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_材料作文_新材料作文审题10例

合集下载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单则材料型(精简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单则材料型(精简版)

• 写作指导: • [立意分析]这是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故事中有三种动物: 旁观者、其他青蛙、聋的青蛙。旁观者说了一些消极的话, 其他青蛙听了旁观者消极的话而放弃攀爬,结果没成功; 聋的青蛙没听到消极的话而不受影响,经过努力,结果到 达顶峰,取得胜利。失败与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听信旁 人的话,得出的一个启示:如何看待旁人的话。 • 我们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消极、悲观看问题的人,因为 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最美好的梦想与希望!总是记住你听 到的充满力量的话语,因为所有你听到的或读到的话语都 会影响你的行为。所以,总是要保持积极、乐观!而且, 最重要的是:当有人告诉你,你的梦想不可能成真时,你 要变成“聋子”,对此充耳不闻!要总是想着:我一定能 做到!
审题分析:
写作指导: 【材料解读】 生——抱怨生活的压力和功课的负荷 师——设喻开导:目的是喝水(此为本),却刻意选精美 的杯子(此为末)老师说的话为关键。 【立意示例】 从老师说的话的意思,便可确定观点。注意:一定要从材 料引发思考! 本末不能倒置/要分清主次;内容重于形式;不要被生活 “绑架”;坚守本心,不为物质所累/让生活还原本质/摒 弃外物,固守本真/固守精神家园
例4:一群大学生向教授抱怨生活的压力和
功课的负荷。教授取出了许多个不同质地、 不同形状的杯子,让他们自己倒水喝。精美 的杯子被取一空。这时,教授说:“你们选 杯子的目的是喝水,为什么还要刻意选精美 的?你们喝的是水,却执意要选美的杯子, 甚至在选不上好的杯子时,心生怨意。”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 (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பைடு நூலகம்
过程分析 材料中的人、事、物: ①中国留学生 ②老板汉斯③从逃 票找不到工作到模范市民

【高考写作】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提示及参考标题

【高考写作】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提示及参考标题

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提示及参考标题0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0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0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高考作文素材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九篇】

高考作文素材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九篇】

【导语】寒窗苦读⼗余载,今朝会考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平⽓和信⼼⾜,过关斩将如流⽔;细⼼⽤⼼加耐⼼,⾼考定会获成功。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考作⽂素材审题⽴意分析及参考例⽂【九篇】》供您查阅。

⼀、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体可以归为三类,寓⾔类(包括寓⾔故事、寓⾔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字)、名⾔类(包括名⼈之名⾔、领导之名⾔等以说理为⽬的的警⾔类⽂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活的表述性⽂字)。

③审导思。

这些⽂字引导你思考的⽅向。

如“有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

”“请就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部分,它⼀般要明确题⽬或话题,如“请就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等指导⽴意取向的⽂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度、明确⽴意,⾃选⽂体,⾃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审题⽴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的,从不同的⾓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趴在鱼缸⾥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样呼吸⾃由的空⽓了。

”鲥鱼奄奄⼀息:“虽然我的⽣命短暂,但我⾄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湖光。

高考作文预测审题立意经典解读10例_作文3000字_高考作文预测_

高考作文预测审题立意经典解读10例_作文3000字_高考作文预测_

高考作文预测审题立意经典解读10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

(60分)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

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

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

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

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

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

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

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热情是不够,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秃鹫的角度:引导别人要根据其实际进行。

不切实际的鼓动会酿成悲剧。

狂躁的激情要不得。

不要等悲剧发生了才反思。

及时总结教训。

女巫的角度:不能偏听偏信,要有自知之明。

认清自己。

抵达目标、实现理想,光有头脑中的热情、胆量和勇气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还得从脚下的事情做起,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努力锻炼“腿部肌肉”,不断提高自己跨越障碍、战胜困难的能力和水平。

注重平时的锻炼积累,才能跨越障碍,取得成功。

2、请以“花开有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不得套作或抄袭。

【文题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花开有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

这里的“花”可以喻指理想、亲情、友情、爱情等像花一样美丽芬芳的美好事物;“开”则是指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追求、探寻;“有声”既可以指“追求、探寻”的美好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最终美好的结果。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特殊的树枝筑巢。

这种被称为“铁树”的树枝不但十分坚硬,而且还生长着许多刺,使得雕巢能够牢固地建在峡谷的悬崖上,巢建好后,雌雕还要在上面铺上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扎伤。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1】秋天,不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也不像夏天那样生机盎然,更不像冬天那样粉妆玉砌,但是也有她独特的美。

秋姑娘挎着五彩缤纷的化妆盒,来到了田野里。

一阵风吹过,稻子此起彼伏地摇动起来,跳起了金黄的波浪舞,稻穗沉沉的低下了头,正笑眯眯地对秋姑娘说:今年真是个大丰收年呀;秋姑娘来到玉米地里,她给玉米换了身金装,玉米高兴地把长长的水袖挥舞在空中,亭亭玉立迎风微笑;秋姑娘来在大豆地里,她给大豆抹上绿油油的水粉,大豆开心的笑鼓了肚子,有几粒种子扑通直蹦向泥土,在土里开始生根发芽呢;秋姑娘又来到高梁地里,高梁们马上换上火红的外套,羞答答地垂下头,那些饱满的硕果里,却掩藏不住丰收的喜悦。

秋姑娘来到果园,她给桔子涂上了黄澄澄的水粉,桔子便熟透了,挂在树上像一盏盏小灯笼,照着小蝴蝶回家的路;她给石榴换上红通通的纱巾,石榴兴奋地把肚子撑破了,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儿,让人垂涎三尺;她给梨儿织出金黄的礼服,梨儿赶紧穿上新衣,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宝葫芦……秋姑娘来到树林,告诉树叶宝宝,你们的树妈妈要过冬了,快下来吧!树叶宝宝不肯下来,想为妈妈尽最后一份孝心,但是,他们坚持不住,仍然飘飘扬扬的落了下来,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又像一只只受伤的小鸟,他们盘旋着,向妈妈留下安慰的话话:明天春天,我们一定会再来看你。

