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学压轴题总结归类

合集下载

(典型)初中九年级毕业考试物理压轴题梳理详解汇总

(典型)初中九年级毕业考试物理压轴题梳理详解汇总

(典型)初中九年级毕业考试物理压轴题梳理附答案详解汇总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改编)以下描述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A .一节干电池能提供2V 电压B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为45kgC .一本物理课本厚度为8mmD .小明同学跑八百米用了20s2.(改编)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原子、原子核、质子 B .原子核、电子、质子 C .中子、原子核、电子D .电子、质子、原子3.(改编)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 .当声源停止振动,声音也马上消失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D .在道路两旁种植绿色植物有利于噪声的防治4.(改编)如题4图所示,一货物沿水平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货物所受重力和传送带所受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 .货物所受支持力和货物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货物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 .货物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5.(改编)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对外界做功了B .0℃的水也有内能C .热传递一定会增加物体的内能D .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增加6.(改编)如题6图所示,小球由静止沿光滑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机械能越来越大B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 .若小球进入水平面时所有外力马上消失,小球将静止D .若小球进去水平面后不受阻力,小球速度将越来越快题4图题6图7.(改编)小王和小李分别利用甲、乙两导体“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并将自己整理好的实验数据画到了同一坐标图上,得出了如题7图的图像,通过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 B .乙为定值电阻,阻值为5ΩC .将两电阻并联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电流为0.75AD .将两电阻串联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电流为0.40A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原创)小华正用音响放音乐,突然,音响旁边的手机有电话打进来了,此时音响发出“沙沙”的杂音,这声音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km/s ,空调机遥控器发射的____________也是该物质的一种。

九年级物理中考必考点大热点压轴题分类汇编(电学计算题)

九年级物理中考必考点大热点压轴题分类汇编(电学计算题)

最新九年级物理中考必考点大热门压轴题分类汇编物理电学计算题解题要求:1.写出所依照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写出代入数据的过程计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1.如图1所示,R1=2Ω,R2=4Ω,U=12V;求:1〕经过电阻R1的电流I1;2〕电阻R2两头的电压U2。

2A,8V〕2.如图2所示,电流表示数为0.5A,R2=20Ω,经过R2的电流是,求:电压表的示数;电阻R1=?(6V30Ω)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8V,R1=4R2,电流表A的示数为;求:电阻R1,R2各为多少欧?(200Ω50Ω)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U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经过电阻R1的电流为3A。

当电路中开关S断开时,R1两头电压为5V,R2的电功率为10W.求:电源电压U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

(15V5Ω10Ω)把阻值为300Ω的电阻R1接入电路中后,经过电阻R1的电流为40mA;把阻值为200Ω的电阻R2和R1串连接入同一电路中时;求:1〕经过电阻R2的电流为多少?2〕R2两头的电压为多少?3〕5min内电流经过R2做功多少?0.75A)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知R1=12Ω,R2=6Ω。

求:1〕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读数2〕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读数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U不变,R1=6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A,求R1两头的电压;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求R2的电阻值。

(6V30Ω)8.如图7所示,定值电阻R1和R2串连,电源电压为7V,电流表的示数为0.5A,R2的电功率为。

求:电阻R2两头电压和电阻9.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为R1的电功率。

(5V1W)S断开时,8V,且保持不变。

R1=4R2。

当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2A。

求:1〕电阻R1和R2的阻值各为多少欧?(4Ω1Ω)2〕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1和R2的电功率各为多大?(16W64W)10.如图9所示,R1=6Ω,经过电阻R2的电流I2=0.5A,经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I1:I2=2:3。

2020-2021中考物理—电路类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电路类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则(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电路图可知,R 1与滑动变阻器R 3并联后,与R 2串联,电流表测通过R 3的电流,电压表测R 1两端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R 3接入电路中电阻增大,则电路中总电阻变大,根据U I R=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变小;又根据U IR =可知,R 2两端电压U 2变小,因为电压表示数2U U U =-源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

根据U I 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时,通过R 1的电流变大,又因为电路中总电流变小,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R 3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

