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骨髓移植全过程

合集下载

骨髓移植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髓移植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髓移植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骨髓移植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髓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用于治疗某些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缺陷等。

操作流程以下是一般的骨髓移植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 患者身体评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 骨髓移植配型:进行骨髓移植配型,确保供体和受体的骨髓相匹配。

- 医学检查: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包括血液检验、影像学检查等。

2. 移植前治疗- 供体准备:供体接受准备工作,包括骨髓采集和存储。

- 受体准备:受体接受骨髓抑制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以准备接受移植。

3. 移植过程- 骨髓采集:从供体身体中采集骨髓细胞。

- 骨髓输注:将采集到的骨髓细胞输注给受体。

- 后续处理:监测受体的反应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治疗。

4. 移植后治疗- 康复期护理:提供必要的康复护理,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等。

- 并发症监测:密切监测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感染等。

- 免疫抑制治疗:根据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以防止移植排斥。

评分标准骨髓移植的评分标准是评估移植过程及术后疗效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评分标准包括:1. 移植前评分- HCT-CI评分:评估移植前患者的并发症负担。

- 移植配型评分:评估供体和受体的骨髓配型匹配程度。

2. 移植过程评分- 移植成功率评分:评估移植过程中成功率的指标,如造血重建、移植后并发症等。

3. 移植后评分- GVHD评分:评估移植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严重程度。

- 感染评分:评估移植后感染的严重程度。

评分标准的使用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移植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指导性的治疗策略。

以上是关于骨髓移植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骨髓移植手术流程

骨髓移植手术流程

骨髓移植手术流程Title: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ProcedureEnglish:The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procedure is a complex medical intervention aimed at replacing damaged or destroyed bone marrow with healthy stem cells.The process typically begins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suitable donor, which may be a relative, an unrelated matched donor, or a cord blood unit.Once a donor is identified, the next steps involve preparing both the donor and the recipient for the transplant.中文:骨髓移植手术流程是一项复杂的医疗干预措施,旨在用健康的干细胞替换受损或被破坏的骨髓。

这个过程通常从寻找合适的供体开始,供体可能是亲属、无关的匹配供体或脐带血单元。

一旦找到合适的供体,下一步就是为供体和受体双方做好移植前的准备。

English:The harvesting of stem cells from the donor can be done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apheresis, where the donor"s blood is filtered to collect the stem cells, or through bone marrow harvest, where a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is performed to extract marrow from the donor"s hip bones.The stem cells are then cryopreserved until they are ready to be infused into the recipient.从供体那里采集干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例如通过血浆分离,即通过过滤供体的血液来收集干细胞,或者通过骨髓采集,即对供体的髋骨进行微创手术以提取骨髓。

骨髓移植术的手术步骤

骨髓移植术的手术步骤

骨髓移植术的手术步骤
骨髓移植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血液疾病和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下面是骨髓移植术的大致步骤:
1. 鉴定合适的供体鉴定合适的供体
- 供体可以是同胞、亲属或未婚夫妻,也可以是配型相合的无关供体。

- 进行供体选定和鉴定,确保最佳的配型相合程度。

2. 供体和受体的准备供体和受体的准备
- 对供体进行详细的体检和评估,确保供体的身体状况良好。

- 同时对受体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骨髓活检。

3. 提取骨髓提取骨髓
- 对供体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 通过骨髓穿刺或骨髓吸取的方式提取供体的骨髓。

- 提取的骨髓通常来自供体的髂骨或胸骨。

4. 准备受体准备受体
- 对受体进行高剂量化疗或放疗,以破坏受体体内的恶性细胞。

- 这一步骤通常称为预处理(preconditioning)。

5. 骨髓移植骨髓移植
- 将提取的骨髓注射到受体体内。

-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会逐渐定植在受体的骨髓内,开始生成
新的血细胞。

6. 康复和后续治疗康复和后续治疗
- 受体在骨髓移植后将接受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 随后将密切监测受体的血液状况,以确保移植的骨髓成功。

-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体的造血功能将逐渐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骨髓移植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且每位患者的
情况可能不同,因此手术步骤会有一定的变化。

在进行骨髓移植术
之前,应进行详细的医学评估和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篇文档仅
供参考,具体操作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骨髓移植亲历记

骨髓移植亲历记

骨髓移植亲历记作者:邓硕宁来源:《祝您健康》2001年第10期我是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生,于2000年5月被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经过了5次化疗之后,走上了骨髓移植之路。

同年12月3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我接受了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有幸成为20世纪最后一位连结海峡两岸骨髓之缘的幸运儿。

我是12月15日来到骨髓移植中心的。

在经过了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和前期准备工作之后,于12月21日进入无菌舱。

病人进人无菌舱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先药浴半小时,换上消毒过的病员服,再穿上一层隔离衣,戴上口罩。

