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完整word版)水生生物学例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水生生物学例题及答案《水生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藻类:(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藻类是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由生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
2.水生维管束植物:(第四篇、第四章、引言)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维管束植物3.胞器或类器官(第二篇、第一章):原生动物体内分化出的执行类似高等动物器官的各种生理机能的细胞器,简称胞器或类器官。
4.轮虫:(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轮虫是一群小性的多细胞动物,通常体长只有100-200微米。
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
消化道的咽部特别膨大,形成肌肉很发达的咀嚼囊,内藏咀嚼器。
体腔两旁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为焰茎球。
5.夏卵:(第二篇、第二和第三章、第三节)轮虫和枝角类常为孤雌生殖,所产生的卵为孤雌生殖的卵,又叫夏卵。
这种卵的卵膜薄,卵黄少,卵形小,数量多。
这种卵不需受精就能发育,故又称非需精卵。
6.沉水植物:(第四篇、第四章、第三节)全沉没于水中,水下开花,或花期少部分茎叶伸出水面的植株。
7.水蚯蚓(第三篇、第一章、第二节)水栖寡毛类,身体由多节组成,呈圆柱形,无附肢,每一体节上生有刚毛。
8.无节幼体节肢动物甲壳纲(包括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发育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变态,初孵化的幼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
又称六肢幼体。
9.水华(第一篇、第一章、引言)在一些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叫水华。
10.赤潮某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并且分泌毒素的这一现象叫赤潮。
11.水草(第四篇、第四章、引言)生理上依附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维管束植物的俗称。
12.龄期:(第二篇、第三章、第三节)指枝角类的生长是不连续的,每脱一次壳就生长一次,在连续两次脱壳之间的时间就叫龄期。
13.红虫(第二篇、第三章、引言)即淡水枝角类,在缺氧的条件下血液由正常的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变成了溶解性的血红素而成为红色或粉红色,俗称红虫。
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水生生物学(湖南文理学院)》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判断题】(2分)
水生生物是水环境监测和水生态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
A.
对
B.
错
2
【判断题】(2分)
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A.
对
B.
错
3
【判断题】(2分)
浮游动物都具有游泳能力。
A.
对
B.
错
4
【多选题】(2分)
由原生动物引发的鱼类寄生虫病有()。
A.
斜管虫病
B.
小瓜虫病
C.
杯体虫病
D.
粘孢子虫病
5
【多选题】(2分)
关于蓝藻说法正确的是()。
A.
胞内具伪空泡
B.
夏季在富营养氧化水体中易形成水华
C.
没有色素体
D.
不少种类具有固氮能力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微囊藻的种类判定依据是()。
A.
色素体形态
B.
伪空泡形态
C.
藻细胞形成的群体形态
D.
藻细胞的外部形态
2
【多选题】(2分)
蓝藻异形胞的功能有()。
A.
调节浮力
B.
固氮
C.
储存光合产物
D.
