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口诀
【中医】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调经养血,四物汤为主,当归芍药地黄入,川芎香附共调和。
补血调经归芎芍,地黄白术共煎汤,煎服温经调月经,妇人病症得安康。
芎归芍药四物全,补血调经功效显,加芎归芍汤调经,女子疾病皆可安。
归脾汤中用归芎,白术茯神共煎汤,补脾养血调经水,妇女病症悉可康。
固经止崩芎归芍,白术阿胶共煎汤,煎服调理经水固,妇人崩漏得安宁。
白术芎归调经水,香附陈皮共煎汤,行气调经除腹痛,妇人腹痛安如常。
温经散寒芎归芍,吴茱萸肉桂共煎汤,温经散寒调经水,妇人寒凝病可康。
八珍汤中补气血,芎归芍药共煎汤,加参苓术草共煎,妇人虚弱病可康。
四君子汤调脾胃,芎归芍药共煎汤,补中益气调经水,妇人脾胃虚弱安。
芎归芍药四君子,加苓术草共煎汤,补气养血调经水,妇人诸病皆可康。
艾附暖宫汤调经,艾叶香附共煎汤,温经散寒调经水,妇人宫寒病可康。
安神定志归脾汤,茯神远志共煎汤,补脾养心调经水,妇人神经衰弱安。
补中益气芎归汤,黄芪升麻共煎汤,补中益气调经水,妇人疲劳病可康。
十全大补汤调经,芎归芍药共煎汤,加参芪术草共煎,妇人诸病皆可康。
养生保健,中医方剂,调经养血,妇女安康。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1)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火滋水此方好,丹皮地骨黄柏芍,茯苓熟地嫩青蒿。
(2)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方地骨皮,胶芍冬地及玄参,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3)良方温经汤《校注妇人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人参芎归桂通阳,芍药甘草缓急痛,莪丹牛膝引血良。
(4)艾附暖宫汤《沈氏尊生书》艾附暖宫四物汤,吴萸引桂暖宫房,更有川断益肝肾,黄芪补气又扶阳。
(5)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元煎益精方,人参草药培脾安,归地山萸滋真水,杜仲枸杞冲任藏。
(6)乌药汤《兰室秘藏》乌药汤善调气滞,当归香附木香归,甘草协和调诸药,经后量少此方宜。
(7)逍遥散《和剂局方》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调经解郁理肝脾,有热丹栀可参酌。
(8)定经汤《傅青主女科》定经汤用归芍地,荆炭柴淮茯菟丝,经来先后期无定,脾肾亏虚肝郁宜。
(9)固阴煎《景岳全书》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
(10)举元煎《景岳全书》举元煎方专补脾,参术升麻炙草芪,补中益气功相若,气虚经多重剂施。
(11)保阴煎《景岳全书》保阴煎方用白芍,生熟二地淮山药,川断甘草柏和芩,血热阴亏功效好。
(12)安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安冲汤可治血崩,海螵龙牡茜草根,地芍术芪川续断,固气滋阴疗效珍。
(13)解毒四物汤《沈氏尊生书》解毒四物汤四黄,芩连栀柏泻火强,芎归地芍能化瘀,血热经多疗效彰。
(14)失笑散《和剂局方》蒲黄灵脂失笑散,配伍精良效非凡,化瘀止血兼止痛,瘀阻经多服之安。
(15)滋血汤《证治准绳.女科》滋血汤治经衰少,精血亏虚四物疗,参芪淮茯益生化,气充血足经自调。
(16)归肾丸《景岳全书》归肾丸中归地苓,枸杞山萸重益精,山药杜仲菟丝子,补肾养肝健脾经。
(17)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桃红四物寓归芎,瘀家经少此方通,桃红活血地芍补,祛瘀生新效力雄。
(18)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苍术导痰丸茯苓,陈夏甘枳药南星,生姜苍术和香附,痰湿经少或闭经。
中医妇科学方歌大全

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1.1.气虚证1.1.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肾气虚证:固阴煎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血热证1.2.1阳盛血热症:清经散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1.2.2阴虚血热证: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1.2.3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用芍归柴,苓术甘草姜薄皆;解郁疏肝脾亦理,丹栀加入热能排。
