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输卵管显微复通术后宫内孕率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输卵管再通术后1年妊娠率随访分析

输卵管再通术后1年妊娠率随访分析

4 2 ・ 96
吉林医学 21 年 8 02 月第 3 卷第 2 期 3 3
[] 徐 学 虎 , 念 英 , 尚 标 .P 治 疗 严 重 脱 垂 性 痔 术 5 邓 伍 等 Pn [] 傅传刚 重视 PH在痔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中国实 6¨ . P J. 后并发症分析[]中山犬学学报( J. 医学科擎版) 2o ’ () 、 用外科杂志,072() 3. ,o62 j 7 0, 6 : 7 2 7 4
8 4例 患 者 输 卵 管 妊 娠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选 标 准 : 龄 1 人 年 9。4 2 岁 ; 者 停经 3 6 ; 者 一 般 情 况 好 ; 命 体 征 平 稳 ; 患 9— 9d患 生 盆腔 包 块 ≤55c . m。年 龄 2 4 岁 , 均 3 . O 1 平 05岁 , 卵 管 妊娠 位 于 输 左侧 的 4 0例 , 卵 管 妊 娠 位 于 右 侧 的 4 输 4倒 ; 婚 4 未 9例 , 育 未
12 治 疗 方 法 : . 观察 组 采 用 血 管 内介 入 治 疗 , 卧 位 , 规 消 仰 常 毒 、 巾 , 部 麻 醉 股 动脉 处 皮 肤 。 以 改 良 Slne 技 术 穿 刺 铺 局 ei r dg 右侧股动脉 , 留置 5 F导 管 鞘 , 用 5 —C br 管 , 导 丝 导 采 F oa 导 以
介 入治 疗 。 1
功率 。 笔 者具 体 探 讨 了 输 卵 管 介 入 再 通 术 后 1年 妊 娠 率 情 况, 进一 步对 输 卵 管介 入 再 通 术 的 安全 性 进行 研 究 。
1 资料 与方 法
’T M x是 目前 药 物 治 疗 异 位 妊 娠 中 最 常 用 的 药 物 , 于 抗 属 代谢 类 药物 , 一 种 叶 酸拮 抗 剂 。其 能 干 扰 D A R A与 蛋 白 是 N 、N 质 合 成 , 制胚 胎 滋 养 细 胞 的 增 生 , 坏 绒 毛 , 胚 胎 组 织 坏 抑 破 使 死 、 落 和 吸 收 。 当 前 M X 在 临 床 上 的应 用 越 来 越 广 泛 , 脱 T 在

输卵管分粘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一例分析

输卵管分粘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一例分析
可适 时行人 工流 产术 。 素 一 G 为 6 4 U mlB超 示 子 宫 腔 偏右 侧 孕 , HC ) 295ml / ,
见 1 x.c .c 11 m无 回声 区 , 9r u 未见胎芽及胎 心搏动 。行
复合妊娠尽管少见 , 但是也是 自然妊娠的结果 ,
本 病 的认识 , 早期 、 时诊 断 , 时干 预 , 及 及 以减 少对 患 者 造成不 良结局 。
海南医学》 oo 2 l年第 2 卷第 2 期 1 l
H N N ME I ALJ U NA AI A D C O R L
V 11N .1N vm e 00 o2 o oe br2 1 . 2