营养繁殖。
水生生物学 答案

水生生物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中生活的各种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控制利用的科学,包括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各个方面2、接合生殖:由两个成熟的细胞发生接合管相接合或由原来的部分细胞壁相结合,再接合处的细胞壁溶化,两个细胞或一个细胞内的内容物,通过此溶化处在接合管中或进入一个细胞中相接合而成合子。
3、大型低栖动物:将不能通过500微米孔径筛网的动物称为4、自游生物:形状较大、游动能力很强、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游动的生物5、浮游生物:不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水平移动的生物,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很弱,只能靠水流、波浪或水的循环流动而移动6、浮游植物:是水中悬浮生活的若干种藻类的总称7、营养生殖是一种不通过任何专门的生殖细胞来进行繁殖的方法8、生活史: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9、潮上带:高潮线以上受浪花溅击的水陆交界处10、流水水体:具有沿一定方向流动的水流二、填空题1、浮游动物低栖植物低栖动物2、静水水体半流水水体3、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绿藻门4、营养生殖无性生殖5、鞭毛纤毛伪足自养吞噬渗透6、头冠咀嚼囊原肾管7、孤雌生殖两性生殖孤雌两性8、壳腺触角腺触觉器视觉器颈感器9、底上生活型底内生活型底游生活型10、纤维素藻胶11、密闭式培养开放式培养三、简答题1、四个时期:(1)卵期:卵在孵育囊中发育的时期(2)幼龄期:夏卵在孵育囊中发育成幼溞后,母体移动后腹部,幼溞便脱离母体,成为第一幼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即增加一龄(3)成熟期:是终末幼龄和第一个成龄间单独的一个龄期(4)成龄期:从孵育囊出现夏卵以后,即进入成龄期2、意义:(1)底栖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2)底栖动物是鱼虾蟹等经济水生动物的天然饵料(3)一些底栖动物如虾蟹本身就有很高的经济价值(4)底栖动物还常作为环境检测的指示生物(5)一些底栖动物能够产生危害,如海绵动物等是重要的污损动物,对水产业危害甚大3、身体两侧对称、同律分节、三胚层、真体腔、闭管式循环系统、链状腹神经系统,同时体壁向外延伸成扁平状的疣足和刚毛,雌雄同体或异体,简接发育的种类均有轮幼虫期。
西南大学水生生物学复习题与答案

西南⼤学⽔⽣⽣物学复习题与答案⽔⽣⽣物学复习题与答案名词解释:ecosystem:在任何⽣物区中,不同的⽣物种群组成⼀个特定的群落,群落只能在与周围⾮⽣物环境紧密地相互联系、相互作⽤中才能存在,⽣物群落与其⽣境这种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彼此间进⾏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统⼀体,叫做⽣态系统。
neuston:指⽣活在⽔⾯区的⽣物类群,它们的⾝体⼀部分在⽔中,另⼀部分则露出⽔⾯。
Community:⾃然界任何⼀个⽣物种群都不是孤⽴存在的,通常⼀个地区总是⽣活着多个种群,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个有规律的集合体,称为⽣物群落。
compensation point:⽔中光照强度是随深度的增加⽽递减,因此,⽔⾯下的光合作⽤的速度也随深度增加⽽减弱,当⾄某⼀深度处光合作⽤所制造的有机物,仅相当于呼吸作⽤所消耗的时候,植物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有机物质,光合作⽤所⽣成的氧量,恰好等于其呼吸作⽤消耗的氧量,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补偿点,或称补偿光线强度。
nekton:是⼀类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游泳能⼒强,可逆流游泳的⽣物。
淡⽔中主要指鱼类。
Biomass:指⽔域中单位⾯积或体积内⽣物的数量和重量。
Population:在某种⽣物的分布区内,任何分布地段中近种⽣物个体的总合体,或者说是⼀种⽣物的⾃然集合。
如⽣活在同⼀⽔域内任何⼀种鱼的个体,就是这种鱼的种群,其他如浮游植物种群,底栖⽣物种群等等。
