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正常、基本病变

合集下载

颅脑常见病变的CT诊断

颅脑常见病变的CT诊断
颅脑影像病例分析
病例一
中毒
CO中毒脑损伤的发病机理:
CO吸入人体进入血液后,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 蛋白(HBCO),HBCO不仅不能携带氧,而且还影响氧合血红蛋 白的解离,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导 致机体内形成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在人体各种组织中, 脑组织对缺氧最为敏感,往往首先受累,尤以基底节最为明显 。急性CO中毒导致脑缺氧后,脑部血管先发生痉挛,而后扩张, 渗透性增加而诱发脑细胞内水肿。由于缺氧和脑水肿后的脑 血液循环障碍,可造成小血管内血栓形成,缺血性坏死,软化或 广泛的脱髓鞘病变。
颅咽管瘤的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8-12岁及40-60岁,无 性别差异。
常因肿瘤压迫邻近器官,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后就诊发现,临 床症状依其原发部位、发展方向而定,常表现在颅内压增高、 视觉障碍及内分泌症状。当肿瘤向鞍上生长压迫视交叉时引起 视觉障碍,压迫第三脑室、室问孔时造成脑积水,向下压迫垂 体时产生内分泌症状。
部颅骨内板下间隙增宽,脑室系统扩张。
病例四
男,10岁,外伤1天 左侧颞顶枕叶见不规则脑沟回样钙化,局部脑沟增宽加深,
蛛网膜下腔增宽。 Sturge-Weber综合征
Sturge-Weber综合征
又称颜面部血管瘤--青光眼综合征、皮肤--软脑膜血管瘤病 等,系由于胚胎发育6周时血管系统发育不良,影响到脑、骨 膜、皮肤的血管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三方面:
头昏,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就诊于云阳县人民医院就 诊,行头颅CT提示:左侧额顶部包块伴局部骨折缺损,今
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门诊以“左侧额顶部颅骨病变”
收入。
病例九
患者女,27岁 主诉:G1P0孕35周先兆早产(双胎),嗜睡、失语3h。 主要表现:剖宫产术后1天血压升高,头痛,测血压

脑功能检查项目

脑功能检查项目

脑功能检查项目脑功能检查是一项常见的医学检查项目,用于评估和检测一个人的脑部功能是否正常。

在临床上,脑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和诊断各种脑部疾病、损伤和神经系统相关的病症。

脑功能检查包括多个子项目,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脑功能检查项目。

一、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的运动、感觉、反射、平衡,以及对颅内压力的评估。

通过检查病人的语言、视力、力量、协调性和平衡等方面的功能,医生可以判断神经系统是否正常。

二、脑电图(EEG):脑电图是一种通过头皮上的电极记录脑电活动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脑电波的频率、振幅和节律,从而判断脑部的正常活动。

脑电图常用于诊断癫痫、睡眠障碍和脑电活动异常等疾病。

三、脑磁共振成像(MRI):脑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脑部结构图像。

通过MRI,医生可以观察到脑部的解剖结构、脑血管和脑部组织的病变,并对脑部肿瘤、出血、中风等病变进行诊断和评估。

四、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可以评估脑活动的方法。

通过检测脑部呼吸和血液流量的变化,fMRI可以揭示在不同任务和状态下脑部不同区域的功能连接和活动。

它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认知功能、情绪、记忆等脑部功能。

五、脑部活检:脑部活检是一种通过手术或穿刺脑部组织来采集样本进行检查的方法。

脑部活检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例如肿瘤、感染和炎症等。

六、脑血流动力学检查:脑血流动力学检查可以通过实验室的方法测量脑血液流量、血压和代谢物的浓度,从而评估脑部的血液供应是否正常。

常见的脑血流动力学检查包括脑电图、脑血流扫描和脉搏波分析等。

脑功能检查项目在临床上起着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病人的脑部功能和结构,从而为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脑功能检查项目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

医学影像学病例讲解(MRI、CT、DR)

医学影像学病例讲解(MRI、CT、DR)

医学影像学病例讲解(MRI、CT、DR)一、MRI(磁共振成像)病例讲解MRI是一种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人体内部器官的高清影像的技术。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MRI病例。

病例:脑部MRI检查结果患者信息:姓名:年龄:45岁性别:男主诉:头痛、恶心病例分析:根据脑部MRI检查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情况:1. 脑部结构正常:大脑、小脑、脑干等结构形态正常,没有异常影像。

