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研究生题库

合集下载

研究生考试资料医学统计学试题

研究生考试资料医学统计学试题

研究生考试资料医学统计学试题《医学统计学》试题1、将20名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甲、乙两药治疗,测得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月的血沉(mm/小时)如下表,已知资料随机取自正态总体,且各样本总体方差齐性。

问(1)甲、乙两药是否均有效?(2)甲、乙两药的疗效有无差别?━━━━━━━━━━━━━━━━━━━━━━━━━━━━━━━━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药治疗前 20 23 16 21 20 17 18 18 15 19治疗后16 19 13 20 20 14 12 15 13 13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乙━━━━━━━━━━━━━━━━━━━━━━━━━━━━━━药治疗前 19 20 19 23 18 16 20 21 20 20治疗后16 13 15 13 13 15 18 12 17 14 ━━━━━━━━━━━━━━━━━━━━━━━━━━━━━━━━2、某医生欲比较甲、乙两药治疗动脉硬化的疗效,结果如下:两种药物治疗动脉硬化的疗效━━━━━━━━━━━━━━━━━━━━━━━━━━━━━━━处理治疗例数有效例数有效率(%)━━━━━━━━━━━━━━━━━━━━━━━━━━━━━━━甲药 71 52 73.24乙药 42 39 92.86━━━━━━━━━━━━━━━━━━━━━━━━━━━━━━━问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别?3、某医学院随机抽查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近视眼患病情况如下表,问两个年级的近视眼患病率有无差别?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近视眼患病患病率比较年级检查人数近视人数近视率(%)四年级28 2 7.14五年级14 5 35.714、已确诊肝癌患者100人,每个患者分别用甲、乙两法检测AFP,甲法阳性检出率为80%,乙法阳性检出率为70%,两法一致的阳性检出率为60%。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医学统计学》试题注:满分300分。

最终成绩=总得分/3;说明1、试题意在考察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理论知识和SPSS统计软件的学习掌握情况。

2、研究生在答题过程中严禁抄袭、复印。

如发现答案雷同者,该科目成绩将判为“不及格”,后果由学生自负。

3、答题时,不写具体的操作过程(如“选择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s→Univariate…,弹出Univariate对话框”)。

4、答题时,首先应明确交代某题所用的具体统计方法。

5、答题时,只将答题有关的SPSS输出结果粘贴到答案中,并且对结果要做出必要的解释;对答题无关的输出结果不要粘贴到答案中。

如果对结果不做任何解释,或将跟答题无关的输出结果粘贴到答案中,将对成绩有严重影响。

6、试题(卷)的答案要求A4纸双面打印。

1、(20分)从某单位1999年的职工体检资料中获得101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的测量结果如下表1,①求其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标准误,最大值,最小值,极差、第2.5、25、75、97.5百分位数(10分);②编制(改进)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各5分)。

表1 某年某单位101名正常成年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2.35 4.213.32 5.354.17 4.13 2.78 4.26 3.58 4.34 4.84 4.414.78 3.95 3.92 3.58 3.66 4.28 3.26 3.50 2.70 4.61 4.75 2.913.914.59 4.19 2.68 4.52 4.91 3.18 3.68 4.83 3.87 3.95 3.914.15 4.55 4.80 3.41 4.12 3.955.08 4.53 3.92 3.58 5.35 3.843.60 3.514.06 3.07 3.55 4.23 3.57 4.83 3.52 3.84 4.50 3.964.50 3.27 4.52 3.19 4.59 3.75 3.98 4.13 4.26 3.63 3.875.713.304.73 4.175.13 3.78 4.57 3.80 3.93 3.78 3.99 4.48 4.284.065.26 5.25 3.98 5.03 3.51 3.86 3.02 3.70 4.33 3.29 3.254.15 4.36 4.95 3.00 3.262、(10分)为比较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测定结果是否不同,某人随机抽取了10份乳酸饮料制品,分别用脂肪酸水解法和哥特里-罗紫法测定其结果如表2第(1)~(3)栏。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主要用来描述()。

