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

合集下载

东亚知识点总结框图

东亚知识点总结框图

东亚知识点总结框图一、地理1. 东亚地区- 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家,地理位置相对集中,东临太平洋,北临日本海、东海和黄海,南临南海。

- 东亚地区的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

- 东亚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节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多。

2. 主要城市- 东亚地区拥有许多重要城市,其中包括北京、上海、东京、首尔等国际大都市,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

3. 自然资源- 东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和水资源储备国家,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4. 环境问题- 东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和水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这些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历史1. 中国历史- 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包括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朝代。

-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如统一战国、统一全国、科举制度、海瑞罢官、五四运动、中共建党、新四军抗大、抗日战争等。

2. 日本历史- 日本是东亚地区的岛国,历史悠久,包括弥生、飞鸟、奈良、平安、鎌仲、元治等历史时期。

- 日本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如日本战国时期、江户幕府、明治维新、二战战场、战犯审判等。

3. 韩国历史-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历史悠久,包括古朝鲜、高句丽、新罗、统一新罗等历史时期。

- 韩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如朝鲜王朝、三国统一、韩战、光州事件、南北统一等。

4. 朝鲜历史- 朝鲜也位于朝鲜半岛,历史悠久,包括古朝鲜、高句丽、新罗、统一新罗等历史时期。

- 朝鲜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如朝鲜王朝、三国统一、抵抗侵略、金日成走向执政等。

三、文化1.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包括语言、文字、思想、宗教、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

东亚概况

东亚概况

第二章亚洲第一节(第一课时)东亚概况【课程标准】1.了解东亚的位置范围;掌握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学会学习区域的基本方法。

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区域地理特征。

3.找出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

【自主梳理】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2)边缘海: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

(3)东亚最大半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群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东亚1.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地区(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海陆位置:东部,西岸范围:东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________是临海国,________和________是半岛国家,________是群岛国家,________是内陆国。

东亚绝大部分地区在______带(五带)。

2.地形、河流地势高低:西部多、,东部多、,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狭小,河流。

3.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____________的地区之一,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气候区,前者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______。

中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境内受不到夏季风影响,是__________气候。

东亚地区

东亚地区

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
为143人,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3倍,且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 中国
衡。
韩国是高人口密度国家,2015年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506 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在韩国很不均 匀,人口大多居住在城市,城市化率为82.5%。
韩国
朝鲜平均期望寿命 63.81 岁,其中男性平均期望寿命61.23岁,
渔业
濒临太平洋,渔业资源丰富,是西 太平洋渔场是世界主要渔场之一。
矿物 农作物
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 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 富。
东亚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作 物的生长。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 量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25%以 上,大豆占20%。
资源
资源
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 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
文化
Thank you
东亚地区
第四组
东亚,亚洲东部的简称,包括 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 古共五个国家。
同时还包括四个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中国 香港,关岛。
经 纬 度 定 位 : 4°N ~ 53°N , 73°E~150°E 地形:西高东低 典型的季风气候
01 资源
02 人口
03 经济
04 文化
水资源 水力资源丰富。
01 “大众消费”全面崛起到八十年代后个性消费涌现的特 点,走过了从大众到个性、从奢侈到简约的百年轮回。
02 家庭规模缩小促进了家用及个人用品消费的增长。
03 “标志迷恋”与“无印良品”并存,反映了消费者重 视品质、追求自我存在感的多元消费。
04 “崇尚西式”的理念一度主导日本消费观,但近几 年“国产至上”的观点悄然流行。

东亚的自然地理环境

东亚的自然地理环境

美食文化:东亚各国的 独特美食也是吸引游客 的重要资源,如中国的 火锅、日本的寿司等。
节庆活动:东亚各国独 特的节庆活动也是吸引 游客的重要因素,如中 国春节、日本樱花节等。
东亚的著名景点和景区
中国的长城、故宫和颐和园等 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的首尔塔、景福宫和济州 岛等著名旅游胜地
日本的名古屋城、富士山和箱 根温泉等著名景点
象气 第 二 候章 和 气
东亚的气候类型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面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季风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由于东亚地区地形复杂,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因素对气候产生影响,使得气 候类型更加复杂多样。
东亚地区的气候受到季风的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四季分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森林资源的作用:保持生态平衡、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 样性等
东亚的草地资源
添加 标题
分布情况: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 和西北地标题
类型: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 原和沙地草原等
添加 标题
特点:东亚的草地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较 高的生产力和生态价值,对于维护地区生 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谷景观
湖泊:长白山 天池、青海湖 等湖泊,具有 独特的自然风 光和生物多样