2.月经后期2.1肾虚证:当归地黄饮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2.2血虚证:大补元煎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2.3血寒证2.3.1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2.3.2实寒证: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2.4气滞证:乌药汤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3.1肝郁证:逍遥散3.2肾虚证:固阴煎3.3肝郁肾虚:定经汤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4.1气虚证:举元煎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4.2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4.3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失笑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
5.月经过少5.1肾虚证:归肾丸景岳书中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三补茯苓当归合,调经益肾治同源。
5.2血虚证:滋血汤滋血汤中含四物,参芪茯苓山药入。
5.3血瘀证:桃红四物汤5.4痰湿证:苍附导痰汤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川芎神曲枳壳当,痰浊经闭此方商。
妇科学歌诀

妇科学歌诀月经病一、月经先期1.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2.血热型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2)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调经-丹栀逍遥散3)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二、月经后期1)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2)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艾附暖宫丸3)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大补元煎4)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1)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2)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四、月经过多1)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止血-举元煎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地榆、槐花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失笑散五、月经过少1)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2)肾虚型:补肾养血调经-归肾丸3)血瘀型: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4)痰湿型: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六、经期延长1)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桃红四物汤失笑散2)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二至丸七、经间期出血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两地汤二至丸2)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3)血瘀型: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八、痛经1)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2)寒凝胞中阴虚内寒证: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寒湿凝滞证:温经除湿、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苍术茯苓3)湿热下注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4)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圣愈汤5)肾气虚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九、闭经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鸡血藤、首乌2)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一阴煎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5)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十、崩漏