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厂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目次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3钣金件设计规范4焊接件设计规范5铸件设计规范6机加件设计规范7公差设计规范8便于装配、维护及可靠性设计规范9外观设计/表面处理规范10技术要求规范11常用材料及图样标注12结构设计检查表3.1弯曲棱边应与切割边垂直。

如不能保证,应在弯曲棱边和切割边的交汇处设计一个R 大于2倍板厚 的圆角。

如图1所示。

It 则卿竣过湾啡边情孔辻距理奪囱E 边的距划•童曲半径*2店的薄抵呈鼻改宙逹计沁设计 1 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见附件,产品常用紧固标准件优选清表。

2 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2.1 选用原则满足性能指标,供货稳定,供货周期不超过2个月;性价比优,能够用其他品牌及型号替换 2.2 滚珠丝杆类 台湾TBI 、台湾上银 2.3 直线导轨类:台湾上银 2.4 减速器:2.4.1行星减速器:德国纽卡特(NEUGART ) 2.4.2 蜗轮蜗杆减速器:台湾成大3 钣金件设计规范S13.2弯曲棱边与槽孔棱边的距离应大于弯曲半径加2倍壁厚的距离,或者让槽孔横跨整个弯曲棱边。

如图2所示。

3.3复杂结构应组合制造。

将复杂结构分拆成几件简单结构,再组焊在一起。

如图3所示。

两亍结构坤拼芸第3页/共11页谡谖设计4焊接件设计规范图'4.1 几何连续性原则4.3焊缝根部优先受压焊缝根部有裂纹,易产生缺口作用。

焊缝根部承受拉载荷能力V 承受压载荷能力。

如图6所示。

应避免在几何突变处设置焊缝。

如果不能避免,则设定过渡结构。

如图4所示。

4.2避免焊缝重叠 应避免多条焊H闻轉阳皓构B875铸件设计规范5.1铸件壁厚宜薄、小,大的实体结构宜用空腔结构。

5.2应避免铸件厚薄不均。

5.3铸件应设计为受压件,不宜设计为受拉件。

5.4铸件应有排气孔。

5.5应减小后续加工余量。

6机加件设计规范6.1机加件应设退刀槽。

外螺纹退刀槽宽度宜设为三1.6倍螺距,内螺纹退刀槽宽宜设为度三2倍螺距。

机械图纸设计规范

机械图纸设计规范

机械图纸设计规范机械工程师常常需要进行机械图纸设计,而这些图纸对于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至关重要。

机械图纸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语言,更是一种精密的工程图纸,很多时候工程师之间的交流都需要通过机械图纸进行实现。

为了确保机械图纸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行业规范和标准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机械图纸设计的基本规范机械图纸是实现机械制造和加工过程中的核心文档,因此机械图纸设计应该遵守基本的设计规范。

首先,机械图纸应明确指定物料,精细标注零件尺寸、工艺要求、零部件组成、材料等信息。

其次,机械图纸应做到准确无误,如文字、形状、尺寸、标注、符号应符合标准,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错误。

此外,机械图纸还应该兼顾可制造性,遵照加工设备规格,保证图样的合理、可行性和可制造性。

二、机械图纸设计的标准要求国际上等级机械制造业常采用美国社会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标准,包括ASME Y14.5和ASME Y14.100,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等通行标准。

ASME Y14.5标准规范了机械图纸如何标注和定义物理规格。

ITAR条例规定了如何标注空间限制、加工用途、客户需求等信息。

在中国,包括GB(国家标准)、JB(国家传统标准)以及各行业标准等均参照这些国际标准进行制定。

三、机械图纸设计的常用符号机械图纸设计中包含很多符号,正常的符号应满足标准化,例如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部件、精密度等级、清晰的形状、统一的尺寸。

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这些符号的含义,例如直线、径向、角度、平面、曲线、曲率半径等。

在机械工程中还存在很多需特定标注的形式和要求,这些特殊要求需要根据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

