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床营养质控经验介绍

合集下载

临床营养科质控目标

临床营养科质控目标

临床营养科质控目标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营养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营养科质量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营养科质量控制的目标则是为了保证患者获得科学、全面、个体化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发展。

在营养科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营养科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声誉,更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规范的营养科质控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营养科质控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保营养科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误诊、误判等原因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其次,提高营养科服务的统筹性和协同性,实现多学科的合作与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营养科质控还需要关注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减少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营养科质控目标的核心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营养服务,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管理。

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质控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整个医疗机构的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通过清晰明了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对文章内容的概述。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临床营养科质控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正文部分(Main Body)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用于详细阐述营养科质控的重要性和目标。

在正文部分的2.1节,我们将详细介绍营养科质控的重要性,并解释为什么它对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在2.2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营养科质控的目标,包括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和治疗营养相关疾病,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能力。

营养质控工作总结

营养质控工作总结

营养质控工作总结
营养质控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营养质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首先,我们对营养质控工作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
术手段,确保食品的营养成分符合国家标准和人体健康需求,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其次,我们对营养质控工作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我们建立
了完善的食品采样和检测机制,确保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准确测定。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受损害。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对营养质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仅具备了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具有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能够保证营养质控工作的高效进行。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营养质控工作
的发展。

通过与食品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和监管部门的密切合作,我们不断完善营养质控工作的标准和规范,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总的来说,我们对营养质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发现了一些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和改进下,营养质控工作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临床营养科

临床营养科

临床营养科一、发展沿革1947年,医院成立食饵室,位于北苏州路190号东楼,中式厨房位于东楼底层的西面,西式厨房位于东楼四层。

由庶务科采购各种食物、调味品及燃料后由修女分配处理,全院职工和住院患者的饮食均由修女和厨子负责,且厨房设备、厨师训练全为西式。

1948年,修女长推荐陈慧山女士负责营养工作,主要负责烹调分发事项。

各种治疗规定的营养计算及处方仍由相关助理医师负责。

营养室分属于内科管理。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医院成立营养部,由北京协和医院营养专业毕业的黄龙西负责,李恒元为副手。

1958年,廖素琴女士担任营养部主任,负责总医院营养部工作,使各项制度更趋于完善。

1960年,医院护校开办“营养技士班”,为上海各大医院临床营养科输送营养事业人才。

1985年,营养部脱离总务处,由医务处直接领导,李素益女士被任命为营养部副主任。

1993年6月,临床临床营养科迁至武进路85号二号楼18楼,国际医疗保健中心成立,病人伙食由沈大成点心店负责,半年后由香港马小姐负责,营养配置监督由营养师韩晓负责。

1995年,国际医疗保健中心病人膳食由营养部负责。

2006年10月,至此临床营养科形成医院南部和北部两个部分。

1947年,食饵室设有兼任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护士2人,事务员1人,厨师1-2人。

截至2017年,临床营养科共有职工20人,其中营养师10人,护师1人,经济师1人,2级厨师2人,3级厨师4人(拥有治疗饮食合格证4人)。

营养师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4人;博士1人,硕士2人,大学本科3人,大专4人,中专1人。

表1 1948—2017年医院临床营养科历任主任、副主任情况表二、医疗工作【基本情况】1947年,食饵室仅提供低热能、低蛋白、高热能半流汁、腹泻半流汁、少盐等五种膳食。

1966年前,营养部病人膳食为包伙制,病人饮食是按照医嘱由病区护理人员把各床位饮食医嘱汇总后通知营养部,然后给予营养计算、安排、制作,最后由病区配膳员取走发到病人手中。

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手册

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手册

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手册上海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二00五年六月前言近二十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临床营养学涉及疾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和保健等方面,营养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已提高到新的水平。

营养治疗也从单一的膳食,拓展致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膳食营养补充剂等。

营养科或临床营养中心是医院中临床营养的实施部门,作为医院医技科室之一,在各类疾病的住院和门诊诊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逐步提高本市医院临床营养工作的质量,本市于1997年成立了上海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

质控中心在充分调研本市医院营养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内容与要求》(质控手册初稿),于2003年8月以质控中心名义下发试行。