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沙参3)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4)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5)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十一、经行泄泻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2)肾虚: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十二、经行吐衄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十三、绝经前后诸症1)肾阴虚:滋肾益阴、育阴潜阳-左归丸2)肾阳虚:温肾壮阳、填精养血-右归丸理中丸带下病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2)肾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3)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止带方4)湿毒蕴结: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5)阴虚夹湿:滋阴益肾、清热祛湿-知柏地黄丸产后病一、产后血晕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2)瘀阻气闭:行血逐瘀-夺命散二、产后腹痛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三、恶露不绝1)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2)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归经-生化汤五、产后身痛1)血虚:补血益气、宣络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2)风寒: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3)肾虚:补肾强腰壮筋骨-养荣壮骨汤四、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2)外感:养血祛风、散寒解表-荆防四物汤3)血虚:养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4)血瘀:活血祛瘀、和营除热-生化汤妊娠病一、妊娠恶阻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2)肝胃不和:抑肝和胃、降逆止呕-苏叶胡黄连汤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茯苓汤二、胎漏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2)气虚:益气养血、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三、胎动不安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元煎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四、滑胎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五、子肿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四物汤六、子淋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散3)下焦湿热: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七、难产1)气血虚弱:大补气血-蔡松汀难产方2)气滞血瘀:活血理气、化瘀催产-催生饮妇科杂病一、徵瘕1)气滞: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香棱丸2)血瘀:活血破瘀、散结消徵-桂枝茯苓丸、大黄庶虫丸3)痰湿:除湿化痰、散结消徵-开郁二陈汤三、阴痒1)肝肾阴虚:调补肝肾、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2)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龙胆泻肝汤3)湿虫滋生: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萆藓渗湿汤二、不孕症1)肾虚:肾阳虚证:温肾助阳、调补冲任-毓麟归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肝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3)痰湿: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启宫丸4)血瘀: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中医妇科口诀心法(以本科教材原创)熟记考试无忧。
中医妇科速记口诀

中医妇科的速记口诀
以下是中医妇科的一些速记口诀:
