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肝胆复习题

合集下载

《肝的生物化学》练习题

《肝的生物化学》练习题

《肝的生物化学》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不属于初级结合型胆汁酸的是A、甘氨胆酸B、甘氨脱氧胆酸C、牛磺鹅脱氧胆酸D、牛磺胆酸E、甘氨鹅脱氧胆酸正确答案:B2、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结合胆红素A、胆红素-清蛋白B、胆红素-Y蛋白C、胆红素-Z蛋白D、葡糖醛酸胆红素E、胆红素-结合珠蛋白正确答案:D3、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A、1α-羟化酶B、12α-羟化酶C、HMG CoA还原酶D、HMG CoA合酶E、7α-羟化酶正确答案:E4、胆汁酸的生理功能包括A、促进脂类消化和吸收B、转化成胆固醇C、帮助脂类物质运输D、维持体内酸碱平衡E、维持血糖水平正确答案:A5、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葡糖醛酸基的供体是A、UDPGB、UDPGAC、ADPGD、CDPGE、CDPGA正确答案:B6、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有A、受年龄、性别影响B、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C、肝细胞功能受损D、药物或毒物的诱导作用E、药物或毒物的抑制作用正确答案:ACDE二、填空题(共4题,40分)1、胆汁酸是体内由()转化的重要产物。

正确答案:第1空:胆固醇2、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反应类型是()反应。

正确答案:第1空:氧化3、肝的生物转化主要是对机体内的()物质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易于排出体外。

正确答案:第1空:非营养4、正常人的胆汁酸按其来源可分为()胆汁酸和()胆汁酸。

正确答案:第1空:初级第2空:次级。

生物化学考题_肝胆

生物化学考题_肝胆

A 球蛋白B 白蛋白C 纤维蛋白原D 凝血酶原E 脂蛋白 B 肝脏分泌到血循环中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 A 低密度脂蛋白(LDL) B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C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D 游离脂酸--清蛋白 E 乳糜微粒(CM) C 一级要求: 肝胆单选1. 肠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主要取决于:A 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比例B 食物蛋白质含量C 胆汁分泌量、体内脂溶性维生素贮量D 肠道 pH 值E 食物中的指溶性维生素含量 C2. 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以哪一种最多?3. 4. 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作用的实质是A 使胆红素与 Y 蛋白结合B 使胆红素与 Z 蛋白结合C 使胆红素的极性变小D 增强毛细胆管膜上载体转运系统有利于胆红素排泄E 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极性增加,利于排泄E 5. 肝内胆红素的代谢产物最多的是:A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B 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C 胆红素硫酸酯D 甘氨酸结合物E 甲基结合物A 6. 血浆胆红素以哪一种为主要的运输形式:A 胆红素-y 蛋白B 胆红素-球蛋白C 胆红素-白蛋白D 胆红素-z 蛋白E 游离胆红素C7. 粪胆素原重吸收入肝后的转归是: A 大部分以原型再排至胆道, 少量成为血液循环中的尿胆素原随尿排出B 全部以原型再排至胆道C 大部分转化成尿胆素原D 全部转化成尿胆素原E 全部入血液循环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A8. 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浓度不超过:A 5mg%B 2mg%C 1mg%D 0.5mg%E 0.1mg%C 9. 下列哪项血浆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可提示肝脏严重病变:A 等于 1.5-2.5B 小于 2.5C 小于 1D 小于 0.5E 大于 2.5C 10. 肝细胞性黄疸病人不应出现下述那一种情况A 尿胆红素阳性B 尿胆素原轻度增加或正常C 血清范登堡试验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加强D 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肝胆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肝胆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肝胆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学习要点1. 了解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2. 掌握肝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及影响因素。

3. 了解胆汁酸代谢及其作用。

4. 熟悉胆色素的代谢过程,掌握两种类型胆红素。

5. 了解黄疸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测试题(一)填空题1. 肝脏有和双重血液供应,肝有丰富的,有利于物质交换。

