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烧伤休克补液》PPT课件

《烧伤休克补液》PPT课件

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约3500ml,其中晶体、胶体液大致1比1,晶体液稍 多,水分1100ml 第二个24小时补液总量约3700ml,其中晶体、胶体液大致1比1,水分 1500ml
患儿入院20小时时行气管切开,休克期平均尿量为57.2ml/h,无明 显发热,心率113-163次/分,呼吸22-36次/分。
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 有效循环血量
人体正常需要的 基础水分
平衡盐溶液配方
Special lecture notes
eg:
3000ml平衡盐溶液的配制方法:生理盐水2000ml+1.25%
碳酸氢钠1000ml(用5%碳酸氢钠250ml+5%葡萄糖750ml稀 释)
Special lecture notes
Special lecture notes
烧伤休克期又称为“体液渗出期”,是指烧伤面积较大(一般指 二度、三度烧伤面积成人在15%,小儿在5%以上者)发生体液 丢失(血浆外渗)而导致循环血量下降,血流动力与流变学改变, 进而发生休克。
体液渗出速度一般以伤后6-12小时内最快,持续24-36小时,重 度烧伤可延至48小时以上。
OT机会与威胁分析(外部环境分析)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
环境威胁
环境机会
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 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 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 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 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
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 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 域中,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 势。
OT机会与威胁分析方法一:PEST法
SWOT分析传统矩阵示意图
内部环境
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ies

烧伤休克期的补液原则

烧伤休克期的补液原则

烧伤病人休克期的护理及如何补液大面积烧伤由于剧烈疼痛和大量血浆液体外渗,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发生低血容量休克,伤后2-3小时最为急剧,8小时达高峰,随后逐渐减慢,一般维持36-48小时,至48小时逐渐恢复,临床以48-72小时为休克期。

表现口渴,尿量减少,烦躁不安,心率增快,休克早期血压往往表现为脉压减小,随后血压下降,呼吸浅快,末梢循环不良,病人诉畏冷。

此期患者病情严重,变化迅速,故应严密观察,加强护理。

1.床单位的准备氧气,负压吸引,监护仪,输液泵,气管切开包,一次性尿垫及大棉垫,烤灯等。

2安置患者于烧伤重症监护病房(1)保温冬季室温30-32度,夏季28-30度,以患者不冷为宜,加强床边保暖措施,给予烤灯照射等。

(2)体位平卧位,左或右侧卧位,每2-4小时翻身一次,至休克期平稳度过。

(3)了解病情 a.保持呼吸道通畅:b.保持静脉输液通畅:c.测生命体征并记录:d.留置导尿,保持鸟管通畅。

(4)防止休克期患者发生坠床等意外。

(5)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

3.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休克期(48小时)内每2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必要时应随时怎加测试次数,并准确纪录。

(1)体温体温早期可正常,38度以上位早期感染或伤前有炎症。

如双腋窝皮肤烧伤可测试肛温。

(2)脉搏可用听诊器挺听心率一分钟,成人120次/分以上,儿童140次/分以上为休克的表现之一,应及时报告医生。

(3)呼吸正常成人呼吸18-20次/分,但休克期患者的呼吸常常浅而急促或深沉而缓慢,因此,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及有无发绀等情况,特别是注意头面部烧伤护着尤应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生。

(4)血压收缩压低于80mmHg应注意已有休克发生,但如患者伤前有高血压,测量时下降30-40mmHg应注意已有休克发生。

如双上肢深度烧伤可测量下肢血压,四肢深度烧伤可结合尿量、心率等观察休克情况。

4 密切观察精神状态(1)口渴较早出现的症状,但不可无原则地满足患者要求。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de合理补液wuxiaohong课件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de合理补液wuxiaohong课件

