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管理 第三章 森林蓄积量调查(五)
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系列之林分蓄积测定、标准林地

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系列之林分蓄积测定、标准林地林分蓄积量测定(⼀)概念在⼀定⾯积上⽣长着的林⽊总材积叫蓄积量,或简称蓄积。
蓄积的含义包括储蓄、积累和⽣长变化的情况。
(⼆)⽅法林业调查中,为节省⼈⼒和时间,常采⽤局部调查法,以局部⾯积的实测结果推断全林。
这种调查法我们称为“抽样”的⽅法但以局部估计总体的会有⼀定的误差,它的⼤⼩决定于局部⾯积调查的⼤⼩和局部地区反映或代表总体的程度。
因此,抽样调查度有精度要求。
抽样的⽅法有典型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典型抽样⽅法在林分中选择最能代表林分特征的地段或林⽊进⾏调查,测定蓄积量。
这些地段称为“标准地”、林⽊称为“标准⽊”(三)随机抽样⽅法按照统计学原理,在林分中随机选择若⼲地段或林⽊进⾏调查,估测林分蓄积量。
这些地段称为“样地”、林⽊称为“样⽊”或“计算⽊”(四)蓄积量计算⽅法平均标准⽊法材积直线法材积表法形数法(形⾼法)1、⼆元材积表法以胸径和树⾼两个因⼦为材积的函数⽽编制的材积表,叫⼆元材积表。
⼆元材积表法使⽤的⽅法是:在被测林分中,先测定各径级的株数、平均⾼,查⼆元材积表得出各径级单株材积,乘以各径级株数,得出相应的各径级材积,合计各径级材积得出某树种材积,各树种材积之和就是林分的蓄积量2、形数法(形⾼法)单株材积:V= G1.3 ·H · f1.3林分蓄积:M= G ·H · f1.3M林分或径阶蓄积,G林分或径阶总断⾯积,·H · f1.32、形数法(形⾼法)H林分或径阶平均⾼, f1.3 形数。
习惯上,我们把形数与树⾼的乘积叫形⾼(H · f1.3 ),并把不同径阶对应的形⾼展开成形⾼表,便于查阅使⽤。
蓄积量计算⽅法标准地调查(⼀)标准地的概念标准地是⼀块能反映待测林分的平均标志的地段,它应该是整个林分的缩影,严格说,标准地与整个林分只有⾯积上的差别,没有质量上的不同。
林业调查规划培训三

? 2.样地布设:
? 定样地按系统抽样原则布设在国家地形图公 里网交点 上 每个固定样地均设永久性标志, 按顺序编号,并须绘制样地位置图和编写 位 置说明文 字 。
.??3.样除地面调积查量测和一般情况记载外,还需测定
林木的蓄积、生长量和枯损量。
?4.内业计算分析
? 主要是计算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估计值, 作出方差分析并得出精度指标。为便于进 行森林资源动态预测,还需得出生长、消 耗的估计值。
? 非林业用地:林区内除林业用地外的其他用 地。
? (3).林区用地分类
?
有林地、疏林地
?
未成林造林地
? 林业用地 灌木林地
?
专用育苗的苗圃地
?
可供造林的无林地
?
农地、 牧地、水域、
?
未利用地
? 非林业用地 城乡居民区
?
工矿与交通区
?
其他用地
?.
?
2.林种 根据国民经济需要和森林的效益,森林
分为: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的相关技术规定进行调查和小班勾绘。对连片面 积为0.067公顷以上(含0.067公顷)至1公顷的果园, 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可以村民组为单位开展调 查统计,作为一个小班标记上图,标注在村民组 内此类果园相对集中的位置,并在“小班调查记 录卡片”上详细列出相应副小班台帐。
林分蓄积量测定

