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技术
mjp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mjp⼏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效果研究棉花脱叶剂品种的应⽤效果研究马江平,王远征,黄⽟芬(农⼀师⼗⼆团农业科,843301)摘要:在棉铃吐絮率达到40%左右,⽓温达到适宜温度时,喷施脱吐隆、脱清、瑞脱龙、⼄烯利4种脱叶催熟剂,以此时间为起点,分别后推5天、10天、15天喷施上述脱叶剂,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时期喷施脱叶剂脱叶情况观察,随着脱叶剂药量增加,棉花叶⽚⼲枯速度有所加快,但脱叶效果随后期⽇平均⽓温的降低有所下降;在同⼀施药时期,不同脱叶剂对棉花吐絮率有不同的影响。
试验处理1、5、9、13的吐絮率在各组相对较⾼,试验效果好;同⼀脱叶剂随施药时间的推后,施药效果总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关键词:脱叶剂;催熟剂;棉花;应⽤效果随着我团棉⽥机械化程度的提⾼和机采棉⾯积的扩⼤,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在棉⽥的应⽤也越来越⼴泛。
化学脱叶催熟剂是机采棉重要施⽤药剂,不仅能促使棉铃提早成熟,还能有效提⾼棉花霜前花率及⽪棉产量、防⽌棉花贪青晚熟。
在实际应⽤中,由于脱叶剂和催熟剂容易受到⽓候条件和和施药技术的影响,施药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了更好地指导⽣产,2009年在本团24连、28连棉花地研究了⼏种脱叶催熟剂的应⽤效果和适宜喷药时间,旨在为棉⽥脱叶催熟剂的使⽤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法1.1试验药剂脱吐隆540g/L悬浮剂+伴宝280g/L可溶液(助剂),拜⽿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80%噻苯隆(瑞脱龙)可湿性粉剂,江苏瑞帮农化有限公司提供;50%噻苯隆(脱清)可湿性粉剂,江苏瑞帮农化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法试验在⼗⼆团24连803东(对照在804#)、28连4#西⾯(对照在2#)棉⽥进⾏。
棉花品种为新陆中36,4⽉9⽇按66+10cm的机采棉配置⽅式统⼀播种,密度为1.68万株每亩。
试验根据不同施药时间分四组,每组4个处理,共16个处理。
每个处理⾯积10亩左右,重复3次,随机排列,对照为清⽔。
当⽓温达到平均⽓温12℃以上,吐絮率达到40%左右时,以此为时间起点,分别推后5天、10天、15天喷施脱叶剂。
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化学脱叶催熟在棉花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试验采用3种浓度配比的脱叶剂与乙烯利混合液,研究其对棉花脱叶、吐絮以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各浓度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棉花的脱叶率及吐絮率,并且对棉花产量的不良影响非常小,以使用落叶剂300 ml/hm2+乙烯利2 250 ml/hm2,对水300 kg/hm2处理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脱落剂;催熟剂;棉花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49-01目前,随着机采棉的大面积推广,收获前使用化学脱叶及催熟的手段已经越来越普遍。
化学脱叶催熟技术是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棉花生长发育节奏的调控,干预其生理生化过程,从而达到预定的脱叶催熟目的[1]。
脱叶剂的直接作用以及脱叶后田间通风透光状况的改善,可以促进棉铃的开裂。
而化学催熟是应用催熟剂解决棉花后期晚熟问题的重要措施[2]。
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机械化采棉的采摘率和作业效率,并且降低机采籽棉的含杂率,减少棉叶对机采籽棉的污染,从而提高机械化采棉质量[3]。
因此,棉花进行化学脱叶催熟是机械化采棉及手工快速采棉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随着无棣县棉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机采棉面积的示范扩大,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在棉田的应用也越来越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本试验通过脱叶剂应用试验以探索不同使用方法在无棣县自然环境下的脱叶催熟效果,为今后推广机采棉科学合理使用脱叶催熟剂提供合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壤含有机质1.2%、速效氮98.3 mg/kg、速效磷19.1 mg/kg、速效钾150.6 mg/kg。