经验交流・
输 卵 管分 粘 术 后 宫 内外 复合 妊 娠 一 例 分 析
刘尧 芳 , 林海 蕤 , 晓冬 付
[】 L v n a 3 aa y
D e aK ai M. u csfl rg ac olwig ep ,Pt S c esu en ny fl n l p o
娠, 在临床上实属少见 。 典 型 的复合 妊 娠有 “ 四联征 ”腹 痛 , : 附件包块 , 腹
膜刺激 征 , 子宫增 大 ; 而实 际上 大约有 5 %的复合妊娠 4 在早期 没有症状 , 临床早期诊断增加 了难度 。超 这为 声 检查对此病 有一定指导 意义 , 但通常情况 下 , 异位妊 娠 患者宫腔 内可能有类孕囊 , 在早期 , 于和宫 内孕鉴 难
2 1 年 6 1 急 诊人 院 。查 体 : 腹 部有 压 痛 、 00 月 01 3 下 反 的风 险 , 因此 , 其处 理方 式 取决 于 患者 对 宫 内孕 的取
跳痛 , 宫颈有举摆痛 , 宫体孕 4 大小 , 0 d 左附件 区压痛 舍、 宫外孕包块大小 、 部位 、 是否破裂及患者生命体征 明显 , 按 。尿 妊 娠试 验 阳性 , 声提 示 宫 腔 内直径 等 因素 。如要求 保 留宫 内妊娠 , 拒 超 可根 据病人 的一 般 隋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影响因素分析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影响因素分析
麻 醉满 意后 于脐 轮 上 缘 处 做 一 约 1 0 m m 大 小 的 切 口, 穿入 直 径 为 1 0 mm 的 T r o c a r 形成 C O , 人 工 气
需进 一步治 疗 , 而本研 究主要 是探讨 影 响宫 、 腹 腔镜 联 合 术 后 妊 娠 率 的相 关 因 素 ) 。病例 排 除标 准 : ① 由男科确 诊 的男性 不育 ; ② 存在 免疫 因素 , 如 血清
禁 忌证 ; 术前 均 经 H S G检 查证 实 存 在 输 卵 管 病 变 ; 术 中至少有 一侧输 卵 管 通 畅 , 而且 所 有 妊娠 者 均 为
自然 受孕 ( 因为 双 侧 输 卵 管 梗 阻 者 无 法 自然 受 孕 ,
d手术 , 术前 3 0 mi n常规使 用抗生 素 预防感 染 , 麻 醉 方 式为气 静联合 麻醉 , 体位 为头低 臀 高膀胱 截石位 。
1~1 7 a , 中位 数 为 2 . 5 a 。 1 . 2 手术 方法 所有 患者 均选 择 于 月经 干净 3~ 7
解影响术后妊娠率的因素 , 我们对我院两年来宫、 腹 腔镜 联合 手术 治疗 的输 卵管 性不孕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行 分析 , 并 随访 其 妊娠情况 。现 报告 如下 。
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 , 病因复杂 , 单因 素、 多 因素 均 可 引起 , 其 中输 卵管 性 因 素 约 占 1 / 3 。
近年来 , 随着 内镜 技术 的不 断成熟 , 宫腹 腔镜越 来越 多地 应用 于输 卵管性 不孕 的治疗 。但从 妊娠结 局来 看, 仍 有一 部分 患者不 能获得 满意 效果 , 为更好 地 了
示输卵管妊娠史 、 输卵管柔软程度和盆腔粘连程度与术 后妊 娠率有关 。结论 关键词 : 输 卵管性不孕 ; 妊娠; 官腔镜手术 ; 腹腔镜手术

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56例临床分析

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56例临床分析

摘要 : 目的 探 讨提 高输 卵管 吻合术 后 复通 率 及 复孕 率 的 可行 方 法 。方 法 我 院 自 2 0 0 2年 f月 至 2 0 07 年 1 采用显 微外 科技 术对 5 月 6例 输 卵管结 扎术后 行双 侧输 卵管 吻合术 , 至今 随访 1~ 6年 。结 果
输卵 管吻合 术后 , 通率 10 , 孕率 为 9.4 , 内妊娠 率 9 .1 。结 论 复 0% 复 46 % 宫 10 %
t r e p e n n y r t s . % .Co c u i n Mir u g c lc i cd n e tc n q e a d p re t c o c p c ma i — e n r g a c ae i 1 O1 i 9 n lso s c o s r i a on i e c h i u n e f c r s o i e mi np u min c n mak d y b o n e u o sr c e a e a d t e p e n n y r t . l o a r e l o s h n b t td r t n h r g a c a e u Ke r s:f l p a u e mi r s r e ; n so ss y wo d al i n t b ; c o u g r a a t mo i o y
wo nte td wi vd c n so ss teu o sr ce aei 0 % , epe n n yrt s 4 6 % ,n h nru me rae t o iu ta a tmoi ,h n b t td r t s1 0 h u t rg a c aei 9 . 4 h a d teita —
ma e o 6 c s sa trl a i n b c o u gc lt c n q .W e flo d u d n 5 a e f i t y mir s r ia e h iue e g o ol we p 1—6 y a su o n w.Re u t Of h 6 e r p t o sl s e5 t