第5章 林分蓄积量测定[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采用标准木法、数表法测定林分蓄积的具体方法、步骤,以及一些数表的简要编制方法。
另外,在本章中简要介绍了一种较好的3P 样木法,该方法仅供教学中参考。
林分中全部林木的材积称作林分蓄积量(Stand Volume),简称蓄积(记作M)。
在森林调查和森林经营工作中,林分蓄积量常用单位面积蓄积(m 3/hm 2)表示。
林分蓄积和单木材积一样,是由断面积、树高和形数三要素构成,因此,林分蓄积量的基本概念为D GH f 3.1M =。
它又与单株木的材积有区别,因为林分是由树木的群体组成,它具有生长、积累过程。
因此,受林木直径、树高、形数及株数等因子的制约,并受树种、年龄、立地条件和经营措施的直接影响而发生变化。
蓄积是鉴定森林数量的主要指标。
单位面积蓄积的大小标志着林地生产力的高低及经营措施的效果。
另外,在森林资源中,经济利用价值最大的仍是木材资源。
因此,林分蓄积的测定是林分调查主要目的之一,它为森林经营和采伐利用提供重要的数量依据。
林分蓄积的测定方法很多,可概分为实测法与目测法两大类。
实测法又可分为全林实测和局部实测。
在实际工作中,全林实测法费时费工,仅在林分面积小的伐区调查和科学实验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采用。
在营林工作中最常用的是局部实测法,即根据调查目的采用典型选样的标准砸进行实测,然后按面积比例扩大推算全林分的蓄积。
对复层、混交、异龄林分,应分别林层、树种、年龄世代、起源,进行实测计算。
对极端复杂的热带雨林的调查方法需根据要求而定。
实测确定林分蓄积的方法又可分为标准木法、数表法等,目测法可以用测树仪器和测树数表作辅助手段进行估算林分蓄积,或根据经验直接目测。
5.1 标准木法用标准木测定林分蓄积,是以标准地内指定林木的平均材积为依据的。
这种具有指定林木平均材积的树木称为标准木(mean tree)。
而根据标准木的平均材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称为标准木法(method of mean tree)。
第五章 林分蓄积量测定

一、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综合实习 二、授课对象: 林学, 本科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蓄积是鉴定森林数量的主要
指标。单位面积蓄积的大小标志着林地生产力的高低及经营 措施的效果。因此,林分蓄积的测定是林分调查主要目的之
一,它为森林经营和采伐利用提供重要的数量依据。通过对
0.056 0.106 0.107 0.122 5 4 4 7
…
Di 40 Vi 39.2 42.1 2 2 40.7 1.3963
1.315 1.477 7 0
第二节 立木材积表法 (Method of Volume Table) 选择经验公式:根据资料绘制散点图,选择适合该图形的 方程类型;或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公式用同一资 料进行配合,计算其剩余平方和及相关系数,选择剩余平方 和最小相关系数最大的公式的编制。 V
分蓄积量。理解目测法的依据,掌握目测的基本技
能。了解3P抽样法。
七、教学难点: 各种测算方法之间的关系及使用特点。
八、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 2、多举实例,诱导和激发学生对学习兴 趣。 九、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一元、二元、三元材积表。
十、参考资料
[1] 王守儒译.1957.测定林分疏密度的新颖方法和工具.林业调查设计,NO.4 [2] 林业部森林调查设计局森林经理处等.1958.测定林分疏密度新工具的试用.林业调查 设计,NO.6 [3] 9月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森林经理经营研究室.1959.角规测树的研究.林业科学,
[18] Bitterlich W.1947.Die Winkelzahlmessung(Measu-rement of basal area per hectare by means of angle measurement)Allg.Forst-u.Holzwirta a.Zfg.(58)94~96 [19] Bitterlich W.1952.Das Spiegelrelaskop Osterr.Forst-u Holzwirtsch,7(1):3~7 [20] Bitterlich w.1959.Relaskoptechnik Centralbl.Ges.Foretu 76(1):1~35 [21] Beers T.W.1969.slopl correction in horiyontal point Sampling Jour Forestry 67(3) [22] Grosenbaugh L.R.1952.plotless timber estimates-New fast easy Joun Forest。50 [23] Grosenbaugh L_R.1958.Point Sampling and Line-Sampling.South Forest Expt,staoccas, pa-perl60
测树学第五章林分蓄积量测定

评估森林经济效益
林分蓄积量是衡量木材生产潜力和经 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林分蓄 积量,可以评估森林的经济效益和价 值。
林分蓄积量测定的方法
标准地调查法
在林分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标准地,对 标准地内的树木进行每木检尺,根据 标准地数据推算林分蓄积量。
样地调查法
在林分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样地,对样 地内的树木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样地 数据推算林分蓄积量。
测树学第五章林分蓄积量测 定
目录
• 林分蓄积量测定的基本概念 • 林分蓄积量的计算方法 • 林分蓄积量测定的实践应用 • 林分蓄积量测定的发展趋势 • 林分蓄积量测定的挑战与对策
01
林分蓄积量测定的基本概 念
定义与意义
定义
林分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林分中所有 树木的材积之和,是衡量森林资源的 重要指标。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确定经营目标
通过林分蓄积量测定,可以评估 森林的生长潜力和经营目标,制
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调整森林结构
根据林分蓄积量测定结果,可以 了解森林的结构和分布情况,合 理调整树种、年龄和密度等结构
因素。
森林采伐设计
确定采伐量
01
根据林分蓄积量测定结果,可以估算采伐量,确保采伐作业的
顺利进行。
2
AI技术可以处理大量的遥感影像和GIS数据,快 速生成林分蓄积量的估算结果,大大缩短了测定 时间。
3
AI技术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森林的生 长趋势和变化,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 学依据。
林分蓄积量测定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
林分蓄积量测定与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领域密切相关,通过交叉研究可以促进相 关领域的发展。
林分蓄积量测定精度的影响因素
森林资源管理 第三章 森林蓄积量调查(一)

