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地基强夯监理实施细则

地基强夯监理实施细则

强夯监理实施细则一、地基强夯的施工概况堆载预压完成后,场地进行强夯加固,施工工艺采用二遍点夯一遍普夯,第一、二遍点夯间距为8mX8m,强夯点夯能量为不小于1800KJ,。

普夯间距为根据夯印搭接1/4锤底直径的要求,普夯能量为1000KJ,要求夯锤为120KN,锤底面积为44. 5m2(本次试夯锤直径为2.5米,取间距为2.0米,锤重12800kg,底面积4. 9米平方・)二、试强夯具体施工要求为:1、强夯施工前先对堆场进行区域划分,对夯点进行编号, 明确1、2遍夯点的位置范围。

然后场地整平,标出第一遍夯点的位置,并检查夯锤的重量(12.8吨)、尺寸(直径2・5米)、面积(4. 9米平方)、落距14. 35米(1800086J)控制标准,设置防震设施。

防震沟宽度不小于1. 5m,深度不小于2mo2、强夯前应查明地下各种管线的位置和标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当夯坑内或场地积水要及时排水,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而以下2米,测量砂顶而标高,暂预留夯沉量50cni・3、强夯施工中严格控制和检查落距(14. 35米)、夯击遍数(3遍:其中点夯2遍、普夯1遍)、夯点击数(点夯7击,普夯采用压锤直径1/4,即2米间距,普夯每点击数为2击)及位置、夯击范围(设计边线加3. 5米)和间歇时间(5天)等.4、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也不应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如有倒倒锤现象,应及时填平后再夯.5、强夯处理后进行地基强度和承载力检验,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1~2星期进行。

6、振动碾压施工中应注意碾压的遍数(6遍、静压2遍)、搭接宽度(不小于碾压宽度1/3)及碾压速度(5km/h),以满足面层密实度的要求.7、强夯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每夯点夯击击数为7击,如每遍点夯夯点总贯入量大于90cm,需在原点上进行回填后再补夯一次。

9、强夯间歇时间暂定为第一遍夯后间歇时间5天,第二遍夯后间歇时间5天。

强夯间歇时间可根据现场试夯情况进行调整。

地基处理监理实施细则

地基处理监理实施细则

地基处理监理实施细则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地基处理的监理工作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将针对地基处理监理实施细则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地基处理监理工作的效果。

一、地基处理监理工作的准备阶段:1.编制监理计划:明确地基处理监理的目标和范围,确定监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监理工作计划,明确监理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展。

2.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审查:对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地基处理的合理性、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等方面,对不符合要求的地基处理方案,应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要求施工单位作出修改。

3.监理技术人员配备:组建专业的地基处理监理团队,确保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和经验,保证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地基处理施工监理工作原则:1.质量第一原则: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必须得到保证,监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各项施工指标的达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确保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2.安全第一原则:地基处理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施工过程,监理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到位,并指导施工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合理性原则:监理人员要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相关文件和图纸,对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确保地基处理工程的合理性。

三、地基处理监理工作具体要求:1.监理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特别关注重要工序和关键节点,及时记录施工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监理人员应参与施工单位组织的工作会议,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3.监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进度检查,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和符合要求,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4.监理人员应对施工单位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施工工序的合格性。

5.监理人员应及时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记录和相关文件,检查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范本)-s e c r e t(总4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分部的施工监理。

2.职责2.1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项目监理实施细则执行落实。

2.2 总监理工程师确定本项目监理人员的职责分工。

项目监理人员根据总监理工程师确定的分工、职责对本实施细则进行具体实施。

3.总则监理人员必须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该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依据性文件,在公司质量管理文件和项目监理规划指导和规范下,结合[工程监理管理程序]、[开工监理实施细则]、[检查验收监理实施细则]、[技术与质量问题处理实施细则]和本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要求开展监理工作。

