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笔记60-80回
西游记第60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第60回:孙悟空智斗牛魔王
《西游记》第60回的读书笔记如下:
这一回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与牛魔王之间的斗争。
牛魔王为了讨好孙悟空,变身成八戒,却仍被孙悟空识破。
孙悟空和牛魔王斗智斗勇,最终孙悟空取得了胜利。
在这一回中,作者通过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斗争,表达了对勇敢、智慧和正义的崇尚。
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和正义感,以及牛魔王的狡猾和邪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人物塑造方面,这一回中作者对孙悟空的刻画更加深入。
孙悟空不仅有着超凡的武艺,还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
他在面对牛魔王这样的强敌时,能够沉着冷静、机智应对,最终取得胜利。
这种形象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此外,这一回中的情节安排也十分紧凑。
从牛魔王变成八戒企图欺骗孙悟空,到孙悟空识破牛魔王、二人激烈斗争,再到最后孙悟空战胜牛魔王,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在语言表达方面,这一回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幌金绳扣锁阴阳”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牛魔王想要束缚孙悟空的场景,“火龙火马任猖狂”等则生动地表现了牛魔王的狂妄自大和嚣张气焰。
总的来说,《西游记》第60回展现了孙悟空与牛魔王之间的一场激烈斗争,赞扬了孙悟空的勇敢、智慧和正义感。
同时,这一回也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使得整部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通过阅读这一回,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神话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勇气。
西游记读后感61一80回(精选5篇)

西游记读后感61一80回(精选5篇)西游记读后感61一80回(精选5篇)读了《西游记》,深有感触,尤其是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稀奇古怪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西游记》这本书在艺术方面最值得称道的是孙悟空、猪八戒等几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西游记读后感61一80回”,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西游记读后感61一80回精选篇1我从小就喜欢看西游记,知道他讲了一个关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辛万苦,降妖除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刚翻开没几页,我就被其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住啦,书中的孙悟空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有高超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只要师傅有难,无论多大困难,上刀山下火海都毫无畏惧,一路上降妖除魔,不管是白骨精、蜘蛛精还是牛魔王都杀的片甲不留。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勇敢善斗,与高高在山的玉皇大帝敢斗,与一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绝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一挥,绝不会对妖魔棒下留情,也与一切困难敢斗,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书中还有一个人物叫猪八戒,说起猪八戒他的本事跟孙悟空差远啦,但也敢于与妖魔做斗真,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但他浑身上下都是毛病(懒、天真以及贪吃等八个错误),以名为猪八戒。
书中通过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凡是要有目标,更要有行动和毅力就会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61一80回精选篇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每每读到其中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都让我回味无穷。
《西游记》是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龙马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讲述了一路上降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个取经团队里孙悟空英勇善战,但非常急躁;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图安逸;沙和尚脚踏实地,非常稳重,但是战斗力比较弱;唐僧心地善良,但是有时因为是俗世凡人而看不出是人是妖,所以常常糊涂,气走孙悟空;他们之间有一个和事佬——白龙马,在四人关系非常微妙的时候打圆场。
西游记60-70回读后感

西游记60-70回读后感《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其中的第60-70回,更是我读后深感震撼和思考的章节。
在第60回中,主要描写了孙悟空与告状天将、拜见玉帝的场景。
孙悟空作为主角,不仅机智过人,而且胆量惊人。
他以火眼金睛的能力,看破了天将的图谋,并且凭借自己的武力、智慧和妖精的本领,屡次逃脱了天将的囚禁。
这一回的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通过孙悟空的经历,我领略到了他的机智勇敢和超凡脱俗的智慧。
这一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孙悟空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第61回中,孙悟空已经获得了玉帝的重视。
并且他还为自己争取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主的位置。