Plankton:指⽣活在⽔层区,以浮游⽅式⽣活为主,缺乏游动能⼒或游动能⼒很弱的⼀个⽣态类群。
包括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
浮游⽣物是⽔环境中鱼、贝、虾等淡⽔动物的主要饵料,是⽔域⽣产⼒的重要指标。
niche:是指⼀种⽣物在群落中(或⽣态系统中)的功能或作⽤。
⽣态位是某⼀物种的个体与环境(包括⽣物环境和⾮⽣物环境)之间特定关系的总和。
littoral zone(沿岸带):由⽔边向下延伸到⼤型植物⽣长的下限。
这⼀带的深度按⽔的透明度⽽不同,⼀般为6-8m。
水生生物学习题汇总

水生生物学习题汇总(植物篇)1.名词解释1藻类2叶状体植物3原核生物4真核生物5同化产物6异丝体7多核体8营养繁殖9厚壁孢子10似亲孢子11外生孢子12同配13异配14卵配15假空泡16异形胞17藻殖段18藻殖孢19赤潮20水华21冬芽22 水媒花23 异叶现象24 微管束25 结合生殖26 间核生物27 (甲藻)板式28 管状体29膜状体30内生孢子31外生孢子32间生带33隔片34壳环带35纵沟36复大孢子37 休眠孢子38 藏卵器39藏精器40挺水植物41浮叶植物42漂浮植物43沉水植物二、是非题1.硅藻门的种类主要靠产生复大孢子进行繁殖。
2.淡水藻类有性繁殖方式之一-------(静配子)结合生殖系绿藻门结合藻目所特有。
3.蓝藻门的种类因没有鞭毛不能运动。
4.硅藻门羽纹藻纲中有单壳缝和双壳缝的种类均能运动,而只有假壳缝和管壳缝的种类不能运动。
5.所有的藻类均有叶绿素A和β胡罗卜素两种色素。
6.蓝藻门中所有种类无论营养细胞还是生殖细胞均没有鞭毛。
7.藻类一旦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必将危害渔业生产。
8.大多数运动型金藻因没有细胞壁难于固定保存。
9.蓝藻门的种类没有色素体,其色素位于细胞中央区。
10.甲藻门纵裂甲藻亚纲以细胞纵分裂进行繁殖,横裂甲藻亚纲则以细胞横分裂进行繁殖。
11.水生生物是指生活于水中的植物和动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类群。
前者包括藻类,后者从原生动物到脊椎动物,种类繁多。
12.藻类均具有色素体,色素体的形状、大小、数量、分布等是重要的分类依据之一。
13.藻类一般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常在环境适宜时进行,环境不宜时则多行营养繁殖和无性繁殖。
14.硅藻细胞壁由许多小板片组成,多具一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位于细胞中部,将细胞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称上壳,下半部称下壳。
15.隐藻是一类重要的鞭毛藻类,多不具纤维素细胞壁,细胞前端有一条鞭毛伸出。
16.大多数甲藻含一个特殊细胞核,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不形成纺锤体,有的种类核不含碱性蛋白,故被有的学者称为是介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的所谓间核生物。
1.1第3课时 水生生物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A. 纺锤形的身体——减小阻力 B. 翼状的胸鳍——利于滑翔 C. 体表覆有鳞片——保持体温 D. 体色背深腹浅——易于隐藏 4. 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状,而长期浸没在流水中的叶片 呈丝状,这表明( C )
A. 生物对环境有影响 C. 水流对生物有影响
B. 土壤对生物有影响 D. 温度对生物有影响
碳 ,并吸收光能制造 有机物 。 3. 淡水中有一些高等植物,如浮萍、荷花、芦苇等,它们有 根 、 茎 、
叶 ,但叶的部分浮在水面或伸出水面。 4. 鱼能在 水 中运动,体形大多是 纺锤 形,以减少运动的 阻力 。生活在 深海或海底的鱼,身体是 扁平 的,眼长在身体头部的 上 方。
