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4章 第3节《欧姆定律》导学案苏科版
14.3欧姆定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4.3 欧姆定律导学案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3节“欧姆定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3. 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3. 学会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应用;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充电宝,让学生思考:充电宝的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典型例题,如:“一个电阻器在电压为2V时通过的电流为1A,求该电阻器的电阻。
”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电阻的计算: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计算电阻。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3. 电阻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已知一个电阻器在电压为4V时通过的电流为2A,求该电阻器的电阻。
答案:该电阻器的电阻为2Ω。
2. 题目二:一个电阻器在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3A,若电压变为12V,求通过的电流。
答案:当电压变为12V时,通过的电流为2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019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3欧姆定律1》导学案

0.20
0.25
0. 28
课后
反思
2、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
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9所示。由图中信息可
知( )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
B.B导体的电阻为10Ω
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
D.B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则()
3.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中的快乐,感受欧姆得出欧姆定律的不易,学习科学家为科学艰苦奋斗的精神。
重点
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
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学法
指导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欧姆定律
教与学的过程
个备
课
前
导
学
欧姆定律内容:
欧姆定律公式:
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探
究
发
现
思考: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 B、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5V
C、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小D、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
4、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图13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14所示,其中电源为2节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Ω,滑
动变阻器标有“10Ω2A”字样,则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V,电流
活动14.5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探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应该用什么方法?
2、探究通过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哪个量不变?哪个量变?
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U/R2.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电阻的计算:R = U/I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阻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2. 知识讲解:介绍欧姆定律的概念,讲解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a. 一根电阻为10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5V,求电流大小。
b. 一根电阻为20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10V,求电流大小。
5. 电阻的计算: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R = U/I,并请同学们进行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电阻的计算:R = U/I七、作业设计a. 一根电阻为15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7.5V,求电流大小。
b. 一根电阻为30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15V,求电流大小。
a. 导线两端电压为10V,电流为2A。
b. 导线两端电压为5V,电流为1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欧姆定律和电阻计算的掌握程度如何?2.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最为基础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 欧姆定律学案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电流、电压、电阻间关系,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2.进一步体验用图像来说明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的方法,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3.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堂探究:活动一、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如何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控制电阻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改变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怎样知道电流和电压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设计实验电路图:2分钟6.实物连接注意事项:a.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
b.滑动变阻器应遵守_____________的原则,滑片P处于阻值______位置。
c.在不知道电流,电压大小的情况下,电流表和电压表应选择______量程,使电流从____接线柱流入,_____接线柱流出。
7.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8.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中。
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像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以及I-U 图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的关系?1.如何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改变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怎样知道电流和电压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设计实验电路图:1分钟6.根据电路图,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 第三节 欧姆定律教案 苏科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
2、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同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4、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
2、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三、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讲解、讨论、思考、练习、启发等
四、教具准备: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
五、教学过程:
3
讨论与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答题
学生分组展开
讨论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完成练习
布置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
2、完成《课课练》;
3、做好预习。
板书设计第三节欧姆定律
一、实验
二、欧姆定律
1、内容
2、公式
教学后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3欧姆定律》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3欧姆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146c39a76e58fafbb00311.png)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对《欧姆定律》部分进行交流分析,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PPT :一、地位和作用) 1、承上启下(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处于电学的核心位置。
结合前两节电阻知识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电学的三大基本量“电流”、“电压”和“电阻”,但还是单独的、隔离的,迫切的想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于是本章关键部分应需而出,满足了学生探究知识的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电功、电能、家庭电路、电磁联系等电学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进入高中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交变电流等内容作铺垫。
)2、感性 理性(学生对电路规律的认识经过了从定性到定量,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从粗放型变为精确型,思维也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探究和创造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
最终通过运用规律创造出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电学器件,使学生能在经历完整探究历程的基础上欣赏自己创造性的成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PPT :二、学生认知特点分析) 具备一定的基础电学知识; 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 形象思维为主,摆脱不了具体经验; 归纳总结能力不强.(PPT :三、相关考试内容及要求)(PPT:四、具体章节分析和建议)14.1电阻(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电阻。
知道电阻的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初步了解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的电学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从中认识导体能够导电同时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性质。
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提高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能认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体会物理知识本身多样统一美的美学特征。
(2)重难点对应教学建议:教学重难点:导体电阻概念的得出(“电阻”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参中也提到“《物理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即允许学生对此概念的表述不完整、不严密,因而教材也没有对电阻下严格的定义,此处只要求学生在应用中初步理解电阻的含义”。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物理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导学案

一、课标导读
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学会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并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二、问题导思
1、如何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
2、如何用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推导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例题导练
1、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2、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12V,L1电阻是8Ω,L2两端的电压是4V,则L1中的电流是____ A。
3、把电阻R1 =3Ω、R2 = 6Ω接入同一电路,关于它们的总电阻值,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A.9Ω B.2Ω C.9Ω或2Ω D.3Ω。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4.3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3 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第14章第三节欧姆定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欧姆定律的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利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路图、电阻、电压源、电流表。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路图,电路中有一个电阻、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表。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当改变电阻的大小时,电流表的读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2. 讲解欧姆定律: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和推导过程。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例题,引导学生跟学,并解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欧姆定律的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计算等。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I = U/R应用: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公式描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答案:欧姆定律指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I = U/R。
电路图:电压源:6V电阻1:2Ω电阻2:3Ω电流表:串联在电阻1和电阻2之间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1 + R2 = 2Ω + 3Ω = 5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1、了解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学习并学会如何寻找各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
3、进一步认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学会从实验中进行科学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如何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累设计实验 一、导入新课
观看演示实验,思考为何电流变化? 二、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
一: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
、此实验中,应保持导体 不变,改变导体 ,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 2、实验步骤:
(实验注意:实验前,开关S 处于断开状态,变阻器的滑片P 处于变阻器的阻值最大..
处。
) 电阻R 一定时,闭合开关S 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读出每次加在电阻R 两端上的电压及通过电阻R 的电流,并记录
由表格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I-U 图像。
结论:
二: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 闭合开关 S 后,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倍变化,如 5Ω、10Ω、15Ω等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R 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把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里。
电阻R 两
电阻(Ω)
电流(A )
电阻一定 R=10Ω
实验序号
电压(V ) 电
流
(A )
1 ② 1.5 ③
2 ④
2.5
U=1.5v
5 10
15
结论: 三、归纳总结:
导体中的电流与 ,这个规律就是著名的 。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其中 为导体的两端电压; 为通过导体的电流; 导体的电阻,单位关系是 。
四、当堂训练
1、图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2、小明同学用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在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最左端、最右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6V ,现将10Ω换成1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来进行研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R 1/Ω I/A 1
3
0.5
A
B
C
D
I /A
U /V
0 I /A
U /V
I /A
U /V
I /A U /V
滑动变阻器R2的金属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下表;然
后,他又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直接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分析表中的
数据可知:
电流与电阻(填“成”或“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填“相
符”或“不符”),其原因是。
4、图中,能正确描述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5、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_________与_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____成反比。
公式为____________。
6、家用手电筒一般用两节干电池,所以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如果灯泡的电阻为10,则通过灯丝的电流为________A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A
B
C
D
I /A
R
I /A
R
I /A
R
I /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