1.2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落叶剂(50%噻苯隆),四川国光农药厂生产;40%乙烯利,浙江绍兴东湖农药有限公司生产;试验棉花品种为鲁棉37。
1.3 试验设计9月下旬进行喷施试验,共设4个处理。
即处理1:使用落叶剂300 ml/hm2+乙烯利1 500 ml/hm2,对水300 kg/hm2。
脱叶剂施用技术

③脱叶剂的脱叶效果与棉田植株的长相和长势也密切相关。
• 一般旺长棉田,营养生长过旺,脱叶效果不好; 而生长正常的棉田,则脱叶效果良好。所以要根 据棉花的长相和长势合理地选择脱叶剂的用量。 • 棉田植株的长相和长势与栽培管理中的许多因素 有关,其中特别与最后一次的灌水和施肥关系密 切。打脱叶剂的棉田,停水不能过晚,最后一水 最好不要追肥,,若追不能过量。以免过旺,影 响产量和脱叶效果。2003年的教训。所以,早播、 早管、搞好中后期管理,避免植株生长过旺,对 保证脱叶效果也很重要。
• ②进一步试验和总结脱叶剂使用中的成功经验和 教训,使棉田脱叶技术不断完善。一方面目前脱 叶剂使用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另方面2005 年的气候条件是40年来最风调雨顺的一年,虽说 明了不少问题,但代表性不大。故明年应进一步 开展脱叶剂的试验和示范,并进一步总结其成功 经验和教训,使棉田脱叶技术不断完善,以满足 棉田大面积机采的需要。其中要特别试验和总结 飞机喷施和拖拉机喷施其脱叶效果的比较,因为 今年的普遍反应是飞机喷施的效果不如拖拉机喷 施的效果。但由于飞机喷施的速度更快、时间也 更集中,同时也更节约劳力,有必要在这方面进 一步试验总结。
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
• 1、基本明确了适用于我区棉田脱叶剂的种 类、配方和用量: • 脱吐隆8-10毫升+伴宝30毫升+乙烯利70 毫升(成本较低) • 脱落宝25-30克+伴宝30毫升+乙烯利70毫 升(成本较高) • 脱吐隆由于其耐低温能力比脱落宝较强, 脱叶效果比较稳定、脱叶速度也较快,成 本也较低,目前已成为国外温度不稳定棉 区脱叶剂的首选品种。当然以后有了新品 种还要继续试验.
• 2、基本明确了脱叶剂的使用或处理时间: • ①根据顶铃的铃期:要求顶铃的铃期在45 天以上。对一般早熟品种来说,这时棉纤 维的发育已基本定型,对产量和品质的影 响较小。 • ②喷后开始,4天内不能有连续3天的低于 12℃的连续低温(脱吐隆),若为脱落宝 不低于15℃的连续低温。 • ③在南疆基本为9月中旬,北疆基本为9月 上旬(1-1•
两种脱叶催熟剂在鄂北棉区的使用效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传统精耕细作棉花栽培技术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棉花生产发展必须走轻简节本、提质增效、全程机械化之路[1,2]。
化学脱叶催熟技术是棉花机械收获的重要前提,也是机采棉综合农艺配套技术的关键环节。
为探索鄂北棉区麦(油)后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技术,解决麦(油)后棉花因收获时间晚影响小麦、油菜种植的季节性矛盾,本研究于2022年9月19日在襄阳市东津新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试验农场开展了2个品种脱叶剂的棉花脱叶催熟试验,进行了棉花脱叶催熟剂药剂脱叶催熟效果初探,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可更好地促进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最终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新脱隆(噻苯·敌草隆含量540g/L ,噻苯隆含量360g/L ,敌草隆含量1800g/L ,悬浮剂),由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生产;欣噻利(噻苯·乙烯利含量50%,噻苯隆含量10%,乙烯利含量40%,悬浮剂),由河北国欣诺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选用农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人工喷雾,药箱容量20L 。
供试棉花品种为晶华棉116,生育期110d 左右,2022年5月24日播种,6月2日出苗,8月27日开始吐絮。
棉花整体长势平衡,整齐度较好,株高90cm 左右,果枝层数11层左右,667m 2棉铃数5万个左右。
