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全集24课时

合集下载

必修二全册化学教案

必修二全册化学教案

必修二全册化学教案。

一、教案的基本构成教案的基本架构大体相同,包括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等。

其中,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与学生的学情相符合,能够达到一定的挑战和激励作用,同时也要和教学内容相对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考验教师教学功力的重要部分。

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能力,挑选合适的重点和难点,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也是教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掌握情况。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教师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安排,把握好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中不断地增长,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如何制定教学目标针对必修二全册化学的教学目标,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别制定了经济管理学与化学的教学目标。

其中,经济管理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企业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职责。

2、了解企业决策的基本流程、方法和工具,在此基础上掌握企业投资、财务预测和财会纪律等知识。

3、理解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掌握经济环境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4、了解企业的市场策略、营销策略和品牌策略,掌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能力。

而化学的教学目标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化学中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化学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深远影响。

2、掌握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了解化学中的量、质、能和热等基本物理概念,并能应用此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4、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化学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在本课中,我们特别要重视化学中化合物和化学反应这两部分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全集24课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全集24课时

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就叫做质量数。

[板书]一、原子结构(一)、质量数定义:符号:A计算式:质量数(A) === 质子数(Z)+ 中子数(N)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思考]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科学探究]: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中子数(A)相对原子质量F 10 18.998Na 12 22.990Al 14 26.982质量数(A) === 质子数(Z)+ 中子数(N)2、原子形成离子之后构成原子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质量数呢?[总结和比较]和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

[随堂练习]:1、完成表格1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12 12 1220 40 182、完成表2 A:质量数Z:质子数N:中子数带点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元素符号原子符号核电荷数中子数电子数1 0 11 1 11 2 16 6 66 8 6 [过渡]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例如表2中。

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就各为一种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板书](二)、核素和同位素核素:同位素:[思考与交流]: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

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2、Cl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⑴在形成的Cl2分子中,会有种不同的分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⑵从原子的组成看,原子的质量数均为整数,但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却是35.5,这是为什么?[回答]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而且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各种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M=M1*n1%+ M2*n2%+…[简单介绍]同位素的用途。

区别概念[随堂练习] 1、有以下一些微粒:①② ③ ④ ⑤ 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的是 和 、 和 。

【高一】高一化学教案人教版化学必修2全册教学案

【高一】高一化学教案人教版化学必修2全册教学案

【高一】高一化学教案人教版化学必修2全册教学案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知识与技能: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介绍,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存有多样的感性认识。

本节内容就是使学生在自学物质结构初步科学知识之后,从本质上重新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辨认出和明确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勇于批评,勤奋好学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培育学生细致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本节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学生思索提问]因为铝片表面存有水解膜,它制止铝片与酸的碰触,并使反应无法展开。

[分组探究]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热量变化呢?[学生思索]探讨出来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顺利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在一支试管中重新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溶液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结论[演示实验]课本实验2-2[学生活动]学生观测实验现象并思索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2、为什么混合后必须立即用玻璃棒烘烤?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现象顺利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烘烤混合物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够并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存有nh3气分解成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用手拿起至烧杯烧杯下面的具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黏在了烧杯底部反应稀释热量并使体系温度减少,风道结为冰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反应回去科玄珠跑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测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存有水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演示实验]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照实验,定性的抽象化出来“中和热”概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为引入,引出乙烯的研究。

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乙烯的性质。

讲解乙烯的结构,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等,促进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介绍乙烯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等,并重点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

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为例,通过实验现象说明问题,让学生掌握加成反应的条件选择和书写。

通过对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条件选择和书写,让学生归纳烯烃的加成反应与烷烃的取代反应的不同。

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乙烯用途的研究,让学生领会化学与生活的巨大联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是乙烯的结构和加成反应,难点是对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条件选择和书写。

教学方法包括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式教学法、研究小组讨论、交流等。

教学用品包括石蜡油、碎瓷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管、滴管等。

学生认真观看,加深对加成反应的认识。

探讨加成反应的特点。

生1提到碳碳双键,从一个反应得出一类反应的特点,即加成反应。

生2补充了机理,即先断C=C双键及不饱和烃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一个键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接着,学生开始思考问题,深入结构Flash展示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