2004年9月,上海市卫生局下发的沪卫医政[2004]170号文件中也明确了本市临床营养工作质控督查要求的主要内容。

2005年,质控中心对质控手册初稿试行近两年的情况进行总结,修订完成《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手册》(以下简称《质控手册》)。

《质控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广泛听取了有关部门和各级医院营养专业人员的意见,得到了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全体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质控手册》不仅是本市从事临床营养人员的行为准则,也是本市临床营养的质量控制标准。

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二0 0五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第二章临床营养的工作范畴 ---------- 4 第三章膳食营养的质量控制 ---------- 5 第四章肠内营养的质量控制 ---------- 8 第五章营养查房、会诊和门诊 -------- 11 第六章规章制度 -------------------- 12 一.膳食制度 ------------------------------ 12 二.文明服务 ------------------------------ 13 三.采购、保管、加工、供应和留检制度------- 14 四.清洁消毒制度 -------------------------- 18 五.个人卫生制度 -------------------------- 20附件一.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意见》(节录)----- 22 二.关于加强医院营养科(室)工作的几点意见(沪卫医政86第46号)-------------------------- 25 三.上海市医院临床营养质控督查基本内容和要求(试行)---------------------------------------- 30四.上海市医院营养治疗记录 ------------------------ 35 五.安全制备食品的十项原则(WHO)------------------ 39 六.上海市医院病人膳食食品卫生与营养管理要求------- 40 七.上海市市饮食管理营养师和临床营养师工作职责----- 50 八.上海市营养科自查表----------------------------- 53附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附表1: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55附表2: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s或Ais ---------------- 56 附表3: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s或Ais ---------- 57 附表4:某些微量元素的Uls ------------------------- 58 附表5:蛋白质及某些微量营养素的EARs -------------- 59第一章总则随着医学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营养在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中所发挥的作用正越来越为人们重视。

国家临床营养专业质控工作改进项目

国家临床营养专业质控工作改进项目

国家临床营养专业质控工作改进项目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临床营养专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近年来,国家临床营养专业质控工作改进项目经过不断努力和改进,
取得了一系列显著进展。

一、建立临床营养专业质控中心
为了提高临床营养专业的水平和质量,国家专家们联合起来,建
立了临床营养专业质控中心,负责制定国家临床营养专业标准,制订
临床营养专业技术规范,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等。

这一举措在质量管理
和技术规范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推动临床营养专业的规范化发展
为了促进临床营养专业的规范化发展,国家专家们积极推进临床
营养专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培养专业人才,实施临床营
养专业质控工作,逐步提高临床营养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健康。

得益
于这些举措,临床营养专业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得到了广泛的认
可和支持。

三、加强临床营养专业的信息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患者,国家专家们开展信息化建设,建立
健全了临床营养专业服务平台,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互动,提高了
服务效率和质量,在广泛的应用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四、加强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国家专家们大力推进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严格落实临床营养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规范临床营养服务流程,确保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所述,国家临床营养专业质控工作改进项目涵盖了标准规范、技术培训、信息化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

这些举措
有效提高了临床营养专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发挥了
积极的作用。

上海临床营养质控经验介绍

上海临床营养质控经验介绍
n 配膳员(或其他配膳人员)应及时反馈患者的 意见和需求。
质控标准修订
n 召开多次专家专题讨论会
n 反复多次修订,尚待进一步完善
n “等级评审与质控督查”相焊接将逐步落