王护士
▪ 血浆200ml ﹢ NS100ml冲管 王护士
▪ 5%GS 250ml
王护士
▪ ⑶平衡液 500ml
王护士
▪ 血浆200ml ﹢ NS100ml冲管 王护士
▪ 5%GS 250ml
王护士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深二度.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第一个24h补液:(临嘱)
▪ ⑴平衡液 500ml
王护士
▪ 血浆200ml ﹢ NS100ml冲管 王护士
▪ 5%GS 250ml
王护士
▪ ⑵平衡液 500ml
▪ ⑹平衡液 500ml
▪ 血浆200ml ﹢ NS100ml冲管
▪ 5%GS 250ml
▪ ⑺平衡液 500ml
▪ 血浆200ml ﹢ NS100ml冲管
▪ 5%GS 250ml
▪ ⑻平衡液 500ml
▪ 血浆200ml ﹢ NS100ml冲管
▪ 5%GS 250ml
▪ ⑼平衡液 500ml
▪ 血浆200ml ﹢ NS100ml冲管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第一个24h补液:
▪ ⑼平衡液 500ml
19:00刘护士
▪ 血浆200ml ﹢ NS100ml冲管 20:20刘护士
▪ 5%GS 250ml

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 综合课件

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 综合课件

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林新聪对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认识烧伤后毛细血管(微静脉)通透性增强,大量血浆成份外渗,血细胞的破坏,极易发生(烧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

(烧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特点:◇有效循环容量减少(慢性、持续)◇心室舒张期充盈压降低◇心排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器官功能障碍。

上述病理过程一般持续48h,伤后48h常称“休克期”。

(大面积>48h,中、小面积<48h)补充循环血量,有效液体复苏,是烧伤后抗休克治疗最重要的基本措施。

休克期补液的基本原则:◇烧伤后体液丧失量与BSA和W成正比。

◇丢失的液体类似血浆,应补充血浆、电解质和水。

胶、晶总量2ml/kg/1%,胶:晶=1:1。

◇伤后体液立即丧失,6 ̄8h达高峰,伤后第一个8h应输给第一个24h预算量的一半。

◇主要根据尿量进行输液监控。

◇为防过量,第一个24h最大输液量为10%W。

◇TBSA>50%,按50%计算,总量<10000ml。

评价:TBSA<50%的伤员可平稳度过休克期大面积伤员输液量明显不足--超低补液,面积越大不足越明显。

TBSA>50%伤员大多因补液量不足,死于休克及与休克有关的并发症。

1958年,上海瑞金医院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抢救钢铁工人邱财康(TBSA82%,三度23),创造了奇迹。

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是休克期补液量在Evans公式的基础上改良--不设上限,胶:晶=1:1。

