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
三大类岩石的辨别方法

三大类岩石的辨别方法
岩石是地球表面的基础构成物质,它们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因此有着不同的特征。
常见的岩石可以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下面介绍一些辨别这三类岩石的方法。
火成岩的辨别方法:
1. 细看火山岩:火山岩通常是灰色、黑色或棕色,表面不光滑,带有许多小孔。
这是因为火山岩在喷发时,热气和气泡产生了这些孔洞。
2. 测量硬度:火成岩通常非常坚硬,可以用钢钻或切割机切割。
这是因为火成岩是从地壳深处升华出来,冷却形成的。
3. 观察颜色:火成岩的颜色通常比较暗淡,但也有很多种颜色。
常见的颜色有灰色、棕色、黑色、绿色和红色。
沉积岩的辨别方法:
1. 观察颗粒: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形成的,因此它们通常是由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的。
如果颗粒比较大,那么这种岩石就叫砾岩,如果颗粒比较小,那么这种岩石就叫泥岩。
2. 检查质地:沉积岩的质地通常比较软,可以用指甲刮掉表面的一层。
3. 辨别化石:沉积岩中有时会保存下古代生物的化石,这是非常明显的特征。
变质岩的辨别方法:
1. 检查花岗岩的形态:花岗岩是一种变质岩,通常具有平行的
线条和角度,这是由于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力的影响。
2. 观察颜色:变质岩的颜色通常比较深,但也有很多种颜色。
常见的颜色有灰色、棕色、黑色、绿色和红色。
3. 测量硬度:变质岩的硬度通常比较高,可以用钢钻或切割机切割。
这是由于变质岩在地下受到了极高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其主要识别标志有。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
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点: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
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
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
野外三大类岩石简单识别

野外三大类岩石简单识别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

一、沉积岩沉积岩最大的特征是成层性,垂直层的方向,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和颜色都有差异,由此可以将层理与节理、劈理相区别。
沉积岩层厚划分块状层>100cm厚层100—50cm中厚层50—10cm薄层10—1cm页片层1—0.1cm显微层<0.1cm(一)陆源碎屑岩陆源碎屑岩主要由陆地岩石风化、剥蚀产生的各种碎屑物组成。
可以在陆地沉积,也可以在海里沉积。
按它们颗粒粗细不同又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岩。
1.砾岩砾岩由50%以上直径大于2㎜的颗粒碎屑组成的岩石。
砾岩分为漂砾[>256毫米(28)]砾岩、大砾[64(26)~256(28)毫米]砾岩、卵石[4(22)~64(26)毫米]砾岩和细砾[2(21)~4(22)毫米]。
砾岩可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
底砾岩位于构造层位的底部,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代表了一定地质时期的沉积间断。
如姑山地区象山群底砾岩,为燕山期构造层和印支期构造层的不整合接触带。
层间砾岩整合地产于地层内部,不代表任何侵蚀间断。
如白垩系上统南宣组、赤山组中的砾岩。
砾岩与角砾岩的区别:由滚圆度较好的砾石、卵石胶结而成的成为砾岩;由带棱角的角砾石、碎石胶结而成的成为角砾岩。
从成因上来看,砾石、卵石是经过水流搬运的,所以砾岩为沉积成因;而角砾是未经搬运的,所以角砾岩为构造成因,常位于断层带。
砾卵石与碎石的区别:砾卵石是水流搬运的产物,有一定的磨园度,是冲积物,产于河床上;碎石是风化崩塌坠落产物,棱角分明,是坡积物,产于山坡和岗地上。
2.砂岩碎屑颗粒直径为2—0.004mm的碎屑岩为砂岩。
按成分,砂岩还可分为石英砂岩(石英含量超过90%)、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含量超过25%)、岩屑砂岩(岩屑含量超过25%)等。
石英砂岩:碎屑物质中90%以上为单晶石英,有少数燧石和硅质岩屑等,胶结物常为硅质,粒状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颜色常为灰白色。