岛屿:包括台 湾岛、海南岛 等,拥有美丽 的海滩、珊瑚 礁等海洋景观
东亚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包括山脉、 河流、湖泊、海洋等, 如中国的长城、日本富 士山、韩国济州岛等。
文化遗产:包括古建 筑、古遗址、传统艺 术等,如韩国的石窟 庵、日本的清水寺等。
海洋运输资源:东亚地区的港口和航 运业发达,许多国家和地区拥有大型 港口和航运公司,是国际贸易和物流 的重要枢纽。

东亚的地理特征

东亚的地理特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气候变化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东亚地区的气候也在发生变化,包括 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冰 川融化等。
应对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 源等,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煤炭: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及朝鲜的北部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历史影响:东亚地区的历史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中国的四大发明、 日本的茶道和武士文化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汇 报 人 :
XX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XX






东亚的经度范围: 约东经100°至 180°
东亚的纬度范围: 约北纬10°至55°
东亚的陆地边界: 与俄罗斯、蒙古、 中国、朝鲜接壤
东亚的海域:东 临太平洋,南临 南海,西临黄海
东亚包括中国、 日本、韩国、 朝鲜和蒙古五
个国家。
单击添加标题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以及朝鲜 半岛的北部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单击添加标题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部、日本的九州岛以及朝鲜半 岛的南部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相对温暖,夏季炎热多雨。
单击添加标题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 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分为干季和雨季。
单击添加标题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和蒙古国,特点是冬冷夏热, 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 布广泛
气候类型多样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东亚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东亚

材料二:下表是上图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3~5月 (占全年 %) 雄基 15.8 6~9月 (占全年 %) 70.5 72.9 66.9 52.2 10~11月 (占全年 %) 11.0 7.9 7.5 8.8 12~2月 (占全年 %) 2.7 3.3 7.7 9.5 年均降水 量 (毫米) 767.8 1050.0 1240.7 1675.7
3~5月 6~9月 10~11 材料二:下表是上图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占全 (占全 月 年%) 年%) (占全 (1)松林与浦项钢铁工业同样发达 年%) 12~2 年均降 月 水量 (占全 (毫米) 年%)
2.7 3.3 7.7 9.5 767.8 1050. 0 1240. 7 1675. 7
B. 附近有世界很著名 的北海渔场
C.该海域海水表面等 温线向南凸出 D.附近群岛的成因类型是珊瑚岛
(2007年重庆4月)读图2,完成1~3题。 3、丙、丁两国经济发 展具有的相似区位条 件是:
B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水能资源丰富
C. 内河航运发达
D. 海洋运输为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半岛的部分地 理要素分布 图
自主学习二:阅读地图册完成以下内容
1、总结东亚的地形、地势特征 2、列举东亚的气候类型,并叙述每种气 候类型特征及成因。总结东亚的气候特征。 3、找到本区主要的河流,并掌握其所属 水系。(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澜 沧江、怒江、额尔齐斯河)。描述岛屿、 半岛上河流的水文特征。 4、各国的主要资源有哪些类型。
新义州 15.9 全州 17.9
西归浦 29.5
(1)松林:靠近煤炭产地,能源充足;靠近铁矿产地, 原料充足;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浦项:位于太平洋 沿岸,海运便利;经济发达,市场广阔;科技发达。 (必须从松林和浦项两个地点来答,任答3点,共6分) 2)新义州(2分) 降水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大部 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降水集中在6~9月;夏秋季 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 程度由南向北增强);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任答3点,共6分)

东亚概述(精选9篇)

东亚概述(精选9篇)

东亚概述(精选9篇)东亚概述篇1教学目标记住东亚五国的国家及首都的位置,记住主要海洋、岛屿、半岛的分布。

知道东亚的地形特征,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通过学习东亚五国历史、文化和相互交往,以及五国存在的共同之处(人种、风俗等)加深同学对东方文化的熟悉。

通过对东亚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地形、气候)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农业、工业差异的学习,使同学正确熟悉东亚自然环境、经济进展的东西差异。

使同学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讨论有关区域的问题,提高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分五个标题,分别叙述东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居民和经济特征第一个标题"位于太平洋西岸",主要讲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的不同,使东西部内陆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济进展状况的差异与此也有亲密的联系。

本节以海陆位置为轴,介绍东亚的地理特征及东西部的差异。

纬度位置对东亚区域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影响,特殊是东亚季风区内,从北到南由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到亚热带和热带的变化很明显,具体内容将在中国地理中叙述,这一节,只在季风一段内提到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区分。