故选D 。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1标有“10 Ω 0.4A”字样;R 2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3V 。

闭合开关S ,调节电阻箱,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可达到0.6AB .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C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D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可知定值电阻1R 与电阻箱2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与电阻箱2R 并联,测电阻箱2R 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允许通过1R 最大电流是0.4A ,允许通过电阻箱2R 的最大电流为1A ,电流表量程为0~0.6A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得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故A 错误;B .当电阻箱阻值最小,电路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时,定值电阻1R 两端电压最大为1U 大=1I R ⨯大=0.4A 10Ω⨯=4V电源电压6V ,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可得,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2U =小6V -4V=2V即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 ,故B 正确;C D .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2V ,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由I =U R可得电阻箱2R 的最小阻值 2R 小=2U I 小大=2V 0.4A=5Ω 电压表量程0~3V ,则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大为3V ,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I 小=11U R 小=6V 3V 10Ω-=0.3A 电阻箱2R 的最大阻值2R 大=2U I 大小=3V 0.3A=10Ω 即电阻箱2R 的阻值范围是5Ω~10Ω,所以不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故C 错误,D 正确。

中考物理压轴题大揭秘专题专题15变化及取值范围类电学综合计算含解析

中考物理压轴题大揭秘专题专题15变化及取值范围类电学综合计算含解析

专题15变化及取值范围类电学综合计算考点01:极值类电学综合计算题:此考点通常是题目中给出了若干已知电学物理量,同时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了限定,如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或给出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者给出了变阻器的规格,要求在保证电路安全的这些限定条件下,求某个物理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易错警示】此考点应注意:无论求哪个物理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均必须保证电路安全,即不能损坏电表,也不能损坏灯泡及滑动变阻器,然后才能利用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去求解某个物理量的极值;另外应注意在题中给出多个条件时,必须注意分析隐藏的条件,避免“顾此失彼”如电路中给出了电流表的量程、变阻器的规格,在串联电路中当从最大电流入手去求解某个物理量时还要考虑所求电流是否超过了灯泡的额定电流;如果给了多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若并联应注意通常以额定电压较小的电压值为电源电压。

例1:(2020唐山路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0Ω、1A”字样,电压表有“0—3V和0—15”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

(1)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的大小为0.5A,求R1的功率和电压表的示数。

(2)若用电阻R3来替换R1选择适当的电表量程,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最大,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则满足要求的R3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多大。

【答案】(1)13V(2)40Ω,18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R1的功率P1=I12R1=(0.5A)2×10Ω=2.5W;此时U1=I1R1=0.5A×10Ω=5V,所以U2=U—U1=18V—5V=13V。

(2)用电阻R3来替换R1,要使电压表示数变化最大,电压表应选0—15V量程,当电流表量程为0—0.6A时,最大电流为0.6A,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R3的最小值R3小=U/I=18V/0.6A=30Ω,电压表为15V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200Ω,此时I2=U2/R2=15V/200Ω=0.075A,因为串联,I2=I3,则R3的最大值R3大=U3/I3=3V/0.075A=40Ω,当电流表选择0—3A量程时,最大电流为1A,R3的最小电阻R3小=U/I=18V/1A=18Ω;综合上述满足要求的R3的最大值为40Ω,最小值为18Ω。

初三物理电学压轴题总结归纳归类

初三物理电学压轴题总结归纳归类

初三物理电学压轴题总结归纳归类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初三物理电学压轴题总结归类解题思路:①画等效电路图注:有导线和电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走导线不走电阻;找电压表的起点和终点,电流流过谁,测的就是谁的电压;②找题中的比值条件,通常都是电流、电压、电功率之比,我们将每一个比值转化为电阻之比;从而可以找到任意电阻之间的关系;③看题中的问题,通常也是求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如果可以直接用公式最好,否则将我们所求的物理量与题中的已知物理量相比,得到电阻之比即可;一、已知电阻之比,求电流、电压问题;1.两个用电器,第一个电阻是R,第二个电阻是2R,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第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伏,那么第二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A、2伏;B、8伏;C、4伏;D、6伏。