但正当孙悟空欢欣鼓舞之时,西天国王却派出妖精蜘蛛精所化身的三藏法师,诈骗孙悟空进入她的洞府。
这一回中,我对三藏法师的奸诈和阴险深感愤慨,同时也对孙悟空的聪明才智和机灵深感佩服。
孙悟空通过自己的智慧,成功识破了蜘蛛精的阴谋,并将其化为和尚,以此保护师父和自己的安全。
第62-63回中,孙悟空凭借葫芦、脱发金睛、火眼金睛等超凡武功,将蜘蛛精等妖精一一击败,最终化为和尚。
而在这一过程中,他还赢得了玉皇大帝的嘉奖,被赋予了“齐天大圣”这一荣耀称号。
这一回中,我不禁对孙悟空的能力感到震撼和敬佩。
他虽然是一个妖猴,但却拥有着超越常人的武功和智慧。
通过他的努力和智慧,他不仅帮助师父一行人渡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还得到了众神仰望和尊重。
在第64-67回中,孙悟空又化身老猪,保护师父等人不受妖怪的侵害。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了火焰山、疱眼草原等一系列险恶的妖魔。
在这一回中,我对孙悟空的忠诚和勇敢深感敬佩。
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始终保护着师父和师兄弟们的安全。
他的胆识和勇气是我所追求的,同时也是我要努力学习的。
第68-70回中,孙悟空和师父等人终于到达了西天极乐世界。
他们经历了十年的辛苦和艰难,终于实现了取经的目标。
这一回中,我对师徒四人的坚持不懈深感感动。
西游记60-70回读后感

西游记60-70回读后感读完《西游记》60-70回,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这些回合涉及到了唐僧一行人与诸多妖魔的斗争,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通过对这些回合的阅读,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寓意和人生智慧。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六丁开档。
这一回合中,孙悟空化身成了一颗种在六丁树上的桔子。
在人间间丁调戏小猪八戒之后,孙悟空陷入了一场与酒店老板豹子头的争斗。
尽管孙悟空以强大的力量和聪明的智慧化解了危机,然而他仍然没有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去劝诫六丁偷吃桔子的坏行为。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在制止他人错误行为时,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用理智和智慧去劝导他们。
同时,也要学会用行动去传递正能量,做出榜样,激励他人获得正能量的动力。
孙悟空的身份转变也给我带来了启示,即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另外一个让我深思的情节是虎力大仙戏李刚。
在这一回合中,众人遇见了一个自称虎力大仙的猴子,他一再用智慧和勇气戏弄牛魔王和水患的赵公明。
虽然虎力大仙的目的是帮助唐僧一行人解决问题,但他的手法和态度令人不敢恭维。
最后,在孙悟空出现干扰的情况下,唐僧和众人才得以脱险。
虎力大仙这一角色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启示,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保持谦逊和温和的态度。
尽管虎力大仙采取了一些手段,但他的目的是善良的,这也是读者们能够接受并宽恕他的原因之一。
然而,如果我们用过分激进或过于粗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问题更加复杂或者伤害到他人。
因此,以温和而坚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西游记》60-70回还涉及到了孙悟空去见观音菩萨请求称圣封号、唐僧被牛魔王抓走、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等情节。
这些故事情节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无论是从孙悟空的勇气和智慧,还是从唐僧的坚持和善良,每个角色都散发出无尽的正能量。
读完这些回合,我深刻认识到,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保持善良的本心,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西游记60到70回读后感

《西游记》60 到70 回讲述了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故事。
在这几回中,唐僧师徒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如黄袍怪、金银角大王、独角兕大王等,这些妖怪都有着不同的神通和法宝,给唐僧师徒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但是,唐僧师徒并没有放弃,他们依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徒弟的帮助,最终战胜了这些妖魔鬼怪,继续向西天前进。
这几回故事中,孙悟空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不仅展现了自己的神通和智慧,还表现出了对唐僧的忠诚和爱护。
他在与金银角大王的战斗中,不仅成功地解救了唐僧,还将金银角大王的法宝夺了过来,展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气。
此外,这几回故事中也体现了团结的力量。
在面对强大的妖魔鬼怪时,唐僧师徒四人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困难。
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也是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
总的来说,《西游记》60 到70 回是一段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旅程,但唐僧师徒依靠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团结,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继续向西天前进。
这些故事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敢面对,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团结他人,共同战胜困难。
西游记第八十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第八十回读书笔记一、故事内容概括。
在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中,唐僧师徒四人离开比丘国,继续西行取经。
途中,他们遇到一座高山,山中有一座黑松林。
唐僧害怕,孙悟空却不以为意。
在黑松林里,唐僧听到有女子呼救,执意要去查看。
