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

集体主义:1、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立的;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3、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教师行为:恩,概括得很好,这些人物都是时代的英雄人物,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都是我们的道德楷模。我们知道,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道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秀革命道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些具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家仔细思考这些格言都体现了什么。
(三)课堂小结:总结概括思想道德建设的3W,why,how,并概括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巩固提升:以高度凝练的几个练习题囊括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时间安排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行为:我们前面讲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那么我们就要明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这点,我们才能够从中心环节着手,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师行为:总结类似格言(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魏征,只因忘宠辱,到此不伤神。——惠严,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等。)那这些格言都有些什么现实意义呢?
人教版必修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人教版必修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ac0066174a7302768f993917.png)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教学目标: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地位。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课型:新课四、教学方法例举法、讲授法、讨论式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治国方略?(学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二)讲授: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讨论:法律和道德的各自作用?(要求学生要以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是生活中的感受。
)结论:法律——以其权威性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先进文化——先进的思想道德——核心内容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道德的行为?(学生举例,如:不讲信用、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等)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看到、听到的分析可能会产生的后果?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完成)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基本要求——五爱着力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问: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制定了哪个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
阅读教材,熟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的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的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三)讨论1、中学生应如何做一个文明道德的好公民?2、“廉洁文化进校园”体现了哪方面的道德要求?六、板书设计: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2)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授课人:徐梅授课班级:高二(12)班授课时间:2013年11月5日【教学内容】高中政治必修Ⅲ(人教版),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之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本框题教学内容清晰明了,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为什么”——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怎么办”——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容之一是具体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介绍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此基础上,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创造的过程,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
有了前面这些铺垫,就要进一步探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本课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可见,第十课内容是对第九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道德具有时代性,道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知道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能够正确评价中华传统道德;树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提高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思想观念侵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时政材料导入。
在讲授新课部分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进行探究式学习。
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不同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学重点】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难点】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单页资料【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12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和措施,请大家课后及时复习把知识加以巩固和消化,并通作业学会运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和意义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内涵3. 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4. 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高5. 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和意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意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物或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亲身体验和实践思想道德建设。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思考题目,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检验学生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观看德育视频:选择一部与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的德育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后进行讨论和感想分享。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社会中的不同场景,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不同角色的责任和道德要求。
3. 小组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赛,辩论题目与思想道德建设相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4. 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思想道德建设付诸实践。
七、教学资源1. 德育视频:收集与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的德育视频,用于课堂观看和讨论。
2. 角色扮演素材:准备不同角色的剧本和场景设定,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 辩论赛题目:准备与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的辩论题目,供学生进行小组辩论赛。
4. 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收集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的信息,供学生选择和参与。
人教版高三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学设计

1 想道 德 建 设 的 重要 地 位 和 作 用 . 思
一
、
教 学 目标设 计
1 . 知识 目标 : 懂得道德 的时代性 , 知道道德 总是 随着 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 的内涵 ;知道思想道德建设在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 作用及其主要 内容。 2能力 目标 : 固树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观念 , . 牢 尤其
道德的内容。其 中, 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该 与社 会 主 义 法律 规 范相 协 调 . 应
【 情景导入 】 课前 播放 《 的奉 献> l h 乐, 爱 )a 音 Fs 用动 听 的歌 声 、 真
实的生活场景感染学生 的心灵 ,营造轻松 的课 堂氛 围 ,
引 导 学生 的思 维 。
3 . 、 情感 态度 、 价值 观 目标 : 增强对 中华 传统美德 与 党 的优 良传 统的认 同感 , 自觉弘扬 中华传统 美德 ; 以实
际行动践行“ 八荣八耻 ”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 ; 职业道 德 、 家庭美德 和个人 品德。
二、 重难点分析
学生思考 、 探究、 , 交流 教师组织 、 , 引导 鼓励学生参与。
么, 都必须旗帜鲜 明。
么?
・
【 情景 回归 】 播放《 八荣八耻> l h > a 短片 , Fs 在铿锵有力的提 问中结
束 新课 , 让学 生 回味无穷 , 有助 于引导学 生将正 确 的思 想认识落实到具体切实的 日常行 动中。 ( 责编
袁 妮)
・
么共同特点 ?