4.内容4.1 一般基坑、基槽开挖分项工程 4.1.1 监理主要工作流程施工准备监理核查落实施工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坑槽支撑 基坑槽验收监理验收(平行检验)巡视检查 弃 土监理巡视检查监理核验监理主要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值)施工准备施工图自查图纸资料齐全、无矛盾,地下设施管线、构筑物关系明确施工方案审批开挖方案合理,支撑安全可靠,降排水应急方案周全施工道路,文明施工要求临时道路修筑,洗车台建成,场地排水沟建好施工测量放线场地平整测量,建筑测量放线报验场地标高网符合要求,建筑物控制点及基坑槽放线正确,放坡系数符合要求土方开挖控制开挖程序、开挖深度,控制降排水工作、边坡稳定性开挖程序符合要求,防止扰动地基土,机械开挖预留保留土层厚度,降排水有效,弃运土过程保证边坡稳定,护坡措施有效坑槽支撑支撑方法,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支撑按方案实施,邻近建筑物无下沉变形情况基坑槽验收组织基坑槽验收,监理检验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基槽验收,质量符合标准,监理按规定建立检验数据资料4.1.3.1 监理准备与施工报验复核(1)监理人员应检查图纸资料、地质资料、地下管线资料等,审查这些资料及时发现标示尺寸等问题并在开工前解决;(2)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土方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放坡、支撑设计、降水排水措施和大雨台风天气下的应急方案等;(3)检查施工道路、洗车台、排水沟等文明施工要求落实情况,把好开工审查关;(4)督促施工单位测量报审,监理进行核查,测量控制网由公司测量队核查,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场地测量,监理复核签认,为今后工程签证决算准备;(5)督促施工单位在开挖排降水过程中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建筑物上设观测点,监理复核初次数据。

桩基部分监理细则

桩基部分监理细则

桩基部分监理细则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前仔细研究设计文件,了解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熟悉相关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1.2监理工程师应参与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核,并对施工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施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1.3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1.4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资质和合格证书,确保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符合要求。

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2.1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对施工过程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2.2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审核,并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质量控制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

2.3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并对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2.4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并及时报告施工进度的变化和延期的原因。

三、试验和检测3.1监理工程师应参与施工单位的试验和检测工作,确保试验和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2监理工程师应对试验和检测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质量验收4.1监理工程师应参与施工单位的质量验收工作,对施工单位的质量验收申请进行审核,并实施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

4.2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的质量验收结果进行评估和判断,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质量验收结论。

4.3监理工程师应对质量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解决。

五、施工记录和文件管理5.1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规定,及时记录和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包括施工计划、进度表、质量检查记录等。

5.2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核和归档,包括施工图纸、施工方案、质量控制措施等。

5.3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和施工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记录和报告有关部门。

强夯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强夯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强夯施工监理实施细则1. 强夯施工监理的背景和目的强夯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加固土壤和改善地基承载力。

为了确保强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监理工作,以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2. 强夯施工监理的职责和权限2.1 监理单位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负责对强夯施工进行全程监理。

2.2 监理单位应派遣专业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2.3 监理人员应熟悉强夯施工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4 监理人员应与施工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纠纷。

2.5 监理单位有权对施工方的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并提出整改要求。

3. 强夯施工监理的具体要求和程序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1.1 监理单位应与施工方共同制定施工方案,并审核其合理性。

3.1.2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1.3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施工中的监理工作:3.2.1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壤条件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土壤密实度、沉降情况等。

3.2.2 监理人员应对强夯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安全可靠。

3.2.3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施工质量。

3.2.4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3 施工后的监理工作:3.3.1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包括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情况等。

3.3.2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记录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后期参考。

3.3.3 监理单位应向施工方提供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建议,以改善施工质量。

4. 强夯施工监理的风险控制和安全保障4.1 监理单位应制定监理计划和工作方案,确保监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4.2 监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强夯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强夯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强夯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标题:强夯施工监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强夯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其施工过程中需要监理人员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强夯施工监理的实施细则,旨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一、施工前准备1.1 制定监理计划:监理人员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监理计划,包括监理范围、监理任务、监理方法等内容。

1.2 审查施工图纸:监理人员应认真审查强夯施工的施工图纸,确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1.3 确认监理人员资质: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和经验,确保能够胜任强夯施工监理工作。

二、施工过程监理2.1 现场巡查:监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现场巡查,检查施工质量和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2 质量检验:监理人员应对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2.3 安全监督:监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制定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施工后验收3.1 施工成果评估:监理人员应对强夯施工的成果进行评估,检查地基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2 缺陷整改:如发现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或者缺陷,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并进行复验。

3.3 形成监理报告:监理人员应在施工结束后形成监理报告,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四、资料整理归档4.1 汇总监理记录:监理人员应将监理过程中的记录和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完整的监理档案。

4.2 存档备查:监理人员应将监理档案妥善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核查。

4.3 提交监理报告:监理人员应将监理报告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业主单位,以供参考和备案。

五、监理责任追究5.1 监理违规处理:如监理人员在强夯施工监理中存在违规行为,应按规定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5.2 监理效果评估:监理人员应对自身监理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监理水平。

5.3 完善监理制度:监理人员应不断完善强夯施工监理制度,提高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某隧道工程地基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某隧道工程地基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某隧道工程地基加固监理实施细则一. 本专业工程概况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大漾田车辆段出入段线明挖隧道工程位于云铜铁路专用线西北侧,武警三支队西南侧,线路基本位于规划金川路下方,规划路面标高高于现状地面,现阶段工程周边基本为荒地与农田,管线分布较少。