输卵管复通术20例临床分析

输卵管复通术20例临床分析
>1 3年 7例 (5 ) 2例 足 月 分 娩 , 例 妊 娠 2 月 时 自 ~ 3 % 。1 1 个
输卵管形 态 、 长度 , 确定输卵管结扎 的部位 和方式 。术 者用右
手食 中指或拉 钩将输 卵管提 出切 口外 , 视下用微 型器 械操 直
作, 输卵管瘢痕处浆膜下 注入生理 盐水 , 纵行 切开浆膜 , 分离
中国计划生育学 杂志 2 1 0 0年第 4期总第 15期 7
衍生物 , 刺激宫颈纤维组织释放多种弹性蛋 白酶 , 而降解胶 从
原纤维 , 软化宫颈 , 宫颈成 熟 、 使 软化 , 顺应性 增高 , 于机械 易 性扩张 , 且能增加子宫平 滑肌 的张力 , 使子 宫收缩 , 时子宫 术 轮廓清楚 , 出血量减少 , 善内 、 改 外生殖 器官 的局部条 件。近 年来 , 索前 列 醇 已 经被 广 泛 应 用 于促 宫 颈 成 熟 , 果 良 米 效 好 …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 , 阴道 黏膜 吸收并作 用于靶 器 经 官, 避免了 口服米索前列醇 引起的 胃肠道反 应及肝 脏首过 效 应 。另外 , 临床 药代 动力学研究表 明: 阴道给药后血浆 中米 索 前列酸浓度逐渐 上升 , 6 在 0—10 i 2 rn达到 峰值 , a 生物 利用度
几乎是 口服给药的 3 倍 。绝经后妇女 阴道放置米索前列 醇 片吸收慢 , 研粉后可加快溶化速度 , 进吸收。利多卡 因对黏 促
利于取器操作 , 值得 临床应用 。 米索前列醇 的药理作用 除生殖系统外 , 心血管系统 、 对 消
化系统及中枢 神经系统均有 影响 , 用药前需 仔细 询问病史及
为探讨输卵管复通术临床效果 , 本文对 2 0例输卵管 复通
术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报告如下 。

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对输卵管近端阻塞不孕106例临床观察

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对输卵管近端阻塞不孕106例临床观察
贾凤玲 王 雅 茹
通辽 0 8 0 2 00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 区妇幼保健院 ,内蒙古
【 摘
要 】 目的 :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对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的疗 效。方法 : 我院 20 年 1 月 至 20 年 1 月收 治的输 对 02 0 08 2
卵管近端 阻塞性不孕病人行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 。结果 :16例患者输卵管疏通 术后有效率 为 9 . % ,治疗后 受孕率为 5 . %。结 0 24 66 论:官腔镜 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输卵管输卵管近端 阻塞有较好 的治疗效果 ,大大 提高再通率 及妊娠率。对患者缩 短治疗周期 ,减轻 经 济负担 ,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 关键词】 输 卵管 近端 阻塞;官腔镜 ;输卵管插管疏通
从 而 提 高宫 内受 孕 率 。
宫腔异 物后 ,依 次寻找 两侧 输卵 管 口,然后 插入 小导 管 于
输 卵管 间质 部 4— mm,经 导 管 向输 管 卵 内先 注 入 美 蓝 稀 释 5 液 , 了解 输 卵 管 阻 塞 程 度 ,再 加 压 推 入 疏 通 液 ,反 复 多 次 推 注疏 通 液 ,阻 力 逐 渐 变 小 至输 卵 管 通 畅 。本 组 治 疗 1 —3
1 70— 1 75
14 随访 .
为了方便 随访 ,16例不 孕症 患者均 保 留详细 0
通 讯 地 址 及 电话 号码 。 以便 追 踪 了 解 排 卵 功 能 和 妊 娠 情 况 。 随访 时 间 为 6个 月 至 2年 。
2 结 果
I 1王永来 ,内镜技术 在女性不 孕症诊 断中 的应用 [ ] 中国实用妇 科与 2 J. 产科杂志 ,20 9 ( 1 :6 7 0 31 1 ) 6 .
临 床 研 究