肝有和两条输出通路,肝脏含有种类很多的,这是肝具有多种代谢功能的基础。

2. 肝脏通过、和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肝脏在脂类的、、、与等方面起作用。

3. 只能在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有、和等,急性肝炎时血清明显上升。

肝脏通过循环合成来降低血氨。

4. 肝在维生素的、和等方面都有主要作用,肝脏是激素的重要器官。

5. 生物转化共有两相反应,其中第一相反应包括、和,第二相反应是。

其中反应为最主要的生物转化方式。

6. 胆红素在血液中与组合成为胆红素,它随尿排出。

7. 肝脏能迅速从血中摄取胆红素,原因是肝细胞内有两种载体蛋白和。

胆红素被运到滑面内质网上与结合成为胆红素,它由尿排出。

8.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作为脂肪的,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抑制结石的形成;对有调控作用。

9. 胆红素在血中主要与结合为胆红素,这是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形式,其分子量变大,能随尿排出。

这种形式既了胆红素的溶解度,又了其毒性。

10. 黄疸有三种类型,分别为、和。

(二)选择题A1型题1. 下列哪种物质仅在肝脏合成()A. 胆固醇B. 糖原C. 血浆清蛋白D. 尿素E. 血脂2. 短期饥饿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A. 肌糖原的分解B. 蛋白质分解增加C. 糖异生作用D. 酮体的利用率升高E.肝糖原的分解3. 生物转化时下列哪种物质不能做为结合反应的供体()CO~SCoA C. UDPGA D. ALa(丙氨酸) E. SAMA. PAPSB. CH34. 溶血性黄疸患者的发病原因是()A. 肝实质性病变B. 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大C. 肝功能下降D.肝内外胆道阻塞 E. 大量红细胞被破坏5. 胆汁酸对自身合成的调控是()A. 激活3α—羟化酶B. 抑制3α—羟化酶C. 激活7α—羟化酶D. 抑制7α—羟化酶E.抑制12α—羟化酶6. 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甘氨胆酸B.鹅脱氧胆酸C.牛磺胆酸D. 石胆酸E. 胆酸7. 有关胆汁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类吸收中的乳化剂B. 胆色素代谢的产物C. 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D. 在肝脏由胆固醇转变生成E.负反馈调节胆固醇的生物合成8. 不参与肝脏生物转化反应的是()A. 结合反应B. 氧化反应C. 分解反应D. 水解反应E.还原反应9.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和解毒作用是()A. 完全相同的B. 完全不同的C. 相反的D. 相关的E.以上都对10. 所有的非营养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A. 毒性降低B. 水溶性降低C. 水溶性增强D. 脂溶性增强E.极性减弱11. 下列有关胆红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肝细胞内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 由肝内排出是复杂的耗能过程C.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合成是在肝细胞溶酶体内进行的D. 它具有亲脂疏水的特性E. 在肝内的代谢包括摄取、结合、排泄三个过程。