孙悟空虽觉有诈,但拗不过师父,只好前去探寻。
原来是一个被绑在树上的美貌女子,女子称自己是被强盗打劫后绑在此处。
唐僧心生怜悯,不听孙悟空的劝告,执意要救那女子。
孙悟空无奈,只得将女子救下,一同带着前行。
孙悟空早已识破这女子是妖怪,只是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来,这就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唐僧。
1. 善良却迂腐。
- 唐僧的善良在本回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听到女子呼救,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想要去救助。
这种善良源于他的慈悲为怀的佛教信仰,他秉持着不杀生、救助众生的理念。
但这种善良过于盲目,他完全不顾孙悟空的警告,孙悟空凭借火眼金睛已经看出女子是妖怪,可唐僧却认为孙悟空是在无端猜疑,这显示出他的迂腐。
他只看到表象,不能像孙悟空那样洞察妖怪的伪装,在取经途中,他这种性格多次使师徒四人陷入危险之中。
2. 坚定的取经信念。
- 尽管唐僧容易被表象迷惑,但他在面对妖怪的诱惑或者危险时,始终没有放弃取经的信念。
他一心向西,即使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他还是要带着徒弟们继续前行。
在本回中,即使遇到疑似妖怪的女子,他也没有改变行程的想法,只是想要在途中多做善事。
(二)孙悟空。
1. 火眼金睛,明察秋毫。
-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一眼就看出被绑女子是妖怪,这是他历经八卦炉锻炼后的特殊能力。
他能够透过妖怪的伪装看到本质,这使得他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能够提前预警危险。
他的这种能力不仅是一种神通,更是他丰富的降妖除魔经验的体现。
2. 忠诚护主却不被理解。
- 孙悟空深知妖怪的危险,他极力劝阻唐僧不要救那女子,因为他的职责就是保护唐僧的安全。
唐僧却不听他的劝告,还责怪他。
西游记六十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六十回读书笔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367年至1453年间的明朝。
它的作者是吴承恩,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文学家。
这部小说以取经之路为主线,通过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经历,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想象的世界。
在阅读《西游记》第六十回的过程中,我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
这一回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遭遇的一场劫难。
他们遇到了一只实力强大的妖怪,为了战胜它,孙悟空不得不借助天庭的力量。
在战斗过程中,孙悟空展现出了他卓越的武艺和智慧,最终成功地将妖怪制服。
在这一回中,作者通过描绘孙悟空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勇敢、机智和正义感。
他不仅具备超凡的武艺,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他对师傅唐僧忠诚孝顺,对师兄弟们友爱互助,对妖魔鬼怪则毫不留情。
这种鲜明的形象使得孙悟空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角色,深受读者的喜爱。
除了孙悟空的形象之外,这一回还涉及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比如在描述战斗场面时,作者运用了许多古代兵法的战术和策略,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这一回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具有神秘感和奇幻色彩。
在阅读这一回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西游记》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作者吴承恩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充满奇幻和想象的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在描绘人物形象时也十分细腻入微,使得每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这种深入人心的描绘方式使得《西游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西游记》第六十回是一篇充满奇幻、想象和人文精神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一回,我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游记》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我相信这一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将会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我宝贵的文化财富。
西游记阅读笔记80回,心灵感悟

西游记阅读笔记80回,心灵感悟【序】1. 随着我在西游记中的阅读深入,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逐渐展现出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在80回中,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心灵感悟。
2. 西游记一直以其丰富多彩的神话世界和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吸引着读者。
但故事中所蕴含的心灵感悟也是令人动容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在80回中,这种感悟更是得到了深刻的展现和揭示。
3. 以下将从80回中的若干具体情节和角色入手,来探讨其中蕴含的心灵感悟,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这部伟大作品所传达的内在价值。
【正文】4. 光明顿悟,万法归一。
80回中,唐僧师徒四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灵山获得了正果。
这一场景是对心灵觉悟最为深刻的描绘。
从师徒四人修行的历程和心路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和信念。