2014年医院评审评价(临床营养专业)管理与持续改进督查表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卫生部<2011年版>修订)
2.各院营养科应做好增收节支、收支平衡 3.年终督查情况:大多数医院符合要求
少数医院未按此规范核算
有关医院膳食的供应
n 大部分医院的就餐率、符合率和满意度较好 n 有的医院上述3个率都较低,甚至“挨饿”
n 建议:推广“包伙点餐制” 建立和健全“医院膳食医嘱”及“膳食
常规”
年终考核中反映的问题
n 除普食外的各种治疗、诊断膳食的就餐率和符 合率若达不到100%,按比例扣分。
就餐服务
n 医院应提供病人统一专用消毒餐具;按 规定时间供膳,对常规膳食(含低脂、 低盐) 营养科应提供符合要求的食谱, 供患者选择。
访视反馈
n 提高膳食满意率,建立病区意见记录本,有相 应的改进和便民措施。营养(医)师应经常巡 视分管病区,应建立分级访视查房制度;
n 同时应书写营养治疗记录,首次记录应在营养 治疗开始后72小时内完成。
营养教育指导
n 开展临床常见疾病的营养指导(如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慢性肾衰、高脂血症、痛风、肥胖 等)。
就餐率及符合率
n 就餐率:除普食以外,治疗、诊断等其它膳食 应为100%。符合率:各类医院膳食的设计、 配制及就餐均应符合规范。
n 三甲综合性医院营养科主任应由有临床营养工 作经验的高级营养专业人员担任,二甲综合性 医院营养科主任应有5年以上的临床营养工作经 验,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营养专业人员担 任。

国家临床营养专业医疗质量

国家临床营养专业医疗质量

国家临床营养专业医疗质量一、患者评估和治疗计划在临床营养专业中,患者评估是第一步,它为后续的治疗计划提供了基础。

评估内容应包括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营养诊断、干预措施、处方药物、监测和随访等。

二、营养诊断和干预营养诊断是依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与营养相关的疾病。

干预措施包括制定饮食计划、提供营养补充剂或进行营养治疗等,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三、处方和药物治疗在临床营养专业中,医生或营养师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处方药物。

药物治疗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同时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医生或营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确保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患者监测和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和随访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监测内容包括患者的体重、体脂比例、血糖、血压等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

通过随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并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五、营养教育和服务为提高患者的营养意识和知识水平,医生或营养师应提供相关的营养教育和咨询服务。

教育内容包括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六、团队协作和交流临床营养专业需要与其他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如医生、护士、药师等。

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团队成员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

七、医疗记录和报告医生或营养师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和治疗过程。

记录应遵循医疗伦理和法律规定,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得到保护。

同时,医生或营养师还应及时向上级医生或相关部门报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八、质量改进和持续学习临床营养专业应不断关注医疗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医生和营养师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班,以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医院或机构还应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对医生和营养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营养支持的质控管理

