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笔记第3回

合集下载

西游记第3回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西游记第3回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西游记第3回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词语摘抄:金箍棒、花果山、水晶宫
句子摘抄:“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

” 例子:哎呀,这金箍棒可真是个神奇的宝贝呀,就像我们小时候都渴望拥有的超级玩具一样!
段落摘抄:“却说那花果山大小儿猴,正在那洞门外顽耍,忽听得风声响处,见半空中,丫丫叉叉,无边无岸的猴精,唬得都乱跑乱躲。

少时,美猴王按落云头,收了云雾,将身一抖,收了毫毛,将兵器都乱堆在山前,叫道:‘小的们!都来领兵器!’” 例子:哇,你想想看,那花果山的猴子们听到响声都被吓得乱跑,这场景多有意思啊,简直就像是我们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时的反应嘛,哈哈哈!
感悟:读了《西游记》第 3 回,真觉得孙悟空太厉害了!他竟敢去东海龙宫讨要宝贝,而且还真就得到了金箍棒这么厉害的武器,这胆量也太大了吧!他那股不服输、敢闯敢干的劲头,不正像是我们在生活中追求梦想时该有的样子吗?他能在花果山带领那么多猴子猴孙,多有领导范儿呀!这一回真的让我对孙悟空又多了几分敬佩和喜爱呢!。

西游记第三回的读书笔记10篇

西游记第三回的读书笔记10篇

西游记第三回的读书笔记10篇西游记第三回的读书笔记【篇1】读了《西游记》这本名著,我深有感触,书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讲述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经艰辛,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我的心。

我想也就是因为这离奇的神魔故事才成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吧。

这本书塑造了五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慈悲心善;孙悟空—正义胆大,本领高超,是妖精们的克星;猪八戒—虽然贪财好色但是很善良;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白龙马—无怨无悔,甘当坐骑。

这五个人物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

其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本领高强,一路护送唐僧成功的取得真经,是我心中的英雄,而且,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精神也让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了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他们执着,迎难而上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

可想想我,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情不自禁感到惭愧。

我决定,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始善终,坚持到最后。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尽力去做,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成功。

西游记第三回的读书笔记【篇2】自从知道了《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就怀着好奇的心情读起了这本书。

虽然以前听过一些,但是从未读过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故事的大致情节:观世音菩萨让唐三藏去求取真经,唐三藏在路上先后收下了孙悟空、小白龙、猪八戒、沙悟净,他们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求取了真经。

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人物是孙悟空。

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和奇险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

他不惧强杖,不畏险阻,始终充满了斗争精神。

他大闹天宫、直捣地府,搅得上下人仰马翻;他自称齐天大圣,以惊世骇俗的抗争形式捍卫自己的自尊。

尽管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的英雄形象……我也喜欢忠厚老实的沙悟净,但肥头费脑的猪八戒也让我留下了深刻的的印象。

平时,他贪吃贪睡,不爱干活,爱打退堂鼓,与妖怪决斗时,他奋勇杀敌,一身蛮力。

《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三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三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三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三回主要内容概括:美猴王学的本领之后回到花果山,山中的妖、兽见其本领强大,便称其为王。

苦于手头没有兵器的美猴王来到东海,从东海龙王那偷走了如意金箍棒,而后又去阴曹地府修改了生死搏。

玉皇大帝知道后大为愤怒,欲派天兵天将讨伐,结果被太白金星劝住了。

《西游记》第三回的题目为“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这回描述的是孙悟空学艺下山后、官封弼马温前的一段
系列情节,为后面的大闹天宫做了详实的铺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听说东海龙王那有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孙悟空于是来到东海,拿走了那根如意金箍棒,这一趁手的兵器,为其日后斩妖除魔,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打下了基础。