四、机械图纸的应用机械图纸不仅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机器设备维修、产品维护和机器升级等方面发挥作用。

机械工程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客户需求、以及正式标准来设计和制作图纸。

最终图纸需要经过多次反复验证和检验,以确保不出现错误。

总之,机械图纸是机械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机械工程师、机械加工师、机械制造师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协作。

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35670)

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35670)

AQ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Standard for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自 2013-10-1 起执行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4.1基础管理的基本要求4.2基础设施安全条件的基本要求4.3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的基本要求4.4绩效评审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定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培珍、付培元、王朝富、侯永民、陈霖、董长松、陈忠德、徐远荣、蒋宗鼐、刘占杰、范新建、任凤臣、许敏。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78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GB4674 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5972 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GB 7144 气瓶颜色标志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 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8196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GB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6754 机械安全 急停 设计原则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19671 机械安全 双手控制装置 功能状况及设计原则GB 23821 机械安全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195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3009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T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9006CJJ 34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JB 5319.2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安全规范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AQ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Standard for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自 2013-10-1起执行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4.1基础管理的基本要求4.2基础设施安全条件的基本要求4.3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的基本要求4.4绩效评审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定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培珍、付培元、王朝富、侯永民、陈霖、董长松、陈忠德、徐远荣、蒋宗鼐、刘占杰、范新建、任凤臣、许敏。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GB 4674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T 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 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5972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7144气瓶颜色标志GB 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819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GB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6754 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19671机械安全双手控制装置功能状况及设计原则GB 23821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T 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195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2 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 300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CJJ 34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JB 5319.2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安全规范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机械工程中的标准化要求与规范

机械工程中的标准化要求与规范

机械工程中的标准化要求与规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领域变得日益重要。

机械工程中的标准化要求与规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工程中的标准化要求与规范,并说明其对行业的重要性。

一、标准化要求的定义与意义在机械工程中,标准化要求是指制定与实施技术标准、检验标准、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的过程。

这些标准化要求对于确保产品或系统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促进不同厂商之间的竞争,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提高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标准化要求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保障,确保他们购买到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的产品。

此外,标准化要求还有助于促进国内外贸易,减少由于技术壁垒而导致的贸易摩擦。

二、机械工程中的标准化要求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指规定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过程的规范。

这些标准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参数、材料选择、工艺流程、产品性能要求等方面。

技术标准的制定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靠性。

2. 检验标准:检验标准规定了对机械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的方法和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产品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通过制定统一的检验标准,可以确保产品在质量上达到一致的要求,减少产品缺陷率。

3.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规定了机械产品或系统的质量要求。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产品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材料强度和硬度等方面。

质量标准的制定可以确保产品在质量方面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安全标准:安全标准是指规定机械产品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措施的标准。

这些标准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等方面。

安全标准的制定可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用户和环境的安全,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三、机械工程中的规范除了标准化要求外,规范也是机械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规范是指为了确保特定工艺、操作或系统达到预期结果所制定的一系列准则或要求。

机械制造装备的标准化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装备的标准化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装备的标准化设计与制造一、引言机械制造装备的标准化设计与制造对于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提高企业效益、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领域也不断地探索更加高效、优质的生产方式。

本篇文章将分享机械制造装备的标准化设计与制造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二、标准化设计与制造概述标准化设计与制造是指通过统一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来规范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等方面。

标准化设计和制造的核心是要遵循事先制定好的标准设计规格,达到制造精度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标准化设计是机械制造行业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通过统一设计规范,实现生产过程中机械零部件数目和种类尽量少,以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瑕疵,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标准化制造是标准化设计的一种延续和实现。

它对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标准化制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的、自动化的生产线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自动化的生产线,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瑕疵,提高生产精度和产品质量。

标准化设计和制造的核心是采用标准件,标准件是一种按照规范制作的部件,其尺寸和形状符合一定的标准规范。

采用标准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标准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比如螺栓、螺母、轴承、链条和齿轮等和机械有关的部件,这些部件能够被不同的制造商生产出符合同一标准的部件,符合标准规范。

