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MW热水锅炉强度计算书

合集下载

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

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
/
1.04
23
斜向孔桥当量减弱系 数
φC
/
kφ″=1.04×0.71
0.74
24
焊缝减弱系数
φh

表5
1.0
25
最小减弱系数
φmin
/
φ、φH、φhφC中的最小值
0.74
26
筒壳理论厚度
tL
mm
5.3
27
腐蚀减薄附厚度
C1
mm
按4.4.1条
0.5
28
钢板下偏差的附加厚 度
C2
mm
按GB713—1997中3.1条和3.2条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
编号:
编制:
审核:
xx
xx
根据
GB/T16508-1996
强度计算书
共7页第1页
计算依据
1、安全阀计算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强度计算按GB/T16508-1996《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计算书目录
1、锅炉规范
2、筒壳强度计算
3、管板强度计算
4、集箱强度计算
5、安全阀排放能力计算
kg
/
按规表7—1
1.0
6
入口蒸汽比容修正系数
k
/
k= kpkg
1
7
安全阀理论
排放量
E
kg/h
E=0.235A(10.2P+1)k
2570.5
=0.235×1295.1×(10.2×0.73+1)×1
8
锅炉最大连续
蒸发量
Dmax
kg/h
1.1D=1.1×2000
2200
9

余热锅炉强度计算书

余热锅炉强度计算书

余热锅炉强度计算书
余热锅炉强度计算书是对余热锅炉进行强度计算的详细记录。

余热锅炉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余热来产生蒸汽或加热给水的设备。

为了确保余热锅炉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强度计算。

余热锅炉强度计算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余热锅炉的基本参数,如使用压力、设计温度等;锅炉材料的强度参数,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锅炉筒体的几何参数,如直径、壁厚等;锅炉筒体的受力情况,如轴向力、周向力、纵向力等;锅炉筒体的受力校核,如强度计算、安全系数计算等。

余热锅炉强度计算书是确保余热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手册。

在进行强度计算时,要严格按照计算书所规定的参数和方法进行计算,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只有对余热锅炉进行科学合理的强度计算,才能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锅炉强度计算书

锅炉强度计算书
δ

16
腐蚀减薄的附加壁厚
C1

6.5.2条
0.5
工艺减薄附加厚度
C2

表160.1(δL+C1)
0.1(8.07+0.5)
0.86
钢板负偏差
C3
mm
查GB709-2006
0.3
附加壁厚
C

C1+ C2+C3
0.5+0.86+0.3
1.66
校核计算工艺减薄附加厚度
C’2
表160.09(δ-C3)
0.09(16-0.3)
0.00874
系数
β
1+2δy /Dn
1+2*13.79/1000
1.028
材料屈服限
σs
MPa
225
允许最高水压试验压力
[Psw]
MPa
3.307
水压试验压力
Psw
MPa
JB/T1612
1.55
最高允许计算压力
[p]
MPa
2.04
结论: hn/Dn=0.25>0.2 d/Dn=0.4<0.6
δL/Dn=0.0089<0.1δ=16>δs=9.7
1、上锅筒封头强度计算
封头内径
Dn

结构
1000
封头内高度
hn

结构
250
封头材料
选用
(GB713-2008)
Q245R
锅炉额定压力
Pe
Mpa
1.25
设计附加压力
△Pa
Mpa
按6.3条取0.04Pe
0.04*1.15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2013版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2013版

《锅规》关于结构的有关规定
• 第3.5条
• 对于水管锅炉,在任何情况下锅筒筒体的取 用壁厚不得小于6mm;当受热面管与锅筒采 用胀接连接时,锅筒筒体的取用壁厚不得小 于12mm。
• 第3.7条
• 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锅筒、集箱 的纵向和环向焊缝、封头、管板拼接焊缝等 )应采用全焊透的对接焊接。
• 8.锻钢件:型钢锻造取表中数值。
钢锭锻造取表中数值0.9倍。
常用钢材的最高使用温度
序号 1 钢 20、20g 号 用于蒸汽管道 425 ℃ 用于受热面管道 450 ℃ 备 注
2
3 4 5 6 7 8
15MoG、16Mo
12CrMoG、 15CrMoG 10CrMo910 12Cr2MoWVTiB X20CrMoV121 1Cr18Ni9Ti T91、P91
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
• 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
条款。
•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
总则
• 按本标准计算的锅炉受压元件,应符 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有关 锅炉制造技术条件及标准。 • 对于调峰负荷机组等参数波动较大的 锅炉,还应进行疲劳强度校核(锅筒疲 劳强度校核按附录A计算)。
2.与强度计算有关的参数
• 理论计算壁厚基本公式:
PDn L 2 min [ ] P
2.与强度计算有关的参数 许用应力:[σ] 计算公式:[σ]=η [σ]j 其中:[σ]―许用应力 η ―修正系数 MPa