而后他又醉酒来到了阴曹地府,找到了那阎罗王,修改了自己以及其他诸猴的生死簿,自此之后美猴王不会再有凡人的生死之忧。

玉帝在听说了孙悟空的种种恶行之后,极为愤怒,想要派天兵天将镇压,但是在太白金星的劝谏下,又改为了招安。

西游记第三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第三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第三回读书笔记《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这一回情节跌宕起伏,十分精彩。

孙悟空学艺归来,发现水帘洞被混世魔王霸占,他怒不可遏,凭借着自己学到的本领,轻松打败了混世魔王,夺回了洞府。

这一情节让我们看到了孙悟空的果敢和强大。

他的英勇无畏,为众猴出了一口恶气,也巩固了他在猴群中的地位。

孙悟空意识到,想要保护花果山和猴子猴孙们,光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他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

他向猴子们展示了自己从菩提祖师那里学来的法术,引得猴子们欢呼雀跃,对他更加信服。

接着,孙悟空带着猴子们在花果山操练起来,日夜不辍。

为了获取精良的武器,孙悟空念动咒语,使了个闭水法,径入东洋海底。

在东海龙宫,孙悟空先是礼貌地向龙王说明来意,希望能借一件兵器。

然而,龙王拿出的几件兵器,都不合孙悟空的心意。

最后,孙悟空相中了那根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这金箍棒本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珍铁,能随心意变化大小。

孙悟空得到金箍棒后,如虎添翼,更加威风凛凛。

龙王见孙悟空拿走了金箍棒,心中又气又恼,便上天庭告状。

可孙悟空哪里会在意这些,他回到花果山后,依旧逍遥快活。

不仅如此,他还向牛魔王等六位妖王结拜为兄弟,一时间声名远扬。

但孙悟空并不满足于此,他又勾去了生死簿上自己和猴子猴孙们的名字,从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这一回中,孙悟空的形象愈发鲜明。

他勇敢无畏,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退缩;他聪明机智,知道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他富有反抗精神,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挑战权威。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一回的描写生动有趣,充满了想象力。

龙宫的奇妙景象,金箍棒的神奇变化,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中。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彩的情节,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从人物塑造上来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在这一回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他的好胜心、自尊心以及对自由的追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龙王等角色的刻画,也十分生动形象,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西游记原著第三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原著第三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原著第三回读书笔记一、回目与主要情节。

第三回的回目是“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这一回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学艺归来后,剿灭混世魔王,随后到傲来国获取兵器。

他使法术将兵器摄回花果山,武装众猴。

但他觉得自己没有趁手的兵器,老猴建议他去东海龙宫寻找。

孙悟空到了龙宫,向龙王索要兵器,龙王先后拿出大捍刀、九股叉、方天戟等兵器,孙悟空都嫌轻。

最后龙王无奈,带他去看定海神针铁,也就是如意金箍棒,此棒可大可小,孙悟空拿起来得心应手。

孙悟空又向龙王索要披挂,龙王找来其他三海龙王凑齐了一副披挂。

孙悟空得到兵器和披挂后,回到花果山,每日操演群猴。

之后,他又被地府勾魂,孙悟空大闹地府,将生死簿上猴类的名字一笔勾销,这使得他彻底摆脱了生死的束缚,也惹恼了天庭和地府,为后文天庭对他的招安与征伐埋下了伏笔。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孙悟空。

1. 神通广大且机智聪慧。

- 在获取兵器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神通。

面对龙王拿出的各种兵器,他都能轻松地判断是否适合自己,当看到如意金箍棒时,他能很快发现这一宝物的神奇之处,并且能够运用自如,将其变小藏于耳内。

这种对宝物的敏锐感知和迅速掌握使用方法的能力,显示出他的聪慧。

- 在大闹地府时,他也毫不畏惧。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面对地府的勾魂使者和地府的各种规矩,他以强大的实力应对。

