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生化
肝胆生化

The liv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lucose homeostasis 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
二、 The role of the liver in lipid metabolism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1. To secrete bile acids. Bile acids can emulsify
(二) Secondary bile acid synthesis and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和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第三节 胆汁酸代谢 (Metabolism of bile acid)
一、 Bile 胆汁:Bile is a greenish yellow liquid secreted by the liver . It is concentrated and stored in the gall bladder, and then passes into the duodenum through the common bile duct. 由肝细胞分泌的金黄色液体, 浓缩后贮存于胆囊, 经胆道系统进入肠腔。 Function 作用:1. To help emulsify lipids and aid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促进脂类乳化,有助消化、吸收 2. To carry away waste products. 排泄废物
三、Metabolism and function 胆汁酸的代谢与功能
(一) Primary bile acid synthesis
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 Material 原料: Position 部位: cholesterol 胆固醇 liver 肝脏
肝胆生物化学

肝胆生物化学肝胆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肝脏和胆囊中发生的生物化学过程的学科。
它主要的是肝脏和胆囊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解毒、免疫反应以及胆汁的分泌和储存。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它涉及到许多关键的生物化学过程。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过程:蛋白质代谢:肝脏是合成和分解蛋白质的关键部位。
它能够合成各种蛋白质,包括血浆蛋白质、凝血因子和载脂蛋白等。
同时,肝脏也负责分解一些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脂肪代谢:肝脏在脂质的合成、分解和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合成胆固醇和脂肪酸,同时也负责将它们转运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碳水化合物代谢:肝脏是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的关键部位。
它能够合成糖原,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解毒:肝脏在身体的排毒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能够转化许多有毒物质,使其变得无毒或易于排出体外。
免疫反应:肝脏是身体的一道重要防线,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衰老细胞和外来异物等。
胆囊是一个小型的囊状器官,它主要负责储存和浓缩胆汁。
以下是胆囊中发生的几个主要生物化学过程:胆汁的分泌:肝脏产生的胆汁被输送到胆囊中,胆囊通过收缩和放松来调节胆汁的分泌量。
胆汁的浓缩:胆囊通过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盐分,将其浓缩成一种粘稠的物质。
这种浓缩的胆汁有助于消化脂肪。
胆汁酸的合成:在胆囊中,胆固醇被转化为胆汁酸,这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物质,有助于消化脂肪。
肝胆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肝脏和胆囊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学科。
这些过程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包括新陈代谢、解毒、免疫反应以及胆汁的分泌和储存等。
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肝胆疾病是当前社会常见的疾病之一,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肝胆不适或疾病。
中医肝胆辨证施护是一种针对肝胆疾病的中医护理方法,它基于中医理论和辨证施治的原则,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医肝胆辨证施护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和实施方法。
第十二‘章肝胆生化

第十二‘章肝胆生化————————————————————————————————作者:————————————————————————————————日期:第十二章肝胆生化一、名词解释1.胆汁酸2.初级胆汁酸3.次级胆汁酸4.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5. 胆色素6.结合胆红素7.未结合胆红素8.胆色素的肠肝循环9.生物转化作用10.激素的灭活11.黄疸12.隐性黄疸二、填空题1.肝脏在组织结构上的特点有、和丰富的肝血窦等。
2.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的亚细胞结构有、、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和溶酶体。
3.肝脏在组织化学上的特点是。
4.肝脏在糖代谢中突出的作用是。
5.肝脏在糖代谢中最特殊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这种作用是通过及作用实现的。
