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的六种模式

合集下载

rabbitmq的六种工作模式

rabbitmq的六种工作模式

rabbitmq的六种⼯作模式RabbitMQ的六种⼯作模式:1、Work queues2、Publish/subscribe3、Routing4、Topics5、Header 模式6、RPC⼀、Work queues多个消费端消费同⼀个队列中的消息,队列采⽤轮询的⽅式将消息是平均发送给消费者;特点:1、⼀条消息只会被⼀个消费端接收;2、队列采⽤轮询的⽅式将消息是平均发送给消费者的;3、消费者在处理完某条消息后,才会收到下⼀条消息⽣产端:1、声明队列2、创建连接3、创建通道4、通道声明队列5、制定消息6、发送消息,使⽤默认交换机消费端:1、声明队列2、创建连接3、创建通道4、通道声明队列5、重写消息消费⽅法6、执⾏消息⽅法新建两个maven⼯程,⽣产消息的⽣产端,消费消息的消费端;pom.xml⽂件中依赖坐标如下:<dependencies><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logging</artifactId><version>2.1.0.RELEASE</version></dependency><dependency><groupId>com.rabbitmq</groupId><artifactId>amqp-client</artifactId><version>5.7.0</version></dependency></dependencies>⽣产端的代码如下:package com.xyfer;import com.rabbitmq.client.BuiltinExchangeType;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hannel;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import com.rabbitmq.client.ConnectionFactory;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outException;/*1、声明队列2、创建连接3、创建通道4、通道声明队列5、制定消息6、发送消息,使⽤默认交换机*/public class Producer02 {//声明队列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QUEUE ="queu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Channel channel = null;try {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new ConnectionFactory();connectionFactory.setUsername("guest");//mq登录⽤户名connectionFactory.setPassword("guest");//mq登录密码connectionFactory.setVirtualHost("/");//rabbitmq默认虚拟机名称为“/”,虚拟机相当于⼀个独⽴的mq服务器//创建与RabbitMQ服务的TCP连接connection = connectionFactory.newConnection();//创建与Exchange的通道,每个连接可以创建多个通道,每个通道代表⼀个会话任务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通道绑定队列/*** 声明队列,如果Rabbit中没有此队列将⾃动创建* param1:队列名称* param2:是否持久化* param3:队列是否独占此连接* param4:队列不再使⽤时是否⾃动删除此队列* param5:队列参数* String queue, boolean durable, boolean exclusive, boolean autoDelete, Map<String, Object> arguments**/channel.queueDeclare(QUEUE,true,false,false,null);//通道绑定邮件队列for(int i = 0;i<10;i++){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mq 发送消息。

交换机的六种模式

交换机的六种模式
退出:exit命令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命令或者按” ctrl +z”返回到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line)#
配置交换机的系统信息
(1)在ciscoIOS系统配置交换机的系统信息
配置交换机的主机名:switch(config)#hostname
设置超级用户口令:switch(config)#enablesecret password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password
配置远程登录口令:switch(config)#line vty 0 4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password
改变系统时间的设置:switch#clock set hh:mm:ss day month year
交换机的六种模式
交换机的பைடு நூலகம்种模式(ciscoios系统)
(1)用户模式>
(2)特权模式#
(3)全局配置模式(config)#
(4)接口配置模式
(5)VLAN配置模式
(6)Line模式
模式
进入和退出该模式的方法
命令提示符
用户模式
进入:开始一个进程就进入该模式
退出:logout或quit
Switch>
特权模式
配置设备管理地址: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1
Switch (config-if)#ip address ip addr netmask
退出:exit命令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或”ctrl +z”键返回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if)#
VLAN模式
进入:switch>vlan database

实验四 交换机VLAN配置

实验四  交换机VLAN配置

实验四交换机VLAN配置一、实验目的1、理解VLAN的概念、原理及划分VLAN的方法。

2、掌握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划分方法。

3、掌握Cisco2950交换机的单交换机和跨交换机VLAN配置方法,了解各配置命令的作用。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试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Cisco 2960交换机、具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直通双绞线、交叉双绞线、Cisco 配置线缆。

