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米快速跑》的设计和说明 教学设计
一年级《快速跑30米快速跑》教案、教学设计

5.预习新课:布置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了解即将学习的运动项目,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同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作业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3.家长互动: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快速跑练习,让家长参与孩子的运动过程,共同体验运动的快乐。
-作业目的: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运动环境。
4.心得分享:学生需在课后撰写一篇关于30米快速跑学习心得的文章,内容可以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等。
(4)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运动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快速跑的兴趣。
2.价值观:
(1)培养学生遵守运动规则、尊重对手、团结互助的道德品质。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结果,学会在成功与失败中成长,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冲刺阶段的全力发挥:在冲刺阶段,学生需要全力以赴,发挥出最大的速度。
-重难点解析:冲刺阶段学生可能会因为体力不支或技术动作不到位而影响速度,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和冲刺技巧练习。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如“小兔子快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比赛:开展小组接力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提高运动水平,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0米快速跑体育教案

30米快速跑体育教案教案:30米快速跑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规范的起跑姿势和跑姿;2.学生能够跑出自己最快的速度;3.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自己的跑姿。
教学准备:1.平坦的操场或运动场地;2.标记好的30米跑道;3.起跑线和终点线。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2.让学生回顾起跑姿势和跑姿的基本知识;3.提问学生是否了解30米快速跑在田径比赛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示范动作(10分钟)1.教师向学生示范正确的起跑姿势和跑姿;2.强调重心前移,臂臀协调,膝部高抬等要点;3.示范完毕后,教师请学生观察,同时注意导致起跑姿势和跑姿错误的常见问题。
第三步:练习起跑姿势(15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起跑姿势,进行实际模仿练习;2.教师逐个观察学生的起跑姿势,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3.练习时间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
第四步:练习跑姿(15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跑姿,进行实际模仿练习;2.教师逐个观察学生的跑姿,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3.练习时间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跑姿。
第五步:跑步训练(30分钟)1.让学生在指定的30米跑道上进行多次跑步训练;2.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进行跑步,同时注意保持正确的起跑姿势和跑姿;3.教师在终点线处观察学生的跑姿,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评价;4.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逐步调整自己的跑姿和起跑姿势,力求跑出更好的成绩。
第六步: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2.让学生总结起跑姿势和跑姿的要点,并进行讲解;3.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扩展:1.可以安排学生之间进行比赛,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2.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田径比赛的视频,了解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起跑姿势和跑姿,并进行分析比较。
注意事项:1.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确保安全措施到位;2.在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3.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训练和指导。
二年级体育课30米快速跑教案

二年级体育课30米快速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快速跑的姿势及要领。
2.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
3.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二、教学重点:1.掌握快速跑的姿势及要领。
2.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1.改正运动员跑步时低头、握拳等姿势错误。
2.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四、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标准的30米白线。
2.运动场地以草坪为宜。
3.各班级的学生都要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五、教学过程:1.前热身(1)课程内容引导:教师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用简单易操作的节奏让学生先做一些舒展运动方法,如踢腿、曲项、搓手等。
(2)基本任务:通过前热身运动增强学生的身体柔韧性,预防运动伤害,提高参与二年级体育课30米快速跑的意愿。
2.主要活动(1)基本任务: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快速跑的姿势和方法。
具体方法为老师演示正确的姿势和路线,并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动作。
比如,“头要抬起来看前方,不要低头看地面;双臂要自然伸出、自然摆动;双手不要握拳,要开放,手指轻轻合上;肩部要放松即自然下沉;腰部由自然站立而不是弯腰;脚步位置要扎实,脚步先落地,足弓着地,肿胀运动弹出即可。
”(2)基本任务:掌握快速跑的竞赛要领。
学生做出备与运动员的动作,微弯曲膝盖和仰起头,准备好起跑,当听到"跑"就急速奔跑,头不低,自然呼吸,眼睛盯着终点,腿部迅速转换,追求最高的速度。
经过终点之后,学生要迅速减速,并不要停顿。
3.活动时机学生可以按照一中学年级进行小组、班级或全校范围的活动,比如:小组内进行两组或三组的竞争,要求学生跑三次,通过平均时间来确定最终的赢家。
整个课程掌握时间在40分钟至50分钟之间,这个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和疲劳程度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六、教学评价应让学生们健康参与,奋发向前。
老师要随时和学生进行的沟通和交流,对于竞速活动的表现要不断给予鼓励,比如每次完成任务之后进行“高地位”的表扬,让学生们在自信的基础上不断的学习和突破自我。
30米快速跑教案