肝胆生化习题及答案

肝胆生化习题及答案

第十九章肝胆生化一、选择题(一)A型题1. 有“物质代谢中枢”称号的器官是()A. 心B. 脑C. 肝D. 脾E. 肾2. 只在肝脏中合成的物质是()A. 血浆蛋白B. 胆固醇C. 激素D. 尿素E. 脂肪酸3. 只在肝脏中合成的蛋白质是()A. β-球蛋白B. α1-球蛋白C. α2-球蛋白D. 清蛋白E. γ-球蛋白4. 正常人血浆中的A/G比值是()A. <1B. 0.5~1.5C. 1.5~2.5D. 2.5~3.5E. 3.5~4.55. 肝脏化学组成的特点是()A. 糖原含量高B. 脂类含量高C. 蛋白质含量高D. 氨基酸含量高E. 脂肪含量高6. 只在肝脏中合成的是()A. 清蛋白B. 胆固醇C. 磷脂D. 脂肪酸E. 糖原7. 肝脏在糖代谢中的突出作用是()A. 使血糖浓度升高B. 使血糖浓度降低C. 使血糖浓度维持相对恒定D. 使血糖来源增多E. 使血糖来源减少8.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 胆固醇只在肝脏中合成B. 胆固醇酯是在肝脏中生成的C. 酮体在肝脏中分解D. 胆汁酸是在胆囊中生成的E. 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的主要场所是肝脏9. 只在肝脏中生成的物质是()A. 胆固醇B. 胆固醇酯C. 脂肪D. 尿素E. 蛋白质10.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 凝血因子只在肝脏中合成B. 凝血酶原可在肝外合成C.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A/G比值下降D. 纤维蛋白原可在肝外合成E. 血浆蛋白质在肝脏中合成11. 只在肝脏中合成的物质是()A. 尿酸B. 尿素C. 氨基酸D. 肌酸E. 多肽12. 肝内胆固醇的主要去路是()A. 转化为胆固醇酯B. 转化为肾上腺皮质激素C. 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D. 转化为胆汁酸E. 转化为性激素13. 正常成人每天分泌的胆汁量是()A. <300mlB. 300~700mlC. 700~1000mlD. 1000~1400mlE. 1400~1800ml14. 初级胆汁酸是()A. 牛磺鹅脱氧胆酸B. 牛磺脱氧胆酸C. 牛磺石胆酸D. 甘氨脱氧胆酸E. 脱氧胆酸15. 次级胆汁酸是()A. 牛磺胆酸B. 甘氨脱氧胆酸C. 牛磺鹅脱氧胆酸D. 甘氨鹅脱氧胆酸E. 甘氨胆酸16. 次级胆汁酸()A. 在肝内由初级游离胆汁酸生成B. 在肠内由初级胆汁酸生成C. 在肝内由初级结合胆汁酸生成D. 在肠内由胆固醇生成E. 在肝内由胆固醇生成17. 在结合胆汁酸中,含甘氨酸者与含牛磺酸者之比约为()A. 1:1B. 1:2C. 1:3D. 2:1E. 3:118. 关于胆汁酸盐的错误叙述是()A. 能进入肠肝循环B. 不足时可导致生物体脂溶性维生素缺乏C. 是脂肪的乳化剂D. 由胆汁酸与钙离子结合而成E. 能激活脂肪酶19. 与胆囊胆汁相比,肝胆汁()A. 颜色变深B. 比重增大C. 含有较多的粘蛋白D. 含有较多的胆红素E. 含水量较高20. 糖异生、酮体合成和尿素合成都发生于()A. 心B. 脑C. 肌肉D. 肝E. 肾21. 存在于肝线粒体内的酶系是()A. 糖酵解酶系B. 酮体合成酶系C. 磷酸戊糖途径酶系D. 糖原分解酶系E. 脂肪酸合成酶系22. 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 组织蛋白质分解过多B. 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C. 肝功能障碍D. 便秘使肠道吸收氨过多E. 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过多23. 主要在肝内储存的是()A. 视黄醇B. 泛酸C. 核黄素D. 硫胺素E. 吡哆醇24. 一般在肝内不能储存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KB. 硫胺素C. 生育酚D. 钙化醇E. 视黄醇25. 胆汁中出现沉淀往往是由于()A. 胆汁酸盐过多B. 胆固醇过多C. 磷脂酰胆碱过多D. 次级胆汁酸盐过多E. 胆红素较少26. 关于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单核-吞噬系统中形成的胆红素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B. 血浆清蛋白结合胆红素的潜力不大C. 血浆清蛋白与胆红素结合有利于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内D. 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称为游离胆红素E. 甘氨酸和脂肪酸可竞争性地与清蛋白结合置换出蛋白质27. 正常人血浆中无()A. 胆红素-清蛋白B. 胆素原C. 游离胆红素D. 胆素E. 间接胆红素28. 脂溶性的胆红素在肝中转变成水溶性的形式,主要是通过()A. 与甲基结合B. 与甘氨酸结合C. 与葡糖醛酸结合D. 与乙酰基结合E. 与硫酸结合29. 在肝内形成的胆红素是()A. 尿胆素B. 未结合胆红素C. 粪胆素D. 结合胆红素E. 胆素原30. 关于结合胆红素的错误叙述是()A. 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B. 水溶性大C. 主要是葡糖醛酸胆红素D. 在肝脏生成E. 随人体尿液排出31. 溶血性黄疸时不出现()A. 粪便中胆素原增加B.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C. 尿中胆素原增加D. 粪便颜色加深E. 尿中出现胆红素32. 阻塞性黄疸时不出现()A.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B. 粪便颜色变浅C.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D. 尿中胆素原减少E. 尿中出现胆红素33. 肝细胞性黄疸时不出现()A. 粪便颜色可变浅B.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C. 尿中胆素原一般增加D.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减少E. 尿中出现胆红素34. 生物转化最主要的作用是()A. 使药物失效B. 使毒物的毒性降低C. 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D. 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使某些毒物毒性增加E. 改变非营养性物质极性,利于排泄35. 生物转化作用最活跃的器官是()A. 肾B. 胃肠道C. 肺D. 肝E. 皮肤36. 不属于生物转化反应的是()A. 氧化B. 还原C. 水解D. 结合E. 磷酸化37. 属于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的是()A. 与葡糖醛酸结合B. 与硫酸结合C. 与甲基结合D. 与氧结合E. 与乙酰基结合38. 肝中进行生物转化时活性葡糖醛酸的供体是()A. GlcUAB. UDP-GlcC. ADP-GlcUAD. UDP-GlcUAE. CDP-GlcUA39. 生物转化时氧化反应发生于()A. 线粒体B. 细胞液C. 微粒体D. 细胞膜E. 细胞核40. 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A. 糖B. 酮体C. 胆固醇D. 磷脂E. 脂肪酸。