绝育术后输卵管复通术38例临床分析

绝育术后输卵管复通术38例临床分析

远处 ,在远侧段管径大的一侧断端 的背侧 间断缝合 1 3针 , ~ 缩 小管径 , 以适应管径小 ( 近侧段 ) 的断端予 以吻合。 当近侧为 峡 部输卵管 断端较小 , 而远侧 段输卵管 为壶腹 部( 膨大 ) , 较 时 在 远侧段输 卵管伞端插入 一聚 乙烯 导管 , 将近 侧盲端 顶起 , 去 剪
求输 卵管复 通且无手术禁 忌证 的育龄妇女 3 ,入 院后行 输 8例 卵管复通术 并随访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
选择 3 8例输卵 管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后 由于子女 夭
少许肌 、 黏膜层 , 断端 管径 与近侧段 的断端 管径 相似 , 使其 予以
间断缝合 。
折 或离异后 再婚 、 夫妇迫 切希望 再生育 的育龄妇 女 , 龄最 小 年 3 , 0岁 最大 4 2岁 , 平均年龄 3 。3 6岁 8例育龄妇女 平 日月经规
律, 卵巢功 能正 常 , 身体健 康 , 严重的心 、 、 无 肝 肾及 高血压等妊 娠禁忌证 , 其丈夫的精液常规检查大致正常 。 1 手术 时间 . 2 手术 均选择在月经干净后 3 ~ 4 d d进行。
层。 当两侧输 卵管断端管径 悬殊不大 时 , 如峡部 一壶腹部 近端 ,
输 卵管结扎 术是 国内外节 制生 育的主要措施之一 , 但一些
妇女 由于子 女天 折 、 家庭 离异等原 因绝育术后 要求恢复生育 能
可 将管径小 的一端输卵管斜 行切 开 , 其管径 稍大些 , 使 以利于
与远侧 较大管径 的输 卵管端端吻合 。当切除结扎处瘢痕组织后
2 结 果
检查 。 常规腹部手术前 准备 , 术前查血常规 、 尿常规 、 输血 五项 、 凝 血系列 、 型 , 电图 、 血 心 B超 、 胸部透 视 , 阴道 清洁度 , 前禁 术

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和再孕疗效分析

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和再孕疗效分析

管 质 地 改 变从 而 影 响 手 术 效 果 的病 例 。 丈 夫 精 液 常 规 , 异 无
常 。 原 绝 育方 式 : 卵管 抽 心 包 埋 法 , 合 术 距 绝 育 时 间 最 长 输 吻 1 年 , 短 2年 。输 卵 管 吻合 部位 : 部 对 峡 部 3 3 最 峡 7例 , 部 对 峡 壶 腹 部 5例 , 腹 部 对 壶 腹 部 3 , 留输 卵管 长 > 3 。 壶 例 保 6(1 1 1 12 方 法 : 术 时 间 为 月经 干 净 后 3~ , 用 硬 膜 外 麻 醉 , . 施 7d 采 术 中麻 醉效 果 均 满 意 , 术 在 放 大 约 4 5倍 放 大 镜 辅 助 下 操 手 .
输 卵管 绝 育术 后 复通 和再 孕 疗效 分 析
姚 璇 ( 江苏 省海 门市 中医 院 妇 产科 , 苏 江 海门 260 ) 2 1 0
[ 摘 要 ] 目的 : 讨 和 分 析输 卵管 绝 育 术 后 复 通 和再 孕 的疗 效 。方 法 : 用 传 统 开 腹 显 微 吻 合 术 , 4 探 采 对 2例 输 卵 管 结 扎 术 后 患 者 进行 复通 术 。结 果 : 访 3 , 通 4 随 年 复 2例 (33 % )复 孕 3 9 .3 , 8例 (44 % ) 8. 4 。结 论 : 卵 管 结 扎 术 后 再 通 是 取 得 再 次 受 孕 的 良 输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术 者 年龄 2 3 . 受 7 8岁 , 均 3 .5岁 , 进 行 平 28 曾
阴道分娩 3 9例 , 宫 产 分娩 6例 。术 前 月 经 规则 , 卵 管 功 能 剖 输 良好 , 心 、 、 、 无 肺 肝 肾疾 病史 。血 、 、 三 大 常 规 、 带 常 规 、 尿 粪 白 出 凝 血 时 间 均 正 常 , 除 因慢 性 盆 腔 炎 、 腔 结 核 而 引起 输 卵 排 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输卵管显微复通术后宫内孕率临床分析作者:缪冬贤,马建军,鲁萍,胡旺凤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输卵管显微复通术后宫内孕率方法。