此后世界上出现的诸多输液公式皆不设上限,为成功抢救TBSA>50%的伤员奠定基础。

总结、统计600例无呼吸道烧伤或其他并发症,平稳度过休克期伤员的补液情况后,1965年提出国内第一个胶、晶型补液公式。

内容:●伤后第一个24h◇胶、晶体:成人:1.5ml/kg/1%BSA,婴幼儿:2mlkg/1%BSA,儿童:常用1.75mlkg/1%BSA。

胶:晶=1:1、1:2或视情而定胶、晶总量1/2,伤后6-8h内补给。

◇生理需要量(水分)成人:2000-2500ml/kg/day儿童:70-100ml/kg/day婴幼儿100-150ml/kg/day,平均输给。

最新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的护理刘静芳解析ppt课件

最新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的护理刘静芳解析ppt课件

(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 影响的特征
• 多样性 • 潜在性 • 综合性 • 广泛性 • 积累性
(二)环境污染物对 人体健康的危害
• 1、急性危害
• 2、慢性危害
• 远期危害:导致远期危害的主要污染物是三 致物质,包括致癌物质、致突变物质和致畸 物质。常见致突变物质有:亚硝铵类、苯、 苯并(a )芘、甲醛、砷、铅、DDT、烷基 汞化物、甲基对硫磷、谷硫磷、敌敌畏、百 叶枯、黄曲霉素B1、二恶英等。
• [2]特重度烧伤:总面积≥50%,或Ⅲ°烧伤≥20%;或 已有严重并发症。
病例介绍
• 赵xx,男,53岁 • 2012-10-24入院 • 诊断:热烧伤35% • 既往史:高血压(未规律服药) • 2012-11-15出院
休克期情况
• 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 9540ml,尿总量为4185ml,平均每小 时尿量 174ml
(三)无机污染物与人体健康 1、氟
• 人体每日摄取8~10mg以上的氟就会产生氟骨 症。主要症状是:骨硬化(棘突、骨盆、胸 廓),不规则骨膜骨形成,异位钙化(韧带、 骨间膜等),伴随骨髓腔缩小,不规则外生骨 赘,含氟量过多还会产生死胎、流产、早产及 畸形儿增多。严重氟中毒容易骨折。
• 在高氟区不能用氟化物牙膏,多吃含钙的食品, 以弥补人体内被氟取代的钙。
收集
计量
注意事项
1 量杯为玻璃制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破 损
2 读取数据时视线要和液面水平,视线过高或 过低都会造成读取的数据不准确
3 使用后清洗待干,备用
尿比重
定义 尿比重是指在4摄氏度下与同体积的水 的重量之比。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 的指标。
临床意义
• 尿比重的高低与饮水量和当时的尿值有关,主要取决肾脏 的浓缩功能。

烧伤补液 PPT课件

烧伤补液 PPT课件

Goals met
Reassess
Goals not met
Consider vasodilators Nitroglycerin Nitroprusside
Consider α agonist Norepinephrine Epinephrine Neosynephrine
Plus Dopamine
激素的应用
3~5mg/kg/d
利尿剂的应用
无肾功能不全时不用利尿剂,尿量是休克 评估的良好指标,剂尿会产生对补液治疗 的不正确判断
正确应用利尿剂应在休克纠正各循环指标 正常,但无尿时使用
如把握不准,可行补液试验或甘露醇利尿 试验
二.延迟补液
补液同前 补液速度
所欠补液量可在1~2小时补入,休克纠正前不补 水,可使尿量达100ml/小时后,调慢补液速 度,可适当加大碱量
Parameter
Normal Range
Units
Derivation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1-8
mm. Hg.
Measure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75-100
mm. Hg.
Measured
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Optimize Hb 11-13 d/dl
Optimize Oxygen Delivery
PCWP<15 Volume expansion
PCWP>15 Consider volume if PCWP<18 Diurese if PCWP>18
Goals met
Reassess to keep: PCWP 15-18 MAP 60~80 mm.Hg. SvO2> 65~70% Delivery Independent O2 consumption

烧伤休克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烧伤休克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评估和监测
体征评估:详细列举烧伤休克病人的常 见体征和评估方法 生命体征监测:介绍烧伤休克病人护理 中的生命体征监测标准和注意事项
评估和监测
血液检查:解释烧伤休克病人 护理中常用的血液检查项目和 其意义
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
液体种类:讲解烧伤休克病人液体复苏 时常用的液体种类和其作用
剂量计算:介绍液体复苏剂量的计算方 法和常用的复苏方案
维持循环
稳定循环:解释烧伤休克病人 护理中维持循环稳定的策略和 方法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清洁护理:讲解烧伤休克病人伤口清洁 护理的步骤和方法
消毒处理:介绍烧伤休克病人伤口消毒 处理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伤口处理
敷料使用:解释烧伤休克病人伤口 敷料选择和更换的原则和方法
维持循环
维持循环
血管活性药物:讲解在烧伤休克病人护 理中常பைடு நூலகம்的血管活性药物和作用
心肺复苏:介绍在烧伤休克病人护理中 心肺复苏的相关措施和步骤
液体复苏
注意事项:解释烧伤休克病人液体 复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处理 方法
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
保暖措施:讲解烧伤休克病人护理中的 体温调节保暖措施和方法
降温方法:介绍烧伤休克病人护理中的 体温降温方法和注意事项
体温调节
体温监测:解释烧伤休克病人 护理中的体温监测频率和方式 。
伤口处理
伤口处理
烧伤休克病人 的护理PPT课