“全副武装”之后,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了。

3分钟后,我在护士的带领下走到无菌舱的门口,脱去隔离衣,进入这个不足4平方米的小屋。

进屋之后,立即换下刚刚穿上不到10分钟的病员服。

当这一切完成之后,护士才允许我触摸室内物件,这时我才真正成为小屋的主人。

接着,护士为我做了眼、耳、鼻、齿的护理,这种护理是无菌舱中每天早、中、晚必做的“功课”。

当天下午,医生给我做了颈静脉插管手术。

从此以后直到出舱为止,所有的与治疗相关的液体都将由此输入。

3天以后,歼灭疗法开始启动。

此举的目的是杀灭我体内已经发生病变的骨髓细胞。

该疗法的前4天以服药为主。

对我来说,吃药是一大难关。

吃了第一顿后,第二顿见了药就反胃,以后发展到吃下去就呕吐。

不过,呕吐物护士是要检查的,如果发现有药物残留,则要补服相应的量,一点也不含糊。

接下来的两天便是大剂量地输入化疗药物。

12月30日是预定输髓的日子。

这天我的精神特别好。

虽然几天没吃没喝没睡好,但一想到将有别人的骨髓输入我的体内,心情就特别激动。

躺在床上东想西想,想的都是关于骨髓的事情:台湾的供髓者是什么样子?送髓的人有没有起程?从台湾到杭州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想着想着,心里就出现了阴影。

直到护士告诉我骨髓已顺利送达,阴影才一扫而光。

12月31日0时30分,台湾同胞的骨髓正式输入我的体内。

看着鲜红的骨髓一滴一滴地输入我的静脉,我仿佛感到新的生命正在蓬勃生长,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亲属捐骨髓流程

亲属捐骨髓流程

亲属捐骨髓流程亲属捐骨髓是一种救助患有严重血液病的患者的方法,通过捐献亲属的骨髓来治疗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下亲属捐骨髓的具体流程。

一、亲属捐骨髓的准备工作1.确定捐献者和受助者的关系:亲属捐骨髓要求捐献者和受助者之间有亲属关系,一般是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2.匹配检测:捐献者和受助者的骨髓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类型需要匹配,以确保骨髓移植的成功率。

匹配度越高,成功率越高。

二、捐骨髓的手术准备1.身体检查:捐献者需要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没有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禁忌症。

2.骨髓采集方式选择:根据捐献者和受助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骨髓采集方式。

常见的方式有骨髓穿刺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三、捐骨髓的手术步骤1.麻醉:捐献者在手术前会进行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骨髓采集:根据选择的采集方式,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

骨髓穿刺是通过穿刺骨髓腔来采集骨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是通过静脉插管将干细胞采集出来。

3.手术结束:手术结束后,捐献者会进行相应的恢复和观察,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四、术后护理和恢复1.术后观察:捐献者需要在医院接受一段时间的观察,确保身体没有异常反应。

2.身体恢复:捐献者术后需要适当休息和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

3.定期复查:捐献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身体恢复良好。

亲属捐骨髓是一项伟大的行为,可以帮助患有血液病的患者重新获得健康。

捐献者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手术和术后护理,以确保整个流程的成功和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也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关怀,保障捐献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通过亲属捐骨髓的方式,我们能够见证亲情的伟大,为社会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支持亲属捐骨髓,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生机。

骨髓移植的详细步骤

骨髓移植的详细步骤

骨髓移植的详细步骤骨髓移植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一、移植前的准备工作二、预处理三、骨髓移植(干细胞采集、输注)四、移植后处理五、移植并发症的处理等。

其实上述内容书上还是有的。

大致摘要以下供参考:一、移植前的准备工作(一)、受者检查常规1.向患者及家属单位负责交代骨髓移植的合理性,与其他治疗比较的优越性,骨髓移植的经过,主要合并症及预后,希望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手术签字。

2.详细全面病史及体检,尤应注意:1).诊断及分期,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髓外白血病,诊断时白细胞计数2)出血史3)治疗经过,详细用药及反应,放疗史。

4)输血史,有无过敏,输血小板后血小板不升史。

5)过敏,手术、外伤史,药物、毒物接触史。

6)结核史。

7)其他疾病,肝、肾、肺、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8)精神、意志状态制定。

3.组织配型HLA基因配型。

4.血常规+BPC+RC +ABO血型。

5.血型抗体滴度。

6.确定供者植入的标志,如无特异标志,作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查。

7.请口腔科(骨髓移植三周前)、五官科、外科会诊,尽可能去除感染灶。

8.ESR9.尿Rt10、大便常规+OB11、生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糖、电解质)12、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

13、病毒学检查:肝炎分型、抗CMV-IgM、抗CMV-IgG、抗HIV、抗EBV、TPHA。

14、咽、痰、尿、便细菌和霉菌培养。

15、血气分析16、胸片、肺功能检查17、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请心内科会诊)。