2.现有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如果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5伏,那么,R1两端的电压将是:( )A、6伏;B、5伏;C、9伏;D、10伏。

3.灯泡L1的电阻为200欧,灯泡L2的电阻为400欧,两个灯泡并联后接入电路中,若通过L1的电流强度为安培,则通过L2的电流强度为:( )A、安培;B、安培;C、2安培;D、1安培。

二、已知电流、电压之比,求解电流、电压问题;1. 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 、1:3 B 、3:l C 、2:3 D 、3:22.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Ω=200R ,变阻器abac R R 51=,当滑片P 在C 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I ,当滑片P 在B 点时,电流表示数为2I 。

已知:2:5:21=I I ,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ab R 。

(Ω60)3. 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

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4压表的示数为6V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则前后两次通过R0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____,电源电压是______________V 。

初三物理电学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电学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电学专题复习(一)复习方法指导1、短路及其危害(1)短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2)短路的危害:使电流过大、损坏电源、导线。

(3)怎样排除短路。

可采用“电流的流向法”,用颜色笔分别描画出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的各条路径。

其中只要一条路径上没有用电器,这个电路就发生了短路。

2、局部短路:如果导线接到一部分用电器两端,这部分用电器不再起作用,但还有其它用电器,这种电路叫局部短路。

例:当开关S闭合时,灯L2将被局部短路。

3、怎样识别电路接法:(1)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可用“电流的流向法”判断,若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有两条路径是并联。

(2)有三个用电器的电路除串联、并联外,还有混联。

若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三个用电器串联;若有三条电流的路径,并且三个用电器分别在三个支路上,则这个电路是并联。

若有两条电流路径,有一个用电器在干路上,或有两个用电器串联在一条支路上,这个电路是混联。

4、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在串联或并联电路中,用一个电阻代替电路中的几个电阻,这个电阻叫原来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又叫总电阻。

计算总电阻要注意以下几点:(1)总电阻跟几个电阻之和含义不同。

(2)总电阻不一定大于各部分电阻值,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每一个分电阻。

(3)n个相同电阻串联,总电阻R串=nR,n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n。

(4)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1R2/R1+R2。

5、串、并联电路中的比例关系:(1)串联: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

6、怎样分析变化的电路: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或开关的启闭,会引起电路结构的改变,或使电路的电阻改变,从而造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这一类电学题叫电路变化题。

(1)串联电路。

一般的解题方法有两种:①运用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分析方法。

②利用串联电路的比例关系分析:(2)并联电路一般解法有两种。

①先“部分”→再“整体”→再“局部”。

中考物理与电路类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与电路类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1.如图新型落地扇有一个电源开关S 1,闭合S 1,电动机正常作,其内部还有个防倾倒开关S 2,S 2处于常闭状态,当落地扇倾斜时S 2能自动断开,使电动机停止工作,图中电路中符合这一功能的是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D .由题意可以得出,当开关S 1和S 2同时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当开关S 2断开时,电动机就停止工作,因此两开关应该为串联关系,故ABD 选项不符合题意,C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端向 b 端滑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 1、V 2、V 3示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1U ∆、2U ∆、3U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为 I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压表V 1与V 2的示数之和不变B .电压表V 3示数变大,电压表V 3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滑过的那一段距离对应的阻值为2U ID .1U ∆大于3U ∆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 .由题中的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b 端滑动一段距离时,三电阻串联,电压表V 1测1R 与2R 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 2测3R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 3测2R 与3R 两端的电压之和,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一段距离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U IR =可知,1R 与2R 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V 1与V 2的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即不变,则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故A 项正确;B .因电压表V 3的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压减去1R 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V 3的示数变大,因电压表V 3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23R R +的阻值,所以电压表V 3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故B 项正确;C .由欧姆定律得,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过的那一段距离对应的阻值为:23U R I=故C 项错误;D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a 端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V 3示数是:31U U IR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b 端滑动一段距离时,V 3测量电阻2R 、3R 两端的电压3U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31U U I R ''=-则:3311131U U U U I R U IR I I R IR '''=-=---=-=()()由题意可得:211U I R R +=()所以1U ∆大于3U ∆;故D 项正确;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0的最大电阻是20Ω。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答案),电学没学好,打印出来多练练!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答案),电学没学好,打印出来多练练!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答案),电学没学好,打印出来
多练练!
初中物理的电学部分,无非就是电路知识、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简单磁路,以及如何测量电阻之类的内容。