目录 烧伤休克病人的护理要点 引言 评估和监测 液体复苏 体温调节 伤口处理 维持循环
烧伤休克病人 的护理要点
烧伤休克病人的护理要点
引言: 烧伤休克病人护理的重要性 和目标 评估和监测: 烧伤休克病人护理中 的评估和监测要点

烧伤休克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烧伤休克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烧伤休克患者 的护理PPT课

目录 I. 了解烧伤休克 II. 烧伤休克患者的护理 III. 烧伤休克患者的康复护理
I. 了解烧伤 休克
I. 了解烧伤休克
什么是烧伤休克:烧伤引起的组织 损伤导致体内液体和电解质严重紊 乱,引发的一种严重的循环衰竭状 态。
烧伤休克的症状:低血压、皮肤苍 白、心率加快、冷汗、尿量减少等 。
II. 烧伤休克患者的护理
确保营养供应:通过管饲或其他方 式,合理补充热量和营养,促进伤 口愈合。 管理疼痛:采用适当的镇痛措施, 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II. 烧伤休克患者的护理
心理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咨询, 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III. 烧伤休 克患者的康复
护理
III. 烧伤休克患者的康复护理
皮肤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 持伤口干净,促进愈合。 运动康复:帮助患者进行适当 的运动锻炼,增强身体功能和 恢复能力。
III. 烧伤休克患者的康复护理
心理康复: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饮食调理: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 营养均衡,促进康复。
III. 烧伤休克患者的康复护理
I. 了解烧伤休克
烧伤休克的危险性:可能导致器官功能 衰竭和死亡。
II. 烧伤迅速进行休 克抢救,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保持呼吸通畅:确保患者呼吸 道通畅,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持 呼吸功能。
II. 烧伤休克患者的护理
维持血液循环稳定:监测血压、脉搏和 心率,及时补液、输血维持循环稳定。 控制感染:使用无菌技术进行伤口处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康复训练:进行烧伤休克患者康复 训练,恢复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2:1
2:1