2. 脑血管情况:脑血管通畅,没有出血或栓塞现象。

3. 病变观察:在左侧颞叶上方发现了一个直径约1.5cm的肿瘤,需要进一步进行进一步的定性诊断。

诊断意见:根据MRI影像及病情分析,初步诊断为左侧颞叶肿瘤。

接下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性质和确定治疗方案。

二、CT(计算机断层扫描)病例讲解CT是一种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人体内部器官的横断面影像的技术。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CT病例。

病例:胸部CT检查结果患者信息:姓名:年龄:55岁性别:女主诉:咳嗽、气急病例分析:根据胸部CT检查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情况:1. 胸廓:胸廓正常,未见明显畸形或骨折。

2. 肺部情况:双肺纹理清晰可见,未见明显密度异常。

3. 病变观察:在右肺上叶内侧可见一个直径约2cm的结节阴影,需要进一步进行进一步的定性诊断。

诊断意见:根据CT影像及病情分析,初步诊断为右肺上叶结节。

接下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性质和确定治疗方案。

三、DR(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病例讲解DR是一种使用数字化X射线技术来人体内部器官的影像的技术。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DR病例。

病例:骨盆DR检查结果患者信息:姓名:年龄:35岁性别:男主诉:骨盆疼痛、步态不稳病例分析:根据骨盆DR检查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情况:1. 骨盆结构:髋关节、骨盆骨骼结构形态正常,未见明显骨折或畸形。

2. 骨关节情况:骨关节间隙正常,未见明显关节炎或关节脱位。

3. 病变观察:在右髋关节处可见一处密度增高区域,提示可能存在骨质增生。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的科学。

感觉Senses是感受器接受到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大脑中的综合反映。

瘫痪:是指骨骼肌的收缩能力(肌力)的减弱或丧失。

瘫痪是由运动神经元(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

脊髓休克:瘫痪肢体肌张力降低,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潴留。

颈膨大:颈部上肢神经出入处形成膨大,相当于C5~T2,在C7 处最宽,发出神经支配上肢.腰膨大:腰部下肢神经出入处形成膨大,大小次于颈膨大,相当于L1~S1节段,L4处最宽,发出神经支配上肢.马鞍回避:髓内病变,感觉障碍由内向外扩展,骶部保留,直到病变后期,才影响骶部的感觉。

霍纳(Horner)综合征:颈8~胸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瞳孔缩小(病损同侧),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眼裂变小(眼睑肌麻痹),同侧面部出汗减少;癫痫: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且异常放电常具自限性所导致的综合征.癫痫三要素:脑部持续存在的癫痫反复发作的易感性,至少一次癫痫发作的病史,发作引起的神经生化、认知、心理及社会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是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活动所引起,由不同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短暂性临床现象。

癫痫发作三要素: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的异常活动,特殊的临床现象,发作的短暂性.~自限性发作:癫痫发作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发作表现.突出特征:病人的发作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多数病人发作持续时间少于30分钟.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全面性或部分性发作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全面性发作在两次发作之间神经功能没有恢复到正常基线,或单次发作超过这种发作类型大多数患者平均持续时间.自动症automatism 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一种类型,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出现发作性行为异常,看起来有目的,但实际上没有目的,发作后意识模糊,不能回忆发作中的情形。

假性发作 pseudoseizures是一种非癫痫性的发作性疾病,是心理因素引起运动、感觉、情感和体验异常,可出现发作性行为异常、四肢抽动,呼之不应等,①假性发作持续的时间较长,常超过半15min ②发做表现多种多样③发作时意识存在,没有真正的意识丧失④发作时脑电图上无痫性放电⑤抗癫痫药治疗无效。

脑白质病变案例

脑白质病变案例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在于大脑白质内出现异常信号。

这种异常信号会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递质传递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以下是一个脑白质病变的案例:
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姓李,今年45岁。

她一直身体健康,但最近几个月来,她感到自己的记忆力明显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行动变得迟缓,甚至有时会感到头晕和手脚麻木。

李女士的家人发现她的异常表现后,立即带她去医院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李女士的大脑白质内有异常信号,这表明她患有脑白质病变。

经过进一步的影像学和血液检查,医生排除了其他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等。

在确诊为脑白质病变后,医生为李女士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

首先,医生为她进行了营养神经的治疗,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其次,医生为她开具了一些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以帮助改善脑部供血状况。