他在生死簿上查找猴类名字并一笔勾销,这一行为虽然大胆,但也反映出他为猴族谋福利的想法,以及他敢于挑战既定规则的勇气。

2. 顽皮且富有反抗精神。

- 他去龙宫索要兵器和披挂的过程,带着一种顽皮的心态。

他没有按照常规的方式与龙王进行交易或者请求,而是以自己的实力相要挟。

他在得到金箍棒后的一系列举动,如在龙宫耍弄金箍棒,把龙宫搅得不得安宁,都显示出他的顽皮性格。

- 他大闹地府,完全是对生死轮回这一传统规则的反抗。

在地府,他不接受自己被勾魂的命运,也不认可猴类被生死簿掌控生死的现状,所以他采取了激烈的反抗行动,这种反抗精神贯穿了他整个的人物历程。

小学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三回10篇

小学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三回10篇

小学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三回10篇读书可以使人明智。

那么读一本好书呢?我想,不仅能丰富人的思想情怀,更能提高人的品质修养。

而被誉为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就有这样的魅力了。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三回,欢迎查阅。

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三回1学做真人——《西游记》读书笔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看完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感悟我觉得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在打白骨精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变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师傅气的念紧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是师傅的真心.这一路上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阴险狡猾他门都一一打败他们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其的重要.从书中我们会悟出许多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三回2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着之一。

西游记第三回读后感(精选9篇)

西游记第三回读后感(精选9篇)

西游记第三回读后感西游记第三回读后感(精选9篇)导语:在遥远的古代,东方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吸收日月精华,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个石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第三回读后感(精选9篇),欢迎大家阅读。

西游记第三回读后感篇1《西游记》第三回:大闹天宫,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回到了花果山,孩儿们看见大王回来了他们都非常高兴孙悟空把金箍棒一会变山一样高一会便绣花针一样校最后塞进了耳朵里。

金箍棒真是太神奇了,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东西居然能塞进耳朵里,真让我佩服。

孙悟空背阎王抓去了,结果孙悟空大闹了一场,并改写了自己和孩儿们的生死簿。

这个事让玉皇大帝知道了。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满意又回到了花果山。

玉皇大帝又让他管理蟠桃园,开蟠桃会没有请孙悟空,他很生气大闹一常玉皇大帝白了十万个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结果没有打过孙悟空。

孙悟空真是太厉害了,连神仙都没有放在眼里。

西游记第三回读后感篇2原着说到,孙悟空没有一把比较好的武器。

经打听后知道东海龙王那里有很多很好的武器。

悟空立刻来到东海龙宫,给老龙王敖广讲明了来这儿的目的。

龙王不好推辞,叫虾兵们抬出一杆三千六百斤重的九股叉,悟空接过来玩了一阵,嫌它太轻。

龙王又命令蟹将们抬出一柄七千二百斤重的方天画戟,悟空一见,仍然嫌它太轻。

龙王说:“再也没有比这更重的兵器了。

”悟空不信,和龙王吵了起来,龙婆给龙王说:“大禹治水时,测定海水深浅的神珍铁最近总是放光,就把这给他,管他能不能用,打发他走算了。

”龙王听后告诉悟空:“这宝物太重了,你自己去取吧!”孙悟空跟龙王来到海底,龙王用手一指说“放光的就是。

”悟空见神珍铁金光四射,就走过去用手一摸,原来是根铁柱子,斗一样粗,二丈多长。

孙悟空使劲用手搬了搬说“太长太长了,要是再短些,再细一些就好了。

”孙悟空话还没有说完,那个宝贝就短了几尺,也细了一圈。

孙悟空看了看说“再细些就更好了。

”那个宝贝真的又细了许多,悟空拿过来,见上面写着“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顺手玩了一会儿,觉得十分好用。

西游记三四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三四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三四回读书笔记第三回:灵台观音斗战天王本回主要描写了唐僧一行人在灵台观音庙中的遭遇和与斗战胜佛的激烈斗争。