肝胆生化习题

肝胆生化习题

第十九章肝胆生化一、名词解释1.结合胆红素2.未结合胆红素3.生物转化作用4.黄疸二、填空题1.肝脏在糖代谢中最特殊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这种作用是通过及作用实现的。

2.胆汁酸是由在肝内转化而来的,是肝脏清除的重要方式之一。

3.胆汁酸的功能有、、和。

4.胆色素包括、、胆素原和胆素。

5.胆色素是在体内的主要分解产物。

6.胆色素的正常代谢包括、、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和胆红素在肝外的代谢等步骤。

7.体内胆红素分为和两种类型。

8.未结合胆红素又称为和等。

9.结合胆红素又称为和等。

10.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可将黄疸分为、和肝细胞性黄疸三种类型。

11.鉴别黄疸类型时,可做的检查有和等。

12.尿三胆包括、和尿胆素。

13.溶血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的主要改变是,尿三胆试验有改变的是。

14.阻塞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的主要改变是,尿三胆试验有改变的是。

15.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的主要改变是,尿三胆试验有显著改变的是。

三、选择题(一)A型题1.体内有“物质代谢中枢”称号的器官是A.心 B 脑C 肝D 脾E 肾2.肝脏在糖代谢中的突出作用是A 使血糖浓度升高B 使血糖浓度降低C 使血糖浓度维持相对恒定D 使血糖来源增多E 使血糖来源减少3.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 胆固醇只在肝脏中合成B 胆固醇酯是在肝脏中生成的C 酮体在肝脏中分解D 胆汁酸是在胆囊中生成的E 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场所是肝脏4.只在肝脏中生成的物质是A 胆固醇B 胆固醇酯C 脂肪D 尿素E 蛋白质5.肝内胆固醇的主要去路是A 转变为胆固醇酯B 转变成肾上腺皮质激素C 转变为7-脱氢胆固醇D 转变为胆汁酸E 转变为性激素6.下列胆汁酸中,属于初级胆汁酸的是A 牛磺鹅脱氧胆酸B 牛磺脱氧胆酸C 牛磺石胆酸D 甘氨脱氧胆酸E 脱氧胆酸7.下列胆汁酸中,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 牛磺胆酸B 甘氨脱氧胆酸C 牛磺鹅脱氧胆酸D 甘氨鹅脱氧胆酸E 甘氨胆酸8.关于次级胆汁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肝内由初级游离胆汁酸转变生成B 在肠内由初级结合胆汁酸转变生成C 在肝内由初级结合胆汁酸转变生成D 在肠内由胆固醇转变生成E 在肝内由胆固醇转变生成9.糖异生、酮体生成和尿素生成都可发生于A 心B 脑C 肌肉D 肝E 肾10.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 组织蛋白质分解过多B 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C 肝功能障碍D 便秘使肠道吸收氨过多E 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过多11.胆汁中出现沉淀往往是由于A 胆酸盐过多B 胆固醇过多C 磷脂酰胆碱过多D 次级胆酸盐过多E 胆红素较少12.关于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单核-吞噬系统中形成的胆红素不能进入血液B 血浆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潜力不大C 血浆白蛋白与胆红素结合有利于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内D 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E 胆汁酸和脂肪酸可竞争性地与胆红素结合置换出白蛋白13.正常人血浆中无A 胆红素-清蛋白B 胆素原C 游离胆红素D 胆素E 间接胆红素14.脂溶性的胆红素在肝中转变成水溶性的形式,主要是通过A 与甲基结合B 与甘氨酸结合C 与葡糖醛酸结合D 与乙酰基结合E 与硫酸结合15.在肝内形成的胆红素是A 尿胆素B 未结合胆红素C 粪胆素D 结合胆红素E 胆素原16.下列关于结合胆红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B 水溶性大C 主要是胆红素二葡糖醛酸酯D 在肝脏生成E 主要随人体尿液排出17.溶血性黄疸时不出现A 粪便中胆素原增加B 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C 尿中胆素原增加D 粪便颜色加深E 尿中出现胆红素18.阻塞性黄疸时不出现A 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B 粪便颜色变浅C 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D 尿中胆素原减少E 尿中出现胆红素19.肝细胞性黄疸时不出现A 粪便颜色可变浅B 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增加C 尿中胆素原可增加D 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减少E 尿中出现胆红素20.