同样,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本节也略去。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又是同学最先学习的一个区域,因此,本节把"季风气候显著"作为重点和难点,并联系前面已有的学问来叙述,让同学知道季风气候的特点,为以后学习东南亚和其他大洲的季风气候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口和经济"一段,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为人类生产供应哪些条件,以及人类利用自然,进展生产所取得的成就两方面来讲,重点指出了日本、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高于农业(包括畜牧业)。

例如,蒙古和我国西北各省区在近几十年内,工农业、交通、科技、贸易都获得进展,人口增多,也消失一些工业城市,不过同东部沿海地区比,差距还很大。

因此课文中说明西部内陆"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中"。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甘蔗

印 度 农 作 物 分 布 图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甘蔗
度 年 降 水 量 的 分 布 图
年降水量
毫米 2000 1000 500 200
印 度 年 降 水 量 的 分 布 图
年降水量
毫米 2000 1000 500 200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甘蔗
(越南.老挝.泰国.缅 甸.柬埔寨.新加坡. 马来西亚的一部分)
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菲律 宾.文莱.马来西亚的 一部分)
1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 布河流: V型谷----河谷展宽-----河口 三角洲 (上游丰富 的水能资源、下游 冲积平原) 2、马来群岛地形 崎岖河流短促平 原少火山多
地形特征
南 亚 一 月 风 向





七月


北回归线
赤道



每年六 月到九月盛 行西南季风, 行西南季风, 风从——— 海洋 吹向 ——— 陆地 为雨季。 ,为雨季。
南 亚 七 月 风 向
南亚 雨季景观图 之一
南 亚 雨 季 景 观 图 之 二
南亚雨季景观图之三
印 度 农 作 物 分 布 图
3、经济特点 、
进出口贸易发达 蒙古: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蒙古: 日本: 日本:现代工业发达 中国: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 发展
4、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
二、地形特征
1、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海岸线比较曲折,
(1)日本群岛 东亚最大的群岛 ) (2)朝鲜半岛 东亚最大的半岛 ) (3)台湾岛 ) 中国第一大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日 本 海

130 ° 145 °
30°
领土范围
领土主要由哪几部 分构成?(注意被俄 罗斯占领的日本四 岛的位置)
北海道 北 方 四 岛
津轻海峡
濑户内海 本州
太 平 洋
四国
九州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 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平 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 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 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地势中高周低
日本的经济特征有下面几点: (1)经济发达: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
(2)工业部门齐全: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工
业现代化程度高.工业部门以钢铁、汽车、造船、 电子、化学、纺织等为主。许多工业产品的产 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3)工业临海分布: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属临海型布局).
4、自然资源 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林、 水力资源丰富。 为什么呢? 水力丰富 森林丰富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 高周低,落差大 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径 流量大 山地丘陵地形,适合森林生长 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保护措施得力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70%,被 誉为“绿色王国”。有20几种 有关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法 律,鼓励和嘉奖造林优异者。 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癖"的 程度。房屋还没建起,四周已 种上了花草树木。不论何处, 很难看到攀折花木的坏现象。 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
自 然 环 境
经 济 较发 低展 水 平
亚 洲 东 部
太 平 洋 经 西 岸 较济 发
高展 水 平
自 然 环 境
季风气候显著 湿润 河流多 濒临海洋 交通方便 耕地多、林地广 发展农业条件优越 工农业 发达 人口 稠密
-中国“一衣带水”的邻 邦
读图说出: 日本的地理 地 位置(经纬 理 度位置、海 位 陆位置)
高原 山地
平原 丘陵

自 西 向 东
温带大 地壳 陆性 稳定 气候
落后 畜牧业
半岛、 起伏 山地 短、急 大 丘陵 岛屿上
地壳 季风 活动 气候 强烈

较发达
农林
西部内陆
广大内陆 多高原山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燥
东部沿海
多岛屿、半岛 多平原丘陵
大江大河的 发源地
深居内陆 交通不便 草原广阔 利于发展畜牧业 牧业和畜产品 加工业为主 人口 稀少
第一节 东亚与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
东亚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80º E-140º E,20º N-50º N 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二、东亚的范围
1、 临海国:
2、内陆国:
中国 蒙古 朝鲜
3、半岛国: 韩国 4、岛 国:
日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中国 北京
蒙古
结合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工业特点,分析日本 工业发展的制约或不利条件? 不利条件: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原料、燃料靠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国土面积狭小,制约工业在地域上的扩展。
思考
日本为了促进和稳定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 采取了哪些措施?
发展途径: ①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燃料, 出口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②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