在巩固加成反应的基础上,学生们练写出乙烯与H2、Cl2、HCl、H2O的反应方程式,但有些学生不知如何写出与H2O的反应。

教师提醒学生,加成反应类似化合反应,即成反应,先断键,后成键。

学生们认真听讲,加深对加成反应的掌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加成反应的特点,并讲解反应4,从水的结构明确加成,发散思维请学生总结烷烃取代反应与烯烃加成反应的不同。

通过类比研究方法加深学生对取代、加成反应的理解,对比知识,发散思维,说明烷烃取代反应、烯烃加成反应的不同。

教师提出一些反应,让学生思考如何鉴别甲烷和乙烯,巩固知识。

高一化学必修2教学案(全册按课时)_-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2教学案(全册按课时)_-人教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②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其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第Ⅷ族:三个纵行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③族的别称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自主探究:(06广东高考)同主族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A、6B、12C、26D、30还有哪些可能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测试: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HF B.H3O+C.NaH D.H2O22.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 若X 的原子序数为m , Y 的原子序数为n , 则m 和n 的相互关系为()A.m – 13 = n B.n + 5 = mC.m + 8 = nD.n – 11 = m3.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 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n=m+1B.n=m+11C.n=m+25D.n=m+10A.18B.32C.50D.645、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A.第二周期B.第三周期C.ⅣA族D.ⅥA族6、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A.C、N、SiB.N、P、OC.N、O、SD.C、Si、S7、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和n。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教案目录;人版,教第一章物录录元素周期律构 (2)第一录元素周期表...................................................................... ......2 第二录元素周期律 (20)第三录化录学...................................................................................33 第二章化反录能量学与 (39)第一录化能录能学与...................................................................... ..39第二录化能录能学与...................................................................... ..46 第三录化反录速率限度学与................................................55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62)第一录最录录的有机物甲录—— (62)第二录自石油和煤的录基本化工原料来两 (75)第三录生活中常录的录有机物两 (88)第四录基本录录物录...................................................................... ..93 第四章化自然自然的录录利用学与.. (89)第一录录录和利用金录源海水录源属与................................89第二录录境保录录源录合利用与.. (98)1目录;人版,教第一章物录录元素周期律构 (2)第一录元素周期表...................................................................... (2)第二录元素周期律 (20)第三录化录学...................................................................... . (33)第二章化反录能量学与 (39)第一录化能录能学与...................................................................... ..39第二录化能录能学与...................................................................... ..46第三录化反录速率限度学与 (55)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62)第一录最录录的有机物甲录—— (62)第二录自石油和煤的录基本化工原料来两 (75)第三录生活中常录的录有机物两 (88)第四录基本录录物录...................................................................... ..93第四章化自然自然的录录利用学与 (89)第一录录录和利用金录源海水录源属与 (89)第二录录境保录录源录合利用与 (98)教案录录,第一章物录录元素周期律构授录班录录录第一录元素周期表一原子录构() ——A教知录X和含录~掌握成原子的微粒录的录系~构1、引录生录录原子核的录~得录量和学构懂数Z 与、知道元素、核素、同伴素的涵录~ 2 技能、掌握核录荷、录子、中子和录量之录的相互录系数数数数3 学录程与通录录成原子的微粒录的录系和录元素核素等录录的探录~培录生分析、录理据的能力~录录用比录、录录构学数运等方法录信息录行加工方法情感录度 1、通录成物录的基本微粒的录量、录性的录录~了解微录世界的物录性~而录一步录录物录世界的微录本录~构从通录原子中存在录性不同的录微粒的录系~录录原子是矛盾的录立录一两体价录录目、通录人录探索原子录的录史的介录~使生了解假录、模型等科究方法和科究的构学学研学研2 录程~培录他录的科录度和科精神~录科究的录辛喜学学体学研与悦的重点成原子的微粒录的录系构录点培录分析、录理据的能力~录录用比录、录录等方法录信息录行加工。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学案WORD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学案WORD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学案WORD版1. 前言本文档为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学案的WORD 版。