A. 总体参数B. 样本数据C. 个体差异D. 随机误差答案:B2. 在医学研究中,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样本量B. 控制偏倚C. 减少随机误差D. 提高治疗效果答案:B3. 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卡方检验是合适的?()A. 比较两个连续变量的均值B. 比较两个分类变量的分布C. 检验一个连续变量的方差D. 检验两个样本的一致性答案:B4. 在医学统计分析中,多元线性回归可以用来评估()。

A.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B. 两个或多个变量对一个变量的影响C.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D. 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答案:B5. 以下哪项是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疾病发生率B. 疾病死亡率C. 疾病预后D. 疾病流行趋势答案:A二、填空题1. 在医学统计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

答案:方差2. 为了减少样本误差,提高统计效能,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

答案:分层随机抽样3. 在医学研究中,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

答案:独立样本t检验4. 用于评估医学治疗效果的统计指标是________。

答案:治疗效果差异5. 用于描述个体在群体中的分布情况的统计图表是________。

答案:直方图三、简答题1. 请简述医学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医学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计学可以帮助研究者正确设计研究方案,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次,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评估治疗效果、疾病风险和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再次,统计学还能够识别和控制研究中的偏倚和误差,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最后,统计学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尤为重要,它能够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持。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一阶段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资料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白细胞计数B.患者治疗结果评定(治愈、好转、有效、无效)C.患者年龄D.住院天数2. 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3.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标准差D.四分位数间距4.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到均数的面积为()。

A .95%B.50% C.97.5%D.99%5.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体重的平均水平,选择()。

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四分位数6. 描述样本均数离散程度的指标,宜选择( B )。

A.标准差B.标准误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7.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A.95% B.45% C.47.5%D.49.5%8.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胸围的平均水平,选择()。

A.几何均数B.均数C.中位数D.四分位数9. 比较某地1~2岁和10~12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A.极差B.四分位数间距C.变异系数D.方差10.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从-2.58到0的面积为()。

A.95% B.45% C.49.5%D.47.5%11.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收缩压的平均水平,选择( C )。

A.中位数B.几何均数C.均数D.标准差12.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特征的分布是()。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任意分布D.正态分布13. 横轴上,正态曲线下从μ到μ+2.58σ的面积为()。

A.49.5% B.47.5% C.45% D.95%14. t分布曲线和标准正态曲线比较,()。

A.中心位置左移B.中心位置右移C.分布曲线平坦一些D.分布曲线陡峭一些15. 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B.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C.总体中的任意一部分D.总体中典型部分16. 当样本量增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研究生医学统计基础题

研究生医学统计基础题

最佳选择题1.以下指标中(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极差E.第50百分位数2.偏态分布宜用( C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3.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A )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态分布B.左偏态分布C.右偏态分布D.对称分布E.任何计量资料分布 ;4.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的面积为( C )A.97.5% B.95% C.50% D.5% E.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5.若X~N(μ,σ),则X的第95百分位数为(D)A.μ-1.64σB.μ-1.96σC. μ+σD.μ+1.64σE.μ+1.96σ6.若正常成人的血铅含量X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则可用公式()制定95%正常值范围。

(其中Y=logX)A. B. C. D. E.7.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个数后,( D )A.均数不变,标准差不一定变B. 均数不变,标准差变C. 均数不变,标准差也不变D. 均数变,标准差不变E. 均数变,标准差也变8.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后,( D )不变。

A.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9.(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E.对数偏态10.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表资料,可用( D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四分位数间距医学统计学基础理论复习题一、是非题:(如判断该题正确则在题后括号内打“√”,判断该题错误则在题后括号内打“×”)1.农村妇女生育情况调查结果如下所示,该资料类型为计量资料。

