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祭无忘告乃翁。
(1) 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死去元知万事空, ________ O _____ ,家祭无忘告乃翁。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同“原S 是 _____________ 的意思;“翁”在字典中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诗中“翁”指(3)《示儿》是南宋诗人 __________ 临终时的作品,他逝世前最牵挂的事是 ____ O 我还知道“ _______ , _______ ”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把诗句补充完整。
(1) _____ ,春风花草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黄鹏鸣翠柳, o(3) 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流直下三千尺, O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4.我会背诵我会填。
(1) _______ 蚂蚁搬家蛇过道,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_(3) _______ 日出江花红胜火, o(4) _______ 春江潮水连海平, o(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人者,人恒爱之; ,—5•补写句子。
(1) _______________ 书读百遍, O(2) _________________ 路遥知马力, o(3) _________________ 大漠孤烟直, 。
(4) _________________ 但愿人长久, o(5) 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云水送无穷树, o花花花花梅梨荷桃• ••• ABCD6.课文加油站。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自)

六年级古诗及名⾔警句练习题(⾃)六年级古诗及名⾔警句练习题按要求写诗句(唐代) 诗仙:李⽩诗圣:杜甫诗⿁:李贺诗魔:⽩居易⼤杜:杜甫⼩杜:杜牧(1)描写⼉童的有关诗句:所见袁枚牧童骑黄⽜,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
村居⾼⿍草长莺飞⼆⽉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歌颂情谊(送别友⼈)的有关诗句:赠汪伦李⽩李⽩登⾈将欲⾏,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孟浩然之⼴陵李⽩故⼈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草⽩居易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野⽕烧不尽,春风吹⼜⽣。
(4)描写春天的有关诗句:春⽇宋朱熹胜⽇寻芳泗⽔滨,⽆边光景⼀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唐杜甫好⾬知时节,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咏柳唐贺知章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5)思念家乡及亲⼈的诗句:静夜思唐李⽩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九⽉九⽇忆⼭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离家⽼⼤回,乡⾳⽆改鬓⽑衰。
⼉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描写⼭⽔的诗句:《望天门⼭》(李⽩):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7)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元旦:《元⽇》(宋)王安⽯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天竺寺⼋⽉⼗五⽇夜桂⼦》(唐)⽪⽇休⽟颗珊珊下⽉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
2020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2020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读诗《小池》,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2. 按原文或理解填空。
(1)______,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
(2)“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两句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中秋美景图。
(3)“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出自______(作者)的《浣溪沙》,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诗《______》,还记得其中的诗句:“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4)《传习录》中的“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______”这句话值得我们谨记。
(5)我们身处逆境时要记得拉克司内斯的告诫:“______无法洗去痛苦。
”(6)《真理诞牛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作者是用______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3. 日积月累。
(1)读书有三到,谓______。
(2)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
(3)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你会提醒自己:______。
(名言警句)(4)久别故乡的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吟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______,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
4. 根据句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
(1)在寂静的月夜,忽闻桂花飘香,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
(2)当你寄情大自然,看到挺拔苍劲的竹子时,你会高歌“______”。
(3)当看到花蝶相戏时,你的脑海中定会浮现“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一把远飞的伞。
(1)请写出这首小诗给你的启示。
(2)即将毕业,老师们也已送你“一把远飞的伞”。
仔细回想,老师的那一句话镌刻在你的心底,写在下面横线上。
6. 阅读理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将晓:______三万里:______南望:______(2)读诗歌,谈谈“入”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________注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________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的西面。
③[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④[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⑤[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⑥[见]同“现”【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
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课文加油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______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______,______。
有的还有花骨朵儿,______。
(4)______,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5)《检阅》一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
“这些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学习了这一课,我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______。
2.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这首古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
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3.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
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
(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
4.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他被后人尊称为______。
(2)诗中的“故人”是______,送别的地点是______,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是______广陵。
(3)“小船的帆影已慢慢远去,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滚滚长江水向天际奔流。
”是诗句“______,______。
”的真实写照。
5. 用于下面的情境中最适合的一首诗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被迫内迁成立西南联大。
小学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一、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2、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3、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5、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6、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
7、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
8、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
9、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10、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
14、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1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17、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
18、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人间能有几回闻?20、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24、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儿童的有关诗句:(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4)描写春天的有关诗句:(5)送别友人的有关诗句:(6)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三、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古诗默写。
(1)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
(2)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4)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
2.选择正确的对句,使它们成为一副完整的对联。
(1)半溪流水绿;________。
()(2)一径竹阴云满地;________。
()(3)高山流水琴三弄;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句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小书法迷娜娜很勤奋,只有练起字来,才特别投入,即使手腕酸痛,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毛笔。
B .小乔到西湖游玩,春风和煦,景色宜人,沉醉其中的他由衷赞叹道:“太美了!这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 .上个星期,体育老师谋划已久的两校足球友谊赛终于在体育馆成功举行。
D .“奶奶,天晴了,请您把花生拿出去晒晒,别让它发霉了。
”婷婷再三吩咐。
4.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1)胸前飘动的红领巾,犹如火苗在闪动。
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它们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2)共产党是太阳,把温暖送到了人们的心里。
这句话用______来比喻______,它们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出自《______》,作者是______。
后两句是______,______。
(4)《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演化成了成语是鹬蚌相争,______,这一成语用来比喻______。
5.按课文《小池》内容填空。
《小池》(宋)泉眼______,______爱晴柔。
小荷才露______,_______立上头。
6.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名句积累我能行。
①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③______,偏听则暗。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2)至美之景在自然。
你看,三亚落日______(填成语):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______,______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我会积累,我会读书。
(1)这学期我们已学了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你能默写其中一首吗?别忘写上作者的姓名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本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吧。
先写出书名:《______》简要谈谈你认为好的理由:______2.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他在诗中将______和______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______之情。
(2)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______”二字描写出春草的茂盛。
(3)人们常用“______ ,______”一句来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动词描绘出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______”和“______”点出友人即将经过的处所。
(5)最后两句用______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4. 诗文填空。
(1)工欲善其事,______。
(2)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3)兴尽晚回舟,______。
(4)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5. 读《望洞庭》,回答下列问题:望洞庭唐(),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1)唐____________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 。
(2)写出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3)前两句诗中,诗人把______ 比作了______ ,突出了洞庭湖面______ 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2.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3.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5.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6.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
7.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
8.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
9.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10.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
14.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1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17.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
18.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人间能有几回闻?
20.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24.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儿童的有关诗句: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
(4)描写春天的有关诗句:
(5)送别友人的有关诗句:
(6)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
三、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3)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
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4)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一个例子。
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5)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强在送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________。
(10)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出你平时积累的格言.警句.名言.谚语。
1.珍惜时间的:
2.帮助他人的:
3.对待机遇的:
4.热爱家乡的:
5.团结友爱的:
6.勤奋学习的:
7.树立志向的:
8.有的同学在总结反思时,总是羡慕别人的优秀,总是抱怨自己不够
细心,事后又总不知努力,我真想对他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