1.月经过少:血虚肾虚化源枯,血瘀痰湿经被阻,归肾当地小营滋,
桃红通瘀痰苍附。
2.闭经:阴虚血燥气血弱,肾亏气滞痰湿阻,加减一阴参养荣,四
君苍附苁蓉逐。
3.经行乳房胀痛:经行乳胀寻三脏,肝胃肾经入乳房。
肝郁逍遥自
逍遥,胃虚四物二陈汤。
肝肾亏虚一贯煎,或用滋水清肝方。
4.经行头痛:肝藤瘀通八珍血。
5.经行感冒:少小桑风荆穗寒。
6.经行身痛:当归补血瘀趁痛。
7.经行泄泻:四神健固苓白术。
8.经行浮肿:苓桂肾气温脾肾,八物养血理气滞。
9.经行吐衄:加味麦冬阴顺经,清肝引经降郁火。
10.经断复来:脾虚肝郁肾阴虚,复来湿毒湿热注,安老知柏龟胶补,
桂苓萆薢易黄汤。
11.带下过多:阴虚挟湿知柏地,肾阳内补完带脾,带多热毒五味消,
湿热虫毒止带疗。
12.带下过少:带下过少全因虚,血枯瘀阻肝肾亏,小营补益兼化瘀,
养精益血左归奇。
以上速记口诀仅供参考,中医妇科内容较为广泛和深入,如需更专业
的解读和指导,建议咨询中医妇科专家。
有效记忆妇科知识的口诀

有效记忆妇科知识的口诀妇科要记忆的知识很多,记忆妇科的相关症状,治疗方法等,学习妇科的同学一直抱怨记不住知识点。
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有效记忆妇科知识的口诀,希望对你有帮助!妇科方剂学记忆口诀1.归肾丸【三仙兔祈福当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茯苓、当归、杜仲2.清经散【清经散中苓熟地,丹青黄白地骨皮】丹皮、地骨皮、白芍、大熟地、青蒿、白茯苓、黄柏3.两地汤【两地汤内用麦冬,玄参阿胶白芍共】大生地、地骨皮、元参、白芍药、麦冬、阿胶4.丹栀逍遥散:丹皮、山栀、柴胡、生姜、薄荷、白术、茯苓、白芍、当归、甘草5.大补元煎【三仙人种草当枸杞】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6.《金匮》温经汤【(熊皮贵,无人要。
冬将夏,草当浇)】当归、吴茱萸、桂枝、白芍、川芎、生姜、丹皮、法半夏、麦冬,人参、阿胶、甘草。
7.《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丹桂四物去熟地,人参甘草来补气,莪术牛膝活血脉,温经散寒效无比】当归、川芎、芍药、桂心、丹皮、莪术、人参、甘草、牛膝8.举元煎【举元煎内用参芪,白术升麻炙草宜】人参、炙黄芪、炙甘草、升麻、白术9.失笑散:蒲黄、五灵脂10.保阴煎【生熟地断山芍药,黄芩黄柏生甘草】生地熟地芍药、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生甘草11.苍附导痰丸【二陈化痰清嗓,苍附唱只南曲】茯苓半夏陈皮甘草苍术、香附、胆南星、枳壳、神曲12.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用熟地,参芪术姜当归齐】大熟地,白术,黄耆,当归,黑姜,人参13.清热固经汤【清热固经用两地,龟板牡芩藕节榆。
棕碳焦栀同甘草,血热崩漏此方奇】炙龟板,牡蛎粉,清阿胶,大生地,地骨皮,焦山栀,生黄芩,地榆片,陈棕炭,生藕节,生甘草14.清热调血汤【桃红四物用生地,黄连丹皮清热气,莪索香附能止痛,湿热痛经效真奇】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术15.少腹逐瘀汤【川姜回乡索药,当官少见失笑】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16.滋水清肝饮【滋水六味归芍枣,山栀柴胡清肝妙】熟地当归身白芍枣仁山萸肉茯苓山药柴胡山栀丹皮泽泻17.二仙汤【二仙迎伯母归天】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18完带汤【苍山狐皮少,白人借车草】人参、白术、白芍、山药、苍术、陈皮、柴胡、黑荆芥、车前子、甘草。
中医妇科学口诀

中医妇科学口诀妇科口诀(自己整理版)妇科月经先期证治歌诀:先期连续早七天,--月经先期:1.提前7天以上。
2.连续两个周期气虚血热两因连。
--先期的病因:1.气虚。
2.血热脾虚归脾补中益,--脾气虚证,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肾虚归肾固阴煎。
--肾气虚证,用固阴煎或归肾丸阳盛血热用清经,--阳盛血热证,用清经散阴虚两地凉血痊。
--阴虚血热证,用两地汤(生地,地骨皮)肝郁血热不难治,--肝郁血热证,用丹栀逍遥散方用丹栀逍遥丹妇科月经后期证治歌诀:后期推后多七日,--月经后期:1.周期推后7天以上,2.连续两个周期。
不通不荣两因迟。
--病机:1.不通(寒凝,痰湿,气滞),2.不荣(血虚,肾虚)。
当归地黄应肾虚,--肾虚证:当归地黄饮血虚补元煎来治。
--血虚证:大补元煎实寒良方虚金匮,--实寒:良方温经汤。
虚寒:金匮温经汤乌药专治是气滞。
--气滞证:乌药汤辨证清楚用方明。
芎归二陈去痰湿。
--痰湿证:芎归二陈汤。
妇科月经先后不定期证治歌诀:先后不定期,责之脾肾肝。
--先后不定期,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郁逍遥散,--肝郁证,用逍遥散肾虚固阴煎。
--肾虚证,用固阴煎肝肾定经汤,--肝郁肾虚证,用定经汤脾虚归脾丸。
--脾虚证,用归脾丸。
妇科月经过多证治歌诀:月经过多辨分明,--经量大于100ml脾虚举元或安冲。
--脾虚证,用举元煎或安冲汤阴虚左归合二至,--肾阴虚证,用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血瘀逐瘀将军通。