三、标准化设计的优势我们已经知道,标准化设计和制造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标准化设计还有以下一些优势:(1)降低技术难度和降低运营风险。

AQT7009-2013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AQT7009-2013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GB 644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7144 气瓶颜色标志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819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GB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6754 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19671 机械安全双手控制装置功能状况及设计原则GB 23821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95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 3009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CJJ 34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JB 5319.2 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安全规范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机械行业质量标准

机械行业质量标准

机械行业质量标准引言:机械行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之一,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生产和生活。

为了确保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机械行业中常见的质量标准,其中包括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检测与验证等方面。

一、设计标准在机械产品设计中,设计师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的优越性。

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构造设计标准:机械产品的构造设计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包括材料使用、结构强度、装配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2. 尺寸和公差:机械产品的尺寸和公差应符合相应的规范,以确保产品的互换性和配合的精度。

3. 功能和性能要求:机械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要符合相应的要求,比如承载能力、工作效率、噪声水平等。

4. 安全标准:机械产品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以保障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制造过程规程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制造过程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和加工:机械产品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包括材料的性能、化学成分、加工工艺等。

2. 制造工艺控制: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控制应符合相应的规程,以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3. 质量控制:机械产品的质量控制应严格遵循相应的规定,包括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检验和验证。

三、检测与验证标准机械产品的检测与验证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证,可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检测与验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度和刚度测试:对机械产品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在正常工况下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2. 功能和性能测试:对机械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工作效率、噪声水平、耐久性等方面。

3. 安全性测试:对机械产品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护装置的有效性等。

4. 可靠性测试:对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进行测试,以确定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厂设计一、项目建设程序及工厂设计阶段的内容项目建设的程序一般分三个阶段:(Ⅰ)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审批立项(Ⅱ)实施阶段包括:施工设计、组织实施、竣工验收(Ⅲ)效益考核阶段根据项目建设程序,一个项目从申请立项到组织实施,其间需编制、申报和审批各种不同的文件。

编制这类文件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工厂设计,它可以分为以下不同阶段和内容。

(1)编制、申报项目建议书。

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也可委托有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协助编制。

陈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内容、建设地点、建设进度、投资结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等,即对建设项目作“轮廓”描述,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

(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委托有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或咨询单位协助进行,并对工作成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报告的质量负责。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条件;市场调查和预测情况以及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对环境保护、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的措施;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项目实施计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和经济分析;结论和建议(叙述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以有对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所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项目的投资额分别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组织评估和审批。

(3)进行初步设计。

根据上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并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一般为:设计依据;厂址和自然条件;工厂现状(新建厂略);生产纲领和产品;生产协作;工厂组成、面积和设备;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劳动量和人员;工艺(每个生产车间都必须分别叙述、自成章节);总图、运输物流与仓储;土建(各独立的建构筑物必须分别说明建筑和结构的要求有特点);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动力(包括各建构筑物内压缩空气、蒸气管道和敷设和高低压变配电所设计内容和电力外网布置);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总概算、经济分析;全厂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存在问题和建议。

初步设计文件还包括各种必需的图纸,总平面布置图、设备明细表及概算、各车间及站房等建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图、各动力管网布置图和汇总图、相关的图表以及主要非标设备设计任务书。

具体文件深度和格式,可按原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年颁布的《机械工厂初步设计深度和格式》。