6.肝脏在脂类的、和运输中起作用。
7.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是合成、合成和分解氨基酸。
8.肝脏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三个特点是、和种类多。
9.肝脏在维生素的、和转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0.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是。
11.胆汁酸是由在肝内转化而来的,是肝脏清除的重要方式之一。
12.根据胆汁酸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和。
13.胆汁酸按其来源可分为和。
14.初级游离胆汁酸主要包括和。
15.初级结合胆汁酸主要是由胆酸和鹅脱氧胆酸与和结合的产物。
16.次级游离胆汁酸主要包括和。
17.次级结合胆汁酸主要是由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与和结合的产物18.胆汁酸的功能有和。
19.胆色素包括、、胆素原和胆素。
20.胆色素是在体内的主要分解产物。
21.胆汁酸生成的主要限速酶是。
22.体内铁卟啉化合物包括、肌红蛋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等。
23.胆色素的正常代谢包括、、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和胆红素在肝外的代谢等步骤。
24.体内胆红素分为和两种类型。
25.正常人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为,其中4/5是。
26.未结合胆红素又称为和等。
27.结合胆红素又称为和等。
28.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可将黄疸分为、和肝细胞性黄疸三种类型。
生化教案(血液生化、肝胆生化-王佳诗)

血红蛋白生物合成概况、胆红素的生成、
教学策略
多媒体、理论讲解、案例教学、引导启发
教学环境
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视频、病例、图片、二维动画、习题、ppt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资源、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引入
本次课题
(5分钟)
病例分析:通过黄疸病例和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区别,归纳黄疸的产生机制、类型及临床鉴别。
巩固、小结知识点二
(5分钟)
知识点二的要点
教师随机抽查学习效果。ppt逐一展示知识要点。
学生巩固重要内容,并归纳总结。
ppt演示、
提问法、
归纳总结法
学习
知识点三
(45分钟)
知识点三: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1.肝对胆汁酸、胆色素代谢的作用
2.黄疸类型的鉴别
口授(讲课)、
课件演示
学生观看课件演示,思考、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二维动画、
图片演示法、
问题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巩固、小结知识点三
(5分钟)
知识点三的要点
教师随机抽查学习效果。ppt逐一展示知识要点。
学生巩固重要内容,并归纳总结。
ppt演示、
提问法、
归纳总结法
学习知识点四
知识点四:
胆汁和胆汁酸盐
师随机抽查学习效果。ppt逐一展示知识要点
学生巩固重要内容,并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法
布置习题
(5分钟)
习题:
1.何谓生物转化作用?有何生理意义?
2.结合胆红素与未结素胆红素有什么区别,对临床诊断有何用途?
肝胆生化练习题

肝胆生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激素灭活2、生物转化3、未结合胆红素4、结合胆红素5、黄疸二、填空题:1.阻塞性黄疸患者血中以_____________胆红素升高为主,范登堡试验______________;尿中_________胆红素,粪便颜色______________。
2.溶血性黄疸患者血中以_____________胆红素升高为主,范登堡试验______________;尿中_________胆红素,粪便颜色______________。
3.生物转化过程的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生物转化过程的第二相反应中,主要结合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维生素D的活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其生成需要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中进行。
6.药物苯巴比妥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而治疗新生儿黄疸。
三、A型题:1、下列关于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水溶性较大C.易透过生物膜D.可通过肾脏随尿排出E.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2、下列哪种不是肝在脂类代谢中特有的作用A.酮体的生成B.LDL的生成C.VLDL的生成D.胆汁酸的生成E.LCAT的生成3、在肝细胞受损时血中呈现活性降低的酶是A. LDHB. LCATC. ACATD. ALTE. AST4、肝功能不良时,下列哪种蛋白质的合成受影响较小?A. 清蛋白B. 凝血酶原C. 凝血因子Ⅴ、Ⅷ、ⅨD. 免疫球蛋白E. 纤维蛋白原 5、在体内可转变生成胆汁酸的原料是 A. 胆汁 B. 胆固醇 C. 胆绿素 D. 血红素 E. 胆素 6、在体内可转变生成胆红素的原料是 A. 胆汁 B. 胆固醇 C. 胆素原 D. 血红素 E. 胆素 7、下列对直接胆红素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 B. 水溶性较大 C. 不易透过生物膜 D. 不能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E. 与重氮试剂起反应速度快,呈直接反应 X 型题 1、 肝中进行生物转化时,较常见的结合物是 A. 乙酰CoA B. 葡萄糖醛酸 C. 谷胱甘肽 D.