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稀野生动物 — 亚洲象
雨林巨兽亚洲象的进化之旅

202022JUL.亚洲象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陆撰文 / 周方易雨林巨兽:亚洲象的进化之旅古老的家族的大象接近,嵌齿象的四肢较短,显得身材矮胖,鼻子比现代的大象短很多,其下颌也长着一对长长的门齿,也就是有四根象牙。
嵌齿象是大象进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祖先,它们的足迹曾遍布非洲、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是包括亚洲象在内的后世许多大象种类的“进化原型体”。
大象的进化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乳齿象复原图(图片来源/ Wiki)嵌齿象(图片来源/ /大象进化:现代大象的演变(图片来源/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始新世约56-34百万年前渐新世约34-23百万年前中新世约23-5.3百万年前上新世约5.3-2.6百万年前更新世2.6百万年前-11700年前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嵌齿象猛犸象亚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美洲乳齿象洲象来说未必是坏事,也算丢掉了不必要的累赘。
说到亚洲象和非洲象的区别,有一点是亚洲象鼻端有而非洲象有2个凸起。
亚洲象比非洲象少一个,而是亚洲象鼻端下方的凸起向后翻卷了起来, 古菱齿象复原图(图片来源/ Wiki)这样一来,亚洲象不仅可以用两个凸起捏起物体,还可以用向后的凸起把物体挽住,用鼻子卷物体时也25周游)和非洲大象与古人类长期一同演化,大象们学会了躲避人类的办法。
未来在何方虽然顽强或者说幸运地躲过了灭绝,但亚洲象的生活也并不轻松。
数千年来,人类的发展一直在压缩亚洲象的生存空间。
在商周时期,亚洲象曾广泛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而从巴基斯坦向西经过伊朗,直到两河流域,也曾是亚洲当森林里的食物在禁止和打在亚洲象。
我国亚洲象研究综述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7, 5(1), 31-36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7 in Hans. /journal/ojns https:///10.12677/ojns.2017.51005文章引用: 郭贤明, 陶永祥, 王兰新. 我国亚洲象研究综述[J]. 自然科学, 2017, 5(1): 31-36.Asian Elephants Research Review in ChinaXianming Guo, Yongxiang Tao, Lanxin Wa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Xishuanbann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Jinghong YunnanReceived: Jan. 20th , 2017; accepted: Feb. 7th , 2017; published: Feb. 10th , 2017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data collected and sorted, the induction and the summary have been carried on from the Asian elephant migration, habitat selection, human-elephant conflict, physiologyand so on to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through sorting of the data.KeywordsAsian Elephant, Research Review, China我国亚洲象研究综述郭贤明,陶永祥,王兰新*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云南 景洪收稿日期:2017年1月20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7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10日摘 要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从亚洲象的迁移、生境选择、人象冲突、生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陆生动物

陆生食草动物体型:亚洲象的体型较小,背部圆、微凸;非洲草原象体型较大,背部微凹。
亚洲象的头部位置最高;非洲草原象的肩部、臀部位置最高。
额头:亚洲象的额头有两个凸起的包,俗称智慧瘤,中间则凹下;非洲草原象的额头是平的。
耳朵:亚洲象的耳朵较小;非洲草原象的耳朵较大。
长牙:亚洲象只有雄象有长牙外露;非洲草原象都有长牙外露。
鼻子:亚洲象的鼻子较为光滑,鼻端只有一根指状物;非洲草原象的鼻子上下有环裂的皱纹,又多又深,鼻端有两根指状物。
脚趾:亚洲象的前肢有5个脚趾,后肢有4个脚趾;非洲草原象的前肢有4个脚趾,后肢有3个脚趾。
【生活习性】亚洲象喜欢人烟稀少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
亚洲象每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为了生存,象群每天要奔走18到20个小时,只睡2小时到4小时寿命50--60岁。
【分布】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
蒙古野驴【形态特征】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
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
【生活习性】属典型荒漠动物,生活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高原开阔草甸和半荒漠、荒漠地带。
营游荡生活,耐干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
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
【分布】甘肃、新疆、内蒙古。
西藏野驴【形态特征】大型有蹄类。
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下体白色有别于蒙古野驴。
【生活习性】生活于高寒荒漠地带,夏季到海拔较低的地方。
好集群生活,善长奔跑,警惕性高。
【分布】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和四川野马野马性机警,善奔驰;一般由强壮的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只马群,营游移生活。