初步设计文件及上级批文具有法定文件的严肃性,未经原审批机关同意,一般不得任意修改。

(4)施工图设计。

二、工厂设计阶段工艺设计内容和文件1、工厂的设计一个工厂的设计,首先要有好的工艺设计。

从对厂房的要求和设备安装以及动力管线的敷设,动力设备的选用和动力站房的布置,最终目的是满足工艺的要求。

所以在工厂设计阶段,工艺专业除了做好本专业的设计外,还要向其他相关专业提出必要的设计资料,作为这些专业的设计依据。

应当说:工艺设计面向最终生产需要的,而其它专业设计是满足工艺需要。

工厂设计阶段,工艺设计人员主要工作是:在工艺设计达到一定深度的基础上,向相关专业以文件的形式提出设计资料,供公用动力各专业和建筑、结构专业进行设计。

2、工厂设计阶段在工厂设计阶段,工艺设计主要提供以下工艺文件:(1)工艺过程卡。

(2)工艺平面布置图和工艺设备安装图。

工艺平面布置是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工艺文件,工艺设备安装图施工设计阶段的主要工艺文件。

后者只是在设备的安装位置尺寸、用电点、用气点等位置尺寸标和说明比前者更全面正确和翔实。

它们是建筑、结构专业对厂房进行设计的依据,也是动力各专业对车间进行管路布置设计的依据。

(3)设备明细表。

设备明细表主要提供给电气专业设计人员作为变配电站设计、车间电线电缆敷设和用电点设计的依据,也是提供给经济专业进行建设工程投资概算的依据。

(4)各压缩空气使用点及其耗气量和车间总耗气量。

压缩空气耗量按每个消耗点的平均耗量确定,每个点使用压缩空气的时间取决于各工序需用压缩空气的工作量。

但需注意一般是间断地使用压缩空气这个特点,所以在确定压缩空气时要考虑修正系数、设备负荷系数和用气点的负荷系数。

各种使用点的平均压缩耗用量如下:喷枪(0.2~0.25)m3/min;喷嘴(0.25~0.3)m3/min;气动升降机(0.05~0.4)m3/min;气动工具(0.3~0.5)m3/min;压缩空气小时的最大耗量取决于喷枪、风动工具和器械的规格型号。

压缩空气的小时平均耗量除按上述经济数据计算,还可以按下式计算小时平均耗量=小时最大耗量×K(实际使用的因数)一般喷嘴K取0.4~0.5,升降设备K取0.7~0.8。

每台用气设备的年耗量=小时平均耗量×设备年时基数×设备利用系数。

车间压缩空气总耗量,按每个使用点耗量总和的20%-40%计算。

(5)各润滑油供应点、供水点和冷却液点的供应量。

(6)编制初步设计说明书中工艺部分的有关内容。

工厂的初步设计阶段,最后需要编制初步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附件、附表、附图。

工艺设计人员除了提供上述有关文件,密切配合个专业的设计工作。

确认并会签其他专业的设计图纸外,还要编写初步设计说明书中工艺部分的章节。

(7)做好开工立项和“三同时”申批工作。

三、设计说明书的具体内容设计说明书内容有:设计依据;车间任务和生产纲领;工作制度和工人及设备年时基数;设计原则和主要工艺说明;劳动量;设备;人员;车间组成和面积;辅助材料消耗;物料运输;节能和能耗;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工艺概算;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存在问题及建议。

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产品资料及工艺资料。

如产品图,工艺文件、工时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等,并说明名称、来源、编制时间等有关会议决定、任务书等。

2)现场原始资料(新建厂略),如原有设备清单、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厂房建筑图等。

3)有关协议、文件、技术规定等。

4)其他。

2、车间现状(新建厂略)1)原有车间生产主要产品的型号、名称、年产量、质量、生产性质、工艺水平及工艺特点等。

2)原有车间的主要设备,人员分类及数量等。

3)原有车间在总图中的位置,厂房建筑、结构形式、面积、跨度、高度、允许最大起重量,原预留发展情况等。

4)原有车间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方面的情况。

5)原有车间能源利用及耗量情况。

6)原有车间的主要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3、车间任务和生产纲领1)车间任务说明本车间承担任务的内容和范围。

2)生产纲领对大批大量生产产品,生产纲领表按表1—1,成批、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可按1—2或表1—3。