( f )生育胎次 0 1 2 3 4妇女人数 5 25 70 30 142.观察到50例某传染病的潜伏期,整理成频数表如下:这是计量资料。

( f )潜伏期(小时) 12~ 36~ 60~ 84~ 108~例数 8 22 12 6 23. 身高的标准差比体重的大,因此,身高的变异程度比体重的大。

(完整版)研究生医学统计试题

(完整版)研究生医学统计试题

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A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 学号: 电脑号: 试题号:一、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A.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C.中位数D.众数E.标准误2. 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间断性资料E、分类资料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5. 下面哪个不是样本的指标()A、 xB 、pC、rD、E、s6.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偏态分布资料B、负偏态分布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E.不对称分布的资料7.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A μ1≠μ2B μ1=μ2C X1≠X2D X1=X2E X1=X28. 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9.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A. 增大了第一类错误B. 减小了第一类错误C. 增大了第二类错误D. 减小了第二类错误E. 以上都不正确10.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11. 两个样本含量分别为20和30的样本作t检验, 自由度为: ()A.50 B.49C.25 D.24 E.4812.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 )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绝对数E标化率13.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E行数×列数-1 1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A 构成比B 相对比C 绝对数D 率E变异系数15.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医学统计学第一章:绪论1、总体是指:E.全部同质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的值2、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3、下列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D病人的病情分级4、华北地区家庭年医疗费用的平均支出:D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5、欲了解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患病情况:C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打鼾第二章: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D四分位数间距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C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D标准差不变4、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D变异系数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C中位数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的常数后,()不变:E 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D右偏态9、横轴上,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从到 2.58的面积为:E49.5%10、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B几何均数第三章:1、均数的尺度误反映了():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3、甲乙两人分别从统一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

E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4、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

参考值:B.74±1.96×45、关于以为中心的t分布,叙述毛病的是():E相同v 时,|t|越大,P越大6、在两样本均数比力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为:D两总体均数相称7、两样本均数比力作t检验时,分别取一下检验水准,犯第二类毛病概率最小的是()E:α=0.308、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揣度有错,其毛病的概率()D等于β,而β未知9、关于假设检验,说法正确的是():C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两样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决定第四章: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DSS总SS组间+SS组内2、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对其变异关系表达正确的是:D SS总=SS处理+SS区组+SS误差3、当组数等于2时,关于统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 检验结果():D完全等价且t=√F4、方差分析结果,F处理>。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2.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属于单向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属于双向方差分析。

3.前者变异拆分:SS总=SS组间+SS误差(或SS组内),后者变异拆分:SS总=SS区组+SS处理+SS误差。

故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得方差分析检验效能更高。

3、率和构成比有何不同?为什么不能以比代率?一、率和比例的概念不同1、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率的比例基数可以是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十分率等。

应该根据其在医学中的使用习惯来使用。

人口学指标如出生率,死亡率等习惯用千分率;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一般用万分率或十万分率;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床周转率等则常用百分率。

2、比例指标,通常计算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常以百分数表示。

二、率和比例的计算方法不同1、率的计算公式为:率=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KK为比例系数,可以为100%,10000/万,100000/10万等。

2、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二者说明的问题不同。

构成比只能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全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4.举例说明回归分析的用途:回归分析主要是研究两个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统计学方法。

例如欲研究血清胆固醇含量与舒张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可在某大学随机抽取20名成年男性,测得他们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和舒张压,并对两者指标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可得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5、简述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什么情况下会用非参数检验?优点:(1)对总体分布未做出任何假定,因此适用于任何分布的资料。