1.故事情节:师徒一行人来到灵台观音庙,希望得到观音菩萨的庇佑。

却不想遇上了恶毒妖精红孩儿,红孩儿伪装成了观音菩萨的形象,并欺骗唐僧,将其引入地牢。

幸好,孙悟空发现了端倪,及时解救了唐僧,并击败了红孩儿。

接着,师徒一行人继续前行,来到了斗战天王的宫殿。

斗战天王阻挠唐僧取经之事,孙悟空与斗战天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最终,孙悟空利用火眼金睛的能力,发现了斗战天王的弱点,并成功击败了他。

唐僧等人继续踏上取经之路。

2.人物形象:-红孩儿:红孩儿是一个狡诈狠毒的妖精,他伪装成观音菩萨的形象,欺骗唐僧并将其困在地牢中。

红孩儿的形象揭示了妖精的邪恶本质和对真理的扭曲。

-斗战天王:斗战天王是一个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神仙,他试图阻挠唐僧取经之事。

斗战天王的形象展示了一种力量与智慧相结合的英雄形象。

3.主题思想:-正义战胜邪恶:红孩儿代表邪恶势力,他的欺骗和陷害几乎让师徒一行人陷入困境。

然而,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孙悟空敏锐的观察力和勇敢的行动拯救了唐僧,并消灭了红孩儿。

-智慧与力量并重:斗战天王的实力非常强大,孙悟空必须运用智慧才能找到他的弱点,并最终战胜他。

这体现了智慧和力量并重的道理,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胜利。

第四回:金灵圣母红孩儿托生本回主要描写了唐僧一行人在金灵山遇到金灵圣母,并解救了被红孩儿托生的孩子。

1.故事情节:师徒一行人来到金灵山,遇到了金灵圣母。

金灵圣母告诉他们,她曾经是天上的仙女,因为违反了天条,被罚下凡修行。

此时,红孩儿出现并告诉众人,他就是金灵圣母的托生之子。

金灵圣母告诉众人,红孩儿实际上是一颗极其珍贵的灵珠。

唐僧希望将红孩儿送给皇帝,以换取路费。

但金灵圣母不愿意与自己的儿子分离,于是寻求观音菩萨的帮助。

观音菩萨同意将红孩儿留在金灵山,以避免唐僧陷入贪念。

2.人物形象:-金灵圣母:金灵圣母是一个善良而慈祥的仙女,她因为违反天条被罚下凡,并托生了红孩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读书笔记第3回
《西游记》第三回的读书笔记怎么写?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孙悟空嫌没有好兵器,去找海龙王。

龙王倒也算客气,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嘛(只不过这句话在这里要这么理解,就算有几个好兄弟,也抵不过一个难惹的孙悟空),所以以礼相待,不,简直是迎接国家元首的级别,心想:“先戴几顶高帽子,打听打听什么来历,如果来头大,那我礼数可算是尽到了;如果是虚张声势,哼哼,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上坐闲茶毕,问道:‘上仙几时得道,授何仙术?’”哪知孙悟空不吃这套,也不绕弯子,直接说明来意(龙王心里肯定想:怎么来了一个收保护费的?哥们儿,你到底哪座山头的?怎么没听说过?)“龙王见说,不好推辞”,又是取刀,又是抬戟,岂止那位不识好歹,不说就坡下驴,还非要强人所难,但又确实有两把刷子,不是容易相与的主儿。

正在为难之间,龙婆提出一主意(也是权宜之计,没有办法的办法,身为龙王,落到这步田地,应该说猴怕出名龙怕富,遍看西游记,里面最窝囊的就是龙王了。

被孙悟空这样的“上仙”欺负欺负也就算了,连魏征真龙天子都算不上的人也能想宰就宰,哎!做龙做到这个份上,也算窝囊透顶了),岂知这主
意一出,不但没把悟空搪塞走,将龙宫闹了个天翻地覆,还连累了三个兄弟。