5. 海水和淡水中都生活着一些水生哺乳动物,它们长期生活在水中,体形 似 鱼 ,前肢 鳍 状,后肢 消失 ,具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尾 鳍”,体毛也已 退化 ,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鼻孔位于 头顶 ,其边缘有 瓣膜,入水后关闭,出水时则开启,有 水 喷出。 6. 河虾的体色是 青绿色 ,身体分为 头胸部 、 腹部 两部分。河虾的身体 质地 坚硬 ,有外壳,对身体有 保护 功能。河虾的步行足有 5 对,长 在 头胸 部,游泳足有 5 对,长在 腹 部,形态 不同 (填“相同”或 “不同”)。河虾在水中平衡和沉浮时,身体的 游泳足和尾肢 起作用。 7. 青蛙和蟾蜍等属于 两栖 动物。青蛙的幼体似 鱼 ,用 鳃 呼吸,依 靠 尾 鳍在水中游泳,适应 水 中生活;成体用 肺 和 皮肤 呼吸,体形 短阔,有强健的 后肢 ,善于爬行和跳跃,适应 陆栖 生活。 8. 地球上所有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都 适应 它们的复杂多变的生存环 境,体现出生物体形态和环境的 统一 。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 艳丽多姿的生物 第3课时 水生生物
水生生物学习题0708A.B及答案

水生生物学A一、名词解释〔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每题2分,共20分。
〕1、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隔片:硅藻门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结构,称隔片。
3、围口节:环节动物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是由担轮幼虫的前纤毛轮演化而来的。
4、伪足:肉足纲的运动胞器,为细胞质向体表伸出的突起,没有固定形状,可随时形成或消失。
5、帽状环纹:鞘藻目种类的营养繁殖是由营养细胞顶端发生环状裂纹,自此逐渐延伸出新生的子细胞,并留下一个帽状环纹。
6、水华:有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7、拟亲孢子:似不动孢子,当它形成后还在母细胞壁内,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形态,而大小不同。
8、卵鞍:受精卵外包有一层壳瓣似“马鞍〞状,卵鞍的作用是抵抗寒冷与干旱的不良环境。
9、植被:在一定范围内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称。
10、包囊:某些原生动物为抵御不良环境以求生存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二、写出以下各名词的拉丁学名或汉语名称〔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每空1分,共10分。
〕1、Neuston〔漂浮生物〕2、原生动物〔Protozoa〕3、轮虫〔Rotifera〕4、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5、甲藻门〔Pyrrophyta〕6、Euglenophyta〔裸藻门〕7、Copepoda〔桡足类〕8、Chlorophyta〔绿藻门〕9、Cyanophyta〔隐藻门〕10、Higherplants〔高等植物〕三、单项选择题〔从以下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题1分,共10分。
〕1、具有伪空泡。
AA、微囊藻属B、平裂藻属C、空星藻属D、转板藻属2、蓝藻喜欢生长在环境中。
AA、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B、有机质不丰富的酸性水体C、有机质不丰富的碱性水体D、有机质丰富的酸性水体3、复大孢子生殖是的特殊生殖方法。
全新版 私人整理完整版 水生生物学题库答案 水产养殖

全新版水生生物学题库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9分,请将答案写在每道题后的括号内。
)1.营养细胞具有帽状环纹的藻类是(B)A. 刚毛藻属 B. 鞘藻属 C. 直链藻属 D. 黄丝藻属2.在繁殖过程中,出现特殊的似亲孢子繁殖的藻类是(D)A. 硅藻B. 鞘藻C. 蓝藻D. 小球藻3. 具2条等长顶生鞭毛的藻类是( B )A. 扁藻B. 衣藻C. 裸藻D. 裸甲藻4.有性繁殖以典型水媒花进行繁殖的是( A ) A. 苦草 B. 菹草 C. 金鱼藻 D. 水葫芦5.固着柄分枝成树枝状,且柄内没有肌丝的缘毛目常见属为( D ) A. 钟虫属 B. 聚缩虫属 C. 单缩虫属 D. 累枝虫属6.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是( C ) A.钩手水母 B. 海月水母 C. 桃花水母 D. 霞水母7.下列轮虫中,具有足的是(B)A.晶囊轮属 B. 聚花轮属 C. 三肢轮属 D. 巨腕轮属8.疣足的背叶与腹叶相距较远,背叶下面有1根向内或相外弯曲的特殊的鳃的是( C )A.疣吻沙蚕属 B. 沙蚕属 C. 齿吻沙蚕属 D. 鳃蚕属9.