方法将绝育术后要求作输卵管复通的育龄妇女分为两组,Ⅰ组用普通显微手术器械吻合210例,Ⅱ组应用自行研制的4件显微复通专用手术器械和相应的复通方法吻合289例,两组分别于吻合后2年随访宫内孕数,比较吻合效果。

结果Ⅰ组宫内孕151例(71.90%),Ⅱ组258例(89.27%),两组宫内孕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

结论应用4件专用手术器械和相应改良吻合方法,可大大提高女扎后输卵管多种梗阻显微复通宫内孕率。

【关键词】输卵管显微复通;器械;吻合法;宫内孕率
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女夭折,来我站要求恢复再生育能力者,凡符合政策要求,笔者应用自行研制的4件输卵管显微复通术专用(利)手术器械和相应的改良复通方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1年1月-2009年12月来本站要求做输卵管复通术的绝育术后育龄妇女499例,年龄26~41岁,绝育后时间<5年483例,6~8年16例,均经术前相关检查,无明显禁忌证。

根据手术使用的器械和吻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Ⅰ组使用普通显微手术器械进行输卵管显微吻合210例,Ⅱ组应用自行研制的4件专用手术器械和相应的改良显微复通方法吻合289例。

两组的年龄、绝育后时间及输卵管状况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输卵管通液或声学造影[1]
入院后受术者常规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或声学造影,用以了解输卵管梗阻近段通畅情况。

术前常规向宫腔注入染液,扩张梗阻近段输卵管并染色。

1.2.2 术中寻找并显露输卵管
进腹探查后,Ⅰ组向宫体后方填塞大纱布垫将宫体垫起,用卵圆钳钳夹、上牵子宫圆韧带,显露宫体,再寻找输卵管;Ⅱ组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脏器牵宫钳[2]中牵引子宫的功能显露输卵管,即将其夹钳头深入盆腔,在手指指引下钳夹牵出宫体(图1)并予固定,此时,
输卵管便可长时间、无张力显露在手术野。

1.2.3 显微镜下显露吻合口
Ⅰ组用两把鼠齿钳分别钳夹输卵管吻合口两端,由助手手持“固定”于显微镜下供吻合;Ⅱ组用研制的多功能人体管道固定吻合器[3](简称固定拢合器)中固定脏器的功能,固定输卵管吻合口,即将固定拢合器上两夹钳分别钳夹输卵管近端和远端(图2、图3),通过调节螺旋调节好吻合口两端间距,在15倍镜下用8-0/9-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吻合口显露的后壁/前壁肌层黏膜层2针,再用5-0丝线间断缝合吻合口浆肌层2~3针;翻转固定拢合器显露吻合口另一侧壁(前壁/后壁),以同法缝合该壁,从而确保输卵管吻合后两端通畅且“同心”。

牵出宫体显露附件图 1 牵宫钳固定两端调节间距图 2 固定拢合器精确缝合两个侧壁图3 固定拢合器1.2.4 输卵管移位复通切除输卵管梗阻瘢痕后,两侧近段和远段之和都<4cm时,取一侧近段较长的输卵管与另一侧远段较长的输卵管(带血供)移位复通,Ⅰ组仍用两把鼠齿钳钳夹固定吻合口,Ⅱ组用固定拢合器上两夹钳固定移位复通的输卵管两端,在宫体后方/前方相吻合,层次清,逢合准而快。