四、实验要求1、预习报告中需解决以下问题:熟练掌握Cisco2960交换机VLAN相关配置命令以及各命令的作用。

2、试验中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

3、试验后按规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1)VLAN的概念◆虚拟局域网是以局域网交换机为基础,通过交换机软件实现根据功能、部门、应用等因素将设备或用户组成虚拟工作组或逻辑网段的技术。

◆特点是在组成逻辑网时无须考虑用户或设备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

VLAN可以在一个交换机或者跨交换机实现。

❖(2)VLAN的实现原理◆1986年3月,IEEE 802委员会发布了IEEE 802.1q VLAN标准。

◆1988年,IEEE批准了802.3ac标准,这个标准定义了虚拟局域网的以太网帧格式,在传统的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4字节的标识符,称为VLAN标记,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如图1所示。

如果还使用传统的以太网帧格式,那么就无法划分虚拟局域网。

◆VLAN标记字段的长度是4字节,插在以太网MAC帧的源地址字段和长度/类型字段之间。

VLAN标记的前两个字节和原来的长度/类型字段的作用一样,总是设置为0x8100,称为802.1q标记类型。

◆虚拟局域网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每一个VLAN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哪一个VLAN。

◆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

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为分析执行一条指令,其(1) 。

(1)A( 操作码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地址码应存入程序计数器(PC)。

B( 操作码应存入程序计数器(PC),地址码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

C( 操作码和地址码都应存入指令寄存器。

D( 操作码和地址码都应存入程序计数器。

试题解析: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取到数据寄存器(DR)中,然后再传送至IR。

指令划分为操作码和地址码字段,由二进制数字组成。

为了执行任何给定的指令,必须对操作码进行测试,以便识别所要求的操作。

指令译码器就是做这项工作的。

指令寄存器中操作码字段的输出就是指令译码器的输入。

操作码一经译码后,即可向操作控制器发出具体操作的特定信号。

答案:(1)C? 进度安排的常用图形描述方法有GANTT图和PERT图。

GANTT图不能清晰地描述 (2) ;PERT图可以给出哪些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另一些任务。

下图所示的PERT 图中,事件6的最晚开始时刻是 (3) 。

(图略,后补)(2)A(每个任务从何时开始 B(每个任务到何时结束C(每个任务的进展情况 D(各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3)A(0 B(1 C(10 D(11试题解析:甘特图的优点是直观表明各个任务的计划进度和当前进度,能动态地反映软件开发进展的情况,是小型项目中常用的工具。

缺点是不能显式地描绘各个任务间的依赖关系,关键任务也不明确。

PERT图中的关键路径是1?2?5?7?9,总共15天。

在不影响关键路径,并考虑到5?8这个任务的前提下,事件6的最晚开始事件是第10天。

答案:(2)D,(3)C? 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用例应根据 (4)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4) A(程序的内部逻辑 B(程序结构的复杂性C(使用说明书 D(程序的功能试题解析: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无线网络的六种组网架构

无线网络的六种组网架构

无线网络的六种组网架构,你用过几种?无线网络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项目中,处处都有应用,无线网络如何组网呢?很多朋友在项目中都有可能有相关的疑问,本期我们来看下关于它的六种组网方式。