--血瘀证,用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血热再分虚实热,虚热相资实固经。
--虚热证用上下相资汤,实热证用清热固经汤妇科闭经证治歌诀:闭经三虚三实分,--三虚证:气血虚,肾气虚,阴虚。
三实证:气滞血瘀,痰湿,寒凝血瘀证气血虚弱用人参。
--气血虚弱证,用人参养荣汤肾气亏损苁蓉菟,--肾气亏损证,用加减苁蓉菟丝子丸阴虚血燥用一阴。
--阴虚血燥证,用加减一阴煎气滞血瘀两逐瘀,--气滞血瘀证,用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痰湿苍附合四君。
《中医妇科学》必背54首方歌!建议收藏

《中医妇科学》必背54首方歌!建议收藏1、一贯煎(《柳州医话》)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2、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
3、八珍汤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4、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5、失笑散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6、活络效灵丹活络效灵主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存;癥瘕积聚腹中痛,煎服此方可回春。
7、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
8、金铃子散: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9、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0、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11、止带方(《世补斋》)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12、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13、少腹逐瘀汤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14、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15、逍遥散(《和剂局方》)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16、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宫寒,止带调经腹痛退。
17、左归丸(《景岳全书》)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18、右归丸(《景岳全书》)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19、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口诀(自己整理版)妇科月经先期证治歌诀:先期连续早七天,--月经先期:1.提前7天以上。
2.连续两个周期气虚血热两因连。
--先期的病因:1.气虚。
2.血热脾虚归脾补中益,--脾气虚证,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肾虚归肾固阴煎。
--肾气虚证,用固阴煎或归肾丸阳盛血热用清经,--阳盛血热证,用清经散阴虚两地凉血痊。
--阴虚血热证,用两地汤(生地,地骨皮)肝郁血热不难治,--肝郁血热证,用丹栀逍遥散方用丹栀逍遥丹妇科月经后期证治歌诀:后期推后多七日,--月经后期:1.周期推后7天以上,2.连续两个周期。
不通不荣两因迟。
--病机:1.不通(寒凝,痰湿,气滞),2.不荣(血虚,肾虚)。
当归地黄应肾虚,--肾虚证:当归地黄饮血虚补元煎来治。
--血虚证:大补元煎实寒良方虚金匮,--实寒:良方温经汤。
虚寒:金匮温经汤乌药专治是气滞。
--气滞证:乌药汤辨证清楚用方明。
芎归二陈去痰湿。
--痰湿证:芎归二陈汤。
妇科月经先后不定期证治歌诀:先后不定期,责之脾肾肝。
--先后不定期,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郁逍遥散,--肝郁证,用逍遥散肾虚固阴煎。
--肾虚证,用固阴煎肝肾定经汤,--肝郁肾虚证,用定经汤脾虚归脾丸。
--脾虚证,用归脾丸。
妇科月经过多证治歌诀:月经过多辨分明,--经量大于100ml脾虚举元或安冲。
--脾虚证,用举元煎或安冲汤血热通用保阴煎,--血热证,用保阴煎失笑一下血瘀通。
--血瘀证,用失笑散妇科证月经过少治歌诀:过少不通与不荣,--过少之因分虚(肾虚,血虚),实(血瘀,痰湿)血虚滋血或小营。
--血虚证用滋血汤,或小营煎归肾归地补肾虚,--肾虚证用归肾丸,或当归地黄汤血瘀通瘀或桃红。
--血瘀证用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痰湿苍附导痰妙,--痰湿证用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二陈芎归亦有功。
妇科经期延长证治歌诀:经期延长仔细辨,气虚便下举元煎。
--气虚证,用举元煎虚热两地合二至,--虚热证,用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或固经丸血瘀亦致经期延。