此外,医生还建议李女士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帮助她改善身体协调性和记忆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李女士的症状逐渐得到了改善。

她的记忆力明显提高,注意力也变得更为集中,行动也变得更为灵活。

虽然她的症状还没有完全消失,但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行动迟缓等。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确诊和治疗。

在临床上,针对脑白质病变的治疗主要是营养神经和改善血液循环等综合治疗,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脑白质病变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

头颅mri正常报告范例

头颅mri正常报告范例

头颅mri正常报告范例正常头颅CT、MRI图解正常头颅CT、MRI图解正常头颅CT、MRI图解篇二:头颅MRI篇三:MRI报告模板头颅颅内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

脑部MRA未见明显异常:颅脑MRA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无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垂体腺瘤:冠状面及矢大小约为: X Xcm,边界清楚,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强化,信号均匀,病灶呈花生米状,在鞍隔平面受阻变窄,垂体柄受压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积水。

垂体内小信号异常,符合垂体微腺瘤:垂体冠状及矢状面示垂体上下径为 cm,上缘膨隆,垂体信号欠均匀,于垂体左/右侧/底部见一T1WI小低信号异常影,直径约为 cm,垂体柄向左/右侧偏移,动态增强扫描示正常垂体明显均匀强化,垂体内病灶呈低信号,鞍底骨质下陷,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转移瘤:于脑内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中央有坏死,显示更长T1及更长T2信号,病灶周围大片状水肿,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颅咽管瘤:矢状及冠状面扫描示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 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肿块边界清楚,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三脑室前下部受压,三脑室后部及侧脑室扩张积水,垂体受压变扁位于肿块下方。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级星形细胞瘤: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 X X cm,形状规则/不规则,边界清楚/欠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略不均匀,周围无水肿/水肿较轻, Gd-DTPA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无强化,水肿不强化。

头颅核磁的诊断标准

头颅核磁的诊断标准

头颅核磁的诊断标准
头颅核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脑沟、脑室、脑池的形态和信号:正常脑沟、脑室、脑池没有异常增宽或变窄,信号均匀。