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2 、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 胆盐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 B. 肠对胆盐的重吸收导致胆汁进一步分泌 C. 脂肪的消化吸收需要一定浓度的胆盐 D. NaCl 自胆囊的主动转移出去是胆汁在胆囊内借以浓缩的机制 3、有关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B.属于脂溶性物质,易通过细胞膜对脑产生毒性作用 C. 镇痛药及抗炎药可降低其对脑的毒性作用 D. 不易经肾随尿排出 4、以下属于初级胆汁酸成分是 A 、 脱氧胆酸 B 、 胆酸 C 、 甘氨鹅脱氧胆酸 D 、 牛磺胆酸 5、以下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成分是 A 、 脱氧胆酸 B 、 胆酸 C 、 鹅脱氧胆酸 D 、 石胆酸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1、 结合,直接反应阳性;有,变浅或灰白色。
医学肝胆生化PPT课件

合成场所
只在肝内合成 只在肝内合成 只在肝内合成
主要生理功能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与凝血有关 与凝血有关
1、2球蛋白 主要在肝内合成
球蛋白
大部分在肝内合成
参与形成脂蛋白 参与形成脂蛋白
-球蛋白 只能在肝外、浆细胞内合成 包括多种免疫球蛋白
14
正常人:血浆中
清蛋白量(A) 球蛋白量(G)
4. 肝细胞内有丰富的亚微结构
(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4
两条输出通路
肝静脉
体循环
经肾随尿排出 水溶性代谢废物
获取由肺运来
的氧和其他组
织运来的代谢
肝动脉
物
双重血液供应
经胆管到肠道 门静脉
将脂溶性的代谢废 物随粪便排出体外
获取消化道吸收 而来的营养物
肝脏化学组成的特点
31
生物转化的意义
① 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灭 活 (inactivate);② 更为重要的是可使这些物 质的溶解度增加,易于排出体外。
※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苯丙芘
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第一相反应:
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排出体外
第二相反应:
结合反应 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
排出体外
A/G比值:
35--55g/L 20--30g/L 1.5--2.5
15
严重肝病、慢肝、肝硬化患者:
清蛋白合成↓↓( < 25g/L以下 )
-球蛋白合成↑↑
A/G<1
(A/G比值倒置)
临床意义: A/G比值测定: 帮助诊断慢肝、肝硬化
16
肝胆生化的介绍(4)

肝胆生化的介绍(4)第四节胆汁和胆汁酸盐一、胆汁胆汁(bile)是肝细胞分泌的液体。
人的肝脏每日约分泌300ml-700 mlL胆汁(称肝胆汁),此但汁进入胆囊后,经浓缩为原体积的10%~2 0%,并掺入黏液等物而成为胆囊胆汁,随后经总胆管流入十二指肠。
人胆汁呈黄褐色或金黄色,有苦味,比重在1.009~1.032之间。
胆汁中的成分除水外,溶于其中的固体物质有蛋白质、胆汁酸、脂肪酸、胆固醇、磷脂、胆红素、磷酸酶、无机盐等。
其中胆汁酸的含量最高,在胆囊胆汁中,胆汁酸含量占总固体物质的1/2以上(表19-4)。
胆汁中的各种胆汁酸均以钠盐形式存在,所以一般将胆汁酸(bile acids)与胆汁酸盐(bile salts)当作同义词使用。
胆汁中除胆汁酸盐外,其他成分多为排泄物,进入机体的药物、毒物、染料及重金属盐等物质亦可随胆汁排出。
因此,胆汁既是一种消化液,对脂类的消化吸收有促进作用,又可作为排泄液,将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及外源物质运输至肠,随粪排出。
二、胆汁酸的代谢与功能胆汁酸盐(简称胆盐),主要指胆汁酸钠盐与钾盐,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它们在脂类消化吸收及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1.胆汁酸的种类胆汁酸按其生成部位及原料不同可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两大类。
胆固醇在肝细胞内转化生成的胆汁酸为初级胆汁酸(primarybile acids),后者分泌到肠道后受肠道细菌作用生成的产物为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s)。
上述两类胆汁酸按其是否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相结合,又可分游离型胆汁酸和结合型胆汁酸。
胆酸(cholic acid)和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是由肝细胞生成的初级游离胆汁酸,它们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后生成甘氨酸胆酸、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或牛磺鹅脱氧胆酸,少量的胆汁酸亦可与硫酸相结合。
它们均为初级结合型胆汁酸,存在于人胆汁中的胆汁酸以结合型为主。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7)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7)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考纲要求》1.肝胆生化(1)肝脏的代谢了解(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熟练掌握(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熟练掌握(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熟练掌握2.肝胆疾病的检查(1)酶学检查(ALT、AST、ALP、GGT、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2)胆红素代谢产物(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3)肝纤维化标志物(Ⅲ、Ⅳ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熟悉(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掌握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其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解毒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