桃红四物合失笑,--血瘀证,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或桂枝茯苓丸或用桂枝茯苓丸。
妇科经期出血证治歌诀:经间出血病复杂,阴虚两地二至法。
--肾阴虚证,用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脾虚通用是归脾,--脾虚证,用归脾汤湿热清肝止淋下。
--湿热证,用清肝止淋汤血瘀逐瘀止血用,--血瘀证,用逐瘀止血汤辨证论治效堪夸。
妇科崩漏证治歌诀:崩漏辨证须分明,脾虚固本或固冲。
--脾虚证,用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肾虚又分阴阳气,阳虚右归气苁蓉。
--肾阳虚证,用右归丸。
肾气虚证,用加减苁蓉菟丝子丸阴虚左归合二至,--肾阴虚证,用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血瘀逐瘀将军通。
--血瘀证,用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血热再分虚实热,虚热相资实固经。
--虚热证用上下相资汤,实热证用清热固经汤妇科闭经证治歌诀:闭经三虚三实分,--三虚证:气血虚,肾气虚,阴虚。
三实证:气滞血瘀,痰湿,寒凝血瘀证气血虚弱用人参。
--气血虚弱证,用人参养荣汤肾气亏损苁蓉菟,--肾气亏损证,用加减苁蓉菟丝子丸阴虚血燥用一阴。
--阴虚血燥证,用加减一阴煎气滞血瘀两逐瘀,--气滞血瘀证,用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痰湿苍附合四君。
--痰湿阻滞证,用苍附导痰丸合四君子汤寒凝血滞用良方,--寒凝血瘀证,用良方温经汤辨证当时细思忖。
妇科痛经证治歌诀:痛经一病易分辨,前痛为实后虚按。
--经前痛,拒按为实,经后痛,喜按为虚湿热清热调血治,--湿热瘀阻证,用清热调血汤或银甲丸气滞膈下少腹寒。
--气滞血郁证用膈下逐瘀汤,寒凝血瘀证用少腹逐瘀汤气血两虚用圣愈,--气血虚弱证用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活血汤肾亏益肾或调肝。
--肾气亏损证用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阳虚内寒用金匮,--阳虚内寒证用金匮温经汤温经汤下痛即痊。
妇科行经乳房胀痛证治歌诀:经行乳胀寻三脏,肝胃肾经入乳房。
--经行乳胀与肝,胃,肾三脏关系密切肝郁逍遥自逍遥,--肝郁证,用逍遥散胃虚四物二陈汤。
--胃虚痰滞证,用四物汤合二陈汤肝肾亏虚一贯煎,或下滋水清肝方。
--肝肾亏虚证,用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妇科行经头痛证治歌诀:经行头痛皆内因,--经行头痛都属于内伤范畴不通不荣仔细分。
--不通包括:肝火,痰湿,瘀血,不荣包括血虚肝火羚角钩藤下,--肝火证用羚角钩藤汤瘀血通窍活血吞,--血瘀证用通窍活血汤半夏白术治痰湿,--痰湿证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血虚头痛用八珍。
--血虚证用八珍汤妇科经期感冒证治歌诀:经行感冒莫疏忽,风寒即下荆四物。
---风寒证用荆穗四物汤。
风热特殊用桑菊,---风热证用桑菊饮,比较特殊邪入少阳小柴胡。
---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妇科经期全身痛证治歌诀:经行身痛是血病,--经行身痛分血虚,血瘀两个证型血虚当归补血行。
--血虚证用当归补血汤(李东垣)血瘀舌黯有寒象,见此便可用趁痛。
--血瘀证用趁痛散妇科行经泄泻证治歌诀:经行泄泻是重点,脾虚参苓白术散。
--脾虚泄泻用参苓白术散肾虚腰膝会酸软,健固再合四神丸。
--肾虚泄泻用健固汤合四神丸妇科行经期浮肿证治歌诀:经行浮肿辨清楚,脾肾阳虚占多数。
苓桂术甘合肾气,--脾肾阳虚证,用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气滞血瘀用八物。
--气滞血郁证,用八物汤妇科行经吐衄证治歌诀:经行吐衄倒逆经,--经行吐衄也叫倒经,逆经清肝引经肝火清。
--肝火证,用清肝引经汤肺肾阴虚不难辨,顺经汤或麦门冬。
--肺肾阴虚,用顺经汤或麦门冬汤妇科行经期异常证治歌诀:经行情志会异常,肝经郁热丹栀汤。
---肝经郁热证,用丹栀逍遥散甘麦大枣合养心,心血不足乃成伤。
---心血不足证,用甘麦大枣汤合养心汤痰火扰神燥烦乱,生铁落饮对症方。
---痰火扰神证,用生铁落饮妇科绝经期前后诸证治歌诀:绝经前后诸证三,--绝经前后期诸证有三个证型阴虚左归二至丸。
--肾阴虚,用左归丸合二至丸肾阳亏虚用右归,--肾阳虚,用右归丸两虚二至合二仙。
--阴阳两虚,用二至丸合二仙妇科证带下过多治歌诀:带下过多证型多,脾虚完带病可瘥。
--脾虚证,用完带汤肾阳亏虚内补丸,--肾阳虚证,用内补丸阴虚夹湿知柏托。
--阴虚夹湿证,用知柏地黄丸湿热止带方正用,--湿热证,用止带方热毒五味消毒活。
--热毒证,用五味消毒饮妇科带下过少证治歌诀:阴液不足带下少,--带下过少的病机为阴液过少肝肾亏虚左归找。
--肝肾亏虚证,用左归丸血枯瘀阻用小营,--血枯瘀阻证,用小营煎服后安然乐陶陶。
妇科妊娠恶阻证治歌诀:妊娠恶阻孕妇常,--妊娠恶阻是孕妇常见病香砂六君脾虚方。
--脾胃虚弱证,用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也多见,对症橘皮竹茹汤。
--肝胃不和证,用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妇科妊娠腹痛证治歌诀:妊娠腹痛仔细辨,血虚当归芍药散。