若出现异常增宽或变窄,或信号不均匀,可能存在脑积水、脑萎缩或其他脑部病变。

2. 大脑半球对称性:正常大脑半球是对称的。

若出现不对称,可能存在半球萎缩、半球发育不全或其他半球病变。

3. 脑实质:正常脑实质应无异常信号。

若出现异常信号,可能存在炎症、梗塞、出血或其他脑实质病变。

4. 脑干和小脑:正常脑干和小脑的形态、大小和信号应无异常。

若出现异常,可能存在脑干和小脑的病变。

5. 颅骨:正常颅骨应无异常信号。

若出现异常信号,可能存在颅骨病变。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诊断标准,具体诊断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4 老年人脑电图特点
60岁以上的老人随年龄增加基本节律的 频率逐渐减慢,而慢波和快波一般随年 龄增加而增多,老年人的慢波通常是低 幅较有规则的,有时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θ波不仅出现于颞部而且其它脑区也可 见到。这种波率的改变与生理(年龄) 或病理(脑动脉硬化)的改变有关。
二 脑电图的适应症禁忌症
二 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
颅内占位性病变尤其幕上的如肿瘤、 脓肿、颅内血肿、脑转移瘤、寄生虫等 引起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水肿、缺血、 淤血等原因使周围脑组织发生了机能障 碍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电图改变,主要 表现为大都有一侧或局灶性慢波(主要 为 δ波或θ波)
三 颅脑外伤的脑电图
由于颅脑外伤的情况复杂,所以脑电图的表 现也多样化。可分为早期(急性期或亚急性期) 及晚期(慢性期)的改变。脑电图的改变反应 大脑功能失调,常与外伤的轻重程度有密切的 关系。
1 适应症:1) 鉴别脑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 病如抽搐、心理障碍、聋、盲等是器质性或功 能性疾病。2 ) 各种脑部疾病辅助诊断、鉴 别诊断及定位如癫痫、脑瘤、脑外伤、颅内血 肿、脑炎、脑寄生虫病、脑脓肿、脑血管病、 脑变性及代谢性疾病、精神病、头痛、眩晕、 昏迷、失眠、癫痫手术的监护、脑死亡的判断 等。3)了解全身疾病疑有脑损害者是否脑受 累如癌是否有颅内转移、感染、中毒、肝或肾 性疾病等是否造成脑功能损害。4)随访了解 脑部疾病的变化、疗效、脑发育状况、帮助了 解脑衰老及脑死亡。
正常成人睡眠脑电图
各睡眠阶段脑电图特征 国 际 分 期 程度分期
脑电图特点
N S1 浅睡眠期 α 波消失,脑电图为低幅θ波和δ波的混和节律,后期出现顶尖波 R
E S2 轻睡眠期 在S1脑电图改变背景上出现的梭形波和K综合波 M S S3 中睡眠期 梭形波和高波幅慢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影像教研室
均匀强化 斑状强化 环状强化 不规则强化 脑回样强化
3、脑水肿(brain edema)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强化
4、占位效应(space occuping effect)
脑室、脑池扩大
脑沟改变
5、脑积水(hydrocephalus)
6、脑萎缩(brain atrophy)
➢血容量 ( Blood Volume, BV ) ml/100g ➢血流速 ( Blood Flow, BF ) ml/ 100g /min ➢平均通过时间 ( Mean Transit Time, MTT ) s ➢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TTP)s ➢表面通透性 (Permeability Surface, PS)
1.灰质:32 ~ 40Hu 2.白质:28 ~ 32Hu 两者平均相差7.0Hu
脑叶的界标 border of brain lobe
• 小脑幕:小脑与大脑半球 • 中央沟:额叶与顶叶 • 侧脑室顶:颞叶与顶叶 • 外侧裂:额叶与颞叶 • 侧脑室后角:颞叶与枕叶
脑脊液系统
(一)脑室
1.侧脑室:左右各一 体部 前角 下角 后角 三角区
• DCE-MRA(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RA) DCE-MRV
3D TOF MRA
DCE MRA
颅神经成像
4 Functional imaging
• 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 弥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tensor imaging, DTI
(1)原因:外伤、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等 (2)表现:
低密度区,无强化,分界不清
(3)程度:Ⅰ度 —— 水肿≤2cm Ⅱ度 —— 2cm ~ 一侧大脑半球宽径 Ⅲ度 —— ≥一侧大脑半球宽径
3、占位效应(space occuping effect)
(1)中线结构移位 (2)脑室、脑池移位和变形 (3)脑室、脑池扩大 (4)脑沟改变 (5)脑体积改变
T1WI
T2WI
TSE,FSE,SS-FSE
T1WI+C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
2 Contrast
3 MR Angiography
• MRA
相位对比法( Phase Contrast, PC) 时间飞跃法(Time-of-Flying, TOF)
• MR Venography, MRV
上颌窦及蝶窦
额窦
筛窦和蝶窦
内听道
脑实质
1.大脑: ⑴灰质:皮 质: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岛叶
基底节:尾状核、杏仁核、屏状核 豆状核(苍白球、壳核)
⑵白质:内囊、外囊、最外囊、胼胝体 2.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丘脑下部 3.脑干:中脑、脑桥、延髓 4.小脑: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
• 密度
压移位,瘤体与脊髓之 受压移位,但程度
间一般境界清楚
较硬膜内肿瘤为轻
蛛网 膜下 腔的 改变
两侧的蛛网膜下 腔受压变窄,且 在肿瘤的上下两 端形成“杯口” 样改变
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在瘤 肿瘤压迫硬膜囊致 体水平上下部见有增宽,邻近瘤体上下蛛网 而对侧蛛网膜下腔狭窄 膜下腔狭窄
邻近 骨质 改变
相邻骨质可受压 吸收
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e)
• 动态增强灌注成像 (DSC-PWI) • 非增强的灌注成像 (FAIR、ASL)
CBF(DSC)
CBV(DSC)
MTT(DSC)
CBF(ASL)