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一、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糖代谢: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进食之后自肠道吸收进入门静脉再进入肝脏,肝细胞迅速摄取葡萄糖,并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
于是在肝静脉血液中保持着较低的血糖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Biotransformation)
机体将内源性和外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
变,使其溶解度增加,易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
肝是主要器官,但在肺、肾、胃肠道和皮肤 也有一定生物转化功能 。
66
67
*生物转化的意义
※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68
例
对硫磷 (俗称1605,一种硫代有机磷农药)
第 19 章
肝胆生化
Biochemistry of Liver and Gall Bladder
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
高媛
主要内容
概述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2
教学要求
【教学时数】 4 学时 【掌握内容】
小管和毛细血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使结合胆
红素逆流入血, 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所致。
60
62
游离胆红素增加
血中游离、结合胆红素均增加 尿胆红素排出 尿胆素原、尿胆素可能增加
结合胆红素增加
63
各种黄疸时血、尿、粪中某些指标的改变
指 标 正 常 溶血性黄疸
> 1mg/dl – –
肝细胞性黄疸
> 1mg/dl
3
第一节 概述
成人肝组织重约1.5 kg,占体重的2.5%,是 人体最大的腺体。
肝脏几乎参与了体内的一切代谢过程
物质代谢的中枢、体内最大的“化工厂”
4
5
*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特点: 具有两条入肝的血管(肝动脉和门静脉) 两条输出道路 (肝静脉和胆道系统) 丰富的肝血窦 (物质交换) 丰富的细胞器 (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微
苯乙胺 酪胺
20
苯乙醇胺 β-羟酪胺
假性神经递质
四、肝在维生素和辅酶代谢中的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酸盐) 储存 Vit A、D、E、K和B12的主要储存场所 运输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合成,Vit D 结合蛋白的合成 转化:D3 → 25-(OH)-D3;β-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 维生素K参与肝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多种维生素在肝内参与辅酶的合成: B1→TPP、PP →NADP+和NAD+ B6 →磷酸吡哆醛、泛酸→CoASH
58
(一)溶血性黄疸(肝前性黄疸)
是由于红细胞在单核 - 吞噬细胞系统破坏过
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和排泄能力,造成
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所致。
(二)肝细胞性黄疸(肝原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
素能力降低所致。
59
(三)阻塞性黄疸(肝后性黄疸)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
45
46
苯巴比妥等可诱导肝细胞合成Y蛋白,加强胆红素的转运, 故临床上应用苯巴比妥来消除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47
48
49
50
51
正常人每日从尿中排出的尿胆素原约0.5~4.0mg
52
环胆 的色 过素 程代 谢 及 胆 素 原 肠 肝 循
单核-吞噬细胞 血红蛋白 珠蛋白 血红素
+ NADPH+H
胆汁酸 鹅脱氧胆酸 次级 胆汁酸 脱氧胆酸 石胆酸
甘氨鹅脱氧 牛磺鹅脱氧
形成于
肝脏 形成于 肝脏
甘氨脱氧胆 牛磺脱氧胆
甘氨石胆酸 牛磺石胆酸
30
31
初级结合胆汁酸
初级游离胆汁酸
甘氨酸或者牛磺酸缩合
随胆汁通过胆管汇入胆囊储存
32次级游离胆汁酸
甘氨酸或者牛磺酸缩合
脂类消化吸收
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胆汁酸为脂类消化吸收所必需。 厌油腻、脂肪泻等
脂肪酸分解、合成和改造
丰富的脂肪酸分解酶系和合成酶系
酮体生成
线粒体内含活性较强的酮体生成酶系。
15
肝在脂类代谢各过程中的作用
胆固醇代谢
全身胆固醇总量的80%,是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来源。 进一步将胆固醇转化成胆固醇酯 向其他组织提供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汇入胆汁 向血液释放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与HDL共 同清除血浆游离胆固醇
39
40
41
42
43
N N HOOC Fe
2+
N
N
血红素
HOOC 2O 2
NADPH+H+ NADP+ H N H N
血红素加氧酶
Fe3+
CO+H2O O H N N O
胆绿素
P P NADPH+H+
胆绿素还原酶
NADP+ O H N H N H H H N H N O
胆红素
P P
(核黄疸)
13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与 运输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回顾:肝内进行的脂类代谢主要有哪些?