妈妈含着泪水,微笑着点点头,心里感叹着:孩子们,你们长大了,但愿你们过得更好!秋天是一个收获的美丽季节,我喜欢粉红的石榴;金黄的稻子;飘飞的叶;怒放的秋菊,我喜欢美丽的秋天,我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收获了许多许多!冬天已经过来了,我期待着明年另一个收获的季节!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2】秋天,你有着美丽的景色。

还带给我们香甜的果实。

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果园里,那沁人心脾的味道扑鼻而来。

红彤彤的苹果像小姑娘的脸蛋儿,红扑扑的。

一串串紫的发亮像美丽的宝石的葡萄,也长成了香甜的果实。

还有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精选30题_作文3000字_材料作文_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精选30题_作文3000字_材料作文_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精选30题材料审题立意训练精选30题1、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

有位哲人看到了说:“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要求:分析、理解材料寓意,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所给材料是寄寓性材料,寓意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必须透过文字表面,挖掘其深层内涵,方能捕捉材料中心。

“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否定了“殒落”而肯定了“凯旋”。

哲人否定黄叶因死亡而落下,而肯定它是胜利者的归宿。

它落到树根化为另一种生命的营养,再去滋润一种新的生命。

落叶的殒落,只是生命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因此,哲人不认为落叶是殒落,而是胜利的回归。

参考命题:《“落叶”是值得赞美的》《奉献--永恒的美德》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裙子成了废品。

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

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故事型材料。

(一)切题:1.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2.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3.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二)符合题意:1.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2.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3.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三)基本符合题意:1.创新塑造成功。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四)离题,如“潮流往往是偶然的创作”“我们不应盲目追求潮流”等。

3、阅读下面一篇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说树龄有400多年。

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摧残,曾14次被闪电击中,然而却顽强地成了一棵巨树。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单则材料型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单则材料型

例3: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 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 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 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 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 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审题分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 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 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 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 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 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 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过程分析 材料中的人、事、物: ①老人②年轻人③胡杨树
• 从涉及到的人、事、物得出的立意: • ①老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 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 ②年轻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 关爱者的一生。 • ③胡杨树: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 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有的材料提到的不只一个人 或一件事,而往往牵涉到不少的 人和事。那我们应该通过些什么 方法去审题呢?
审题分析:
这则材料是借助对农夫这个艺术形象的揶揄来达 到教育人的目的的,是贬性材料。它告诉人们这 样一个道理:贪婪要不得。这是材料的基本点, 利用它,论题又可以如此确立:小议贪婪的危害 性。 此外,从农夫不听别人劝阻的角度,又可提取出 “不听正确意见”这个意义点。据此,论题又可 以这样确立:不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必将一事无 成。 但万万不能大谈特谈农夫如何善于“替他人着想” 的可贵品质。如那样,不仅背离了材料的情感性 质,也违背了出题者命题的意图。
三、抓关键 (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关 键句,比如议论句等)
例4: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 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天使可怜农夫 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往前跑一 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 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 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 人告诉他,你到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 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 地。最后,他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 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 去了一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例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例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例文(人教版高三)第一节:审题立意的原则与方法【考点解说】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既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一.【审题的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注意: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典型引路】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
构思提示 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 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 到别人的长处”; 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 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 联系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世事无绝 对”; 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 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 挑战”; 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长处” “不要小看他人”等。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
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 当的方法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10、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 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 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 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 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 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 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 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 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 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4﹑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 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 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 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 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 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 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 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 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 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 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 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 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 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 “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 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 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 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 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 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 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 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 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 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 大衣裹得愈紧。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拮走出来,对 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 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 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 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 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 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 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 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 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 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 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 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 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 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 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哪些角度较好,哪些属于符合 题意的呢? 构思提示: “花园照旧荒芜着”的原因是什么? 切合题意: “空谈不如实干”、 “行动胜于空谈”、 “临渊漾鱼,不如退而结网”等
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



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 要进行创新” “要批判地继承” “经验主义要不 得”等; 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 “要进行创新”等; 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 验与创新 ﹑守旧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 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 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 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 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 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 青蛙反击说:“正 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 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 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 呢?!”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 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 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另一个人说:“我表示同意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 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不然。你的话错了。我赞成B君的 意见。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辩论着,还引了许多例 子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 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 谩骂……而且扭打了。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提示】

写作时要注间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领会材料精神。不仅要诠释 “友善”的重要性,还要拿它与“愤怒”“暴 力”作比较。

第二,可以小处着笔,善待身边的每一个
人 也可以大处着眼,谈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 民族之间的友善相待,不要战争,不要恐怖等 等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新材料作文 审题训练10题
1﹑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 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 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 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 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 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 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 在了野草丛中。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 美丽的池子干得见底了。美丽的花木枯萎尽了。玫 瑰死了,夜莺好久没有飞来了。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 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 有一天,忽然 有几个人到园里来。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个 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几乎要痛哭了。一个叹 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 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大家努力 把它整理好。”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芜的花园的 方法。 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砍除掉,然后才 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个人说:“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 砍除恶草和荆棘,因为——”



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 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 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 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 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 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 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 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 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弓为什么会断?原因在于猎人完全根据个人 喜好、过分看中了弓的外表。
参考立意: ①人们往往凭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判断或行动, 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②重外表而轻内在,将会贻害无穷; ③任何事物都会有残缺,不必事事苛求完美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 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 《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 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 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 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 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 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 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 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