新版锅炉强度计算 WNS Q

新版锅炉强度计算 WNS Q

[σ] A1 A2 A
Fmin dmin
MPa 按式(1):[σ]Jη cm2 取最大拉撑面积 cm2 ∏d2/4 cm2 A1-A2 cm2 按式(88):PA/([σ] mm Fmin=∏d2/4
16 直拉杆实际直径
d
mm 设计给定
17 校核
d≥25mm
18 后管板斜拉杆强度计算因接管与前管板相同,计算拉撑面积比前管板小,无需计算,满足要求
序号
名称
符合
单位
计算公式
十一 回燃室前管板计算
1 计算压力
P
同锅壳
2 管板内径
Di
mm 设计给定
3 管板名义厚度
δ
mm 设计给定
4 饱和温度
ts
℃ 设计给定
5 附加温度
Δt
℃ 表4
6 介质额定平均温度 7 计算壁温 8 材料
tmave
tc
℃ 表4 ℃ 表4:tmave+Δt
设计给定:GB713
9 基本许用应力
数值 422 15.9 406.1 8.70 33.28
45 合格
1.3 1800
194 25
194 219 20.00 110.04 0.6 66.02 422 12.6 409.4 8.06 32.04
40 合格
℃ 表4
5 介质额定平均温度 6 计算壁温 7 材料
tmave
tc
℃ 表4 ℃ 表4:tmave+Δt
设计给定:GB/T699
8 基本许用应力
[σ]J
MPa 材料部分表15
9 修正系数
η
表3
10 许用应力
[σ]
MPa 按式(1):[σ]Jη

强度计算(锅炉)

强度计算(锅炉)
WSBW
项目名称及图号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图号:XXXX锅筒筒体计算 名称:XXXX
序号 一 1 2 3 4 5 6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1 2 3 4 5 6 四 1 2 3 4 5 6 名称 计算压力的确定 锅炉额定压力 计算点至锅炉出口压降 计算元件所受液柱静压 始 启压力与额定压力之 工作压力 计算压力 其它基本条件 锅筒内径 取用壁厚 介质温度 附加壁温 计算壁温 材料 基本许用应力 修正系数 许用应力 最小减弱系数 强度计算 理论计算壁厚 考虑腐蚀的附加壁厚 值 和工艺减薄的附加壁 附加壁厚 最小需要壁厚 有效壁厚 开孔补强计算 系数 积 未加强最大允许开孔 实际最大开孔直径 开孔补强必要性的判断 判别式 符号 公式 Pe 设计值 ΔPz 设计值 ΔPsz 设计值 ΔPa 1.04Pe-Pe Pg P Dn S tj Δt tbi Pe+ΔPz+ΔPsz Pg+Δpa 设计值 设计值 设计值 查表3 tj+Δt 结果 单位 2.45 Mpa 0 MPa 0 MPa 0.098 MPa 2.45 MPa 2.548 MPa 1200 28 232 10 250 mm mm ℃ ℃ ℃
[σ]J 查表1 η 查表2 [σ] η[σ]J ψmin 减弱系数计算 SL C1 PDn/(2*ψmin*[σ]-P)
125 MPa 1 125 MPa 0.605385 20.54863 mm 0.5 mm 0.5 1 21.54863 27 0.457642 32400 mm2 200 mm 90 mm mm mm mm mm
WSBW
项目名称及图号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图号:XXXX锅筒筒体计算名称:XXXX

新版锅炉强度计算(DZL2-1.25)

新版锅炉强度计算(DZL2-1.25)

mm
按式(13):K1δ c 按式(43):25d0/R
C2 C3 符合
mm mm 单位
按式(42):α 1(δ bc+C1)/(100-α 1) 按式(44):m(δ bc+C1+C2)/(100-m) 计算公式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0.42 1.92 0.5 0 10 0.27 0.769 2.69 6 合格 5.23 3.61 合格 121 147 0.145
腐蚀减薄附加厚度
制造减薄量的附加厚度
比值 工艺附加厚度 附加厚度 最小需要厚度 取用厚度 校核 有效壁厚 最高允许计算压力 校核 最大开孔直径 集箱内径 实际减弱系数 校核
三通加强计算
1 2 3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计算压力 计算壁温 集箱材料 基本许用应力 修正系数 许用应力 主管外径 主管壁厚 主管内径 主管平均直径 支管外径 支管壁厚 支管内径 支管平均直径 腐蚀裕量
附加厚度
P
Mpa ℃
取集箱计算压力 取集箱计算壁温 设计给定:GB3087-2008 Φ 159×6
[σ ]J η [σ ] d0 ψw δ c C1 R n1 m K1 δ bc α
1
MPa
材料部分:表4 表3
MPa mm
按式(1):[σ ]Jη 设计给定
mm mm mm
按式(12):Pd0/(2[σ ]+P) 按6.7.1条 设计给定 R/d0 GB3087-2008表3 按式(14):(4R+d0)/(4R+2d0)