30米快速跑教案教案:30米快速跑训练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3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起跑姿势、饶弯道技巧、终点冲刺等技术动作。
3.学生能够通过30米快速跑的训练提高自身的速度和爆发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起跑姿势。
2.学生正确使用饶弯道技巧。
3.学生正确掌握终点冲刺技巧。
三、教学准备1.室外运动场地或者室内跑道。
2.计时器或者手表。
3.跑道标线。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回想并叙述一下上次学习的3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和重点。
2.引入本课新内容:本次将重点学习起跑姿势、饶弯道和终点冲刺。
步骤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起跑姿势:a.双脚并拢,脚尖用力朝前。
b.整个身体放松,背部略微前倾,保持重心稳定。
c.大腿和小腿保持相对90度的角度。
d.手掌摊开,放在出发线后面。
2.饶弯道技巧:a.向内倾斜身体,保持重心稳定。
b.抬起膝盖,转动腰部,快速向外进入弯道。
c.弯道途中保持速度稳定,步幅适中。
3.终点冲刺技巧:a.弓步站立,准备冲刺。
b.使用力量推动地面,快速冲刺至终点。
c.保持背部挺直,双臂摆动协调。
步骤三:练习和训练(25分钟)1.学生分组,依次进行起跑姿势、饶弯道和终点冲刺的练习和训练。
2.每个组员进行3次30米快速跑训练,其他组员在场边观察并给予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实时指导和纠正错误动作。
步骤四:总结(5分钟)1.邀请学生分享课堂练习中的体验和感悟。
2.教师总结重点,提醒学生将3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运用到实践中。
3.下一堂课预告:下节课将进行30米快速跑的比赛,并进行成绩评定。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进行30米快速跑的训练。
2.学生可尝试在不同环境中进行30米快速跑,如爬坡、塑胶跑道等。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训练过程和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2.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训练效果,评估自己在技术和速度方面的提高。
二年级《快速跑30米快速跑》教案、教学设计

8.家校合作,延伸教学: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将快速跑训练延伸至家庭,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如讲述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优秀表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快速跑的兴趣。
1.针对学生运动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强化团队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接力比赛中学会协作、互相鼓励。
4.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我。
5.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什么能够跑得那么快吗?”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他们理解的快速跑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等环节。
2.强调呼吸与速度的配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跟随练习,形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正确看待比赛结果,敢于面对挫折。
5.培养学生珍惜集体荣誉,为团队的胜利而努力拼搏。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相对较弱。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在快速跑方面的技能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动作要领掌握不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性化的关注与指导。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三十米快速跑说课稿【3篇】

三十米快速跑说课稿【精选3篇】三十米快速跑说课稿【精选3篇】一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的同学,自控力量及认知力量较水平二的同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具有好动、好玩特点,但学习新学问速度快、仿照力强,同学通过以前的教学已经初步把握了跑的动作要领,已经具备了肯定快速跑的力量。
但多是仿照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同学喜爱新奇的、有肯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加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留意力不太稳定,具备肯定的探究学问、自主创新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和教法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同学知道加速跑中的快速启动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同学初步把握加速跑和加速速跑启动的`要领,10%左右的同学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启动基本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发扬同学相互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种瓜得瓜,种豆的豆”的嬉戏,让同学体会团结合作和竞争;培育同学乐观参加体育活动,自觉熬炼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采纳的教学方法有:1.示范讲解法2.嬉戏竞赛法三、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同学把握加速跑的技能,跑是比较枯燥的活动方式,为了不让同学感觉到枯燥,我在教学中实行的方法是把同学的留意力转移到嬉戏上去,让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在问题思索过程中完成练习。
四、教学过程体委整队——检查人数——支配见习生——提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1、振臂运动。
2、扩胸运动。
3、腹背运动。
4、压腿。
5、手腕脚腕。
6、高抬腿。
)1、自然跑(5分钟)蛇形慢跑(强调摆臂。
)2、预备活动热身操(6分)老师带领做,为了削减枯燥和集中留意力:我实行男生喊1—2个8拍口令,女生接3—4个8拍的口令。
在提出要求同时加入适当的语句。
使同学感觉到竞赛的味道。
3.加速跑(15分)教法:老师讲解示范并提出留意事项如下——同学练习1次——老师观看订正错误——同学练习2次——展现(每排选择两名同学进行展现。
)动作方法:站立式起跑,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将跑到终点。
30米快速跑小学体育教案