生物转化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A 使药物失效B 使毒物的毒性降低C 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D 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使某些毒物毒性增加E 使非营养性物质极性改变,利于排泄21.生物转化作用最活跃的器官是A 肾B 胃肠道C 肺D 肝E 皮肤22.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体内缺乏A 糖B 酮体C 胆固醇D 磷脂E 脂肪酸(二)X型题1.肝脏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机制与下列哪些代谢途径有关A 糖酵解B 糖的有氧氧化C 糖原的合成D 糖原的分解E 糖异生2.主要在肝中进行的物质代谢有A 胆固醇酯化B 酮体生成C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D 尿素生成E 激素灭活3.未结合胆红素的其它名称是A 直接胆红素B 间接胆红素C 游离胆红素D 肝胆红素E 血胆红素四、问答题1.何谓生物转化作用,其生理意义是什么?2.生物转化与生物氧化有什么不同?3.胆色素包括哪些物质?它的来源是什么?4.黄疸有几种类型?名称是什么?5.胆色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6.三种黄疸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血、尿、便检查变化。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A型题]1.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把血清蛋白分成5条带,由正极数它们的顺序是()A. A、α1 、β、Y、α2B. A、β、a1、a2、YC.A、a1、α2、Y、βD. A、a1、α2 、β、YE. a1、A、a2、β、Y2急性黄疸性肝炎时,血清中哪一种酶活性下降()A. ALTB. CHEC. ALPD. γ-GTE. AST3. 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的最好指标()A. ALPB. y-GTC. ALTD.ASTE. ACE(全血)4.下列哪种不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酶()A. ALTB. ACPC. ASD. OCTE. CHE5.下列关于结合胆红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C.水溶性D.可随正常人尿液排出E.不易透过生物膜6. 溶血性黄痘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血游离胆红素增加B.尿胆素原增加C.粪胆素原增加D.尿中出现胆红素E.粪便颜色加深7. 下列何者不正确()A.正常人总胆红素5.1~17.1μlmol/L,结合胆红素0~ 6μmol/LB.肝细胞性黄痘总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增加C. 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正常D肝细胞性黄疸总胆红素正常,吉合胆红素增加.E.以上都不对8.有关甲胎蛋白(AFP)的论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B. 原发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明显升高C.恶性畸胎瘤患者羊水中升高D.健康成人肝细胞也大量合成E.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患者血中也呈中等等度升高9.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A. 肾脏B.胃肠道C.肝脏D.心脏E.胰腺10.以下血浆蛋白质不在肝脏合成的是()A.白蛋白B.凝血酶原C.免疫球蛋白D.纤维蛋白原E.前白蛋白11.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石胆酸B. 甘氨胆酸C.牛磺胆酸D.甘氨鹅脱氧胆酸E.牛磺鹅脱氧胆酸12.关于肝脏功能受损时可出现的情况,叙述最准确的是()A. ALT↑B. A/G比值↓C.糖原合成作用↓D. 血浆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降E.以上均是13. 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A. 使药物失活B.使生物活性物灭活C.使毒物毒性降低D.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E.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14.下列哪一种胆汁酸属于初级胆汁酸()A.石胆酸B.胆酸C.脱氧胆酸D.熊脱氧胆酸E.甘氨脱氧胆酸15.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日不妹用()A. γ-球蛋白B. a1-球蛋白C. β-球蛋白D. a2-球蛋白E.白蛋白16.下列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主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与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C.水溶性小D.随正常人尿液排出隐讯日E.易透过生物膜17.胆红素进人肝细胞后即被细胞质内的受体结合,以利于结合胆红素的形成。