1.2试验地基本情况襄阳市位于鄂西北,居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南缘,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南北分界线,气候优兼南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适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5.1~16.9℃,全年降水量878.3mm ,年平均日照1940~2033h ,适宜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
1.3试验设计试验设计3个处理,分别为新脱隆、欣噻利和清水对照,棉田吐絮达50%左右时施药,专人喷雾,喷施均匀,每个处理3次重复。
机采棉田化学脱叶剂催熟脱叶效果报告

机采棉田化学脱叶剂催熟脱叶效果报告
张春涛;承风林
【期刊名称】《农村科技》
【年(卷),期】2005(000)008
【摘要】棉花脱叶催熟技术是机械化采棉综合配套技术的关键环节,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采收和加工的质量。
为此,我团在以往的化学脱叶剂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脱落宝、哈威达两种进口脱叶剂的使用剂量配方和使用方法的小区试验和航空作业大田示范试验,为新疆棉区大面积推广机械采棉及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脱叶剂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总结如下:【总页数】2页(P20,41)
【作者】张春涛;承风林
【作者单位】石河子一二二团;石河子一二二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
【相关文献】
1.机采棉田脱叶催熟效果试验初报 [J], 鲍柏洋;甘润明;焦新艳;张生枝;李海军;赵学军
2.机采棉田脱叶催熟效果试验总结 [J], 施建国;王法明;王秀红;赵淑霞
3.棉花专用催熟脱叶剂哈威达在机采棉田的应用效果 [J], 李文同;周培校;王成华
4.棉花化学打顶对机采棉脱叶催熟效果的影响 [J], 杜刚锋; 杨成勋; 田景山; 张旺锋
5.新陆早60号基于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分析 [J], 马麒;李吉莲;宁新柱;刘萍;邓福军;林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逸采对棉花的脱叶与催熟效果

逸采对棉花的脱叶与催熟效果作者:李德荣刘丽霞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22期运用化学技术对棉花进行脱叶与催熟,是棉花生育后期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该技术不仅提高了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的作业效率,解决了棉花后期晚熟问题,提高了霜前花率。
我们选用逸采进行了试验,为大面积使用脱叶剂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棉花品种:新陆中32,属长势较旺,中熟品种。
供试药剂:(1)逸采(新疆锦华农药有限公司);(2)乙烯利(河北黄骅化工厂)。
2试验处理2.1逸采:40ml/667m2;2.2逸采35m1+乙烯利80ml/667m2;2.3乙烯利:100ml/667m2;(4)cK(空白对照)。
3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长15m,宽2.88m,各处理随机排列,于9月21日用工农16型喷雾器喷药,药液雾化程度好,棉株上下均匀沾湿药液,667m~喷药液量45公斤。
每小区选代表性强的连续10株定点调查,于药前和药后6天、10天、15天、20天调查,棉株叶片数、青铃数、吐絮铃数,计算脱叶率和吐絮率,药后30天摘棉株上部铃50朵测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考查各处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并统计霜前花率。
4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于4月18日播种,株行距配置(60+40+22)×9.5cm,前作棉花、沙壤土、肥力中等。
棉株平均高度73cm,主茎叶片15~16片,果枝9~10台,生育期化调5次,灌水15次,施肥105kg。
5天气情况。
9月平均温度17.5℃,9月上旬23.1℃,中旬18.4℃,下旬ll℃,施药前3天,最低温度11.3℃,施药后5天,最低温度6.8℃,气温偏低,其它时间以晴天为主,对棉花吐絮有利,10月18日打霜。
二、结果与分析1各处理脱叶与催熟效果比较。
喷药后5~10天,逸采40ml/667m2处理和逸采35m1+乙烯利80m1处理脱叶效果好,脱叶见效快,施药后10~15天脱叶速度达高峰,脱叶效果明显,20天后各脱叶剂处理的部分果枝叶未脱落,若要达到更好的脱叶效果,需进行第二次药剂处理,并加大药量,药后10~15天逸采+乙烯利处理吐絮效果最明显,其次是逸采40ml处理,二者差异不大,并且与乙烯利100ml处理差异不显著。
