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2018年高考生物重点知识复习提纲(超强)

2018年高考生物重点知识复习提纲一、细胞中的物质基础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P、S【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量少但生物必需)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C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P、S(共占细胞总量的97%)细胞鲜重时,主要元素的含量依次是:O、C、H、N、P、S细胞干重时,主要元素的含量依次是:C、O、N、H、P、S植物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N、P、S、K、Ca、Mg植物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Fe、Mn、B、Zn、Cu、Mo、Cl、Ni光合作用有关元素:N、P、K、Mg、Fe 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C、H、O、N、Fe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C、H、O、N、Mg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C、H、O、N、I2、细胞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解析】水是活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约占细胞鲜重的80%~90%,在干种子和休眠时的种子中含水量较少。
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溶剂,有利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进行存在于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和细胞质基质中;结合水在细胞中与某些亲水性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结合。
实际上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其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例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正相关。
细胞中(或生物体)的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但抗性越弱;反之,则代谢减弱,但抗性增强。
3、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解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Na+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Fe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某些酶的活化中心,如在合成叶绿素的过程中,有一种酶必须要用Fe离子作为它的活化中心,没有Fe就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导致植物出现失绿症,但发病的部位与缺Mg是不同的,是嫩叶先失绿。
0稳态与环境-201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含解析

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知识内容要求3—1 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ⅡⅡ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3)人脑的高级功能(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ⅡⅠⅡⅠ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Ⅱ稳态与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专题01 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0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03种群和群落、专题04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高考卷中大约占30分,现分别对以上专题进行解读。
专题01 植物的激素调节本专题包括(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命题规律:这一专题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对该专题的考查较多,植物激素的共同作用是全国卷常考内容.本专题考查的知识点并不仅仅是记忆,而是围绕着一个基本观点“大多数情况下,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它们的相对浓度)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能否正确分析出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如何应用于生产实际中以达到不同的生产目的才是真正能够看出考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
命题趋势:预计2018年的高考中对植物激素的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生长素的运输、作用特点和对其他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理解,非选择题主要以实验分析与设计题、曲线分析题、新情境试题的形式呈现,如设计实验探究植物激素分布的因素等.1.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及生物技术安全等内容和考点。
选修教材中的内容是必修部分的拓展和加深,涉及的知识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所以高考命题中可以直接考查选修教材中的内容。
知识覆盖面在逐年拓宽,所以要对选修部分予以关注和重视。
命题规律:分析全国卷生物高考试题中选修三部分,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依然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其中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知识内容较多。
出现跨模块的试题,体现了学科内综合,也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本专题的重点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命题背景资料更加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生物科技新进展;试题越来越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命题趋势:预计2018年高考中,本专题的命题点主要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
基因工程中有可能增加对PCR技术的考查,细胞工程有可能以示意图等为信息载体着重考查动物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胚胎工程可能结合新情境进行考查。
试题考查角度新颖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综合性上。
可以是专题内综合,也可以是专题间综合,如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的综合,还可以是选修和必修的综合,复习时要注意试题的综合性。
,专题01 基因工程1.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
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
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2018年高考大纲——生物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2018年高考生物考纲及分析

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及分析生物生物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理工类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
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 ] C[ 说明 ] 本题以“DNA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查考生对“DNA的状态”和“DNA 复制、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例2 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B. 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C. 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D. 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答案 ] B[ 说明 ]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稳态与环境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稳态与环境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稳态与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专题01 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0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 03种群和群落、专题04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高考卷中大约占30分,现分别对以上专题进行解读。
专题01 植物的激素调节本专题包括(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
命题规律:这一专题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对该专题的考查较多,植物激素的共同作用是全国卷常考内容。
本专题考查的知识点并不仅仅是记忆,而是围绕着一个基本观点“大多数情况下,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它们的相对浓度)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能否正确分析出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如何应用于生产实际中以达到不同的生产目的才是真正能够看出考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
命题趋势:预计2018年的高考中对植物激素的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生长素的运输、作用特点和对其他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理解,非选择题主要以实验分析与设计题、曲线分析题、新情境试题的形式呈现,如设计实验探究植物激素分布的因素等。
1.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用CTK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慢,说明细黄的过程,D正确。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21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及局部选修内容,确定为理工类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构造。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拟、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展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展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
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展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双链不能解开。
假设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参加适量的该物质,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随后细胞中的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 ] C[ 说明 ] 此题以“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察考生对“的状态〞和“复制、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例2 以下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B. 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C. 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D. 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说明 ] 此题考察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大纲——生物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必考部分
生物知识内容表二选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