
如:“我们每天都要做许多事情,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如买东西,打扫卫生,做游戏等。
”多数学生都只选取“买东西,打扫卫生,做游戏”来写。
这三项被别人选取后,许多学生将陷入困境。
这说明,例举材料能给学生指示取材方向,也能使之陷入此中不易开脱。
二是前一个学生的取材会引起尚未取到材料的学生的注意并作好“我也写什么”的心理准备。
这对尚未取到材料的学生来说具有提醒和开导作用,但也使这些学生大多只能沿着先前学生的取材思路选取类似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真实
选
材 2.熟悉
四
原 则
3.新颖
4.典型
一 所选材料要能表现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就应去选择什么样的材 料。
如果下面我们来看两篇短文,看哪篇符合题意?
文章一 题目:学校家长会见闻
五月十三日是学校家长会的日子。
那天早上,我在公共汽车站候车回校。等了约十分钟,突然 传来一声巨响,原来是一辆小客车撞上行人道的大树。虽然小 巴没有严重损毁,但强烈震荡后,乘客吓得乱作一团。那时, 司机呆坐驾驶座位上,直至车厢传出求救声,司机才惊魂稍定, 马上询问乘客的情况,并带受伤的乘客下车。我应司机的要求, 拿出手机报案。不久,警察和救护员到来救助伤者和调查意外 原因。最后,我陪同伤者到医院接受治疗。
我推开房门,爸爸和妈妈已经回来了。一见我就问:“你的作业呢?”我不 知从哪儿来的勇气,脱口说道:“做完了。”爸爸命令似地对我说:“拿来, 我看看!”这一下,我真的慌了手脚,只好伸手到书包里去摸索,心里紧张 地打着注意。忽然,我的手指碰到了那个硬硬的算术本皮儿。我一下子想起 来了,今天的课堂作业老师嫌我写得潦草,让我重做一遍,我写完后,还没 有让老师去批。于是一下子抽出了这个算术本,理直气壮地送到了爸爸手上。
杨老师对同学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记得期中语文考试的时 侯,杨老师看见陈全同学作弊,气得满脸通红,狠狠地批评了他, 可是课后又找陈全同学补课,直到陈全弄懂了课文的内容为止。
杨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尊敬她,热爱她。
这篇作文有内容空泛、材料零散的毛病,但是,主要的毛病是 没有紧扣题意,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我和我的老师”这个题目, 要求作者通过“我”和“我的老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写出人民教 师平凡的事迹,歌颂人民教师高尚的品德,或者表现师生之间真挚 的情感。上面这篇作文只写了老师,没有写“我”,更没有写“我” 和“我的老师”之间的关系,所以不算切题。
爸爸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挺高兴地说:“算得还不错,写得也挺整齐。 以后回到家都要像今天这样,写好作业再去玩。
听了爸爸的话,我先是高兴,觉得总算过了今天这一关。可是,越思越想, 心中越不是滋味。爸爸严格要求我,又这样信任我,我怎能骗他呢?于是, 我鼓起了勇气,说:“爸爸,我没有完成作业,刚才我是在骗您。”我把事 情一五一十地说完了,就低下头,准备挨训。谁知爸爸半天没吱声。过了一 会儿,听见他亲切地对我说:“嗯,承认了错误就是好孩子,但还要下决心 去改。先吃饭吧,吃完饭把作业补上。”
文章一较差,但是说 不出为何,总觉得得 内容有点怪怪的,好 像是……
离题! 文章一的內容 不符合题目的
要求!
再如:有个同学在《我和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写道:
我们的老师姓杨,50多岁,花白头发,满脸皱纹,戴一副黑边 眼镜。她态度特别和蔼,从来不发脾气,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常常 备课到深夜。
有一次,我们班到长城春游,杨老师身体有病,可是为了让我 们玩得高兴,她带病参加了这次春游,使同学们很受感动。
夕阳西下,我才离开医院。虽然未能见到开家长会的情景, 但我却过了很有意义的一天。
文章二 题目:学校家长会见闻
为庆祝建校三十年,学校在五月十三日举行召开家长会, 并对家长开放。
家长会之后,家长可以参加讲座和游戏活动,还可以参观各科 的展览。
家长会上午十时开始,我们参加家长会以后,我就带着妈妈去 参观展览。
再比如说,我们要表现妈妈买衣服挑剔,就 要选择能表现妈妈挑剔的材料,所有的描写都 应该是为了表现妈妈挑剔服务的。
这里有一位同学的习作,请你看看,是不是 表现了妈妈买衣服挑剔的特点:
二、所选材料要有积极意义。
我们写文章,是要给人以教育,让人受到启发,所以所写的内容一定 要有积极意义。否则,写得再好也是不成功的。
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题为《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是这样写的:
放学以后,我在家里做作业。李小虎和赵云峰叫我和他们一起去踢小足球。 为犯规不犯规的事,我和李小虎发生了争吵。趁我不注意,李小虎突然推了 我一下,我摔了一跤,痛得我直叫唤。赵云峰教了我一个“绝招”,也趁李 小虎不留神的时候,摔了他一跤。赵云峰拍着手笑着说:“好一个标准的后 滚翻!”我望着李小虎那狼狈的神色,也笑了。从此,我和李小虎不要好了。 当然,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又和好了。
有些小朋友可能会说,我们经历的事大多是一些平平淡淡的 和细小的事情,怎么写出它们的积极意义呢?这就必须我们在 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它们的积极意义。比如有些同学做错了 事,惹了祸、捅了漏子。这些事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教训也 大。如果把自己对错误的认识、受到的教育、懂得的道理写出 来,自己的思想就提高了一步,这样写,文章就很有意义了。
然后我们参加“亲子教育”的讲座,讲课的老师讲得十分风趣, 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也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我们来到游戏活动场所,和妈妈一起玩游戏,玩 得开心极了。
四时左右,家长会就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
思考:这两篇短文哪篇好?
文章二较好,因为 文章一的内容完全没有 提及在学校开放日见到 的人物和事物。
请看一个同学的一篇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
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一看家里没人。我高兴极了,今天可算捞着机会 好好玩一玩了。于是去找我的好朋友王大朋,他正好也在家。我对他说: “来,咱俩杀两盘吧!”说着,我俩就摆开棋盘,“厮杀”起来。我是个棋 迷,手里一摸棋子儿,可就要着迷。把什么都忘了,不知不觉天色黑下来。 我突然想起今天的家庭作业还没写。一想到不完成作业时爸爸那严厉的神情。 我赶紧放下心爱的棋子,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这一件事真使人难忘啊! 这篇习作的中心思想是:“我”学了“绝招”使李小虎也摔了一跤, 抒发了“我”高兴的心情。由于这一“高兴”是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所 以这一中心不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这样的文章就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其实,根据原文提供的内容,这篇文章可以写出同学之间 应当团结友爱或有错就改等思想意义。比如确定“团结友爱” 这一中心,可以简介发生矛盾的缘由,将“老师的帮助”“我 们和好”的过程展开写,在叙述的过程中又注意突出同学之间 应当团结友爱这一中心,这样写,文章就有了积极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