胶体液 特重
1:1
1:1
1:1
同左 同左
基础需水量
2000ml
60- 100ml/k
80ml/kg
g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同左
4
二度烧伤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5
三度烧伤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6
三度烧伤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7
补液的护理
1 入院后评估 对病人的烧伤面积、深度、烧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10
延迟复苏时补液输液量与时间的分配
要打破输液公式的限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纠 正有效循环容量的不足。一般在30~60分钟内推 注1500~3000ml液体不等,然后改用静滴。当 开始复苏时间在伤后6小时或之后,常需在2~3 小时内补足第1个24小时计划输液量的1/2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16
血定安:
血定安是以改良液体明胶为主的胶体性血浆代用品,分子 量22500,具有与血浆相似的等膨胀压和酸碱度。 胶体渗透压与人体白蛋白相当,血容效应相当于4~ 4.5%的白蛋白溶液,生物半减期约4小时,能较好地维 持血容量。
每天输入量可根据胶体需要量和血液制品供应量灵活调剂 ,1000~3000ml/24h。总的评价认为血定安是较好的 血浆代用品,在血液制品不足时可优先选用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 液的护理
休克期的概念
烧伤后48-72小时内,无论病人是 否发生休克,均称之为休克期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2
液体疗法的重要性:是防治休克的主要措施 ,及时、有效地扩容是防治休克的第一步。 在休克期内配合医生及时、有效扩容,根据 检测指标调整个体化的补液方案,使病人平 稳过渡,为下一步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由于严重烧伤后不仅是血浆成分的丢失,还有大量血细胞 的破坏,所以休克期应该输全血。三0四医院的经验是伤 后6~8小时开始输全血,因为伤后因大量血浆成分的外 渗导致明显的血浓缩,开始复苏时应首先尽快补充电解质 、水分和全血以外的胶体,待伤后6~8小时血浓缩逐步 减轻再输全血,更有利于血液循环。全血输入量约占全天 总入量的5%~10%左右
个体化调整问题
烧伤深度不一,失液量相差悬殊
伴有吸入性损伤或复合伤时都会因渗出、水肿和出血而影响 血容量
开始复苏时间的早晚和速度的快慢都直接影响复苏效果
入院前治疗无法完全掌握
伤员伤前健康状况和个体差异有别
基于上述考虑,补液要根据每位病人的临床表 现随时调整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13
全血: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3
Ⅱ°、Ⅲ°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 =体重(kg)X烧伤面积X1.5(成人)+基础需量)
第一个24小时内
第二个24小时内
每1%面积、公斤 体重补液量(为额
外丢失)
成人 1.5ml
儿童 1.8ml
婴儿 2.0ml
第一个24h的1/2
中、重
晶体液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11
液体复苏满意的指标
意识清楚 心率100-110次/分 呼吸20-24次/分 血压正常 尿量80-100ml/h 血红蛋白(Hb)≤150g/L,血细胞比
容(Hct)≤0.5 ;电解质无明显紊乱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12
液体复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17
6%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
分子量与人体白蛋白近似,具有血浆扩容作用,可在休克 期应用。由于亦有封闭网状内皮系统作用,影响机体免疫 功能,用量不宜过大,每日可给1000ml左右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18
2、晶体溶液
生理盐水:
为等渗的氯化钠溶液,是常用的电解质溶液之一。实际上 生理盐水并不完全符合生理,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浓度为 0.9%,其中含钠离子和氯离子各154mmol/L,而血浆中 钠 离 子 的 浓 度 为 140mmol/L 左 右 , 氯 离 子 浓 度 为 103mmol/L左右。如果大量输入生理盐水,易导致血浆 中氯离子比例升高,碳酸氢根(HCO3-)比例降低,易产 生高氯性酸中毒, 因此输注量大时应与1.25%碳酸氢钠 按2:1的比例输入。为避免生理盐水的不良反应,当前主 张以输注乳酸钠林格液为主。
伤时间、生命体征、入院前的处理(包括已输入 的液体种类、量)、有无呼吸道烧伤以及其他合 并伤等进行评估,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一般采用留置针选 择体表大静脉(头v、贵要v、大隐v等) 进行穿
刺,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粗后细。静脉
穿刺困难者,可行深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 。休克期内要保证有2条以上静脉通路,液 体24h维持,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15
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是常用的血浆扩容剂之一。它是葡萄糖的聚合物, 输入后能提高胶体渗透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2~ 4万)和小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1万左右)不仅能维持循环 血量,还兼有减低血粘度,解除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和 利尿作用。由于小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小,排出快,维持血 压仅3小时左右。相比之下低分子右旋糖酐更好些,全天用 量1000~1500ml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的护理
8
3 补液速度 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晶胶
搭配、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 烧伤后1-2h内先输入晶体液1000-2000ml,再输
入胶体液,3-4h内输入液体总量的30%,第一个8h 输入液体总量的60-65%;部分烧伤病人由于伤后 补液不及时或补液不够,造成复苏不当,这些延迟 复苏者需要显著增加补液量。在第一个24h纠正低 血容量状态后,第二个24h的输液速度就可以匀速 滴入。补液时要根据各种监测指标调整输液死地, 防止补液不足或过量。注意不可将液体在白天全部 输注完毕,这会大导面积致烧伤夜病人间休克创期补面液的持护理续渗液却未能及时9
补液速度
常规补液输液量与时间的分配
传统的输液分配:伤后第一个八小时要输入第一个24小时
计算总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后16小时内输入。第二个 24小时的电解质和胶体应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水分 同前
这种分配比例是基于原来对体液渗出规律的认识决定的, 原认为伤后6~8小时为渗出高峰,故应在8小时内输入一 半 。 实 际 上 渗 出 速 率 最 快 的 时 间 段 是 伤 后 0.5 ~ 2 小 时 , 因此入院后即应快速输液,使伤后3小时左右输入计算总 量的30%,伤后8小时输入总量的60~65%可能更符合 实际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