组网一:家庭无线网络组网组网图:这是典型家庭无线组网,此网络中做了两次NAT,分别在无线路由器和光猫出口。

无线路由器将有线信号转为无线Wi-Fi信号。

也可将无线路由器设置为中继模式,DHCP在光猫上进行,这样无线路由器只做二层透传,无需NAT。

组网二:Ad-Hoc组网架构组网图:图片用户可在笔记本电脑上(Win7以上系统)创建无线网络,用于其他无线终端连接,实现局域网通信。

组网三:中小型企业无线组网组网图:无线的三大重要组件:无线AP、无线控制器、POE交换机,以前组网方式也是常规中小企业的无线组网方式。

组网四:大规模无线组网架组网图:与第三种组网方式一样,在规模与设备上进行升,在实际项目中在设备的选用上高于第三种。

组网五:WDS无线桥接组网组网图:桥接主要通过无线实现两个网络互联,之前文章有给大家介绍过室外AP,传统室外AP都可以设置为网桥模式。

当然,用室外AO做网桥成本太高。

一般厂商都有专门的网桥设备,用于无线桥接,价格相对更低,且桥接距离更远。

桥接组网分为点对点、点对多点两种,如上面图所示,针对接入点较多的场景,推荐使用点到多点组网,节省AP/网桥数量。

在生产环境中推荐使用2.4GHz频段做为WDS桥接回传,信号衰减小,5GHz 频段实现用户终端接入,降低干扰,以达到最好的覆盖效果。

组网六:MESH组网无线MESH组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是指利用无线链路将多个AP连接起来,并最终通过一个或两个根节点接入有限网络的一种网状动态自组织自配置的无线网络。

组网架构如图所示:MESH架构组网主要应用于仓储环境或厂房:此类场景面积较大且不方面布线,只能采用MESH架构组网,AP设置为MESH模式,自动协商,进行组网和数据回传,边缘AP接入有线网络即可,减少布线工作,同时具备链路冗余功能。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多⽹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多⽹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Linux 多⽹卡绑定⽹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常⽤的有三种mode=0:平衡负载模式,有⾃动备援,但需要”Switch”⽀援及设定。

mode=1:⾃动备援模式,其中⼀条线若断线,其他线路将会⾃动备援。

mode=6:平衡负载模式,有⾃动备援,不必”Switch”⽀援及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想做成mode 0的负载均衡,仅仅设置这⾥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是不够的,与⽹卡相连的交换机必须做特殊配置(这两个端⼝应该采取聚合⽅式),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卡是使⽤同⼀个MAC地址.从原理分析⼀下(bond运⾏在mode 0下):mode 0下bond所绑定的⽹卡的IP都被修改成相同的mac地址,如果这些⽹卡都被接在同⼀个交换机,那么交换机的arp表⾥这个mac地址对应的端⼝就有多个,那么交换机接受到发往这个mac地址的包应该往哪个端⼝转发呢?正常情况下mac地址是全球唯⼀的,⼀个mac地址对应多个端⼝肯定使交换机迷惑了。

所以 mode0下的bond如果连接到交换机,交换机这⼏个端⼝应该采取聚合⽅式(cisco称为 ethernetchannel,foundry称为portgroup),因为交换机做了聚合后,聚合下的⼏个端⼝也被捆绑成⼀个mac地址.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两个⽹卡接⼊不同的交换机即可。

mode6模式下⽆需配置交换机,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卡是使⽤不同的MAC地址。

七种bond模式说明:第⼀种模式:mod=0 ,即:(balance-rr) Round-robin policy(平衡抡循环策略)特点:传输数据包顺序是依次传输(即:第1个包⾛eth0,下⼀个包就⾛eth1….⼀直循环下去,直到最后⼀个传输完毕),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能⼒;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个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包从不同的接⼝发出的话,中途再经过不同的链路,在客户端很有可能会出现数据包⽆序到达的问题,⽽⽆序到达的数据包需要重新要求被发送,这样⽹络的吞吐量就会下降第⼆种模式:mod=1,即: (active-backup) Active-backup policy(主-备份策略)特点:只有⼀个设备处于活动状态,当⼀个宕掉另⼀个马上由备份转换为主设备。

交换机转发规则

交换机转发规则

交换机转发规则摘要:一、交换机概述二、交换机转发规则分类1.静态转发规则2.动态转发规则三、静态转发规则详解1.直接转发2.泛洪转发3.策略路由四、动态转发规则详解1.生成树协议2.链路状态路由协议3.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五、交换机转发规则应用场景六、如何选择合适的交换机转发规则七、结论正文:一、交换机概述交换机,作为一种网络设备,主要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它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具有高速、高效、智能等特点。

在现代网络中,交换机已成为构建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关键设备。

二、交换机转发规则分类交换机的转发规则主要分为静态转发规则和动态转发规则。

1.静态转发规则静态转发规则是指管理员手动配置交换机的转发行为,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 直接转发:数据包从源设备到达目的设备,直接通过交换机转发,不进行任何判断和处理。