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
黄琛
最大负荷 满负荷 65%负 荷 满负荷 65%负 荷 单位
设 计燃料 设 计燃料 设 计燃料 校验燃料 校验燃料
t/h %
t/h t/h t/h Nm3/s Nm3/s t/h t/h t/h
t/h t/h t/h t/h
MPa MPa MPa MPa MPa
℃ ℃ ℃ ℃ ℃ t/h t/h m/s t/h
北方电力论坛
三、不同设计工况 下锅炉热力表
最大负荷: 340t/h 满 负 荷: 310t/h 设计燃料: 100% 石油焦 校验燃料: 70% 石油焦 + 30% 贫煤
1.主蒸汽 流量 过量 空气系 数
石灰石 与硫的 参比 2. 物料使用量
石油 焦 煤 石灰 石 总风 量 总烟 气量 总渣 量 飞灰 量 飞 灰再循 环量 3. 蒸汽和给水 过 热器出 口流量 省 煤器入 口流量 减 温水用 量 正 常吹灰 蒸汽用 量 4. 蒸汽和给水压力 减 温水压 力—喷 嘴 过热 器疏水 压力 汽 包压力 省 煤器沿 程阻力 省煤 器入口 压力 5. 蒸汽和水的温度 过热 器出口 温度 省煤 器入口 温度 省煤 器出口 温度 减温 水温度 汽包 6.空气流 量 一 次风入 口流量 一 次风入 口流速 二 次风入 口流量
第3页
2018-7-19
北方电力论坛
二 次风入 口流速 一 次风出 口流量 一 次风出 口流速 二 次风出 口流量 二 次风出 口流速 返 料风流 量 7. 烟气流量 炉 膛出口 烟气流 量 炉 膛出口 烟气流 速 过 热器出 口烟气 流量 过 热器出 口平均 流速
181 181 1.2 144 144 3. 34 90 <200 150 45
二、锅炉性能保证 燃料设计工况一:燃烧 100%的石油焦,使用不少于热力计算表中规定的石灰石量。 燃料设计工况二:燃烧 70%的石油焦(重量比)与 30%的煤(重量石灰石量。 如果测试用的燃料和/或石灰石差于这些表中的数据,性能保证值需进行相应的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
17
上部形状系数
Y
《标准》公式(57)
0.702
18
下部形状系数
Y1
《标准》公式(57)
1.375
19
腐蚀减薄的附加厚度
c1
mm
《标准》6.2.10条
0.5
20
材料厚度下偏差的附加厚度
c2
mm
《标准》6.2.10条
0.8
21
工艺减薄的附加厚度
c3
mm
《标准》6.2.10条
1
22
η
《标准》表(3)
0.85
7
基本许用应力
[σ]
MPa
《标准》公式(1)
106.25
8
结构型式
无孔无拼接焊缝
9
管板上部减弱系数
ψ
《标准》表(14)
1
10
管板下部减弱系数
ψ
《标准》表(14定
1000
12
管板内高度
hn
mm
设计取定
200
13
上部当量内径
Dnd
mm
设计取定2a,,b
按《标准》12.7.1条t1=20>7/8t=10.5满足要求
(十):前管板
1
计算压力
p
MPa
设计取定
0.72
2
计算介质温度
tj

《查表》
95
3
计算壁温
tbi

《标准》3.4条
250
4
拱形管板材料
设计取定
20g(GB713-97)
5
基本许用应力
[σ]j
MPa
《标准》表(1)
125
6
基本许用应力修正系数
594.72
14
下部当量内径
Dnd
mm
设计取定2a,,b
1000
15
上部当量内径
Dnd,
mm
设计取定2a,b
410
xxxx锅炉辅机厂
DZG0.5-0.7/95/70-AⅡ锅炉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技术文件号:SLG08.02
共12页第8页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及计算
数值
16
下部当量内径
Dnd,
mm
设计取定2a,b
(二):孔桥1…………………………………………………………………………10
(三):锅壳集箱强度总结、结论……………………………………………………11
五、锅壳管子………………………………………………………………………………11
(一):锅壳管子部件图号SLG 0.5-01. 03……………………………11
18.7
11
筒体理论壁厚
t0
mm
《标准》公式(109)
3.21
(七):锅壳强度总结、结论
1
锅壳最小减弱系数
ψ
《标准》4.3.1条
0.527
2
理论计算壁厚
t1
mm
《标准》公式(5)
6.106
3
最小需要壁厚
Tmin
mm
《标准》公式(6)
6.856
4
最高允许计算压力
[p]
MPa
《标准》公式(8)
1.087
按《标准》6.2.3条,满足(tmin1-c)/Dnd,≤0.1的要求
管板下部凸形部位几何尺寸校验
按《标准》6.2.3条,满足hn/Dnd,≥0.2的要求
按《标准》6.2.3条,满足(tmin2-c)/Dnd,≤0.1的要求
按《标准》7.3.4条,满足“管子与管板连接全部采用焊接时,则管板取用厚度不应小于8mm”要求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技术文件号:SLG08.02
共12页第3页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及计算
数值
一、锅炉规范
(一):基本参数
1
锅炉额定热功率
Q
MW
给定
0.7
2
锅炉额定工作压力
pe
Mpa
给定
0.7
3
锅炉额定出水温度
t″

