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 同步练习-湘教版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1~2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线速度:P=Q=M=O>NB. 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C. MO为晨线D. NO为晨线2. 下列关于此时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Q点的地方时为17时B. N点的地方时为6时C. 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D. 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据此完成3~4题。
3. 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B. 南极长城站有极昼现象C. 武汉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D. 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4. 从数九歌谣可以推断出,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 西南B. 西北C. 华南D. 华北下图是某地夏至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
据此回答5~6题。
5.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78°17′N,120°E)B. (66°34′N,120°E)C. (78°17′N,116°E)D. (23°26′N,120°E)6. 当天该地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分别是( )A. 正北升起,正南落下B. 东北升起,西北落下C. 正北升起,正北落下D. 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如右图所示,图中圆圈表示某条纬线,A点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据此回答7~8题。
7. 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70°N,30°E),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B点位于80°N纬线上,则B点太阳高度的最小值和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 30°70°B. 20°20°C. 10°20°D. 10°70°8. 若A点为中山站(69°22′S,76°23′E,),地方时为12时,则下列描述与题设条件最符合的是( )A.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B. 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C. 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D.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小郑随同父母分别去北京(116°E)、青岛(120°E)、上海(122°E)、西安(99°E)四地旅游,每次都拍摄了很多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回来一起分享快乐时,不慎把所有的照片都弄混了。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同步测试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情况的是(图中虚线圈为极圈,直线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弧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A. B. C. D.2.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
若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则()A. 黄赤交角变为0B.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C.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仍为一年D. 黄赤交角的影响消失3.地球上一个昼夜更替的周期为()A. 12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24小时D. 因地而异4.天津某中学小张同学观察到,阳光通过窗户(朝向正南)照射在室内的面积在变化,并做出了如下观察表,他知道此面积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呈负相关,小张同学关于表中所示时间段发生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 昼夜等长C. 公转速度加快D. 黄赤交角度数变大5.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A、B、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 A<B<DB. A>B>DC. A=D<BD. A=D>B(2)某物体由B向C方向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其运动方向会()A. 先向右偏,后向左偏B. 不偏转C. 一直向右偏D. 一直向左偏6.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 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C.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2)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 地球上热量分配将会均匀D. 全球各地全年都是昼夜平分7.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完成下题.(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 100°E、50°NB. 110°E、40°NC. 125°E、40°ND. 130°E、50°N(2)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A. 8:00、17:00B. 7:50、17:10C. 8:20、17:00D. 8:10、17:108.某同学在北半球某地利用日影测量当地的经纬度,当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2点40分,日影与竹竿正好等长.如图是这一天的光照图,据此回答下题.(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 (0°,120°E)B. (0°,110°E)C. (10°S,120°E)D. (10°S,110°E)(2)该同学所在的地理坐标为()A. (40°N,120°E)B. (35°N,110°E)C. (45°N,110°E)D. (35°N,120°E)(3)此时20°S的昼夜状况是()A. 昼长夜短B. 昼短夜长C. 昼夜平分D. 无法确定9.“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题.(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 30°、1月B. 60°、7月C. 60°、1月D. 30°、7月10.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北京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和原来历年同期相比,将会()A. 减小B. 不变C. 增大D. 不定11.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PQ线为昏线,当PQ线与极圈相切时,一艘轮船从里斯本出发将一批货物运往马赛港。
地理_1.3《地球的运动》测试(1)(湘教版必修1)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单项选择题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
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 D.1个4.二分日,图中A--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 A.4个 B.3个C.2个D.1个5.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6.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 .①③④②B .①②③④C .③①②④D .④③②①7.有关天体的正确叙述是( )A .天体是宇宙一切生命物质的总称B .星际物质也是天体C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D .人造卫星和飞机都是人造天体8.星云和恒星相比,星云的特点是( )A .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B .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大C .质量小、体积小、密度小D .质量小、体积大、密度大9.人类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是( )A .火星B .木星C .月球D .金星① ② ③ ④0 12 24 0 12 24 0 12 24 24(小时)10.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D.产生磁暴现象11.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体积、质量、半径、密度均比地球大的多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里分别是光球、色球、日冕三层C.日饵又叫太阳色球爆发,他发出的能量极大D.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自身部的核聚变反应12.太阳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最主要的原因是( )A.有巨大的质量 B.位于太阳系中心 C.有极高的温度 D.能自己发光13.