根据案情,选择适用的方法
每一种案情,可能有多种方法, 要考虑其唯一性和合法性.
第 三章 森林蓄积量调查
常用计量及单位符号
第一节 森林蓄积量在森林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森林蓄积量调查的目的
盗伐、滥伐林木等森林案件定性处罚的 主要依据。 立木材积是森林刑事案件确定立案标准、 定性处罚的主要依据。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案件的立案 标准和承担法律责任主要依据。
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
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
林安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1] 156号文件)
根据蓄积量定性处罚时,测定的对象 为:胸径5.0厘米以上的被盗伐、滥 伐的树木(一般指乔木)。 当涉案林木胸径小于5.0厘米则测算株 数。
盗伐和滥伐森林行政案件的立案标准和法律责任
盗伐和滥伐森林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和法律责任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案件的立案标准和法律责任
蓄积量调查工作方案

蓄积量调查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开展全国森林蓄积量调查,及时获取全国及各省(区、市)2019年度森林蓄积量,为自然资源部履行“两统一”职责提供数据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提供依据。
二、工作任务(一)样地布设充分收集森林资源调查相关资料,在地理国情监测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判定的乔木林等地类的范围内,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以各省(区、市)为抽样调查总体,系统布设样地。
(二)样地调查实地开展样地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现场测量乔木胸径、树高等因子(三)蓄积量统计根据样地调查结果,统计计算样地单位面积蓄积量。
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统计计算出全国及各省(区、市)的森林蓄积量。
(四)分析评价在森林蓄积量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对全国及各省(区、市)森林蓄积量调查成果进行年度对比分析评价。
编制2019年度森林蓄积量调查报告。
三、组织实施本项调查工作由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联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共同组织,统筹推进。
调查完成后,按程序发布调查结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部队)负责本次调查的具体实施工作。
主要包括制定实施方案,样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直属院的协助下起草技术规程,统计汇总各省(区、市)及全国森林蓄积量,编制2019年度森林蓄积量调查报告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以及昆明勘察设计院,按照分区,负责承担本调查区的技术支撑、外业人员技术培训、质量检查、调查数据验收等工作。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样地调查的配合工作。
四、相关要求2019年度全国森林蓄积量调查是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调查工作,其结果将作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的依据。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要求,加强工作统筹,与当地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一道,选派至少2名熟悉森林调查业务的同志,配合调查人员做好全国森林蓄积量调查工作,对进入林区开展样地外业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如何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管理