氢质子波谱(H MRS)
normal
H MRS
infaction
infaction
中线结构移位
脑室、脑池移位和变形
脑室、脑池扩大
脑沟改变
4、脑积水(hydrocephalus)
(1)原因 (2)分类以及表现
①交通性脑积水 ②阻塞性脑积水 ③代偿性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
阻塞性脑积水
5、脑萎缩(brain atrophy)
(1)定义: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组织体积减少而继发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
TIA
CBV
CBF PS
四、 MRI 检查
扫描序列
1. 平扫 Plain scan——SE 、Flair 2. 增强 (Contrast) 3. MR血管造影 (MRA)
TOF、PC、DCE-MRA 4. 功能成像(function MR imaging,fMRI)
自旋回波 (spin echo,SE)
一般相邻骨质未见破坏 常合并有椎体或椎 板内骨质破坏
定性诊断要观察病灶部位、形态、信号、周围情况、 强化等多因素综合分析。
T1WI
T2WI
T1+C
2、脊髓病变
• 脊髓增大 • 脊髓变小 • 大小正常而信号异常 • 脊髓移位
3、椎间盘变化
• 椎间盘退变 • 椎间盘膨出 • 椎间盘突出 • 椎间盘脱出
2、椎管及椎间孔变化
(1)椎管及椎间孔扩大 (2)椎管狭窄
骨性狭窄 纤维性狭窄
3、椎间盘变化
第二节 异常MRI表现
(一)头颅
1、信号异常
高、等、低、混杂信号——相对于正常实质信号 * 描述信号变化要在某个加权图像的基础上 •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含水丰富的病变 • 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 脂肪、亚急性出血 • 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 血管、钙化、纤维组织 • 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 急性出血、黑色素瘤、铁
20-25 cm
How to read? Brain window: WL: 30~50 Hu;
WW: 80~100 Hu Bone window: WL: 300~500 Hu;
WW: 1000 Hu
Brain window
Bone window
2. 增强扫描Contrast:
non-iron contrast agent
层面进行动态连续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 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计算出反映组织灌注状态的几个参数(BV、BF、MTT、 TTP、PS),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Artery inflow
Vein flow
TDC图
灌注参数
寄生虫钙化
脑血管疾病钙化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结节性硬化
(2)低密度病灶
坏死、水肿: 20~40Hu
液体:
0~20Hu
脂肪:
-100~0Hu
气体:
-1000 ~ -100Hu
低密度病灶
低密度病灶
(3) 等密度病灶:
实性肿瘤、慢性血肿(出血)、梗塞
(4)混杂密度病灶: 肿瘤、创伤
2、脑水肿(brain edema)
四、 MRI normal findings
(一)脑 • 脑实质
T1WI: 灰质低于白质; T2WI: 灰质高于白质; 苍白球\红核\黑质信号较低
• 脑脊液系统
• 脑血管
• 颅神经
2. 增强扫描: T1WI+C
(1)脑实质 皮质>白质
(2)血管 Willis环、静脉窦等
(3)其它结构:硬脑膜、脉络丛、 松果体、垂体
2.三脑室 3.四脑室
(二)蛛网膜下腔
1.脑池:大脑纵裂池 外侧裂池 桥小脑角池 小脑延髓池 鞍上池 环池 脚间池 桥池 四叠体池
2.脑沟
四脑室
三脑室
侧脑室
侧脑室
脑室先天变异
第五脑室
第六脑室
桥池
四叠体池
鞍上池
枕大池
中线结构
透明隔和三脑室
非病理性钙化
(1)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75~80%
松果体钙化一般不超过5mm;缰联合钙化1cm之内
normal
Case2: 发病3天
• 磁敏感加权成像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
SWI图像特点
• 三维(3D)采集 • 高空间分辨力,可达到 0.5 mm×0.5mm • 原始图像含有相位和幅度两种信息 • 图像需要后处理
DAI
Flair SWI
SWI静脉成像
• routine enhancement • CT angiography: CTA • CT perfusion: CTP
routine enhancement
CT angiography(CTA)
颈总、内动脉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
(1)原理: 是指在CT检查中,快速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
(二)脊椎与脊髓
1、椎管内病变
• 出血 • 水肿 • 钙化 • 囊性变 • 脂类物和高蛋白的影响 • 流空效应 • 占位效应
• 病灶强化
椎管内病变的诊断原则: 先定位,再定性
髓内占位
髓外硬膜下占位
髓外硬膜外占位
定位诊断
髓内肿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 硬膜外肿瘤
肿瘤 与脊 髓的 关系
脊髓增粗
为脊髓(或马尾神经) 受 “硬膜外征”,脊髓
***
脑常见异常组织在T1、T2WI上的信号表现:
实性肿瘤 囊变/坏死 脂肪 钙化 血肿(亚急期) 血管
T1WI 稍低

高低 高

T2WI 稍高/高

高低 高

T1低、T2高信号
T1低、T2高信号
T1高、T2高信号
T1高、T2低信号
T1低、T2低信号
混杂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