该教学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

2. 教学目标本教学案的教学目标如下:- 熟练掌握化学必修二的核心知识点;-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教学内容本教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单元一:离子反应与盐类- 单元二:酸碱与盐的中和反应- 单元三: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单元四:化学能与化学反应动力学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学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框架;-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讨论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原因,并进行集体讨论;- 解决问题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本教学案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实验报告:对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评价;- 测验和考试: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

6. 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教学,本教学案提供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材;-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内容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 多媒体:根据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

7. 教学计划本教学案按照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具体安排请参考附件中的教学计划表格。

8. 结语希望本教学案能够对教师们进行化学必修二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化学研究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和进步。

> 注意:本文档为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学案的WORD版,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相关推荐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1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三节化学键教案◇第三节化学键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案2◇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教案2◇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2◇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1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全章教案◇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2一、指导思想在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教学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观。

二、教材分析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化学2》有三个一级主题: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对应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包括四章,分别是:第一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化学2》在《化学1的基础上突出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强调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关系,同时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化学结构和反应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就叫做质量数。

[板书]一、原子结构(一)、质量数定义:符号:A计算式:质量数(A) === 质子数(Z)+ 中子数(N)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思考]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科学探究]: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中子数(A)相对原子质量F 10 18.998Na 12 22.990Al 14 26.982质量数(A) === 质子数(Z)+ 中子数(N)2、原子形成离子之后构成原子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质量数呢?[总结和比较]和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

[随堂练习]:1、完成表格1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12 12 1220 40 182、完成表2 A:质量数Z:质子数N:中子数带点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元素符号原子符号核电荷数中子数电子数1 0 11 1 11 2 16 6 66 8 6 [过渡]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例如表2中。

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就各为一种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板书](二)、核素和同位素核素:同位素:[思考与交流]: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

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2、Cl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⑴在形成的Cl2分子中,会有种不同的分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⑵从原子的组成看,原子的质量数均为整数,但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却是35.5,这是为什么?[回答]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而且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各种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M=M1*n1%+ M2*n2%+…[简单介绍]同位素的用途。

区别概念[随堂练习] 1、有以下一些微粒:①② ③ ④ ⑤ 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的是 和 、 和 。

2、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 、40K 与40CaB 、T 2O 和H 2OC 、40K 与39KD 、金刚石与石墨 3、在中,m 、n 、p 、q 表示X 的四个角码,若X 1和X 2的q均为1,m 、p 的值相等,则X 1和X 2表示的可能是 ( )A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B 、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C 、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形成的离子D 、不同元素的离子4、钛(Ti )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

钛元素的同位素Ti 4622、Ti 4722、Ti4822、Ti 4922、Ti 5022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A 、28B 、30C 、26D 、24 5、据报道,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 .32 B.67 C.99 D.166多媒体布置作业 【作业】p11 4 5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2.按粒子的半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Cl,S,PB.N,O,FC.Al3+,Mg2+,Na+D.K,Na,Li3.下列各组微粒中,按微粒半径依次增大排列的是( )(A)Al3+,Al,Na,K (B)F,Cl,S2- ,S(C)S2-,Cl - ,K + ,Ca 2+ (D)Mg,Si,P,K4.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a,b,c三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A.a>b>cB.b>a>cC.c>a>bD.c>b>a[讲述] 原子结构示意图必须把原子核所带电荷和核外不同层上的电子数全部表示出来,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成Na+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变成Cl-也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Na+与Cl-相互结合就形成了NaCl。

[设疑] Na+与Cl-之间是一种什么作用使它们不能相互远离?为什么?[生答] Na+带正电荷、Cl-带负电荷,它们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相互吸引而靠近。

[设疑] Na+与Cl-能否无限制的靠近呢?[讲述](把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投影出来,对照分析。

)Na+与Cl-它们的原子核都带正电荷而排斥,同时原子核外的电子与电子之间都带负电荷也相互排斥,所以Na+与Cl-两者要相互远离;又因静电吸引作用而靠近,当Na+与Cl-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就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形成了离子化合物NaCl。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体。