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线到泉、溪边饮水。
喜食芨芨草、梭梭、芦苇等,冬天能刨开积雪觅食枯草。
【生活习性】栖息于缓坡上的山地草原、荒漠及水草条件略好的沙漠、戈壁。
【分布】野马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准葛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马鬃山一带。
野骆驼【生活习性】生活于戈壁荒漠地带。
骆驼性情温顺,机警顽强,反应灵敏,奔跑速度较快且有持久性,能耐饥渴及冷热,故有“沙漠之舟”的称号。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简介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简介濒危动物是指受到威胁,数量濒临灭绝或濒临严重减少的动物物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上许多珍稀的生物正面临着被彻底消失的危险。
以下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的简介:1. 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
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大熊猫的数量急剧减少。
目前,大熊猫被列为濒危物种,并受到了严格的保护。
2. 虎:虎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猫科动物之一,但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狩猎是导致虎种群锐减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球虎的数量仅剩下约3900只。
3. 非洲象: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但它们正面临着走向灭绝的危险。
买卖象牙和栖息地的丧失是导致非洲象种群减少的主要因素。
国际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非洲象,但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4. 北极熊: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标志性物种,但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冰减少,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北极熊需要海冰来捕食和繁殖,而海冰融化使它们的生存变得困难。
5. 红毛猩猩:红毛猩猩是人类最近的亲属之一,但它们的数量正急剧下降。
森林砍伐和非法狩猎是导致红毛猩猩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
目前,红毛猩猩被列为高度濒危物种。
6. 亚洲象:亚洲象是非洲象的近亲,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使亚洲象种群锐减。
目前,亚洲象被列为濒危物种,并受到了国际保护组织的关注和保护。
7. 大猩猩:大猩猩是世界上最大的猿猴,但它们的数量正急剧下降。
森林砍伐、非法狩猎和疾病是导致大猩猩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
目前,大猩猩被列为濒危物种,需要全球范围内的保护。
8. 南中国虎:南中国虎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虎种之一。
非法狩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使南中国虎数量锐减至极低水平。
目前,全球仅剩下不到30只南中国虎。
9. 金丝猴:金丝猴是中国的珍稀动物,分布在云南和四川等地。
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金丝猴的数量急剧减少。
目前,金丝猴被列为濒危物种,并受到了中国政府的严格保护。
亚洲象有趣的知识

亚洲象有趣的知识1.引言1.1 概述亚洲象,学名为Elephas maximus,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之一,是亚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大象物种。
它们广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不同生境中。
亚洲象是一种古老的物种,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百万年。
亚洲象是非常受人们喜爱的动物,不仅因为它们巨大而壮观的体型,还因为它们拥有一系列有趣的特征和行为习性。
首先,亚洲象的身体特征是其最为醒目之处。
它们拥有长长的象鼻,用于觅食、喝水、沟通以及社交活动。
此外,它们还有一对弯曲向上的长牙,被称为象牙,被广泛用来制作工艺品。
不仅外貌引人注目,亚洲象的生活习性也非常有趣。
它们属于社会性动物,常常以群体形式生活。
群体中通常有一头领导者,被称为头领,负责组织群体生活和保护群体成员。
亚洲象是植食性动物,主要以树叶、草、水果和树皮为食。
它们每天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水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除了这些基本的特征和习性外,亚洲象还有许多其他令人着迷的方面。
它们具有智慧和记忆力,能够记住复杂的路径,并利用它们的记忆找到水源和食物。
此外,亚洲象还展示出情感和社交行为,它们能够建立紧密的母子关系和友好的群体关系。
总之,亚洲象是一种迷人的动物,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都是我们探索和了解的有趣方面。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保护亚洲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并为其未来的生存创造更好的条件。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安排。
本篇文章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亚洲象的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2.1和2.2两个小节。
2.1小节将详细描述亚洲象的外貌特征,包括体型、皮肤颜色、鼻子的形状等方面。
2.2小节将探讨亚洲象的生活习性,包括它们的食性、栖息地、社交行为等内容。
通过对亚洲象生活习性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动物的生态习性。
武汉动物园观赏各种珍稀动物

