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课后答案
细胞生物学课后习题解答

作业一: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地、恰当地估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答: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在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内容。
由于细胞生物学运用了近代物理、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它主要研究细胞各种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研究细胞总体的和动态的功能活动,包括细胞生长分裂、发育分化、遗传变异和演化,以及研究这些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的分子基础。
因此,现代细胞生物学实际上是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的结合,即细胞分子生物学。
可见,细胞生物学的兴起是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可分割的。
从生命结构层次来看,细胞生物学介于分子生物学与个体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相互渗透。
因此,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和分子生物学一起同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
在我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它广泛渗透到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免疫生物学等的研究中,并同农业、医学和生物高技术发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以医学为例。
医学作为一门维持人类健康、防治人体疾病的应用性学科同细胞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细胞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如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很多疾病的诊断简单而精确,使癌症等复杂疾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2.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答: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生物学的建立,大约经历了300多年的时间。
这段历程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①细胞的发现;②细胞学说的建立;③细胞学说的经典时期;④实验细胞学时期;⑤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完善。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范围都包括哪些?1) 任务: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以细胞为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兼容并蓄,来阐明生物各级结构层次生命现象的本质。
2) 范围:(1) 细胞的细微结构;(2) 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结构;(3) 大分子结构变化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及分子解剖。
2. 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3. “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1)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 所谓生命实质上即是细胞属性的体现。
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分化、代谢和激应等都是细胞这个基本单位的活动体现。
3) 生物科学,如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免疫学、胚胎学、组织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其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从细胞水平上来阐明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 现代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交叉汇合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也要求各个学科都要到细胞中去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
5) 鉴于细胞在生命界中所具有的独特属性,生物科学各分支学科若要研究各种生命现象的机理,都必须以细胞这个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研究目标,从细胞中研究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 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2)生物膜与细胞器3)细胞骨架体系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5.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以及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是什么?研究的三个根本性问题:1)细胞内的基因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问题2)基因表达的产物――结构蛋白与核酸、脂质、多糖及其复合物,如何逐级装配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问题3)基因表达的产物――大量活性因子与信号分子,如何调节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的问题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1)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2)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程序性死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间信号传递;受体与信号跨膜转导;细胞内信号传递4)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6.你认为是谁首先发现了细胞?1) 荷兰学者A.van Leeuwenhoek,而不是R.Hooke。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以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结合在其表面。
生物膜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膜的不对称性和膜的流动性:1)、生物膜结构的不对称性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使膜两侧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的功能只发生在膜外侧,有的则在膜内侧,这是生物膜发生作用所必不可少的。
如调节细胞内外Na+、K+的Na+—K+ATP酶,其运转时所需的ATP是细胞内产生的,该酶的ATP结合点正是处于膜的内侧面;许多激素受体等接受细胞外信号的则处于细胞外侧。
2)、膜的流动性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识别、药物对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可以说,一切膜的基本活动均在生物膜的流动状态下进行。
2、何为内在膜蛋白?它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内在膜蛋白又称整合膜蛋白,这类蛋白部分或全部插入脂双层中,多数为横跨整个膜的跨膜蛋白。