学生思考 、 探究 、 交流 , 教师组织 、 引导 , 鼓励 学生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案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 掌握基本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基本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内容3.1 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
思想道德建设涉及到个体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水平,也涉及到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塑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引导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新闻、教育等途径,广泛宣传先进的道德模范事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孩子的思想发展。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当注重德育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3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制定个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每个人应当根据自身的生活和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以此为准则要求自己的行为。
•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
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友善乐观、勤劳正直等,这些品质对于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社会责任感。
每个人都应当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述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

第十课第一课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与整本必修三的前后知识有较强关联性,而且知识线索较难梳理,相对学生的能力而言需要做好提前预习设计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教学目标:1、体会道德的时代性,感受道德模范的作用2、能够明确说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地位,并能概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3、能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并明确说出其具体要求、地位。
4、能复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
5、树立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识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要求教学难度:本课数个思想道德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设计:(一)预习设计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怎样的关系?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特征)是什么?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什么?该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怎样的关系?6、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7、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二)重难点突破设计第一部分整理本框关键三个概念的之间关系,形成本框的纲,并明确核心概念及重点知识。
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有所不同,且允许不同核心价值观形成共识的价值观,有一定凝聚力(以本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代表)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二部分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线索展开自主学习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部分围绕“怎么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入阿里月饼事件,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课堂小结文化强国(目标)途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基础工程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核社会主义荣辱观落脚点在人的素质上(四)课后反思:必修三的最后部分最终落实在现在的现实生活,落在了学生现实面对的道德冲突,要从学生的身边从发,有理论,有事实,有争论,有共识才是达到的教育的目的。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doc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懂得道德具有时代性,道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知道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懂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
(二)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价中华传统道德。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思想观念侵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传统美德与党的优良传统的认同感,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践行“八荣八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背景分析】:前一课主要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即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介绍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此基础上,说明发展先进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创造的过程,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
有了前面这些铺垫,就要进一步探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第十课第一框就回答个了这个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既然如此,在我国就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可见,第十课内容是对第九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方式及手段】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对话、问题导学、讨论、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电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10.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板书)[提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什么?为什么?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哪些基本要求?学生回答(略)第三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板书)[问]我国古代有许多“知荣明耻”的格言,同学们能说出几条吗?学生:“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贯彻思想政治课新理念,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思想道德生活,实施主体性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利用现代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时代性与针对性,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为此,本设计紧扣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突出主线,以新近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为起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追问”,实现有效学习,通过体验、感悟和透析,实现有所发现;通过反思、判断,实现行为选择,以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③第十课第一框。
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从宏观上看,在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之后的怎么办的问题。
从微观看,是介绍思想道德建设主要任务(是什么)、地位与作用(为什么)以及怎么建立思想道德体系(怎么办的)问题,是全书目的与归宿。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思品课中已了解诚实守信、道德理想等内容,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利用、整合信息等能力,都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本框涉及理论较深,内容相对传统,话语表述高大空,特别是学生面对真实生活中道德现象与课本中的道德要求的差距,容易产生困惑与争议。
【三维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1、知识与能力:懂得道德的时代性,了解传统美德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思想道德建
设主要内容。
知道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传统美德的关系。
正确评价传统美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自觉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成为一个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与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在与生生、师生探讨过程中获得交往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
【教学策略与手段】
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贯穿自主、合作教学策略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初步阅读教材,课前利用网络等资源查阅自己心中道德楷模的事迹,
查阅道德规范在法律中的表现。
2.教师的教学准备:(1)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教材重难点。
(2)收集学生已有的知
识经验和调查的资料信息。
(3)收集相关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
(4)制作和修改多媒体课件。
3.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教室。
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呈现部分音乐(蓝色的爱)、漫画、图片、视频(徐义顺)等资源,诱发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4.用具的设计和准备:教科书、学生调查材料、课件(ppt)等。
【教学流程】
(一)体验: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观察]你认识图片中的男主人?说说他的事迹。
生:好象是冲进火海救了两个小孩。
师:他叫什么名字?哪里的人?