别看初中物理简单,但要学好也需费一番功夫才行。

初中阶段,物理的学习满打满算也就两年,因此,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接触到的知识都只是些比较浅显的知识,公式定理也都是最基础的,方便同学们去理解记忆。

在初三的时候,电学会跟大家见面,在学习电学时,遇到的第一关将决定了后续电学是否能够学的顺利,如果这一关过不去,那么后面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直接导致中考失败!后患实在是无穷。

初中的物理,可能对于大家来说力学是一个难点,毕竟在这个知识点上面所花的时间最多,考试时其分数占比也很高。

相较而言电学所学的知识就稍微少点了,但也是初中学习的重点。

我们要做到在初中就把电学部分给吃透,才好在高中有一个好的基础去迎接更加高深的知识,因为在高中时期,电学部分是重中之重,由不得半点马虎。

为此,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答案),电学没学好,打印出来多练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电学压轴题总结归类 解题思路: 画等效电路图注:有导线和电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走导线不走电阻; 找电压表的起点和终点,电流流过谁,测的就是谁的电压; 找题中的比值条件,通常都是电流、电压、电功率之比,我们将每一个比值转化为电阻之比;从而可以找到任意电阻之间的关系;看题中的问题,通常也是求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如果可以直接用公式最好,否则将我们所求的物理量与题中的已知物理量相比,得到电阻之比即可;已知电阻之比,求电流、电压问题;两个用电器,第一个电阻是R,第二个电阻是2R,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第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伏,那么第二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 A 、2伏; B 、8伏; C 、4伏; D 、6伏。

现有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如果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5伏,那么,R1两端的电压将是:( )A 、6伏;B 、5伏;C 、9伏;D 、10伏。

灯泡L1的电阻为200欧,灯泡L2的电阻为400欧,两个灯泡并联后接入电路中,若通过L1的电流强度为0.5安培,则通过L2的电流强度为:( )A 、0.75安培;B 、0.25安培;C 、2安培;D 、1安培。

已知电流、电压之比,求解电流、电压问题;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O.8A 。

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 、1:3 B 、3:l C 、2:3 D 、3:2电源电压保持不变,Ω=200R ,变阻器abac R R 51=,当滑片P 在C 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I ,当滑片P 在B 点时,电流表示数为2I 。

已知:2:5:21=I I ,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ab R 。

(Ω60)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

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4压表的示数为6V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则前后两次通过R0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____,电源电压是______________V 。

(2:1 9)电源电压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它连入电路的电阻Ω=51R 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0V ,P 0RVA C B电流表的示数是1I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它连入电路的电阻Ω=152R 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 ,电流表的示数为2I 。

求:(1)21:I I (2)电源电压U (2:1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Ω=101R 。

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 ,电压表的示数为1U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电压表的示数'U 。

已知5:6:'=U U ,求开关S 断开时,电阻2R 两端的电压。

(3)已知电流、电压、电功率之比,求解电流、电压、电功率问题;39 (2013北京中考) 如图18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

当闭合开关S 、S1和S3,断开开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阻R1的电功率P1=8W ,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闭合开关S 和S2,断开开关S1和S3,滑片P 滑至另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P2=3.5W ,电流表的示数为I2;当闭合开关S ,断开开关S1、S2和S3,滑片P 滑到B 端时,电阻R2的电功率为P3,电流表的示数为I3。

已知:11221457R U R U ,。

求:(1)电流I1与I2之比; (2)电功率P3。

(2012北京中考)如图17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当只闭合开关1S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I ,电压表的示数为1U ,电阻2R 的电功率为1ρ,当开关1S 、2S 、3S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I ,电压表的示数为U ;当只闭合开关1S 时,电阻1R 的电功率为0.64W ,已知:41,43211==I I U U ,求: (1)电阻1R 与2R 之比: (2)电阻1R 的电功率1P 。