30米快速跑小学体育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30米快速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协调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30米快速跑的规则和技巧。
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30米快速跑的规则和技巧。
示范法: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和起跑技巧。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进行练习。
第二章:基本技巧训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起跑技巧。
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协调能力。
2.2 教学内容跑步姿势的训练:教授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步态。
起跑技巧的训练:教授正确的起跑姿势和起跑动作。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正确的跑步姿势和起跑技巧。
示范法: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和起跑动作。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跑步姿势和起跑技巧的练习。
第三章:速度训练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反应能力。
3.2 教学内容进行各种速度训练活动,如快速起跑、短距离冲刺等。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速度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各种速度训练活动。
第四章:协调能力训练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4.2 教学内容进行各种协调能力训练活动,如跳绳、踩踏气球等。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协调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各种协调能力训练活动。
第五章:综合训练5.1 教学目标综合提高学生的速度、协调能力和跑步技巧。
5.2 教学内容进行30米快速跑的综合训练,包括起跑、冲刺和转弯等。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综合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30米快速跑的综合训练。
第六章:比赛实践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比赛中。
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6.2 教学内容组织30米快速跑的比赛。
讲解比赛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6.3 教学方法实践法:让学生参与比赛,体验竞技乐趣。
指导法:在比赛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
第七章:体能训练7.1 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能,为30米快速跑提供体力支持。
30米快速跑教案

30米快速跑教案【篇一:二年级体育3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二年级体育3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一.基本情况:1、学情分析:本堂课的教授对象为二年级学生。
学生思维积极,活泼好动,活动能力强,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男女生人数均衡,但因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自我意识强,友好合作精神不够。
2、教材分析:本课主教材为走与跑,是基本教材i的内容。
二年级走与跑(30米快速跑)单元安排共四课次,本课是第二课次。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先尝试、教师提示、集体讨论、学生相互评价等“先学后导”、“小群体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掌握快速跑步幅大小,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体育活动之中。
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自然站立式起跑接快速跑的动作,使学生懂得自然站立式起跑脚的位置,以及听到口令迅速在窄道上快速跑的方法。
2、发展学生快速应变奔跑能力,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能互相友好相处,合作锻炼的好习惯。
4、养成讲诚信、守规则的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1、走和跑:30米快速跑2、综合:龟兔赛跑重点、难点:动作协调准确、过渡自然。
四、教学流程:课的开始,通过教师的语言,教具创设情景以歌舞形式,师生唱着《蓝精灵之歌》将学生带入快乐的森林。
然后出示《快乐的动物》一幅图画,让学生寻找各种动物,并请学生扮演各种动物,吸引学生进入角色,学生由感知——思维——创想模仿动物动作的练习。
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模仿各种动物猎物前的休闲的动作和听到哨声紧急奔跑练习。
通过观察了解学生跑的能力。
教师稍作小结后,师生共同分析动物猎物起跑和人的站、蹲起跑动作的不同,导引本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儿歌的形式师生共同边念边练,互相合作喊口令进行站立式起跑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学。
在学生基本能做到自然前后开立动作后,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设计三、四种动物奔跑活动的场景。
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能力自由选择,进行小组合作练习,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游戏追逐跑的练习,让奔跑能力强的排前面,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练习,提高学生的奔跑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米快速跑》的设计和说明
设计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水平二)三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活泼中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全面的身体素质。
教材分析:
跑是儿童游戏、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
快速跑是一项典型且普遍的跑的运动项目,是水平二的教学内容之一。
30米快速跑对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及快速奔跑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练,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让学生在奔跑中体验跑的正确动作。
本次课为《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安排第3次课。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二)三年级学生。
他们模仿性强,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接受能力快,集体荣誉感强。
30米快速跑比较枯燥,教学过程中,我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采用游戏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乐而不疲,变枯燥为趣味,进而在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达到对快速跑动作要领的掌握,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
教学特色:
一是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确保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二是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充分活动、动体动脑、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是将课堂常规和身体素质练习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