如严重偏态分布、分布不明的资料、等级资料或末端无确定数值的资料。

(2)易于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比较简便。

缺点:不直接分析原始测量值,从而有可能会降低它的检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统计学复习练习题库研究生教材使用一、最佳选择题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4.抽样误差是指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任何分布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E.样本与总体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C.几何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E.以上都没有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A.μ+1.96σB.μ-1.96σC.μ+2.58σD.μ+1.64σE.μ-2.58σ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A.s x μ- B.σμ-x C. x s x μ- D.x x σμ- E. s x μ- 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 A. σμ-x B. σμ-x C. x x σμ- D. x s x x - E. x s x μ-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A.αB.1-αC.βD.1-β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17.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极差E.四分位数间距18.两样本比较作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型错误越大19.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A.α=0.05B.α=0.01C.α=0.104D.α=0.20 E.α=0.0220.当样本含量n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水准得到的检验效能可靠度最高A.α=0.01B.α=0.10C.α=0.054D.α=0.20 E.α=0.0221.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α的关系为A.P值越大,α值就越大B.P值越大,α值就越小C. P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 P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22.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1H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E.拒绝0H 时所犯的错误23.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A. 测量误差B. 个体差异C. 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D. 抽样误差E. 系统误差24.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A. 随机误差B. 处理因素的作用C. 抽样误差D. 测量误差E. 个体差异25.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 检验而用t 检验,则A. 结果更合理B. 结果会一样C. 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D. 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E. 以上都不对26.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A.构成比B.相对比C.定基比D.环比E. 率27.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A.平均数B.相对数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28.构成比用来反映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上述A 与C 都对29. 样本含量分别为1n 和2n 的两样本率分别为1p 和2p ,则其合并平均率cp 为A. 1p +2pB. (1p +2p )/2C. 21p p ⨯D. 212211n n p n p n ++E. 2)1()1(212211-+-+-n n p n p n 30.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A. 中位数B. 几何均数C. 均数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31.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为A.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一1B.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C.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一100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00E.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10032.SMR表示A.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B.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C.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D.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E.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比33.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34.用正态近似法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足A. n足够大B. p或(1-p)不太小C. np或n(1-p)均大于5D. 以上均要求E. 以上均不要求35.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0.05,则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E. 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36.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同时用u检验和2χ检验,则所得到的统计量u与2χ的关系为A. u值较2χ值准确B. 2χ值较u值准确C. u=2χD. u=2χE. 2χ=u37.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与T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2χ的条件为A. A≥5B. T≥5C. A≥5 且 T≥5D. A ≥5 且n ≥40E. T ≥5 且n ≥4038.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2χ>2)2(01.0χ,可以为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39.四格表2χ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A. n>40 且T>5B. n<40 且T>5C. n>40 且 1<T<5D. n<40 且1<T<5E. n>40 且T<140.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B.简便、易掌握C.适用于等级资料D.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E.适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41.秩和检验和t 检验相比,其优点是A. 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B.公式更为合理C.检验效能高D.抽样误差小E.第二类错误概率小42.等级资料比较宜用A. t 检验B. u 检验C.秩和检验D. 2χ检验E. F 检验43.作两均数比较,已知1n 、2n 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极度偏态,宜用A. t 检验B. u 检验C.秩和检验D. F 检验E.2χ检验44.从文献中得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2χ检验结果为:甲文)1(01.02χχ>,乙文2)1(05.02χχ>,可认为A.两文结果有矛盾B.两文结果基本一致C.甲文结果更可信D.乙文结果更可信E.甲文说明总体间的差别更大45.欲比较某地区1980年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发展速度,宜绘制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46.拟以图示某市1990~1994年三种传染病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宜采用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47.调查某地高血压患者情况,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结果在1000人中有10名高血压患者,99名非高血压患者,整理后的资料是: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多项分类资料D.等级资料E.既是计量资料又是分类资料48. 某医师检测了60例链球菌咽炎患者的潜伏期,结果如下。

欲评价该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最合适的指标是:───────────────────────────────────潜伏期(小时)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合计───────────────────────────────────病例数 1 10 18 14 5 4 4 2 2 6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均数和标准差B.几何均数和全距C.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均数和方差E.均数和变异系数49.某医院对30名麻疹易感儿童经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滴度,结果如下。

最合适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是:抗体滴度: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合计例数: 2 6 5 11 4 2 30A.均数B.几何均数C.百分位数D. 中位数E.标准差50.某市1998年调查了留住该市一年以上,无明显肝、肾疾病,无汞作业接触史的居民238人的发汞含量,结果如下。

欲估计该市居民发汞值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计算:发汞值(μmol/kg)1.5~ 3.5~ 5.5~ 7.5~ 9.5~ 11.5~13.5~ 15.5~人数: 20 66 80 28 18 62 2A. X ±1.96SB. X +1.645SC. P2.5~P97.5D. P95E.P551.现随机抽取调查某市区某年男孩200人出生体重,得均数为3.29(kg),标准差为0.438(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