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合成及酯化、酮体的 生成、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变、脂蛋白与载脂蛋 白的合成 (VLDL、HDL、apo CⅡ)、脂蛋白的 降解 (LDL)
14
肝在脂类代谢各过程中的作用
生物转化的概念、意义及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生理意义;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 红素的性质;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熟悉内容】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参与生物转化的酶类;影 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胆红素的来源、生成、在血 中的运输和排泄;血清胆红素与黄疸的关系。
【了解内容】
胆汁的主要成分及胆汁酸的种类;肝脏的排泄功能; 肝功能检查的意义。
71
72
单胺氧化酶
醛脱氢酶
73
74
90%乙醇在肝脏进行代谢,这是由于肝细胞内 含有非常活跃的醇脱氢酶(ADH),约2-10%通过 肾和肺排出体外。 血中乙醇的清除率约为100-200 mg/h×kg 体重
ADH 是乙醇代谢的限速酶。 ALDH 活性低下,
是该人群饮酒后乙醛在体内堆积,引起血管扩张、
22
肝 掌
蜘蛛痣
23
蜘蛛痣和肝掌的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是体内雌激素过多而引起 肝功能障碍,雌性激素不能被破坏,末梢 小动脉的舒张作用过分地增强。使中心小 动脉向四周放射出许多细小的血管。
24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Metabolism of Bile and Bile Acids
25
主要有机成分 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 脂肪酶、磷脂酶、淀粉酶等多种酶类 药物、毒性物质、重金属盐等转化产物
10
肝在下列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糖代谢 脂类代谢 蛋白质代谢 维生素代谢 激素代谢
11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在糖代谢中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 度的相对恒定。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糖原的合成
与分解及糖异生实现的。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
能量供应。
12
不同营养状态下肝内如何进行糖代谢?
饱食状态(进食后) 肝糖原合成↑ 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 空腹状态 肝糖原分解↑ 饥饿状态 以糖异生为主(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等) ※脂肪动员↑→酮体合成↑→节省葡萄糖
26
27
胆汁酸的分类(根据结构分类) 游离胆汁酸(包括胆酸等四种)
结合胆汁酸(包括甘氨胆酸等八种)
汇入胆汁的胆汁酸主要是结合胆汁酸
28
胆汁酸的分类(根据来源分类)
29
胆汁酸的分类
按来源
分类 胆酸
按结构分类
游离胆汁酸 结合胆汁酸 牛磺胆酸 胆酸 酸 甘氨胆酸 胆酸 酸
初级
形成于
肝脏 形成于 肠道
肠管
葡糖醛酸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血红蛋白 血红素 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肝脏 Y蛋白 血液
Y蛋白
葡糖 醛酸
未结合胆红素 肾 脏
尿中 胆素
54
门 静 脉
胆 道
肠 道
粪中 胆素
间接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存在分子内氢键,不能 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必须先用乙醇或者尿素破坏 氢键,才能与重氮试剂反应。
55
经过肝细胞的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 结合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水溶性大,易从尿中排出。 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不存在分子内氢键, 可以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偶氮化
生 物 转 化
对氧磷 (水溶性增加100倍,毒性加强)
69
70
1、微粒体氧化酶系
它以存在于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为传递体,这类酶催化多种脂溶性物质 接受分子氧中的一个氧原子,生成羟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以及其他含氧的 化合物。许多这样的产物很不稳定,可进一步经过分子重排、断链或其他反 应而形成多种产物。因底物氧化的结果是加入一个氧原子,故也称单加氧酶
血清胆红素(< 1mg/dl)
游离 为主(4/5) 结合胆红素(极少)
黄疸 >2 mg/dl ,肉眼可见
高胆红素血症 >7~8 mg/dl
巩膜、皮肤黄染--黄疸
尿 胆红素 阴性
胆素原 少量 尿色 正常
隐性黄疸 ≤ 2 mg/dl
种类(按血清胆红素的来源)
溶血性黄疸
粪便 颜色 正常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磷脂和脂蛋白合成
合成磷脂最多、最快;协助脂类运输
清蛋白合成
脂肪动员释放的游离脂肪酸的运输工具
16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1、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场所
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γ球蛋白除外) 清除血浆蛋白质(清蛋白除外) 血清总蛋白: 55-75 g/L 正常人 清(白)蛋白(A):35-55 g/L 球蛋白(G): 20-30 g/L A/G比值:1.5-2.5 肝病变:清蛋白合成↓ A/G比值倒置: A/G < 1 肝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