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2学案
8.2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doc

高二《文化生活》学案第八课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预习导航一、阳光下的阴影1.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的影响(1)积极影响: 丰富文化景观,扩展文化视野,活跃文化思想,激发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⑵消极影响: 落后、文化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2. 思考: 面对良莠混杂的文化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二、提高眼力,拒绝污染1. 落后文化(1)含义: 各种带有、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2)表现: 常以的形式表现出来.(3)对策: 不断通过,予以改造和剔除。
2. 腐朽文化(1)含义: 指封建主义和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2)危害: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3)对策: 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 落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2)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冲击。
4、判断:(1)落后文化、腐朽文化都是文化糟粕,都必须依法取缔。
()(2)落后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传统习俗是落后文化。
()三、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1. 思考: 当前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怎样的关系状况?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性质: 科学性和性。
(2) 地位: 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地位。
(3) 作用: 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和示范作用。
3. 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 大力发展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文化,坚决抵御腐朽文化。
4、判断:(1)只有弘扬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才有利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
()(2)在文化发展中只能发展主旋律作品,不能发展其他文化作品。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一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材料一针对电视频道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广电总局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对相亲、选秀等七大类娱乐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文化生活导学案

文化生活导学案文化生活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塑造了我们的个性和思想。
文化生活可以包括文学、艺术、音乐、电影、舞蹈等方方面面。
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我们不仅可以获得乐趣,还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情感,提升品位。
一、文学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反映社会、揭示人性、传递情感。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开阔眼界、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
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傲慢与偏见》等世界文学名著,都值得我们品味和反复品读。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文学沙龙、文学讲座、文学赏析活动,与他人交流感悟,一同悦享文学之美。
二、艺术艺术是审美的源泉,它包括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形式。
欣赏艺术作品可以让人心灵得到净化,情绪得到宣泄。
去博物馆、画廊、艺术展览会,体验艺术碰撞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创作,释放内心的情感和想象力。
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追求。
三、音乐音乐是一种跨越国界、语言、种族的共同语言,它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还是民族音乐,都有着不同的魅力和特点。
参加音乐会、音乐节、音乐培训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性格和审美情趣。
也可以平时多听音乐、唱歌、弹奏乐器,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激动。
四、电影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它融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元素。
看电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积极参与电影节、电影分享会、电影论坛等活动,交流电影心得和见解。
还可以自己动手拍摄短片、参加影视表演班,体验电影创作的乐趣和挑战。
五、舞蹈舞蹈是一种身心合一的艺术形式,它让人释放压力、舒缓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学习舞蹈,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舞蹈感,增强体魄和形体美。
参加舞蹈课程、舞蹈比赛、舞蹈演出,展示自己的魅力和风采。
也可以在家里跟着音乐跳舞,释放自己的激情和活力。
六、小结综上所述,文化生活是一个多姿多彩、无穷无尽的世界,我们应该积极融入其中,感受其中的快乐和力量。
【步步高】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课件人教必修3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 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 种形式的 文化活动 。
提醒 全面把握文化与人的关系,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影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 交往行为 和 交往方式 。
(2)材料二中,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交往方式有那么大的差别? 答案 受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国家的 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会有很大的不同。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探究点一 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背景材料
孟轲幼年丧父,家境甚为贫寒。他家住在一片坟地附近。孟 轲和一些小朋友玩抬棺材、挖坑、哭号的游戏。孟母担心, 此地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的一条街上,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商人巨贾云 集,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学起商人做买卖的游戏来。 孟母感到此地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是又决定搬家。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孟家第三次住的地方是一个书院旁边。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 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孟母认为,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处,因 而定居该处。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 境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名儒,被尊称为“亚圣”。
问题探究
(1)孟子在三个不同的住处模仿三种不同的行为,这能说明 什么? 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来源于不同形 式的文化活动。孟轲久居坟地,模仿哭号,在集市附近学商人 吆喝,在书院附近学习礼仪和读书,都是受到了当时活动和环 境的影响。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2.深远持久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
深远持久 的。 (2)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 确定 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 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 深远持久 的影响。
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学案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三课)(一)世界文化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表现: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的_______________,也是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______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 ___ 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 ___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4)文化是,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3、尊重文化多样性(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和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维持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复习)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复习)班组学号姓名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编制人:使用日期:2013.10.一、【学习目标】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形式、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二、【重点难点】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三、【基础自学】(一)默写以下内容1、文化的特点:2、文化的作用:3、简要概括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4、简要概括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5、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6、文化塑造人生:(二)易错易混(观点辨析,判断正误且简要说明理由)1、自然风光是一种文化现象。
2、凡是文化都具有积极作用。
3、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所以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4、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法选择的。
四、【习题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
这说明()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2、青藏高原的文化之美无处不在。
譬如帐篷这一供藏族同胞栖身的特殊“居所”,便带有高原特有的神秘和深厚的藏传佛教及民俗文化的色彩。
这说明()A、生活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活B、文化包括纯自然的景观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3、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园林雕塑②大运会火炬传递③高中语文教材收录金庸小说④网络监督⑤学习科学发展观⑥“双百”人物评选⑦千年铁树开花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⑦D、①③④⑤⑥4、品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在品茶过程中可以静心、静神、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口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必修3文化(2)(3)课时学案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第2课时【学习要求】了解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重点)分析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难点)【知识测评】一、最佳选择题: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3.以共建“信用长三角”为主题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论坛”于2004年5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会议发布了被称为中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的《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
长三角16个城市市政府之所以要联合建设“信用长三角”,是因为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②国家要积极发展教育、技、文化事业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④国家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济调节、市场监管(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仅需要用经济的复兴来建设物质文明,用政治的进步来建设政治文明,同时也需要用文化的发展来建设精神文明。
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持、动力和保证,如果没有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论断集中阐述了( )A.经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B.政治文明是民族复兴的保证C.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D.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不可偏废5.“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主要强调了( )A.经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B.政治文明是民族复兴的保证C.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D.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二、综合探究6.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家乡文化生活》导学案