需经长途搬运,才会风选如此好,为滨海或浅海沉积相。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一、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岩浆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一般遵循从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到最后综合分析定名的步骤。
(一)颜色的观察岩石的颜色是指岩石总体的颜色,它是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对含量的反映。
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含量逐渐减少,其颜色也相应地由深变浅。
一般超基性岩常呈黑色,黑绿色基性岩常呈灰黑色、灰绿色中性岩常呈灰、暗灰或灰白色酸性岩常呈灰白,肉红色等。
因此,根据岩石的颜色可以初步确定岩石的类别。
(二)结构、构造的观察结构、构造是成岩环境的反映。
一般说,具中、粗粒结构,等粒结构以及似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深成岩具细粒,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浅成岩具隐晶质、玻璃质结构者多属于喷出岩。
玻璃质与隐晶质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具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或酷似炉渣后者断口粗糙不平。
浅成岩与喷出岩均可具斑状结构,其区别在于前者的基质多为细粒,显晶质矿物,斑晶较粗大后者的基质多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斑晶粒度较细。
块状构造多属于深成岩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多属于喷出岩。
因此,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可以大致确定岩石的产状。
(三)矿物成分的观察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主要的依据,对于具显晶质结构的岩石需要全面鉴定其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并且估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百分比含量。
在观察矿物成分时,应首先鉴定指示矿物,然后鉴定长石类矿物和其他暗色矿物。
鉴定指示矿物时,石英含量较多者属于酸性岩,橄榄石较多者属于超基性岩,少含或不含指示矿物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
鉴定长石类矿物时,先观察岩石中有无长石,不含长石者属于超基性岩如含长石,则要进一步区分长石种类并估计其相对含量。
一般说,以正长石为主要且含较多石英者属于酸性岩以斜长石为主,不含或极少含石英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这时需根据其暗色矿物再定岩类。
在暗色矿物含量较多的岩石中,需具体鉴定出矿物名称。
以橄榄石为主者属于超基性岩以辉石为主者属于基性岩以角闪石为主者属于中性岩以黑云母为主者属于酸性岩。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
鉴别岩石的方法

鉴别岩石的方法鉴别岩石的方法一、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是岩石鉴定的最重要的方法,尤其是结构性岩石,有些岩石的形态特征可以直接鉴定,有些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才能鉴定。
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岩石的形状、表面结构、特征结构以及细节结构来鉴定岩石。
1、形状:根据岩石的形状可以进行粗略的鉴定,比如砂岩的形状是锥形,砾岩的形状是椭圆形,火山岩的形状是椭圆形或圆柱形,玄武岩的形状是长方形等。
2、表面结构:可以根据岩石的表面结构来鉴定岩石,比如砂岩的表面结构是粗糙的,砾岩的表面结构是平滑的,火山岩的表面结构是光滑的,玄武岩的表面结构是棱角分明的等。
3、特征结构:根据岩石的特征结构可以鉴定岩石。
比如砂岩的特征结构是颗粒状,砾岩的特征结构是石榴石型结构,火山岩的特征结构是熔渣形状,玄武岩的特征结构是边界正切的等。
4、细节结构:根据岩石的细节结构可以鉴定岩石。
比如砂岩细节结构是棱角状,砾岩细节结构是石榴石型,火山岩细节结构是晶体状,玄武岩细节结构是花岗岩型等。
二、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另一种岩石鉴定的方法,可以根据岩石的重量、质地、磁性、晶体结构、光学等来鉴定岩石。
1、重量:根据岩石的重量可以粗略地判断岩石的种类,比如砂岩较轻,砾岩较重,火山岩较重,玄武岩较重等。
2、质地:可以根据岩石的质地来鉴定岩石,比如砂岩的质地是粗糙的,砾岩的质地是柔软的,火山岩的质地是坚硬的,玄武岩的质地是柔软的等。