毛蚶和泥蚶区别正确的为( A )A.毛蚶放射肋数目较多 B.毛蚶放射肋上有粗大的结节C.泥蚶放射肋数目较多 D.泥蚶铰合部具一长列铰合齿,毛蚶无10. 下列双壳类中腹侧内缘具一列小齿的是(B)A. 文蛤B. 青蛤C. 四角蛤蜊D. 河蚬11.有石灰质内壳的头足类是(B)A. 章鱼 B. 乌贼 C. 枪乌贼 D. 柔鱼12.第二对触角变成执握器的甲壳动物是(A)A. ArtemiaB. 糠虾C. 哲水蚤D. Cladocera13.后腹部最后一个肛刺分叉的枝角类为( D )A. 蚤状溞B. 象鼻溞C. 秀体溞D. 裸腹溞14.有头胸甲,但没有完全包被整个头胸部的甲壳动物是(C)A. 毛虾 B. 磷虾 C. 糠虾 D. 钩虾15.发育过程中经过糠虾幼体的甲壳动物是( C )A. 糠虾B. 磷虾C. 对虾D. 绒螯蟹16.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基围虾”是指哪属虾类( A )A. 新对虾属B. 仿对虾属C. 鹰爪虾属D. 白对虾属17.日本沼虾的雌雄鉴别可根据以下附肢( D )A. 第一触角B. 第二触角C. 第五步足D. 第二腹肢18.着生在对虾的步足底节外侧呈片状的鳃称( D ) A. 侧鳃B. 关节鳃 C. 足鳃 D. 肢鳃19. 下面哪种虾第二腹节侧甲履盖第一腹节侧甲( B )A. 俪虾B. 罗氏沼虾C.日本囊对虾D.新对虾二.填空:(每空0.5分,共23分,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1.藻类所共有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题型:名词解释、写出各名词的英文或汉语名称、单项选择、是非题、简答题、问答题、绘图题第一、二次绪论解释: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 湖沼学 Limnology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浮游生物(plankton):为悬浮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 不能长距离的游动,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其个体微小。
包括细菌、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自游生物(Nekton):具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具有快的游泳能力。
如各种鱼、虾。
漂浮生物(Neuston):生活在水表面。
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于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如槐叶萍、船卵溞等。
底栖生物(benthos):包括底栖动物和水生锥管束植物(Large aquatic plants) 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一类生物,如着生生物、沉水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
2.简述我国在水生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些成就。
3.如何划分湖泊的生物区?1.水底区:沿岸带, 亚沿岸带, 深沿岸带沿岸带(littoral zone):从水面开始,延伸到沉水植物的部分。
亚沿岸带(sublittoral zone) :沿岸带与深底带的过渡带.深底带(profoundal zone):深底带部分,无植物生长,只有少数底栖动物。
2.水层区:沿岸区(littoral zone):沿岸带以上的浅水部分。
湖心区(limnetic zone):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
生物圈(biosphere):4.简述水生生物的产生和发展第三次藻类摡述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1)水华(water bloom)有些种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2)赤潮(red tide):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3)囊壳(lorica)某些藻类还有特殊性的构造囊壳;壳中无纤维质,有由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红色的囊壳。