2) 泛洪转发: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未知目的地址的数据包时,会将该数据包广播到所有连接的设备。

3) 策略路由:根据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或协议类型等条件,设定特定的转发路径。

2.动态转发规则动态转发规则是指交换机根据网络状态和协议自动调整转发行为,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 生成树协议:保证网络中不存在环路,确保数据包正常转发。

2)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交换机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动态计算最短路径。

3)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在具有多个路径的网络中,选择最短路径进行转发。

三、静态转发规则详解以下是静态转发规则的三种类型:1.直接转发直接转发是交换机最基本的转发方式,适用于已知目的地址的数据包。

当数据包到达交换机时,交换机根据目的地址表进行转发。

2.泛洪转发泛洪转发适用于未知目的地址的数据包。

交换机收到未知目的地址的数据包后,会将该数据包广播到所有连接的设备,以期望目的设备接收并响应。

3.策略路由策略路由是根据特定条件设置的转发路径。

例如,可以设置根据源地址、目的地址或协议类型等因素进行不同的转发。

交换机的六种模式

交换机的六种模式

交换机的六种模式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递数据包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它能够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来决定将数据包发送到的端口,从而实现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有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六种常见模式。

1. 数据链路模式(Data Link Mode):数据链路模式是交换机最基本的工作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交换机仅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来进行转发数据包,不进行任何其他的处理。

这种模式适用于小型网络,其中的交换机只需简单地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

2. VLAN模式(VLAN Mode):3. 三层交换模式(Layer 3 Switching Mode):三层交换模式是在交换机中增加了网络层(第三层)的功能。

在这种模式下,交换机能够根据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来进行转发数据包,不仅仅只根据MAC地址。

这样可以提高交换机的转发效率和网络的性能。

4. 聚合模式(Aggregation Mode):聚合模式允许将多个物理端口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端口。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和故障的容忍性。

当一个物理端口发生故障时,数据会自动在其他可用的物理端口间进行转发,从而实现无间断的通信。

聚合模式常用于对交换机的上行链路进行冗余和增加带宽。

5. 交换模式(Transparent Mode):交换模式又称为透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交换机会记录下网络中各个设备的MAC地址和相应的端口信息,从而可以建立一个MAC地址表。

当交换机收到数据包时,会查询MAC地址表,根据目的MAC地址来决定转发数据包的端口。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交换机的转发效率。

6. 安全模式(Security Mode):安全模式允许管理员配置一些安全策略,用于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MAC地址过滤、VLAN隔离、端口安全等。

通过配置安全模式,可以限制只有授权的设备才能访问网络,从而加强网络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交换机的六种模式分别是:数据链路模式、VLAN模式、三层交换模式、聚合模式、交换模式和安全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witch(config-line)#
配置交换机的系统信息
(1)在ciscoIOS系统配置交换机的系统信息
配置交换机的主机名:switch(config)#hostname
设置超级用户口令:switch(config)#enablesecret password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password
配置远程登录口令:switch(config)#line vty 0 4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password
改变系统时间的设置:switch#clock set hh:mm:ss day month year
配置设备管理地址: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1
Switch(config-if)#
VLAN模式
进入:switch>vlan database
退出:exit命令返回特权模式
Switch(vlan)#
Line模式
进入: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退出:exit命令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命令或者按” +z”返回到特权模式
Switch (config-if)#ip address ip addr netmask
交换机的六种模式(ciscoios系统)
(1)用户模式>
(2)特权模式#
(3)全局配置模式(config)#
(4)接口配置模式
(5)VLAN配置模式
(6)Line模式
模式
进入和退出该模式的方法
命令提示符
用户模式
进入:开始一个进程就进入该模式
退出:logout或quit
Switch>
特权模式
进入:switch>enable
退出:disable命令
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
进入: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退出:exit或end,或直接按“ctrl+z”键返回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
接口模式
进入:switch(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x
退出:exit命令返回全局配置模式,end或”ctrl +z”键返回特权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