表1—1 生产纲领表表1—2 生产纲领表表1—3 生产纲领表3)生产性质说明本车间属成批、小批、单件还是大批、大量生产;分5种:单件:≤100件小批:≤500件中批:≤5000件大批:≤50000件大量:≥50000件4、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工作制度:列出车间各工段(小组)的工作班制年时基数:分别按各类设备、工作位置和工人列出年时基数表1 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表工人设计年时基数工艺设备公称年时基数2.设计年时基数:在公称年时基数中扣去公称年时基数损失,工人和设备在一年内工作的小时数。

3.累年最热月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最高温度分别大于或等于28·C和32.5·C地区其设备其设备年时基数,应按上表规定的年时基数乘以0.95计算确定。

(安徽地区:蒙城、蚌埠、合肥、芜胡、安庆等)4.工作环境:一类:机械加工、装配、工具、机修、模具、包装等车间或场所;二类:锻压、冲压、焊接、铸造、让处理车间或场所。

三类:“X”、“γ”射线探伤,铅焊接、电镀、喷漆、抛光等对健康有害车间或场所。

5.车间设备负荷率:单件小批生产为0.8-0.9;成批生产不低于0.75-0.85;大量流水线生产和大批生产不低于0.65-0.75.;5、设计原则和主要工艺说明1)设计原则a)专业化协作及车间、工段分工的原则。

b)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的确定。

c)主要、典型零部件关键工艺、设备及试验检测手段的确定。

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包括引进技术和设备,并与国内、国际水平相比较。

d)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确定。

e)生产发展时相应的工艺调整原则。

f)原有设备的利用原则2)主要工艺说明说明主要、典型零部件的工艺过程,必要时可列表或用流程图表示。

3)说明车间的工艺流程情况。

6、劳动量表4 劳动量表1)说明设备的确定方法。

2)设备计算。

列出生产设备计算表,表中应包括有关设计数据、设备生产率、计算台数、采用台数及设备负荷率等。

3)列表说明本车间设备分类情况、格式见表54)视需要说明改造、精化原有设备及淘汰、更新设备的情况5)需作单项技术论证的设备、仪器其论证文件作为附件附后6)视需要对本车间工艺装备和辅助设施情况加以说明表5 设备汇总表注:1、自动线内的设备按台计。

2、各车间可只列出所需要的设备类别。

也可对其中的某一类或几类进行扩展。

3、“主要生产(主要)设备”、“其他生产(其他)设备”栏,如为生产车间则“主要生产设备”、“其他生产设备”,如为工具、机修、电修车间及计量室、中央实验室等则为“主要设备”、“其他设备”。

8、人员说明各类人员的数量的确定方法,列出本车间的人员表,格式见表6。

9、车间组成和面积1)说明车间在总图中的位置及其四邻2)说明车间各工段划分和组成情况。

列出车间组成和面积表,格式见表73)说明车间厂房的建筑、结构形式、跨度、长度、面积、吊车轨道高度、屋架下弦高度以及吊车名称及起重量等4)对于改建、扩建车间应说明对原有厂房的利用或改建、扩建情况。

表6 人员表。

中央实验室等则为主要工人”。

2、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如食堂、卫生保健等人员(车间的勤杂工算辅助工人,不算服务人员)。

表7 车间组成和面积表②表中各项面积均按建筑轴线计算。

10、材料消耗列表说明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消耗量,格式见表8表8 材料消耗量表11、物料运输1)运输物料和运输量;说明车间运输物料的种类,列出年运输量表,格式见表9表9 年运输量表2)物料运输方式及运输设备;说明车间物料及半成品的运输方法及主运输设备的选用。

若有机械化连续运输系统,须说明物料运输流程,必要时画出流程图。

3)列表说明机械化运输系统主要设备;12、节能及能耗1)说明车间采用的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在能源选用、余热回收、能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2)叙述节约各种能源的数量及其经济效益3)列表说明本车间所需各种能源的消耗量13、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说明本车间在下列职业安全、卫生和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始情况)及所采取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