38.(2011北京中考)如图19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 保持不变。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阻R1的电功率为P1,电阻RA 的电功率为PA ;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B 时,电压表的示数U2为2V ,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阻RB 的电功率为PB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位于最右端时,电阻R2的电功率为8W 。

已知:R1:R2=2:1,P1:PB=1:10,U1:U2=3:2。

求:(1)电源两端的电压U;(2)电阻R2的阻值;(3)电阻RA的电功率PA。

37.(2010北京中考)图2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A时,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I1,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为P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B时,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I2,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为P2。

已知:P1等于P2,电阻R1与R2之比为1:2。

求:(2)电源两端的电压U。

(1)电阻RA与RB的比值;39.(2009北京中考)图2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

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I1为1A,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为4W,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

已知P2:P2′=1:4,U1:U2=2:1。

求:电流表的示数I2为多少安?电源两端的电压U为多少伏?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通电5min,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多少焦?38.(2013海淀一模)如图19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开关S3始终闭合。

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M 时(图中未标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M ,电流表的示数为I1,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M 为0.4W 。

保持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N 时(图中未标出),变阻器的阻值为RN ,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1,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N 仍为0.4W 。

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仍置于位置N 时,电压表的示数变为U2。

已知I1:I2=2:1,U1:U2=7:9。

求:(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M 与RN 之比; (2)定值电阻R1与R2的阻值之比;(3)改变开关状态和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路的电功率最大,求出电路的最大电功率。

38(2013东城一模).如图30所示电路,设电源电压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1。

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2。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I3。

当开关S1 、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4,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3:1,此时RL 消耗的电功率为0.5W ;已知I1:I2 =3:1, 求:(1) 电阻R1:R2;(2) 电流I3:I4; (3)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Pm 。

图19 R 1VS 1PR 2S 2S 337.(2013西城一模)如图27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灯丝电阻不变。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

开关S1、S2都断开,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灯L恰能正常发光,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灯L消耗的电功率与它的额定功率之比为4∶9,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

当两个开关都闭合,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1.5A,R1消耗的电功率为9W。

此时电路总功率P总∶P2=18∶1。

求:(1)两个开关都闭合,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2)灯L的额定电功率PL0。

38.(2013朝阳一模)如图1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 0.3A”字样,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使用前位于最右端。

当开关S1 、S2都闭合,调节滑片P的位置至a点时,小灯泡的功率为PL,电压表的示数为Ua,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调节滑片P的位置至b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Ub,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2/。

(图中未标明a、b点的位置)已知:P2∶P2′=25∶18,PL比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0.55W。

(6分)求:电流表、电压表两次的示数和电源电压。

S1R1LS2R2 P图1938.(2013丰台一模)如图19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小灯泡L灯丝电阻保持不变。

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B端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只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AB中点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4,电流表的示数为I2;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3,电压表的示数为U3,电阻R1的电功率P1为2W,已知:U1:U3=3:1,I1: I2=7:1。

求:(1)电阻R1与R2之比;(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38.(2013海淀二模)图22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阻R2的电功率为P2,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滑片P位置不变),电阻R2的电功率为P2',电流表的示数为I2,且P2:P2'=16:25;当开关S闭合,S1和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点C(图中未画出)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C,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已知U1:U2=1:2,这时R2的电功率为9W,RC 的电功率为3W。

(1)求I1与I2的比值;(2)求RA与RC的比值;(3)若通过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路的电功率达到最大,求此时的电功率Pm。

图17R2R1S1 S2 V1V2P BARS图2239.(2013东城二模)如图28所示的电路图中,把端点A 、B 接在电压U 不变的电源两端,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

把端点C 、D 接在电压U 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

把端点C 、B 接在电压U 不变的电源两端,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3,电流表A2的示数为I4。

把端点A 、D 接在电压U 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I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