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的对立统一体。

[Flash动画] 带有正电荷的Na+与带有负电荷的Cl-相互靠近,到了一定的距离时不在移动。

多次重复上述操作让学生看个明白。

[投影板书] 一、离子键1、使阴、阳离子形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讲述] 通过离子键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粒子之间形成化合物的作用方式是什么,可以看到新的物质的生成必须有新的化学键的生成,这就是化学反应的本质。

[讨论提纲]1、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活泼性怎样?2、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的?3、NH4+与Cl-、CO32-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Na+与CO32-、SO42-呢?你还能举出哪些粒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总结讲述](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阴阳离子,阴阳离子是由活泼的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得失电子而形离子键成键的本质:静电作用。

[讲述] 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体现了原子结构的特点,我们只需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把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表达出来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特点表达出来,这就是电子式。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学生讨论] H、Na、 Mg、Cl、O等原子的电子式。

[反馈矫正][明确] 1、电子式中的电子一般要成对书写。

但Mg、O等原子的电子式常按上述方式书写. 2、同主族原子的电子式基本相同[提问] 你是否能写Na+ 、Cl- 、Mg2+、 O2-等离子的电子式?[学生讨论](略)[投影答案][讲述]金属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变成阳离子达到稳定结构,书写电子式时阳离子最外层上的电子通常不表达出来,所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表示最外层的8个电子并且加上[]n-来表示,n表示阴离子带的电荷数。

[提问] 讨论如何表示NaCl 、Na2O、CaCl2等化合物的电子式?[投影][说明] NaCl的电子式的书写是把Cl-的电子式表达出来放Na+之后,Na2O的电子式是在O2-的电子式的两边分别写上两个Na+的电子式,CaCl2的电子式是在Ca2+的电子式的两边分别写上两个Cl-的电子式。

[学生讨论] 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反馈矫正] 1、错误,表达不明确。

如果是氧原子的电子式,就多了两个电子;如果是氧离子的电子式,则漏掉了括号和电荷。

2、错误,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一般不把次外层上的电子表达出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

3、错误,-2表示硫的化合价而不是硫离子带的电荷。

4、错误,硫离子的电子式应该加上括号。

5、错误,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6、错误,应该把Na+的电子式写在O2-的电子式的两侧。

多媒体投影练习[思考讨论]为什么氯化钙的化学式写成CaCl 2的形式,而它的电子式必须写成这样的形式?[答疑] CaCl2只表示氯化钙的化学组成和Ca2+与Cl-个数比例关系,电子式不仅表示组成和比例特点,还表示了离子键的特点,它表示的是Ca2+与Cl-以离子键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Cl-与Cl-以离子键结合,如果把两个Cl-的电子式写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学生讨论] 怎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NaCl、MgCl2的行成过程?[投影][说明] 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和并,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和并。

用电子式可以直观的简洁的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形成离子的,又是怎样形成离子键的,这也反映了化学反映的本质,即发生化学反应就有新键的生成。

[思考讨论] 1、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化钠的生成的区别和联系[填表]化学反应方程式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达件[投影答案]化学反应方程式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件是否等号单向箭头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用电子式表示化学式表示新物质生成且质量守恒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都反映了新物质的生成及质量守恒的特点[回顾知识] 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作小结。

[投影小结][讲述] 同学们通过讨论学习,了解了离子键的概念,明确了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原因和性质,要求我们在深入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布置作业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BaCI2 NaF MgS K2O板书设计[板书] 第四节化学键一、离子键1、使阴、阳离子形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2、离子键的本质与形成条件和形成原因1、成键本质:静电作用2、成键条件3.形成过程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一些化学符号的电子式的书写学生对于掌握电子式以及形成过程感觉较吃力,需多花时间加大练习进行巩固。

第二章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

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这就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揭开电池这个谜。

【板书】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板书】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板书】1、燃煤发电的过程【板书】2、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

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

如果要把可产生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要知识点──原电池,这种装置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储存起来,类似于水库的蓄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