它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1)、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
2)、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如精氨酸、赖氨酸等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Ca+、Mg+等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
3)、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的脂肪酸分子,插到膜双层之间,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力,还有少数蛋白与糖脂共价结合。
3、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的认识过程。
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是人类认识细胞膜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实验技术和方法的改进而不断完善的:1)、1925年:质膜是由双层脂分子构成的;2)、1935年: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明治式的质膜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影响达20年之久;3)、1959年提出单位膜模型,并大胆推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单位膜构成;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强调:①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②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层分子。
细胞生物学_(翟中和_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细胞⽣物学_(翟中和_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章:细胞的基本知识概要1.细胞的基本共性是什么?1)所有的细胞表⾯均有由磷脂双分⼦层与镶嵌蛋⽩质构成的⽣物膜2)所有的细胞都有DNA与RNA两种核酸3) 所有的细胞内都有作为蛋⽩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4)所有细胞的增殖都是⼀分为⼆的分裂⽅式2.为什么说⽀原体可能是最⼩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1)⽀原体能在培养基上⽣长2)具有典型的细胞膜3)⼀个环状双螺旋DNA是遗传信息量的载体4)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蛋⽩质5)以⼀分为⼆的⽅式分裂繁殖6)体积仅有细菌的⼗分之⼀,能寄⽣在细胞内繁殖3. 说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别。
4. 放射⾃显影技术的原理根据是什么?为何常⽤H3、C14、P32标记物做放射⾃显影?1)原理根据: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出的各种射线具有使照相乳胶中的溴化银晶体还原(感光)的性能。
利⽤放射性物质使照相乳胶膜感光,再经显影以显⽰该物质⾃⾝的存在部位.5. 何谓免疫荧光技术?可⾃发荧光的细胞物质是否可在普通显微镜下看到荧光?1) 免疫荧光技术是将免疫学⽅法(抗体同特定抗原专⼀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相结合⽤来研究特异蛋⽩抗原在细胞内分布、对抗原进⾏定位测定的技术。
它主要包括荧光抗体的制备、标本的处理、免疫染⾊和观察记录等过程。
2) 不能。
⾸先,荧光是因⼀定波长(能量)的光(⼀般为紫外光)照射到物体后瞬间产⽣的,作为普通显微镜光源的可见光,其能量不⾜以使物体产⽣荧光;其次,所产⽣荧光的波长要⽐⼊射光的要长,即使可以激发出荧光,⾁眼也看不到。
6. 细胞融合有那⼏种⽅法?病毒诱导与PEG的作⽤机制有何不同?1) 细胞融合的⽅法有四种:病毒法、聚⼄⼆醇(PEG)法、电激和激光法。
2) 病毒诱导:是先⾜够数量的紫外灭活的病毒颗粒黏附在细胞膜上起搭桥作⽤,使细胞黏着成堆,细胞紧密靠近,同时细胞膜发⽣了⼀定的变化,在37℃温浴条件下,粘结部位的细胞膜破坏,形成通道,细胞质流通并融合,病毒颗粒也随之进⼊细胞。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及答案.doc

文档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范围都包括哪些?1)任务: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以细胞为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兼容并蓄,来阐明生物各级结构层次生命现象的本质。
2)范围:(1)细胞的细微结构;(2)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结构;(3)大分子结构变化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及分子解剖。
2.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3.如何理解 E.B.Wilson 所说的“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1)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所谓生命实质上即是细胞属性的体现。
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分化、代谢和激应等都是细胞这个基本单位的活动体现。
3)生物科学,如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免疫学、胚胎学、组织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其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从细胞水平上来阐明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现代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交叉汇合是 21 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也要求各个学科都要到细胞中去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
5)鉴于细胞在生命界中所具有的独特属性,生物科学各分支学科若要研究各种生命现象的机理,都必须以细胞这个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研究目标,从细胞中研究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2)生物膜与细胞器3)细胞骨架体系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5.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以及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是什么?研究的三个根本性问题:1)细胞内的基因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问题2)基因表达的产物――结构蛋白与核酸、脂质、多糖及其复合物,如何逐级装配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问题3)基因表达的产物――大量活性因子与信号分子,如何调节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的问题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1)染色体 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2)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程序性死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间信号传递;受体与信号跨膜转导;细胞内信号传递4)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6.你认为是谁首先发现了细胞?1) 荷兰学者 A.van Leeuwenhoek,而不是 R.Hooke。