以下各组天体中属于最基本的天体的是( )A.太阳、月球、地球B.北极星、彗星、哈雷彗星C.织女星、太阳、猎户座大星云D.牛郎星、金星、陨星14.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15.从开往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的铁轨磨损较重B.对东边的铁轨磨损较重C.两边的铁轨磨损一样重D.对两边的铁轨都没有磨损16.当时间12点整时,在看太阳的方向是( )A.正南方B.南偏西C.在天顶 D.南偏东17.下列四组城市中,按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伦敦、新加坡、悉尼 B.新加坡、悉尼、、伦敦C.伦敦、、悉尼、新加坡 D.悉尼、新加坡、伦敦、18.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B.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C.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比在近日点附近快D.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反19.下列现象中,能正确反映或证明地球公转的是( )A.北半球所见的天体每日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运动B.一年之泰山观日出时间不同C.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方时相同D.河流两岸侵蚀程度不同20.从天文角度划分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 )A.白昼最长、太阳最低的季节B.白昼最短、太阳最高的季节C.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D.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二、综合题21.完成下面“五带形成”框图22.下图为地球某日太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运动 同步测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为北半球四个地点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四地中能够位于赤道的是〔〕A. AB. BC. CD. D2.读图,完成下题.〔1〕假设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仰望地球,那么甲点位于乙点的〔〕A. 西南方B. 西南方C. 西南方D. 西南方〔2〕条件同上题,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B. 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C. 甲乙两线速度相反D. 以上都不对3.下表为某报刊登的某日我国局部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
回答题。
〔1〕该日上海的昼长是〔〕A. 6时36分B. 16时51分C. 10时15分D. 9时15分〔2〕表中纬度最高的城市是〔〕A. 北京B. 成都C. 哈尔滨D. 西安4.北京时间12月22日13时30分,我国迎来2021年的冬至。
以下图为进入冬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读以下图回答以下效果。
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四地由南向北的顺序是甲、丙、乙、丁B. 丙地纬度最低C. 丁地为南极点D. 甲、乙纬度度数相反,但一个在南半球、一个在北半球5.如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昼夜散布状况的是〔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表示夜半球〕〔〕A. B. C. D.6.以下四幅图中,虚线表示物体未遭到地转倾向力时的运动方向,实线表示偏转后的方向。
其中表示南半球的是〔〕A. B. C. D.7.据新华社电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义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上太空。
据此完成效果。
〔1〕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当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向为〔〕A. 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B. 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C. 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D. 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2〕神州十一号发射时纽约〔西五区〕所在时区的区时是〔〕A. 10月17日18点49分B. 10月16日18点49分C. 10月17日6点49分D. 10月16曰6点11分8.为防止日期混乱,国际上划定了日期变卦线。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测 湘教版必修1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据此回答1~2题。
1.在乙同学看来,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B.向右偏转C.先偏左后偏右D.向左偏转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3~4题。
3.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东经70°B.东经90°C.西经70°D.西经 110°4.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
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据此回答5~6题。
5.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6.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
读图,回答7~9 题。
7.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为( )A.②—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①C.②—①—④—③—②D.①—④—③—②—①8.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70°S,30°E)B.(70°N,150°W)C.(70°S,150°W)D.(70°N,30°E)9.该日前后(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C.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12.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读图,回答13~14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word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 第3节 地球运动强化训练2010.10某游客的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l5分,霞光就撒满了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某边镇小镇的市场上,这儿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
据此判断回答1—2题。
1、读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位于A .①图中B .②图中C .③图中D .④图中 2、该地该日昼长为A .19.5小时 8.21.5小时 C .17.5小时 D .1 8小时3、一架飞机越过日界线后,发现连续过了两个国庆节(10月1日),这架飞机是( )A .自西向东飞行B .自西十二区飞向东十二区C .自东向西飞行D .自东十二区飞向西十二区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4-5题。
4、一同学在北半球某地图示时间内,利用日影测量当地经纬度,当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正好是北京时间12:20,日影与竹竿等长,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120°E ,45°NB .115°E ,35°NC .120°E ,35°ND .115°E ,45°N 5、这一天,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80°、60°、40°、20°,那么就纬度位置而言( )A .甲地可能在南半球也可能在北半球B .丙地纬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地C .乙地自转线速度可能小于也可能等于甲地D .丁地肯定在寒带范围之内下图为某日150°E 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6-96、太阳直射点位于( )A .0°B .20°N C.20°S D .23°56’N 7、甲地的昼长时间为( )A .8小时B .10小时C .14小时D .16小时8、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 .5:00B .9:00C .17:00D .19:009、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乙地位于甲地的( )0S日出时刻(地方时)纬度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南方向10、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40°N 、110°E )比乙地(30°N 、115°E )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A .日出早28分钟B .日出早56分钟C .日落迟20分钟D .日落迟48分钟读下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此时北京地方时为10时44分。