1.2.5 输卵管植入
两侧间质部/近宫角的峡部梗阻,无法施行吻合时,则取远端较长的输卵管(>6cm)自体宫角部植入,即经阴道放置金属导尿管(通水导管),于宫角处用尖刀片挖除条索状输卵管,用直血管钳自创口插入至宫腔,尖端与放入宫腔的金属通水导管相碰有“金属音”感,拔出血管钳,Ⅰ组用直血管钳夹住输卵管希望送入宫腔,Ⅱ组将隧道扩张器[4](见图4)插入至宫腔,张开两叶刮刀,刮去输卵管壁及隧道壁上部分肌肉组织。

于距待植入的输卵管口0.5cm处,用5-0丝针缝穿浆肌层,去掉小针头,线两端各穿一根大弯圆针。

用持夹钳[4](图4)夹住输卵管,沿输卵管扩张器放至宫腔。

将2根大弯圆针分别自扩张器裂口深部缝出,在宫壁上打结,使管口固定在宫腔内,再将创口外管壁与宫壁浆肌缝合固定。

最后经通水导管加压注入NS查看伞端是否流液。

1.2.6 套夹宫颈,阻止液体反流
当宫颈口有陈旧性裂伤,当注入宫腔的液体反流出来,则用研制的环状双爪宫颈钳[5](图5)套夹宫颈,可阻止液体反流,迫使液体进入两侧输卵管而使通液或声学造影成功。

1.3 统计学处理
数字用百分率表示,并经χ2 检验。

扩张隧道持管植入图4
隧道扩张器、持夹钳套夹宫颈阻液反流图5 环状双爪宫颈钳
2 结果
Ⅰ组施行输卵管显微复通210例,2年后宫内孕151例(71.90%);Ⅱ组复通289例,2年后宫内孕258例(89.27%),两组宫内孕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4.82,P<0.01)。

两组皆未发现宫外孕者。

3 讨论
女扎后输卵管梗阻状况多种多样,复通成功率除复通技术外,与手术器械和方法有重要关系,现将两组吻合操作效果分析如下。

3.1 快速牵出宫体,显露两侧输卵管
我国经产妇大多数为后位子宫,Ⅰ组按传统方法寻找、显露输卵管吻合口,极易损伤子宫、输卵管浆膜,且需专人“固定”吻合部位;Ⅱ组应用脏器牵引钳可快速牵出宫体(无创性),两侧输卵管便可长时间、无张力显露在手术野。

3.2 固定吻合口,镜下精确吻合
Ⅰ组助手手持2把鼠齿钳钳夹输卵管吻合口两端,在镜下供术者吻合,因15倍显微镜下焦平面上下清晰范围仅几毫米,显露难以持续清晰,吻合操作慢而不精确,宫内孕率不理想。

Ⅱ组用固定拢合器固定吻合口两端,始终无张力显露在15倍镜下,吻合口显露清晰持久,复通操作方便精确,成功率高。

3.3 输卵管自体植入输卵管植入通常很难成功,Ⅰ组用直血管钳夹住输卵管,其管口难达宫腔,管壁易被宫壁肌肉压瘪,粘连不通。

Ⅱ组应用自制的宫角部创口扩张器和持夹钳,具有扩张隧道、夹送管口至宫腔、不回缩、植入到位功能。

总之,应用4件新研制的已获专利的手术器械和相应的吻合方法,可使女扎后多种类型梗阻的输卵管,快速持久无张力显露在手术野,吻合口固定显露清楚,方便镜下精确吻合,从而大大提高输卵管多种梗阻显微复通宫内孕率,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缪成松,郭榕,秦玉兰. 输卵管通液及声学造影在输卵管显微复通术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1997,3:10.
2 缪成松,郭榕. 自制多功能脏器牵引钳的临床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1997,1:28.
3 缪成松,张永发. 自制多功能人体管道固定吻合器的临床应用.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3, 4:236.
4 郭榕,马建军,缪冬贤. 自制输卵管植入器和持夹钳的临床应用.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7,11:36.
5 郭榕,缪成松. 自制环状双爪宫颈钳的临床应用.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5:303.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