3、磁性:可以根据岩石的磁性来鉴定岩石,比如砂岩不吸磁,砾岩可以吸磁,火山岩吸磁性比较弱,玄武岩可以吸磁等。
4、晶体结构:可以根据岩石的晶体结构来鉴定岩石,比如砂岩的晶体结构是粗糙的,砾岩的晶体结构是柔软的,火山岩的晶体结构是坚硬的,玄武岩的晶体结构是柔软的等。
5、光学:根据岩石的光学特性可以进行鉴定,比如砂岩的光学特性是淡黄色,砾岩的光学特性是淡绿色,火山岩的光学特性是淡蓝色,玄武岩的光学特性是淡黑色等。
三、化学性质1、有机物:可以根据岩石中有机物的含量来鉴定岩石,比如砂岩中的有机物含量较低,砾岩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火山岩中的有机物含量中等,玄武岩中的有机物含量较低等。
(整理)岩土的野外鉴别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4、硬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5、软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L
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若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
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则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
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
砂土的野外鉴别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
一、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
岩浆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一般遵循从颜色, 结构构造, 矿物成分到最后综合分析定名的步骤。
(一)颜色的观察
岩石的颜色是指岩石总体的颜色,它是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对含量的反映。
在岩浆岩中, 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含量逐渐减少, 其颜色也相应地由深变浅。
一般超基性岩常呈黑色,黑绿色基性岩常呈灰黑色、灰绿色中性岩常呈灰、暗灰或灰白色酸性岩常呈灰白, 肉红色等。
因此, 根据岩石的颜色可以初步确定岩石的类别。
(二)结构、构造的观察
结构、构造是成岩环境的反映。
一般说, 具中、粗粒结构, 等粒结构以及似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深成岩具细粒, 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浅成岩具隐晶质、玻璃质结构者多属于喷出岩。
玻璃质与隐晶质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具玻璃光泽, 贝壳状断口或酷似炉渣后者断口粗糙不平。
浅成岩与喷出岩均可具斑状结构, 其区别在于前者的基质多为细粒, 显晶质矿物, 斑晶较粗大后者的基质多为隐晶质或玻璃质, 斑晶粒度较细。
块状构造多属于深成岩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流纹构造多属于喷出岩。
因此, 根据岩石的结构, 构造可以大致确定岩石的产状。
(三)矿物成分的观察
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主要的依据, 对于具显晶质结构的岩石需要全面鉴定其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 并且估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百分比含量。
在观察矿物成分时, 应首先鉴定指示矿物, 然后鉴定长石类矿物和其他暗色矿物。
鉴定指示矿物时, 石英含量较多者属于酸性岩, 橄榄石较多者属于超基性岩, 少含或不含指示矿物者属于
中性岩或基性岩。
鉴定长石类矿物时, 先观察岩石中有无长石, 不含长石者属于超基性岩如含长石, 则要进一步区分长石种
类并估计其相对含量。
一般说, 以正长石为主要且含较多石英者属于酸性岩以斜长石为主, 不含或极少含石英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 这时需根据其暗色矿物再定岩类。
在暗色矿物含量较多的岩石中,需具体鉴定出矿物名称。
以橄榄石为主者属于超基性岩以辉石为主者属于基性岩以角闪石为主者属于中性岩以黑云母为主者属于酸性岩。
对于隐晶质, 玻璃质结构的岩石,由于肉眼难于辨认其成分, 一般只根据其颜色和结构特征大体定名。
如有斑晶, 则需鉴定斑晶矿物。
一般说, 斑晶以正长石、石英为主者属于酸性岩
以角闪石、斜长石为主者属于中性岩以辉石, 橄榄石为主者属于基性岩。
目估矿物含量是岩石定名的重要依据。