《家乡文化生活》学案【单元导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家乡文化生活”。
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
在这一单元所说的家乡,主要指我们居住的城乡社区。
家乡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
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要学会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素养目标】1.了解访谈及其它调查方法,并撰写家乡文化主题调查报告。
2.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思考家乡传统习俗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结合具体实际,给家乡的文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学习重难点】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认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学习方法】访谈法、调查法、探究法。
【学习过程】第一模块: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任务: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活动提示:1.访谈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先要了解才写对象,然后拟定访谈提纲,最后根据访谈主题选定合适的访谈对象并征得对方同意。
2.访谈中提出问题应具体明确,切忌笼统、含糊不清。
3.撰写“志”要突出家乡特色。
附:访谈记录表附:历史建筑登记表【访谈技法】(一)“三要”1.主导场面,要善于引导。
2.语速要控制好。
3.谁来执笔要说清楚。
(二)“六不要”1.不要过于主动。
2.不要啰唆。
3.自己不要急于下结论。
4.不要一开始过度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比如“您的信息很重要”之类的。
5.介绍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不要用“可能”等字眼。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教案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网络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网络◆考点阐释考点 21:中华文化积厚流光、广博精湛.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看,中华文化积厚流光(1)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点的发展历程①古代的绚烂——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远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近代的衰微——跟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衰败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③现代的中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才能创建中华文化新的绚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
④发展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使之与今世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表现时代性。
(2)积厚流光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没有中止而持续到现在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化积厚流光的目睹——汉字与史册文籍①汉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记。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就。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日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记。
②史册文籍A.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目睹。
B.原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留历史资料。
c.我国史册文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温馨提示】文字、文学、文物、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会丰富成就。
文字的发明,令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文学:以文字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发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络为能够演唱的抒怀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会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级《文化生活》教学案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3-21 (第二课)学习目标: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途径、内容、特点;2.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第一课时:感受文化的影响[课堂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途径P15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内容)1、文化影响人们的和。
材料二: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美两国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的差异表明什么道理?2、文化影响人们的、和。
P14 不同的、、都会影响人,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和的特点。
P15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一般不是、。
①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人们从事文化活动的许多启示、精神享受或困惑,许多都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
②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的过程。
P16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
①这一特点表现在交往方式、和上。
P16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和。
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对人的和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误区分析】1、处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人自然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所以人们一旦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永远不变。
()【课堂检测】1.2012年8月30日,在中小学即将开学之际,广东莞城文化执法队开展专项检查行动,以净化学校周边文化环境,是因为()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2013中山纪念中学检测)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①孟母三迁②耳濡目染③东施效颦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观。
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观。
对西方人的赞美之辞,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现。
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4.“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
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
这种差异表明()①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③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2013唐山一中月考)根据统计预测,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
“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
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某女士给《西宁晚报》打热线电话称,她的小孩喜欢上网聊天,现在和家人、朋友讲话满口都是“偶”(我)、“酱紫”(这样子)等网络语言,甚至作文中也出现“JJMM”(姐姐妹妹)、“灌水”等词。
“亲,这里是青海师范大学接待处!”,2011年8月30日,青海师范大学的女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迎接新生。
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
据此回答6~7题。
6.(2013溱潼中学初考)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7.(2013溱潼中学初考)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8.(2013温州八校联考)“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
”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12广东卷)30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文化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0、(12广东卷)31.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品牌。
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课堂归纳】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课后作业] 教辅资料活页—课时作业(三)文化影响人的2个途径 文化影响人的2个表现内容 文化影响人的2个特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课时:文化塑造人生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生:体现在:P18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世界。
1、积极参加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的文化能增强人的力量。
1、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和,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这种先进文化,总给人以无穷力量。
三、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
P21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的。
②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误区分析判断】1、只要是文化就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一个人具有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课堂检测】1..铜陵市因铜而生、因铜得名、因铜而兴,“青铜文化”源远流长。
如今,“好人文化”正为这座穿越了3500年历史的古铜都烙上了新的印记。
黄锡文信守“生死约定”替战友尽孝27年,王铜陵在排污下水管网维修的岗位上干了20多年……铜陵从来不乏好人,也不缺感人的故事。
这与铜陵“好人文化”的良好氛围不无关系。
这说明()①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性格、处理问题的态度常常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孩子。
一般来说,有文化、有道德、有涵养的父母,带出的孩子可能素养也比较好;反之,孩子的素养就可能比较差(当然,对此也不能绝对理解,因为一个人所受影响是多方面的)。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家庭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②人的成长受家庭文化环境的影响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及其产品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④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3广州越秀区摸底)2011年底被誉为“一部成功史”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在全球销售火爆,“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都是其中的经典名言。
从中我们感受到优秀文化作品可以()A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体现文化的多样性5..(2013无锡一中检测)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
该留言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6..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
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等。
由此可见()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科学技术是新追求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创造的就越多,人们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7..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
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回答8、9题。
8..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9..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课堂归纳】1个核心:文化对人的作用1个重要途径: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3个表现: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3个表现3个主要素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自主阅读】《优化探究》Y17 -18 --单元知识网络构建、单元要点知识整合、高考真题【课后作业】教辅资料活页—课时作业(四)【观点分析】:1、“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就是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