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学案
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SectionA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Setin A 学案(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SetinA学案(人教版)Unit2SetinA(1a-2)学习目标掌握描写人物的技巧和词汇。
2掌握下列知识点:■重点词汇:sure,used■重点短语:①usedt②aitainute③plathepian④beinterestedin⑤nthesitea■重点句型:①ari,uusedtbeshrt,didn’tu?②Dn'tureebere?■语法:usedt句式的用法预习导学Ⅰ英汉短语互译。
过去经常2nthesitea3弹钢琴4aitainute对……感兴趣Ⅱ预习SetinA(1a-2)部分,完成下列句子。
6I (过去)beshrt,butnIatall7sisterusedt (害怕)thedar8Heusedtbequiet,(是吗)?合作研讨一、重点单词与短语sureadv的确【拓展】(1)besure一定要;务必(2)aesure弄清楚;确保【跟踪训练】(1)人的确在变化。
Peple hange2plathepian弹钢琴【精解】pla与乐器类名词连用时,名词前要加定冠词the,而与球类名词连用时,名词前不要加定冠词the。
例如:plathevilin拉小提琴;plaser踢足球【跟踪训练】她在四岁时学习弹钢琴。
Shelearnedt attheageffur3beinterestedin对……感兴趣,后跟名词、代词、动名词或从句。
【拓展】其同义短语为taeaninterestin【跟踪训练】(3)我对他说的话感兴趣。
I hathesaid二、重点句型与语法■句型ari,uusedtbeshrt,didn'tu?玛利奥,你过去个子矮,是不是?【精解】usedt意为“过去经常;以前常常”,后跟动词原形,“usedtdsth”这一结构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暗指现在不再做了。
【跟踪训练】(4)他以前放学后常常踢足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学案目录1. 第一单元学案及答案2. 第二单元学案及答案3. 第三单元学案及答案4. 第四单元学案及答案5. 第五单元学案及答案6. 第六单元学案及答案7. 第七单元学案及答案8. 第八单元学案及答案第一单元学案及答案学案内容: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本阅读: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学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主题等方面的知识。
2. 作:通过练写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词语研究:研究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增加词汇量。
答案:以下是本学案中涉及到的练题的答案:1. 题目1答案2. 题目2答案3. 题目3答案第二单元学案及答案学案内容: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知识。
2. 写作训练:通过练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语法练:巩固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答案:以下是本学案中涉及到的练题的答案:1. 题目1答案2. 题目2答案3. 题目3答案第三单元学案及答案学案内容: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2. 作文写作:通过练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语法练:巩固语法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答案:以下是本学案中涉及到的练题的答案:1. 题目1答案2. 题目2答案3. 题目3答案...(以此类推)第八单元学案及答案学案内容: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本阅读: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文章,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风格等方面的知识。
2. 写作练:通过练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词汇研究:研究课文中的生字词,扩大词汇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二单元购物4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二单元购物4 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购物",主要内容有: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学会计算总价,找零等。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
2. 培养学生独立计算总价,找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计算总价,找零。
难点:灵活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图片,购物场景图,计算器。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如:1元=10角,1角=10分。
3. 实例讲解:以实际购物场景为例,讲解如何计算总价,找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单位及换算,计算总价,找零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1元=____角,1角=____分。
(2)计算题:买一个球需要3元5角,你有5元,应找回____元____角。
(3)应用题:小明有2元,他想买一个2元5角的玩具,他需要____元____角。
2. 答案:(1)10,10。
(2)5,0。
(3)2,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民币有了基本的认识,能理解和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人民币单位换算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同时,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消费习惯,了解家庭月均消费水平,培养学生对家庭经济的认识。
《大学之道》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5.2 大学之道学案【学习目标】1、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2、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3、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难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写作背景】《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
到南宋时,朱嘉力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熹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
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作者介绍】戴圣: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
字次君。
梁人,又一说为魏郡斥丘人。
官九江太守。
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
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
时称“小戴”。
圣授梁人桥仁、杨荣。
由是小戴有桥、杨氏之学。
又曾选集古代各种礼仪的主要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
【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求的“三纲”,交代达到“至善”的途径。
(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部分(第2段):点明《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课文】1.第一段连用五个“后”有何作用?明确: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从“知止”到“能得”,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
2.本文第一段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明确:第一段将三纲领依次展开之后,紧接着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论述了“知止”,也就是说明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生物学案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第1课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标要求概述细胞都由细胞膜包裹,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考点一细胞膜的功能1.细胞膜:也称质膜,是细胞的________。
2.功能源于必修1 P40“问题探讨”: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______染液,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
这种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的方法叫作“染色排除法”。
1.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有没有特异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否所有信号分子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并说明理由。
第二单元第1课身边的数字设备教案+学案苏科版三上信息科技

知识点一:数字设备的发展趋势
-了解当前数字设备的发展趋势,如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探究数字设备发展趋势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知识点二:数字设备的选购与维护
-学习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数字设备,关注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售后服务。
-掌握数字设备的基本维护方法,如防尘、防潮、防病毒等。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数字设备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数字设备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答案:正确使用和维护数字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设备。
2.定期清理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如使用干净的布擦拭屏幕和外壳。
3.避免设备受到撞击或摔落,使用保护套或保护壳保护设备。
4.定期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注意网络安全,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下载不明来源的文件。
答案: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输入是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通过键盘输入文字。处理是指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运算和操作。存储是指计算机将处理结果存储在内存或硬盘中。输出是指计算机将处理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输出,如通过显示器显示图片和文字。
题型三:请说明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数字设备。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