通常目估含量是采用多次在相当平面范围内估计主要矿物所含量占面积的百分比, 然后取其平均值。
(四)综合分析定名
根据观察所积累的全部资料, 可对岩石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定名, 如果要求对岩石准确定名, 则需要把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
鉴定岩石时的最大错误不在于选错了名称, 而在于作了不全面和不正确的观察。
因为有了全面而正确的观察, 一旦发现定名错误, 也很容易根据记录加以更正, 反之则难以办到。
二、沉积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步骤与岩浆岩大体相同。
但是, 由于各类沉积岩的成因、矿物成分和结构不同, 因此其鉴定方法也各有区别。
(一)碎屑岩的观察和鉴定
碎屑结构是碎屑岩与其他两类沉积岩相区别的特征。
观察岩石结构, 可先鉴定碎屑物, 然后鉴定胶结物。
1. 碎屑物的观察
观察碎屑物时要注意其粒度、成分、含量、磨圆度及分选性。
根据粒度可以区别砾岩, 砂岩和粉砂岩。
对于砾岩可再根据砾石的形状进一步定名为砾岩或角砾岩。
对于砂岩可再根据粒度进一步定名为粗粒砂岩, 中粒砂岩或细粒砂岩。
碎屑物的成分分为岩屑和矿物屑两类。
砾岩的主要成分为岩屑, 应尽可能辨认出其中的主要砾石部分。
砂岩的碎屑主要为矿物碎屑长石、石英, 其次为岩屑, 根据其成分含量不同可进一步命名。
粉砂岩由于粒度细, 肉眼难于鉴定出碎屑成分, 因此主要根据粒度来定名。
2. 胶结物的观察
要注意胶结物的成分和胶结类型。
钙质胶结物颜色较浅, 遇稀盐酸起泡剧烈硅质胶结物颜色浅、硬度大、小刀刻不动铁质胶结物颜色呈红色、萦色、黄色等, 硬度较大, 泥质胶结物质地疏松。
基底胶结物含量较多, 胶结较坚固孔隙胶结与接触胶结的胶结物含量依次减少, 后者的孔隙度和渗透性很好。
(二)粘土岩的观察和鉴定
泥质结构是粘土岩与其他两类沉积岩相区别的特征。
疏松土状的为粘土;固结程度较高、不具层理构造、遇水不易变软的粘土岩为泥岩;固结成度高、具页理构造者为页岩。
页岩可再根据馄人组分的不同进一步命名。
(三)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观察和鉴定
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是本类岩石的特征。
本类岩石多为单矿岩, 所以多根据其物质成分定名。
本类岩石以碳酸盐岩分布最广, 鉴定他们主要根据与稀盐酸的反应程度和风化特征。
遇稀盐酸起泡剧烈者伪石灰岩, 起泡微弱或不起泡、表面风化呈刀砍状者为白云岩起泡棍浊并留下泥质斑点, 其风化表现呈灰黄色者为泥灰岩。
在野外对沉积岩进行观察时, 除了上述内容外, 还必须测定岩层产状, 观察层面特征、所含化石以及确定岩石形成的时代和地层名称等。
(四)沉积岩的描述
沉积岩手标本的描述顺序和内容与岩浆岩类似。
例如灰白色微带肉色。
主要矿物为石英, 粒径一毫米, 具碎屑结构。
碎屑磨圆好, 分选程度高。
岩石坚硬。
胶结物以硅质为主, 其次为铁质。
孔隙胶结, 斜层理发育。
定名为中粒石英砂岩。
三、变质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
变质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一般遵循从构造、结构、矿物成分到综合分析定名的步骤。
变质岩按构造可分成具片理构造的岩石和不具片理构造的岩石两类。
(一)具片理构造变质岩的观察和鉴定
凡是具片理构造的岩石均属于变质岩。
根据片理构造类型的不同, 可定名为板岩具板状构造、干板岩具干板状构造、片岩具片状构造和片麻岩具片麻状构造, 具条带状构造者一般可定名为混合岩。
板岩和干板岩因其矿物颗粒细而不易辨认, 故多根据颜色及成分对它进一步命名。
片岩及片麻岩因其矿物颗粒粗大具明显的变质结构,故可根据矿物成分或特征矿物对它进一步命名。
(二)不具片理构造变质岩的观察和鉴定
不具片理构造或片理构造不明显的块状变质岩, 因其有变质岩的矿物特征和结构, 故主要根据矿物成分和结构进行观察鉴定矿物成分以石英、白云母为主, 具鳞片、粒状变晶结构者为云英岩, 矿物成分以蛇纹石为主, 具鳞片、纤维状变晶结构者为蛇纹岩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具有等粒变晶结构者为大理岩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 具等粒变晶结构者为石英岩与石英砂岩, 不同处在于胶结物多已重结晶, 不易分清颗粒界限, 受外力而破碎的破裂面较平整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为主, 具粒状变晶结构者为变粒岩矿物成分以基性斜长石、辉石、石榴子石为主, 没有或基本没有含水矿物如云母、角闪石, 具粒状变晶结构为麻粒岩矿物成分以石榴子石、绿帘石、透辉石、硅灰石、石英等为主, 具粒状变晶结构者为矽卡岩; 具隐晶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者为角岩。
具碎裂构造者可根据碎裂程度进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