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1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自转时A 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高纬地区快B 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C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D 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2、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无论从哪里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都呈顺时针方向②自转和公转的都是自西向东③自转的方向始终不变④自转的方向随季节改变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A 拜科努尔(460N)B 库鲁(50N)C 酒泉(460N)D 肯尼迪(280N)4、同一条经线上A 自转线速度相同B 地方时相同C 日出时刻相同 D自转角速度相同5、地球自转一周为A 24小时B 3600C 360059′D 一个太阳日6、下列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是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 “生物钟”现象C 长江右岸较左岸冲刷显著D 昼夜现象7、当太阳直射在1200 E经线上,1210 E 的地方时是A 12时B 12时4分C 11时56分D 12时15分8、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路径叫A 黄道B 赤道C 公转轨道D 黄道面9、黄道面和地轴的夹角为A 黄赤交角B 23026′C 66034′D 90010、自北半球夏至到冬至,地球的公转速度A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 先变快再变慢二、双项选择题:11、下列各纬线圈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一半的是A 热带与温带分界的纬线圈 B温带与寒带分界的纬线圈C 低纬度与中纬度分界的纬线圈D 南北纬600纬线12、同一条纬线上各地A 地方时相同 B自转线速度相同C 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D 气温相同13、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形成的B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C 随公转有规律地增大或减小D 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14、下列关于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真正的周期 B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要多转59′C 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3分56秒 D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真正的周期15、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正圆形的C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略短于南半球夏半年D 由于地球公转周期不是整天数,所以每年二分二至的具体时刻不同三、综合题:16、完成右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17、读地球运动图,回答:(1)在图中用箭头标注地球运动的方向(2)地球运行到A、B、C、D四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名。
湘教版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时同步练习题:1.3.1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选择题1.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飞行 B.自西向东飞行C.向低纬飞行 D.向高纬飞行答案:A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丙>乙>甲>丁 D.丁>丙>乙>甲3.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丙>乙>甲>丁 D.丁=丙=乙=甲答案:2.A 3.D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完成4~5题。
4.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是夏季B.我们学校所在地区正处于冬季C.南京白昼时间达一年中的最大值D.北回归线上昼夜平分5.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及运动状况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且向南移动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南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答案:4.C 5.B如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
读图,回答6~7题。
6.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B.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90°D.黄赤交角变为0°7.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A.等于23.5° B.小于23.5°C.大于23.5° D.等于46°50′答案:6.B 7.A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乙),回答8~9题。
8.甲图M点的纬度和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1月份 B.60°、7月份C.60°、1月份 D.30°、7月份9.当公转线速度为N时( )A.自转线速度变快 B.自转线速度变慢C.公转角速度较快 D.公转角速度较慢答案:8.B 9.D读图,完成10~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答题时间:20分钟)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回答下题。
*1. 上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题。
2.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 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 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 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 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下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①~⑤地的白昼长度变化。
读图,回答3~4题。
*3. 若图中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4. 上图五地中()A. ③地纬度高于②地纬度B. ④地位于赤道附近C. 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 ②地位于极圈之内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5~7题。
*5. 若该圈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A. 66.5°N、66°N、40°N、40°SB. 66.5°S、66°S、40°S、40°NC. 66.5°N、66°N、0°、40°SD. 66.5°S、66°S、0°、40°N**6. 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短变化可知()A. 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 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 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 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7. 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 与Pb的关系应符合()A. 0<Pa /Pb<1 B. Pa/Pb=0 C. Pa/Pb=1 D. Pa/Pb>l8. 在5月份,开普敦()A. 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B. 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C. 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D. 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9. 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A. 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B. 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C. 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D. 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10.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C________。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A到图D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31.5°N,121.5°E)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________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大约到________(北京时间)时达到最大,之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在________方日落。