给定
95
4
锅炉额定进水温度
t′

给定
70
二、锅壳
(一):锅壳筒体部件图号SLG0.5-01.01.09
mm
设计取定
10
5
加强圈(管接头)筒体内尺寸
h1
mm
设计取定
60
6
加强圈(管接头)筒体外尺寸
h2
mm
设计取定
20
7
有效内加强高度
h1
mm
《标准》12.2.6条
25
8
有效外加强高度
h2
mm
《标准》12.2.6条
20
9
加强圈(管接头)附加壁厚
c
mm
设计取定
1.3
10
加强圈(管接头)有效壁厚
ty1
mm
t1-c
2
孔类型
设计取定
圆孔
3
孔直径
d
mm
设计取定
52
4
轴线上的节距
b
mm
设计取定
110
5
纵向孔桥减弱系数
ψ
《标准》公式(16)
0.527
(三):孔桥2
1
孔桥类型
斜向孔桥
2
第一只孔类型尺寸
3
孔类型
设计取定
圆孔
4
孔直径
d
mm
设计取定
52
5
第二只孔类型尺寸
6
孔类型
设计取定
圆孔
7
孔直径
d
mm
设计取定
134.5
8
相邻两孔的平均直径
按《标准》4.2.1条,t≥tmin锅筒筒体壁厚满足要求
按《标准》4.5.1条,锅壳筒体壁厚满足t≥4mm的限制要求
按《标准》4.5.3条,锅壳筒体壁厚满足t≤30mm的限制要求
(八):后管板
1
计算压力
p
MPa
设计取定
0.72
2
计算介质温度
tj

《查表》
95
3
计算壁温
tbi

《标准》3.4条
250
4
(三):孔桥2…………………………………………………………………………9
(四):锅壳集箱强度总结、结论……………………………………………………10
四、锅壳集箱………………………………………………………………………………10
(一):锅壳集箱部件图号SLG 0.5-01. 08……………………………10
技术文件代号:SLG08.02
共12页第1页
DZG0.5-0.7/95/70-AⅡ锅炉
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
计算
校对
审定
批准
xxxx锅炉辅机厂
2013年8月23日
xxxx锅炉辅机厂
DZG0.5-0.7/95/70-AⅡ锅炉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技术文件号:SLG08.02
共12页第2页
目录
一、锅炉规范………………………………………………………………………………3
拱形管板材料
设计取定
20g(GB713-97)
5
基本许用应力
[σ]
MPa
《标准》表(1)
125
6
基本许用应力修正系数
η
《标准》表(3)
0.85
7
基本许用应力
[σ]
MPa
《标准》公式(1)
106.25
8
结构型式
无孔无拼接焊缝
xxxx锅炉辅机厂
DZG0.5-0.7/95/70-AⅡ锅炉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技术文件号:SLG08.02
10
15
腐蚀减薄的附加厚度
c1
mm
《标准》4.4.1条
0.5
16
材料厚度下偏差的附加厚度
c2
mm
《标准》4.4.1条
0.25
17
工艺减薄的附加厚度
c3
mm
《标准》4.4.1条
0
18
锅壳附加厚度
c
mm
《标准》公式(25)
0.75
19
有效厚度
ty
mm
t-c
9.25
20
锅壳实际减弱系数
ψs
《标准》公式(107)
按《标准》6.2.1条,t≥tmin厚度满足要求
(九):人孔
1
加强圈许用应力
[σ]1
MPa
《标准》表(1)
125
xxxx锅炉辅机厂
DZG0.5-0.7/95/70-AⅡ锅炉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技术文件号:SLG08.02
共12页第7页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及计算
数值
2
加强圈内径
dn
mm
设计取定
380
3
加强圈理论计算厚度
孔类型
设计取定
圆孔
3
孔直径
d
mm
设计取定
52
4
圆周上的节距
a
mm
设计取定
88.4
5
双倍横向孔桥减弱系数
2ψ′
《标准》公式(17)
0.824
(五):入孔
1
孔类型
设计取定
椭圆孔
2
椭圆第一主直径
a
mm
设计取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