肝胆习题

肝胆习题

一、 A 型题1. 在肝中储存最多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B2(D) 维生素C(E) 维生素PP2. 关于胆汁酸盐的错误叙述是()(A) 它在肝脏由胆固醇合成(B) 它为脂类吸收中的乳化剂(C) 它能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D) 它是胆色素的代谢产物(E) 它能经肠肝循环被重吸收3. 胆红素在小肠中被肠菌还原为()(A) 胆绿素(B) 血红素(C) 胆汁酸(D) 粪胆素(E) 胆素原4. 不能从尿中排出的是()(A) 尿胆素原(B) 粪胆素原(C) 游离胆红素(D) 与硫酸结合的胆红素(E) 结合胆红素5. 正常情况下人粪便中的主要色素是()(A) 粪胆素(B) 胆素原(C) 胆红素(D) 血红素(E) 胆绿素6. 关于胆法酸的代谢正确的是()(A) 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B) 是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去路(C) 还原生成胆红素(D)是血浆脂蛋白的组成部分(E) 存在于胃中7. 结合胆红素是指()(A) 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B)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C) 与γ蛋白结合的胆红素(D) 与球蛋白结合的胆红素(E) 与Z蛋白结合的胆红素8. 肝受损时,血中蛋白质的主要改变是()(A) 清蛋白含量升高(B) 球蛋白含量下降(C) 清蛋白含量升高,球蛋白含量下降(D) 清蛋白含量下降,球蛋白含量升高或相对升高(E) 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都正常9. 肝功障碍时,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改变是()(A) 血胆固醇总量增加(B) 血胆固醇总量正常(C) 血中自由胆固醇量下降(D) 血中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升高(E) 血中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下降10. 正常人在肝合成血浆蛋白质,量最多的是()(A) 纤维蛋白原(B) 凝血酶原E(C) 清蛋白(D) 球蛋白(E) 脂蛋白11. 下列哪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A) 甘氨鹅脱氧胆酸(B) 甘氨胆酸(C) 牛磺鹅脱氧胆酸(D) 脱氧胆酸(E) 牛磺胆酸12. 下列哪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A) 胆酸,脱氧胆酸(B) 甘氨胆酸,石胆酸(C) 牛磺胆酸,脱氧胆酸(D) 石胆酸,脱氧胆酸(E) 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13. 胆汁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A) 胆固醇(B) 胆色素(C) 脂类(D) 磷脂(E) 胆汁酸盐14. 肝内胆固醇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A) 7α-胆固醇(B) 胆酰CoA(C) 结合胆汁酸(D) 维生素A(E) 胆色素15. 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A) 7α-羟化酶(B) 7α-羟胆固醇氧化酶(C) 胆酰CoA合成酶(D) 鹅脱氧胆酰CoA合成酶(E) 胆汁酸合成酶16. 下列哪种物质是肝细胞特异合成的()(A) ATP(B) 蛋白质(C) 糖元(D) 尿素(E) 脂肪17. 下列哪种氨基酸不在肝内进行活跃代谢()(A) 酪氨酸(B) 缬氨酸(C) 鸟氨酸(D) 苯丙氨酸(E) 色氨酸18. 饥饿时肝中哪个途径的活性增强()(A) 磷酸戊糖途径(B) 脂肪合成(C) 糖酵解(D) 糖有氧氧化(E) 糖异生19. 能由脂肪酸合成酮体的部位是()(A) 红细胞(B) 脑(C) 骨胳肌(D) 肝(E) 肾20. 肝是生成尿素的唯一器官,是由于肝细胞含有()(A) 谷氨酸脱氢酶(B) 谷丙转氨酶(C) CPS-II(D) 精氨酸酶(E) 谷草转氨酶21. 生物转化中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是()(A) 水解反应(B) 还原反应(C) 氧化反应(D) 脱羧反应(E) 加成反应22. 生物转化中参与氧化反应最重要的酶是()(A) 加单氧酶(B) 加双氧酶(C) 水解酶(D) 胺氧化酶(E) 醇脱氢酶23. 下列哪项反应属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A) 乙醇转为乙酸(B) 醛变为酸(C) 硝基苯转变为苯胺(D) 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水杨酸(E) 苯酚形成苯β一葡糖醛酸苷24. 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变化指:()(A) 生物氧化(B) 糖异生(C) 生物转化(D) 酮体生成(E) 转变成脂肪酸25. 