--血虚证,用当归芍药散虚寒胶艾有奇效,--虚寒证,用胶艾汤气滞逍遥莫迟延。
--气滞证,用逍遥散血瘀活血须安胎,桂枝茯苓寿胎丸。
--血瘀证,用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妇科胎漏胎动证治歌诀:胎漏胎动须辨清,胎漏出血无腰痛。
气血虚弱胎元饮,--气血虚弱证,用胎元饮肾虚寿胎功分明。
--肾虚证,用寿胎丸血热总用保阴煎,--血热证,用保阴煎,或当归散血瘀寿胎合桂苓。
--血瘀证,用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妇科滑胎证治歌诀:滑胎七证重点病,--滑胎分七个证型肾虚气阳精分清。
--肾虚分肾气虚,肾阳虚,肾精亏损阳虚肾气去泽泻,--肾阳虚证,用肾气丸去泽泻(体会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本就虚)气虚用补肾固冲。
--肾气虚证,用补肾固冲汤肾精不足育阴汤,--肾精不足证,用育阴汤脾肾两虚安奠功。
--脾肾两虚证,用安奠二天汤(先天后天)气血虚弱泰山磐,--气血虚弱证,用泰山磐石散血热保阴二至共。
--血热证,用保阴煎合二至丸血瘀活血须安胎,妇科子肿证治歌诀:子肿子气皱脆脚,--子肿,古人又称之为子气,皱脚,脆脚脾虚光亮白术消。
--脾虚证,皮薄光亮,按之不起,用白术散或健脾利水汤肾虚如泥下肢甚,--肾虚证下肢肿甚,按之如泥。
用真武汤或肾气丸真武肾气功自高。
气滞肢肿随按起,--气滞证肢体水肿,随按随起,用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天仙藤散对症药。
妇科产后发热证治歌诀:产后发热证多端,邪毒五味失笑散。
--感染邪毒证,用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或解毒活血汤外感风热用银翘,--外感风热证,用银翘散(与内科相同,经行感冒则用桑菊饮)荆穗四物治风寒。
--外感风寒正,用荆穗四物汤(经行感冒同),或参苏饮(内科气虚感冒同)邪入少阳小柴胡,--邪入少阳证,用小柴胡汤(经行感冒同)清暑益气暑湿沾。
--感染暑湿,用王氏清暑益气汤产后血瘀服生化,--血瘀证,用生化汤或桃红逐瘀汤血虚补中益气丹。
--血虚证,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法)妇科产后腹痛证治歌诀:产后腹痛证分明,不通不荣两元凶。
--产后腹痛的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气虚血弱肠宁汤,--气血虚弱证,用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化治瘀通用功。
--血瘀证,用生化汤,或散结定痛汤或补血定痛汤刘氏妇科产后身痛证治歌诀:产后身痛四证见,--产后身痛,分四个证型肾虚血虚瘀风寒。
--四证依次为肾虚,血虚,血瘀,风寒养荣壮肾黄芪桂,--用方对应上句之顺序依次为:养荣壮肾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独活防风趁痛散。
--风寒证,用独活寄生汤(湿盛),防风汤(风盛),趁痛散(寒盛)产后身痛血瘀证,身痛逐瘀服后欢。
--血瘀证,用身痛逐瘀汤--内科腰痛之血瘀证亦用身痛逐瘀汤妇科产后恶露不绝证治歌诀:恶露不绝三证分,--产后恶露不绝有三个证型气虚补中益气吞。
--气虚证,用补中益气汤产后血瘀用生化,--瘀血证,用生化汤血热总是用保阴。
--血热证,用保阴煎妇科癥瘕证治歌诀:癥瘕包块有四证,--癥瘕有四个证型,皆有包块,皆有血瘀之象。
气滞香棱或蜇虫。
--气滞血瘀证,用香棱丸,或大黄虫丸肾虚补肾祛瘀服,--肾虚血瘀证,用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痰湿苍附合桂苓。
--痰湿瘀滞证,用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湿热瘀阻黄牡丹,--湿热瘀阻证,用大黄牡丹汤辨证论治有奇功。
妇科盆腔炎证治歌诀:急性盆腔高热痛,--急性盆腔炎特点是高热,疼痛较剧,急性发作。
湿热下仙方活命。
--湿热瘀结证,用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黄牡丹,最是对症热毒盛。
--热毒炽盛证,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慢性盆腔分四种,湿热瘀结银甲用。
--湿热郁结证,用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气滞膈下寒少腹,--气滞血瘀证用膈下逐瘀汤,寒凝血瘀证用少腹逐瘀汤气虚血瘀用理冲。
--气虚血瘀证,用理冲汤妇科不孕证治歌诀:不孕病机虚实端,--不孕之病机,无非虚实两端,即不通与不荣肾虚气阳阴共三。
--肾虚分三个证型: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气虚毓麟阳温胞,--肾气虚证用毓麟珠,肾阳虚用温胞饮,或右归丸阴亏养阴种玉堪。
--肾虚证证用养精种玉汤肝郁开郁种玉治,--肝气郁结证用开郁种玉汤,或百灵调肝汤瘀滞少腹膈下安。
--瘀滞胞宫证用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痰湿内阻苍附下,--痰湿内阻证用苍附导痰丸抱得麟儿笑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