细胞生物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范围都包括哪些?1) 任务: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以细胞为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兼容并蓄,来阐明生物各级结构层次生命现象的本质。
2) 范围:(1) 细胞的细微结构;(2) 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结构;(3) 大分子结构变化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及分子解剖。
2. 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3. 如何理解E.B.Wilson所说的“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1)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 所谓生命实质上即是细胞属性的体现。
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分化、代谢和激应等都是细胞这个基本单位的活动体现。
3) 生物科学,如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免疫学、胚胎学、组织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其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从细胞水平上来阐明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 现代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交叉汇合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也要求各个学科都要到细胞中去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
5) 鉴于细胞在生命界中所具有的独特属性,生物科学各分支学科若要研究各种生命现象的机理,都必须以细胞这个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研究目标,从细胞中研究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 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2)生物膜与细胞器3)细胞骨架体系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5.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以及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是什么?研究的三个根本性问题:1)细胞内的基因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问题2)基因表达的产物――结构蛋白与核酸、脂质、多糖及其复合物,如何逐级装配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问题3)基因表达的产物――大量活性因子与信号分子,如何调节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的问题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1)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2)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程序性死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间信号传递;受体与信号跨膜转导;细胞内信号传递4)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6.你认为是谁首先发现了细胞?1) 荷兰学者A.van Leeuwenhoek,而不是R.Hooke。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全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目录第一章绪论 (1)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恰当的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2、如何认识细胞学说在细胞学乃至生物学发展简史中的重要意义? (1)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14、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 (1)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1)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2)3、怎样理解“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试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并讨论其相互的关系。
(2)4、试从进化的角度比较原核细胞。
古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的异同。
(2)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3)1、举例说明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在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2、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优点? 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代替光学显微镜? (3)3、为什么说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3)4、研究细胞内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涉及哪些实验技术?他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3)5、什么是模式生物?举例说明模式生物的使用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3)6、功能基因组学的基本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4)第四章细胞质膜 (4)1、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的认识过程。
(4)2、膜脂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他们各自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4)3、何谓内在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4)4、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4)膜的流动性: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细胞生物学习题答案

1真核细胞在表达与原核细胞相比复杂得多,能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等多层次上进行调控。
2,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迅连接3,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氨基聚糖蛋白聚粮层粘连蛋白纤粘蛋白等。
4,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伸展蛋白和蛋白聚糖。
5,组成氨基聚糖的重复二糖是氨基已糖和糖醛酸。
6,通迅连接的主要方式有间隙连接胞间边丝和化学突触。
7,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膜骨架微绒毛鞭毛纤毛变形足。
8,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的一类蛋白质的辅助。
9,具有跨膜信号传递功能的受体可以分为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和与酶偶联的受体。