武汉动物园观赏各种珍稀动物武汉动物园是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著名动物园,拥有丰富多样的珍稀动物资源。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赏到各种令人惊叹的动物,体验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的乐趣。
本文将为您带来武汉动物园中一些特别的珍稀动物,让您对这里的多样生物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亚洲象亚洲象是武汉动物园里的明星动物之一。
这些庞大而温和的动物是园内最受游客欢迎的观赏对象之一。
亚洲象大约高2.5米,体重约5吨,长着一对长长的象牙和大耳朵。
在动物园的大象馆,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察亚洲象的生活习性,还有机会参与喂食和互动活动。
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武汉动物园的一大特色。
大熊猫是一种濒危物种,非常珍贵。
在武汉动物园,游客们可以看到活泼可爱的大熊猫。
这些黑白相间的圆滚滚的动物以其独特的外貌和憨态可掬的行为吸引着无数观众。
动物园为大熊猫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观察、了解和保护这些可爱动物的机会。
东北虎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虎种之一,也是濒危物种。
在武汉动物园,游客们可以欣赏到这一壮丽的猫科动物。
东北虎以其强壮的体型、敏捷的动作和迷人的外表而闻名。
观赏区内的保护栖息地为东北虎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环境,使游客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近距离观赏到这些令人惊叹的野生动物。
金钱豹金钱豹是一种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也是武汉动物园的亮点之一。
这些优雅而敏捷的豹子拥有黄色的斑点皮毛,体型修长,行动迅猛。
金钱豹在野外的数量十分稀少,因此在动物园中观赏到它们的机会是非常珍贵的。
动物园为金钱豹提供了一个宽敞舒适的栖息环境,让游客近距离观察这些稀有动物的优美动作。
白色孔雀武汉动物园的白色孔雀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与一般的孔雀有所不同,这些美丽的白色孔雀拥有纯白的羽毛,并具有雄伟壮观的尾羽。
它们被认为是幸运和祥瑞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推崇。
游客们在动物园里可以欣赏到白色孔雀的展示,感受到它们的美丽和与众不同。
总结武汉动物园作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著名动物园,拥有众多珍稀动物资源。
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物种,中国政府将它们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以下是其中的10种:1. 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最著名的国宝,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象征。
它们生活在中国西南部的亚高山地区,以竹子为主食。
2. 金丝猴:滇、黔和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山区,是中国特有物种。
它们长着一身美丽的金色长毛,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3. 中华鲟:中华鲟是中国长江的特有鱼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已有1.4亿年的历史。
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中华鲟的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4. 长臂猿:长臂猿是中国南方的特有物种,生活在云南、海南、广西等地的热带雨林中。
它们以长臂攀爬树木,是中国最珍贵的树栖动物之一。
5. 天山雪莲:天山雪莲是中国西北的特有植物,生长在高山上。
它是中国著名的草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等功效。
但由于过度采摘和气候变化,天山雪莲的数量逐渐减少,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6. 金斑喙凤蝶:金斑喙凤蝶是中国东南的特有蝴蝶,以其独特的美丽和珍稀程度而闻名于世。
7. 亚洲象:亚洲象是中国南方的特有物种,生活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地的热带雨林中。
由于森林砍伐和非法捕猎,亚洲象的数量逐年减少,现已被列为濒危物种。
8. 中华虎:中华虎是中国南方的特有物种,生活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山林中。
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中华虎的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9. 中华鳄:中华鳄是中国南方的特有爬行动物,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中华鳄的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10. 天山马鹿:天山马鹿是中国西北的特有鹿种,生活在天山山脉的高山地区。
由于过度捕猎和气候变化,天山马鹿的数量逐渐减少,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亚洲象简介

亚洲象简介亚洲象(拉丁文学名:Elephasmaximus)是亚洲大陆现存最大的动物,也是当今世界体型第二大的陆地动物(仅次于非洲象)。
一般身高约2.85米(最高记录为3.7米),最重可重达7吨。
现分布于北纬24.6度以南的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
亚洲象是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濒危物种之一的动物,也是中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国境内野生象现仅存300余头。
中文学名亚洲象二名法Elephasmaximus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长鼻目科象科属亚洲象属种亚洲象亚种婆罗洲侏儒象,印度象,锡兰象等分布区域亚洲象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等热带地区用途马戏表演、军用、骑乘、服劳役亚洲象比非洲象小一些,耳朵也要小一些。