真真是赔了兵器又搭披挂。

搞不懂,四海龙王加在一起难道搞不定一个孙悟空?只会说什么“启表奏上上天,天自诛也。

”简直可笑之级,好一似幼儿园中的小孩儿被别的小伙伴欺负了,只会哭哭啼啼告诉阿姨“他打我……”只会坐等老天开眼,只可惜老天爷好像打盹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候多得多……无语。

不由又想到,大概天界中找龙王打秋风的人多了去了,你看人家孙悟空只说“指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披挂)便了。

”龙王却服务到家,“不须上仙去。

”就自动将三个兄弟招来,这岂不是一向为打秋风人士服务惯了?不过,谁让你落下了个“愁海龙王没宝”的名声呢?
龙王已经大丢面子,可这还不算完,还有十代冥王来做难兄难弟。

虽说悟空横了点,不过干起事情来爽利干脆:“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

悟空……道:‘了账,了账!今番不伏你管了!’”不愧真男儿!可惜,悟空看到冥王本事不如自己,可以不服管,自立门户,世人却无这么好命。

如果说,冥王老子要人的命,是对人的一种管束,只不过这种管束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那么,玉帝的招安,无非是用另一种方式再次将人圈禁起来,只不过这是一种光彩照人的形式,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糖衣炮弹”。

但很多人却看不透这一点,或者即使看透了,也奋不顾身、唯恐落于
人后的跳进去。

如果孙悟空甘心在天上老老实实待下去,靠着自己的本事或许有一天也能慢慢“提干”,至不济也至少享受了公务员待遇,以后衣食无忧,而且还可以给别人发放让人很羡慕的名片:“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下属御马监CEO”。

可是,孙悟空偏偏选择了一条最不应该选择的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喜欢他的原因,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做的,但却变成了在我们许多人心中只是一个极偶尔时才想起来的梦想。

大闹天宫,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回到了花果山,孩儿们看见大王回来了他们都非常高兴孙悟空把金箍棒一会变山一样高一会便绣花针一样校最后塞进了耳朵里。

金箍棒真是太神奇了,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东西居然能塞进耳朵里,真让我佩服。

孙悟空背阎王抓去了,结果孙悟空大闹了一场,并改写了自己和孩儿们的生死簿。

这个事让玉皇大帝知道了。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满意又回到了花果山。

玉皇大帝又让他管理蟠桃园,开蟠桃会没有请孙悟空,他很生气大闹一常玉皇大帝白了十万个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结果没有打过孙悟空。

孙悟空真是太厉害了,连神仙都没有放在眼里。

孙悟空在天上看管蟠桃园,见园里熟透的桃子十分诱人,就偷吃了几个,吃饱了就变成一寸高的小人在一片树叶上睡
着了。

这时,七仙女来园子采桃,边采边议论着蟠桃会邀请的各路神仙。

当孙悟空听说没有邀请他时,怒气冲天,用定身法把七仙女定住,变成赤脚大仙大摇大摆地向瑶池走去,用瞌睡虫使天兵睡着,自己在瑶池痛饮一翻,不一会就喝醉了,然后走进老君府,把里面的仙丹偷吃了个干干净净。

酒醒后,发现自己犯了天条,慌慌张张地逃回花果山了。

孙悟空的任务是看管蟠桃园,他却没有尽职,不仅偷吃蟠桃,还呼呼大睡。

他不敢勇于承认错误,知道自己防了天条,为什么不向玉帝请罪呢?我觉得这几点孙悟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文章的第一回讲的是美猴王出世。

孙悟空是一只石猴,他是从一块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有爸爸妈妈。

他是一只很调皮的石猴,刚出世的时候,他无忧无虑,到处玩耍。

他很勇敢,也很有好奇心。

他带着许多猴子找到了水帘洞,被众猴拜为美猴王。

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过了许多年。

有一天,美猴王突然觉得日子很无聊,生出了要拜师学艺的想法,在众猴的支持下,他就去寻找神仙学本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