4)蛋白核(造粉核和淀粉核)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的细胞器,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有的则无鞘.蛋白核与淀粉形成有关,所以称淀粉核,其构造、形状、数目以及存在于色素体或细胞质中的位置等,因种类而异,故也常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2、何谓藻类,藻类包括哪些类群?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包括哪些类群:细菌、藻类、粘菌、真菌、地衣。
3、藻类的色素组成特点是什么?1)叶绿素:所有藻类都具有叶绿素a;轮、绿、裸藻具叶绿素b;甲隐、黄、金硅、褐具叶绿素C。
2)β-胡萝卜素:也是所有藻类都具有。
3)叶黄素:种类相当多,如金、黄藻门含叶黄素,呈黄色。
4)藻胆素: 藻蓝素;蓝藻呈蓝绿色藻红素:蓝藻门有藻红素呈红色。
5)褐藻素:海带因有褐藻素故成褐色。
4、简述各门藻类同化产物的类型、特点和加碘染色后特征。
淀粉:加碘起深紫色或黑色反应蓝藻淀粉:加碘起淡红色反应裸藻淀粉(副淀粉):加碘不起反应脂肪(油滴):镜检亮(透明)而圆.白糖素:镜检不透明,圆形、棒形和颗粒形,位于色素体外,折光强,为一种葡糖的集合物。
5、简述藻类生活史类型及其特点。
(一)营养生殖型仅有营养生殖,只能以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生殖。
(二)无性生殖型是生殖细胞(孢子)不经结合,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
如小球藻、栅藻等。
(三)有性生殖型单相型的有性生殖:生活史中是单倍体藻类,仅合子是双倍体核相(2n),即静配同配,如水绵和轮藻。
双相型的有性生殖:生活史中仅有一个双倍体的藻类,只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配子之前。
(四)无性有性混合型无世代交替:如衣藻、团藻常是在生长季节末期才行有性生殖,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植物体为单相型。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行成之后,新植物产生之前。
(四)无性有性混合型:有世代交替现象生活史中有二个或三个植物体;单倍体的植物行有性生殖,合子萌发时不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双倍体的植物体;从孢子开始一直到产生配子,这一段时期都是单倍体,总称为有性世代此植物行无性繁殖,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由孢子长出单倍体的植物合子到孢子体是无性世代的植物体。
从合子一直到减数分裂之前这段时期是双倍体的,总称为无性世代6、试述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为鱼类的直接或间接饵料2)初级生产者,制造有机物,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3)固氮作用:亿吨/年4)人类食品:螺旋藻、紫菜、海带、浒苔5)地质指标6)污染的指示生物,判断水体的水质7)净化水体8)利用藻类发电9)工业原料;医学上10)作为转基因载体第三、四次蓝藻解释:湖靛:微囊藻大量滋生时,形成砂絮状水华,使水色呈灰绿色,当形成强烈水华时,常被风浪吹涌堆集在一起,好象在水面盖上一成厚厚的油漆,人们称它为湖靛.假空泡:具蛋白质膜,能透过空气,但不能透水,内含氮等混合气体并可与水中溶解气体保持动态平衡.细胞内压力增大到以上,可使假空泡破裂,细胞开始下沉.下沉后内压降低,假空泡形成率大过光合率,细胞又上升.这样一来,随着光照条件和光合强度的变化,蓝藻可借助于假空泡的合成和破解,在水层中进行垂直移动,选择适宜的光照并有利于养分的吸收,使其在种间竞争中占有优势.假空泡的定义:为位于色素区无规则小颗粒;内具气泡,可使植物体上浮;镜下看呈紫黑色或红色,福尔马林固定后呈灰白色,如微囊藻。
异形胞:为一种略带蓝绿色光亮而透明的特殊细胞,其体比营养细胞大,球形或椭圆形,胞内无原生质、无色素、无颗粒,镜下看为无色透明,与营养细胞相连处有孔和向外突出的小瘤节即极节球(鱼腥藻等)。
位置:端生或间生。
作用:固氮作用、生殖作用(邻近细胞与极节球处断裂成二条丝体)。
厚壁孢子:又称休眠饱子,细胞壁较厚,比正常细胞要大些,可抵御不良环境,营养细胞直接增厚形成,光合作用较低段殖体:丝体断裂成若干段,每段发育成新个体,为本门特有的生殖方法。
方法:丝体中出现死细胞,两侧的活细胞产生膨压,向死细胞突出,死细胞就产生了双凹形并断裂,两死细胞之间的一段藻体就成为段殖体。