营养支持的质控管理

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营养支持的效果,及 时调整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
佳的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的质控指标
患者满意度
评估患者对营养支持服务的满 意度,了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
并发症发生率
监测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过程 中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代 谢异常等。
营养指标改善情况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如 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评 估营养支持的效果。
营养支持的质控管理
目录
• 引言 • 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 • 营养支持的质控管理 • 营养支持的质控实践 • 营养支持的质控挑战与对策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确保营养支持的安全、有效和规 范,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 量。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营养支持 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需要加强质控管理。
评估方法
采用特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如主观全面评估法、微型营养 评估法等,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 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03
营养支持的质控管理
营养支持的质控标准
营养支持方案
确保提供的营养支持方案 符合医学指南和专家共识, 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营养支持设备
确保使用的营养支持设备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营养支持的质控检查
检查内容
定期对营养支持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 查,包括患者评估、方案制定、实施 过程以及效果评估等环节,以确保质 量达标。
检查方式
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 等多种方式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的 全面性和有效性。
营养支持的质控改进
改进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 n 市质控专家:兼任部分区县质控组长,便于沟通与贯彻 n 全市质控反馈会,组织部分区县交流工作
基础管理
n 按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管理;工作制度和各类 人员岗位职责;配备符合医疗(有条件的还应 有教学、科研)需要的相应设施;各类工作人 员上岗资质。
n 三甲综合性医院营养科主任应由有临床营养工 作经验的高级营养专业人员担任,二甲综合性 医院营养科主任应有5年以上的临床营养工作经 验,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营养专业人员担 任。
上海临床营养工作管理探讨
上海市医院营养质量管理
n 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是负责上海市范围内医院 营养质量管理常态工作
n 营养质控中心直属市卫计委医政处、上海医疗质量 控制管理事务中心领导
n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是我们营养质量管理 工作的团队
市卫计委医政处 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
营养教育指导
n 开展临床常见疾病的营养指导(如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慢性肾衰、高脂血症、痛风、肥胖 等)。
就餐率及符合率
n 就餐率:除普食以外,治疗、诊断等其它膳食 应为100%。符合率:各类医院膳食的设计、 配制及就餐均应符合规范。
n 除普食外的各种治疗、诊断膳食的就餐率和符 合率若达不到100%,按比例扣分。
n 儿科病房的医院其膳食应根据儿科膳食的要求 制定相关食谱。
营养评价与营养治疗记录
n 肠内(管饲)和营养科参与诊治的肠外营养治 疗病例、膳食控制的重点病例(包括各类称重 膳食)应进行机体营养状况的测评,并对患者 摄取的相应膳食进行营养评价,以便及时调整 营养治疗方案;
n 同时应书写营养治疗记录,首次记录应在营养 治疗开始后72小时内完成。
n 部分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有待提高
如 : 潜血试验餐的食物选择会开单和计算膳食营养
内在质量控制
n 抽查部分医院EN配制液:个别蛋白质偏 低、钠偏高
现状与发展
n 各级领导的重视 医院营养工作不断得到完善 , 覆盖面扩大,已覆盖到老年护理院和康复医 院及部分社区
联系交流 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
区、县卫计委医管科 区、县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
专业指导
三级及二甲医院营养科
区县质控小组
二乙及以下医院营养科(室)
临床营养质量管理宗旨
• 以病人为中心 •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重点:1)营养专业技术质量
2)营养与膳食服务质量
制定标准
n 制订各级医院考核评分标准 n 定期修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就餐服务
n 医院应提供病人统一专用消毒餐具;按 规定时间供膳,对常规膳食(含低脂、 低盐) 营养科应提供符合要求的食谱, 供患者选择。
访视反馈
n 提高膳食满意率,建立病区意见记录本,有相 应的改进和便民措施。营养(医)师应经常巡 视分管病区,应建立分级访视查房制度;
n 配膳员(或其他配膳人员)应及时反馈患者的 意见和需求。
2.各院营养科应做好增收节支、收支平衡 3.年终督查情况:大多数医院符合要求
少数医院未按此规范核算
有关医院膳食的供应
n 大部分医院的就餐率、符合率和满意度较好 n 有的医院上述3个率都较低,甚至“挨饿”
n 建议:推广“包伙点餐制” 建立和健全“医院膳食医嘱”及“膳食
常规”
年终考核中反映的问题
现状与发展
n 专业质控管理尚需不断提升
随学科的发展,与各相关专业工作相关联的 质控标准及要求,有待充分的协调与沟通
n 建立更完善的专业标准
与国际水平接轨
n 指导 n 服务
营养师技能培训学习班
n 培训
n 督查
n 交流
感谢 聆听!
等级与分值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或检查内容说明 分值
得分
扣分原因
岗位培训
营养师岗位培训 --- “膳食质量管理
(CKD/医院等级评审/FSMP 通则解读)
治疗饮食配制技工培训 ------历年累计:850名
有关膳食成本的核算
1.依据我市“公立医院”传统收费要求与 有关文件精神,住院患者所交的伙食费, 只能用于:食品原料/辅料, 不含人工和设备折旧等费用
n 营养科工作应纳入医院信息化管理。
n 患者膳食费的管理
医疗膳食常规和膳食质量
n 能常规开展、正确配制的各类医院膳食(含基 本膳食、治疗膳食、诊断膳食、配方膳食等)。
n 对常规的基本膳食和常规低脂、低盐饮食,应 预先按营养需要和膳食模式,有营养师设计食 谱。每餐饮食发出前,营养师应核对签字。
质控标准修订
n 召开多次专家专题讨论会
n 反复多次修订,尚待进一步完善
n “等级评审与质控督查”相焊接将逐步落

2014年医院评审评价(临床营养专业)管理与持续改进督查表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卫生部<2011年版>修订)
医疗机构名称(第一冠名: ):
医疗机构类别等级
评审标准
基层医院的具体考核要求
现行督查标准
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 儿科医院的督查标准 妇产科医院的督查标准 二乙及以下医院的督查标准
区县质控网络建设
n 全市17个区县,已建二级质控小组---11个 n 通过质控网络,收集及了解部分区县质控督查工作的开展
情况 n 常规质控督查中:市+区质控 随机联合 督导+督查+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