亚洲象能够长到2-3.7米高,重量为2000-7200公斤,是亚洲体型最大的陆上哺乳动物,雌象的体型比雄性小。
亚洲象鼻端有一个呈手指状的突出物,由于此突出物有大量的神经细胞,因此使象鼻像人类的手指一样灵活。
雄性的亚洲象长有象牙,而雌象即使有象牙亦不是太突出。
有一定比例的雄性不长象牙,这一比例可能与它们在过去受到的捕猎压力有关。
亚洲象的耳朵比较小、较圆,前脚有5只脚趾,后脚有4只脚趾,共有19对肋骨,头骨有两个突起,背脊拱起。
体型:亚洲象的身躯高大威武,性情温顺善良,是力量、威严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
它的身长为5—7米,一般肩高为2.5—3米,尾长为1.2—1.5米,体重(25张)2500—5500千克。
通体为灰棕色,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称为“智慧瘤”,其最高点位于头顶,但它的脑却很小。
头盖骨很厚,虽然骨骼内充满了气孔,可以减轻重量,但颈部的负担仍然很重。
背部向上弓起。
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前肢5指,后肢4趾。
小跑时,总是同时提起同一侧的前后肢,而不是象其他哺乳动物那样在对角线上的两肢同时离开地面,这种的步法被称为“溜蹄”,并使其产生一种奇特的摇摆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亚洲象
亚洲象
中文名称:亚洲象
中文别名:印度象
英文名:Indian elephant
拉丁学名:Elephas maximus
分类地位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长鼻目 PROBOSCIDEA
科:象科 Elephantidae
属:象属 Elephas
外形特征
亚洲象属只有一种,也叫印度象,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鼻端有一个指状突起,雌象没有象牙,即使是雄象也有一半没有象牙或象牙很小,耳朵比较小、圆,前足有5趾,后足有4趾,共有19对肋骨(其中苏门答腊亚种有20对,但比非洲象少一根),头骨有两个突起,背拱起。
性情温和,比较容易驯服。
过往可再分4个亚种:印度象﹑锡兰象﹑马来西亚象及苏门答腊象。
马来西亚有一种亚洲象亚种——侏儒象,个头更小。
纳米比亚有一种非洲象亚种——沙漠象,足下肉垫变大,更适
应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节约用水,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
亚洲象是亚洲哺乳动物中的庞然大物,亚洲象全身深灰色或棕色,体表散生有毛发。
成年雄性亚洲象肩高约2.4-3.1米,重约2.7-5吨,雌象体形稍小。
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尾巴不长,顶端有毛刷。
同非洲象相比,亚洲象体形较小,耳朵较小,前额较平。
上门齿突出于口外,略向上翘,最大的象牙长达 1.5-1.8米。
只有雄性亚洲象长有象牙。
象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两个上颌门齿大而长,就是所谓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树叶、草类等,磨牙并不是同时长出,现存的磨牙磨损后,新的磨牙才长出来,所以如果最后一颗(第六颗)磨牙大约在60岁以后磨损后,老象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如果继续饲喂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亚洲象的象鼻是鼻子的延伸,顶端有一手指状突出物非常敏感而灵巧。
大象使用象鼻呼吸、闻味、喝水(吸水后放入口中)以及携握物品。
分布范围
尽管历史上亚洲象的分布地较广,现在它们主要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
国外见于孟加拉、不丹、文莱、柬埔寨、印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的森林和附近平原及灌木地带。
国内分布是它分布区的边缘,已有记录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腊、景洪)、江城;
云南西南部西盟(岳宋)、沧源(南滚河)和云南西部盈江(那邦坝)。
生活环境
栖于亚洲南部热带雨林、季雨林及林间的沟谷、山坡、稀树草原、竹林及宽阔地带。
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河边、竹林、阔叶混交林中游荡。
喜群居,每群数头、数十头不等,在林中游走后常形成明显的象路。
生活习性
喜群居生活,每群数头或数十头不等,由一头成年公象作为群体的首领带着活动,没有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很广。
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
大象对破坏其生存环境,伤害其同类及冒犯其尊严的挑衅都有自卫、报复行为。
在早、晚及夜间,亚洲象会外出觅食,它们主要食用草、树叶、嫩芽和树皮。
它们会在炎热的白天休息。
如果可以找到,亚洲象也会吃农作物如香蕉和甘蔗。
亚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会长途跋涉去寻找水源。
象群由“女家长”年长雌象带领,包括母象及其姐妹和未成年雄象。
象群一般由20到30只象构成,但不会超过100只。
象由于毛少,容易生皮肤病,所以需要经常洗澡或做泥浴,象皮厚,有皱折,有的皱折纹路深达十几厘米,皮肤浅灰色,由于洗泥浴有时看起来好像是泥土的红棕色,褐色眼睛长眼毛,有一种罕见的白化象,白象眼睛一般是蓝色。
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
象在正常时每天要走3到6千米去觅食,但迅速奔跑起来也能达到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
保护级别
亚洲象从1997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被CITES列入附录I。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人类对土地的侵占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的丧失成为亚洲象生存的最大威胁。
农民会认为它为有害动物而捕杀亚洲象。
盗猎以获取象牙也是威胁之一,但因为亚洲象只有雄性才长象牙,故不似非洲象所受盗猎威胁那么严重。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对圈养亚洲象的利用如伐木等越来越少,圈养亚洲象也无了用武之地,许多原大象的饲养者不得不带着大象在街头乞讨为生。
还有一些亚洲象因为事故、受伤或虐待而死,或无法获得充分的照顾。
亚洲象比非洲象温顺且较小,很容易被人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