2、简述蓝藻的特征?胶鞘和胶被,位于细胞壁外面的透明胶。
藻蓝素(蓝藻藻蓝蛋白);藻红素(蓝藻藻红蛋,无色素体:色素分散在原生质的周边部分,为色素区。
无真正的细胞核,无蛋白核,无色素体。
整个生活史,无鞭毛,无有性生殖3、蓝藻常见的种类有哪些如何区分1.色球藻属(蓝球藻属)细胞球形或半球形,有单细胞或分裂成3—4个或更多的细胞群体。
2.蓝纤维藻属(拟指杆藻属):单细胞、纤维形、S形;有时几个细胞聚集成群体,包埋在一个公共的胶被内。
3.微囊藻属(微胞藻):藻体呈球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多细胞群体,群体外胶被均匀无色。
单个细胞球形或椭圆形,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俗称“湖靛”。
4.平裂藻属(片藻):一层两两相对组成的平板状群体,群体方形或长方形;细胞球形或椭圆形。
5.束丝藻属:藻丝单一或侧面相连成束状群体,丝体不分枝,直或弯曲。
藻丝中部细胞短柱形,具假空泡,末端细胞尖细,延长成无色细胞,胶鞘不清。
6.鱼腥藻属Anabaena :细胞球形或桶形,异形胞间生,厚壁孢子较大,呈长圆形,一或几个串连在一起7.拟鱼腥藻属:特征与鱼腥藻相似,仅异形胞端生9.念珠藻属:类似鱼腥藻的群体,交织在充满浓厚胶质的公共衣鞘中;颤藻属:不分枝丝状体,单列或由许多藻丝结成团块,漂浮于水面,呈深蓝绿色。
每个细胞圆短柱形、桶形。
丝体顶端直或弯曲,能颤动,顶端细胞呈帽状11.螺旋藻:单细胞圆柱状或多细胞组成丝体,无衣鞘;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体,细胞间的横隔壁常不明显。
13.席藻属:席藻的单细胞圆柱形,横壁收缢或不收缢,末端渐尖;席藻为不分枝的直或弯曲丝状体;细胞壁具薄的无色的胶14.鞘丝藻属(林氏藻属丝体不分枝,以基部着生,藻丝直或螺旋缠绕;胶鞘坚厚、伸出藻丝外,无色、黄色、红色,分层或不分层;细胞内含物均匀,具假空泡或颗粒,群体集成团块。
4、简述蓝藻水华的发生机制以及对水产养殖的危害.第五次隐藻门1、简述隐藻门的特征.椭圆形、卵圆形,单细胞个体。
单细胞背凸、腹凹、前端截头形.细胞左右不对称,1—2个叶状,纵沟。
2.隐藻门的常见种类有哪些?1.隐藻属:细胞椭圆形,卵形,有背腹之分,背部隆起,腹部平直或凹入,前端截头形或钝圆,后端宽或窄的钝圆。
两侧具或无刺丝泡。
不等长的鞭毛侧生自纵沟伸出;核位于细胞后端。
色素体2个或1个,叶状,3.说明隐藻在水体中的生态分布和意义.淡海水分布,喜含动物性氮素、有机物质较多的水体,5-6月易形成水华。
淡水鱼类的优质饵料.甲藻门Pyrrophyta门的特征:色素:甲藻素,多甲藻素;色素体:多个盘状、棒状、带状或片状. 蛋白核:有的种类具蛋白核.形状: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板片有时具角、刺或乳头状突起,左右不对称。
细胞壁纤维素细胞壁外有甲片。
有的甲片光滑,有的有刺和花纹甲藻门分几个亚纲纵裂甲藻亚纲,横裂甲藻亚纲各纲特征如何?纵裂甲藻亚纲:大多数种类海产细胞壁由左右两瓣组成.鞭毛2条顶生.横裂甲藻亚纲:大多数种类淡水细胞裸露或由一定数目板片组成细胞壁,鞭毛2条腰生.并以多甲藻为例,说明甲片式的含义.横沟把多甲藻分成:上甲 ,下甲顶孔板上甲顶板〔上壳〕前间插板沟前板下甲沟后板(下壳〕底板顶板-前间插板--沟前板 4‘—2-3a---7”沟后板---底板 5”’---2””举例说明甲藻的饵料价值:淡海水都有分布,海洋易赤潮,甲藻与鱼类养殖的关系。
能形成赤潮的甲藻有哪些种类?利马原甲藻,海洋原甲藻,微小原甲藻,长崎裸甲藻,无纹环沟藻,多环旋沟藻斯氏多沟藻,夜光藻,链状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具毒冈比甲藻多纹漆沟藻,锥状斯克里普藻,渐尖鳍藻,具尾鳍藻,倒卵形鳍藻,叉状角藻梭角藻,三角角藻,锥形多甲藻金藻门 Chrysophyta门与属特征具壁:不能运动的种类具壁,以果胶质为主。
无壁:能运动的种类细胞壁裸露,具表质。
有些种类的表质上有硅质化和钙质的鳞片、囊壳或小刺。
叶黄素(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硅甲藻素),副色素——金藻素。
金黄色,色素体:1-2个,片状、侧生。
核:1个。
鞭毛:能运动种类具有等长或不等长的2条顶生鞭毛,少数1条或3条,贮存物质,白糖素,脂肪。
1、单鞭金藻属(图1-4-4) (Chromulina):单细胞,球形、椭圆形、卵形或梨形等。
2、鱼鳞藻属(图1-4-5)llomonas):单细胞,卵圆形或纺锤形,长略大于宽。
表质坚硬,具有弹性,外部覆盖硅质化鳞片,覆瓦状排列,有的全部或仅顶部具鳞片,鳞片上有长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