下列哪种物质在网状内皮系统生成()(A) 胆红素(B)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C) 石胆酸(D) 胆汁酸(E) 甲状腺素26. 溶血性黄疽的特点是()(A) 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B) 血中胆素原剧减(C) 尿中胆红素增加(D) 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E) 粪便颜色变浅27. 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水解反应(D) 结合反应(E) 转氨基反应28. 参与胆红素生成的有关酶是()(A) 过氧化物酶(B) 过氧化氢酶(C) 乙酸转移酶(D) 血红素加氧酶(E)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29. 结合胆红素是()(A) 胆素原(B) 胆红素-BSP(C) 胆红素-Y蛋白(D) 胆红素-z蛋白(E)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30. 下列哪种物质是肠内细菌作用的产物()(A) 胆红素(B) 鹅脱氧胆酸(C) 胆红素-阴离子(D) 硫酸胆红素(E) 胆素原31. 体内转变成酮体的主要物质是()(A) 葡萄糖(B) 脂肪酸(C) 核酸(D) 清蛋白(E) 球蛋白32. 下面关于体内生物转化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 对体内非营养物质的改造(B) 使非营养物生物活性降低或消失(C) 可使非营养物溶解度增加(D) 使非营养物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E) 结合反应主要在肾脏进行33.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苷的生成需()(A) 葡萄糖醛酸基结合酶(B)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C) 葡萄糖醛酸基脱氢酶(D) 葡萄糖醛酸基水解酶(E) 葡萄糖醛酸基酯化酶34. 最普遍进行的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是代谢物与()(A) 乙酰基结合(B) 葡萄糖醛酸结合(C) 硫酸结合(D) 谷胱甘肽结合(E) 甲基结合35. 体内含卟啉的化合物是()(A) 尼克酸(B) 胆固醇(C) 过氧化物(D) 孕酮(E) 粪固醇36. 血中胆红素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 胆红素-清蛋白(B) 胆红素-Y蛋白(C)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D) 胆红素-氨基酸(E) 胆素原37. 梗阻性黄疸尿中主要的胆红素可能是()(A) 游离胆红素(B)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C) 结合胆红素一清蛋白复合物(D) 胆红素-Y蛋白(E) 胆红素-Z蛋白38. 阻塞性黄疸时,凡登白试验为()(A) 直接反应阴性(B) 直接反应阳性(C) 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D) 双相反应阴性(E) 双相反应阳性39. 肝内胆红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哪一种()(A) 胆红素-清蛋白(B) 胆红素-Y蛋白(C) 胆红素-Z蛋白(D) 胆红素-阴离子(E) 游离胆红素40. 下列哪项会导致尿胆原排泄减少()(A) 肠梗阻(B) 溶血(C) 碱中毒(D) 胆道梗阻(E) 肝细胞性黄疸41. 胆红素主要来源于()(A) 血红蛋白分解(B) 肌红蛋白分解(C) 过氧化物酶分解(D) 过氧化氢酶分解(E) 细胞色素分解4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肝脏的功能()(A) 储存糖原和维生素(B) 合成血清白蛋白(C) 进行生物转化(D) 合成尿素(E) 合成消化酶43.合成尿素的主要组织器官是()(A) 肝脏(B) 肾脏(C) 胃(D) 脾脏(E) 心脏44.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所特有的作用是()(A) 将糖转变为脂肪(B) 将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C) 生成酮体(D) 合成磷脂(E) 改变脂肪酸的长度和饱和度45. 下列脂肪代谢过程,非肝脏特有的是()(A) 脂酸的氧化(B) 酮体生成,而不能利用(C) 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D) 由糖、某些氨基酸合成脂类(E) 合成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二、填空题1 .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 __________,第二相反应是__________ 。