如何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管理引言: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们提供了饲料、木材、纤维、药物等许多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此外,森林还可以过滤空气、维持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
因此,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管理。
一、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性森林资源调查是了解森林状况、估计资源量和质量、制定保护措施的重要方法。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掌握森林的分布、种类、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此外,森林资源调查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森林的经济潜力和环境效益,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二、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1. 野外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获取有关森林状况的信息。
这包括对树种、分布情况、生长状态等的观察和记录。
同时,通过测量和采样得出森林的面积、高度、直径、密度等关键指标。
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数据获取森林信息。
通过遥感图像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森林覆盖范围、生长状态、林冠密度等信息。
这是一种高效且广泛应用的调查方法。
三、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森林资源管理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维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森林资源管理可以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经济效益以及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
同时,良好的管理还能促进森林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森林资源管理的方法1. 制定规划:制定针对森林资源的规划,明确管理目标和措施。
规划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因素,确保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
2. 保护措施:制定和实施森林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乱砍滥伐等。
同时,应加强对非法砍伐和采伐的监管,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经济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
通过发展林业、木材加工业等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提高森林资源的价值。
4. 种植和更新:适时进行森林种植和更新工作,保持森林的健康生长和多样性。
这需要根据区域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并进行管理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测定树高
优势树种:一般测定不少于20 – 25 株。
选树原则:中央径阶3 – 5株,两 端径阶1 – 2株,其它径阶2 – 3 株。按径阶记录树木的胸径(至 0.1cm)和树高(至0.1m)。
混交树种:一般选测3 – 5株接近平均胸径的树
木的高。
2 实例:仍以0.2hm 的圆形
标准地的调查结果为例。
2、标准地边界的设置
正方形(矩形):罗盘仪测角、皮尺量 距、坡度6°以上要斜改平、测线闭合差不 超过1/200,同时要标明境界; 圆形:以中心点为圆心,向外不少于8 个方向确定标准地周界,同时要标明境界。
R
A
3、标准地面积(A)计算
正方形 = 边长×边长 = a2;
矩形 = 长×宽 = a×b;
标准地上总断面积计算公式
G
nd 40000
i
2 i
马尾松每公顷总断面积为
G 58344 0.2 40000 4.5823 5 22.91m 2
hm
2
阔叶树每公顷总断面积为
G 8336 0.2 40000 0.6547 5 3.27 m 2
hm
2
(2) 计算平均胸径
优势树种:见树高量测记录表
混交树种:树高量测记录表
株 树高 1 11.3 2 10.5 3 11.2 平均 11.0
优势树种:在方格纸上点绘树高—直径散点图。
优势树种 平均高
优势树种 平均直径
树高曲线的作用
1、查定林分优势树种的平均高:平均胸
径所对应的树高。
2、查定优势树种(马尾松)各径阶平均高
D0
8
马 尾
株 数 单株材 积
松
径阶材 积 1
阔 叶
株 数 单株材 积 0.0119
树
径阶材 积 0.0119
10
12 14 16 18 20 22
径阶和株数来 自每木调查表 根径材积表查
3
3 5
0.0210
0.0336 0.0502 0.0710 0.0963 0.1261 0.1605
0.0630
8
10 12 14 16 18 20 …… ∑ 总材
马尾松 株数 单株材积 径阶材积 株数
阔叶树 单株材积 径阶材积
径阶和株数来 自每木调查表 1 1 5 9 88 0.0762 0.1037 0.1359 0.1728 — 0.0762 0.1037 0.6795 1.5552
3
5 5 3 5 6 2
(One-way volume table )
D
V
1、胸径(D1.3)材积表法 2、根径(D0)材积表法
(二)二元材积表法 D\H
(Standard Vo1ume table )
V
(三)标准表法(Master Meter Method) (四)平均实验形数法
林分蓄积量计算表
胸径材积表法
D1.3 径阶
径 阶 (cm)
4
8
12
16
20
24
28
4cm径阶 整化范围
2.0 – 5.9
6.0 – 9.9
10.0 – 13.9
14.0 – 17.9
18.0 – 21.9
22.0 – 25.9
26.0 – 29.9
2 实例:以0.2hm 的圆形
标准地的调查结果为例。
每木调查表
(1)计算每公顷胸高断面积
第五节 大量林木蓄积量调查
大量林木 蓄积量的调查
全林实测
局部实测
标准地调查法
(Sample-plot Survey Method)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Method)
标准地法调查(The Method of Sample Plot Investigation) 林木材积(蓄积量)的方法和 步骤
(或龄级)、活立木、枯立木测定每株
树木的胸径、并按整化径阶记录、统
计,取得林木株数控直径分布序列的 工作,称为每木调查(tally)或称每木
检尺。
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径
或根径,分别按径阶(Diameter class)
(分优势树种、混交树种)统计株 数(划“正”字)。 注意:不能重测也不能漏测。
标准地设置
代表性
每木调查 测树高 计算蓄积量
逐株调查胸径或根径
优势树测15-20株;混交树测3株
利用公式或材积表
一、标准地设置(Setting)
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个林分内,对该林
分要有充分的代表性。 1、标准地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正方形、矩形或圆形。
面积:一般采用0.1 – 0.5 hm2。
0.0210
0.0377 0.0606 0.0904 0.1273 0.1726 0.2246 —
0.0630
0.1885 0.3030 0.2712 0.6365 1.0356 0.4492 4.3512
胸径材积表查 …… 27.1462 33
31.4974 m 3
根径材积表法
(标准地面积:0.2hm2)
D
n d
i 1 i
k
2 i
n
i 1
k
i
G G N
2 D 40000
n ni d i 40000i 1
i 1
马尾松为
D 58344 25.75cm 88
ni
n
阔叶树为
D 8336 15.89cm 33
D
i 1 k
ni d i2
i 1
k
ni
马尾松各径阶平均高 径 阶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平 均 高
12.013.3 14.5 15.5 16.2 16.9 17.4 17.8 18.1 18.4 18.6 18.8 18.9 19.0
四、 计算林分蓄积量(结合以上实例)
(一)一元材积表法
半径
圆形 =
2
= R
2
例:某模拟现场:标准地 20米×20米。
900;20米
2
3
00;20米
(共400米2
30-40株树)
1800 ;20米
1
f
1′
2700;20米
4
界外的树干逐一打上记号:界线上的树 木,取一舍一(取东南舍西北)。
二、每木调查(Tally )(又称每木检尺)
在标准地内分别树种、起源、年龄
按一定的间隔距离(径阶的整 化范围)将直径划分为不同的组,
用各组的中值(径阶值)来表示直
径值——径阶
径 阶 (cm) 2cm径阶 的整化范 围
2
4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10
12
14
1.0 – 2.9
3.0 – 4.9
5.0 – 6.9
7.0 – 8.9
9.0 – 10.9
11.0 – 12.9
13.0 14.9
0.1008 0.2510 0.1420 0.5778 0.6305 0.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