10,由G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11,催化性受体主要分为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磷酸脂酶受体鸟苷环化酶和酪氨酸激酶联系的受体。
12,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指,蛋白质上的天冬酰胺残基与N-乙酰葡萄胺直接连接。
O-连接的糖基化修饰指,蛋白质上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与N-乙酰半乳糖胺直接连接。
13,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酶。
高尔基体胞嘧啶单核苷酸酶溶酶体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氢酶。
14,电镜下可用于识别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牲是尿酸氧化酶常形成晶格状结构。
15,广义上的核骨架包括核基质核纤层染色体骨架。
16,中间纤维按组织来源和免疫原性可分为角蛋白纤维波形蛋白纤维结蛋白纤维神经无纤维和神经胶质纤维。
17,有丝分裂可以分为间期前期前中期(核膜破裂)中期(姐妹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后期(向两极运动)末期(到达两极)。
18,纺锤体微管根据戎特性可分为星体微管动粒微管和极性微管。
19,CDK1(MPF)主要调控细胞周期中G2向M期的转换。
20,细胞内具有分子马达的蛋白质有肌球蛋白动力蛋白驱动蛋白ATP合成酶。
21,细胞内能进行自我装配的细胞内结构有核糖体中心体基体核小体微丝微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课后答案【篇一:细胞生物学课后答案】txt>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1)一切有机体都有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6)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7)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8)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装配与自组织能力的体系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1)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2)具有典型的细胞膜3)一个环状双螺旋dna是遗传信息量的载体4)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蛋白质5)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6)体积仅有细菌的十分之一,能寄生在细胞内繁殖3、怎样理解“病毒是非细胞邢台的生命体”?试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并讨论其相互的关系。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芯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
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病毒,称为类病毒;仅由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病毒称为朊病毒。
病毒具备了复制与遗传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但不具备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不完全的生命体;病毒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病毒自身没有独立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结构、原料、能量与酶系统进行增殖,是彻底的寄生物。
因此病毒不是细胞,只是具有部分生命特征的感染物。
病毒与细胞的区别:(1)病毒很小,结构极其简单;(2)遗传载体的多样性(3)彻底的寄生性(4)病毒以复制和装配的方式增殖4、试从进化的角度比较原核细胞。
古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的异同。
第四章细胞质膜3. 何谓内在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内在膜蛋白是膜蛋白中与膜结合比较紧密的一种蛋白,只有用去垢剂是膜崩解后才可分离出来。
疏水作用,alpha-螺旋(个别beta-螺旋);静电作用,某些氨基酸带正电荷与带负电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带负电氨基酸则通过其他阳离子共价作用:半胱氨酸插入膜双分子层中4、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膜的流动性: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膜脂的流动性主要由脂分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大。
温度对膜脂的运动有明显的影响。
在细菌和动物细胞中常通过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来调节膜脂的相变温度以维持膜脂的流动性。
在动物细胞中,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起重要的双向调节作用。
?膜蛋白的流动: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成斑现象(patching)或成帽现象(capping) ?2)膜的流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细胞骨架不但影响膜蛋白的运动,也影响其周围的膜脂的流动。
膜蛋白与膜分子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膜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3)膜的流动性与生命活动关系:信息传递;各种生化反应;发育不同时期膜的流动性不同5、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主要包括:膜骨架、鞭毛、纤毛、变形足和微绒毛,都是细胞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分别与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运动、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等功能有关。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1.比较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的特点载体蛋白:通透酶多次跨膜蛋白;通过构象改变进行跨膜转运高度特异性,可饱和性,存在竞争性及非竞争性抑制剂不同部位生物膜含有与各自功能相关的载体蛋白3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porin)、水孔蛋白(aqp)离子通道: 与离子泵共同调节细胞内离子浓度及跨膜电位选择性高:通道直径、形状、通道内荷电氨基酸分布3个特征(与载体蛋白比)转运速率高:接近自由扩散理论值(顺电化学梯度)没有饱和值。
2.比较p-型离子泵、v-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和abc超家族的异同。
p-type:如植物细胞膜上的h+泵、动物胃表皮细胞的h+-k+泵(分泌胃酸)。
v-type:存在于各类小泡膜上,水解atp产生能量,但不发生自磷酸化,位于溶酶体膜、内体、植物液泡膜上。
f-type:利用质子动力势合成atp,即atp合酶,位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上。
abc超家族是一庞大的蛋白家族,都有两个高度保守的atp结合区,一种abc转运器只转运一种或一类底物,不同成员可转运离子、氨基酸、核苷酸、多糖、多肽、蛋白质;可催化脂双层的脂类在两层之间翻转。
++3、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和k依赖的去磷酸化引起构象变化有序交替进行。
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3个++na和泵进2个k。
+++生物学意义:动物细胞借助na-k泵维持细胞渗透平衡,同时利用胞外高浓度的na所储存的能量,主动从细胞外摄取营养。