第五课秋天的怀念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了解史铁生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本课的重点字词。
2.通过反复朗读,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形象,感悟作者的意图。
4.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写作背景】(一)写作背景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史铁生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整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
以至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
当他发现母亲病情很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文体知识】(一)文体知识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
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 《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 学案

6 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学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与要点。
2.理解飞机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关系,产生热爱科学、乐观观察与探索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尝试从不同角度提问题,和同学交流。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理解实验过程。
【学习难点】理解飞机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三、知识构建【素养储备】1.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的?2.说说你对“仿生学”的了解。
【自主学习】1.根据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2.课题是“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四、知识训练【基础训练字词强化】本文要求会写的词语有哪些?【课堂学习素养提升】1.阅读第3-7自然段,概括蝙蝠的飞行特点,从哪里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2.根据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写表格。
3.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雷达的相当于蝙蝠的;雷达发出的相当于蝙蝠的;雷达的相当于蝙蝠的。
【课后训练拓展延伸】1.句子练习。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你用该修辞造句。
2.连一连。
蝙蝠电子蛙眼野猪飞机青蛙防毒面具鸟儿雷达3.请简要讲述蝙蝠是怎样在夜间飞行的?五、课外阅读为了心中的那片碧水我生长在海子湖边。
海子湖的水曾经非常澄碧,蓝天白云在湖面上投下影子,朝霞晚霞使她五彩缤纷。
她向我们提供必须的生活用水,灌溉着周边无数的稻田。
一到夏夜,人们就端来木椅抬来竹床聚在湖边纳凉。
我们听乏了故事,就去追逐萤火虫;萤火虫拖曳的轨迹,给夏夜增添了多少神秘!可惜好景不长,湖边不断发生着灾难性的变化。
多家设备简陋的小造纸厂为了赚钱,把那些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排进湖里,使湖水变成了浑浊的墨绿色。
水葫芦疯长着,把大片的湖面遮蔽。
人们不再到湖边纳凉,因为受不了那种怪味。
人畜不时患病,那是因为喝了这脏污的湖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主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主编:李珍珍审核:历史组一、【情境导入】
大西洋太平洋
太
平
洋
印度洋
地球村是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你知道世界是怎样逐步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吗?
二、【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阅读指导:略
具体任务:
问题1:假设你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希望从西欧游历到亚洲,有几条路线可以设计?你知道其中的一些路线是哪些先辈最早探索发现的吗?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黑人明星?黑人的故乡在哪里?他们后来为什么生活在美洲大陆上?
问题3:1840年的鸦片战争可以说是中国人噩梦的开始,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能够来到中国并发动侵略战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4:《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实不止在中国,当时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瓜分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单元知识框架】
要求:形式不限、主题突出、揭示联系,有根有据。
【问题解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江苏无锡高三期中·8题)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
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
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故B正确。
【答案】B
2.(2012·安徽省城名校第三次联考·15题)“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
A、D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且不符合材料中的原意,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C项。
【答案】C
3.(2012·陕西商洛高三期末考试·26题)下表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以下是对该表内容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1689—1815年间欧洲各国海军规模统计(服役舰只数)
1689 1739 1756 1779 1790 1815 英国100 124 105 90 195 214
法国120 50 70 63 81 80
西班牙/34 /48 72 25
荷兰66 49 /20 44 /
A.大致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争夺海上霸权的情况
B.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C.经济实力决定了军事实力的强弱
D.英国海军从1689年起始终占优势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殖民扩张。
从材料时间以及欧洲各国海军规模变化可以判断A、B、C正确。
英国崛起是在18世纪中叶,17世纪荷兰人在海上称霸,故D不正确。
【答案】D
4.(2012·河北沧州高三复习质监·22题)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
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
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ilippines)。
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
A.带有宗教色彩B.尊重了当地文化
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D.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解析】考查殖民主义的影响。
由材料可知菲律宾是由殖民主义而产生的,说明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A、B、C三项无从体现。
【答案】D
5.(2012·广东珠海摸底)在《资本论》一书中,对资本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据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早期殖民制度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②“肮脏的东西”包括了奴隶贸易
③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我们要反对资本的扩张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
【解析】资本的扩张意味着经济的发展,故排除④,选择D项。
【答案】D
6.(2012·山东泰安质检·1题)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的社会,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和所学史实说明工业革命的评价:既提高了生产力,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资本及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人民对社会现实的失落,社会风气更加拜金,故此题应该全选。
【答案】D
7.(2012·山东泰安质检·1题)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
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
我暂时不再贫穷了。
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20世纪初期虽然生产者的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公认的社会地位仍然很低。
【答案】D
8.(2012·潍坊三县期中联考·14题)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这种感受的产生主要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解析】面对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环境污染,仍然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样鲜明的反差,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为到来的工业文明欢呼。
【答案】D
9.(2012·湖南四市九校第一次联考·16题)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
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古代美洲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考查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然后向外传播,很快传到北美地区,并快速发展,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此时已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故选B。
【答案】B
10.(2012·河南三门峡调研考试·27题)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D.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解析】考查世界经济相关知识点。
关键信息:1875~1914年、英国平关税率为0。
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反映的特点,说明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ABC说法错误。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