生:徐义胜。
哪里的人我不知道。
师:发生在在什么时间、地方?
生:大概是前几天,在宁波吧。
师:好的,我们一起看一个短片。
[比较]看完央视报道徐义胜事迹后,徐义胜与教材上的三位道德典范进行比较,哪一位让你最感动?说说你的理由。
生1:雷锋。
因为他从小很苦,但能为人民做了好多的事。
生2:方志敏。
他为了革命,把自己生命置之度外。
生3:徐义胜。
一个外地的农民工,为救小孩自己严重烧伤。
生4:牛玉儒,像他这样的干部,现在不多。
结论:这些人都是我们的道德典范。
他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民族、政党与国家利益中,都能舍己为人。
这是对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这种优良传统道德跨越历史时空,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探究] 这些道德典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们的一些做法,比如徐义胜穿着短裤就冲进火海救两个孩子,在今天是否值得我们效仿?
生:要具体分析。
但徐义胜这样做法,对于未成年人不值得效仿。
结论: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比如,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设计意图:因情景的选择源于地方的社会生活,学生对此有所了解,但不一定全面,播放2分钟视频断片是必要。
在看、听的体验与比较中,4个人物都可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参照课本与视频说出他们行为的目的,如“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为人民服务”“背负着草原人民的幸福”“为了两个孩子”,概括出共同的道德精神。
通过探究问题的设计巧妙实现优良传统道德与道德典范时代性的承转。
(二)透析:思想道德建设
探究1: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why)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6中间一段,从思想道德建设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结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所以,必须紧紧抓住中心环节。
设计意图:教材对思想道德建地位与作用叙述清楚,因果关系明确,学生可自学完成。
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思想道德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容之一;整个国家的工作中心与文化建设的中心不同;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可以从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角度理解。
探究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what)
[自主学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任务:
结论:要有重点,要有层次性。
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的区别。
设计意图:因为教材内容与结构层次清楚,认知难度不大,所以要求学生自学,划出主要内容的要点。
教师可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与层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区别。
展示漫画《近忠言》(略)
[问题]观察回答漫画中的领导违背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什么主要内容?
[问题] 你认同哪一个观点?
[问题]材料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基于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所以在习得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四个问题探究,用道德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和应用,以培养道德能力。
资源的选择有党的形象,也有政府的形象;有干部形象,也有群众形象;有正面,也有反面,以正面为主。
探究3: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how)
教师讲授: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问题理论性高,有难度,有必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完成。
展示:《山西黑砖窑上千孩子做苦工》和《压榨》漫画图片(略)
[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些书店经营者的行为?
[小组合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下列两个典型观点。
你支持哪个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是难点与疑点。
两个探究材料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校园生活相关,且这里的生产者与经营者的行为都与道德、法律有关,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生成两个观点是自然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的提示是可以突破的。
结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市场经济的应该适应、可以适应。
[讨论]只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美德,就可以构建思想道德体系。
学生展示:法律中道德规范。
老师展示:
结论: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也要继承、发展、创新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与法律法规相协调。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条件型辨析探究题开展讨论,把建设思想道德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的关系结合起来,把课堂探究与课前探究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展示:
(三)践行:思想道德建设从我做起(how to do )
[反思]你是否认同、选择下列行为?
展示校园现象图片《作弊》与《小烟民》(略);
展示中学生在家中表现漫画《老子、儿子和孙子》(略);
展示教材P.7镜头二(略)。
结论:我们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懂得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懂得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设计意图:本框最后一段如何处理是一个难点,本设计将其作为道德教养方法论意义处理。
道德是可教的,但如何成为可能?通过学生对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中一些现象进行道德价值判断、道德价值认同与道德价值选择。
进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实现知行的统一。
展示徐义顺的最新进展,老师展示新闻图片与文字(略)
深思:徐义顺舍己救人的行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课堂不应是句号,应是问号,通过情景回归带着问题下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