5、试述胞吞作用的类型与功能类型: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根据:胞吞泡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胞吞泡的大小差异)功能:调控细胞对营养物的摄取和质膜构成等;参与细胞信号转导。
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4、怎样理解细胞结构组装的生物学意义?细胞结构装配的方式:自我装配(self-assembly)、协助装配(aided-assembly)、直接装配(direct-assembly)、复合物与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生物学意义:1)减少和校正蛋白质合成中出现错误;2)可大大减少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信息量;3)通过装配与去装配更容易调节与控制多种生物学过程第九章细胞信号传导1、何谓信号传导中的分子开关机制?举例说明。
对于通过细胞表面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而言,除受体本身作为离子通道而起效应器作用的情况之外,其他的信号通路首先要完成配体结合所诱发的信号跨膜转导,随之要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包括第二信使)完成信号的逐级放大和终止。
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中,必须有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机制进行精确控制,因此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es)的作用举足轻重,即对每一步反应既要求有激活机制又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失活机制,而且二者对系统的功能同等重要。
2、如何理解细胞信号系统及其功能。
3、试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效应蛋白、第二信使、生物学功能)4、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rtk- ras信号通路:配体→rtk→ adaptor ←grf→ras→raf (mapkkk)→mapkk→mapk→进入细胞核→其它激酶或基因调控蛋白(转录因子)的磷酸化修钸。
信号通路的组成:配体――生长因子;rtk—酪氨酸;接头蛋白(生长因子受体接头蛋白-2,grb-2);grf--鸟苷酸释放因子;ras—gtp结合蛋白;raf――是丝氨酸/苏氨酸(ser/thr)蛋白激酶(称mapkkk)。
主要功能: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细胞存活,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与校正。
7、概述细胞信号的整合方式与控制机制。
第十章细胞骨架2、出支持作用和运动功能外,细胞骨架还有什么功能?怎样理解骨架的概念?答:除支持作用和运动功能外,细胞骨架还具有为物质运输提供轨道、参与肌肉收缩和细胞分化、介导染色体的移动和动物细胞胞质分裂、形成细胞的特化结构等功能。
骨架是指真核细胞内一个复杂的由特异蛋白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都具有支持的功能,在细胞形态维持和膜性细胞器定位和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理解骨架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细胞骨架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构;②具有多种功能;③由蛋白质组装而成,组装的过程受到信号的调节。
3、细胞中同时存在几种骨架体系有什么意义?是否是物质和能量的一种浪费?答:除支持作用和运动功能外,细胞骨架还具有为物质运输提供轨道、参与肌肉收缩和细胞分化、介导染色体的移动和动物细胞胞质分裂、形成细胞的特化结构等功能。
骨架是指真核细胞内一个复杂的由特异蛋白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都具有支持的功能,在细胞形态维持和膜性细胞器定位和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理解骨架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细胞骨架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构;②具有多种功能;③由蛋白质组装而成,组装的过程受到信号的调节4、为什么说细胞骨架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组织者?细胞内一些细胞器和生气大分子的不对称分布有什么意义?答:答:微管能形成鞭毛、纤毛、基体和中心体等结构,微丝参与微绒毛、收缩环、应力纤维、黏合斑和黏合带的形成,中间丝对维持细胞核的形态和形成桥粒等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骨架在细胞形态发生和维持等方面就具有重要作用。
除支持功能外,它还在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等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说细胞骨架是细胞结构和胞内的组织者。
细胞内一些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的不对称分布与细胞不同结构或部分具有特定的功能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不对称分布与细胞骨架的组织方式有关。
例如,细胞皮层有含有丰富的维丝结构,这与皮层中的微丝参与膜骨架的形成、细胞的吞噬活动和细胞的运动有关;神经细胞中的轴突和树突具有大量的胞质骨架,这与轴突和树突形态的维持以及物质的定向运动有关;桥粒、半桥粒、黏合斑和黏合带含有丰富的胞质骨架结构,这与锚定连接的形成有关。
因此细胞内一些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的不对称分布这一特点是与细胞特定结构的功能相一致的。
五、如何理解细胞骨架的动态不稳定性?这一现象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有什么关系?答:细胞骨架的动态不稳定性是指细胞骨架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动态去组装或者重新组装,这一特性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1)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内的微管经历着动态组装和去组装,在间期和分裂期,其分布或组织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2)胞质环流和细胞的运动或迁移需要凝胶与溶胶的互变。
(3)细胞的分裂需要纺锤体的组装于解聚。
(4)细胞核的消失与重新形成也涉及核纤层结构的动态不稳定性。
(5)踏车行为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改变了微管或微丝在细胞中分布的部位,可能与细胞的移动有关。
因此,细胞骨架的动态不稳定性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质1、概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答:细胞骨架的动态不稳定性是指细胞骨架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动态去组装或者重新组装,这一特性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1)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内的微管经历着动态组装和去组装,在间期和分裂期,其分布或组织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2)胞质环流和细胞的运动或迁移需要凝胶与溶胶的互变。
(3)细胞的分裂需要纺锤体的组装于解聚。
(4)细胞核的消失与重新形成也涉及核纤层结构的动态不稳定性。
(5)踏车行为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改变了微管或微丝在细胞中分布的部位,可能与细胞的移动有关。
因此,细胞骨架的动态不稳定性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染色质按功能分为几类?他们的特点是什么?答:染色质可分为活性染色质和非活性染色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