18、B超肝、胆、脾、胰、肾等。

19、骨髓检查:形态学检查、染色体分析。

20、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B、祖细胞标志)。

21、急性白血病:脑脊液常规、生化、压力测定(必要时)。

22、如为男性无孩子患者,可储存精子(必要时)。

23、身体测量:姓名、性别、诊断、身高、体重、体表测量面积(注明日期)24、TBI时测量:前后径:头颅、颈部、肩部(肩关节水平、胸骨角水平)、胸部(乳头水平)、腹部(脐水平)、髋关节(髂前上棘水平、股骨粗隆水平)、漆关节、踝关节。

骨髓移植捐献者的条件

骨髓移植捐献者的条件

骨髓移植捐献者的条件文章目录*一、骨髓移植捐献者条件*二、骨髓移植的危害有哪些*三、骨髓移植步骤骨髓移植捐献者条件1、骨髓移植捐献者条件适合捐献骨髓的年龄为18-45岁,健康要求如同献血,即不能因捐献骨髓而影响捐献者的健康,又不能因接受骨髓而使患者增加新的不利因素,重要的是捐献者必须无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2、骨髓移植对捐献者有影响吗其实骨髓移植对于捐献者来说,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只要不是全部骨髓移植,只移植一部分,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因为现在的骨髓移植多采用体外分离干细胞的方法,就是从肘部抽出动脉血液,用血细胞分离机比血液中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

只要捐献者在捐献的时候把自身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造血干细胞是一种再生能力很强的细胞,一般健康的捐献者造血干细胞在捐献后十天左右就能补足所捐献的干细胞,所以不用担心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

3、骨髓移植成功率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闻媒体报告在50%左右,但医学界认可在33%左右。

即1/3、1/3、1/3 观点:1/3患者在移植中失败;1/3在移植后半年内复发;1/3患者获得移植成功。

骨髓移植的危害有哪些1、早期并发症:1.1、预处理相关的急性毒副作用如口腔溃疡、急性胃肠道反应等;1.2、出血性膀胱炎;1.3、肝静脉闭塞病;1.4、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5、植入综合征;1.6、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1.7、血栓性微血管病;1.8、特发性肺炎综合征;1.9、感染;1.10、移植物抗宿主病。

2、晚期并发症:2.1、皮肤黏膜的色素脱失及沉着;2.2、腺体分泌功能减退;2.3、白内障;2.4、白质脑病;2.5、生长发育障碍及内分泌障碍;2.6、继发恶性肿瘤。

骨髓移植步骤1、常规检查:通过移植前必要的体检和一些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后续移植的安全,并为将来的评估提供参照。

检查项目包括眼睛(沙眼等)、口腔(龋齿等,须修补或拔除)、耳鼻喉科检查,普外科(痔疮、肛裂等),心脏、肺功能的检查,及骨穿、腰穿、胸部X线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操作步骤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操作步骤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操作步骤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许多血液疾病和恶性肿瘤。

它涉及从一个人(供体)的骨髓或外周血中收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然后将它们转移到另一个人(受体)的身体中,以恢复其造血功能。

本文将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操作步骤。

1. 供体选择和评估选择一个合适的供体是非常重要的。

供体可以是一个亲属,如同胞兄弟姐妹,或者是一个无关的供体,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计划或国际骨髓捐献计划来寻找。

在选择供体后,供体会接受一系列身体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适合捐献。

2. 健康状况预处理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受体通常需要接受一定的预处理,以准备其身体接受新的干细胞。

这通常包括放化疗和/或全身骨髓抑制治疗,以消除已存在的造血干细胞和癌细胞。

这种预处理也有助于减少免疫系统的活性,以便更好地接受新的造血干细胞。

3. 收集供体干细胞供体的干细胞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收集:骨髓采集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骨髓采集需要在手术室进行,使用麻醉剂将骨髓从供体髂骨或胸骨中抽取出来。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给供体注射一种称为G-CSF的药物,以刺激干细胞从骨髓进入外周血,然后通过血液滤器将外周血收集起来。

对供体的干细胞进行充分的收集非常重要,以确保移植后能提供足够的干细胞。

4. 干细胞移植在收集完供体的干细胞后,它们会成为移植给受体的干细胞来源。

在进行移植之前,受体会接受预处理药物,如化疗药物、放疗或免疫抑制剂,以消除任何剩余的造血干细胞并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

移植通常通过正规的静脉输注过程进行,就像输血一样。

在输注后,干细胞会进入受体的骨髓并开始恢复和增殖。

5. 后续治疗和监测完成干细胞移植后,受体需要定期进行后续治疗和监测。

这包括良好的抗感染措施、抗排斥治疗和骨髓嗜碱性酶监测。

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受体避免并发症,并确保新的造血干细胞能够良好地生长和分化。

总结回顾: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血液疾病和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