(5)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________地,说明理由。
*11. 下图为局部太阳光照图,图中O点为极点,直线为经线,弧AB为某纬线圈的一部分,阴影部分为黑夜。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零时经线。
(2)图示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 A 解析:依据同一纬度值的南北半球两地,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则两地昼弧长度相加为360°,结合图中信息可判断①③两地纬度值相等。
2. B 解析:依据太阳直射的半球可判断,A为北半球夏至日,C为北半球冬至日,B为北半球秋分日,D为北半球春分日。
当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3. A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属于重点知识。
B项中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但在a点时刻不同地区不可能为昼夜平分;C项中秋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但在a点时刻以后,位于北半球的①地昼长大于夜长,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即:从春分日到秋分日;D项中冬至日时,不同地区的昼夜长度不可能为昼夜平分。
全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大于夜长;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夜长。
由此可以知道A为正确选项。
4. C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属于重点知识。
A 项中③地终年昼夜平分,应为赤道地区,②地昼夜长短有变化,不为赤道地区,故③地纬度低于②地纬度;B项中④地昼夜长短并不是终年昼夜平分,所以不为赤道地区;D项中②地如果位于极圈以内就会出极昼、极夜现象,从图上可以看出,②地昼夜变化幅度很小。
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为越接近赤道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越接近两极变化幅度越大。
由此可以知道,C为正确选项。
5. A6. D7. A 解析:上半年(1—6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增长,南半球昼长缩短。
春分(3月21日)以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长小于12小时。
所以可以判断出①②③位于北半球,且越往北昼长越短;④位于南半球,且纬度与③大致南北对称。
赤道上昼长始终是12小时,昼夜长短变化为零,从赤道到南北极圈,随纬度增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幅由零增加到24小时。
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通过观察示意图可知,Pa <Pb。
8. C 解析:开普敦在南半球,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所以,开普敦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C项说法正确。
9. B 解析:某地昼长相等的两天的日期应是距夏至日(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等,8月8日距夏至日约一个半月,与其昼长相等的另一天在夏至日前约一个半月,5月8日比较接近。
10.(1)0° 66°34′S(2)A 全年昼夜等长(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4)东南11时54分西南(5)A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航天器消耗能源较少(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A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故A位于赤道上;C地冬至日出现极昼现象,故C位于66°34′S纬线上。
第(2)题,A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全年不变。
笫(3)题,从图中可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第(4)题,当B地昼最长时为冬至日,此时上海日出东南方,日落方位为西南方,当上海(121.5°E)为12时时,计算出北京时间(120°E)为11时54分。
第(5)题,A地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若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此地适合建航天发射场。
11.(1)图略。
(2)南半球昼长夜短,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3)4:30解析:第(1)问,将局部太阳光照图转化为完整的光照图如下。
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夜半球的分界线为零时经线。
第(2)问,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区域为南半球,白昼的面积大于黑夜的面积,因此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第(3)问,读图可知,A点所在纬线圈的夜弧为135°,即夜长为9小时,则昼长为15小时,利用日出时间=12-12昼长,可得出日出时间为4:30。
地球的运动(3)同步练习(答题时间:20分钟)读下图,回答1~2题。
*1. 假设图中β角数值变大,则()A. 热带面积变大B. 各地全年昼夜平分C. 寒带的范围将缩小D. 各地都无四季变化2. 与图中α角数值相等的纬线是()A. 南、北回归线B. 赤道C. 南、北极圈D. 日界线3. 下列地区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A. 热带B. 南温带C. 南寒带D. 赤道地区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
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据此回答4~5题。
**4. 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6月22日前后地球上()A. 极昼和极夜最低纬度的间隔会缩小4′B. 温带范围会扩大4′C. 热带范围保持不变D. 极昼、极夜的范围会向高纬度缩小*5. 若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0°,下列地理现象不会消失的是()A. 四季更替B. 回归年C. 极昼极夜D. 太阳日6. 下列有关北回归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北回归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都会缓慢变动的B. 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C. 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则北回归线向南移动D.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7. 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B. 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 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D. 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8. 划分五带的最主要依据是()A.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B. 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C.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D. 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9. 读“五带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纬线的度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纬线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4)寒带地区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
(5)温带地区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
**10. 下图为a、b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及a地夏至日、春秋分日太阳视运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回归线按23°26′)。
(1)a、b两地纬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夏至日,下列地点可见到类似于a地太阳运动路线图的是()A. 摩尔曼斯克B. 伦敦C. 南极中山站D. 北京(3)如果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为70°,则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________,北半球极昼(夜)的纬度范围为_______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________(大或小),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将变________(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