大漾田车辆段出入段线从陈家营站内配线段引出,先以盾构隧道形式向西北方向按曲线半径400m(入段线)、450m(出段线)引入位于武警三支队车库旁的盾构吊出工作井,随后以明挖隧道形式按曲线半径210m(入段线)、200m(出段线)继续向西北方向敷设至U型槽引入大漾田车辆段站场。

明挖隧道起讫里程为RDK0+517.441~RDK0+745.000,长度227.559m,线路纵坡为33.832‰,隧道包含一个盾构吊出井、一个明挖区间(含一处雨水泵房),其中盾构井里程为RDK0+517.441~ RDK0+532.942,长15.5m,宽24.5m,深11.225~10.784m,明挖区间起止里程为RDK0+532.942~ RDK0+745,隧道宽19.038~14.125m,深10.784~6.822m,隧道为地下一层三跨箱式框架结构,隧道于RDK0+736处设置一外挂式雨水泵房,雨水泵房基坑长8.2m,宽6.2m,中点处深度10.989m。

隧道围护结构采用Ф1000@1200mm钻孔灌注桩+Ф900@1200mm三重管旋喷桩,明挖隧道与盾构区间接口处采用采用Ф1000@1200mm钻孔灌注桩+Ф900@1200mm三重管旋喷桩防护,隧道于U接口采用Ф900的三重管旋喷桩防护。

二.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工程位于昆明断陷湖积盆地西北缘,为滨湖相与河流相交汇沉积交错沉积地貌,总体地势较平坦,起伏较小。

地面高程在1905-1922m之间,最大高程差约17m,自然坡度小于50。

陈家营路、玉峰路均可通往场区,交通便利。

据钻探揭示,场区内分布新生代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Q4al+1)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泥炭质土、粉土、细砂、砾砂、圆砾;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积层(Q3al+l)粉质黏土、泥炭质土、粉土、砾砂、圆砾。

强夯地基监理细则

强夯地基监理细则

强夯施工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监理目标、监理指导思想、监理方式1:监理目标严格控制质量,以科学的施工组织、合理的安排,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标准。

2:监理指导思想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坚持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同时,监理工程师的岗位要落实到人,认真贯彻执行“工程建设监理规范”(GB50319-2000)。

3:监理方式旁站、巡视、平行检查。

二:监理依据1:本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文件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试夯确定的强夯参数;3:场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间成果报告;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国家法律、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法规及建设部等行业工程标准、规范6:河南神火400KA高效节能合金技改项目地基强夯施工方案;三:强夯工程实施细则1:质量标准⑴《建筑施工手册》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⑵挤密桩根据现场试点点夯特征,各项强夯控制参数如下当夯击出现上述①②两种情况之一时,即停止夯击,并认为符合(JGJ79-2002)规范要求。

强夯采用100t锤点夯二遍或80t锤满夯一遍或冲压机冲压数遍。

强度控制参数如下表:当夯击出现上表①②两种情况之一时,即停止夯击。

80t锤满夯或冲压机冲压整个场地不遗漏作业。

遍数按上述要求。

2:施工方法、施工要点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将大吨位夯锤吊起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冲击应力,迫使上层孔隙压缩,上体局部液化,在夯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竟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锤重与落距是影响夯击能和加固深度的主要参数,它直接决定每一击的夯击能量。

2、形成橡皮土,降低强度。

3、回填土应控制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4、夯点的位置要控制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TC地基加固监理实施细则项目名称:杭州沿江大道运河隧道工程编希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杭州沿江大道运河隧道监理组1.1杭州沿江大道运河隧道工程西接钱江新城一期之江东路,钱潮路,东连新城二期沿江公路,东运河路。

跨越京杭运河线位位于钱塘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区。

该工程是沿江公路穿越京杭运河的重要节点。

北线隧道设计起点里程NK0+054 . 00,终点里程NK1+243 . 51,北线隧道全长1189.51m,其中河西敞开段161.07m,暗埋段131.30m,盾构段:550.66m, 河东暗埋段146. 32m,敞开段156. 04m。

南线隧道设计起点里程SK0+054. 00,终点里程SKl+242 . 00,南线隧道全长1188. 00m,其中河西敞开段161. 00m,暗埋段131. 00m,盾构段550m, 河东暗埋段146.00m.敞开段156. 00m。

本工程围护结构采用三种形式: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搅拌桩止水帷幕;钻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帷幕。