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一、A型题(30题)1.反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酶是:A.GGTB.ALTC.MAOD.CHEE.ALP2.有关甲胎蛋白(AFP)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B.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明显升高C.恶性畸胎瘤患者羊水中升高D.健康成人肝细胞也大量合成E.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患者血中也呈中等度升高。

3.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A. 肾脏B. 胃肠道C. 肝脏D. 心脏E. 胰腺4.以下血浆蛋白质不在肝脏合成的是:A.清蛋白B.凝血酶原C.免疫球蛋白D.纤维蛋白原E.前清蛋白5.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石胆酸B.甘氨胆酸C.牛磺胆酸D.甘氨鹅脱氧胆酸E. 牛磺鹅脱氧胆酸6.关于肝脏功能受损时可出现的情况,叙述最准确的是:A. ALT↑B. A/G比值↓C. 糖原合成作用↓D.血浆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降低E. 以上均是7. 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A. 使药物失活B. 使生物活性物灭活C. 使毒物毒性降低D. 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E. 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8. 下列哪一种胆汁酸属于初级胆汁酸?A.石胆酸B. 胆酸C. 脱氧胆酸D.雄脱氧胆酸E.甘氨脱氧胆酸9.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A.γ球蛋白B.α1球蛋白C.β球蛋白D.α2球蛋白E. 白蛋白10.下列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主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与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C.水溶性小D. 随正常人尿液排出E. 易透过生物膜二、X型题(20题)1.肝脏调节血糖的作用是通过A.糖原合成作用B.糖原分解作用C.糖异生作用D.糖酵解作用2.肝脏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A.生成酮体B.利用酮体C.合成脂蛋白、胆固醇及磷脂D.分泌脂肪酶进入胆道帮助脂肪消化3.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能合成和分泌除γ球蛋白外的几乎所有血浆蛋白质B.转化和分解支链氨基酸C.合成尿素以解氨毒D.肝脏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储备能力4.未结合胆红素在血中增加的原因可有A.脾功能亢进B.新生儿黄疸C.血型不合的输血D.缺乏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5.阻塞性黄疸(胆道完全梗阻)时A.尿中有胆红素,而尿胆素原及尿胆素消失B.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C.血清结合胆红素剧增D.粪便呈棕黄色6.进行生物转化的各类物质有A.代谢终产物及肠道内的腐败产物B.外源性物质如药物、毒物、致癌物等C.生物活性物质D.各种营养物质7.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血中间接胆红素游离增多,增加透入细胞内的危险A.血中某些阴离子(脂肪酸、磺胺类药物等)浓度过高B.血清中间接胆红素浓度过高C.血清白蛋白浓度明显降低D.肝细胞运输胆红素的功能障碍8.正常人血中有少量的直接胆红素,其原因A.肝细胞摄取及处理间接胆红素的能力降低B.肾脏与肠粘膜可形成少量与重胆试剂显色的物质C.肝脏结合后的胆红素入血D.血中尿素促使少量间接胆红素与重氮试剂反应而呈现的假象9.肝硬化患者出现黄疸,可能出现的检验结果是A.血清总胆红素增加B.尿胆红素阳性C. 尿胆原增加D. 粪胆原增加10.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特点A.连续性B.多样性C.解毒和致毒双重性D.复杂性三、名词解释1.生物转化作用2.次级胆汁酸3.胆汁酸肠肝循环4.隐性黄疸5.初级胆汁酸四、问答题1.简述肝脏在人体物质代谢中的作用?2.简述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及其反应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生物化学
胆汁酸的分类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什么是胆汁酸肠肝循环?具有什么意义?
• 有“物质代谢中枢”称号的器官是 A、心 D、脾 B、脑 E、肾 C、肝
C
• 2、只在肝脏合成的是 A、血浆清蛋白 D、糖原 B、胆固醇 E、脂肪酸 C、激素
A
• 肝脏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是 A、使血糖浓度升高 B、使血糖浓度降低 C、使血糖浓度维持相对恒定 D、使血糖来源增多 E、使血糖来源减少
D
• 生物转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A、使药物失效 B、使毒物毒性降低 C、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 D、改变非营养物质极性,利于排泄 E、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使某些毒物毒性增加
D
C
பைடு நூலகம்
• 胆固醇在肝内主要转化为 A、胆固醇酯 C、7-脱氢胆固醇 E、胆汁酸 B、肾上腺皮质激素 D、性激素
E
• 溶血性黄疸不出现 A、粪便胆素原增加 C、尿中胆素原增加 E、尿中出现胆红素
B、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D、粪便颜色加深
E
•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初级胆汁酸在肝中生成 B、次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生成 C、排入肠道的胆汁酸大部分被重吸收 D、排入肠道的胆汁酸大部分排出体外 E、胆汁酸既是排泄物又具有重要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