这种心灵的修炼和觉悟,正是西游记给我们带来的宝贵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和磨难,唐僧师徒在80回中的心灵感悟给予我们很深的启示,让我们更加明白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是磨练我们内心的过程,而真正的目标是心灵的觉悟和修炼。
5. 观音慈悲,化解纷争。
在80回中,观音菩萨化身为姑苏慈姑,为了化解唐僧师徒与白骨精之间的恩怨纠葛,展现了无私的慈悲之心。
这种慈悲之行给予了唐僧师徒以巨大的帮助,也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心灵解脱的境界。
在这个情节中,我们看到观音菩萨的慈悲之心让世间所有的恩怨都得到了化解,这种慈悲的力量在80回中得到了最为深刻的表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之心,以慈悲之心对待他人,积极地化解恩怨,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和升华。
6. 孙悟空的大智慧。
80回中,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受到观音菩萨的严厉教训,最终在佛祖的觉悟下得以大彻大悟。
这一情节展现了孙悟空在心灵上的成长和智慧,让我们看到他不断修行和摒弃自我的过程。
这种心灵上的成长和智慧对于我们也是一种极大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不断修炼和摒弃自我,才能最终得到心灵的解脱和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西游记读书笔记60-80回
篇一:西游记读书笔记九十一回到一百回答案
西游记读书笔记答案(七)
——第九十一回到一百回第九十一回:
1、唐僧师徒来到慈云寺,方丈挽留他们看元宵灯会。
后来悟空发现金灯桥三盏金灯是被住在青龙山玄英洞的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三个妖精吹灭的。
三妖怪还吸干了酥合香油,卷走了唐僧。
第九十二回:
1、悟空等与妖怪相斗,结果,八戒和沙僧被捉进洞中。
悟空只好上天求救。
太白金星指点悟空去
实际是捣药杵。
第九十八回:
1、来到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来迎接唐僧师徒。
2、师徒欲过凌云渡,接引佛祖划着无底船来接众人。
唐僧也脱了凡胎。
3、如来命阿傩、伽叶引师徒入宝阁选经。
不料,二尊
真经,共五千零四十八卷。
第九十九回:
1、谨记唐僧难数清:金蝉遭贬第一难,出城逢虎第五难,凌云渡脱胎八十难。
2、师徒到达通天河西岸,当年送他们过河的白鼋在那等候。
快到东岸时,他问唐僧可曾帮他问如来他什么时候可修炼成人身的事,唐僧忘问不答,结果,他一生气沉入水中,师徒四人连
同经书都浸湿了。
这是第八十一难。
第一百回:
1、八大金刚命师徒一行回西天受封。
原来,唐僧是如
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有真实的历史,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唐僧取经的故事就是经民间演出后成为小说素材的。
一、分析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
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心地善良;取经路上不
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敢机智、不畏艰难,同妖魔顽强斗争;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
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
沙僧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正直无私、谨守佛门戒律,一心一意保唐僧取经。
二、简要复述下列故事,每个故事字数大约在100—150字。
1、官封弼马温
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将其封为弼马温。
后来悟空得知这只是养马的小官后,大怒下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竖起了“齐天大圣”大旗。
2、大闹天宫
玉帝招悟空上界做弼马温。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
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3、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
篇二:西游记读书笔记600字
西游记读书笔记600字
西游记读书笔记600字(一)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
看完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感悟我觉得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在打白骨精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变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师傅气的念紧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
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
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
又回到花果山。
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
傅的安危可见他对是师傅的真心。
这一路上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阴险狡猾他门都一一打
败他们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
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字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
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
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
其的重要。
从书中我们会悟出许多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西游记读书笔记600字(二)
西游记虽然电视里的场面武打格斗十分热闹好玩,但看电视是看电视的轻松,注意的是人物形象画面安排。
而看书就不同,随年龄的增长书里的描写让人感觉会有些沉重。
接下来一口气到第七回。
这一段主要写悟空如何的混世为魔、变化无边、大闹天庭。
最初与些虎狼称王称霸,到龙王敖广那里要得避海神针也就是金箍棒、和金甲、金冠、云履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