其中河东、河西工作井除与暗埋段相接处采用600mm厚地连墙(墙深15m)外,其余工作井范围均采用1000mm厚地连墙围护(墙深39.5m)。

河西岸边段里程SK0+345.000~SK0+301.000范围两侧采用800mm厚地连墙围护,里程SK0+301.000~SK0+237.000范围两侧采用600mm厚地连墙围护。

河东岸边段里程SK0+941.000~SK1+013.000范围两侧采用800mm厚地连墙围护,里程SK1+013.000~SK1+061.000范围两侧采用600mm厚地连墙围护。

本监理细则为杭州沿江大道运河隧道工程河东段工作井,暗埋段及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

沿江大道运河隧道拟采用①11.38m泥水平衡盾构推进,河东工作井地面标高+7.90m。

根据设计要求,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旋喷法加固,工作井采用水泥土搅拌法,暗埋段采用旋喷法加固。

由于盾构出洞口夹芯层的旋喷加固施工拟定于工作井内部结构完成后实施。

因此本细则有关旋喷加固内容将根据设计出图及正式施工时现场施工工艺及时进行调整。

1.2.加固内容:杭州沿江大道运河隧道工程河东段工作井基坑底部、基坑外阴角处、第4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下土体,采用水泥土加固。

暗埋段HD1-HD2底部满堂加固,HD3~HD5围护结构内侧被动土压力区的土体,采用旋喷裙边加固;基坑底部采用抽条旋喷加固。

雨水泵房基坑底部和基坑外阴角处土体,采用旋喷地基加固。

加固的范围、深度以及加固土体28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q u(28))的设计要求如下表所示:2. 相关技术法规2.1已批准的本工程《监理规划》2.2本工程的设计文件:(1) 《河东工作井围护结构施工图》中河东工作井坑底地基加固平面布置图(JG-04(A)-11 )。

(2) 《河东工作井围护结构施工图》中河东工作井第四道砼支撑底地基加固平面布置图(JG-04(A)-12)。

(3) 《河东岸边段地基加固平面图》2.3中铁隧道股份运河隧道工程河东段项经部编制的《杭州沿江大道运河隧道工程河东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2.4与施工相关的标准、规范:(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2)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3)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⑹《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9)⑺.《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DGJ08-116-2005)3. 水泥搅拌桩地基加固监理质量控制(一)工程简况:根据现场条件和工艺要求,针对泥水盾构对加固区的密封性要求高,出洞加固施工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土体加固,工作井地基满堂加固。

水泥搅拌法所用水泥强度等级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土掺入水泥量20%,加固后土体要求强度qu (28) _1.2MPa。

(二)施工工艺及监理流程:(三)质量控制目标:1•工程所用水泥质量、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结合施工现场、设备情况水泥搅拌桩施工以《型钢水泥搅拌墙技术规程》为指导,质量验收以《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型钢水泥土搅拌墙为验收标准;2. 水泥土搅拌桩的长度、直径、平面位置、垂直度、桩顶标高及搭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3.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土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为:加固区的土体强度qu (28)-1.2MPa。

(四)质量控制要点:1. 质量预控: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河东地基加固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批后按方案组织施工;2)对审批后的施工方案监理对施工方进行监理细则交底,并留有记录。

3)检查施工单位现场质量保证、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4)检查硬地平凿除后施工场地的平整性、承载能力和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情况,地面必须固化,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5)复核施工区内引设的控制点、水准点,并定期检查其准确性;6)检查施工周遍环境监测布点的合理性,施工中监测数据及时、准确;7)检查工程所用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指标;对检测合格的原材料严格执行挂牌使用制度,做好材料综合台帐。

8)核查施工机械、设备型号、性能及完好性,并做好机械安全检查工作,其要求应符合《型钢水泥搅拌墙技术规程》中422及435要求。

9)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的钻机,必须安装经市有关部门认可的水泥浆量计量装置,每根桩施工必须有钻头各次下钻深度及提升高度的全过程记录和水泥用量曲线图。

未安装水泥计量的钻机,一律不得施工(使用);10)检查机操工岗位资格有效证书,必须持证上岗。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清除施工区表面硬杂物及地下障碍物,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以满足所要求的地面承载力,按设计正确地定位,开挖沟槽,设置导架。

2)检查成桩试验情况。

正式施工前,应通过成桩试验确定灰浆泵输浆量、输浆压力、灰浆经输浆管到达喷浆口的时间、搅拌头的喷浆搅拌提升速度等,以确定浆液配比和施工参数。

3)搅拌桩机是重心高的重型机械,为防止机械的倾倒,必须造一个稳定的作业地基,应充分考虑主机运行时的机械稳定度,表面地基抗压强度不够时,必须进行地基加固,使其具有必备的承载力,作为地基加固的方法可以采用,铁板铺垫和在石子铺垫上再加铁板铺垫,使压力得以扩散。