玛纳斯县棉花催熟技术及注意事项

玛纳斯县棉花催熟技术及注意事项引言玛纳斯县是次宜棉区,无霜期160 d左右。
为了保证棉花多产霜前花及翌年作物优质高产和防治病虫害的需要,10月中旬棉花必须收获完毕,因此必须对棉花进行催熟。
根据在矮密早栽培生产应用的实践,用以下方法能达到较好催熟效果。
1喷磷催熟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用量600 L/hm2,连喷3次,促进棉株加速生殖生长,对棉花提早成熟有较好效果。
2整枝催熟8月下旬,对郁闭棉田采取打老叶、剪空枝、推株并垄等措施,改善田间小气候,促使通风透光。
也可结合推株并垄进行深中耕,断去部分侧根,从而减弱根系对养分及水分的吸收,有利于棉铃早脱水开裂。
3利用40%乙烯利、50%嚷苯隆脱叶催熟3.1确定最佳喷药期3.1.1视棉花铃期施药由于催熟、脱叶剂对铃期大于45 d的棉铃有增加铃重、改进品质的作用,对铃期35 d左右的棉铃重稍有降低,对铃期25 d左右的棉铃可能逼熟,而铃期小于10 d的幼铃则脱落。
可见,铃期大于45 d是理想的最佳喷药期。
但是,由于生长期的限制,不可能所有棉铃的铃期都能大于45 d。
因此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药剂的脱叶、催熟效应,喷药时主体铃成熟度能达75%以上,既能促进大铃早开裂、增铃重。
改进品质,又能除掉无效蕾花和中下部老叶,减少无效养分消耗,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状况,降低霉烂损失,达到采拾期集中,收获结束提前。
3.1.2看药效施药为了验证乙烯利的催熟及噻苯隆的脱叶效果,我们分别对两种药剂在玛纳斯县进行了试验(见表1、表2)。
由表1、表2可以得出喷药后10 d左右,乙烯利处理区吐絮率、噻苯隆处理区脱叶率均达到较为满意的水平。
玛纳斯县枯霜期一般在9月底,因此催熟、脱叶应在9月上旬。
3.2采用合理的喷药方式在玛纳斯县的气候条件下,9月上旬棉花伏前桃和伏桃绝大多数棉铃铃期大于45 d,近20%的上部青铃铃期仅35 d左右,应采取分层分期喷药催熟的方式,9月上旬先对棉花中下部喷药,促进中下部棉铃提早开裂和部分叶片脱落。
催熟脱叶剂一瑞脱龙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催熟脱叶剂一瑞脱龙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化学脱叶催熟是机械采棉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促使棉铃提早成熟、还能有效地减少机采棉花杂质含量。
但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脱叶剂和催熟剂容易受到气候条件和施药技术的影响,年度间效果差异较大,施药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
2007~2009年在新疆农一师十四团十连开展了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田的应用效果小区试验。
旨在为南疆棉田脱叶催熟剂的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试剂54%脱吐隆伴宝。
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80%瑞脱龙由江苏瑞邦农化有限公司提供。
1.2供试棉花品种中棉4038。
1.3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十四团十连515地进行。
前茬棉花,土质粘性,肥力中等,全期氮30kg/6672。
磷50~60kg/6672,钾8kg/6672,配制(66+10)10cm。
4月15日播种,7月5日打顶,8月30日停水,有压滴灌,滴水8~10次,280~3003/6672,收获株数1.35万/6672。
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992。
处理1:54%脱吐隆12mL/6672+伴宝60mL /6672+乙烯利100mL/6672;处理2:80%瑞脱龙20g/6672+乙烯利100mL/6672;处理3:80%瑞脱龙30g/6672+乙烯利100mL/6672;处理4:50%叶落归根40g/6672+乙烯利100mL/6672;处理5:空白对照。
9月15日(棉花吐絮期)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对棉花茎叶进行人工均匀喷药处理,以药液湿润叶面和蕾铃而不落滴为宜。
施药后5d,平均气温26.2℃,平均最低气温14℃。
持续长时间的晴朗天气,从9月16日~10月16日。
气温较常年偏高。
小区调查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
每点选取具有代表性棉株5株,共25株进行挂牌定点调查。
施药前调查定株棉花的叶片总数、棉铃总数、已吐絮棉铃数,分别于施药后5d、10d、15d、20d调查各挂牌棉株残存的叶片数、棉铃数、已吐絮棉铃数,计算叶片脱叶率和棉铃吐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