日本海
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
东 京
太 平 洋

潺潺的流水

海边的雪景

2005年12月上旬至1月6日,日本石川、福井、 富山、新潟、山形、秋田等日本海沿岸地区连降大雪, 造成严重雪灾。这场雪灾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导致5 79栋住宅倒塌,14条铁路线的15个区段停止运行, 138万个家庭电力中断。思考:日本海沿岸地区为什 么冬季多暴雪?
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 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 水; (2)河流: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 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 的水能资源。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 差大,水能丰富。 (3)植被与含沙量: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 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 含沙量小。
日本虽然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木材确大量从 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和北美等地区进口。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 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原料进口国。
原料 国产% 进口% 99.7 石油 94.3 天然气 90.9 煤炭 99.8 铁矿石 100 棉花
原料来源 石油: 西亚、东南亚 煤炭: 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石: 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 中国、美国
日本的渔业
日本渔业发达, 北海道附近海域, 是寒暖流交汇的地 方,为世界著名的 大渔场----北海道渔 场。日本的鱼的捕 捞量名列世界第一。
北海道
(二)以工业为主
1、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 较高的科技水平、便利的海运条件 不利条件:工业原料、能源贫乏,国 内市场狭小
2、工业布局特点 主要分布在 太平洋 沿岸和 濑户内海 沿 临海 型布局。 岸的“三湾一海”地带,多属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原因:原料输入和产品的输出要靠优良的港湾 和便利的海洋运输。因此能节省运费,降低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 名古屋 京滨 濑户内 阪神 北九州
日 本 地 形
关东平原 富士山
地形剖面图
富 士 山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剖面线
北纬36度 在日本的地形”图上, 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地震频繁的国家
日本是个“地震国”,历史上较大的地震有2000多
次,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一天平均4~5 次。地震对日本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பைடு நூலகம்朝鲜
韩国
蒙 日本古 朝鲜
乌兰巴托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三、地形河流
分析东亚的地势特点、海岸线的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
2、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1)日本群岛 东亚最大的群岛 (2)朝鲜半岛 东亚最大的半岛 (3)台湾岛 中国第一大岛 3、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 上河流短促,水力丰富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裂开的公路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倾倒的房屋
思考: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读右图,说明 日本为什么多 山、多火山和 地震?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受太平洋 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稳定, 多火山和地震。



动 (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日本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太 平 洋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世界地区的划分 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 素,人们将世界分为东亚、东南亚、 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 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 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 洲13个地区。

⑥ ⑦ ⑤ ④

⑽ ① ② ⑿ ⑾

⒀ 东亚 , 2 东南亚 , 3 南亚 , 4 中亚 , 1 西亚 , 6 北非 , 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5 , 欧洲东部和北亚 北美 , 8 欧洲西部 , 9 , 10 11 拉丁美洲 ,12 大洋洲 , 13 南极洲 。
日本所在区域
熔岩
日本多地震,日本人民如何预防或减 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1)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预报准确性。 (2)日本住房: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 材料,现代建筑增加抗震设施。 (3)加强全民抗震教育,增强人民求生能力。
(3)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 横滨、神户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日本海
朝鲜:
韩国: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
各国经 济特点
进出口贸易发达
蒙古: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日本: 中国:
现代工业发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迅速发展
小结:东亚的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地 势 主要 地形 河流 气候 社会经济特征 人口 地质 密度 小 工业 农业
大陆 西部
大陆 东部

A
东京
C B D
E
横滨 太平洋
濑户内海
神户
富士山
3、季风气候
日 本
(1)有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界 线约为400N)
拿东京与亚洲同纬的北京相比得出结论
最冷月均 最热月均 北京 具有海洋性特征的季风气候:冬季较为温 温 温 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且季节 3.7 25.1 东京 1610毫米
(除蒙古共和国之外)
2、人种:黄种人为主 3、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4、经济:
东部沿海 气候温暖湿润,平原较广,耕地也
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世界水稻、 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交 通便利、科技发达、工业发达。
西部内陆 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
人口稀少;草原广阔,畜牧业和畜产 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经济 水平低。
相扑是一种在日本受欢迎的摔跤运动。相扑在日 本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京剧。是日本的国粹。
三、发达的经济 经济发达(GDP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一)农业 农业不占主 要地位
日本由于土地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地块小, 且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农业普遍采用小型机械,精 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单位面积产 量比较高。 平原地区多种植水稻(水稻产量基本达到自给), 丘陵地区多栽培蔬菜,果树、茶和桑等种植业。但还 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