4)地中障碍物对搅拌机钻孔难易的影响极大,排除障碍物后应用良土回填, 必要时,回填料应混以水泥类加固材,然后压实方能形成搅拌桩机需要的地基。

5)检查搅拌机定位的准确性,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测量放样,桩位偏差小于50mr,i搅拌机导架和搅拌轴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250。

6)检查制备浆液所用水泥的品种、质量。

必须严格按成桩试验的配合比投料,通过滤望网倒入有搅拌装置的储浆桶,防止浆液离析,并检查施工记录的详实情况。

因为水泥土是以原位土砂为骨料,故无法确保深度方向上的强度的一致性,所以,必须在仔细考虑地基的状态,土质条件状况下,选定最弱层达到预定强度进行浆液配比,并考虑逸水和地下水流动致使水泥浆流失的因素。

6)严格控制桩的输浆量、喷浆速度、输浆压力,因本工程的施工单位采用散装水泥,利用泵送进行控制,只需控制泵送时间便能对输浆量进行很好的控制,在监理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对每班施工作业情况、泵送时间等一系列现场数据进行记录,以确保每根桩的施工质量。

7)本工程© 850搅拌桩,工作井桩长为25.2m,根据设计的工程地质资料与水文地质资料盾构出洞处是②、③土层,工作井地板下⑥土层,湿度大,处于饱和土质状态软到流塑,孔隙率大,压缩性高,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输浆量、喷浆速度和输浆压力,才能得到均匀而满足强度的桩体。

8)检查喷浆的连续性,每根桩的喷浆均须连续进行,不得人为中断,如因特殊原因中断,必须将喷浆口下沉到停浆点0.5m以下,恢复输浆时再喷浆提升。

9)控制水泥土的均匀性,应根据搅拌速度和排出泥土的状态,实施水泥土的均匀性管理。

钻孔下沉、上提速度缓慢匀速为好,通常粘性土与砂土相比搅拌时间要长,所以钻孔速度小,本工程下沉速度与搅拌提升速度拟定在0.8~1.2m/min ;提升速度应设定在孔内不产生负压的范围;10)检验搅拌桩的长度,搅拌桩的长度(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钻孔深度偏差控制在+100至-50mm之间,施工时可在搅拌轴和桩机导架上作出明显标志,当搅拌深度为L/2桩长和搅拌头到桩底位置时,对桩架垂直度进行一次复核。

11)检查桩搭接的时间间隔及搭接长度,搭接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h。

如遇特殊原因,预计可能超过24h时,须在最后一颗桩上空钻留榫,便于下颗桩搭接,施工时必须放慢速度保证搭接质量。

对于地下遇到障碍物的桩位,施工精度未达到标准或搭接不良的桩位,应采取响应补救措施。

12)水泥搅拌桩施工必须严格监控浆液配比,施工单位应随时抽检水泥比重(即水灰比),每台作班不少于3次,同时应提交每根桩完整的现场施工记录,,监理每台班应不少于1次抽检水泥浆液比重;13)做好周遍环境(重点是已施工地墙、防汛墙、周边地表)监测工作,布点应合理,数据应及时准确。

14)搅拌桩施工中产生的涌土必须及时清理,保证文明施工。

(五)质量通病预防1. 桩位偏差过大:1)作好施工场地平整和地下障碍物的清除。

2)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施工中要经常复核。

3)精心测放桩位,桩机就位准确。

2. 桩身倾斜:1)作好施工场地平整和地下障碍物的清除。

2)确保桩机底盘水平、搅拌轴垂直,并经常检查、调整。

3)控制桩的搭接时间,在前根桩硬结之前搭接施工,避免挤偏。

4)遇有软硬土层界面时,应控制进尺,低速搅拌下沉。

3. 桩体强度低且不均匀1)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制备浆液,保证足够的水泥掺量。

2)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施工,确保连续喷浆、匀速搅拌、慢速提升、保证复搅次数,使土与水泥浆液拌匀,保持桩体的均匀性,以满足设计要求。

(六)质量验收1. 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水泥的品种、标号、掺加量、水泥浆的水灰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深层搅拌桩的桩身强度,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qu 1.2MPa。

3)一般项目成桩质量检验1)施工检查: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并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重点检查:水泥品种、用量、桩长、有无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速度。

2)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程采用28天龄期后钻孔取芯方法检测,抽取单桩总数量的1%,并不少于3根;单根取芯数量不少于5组,每组3件试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