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吐絮效果试验示范总结
不同脱叶剂敏感性棉花品种生理特性比较

不同脱叶剂敏感性棉花品种生理特性比较不同脱叶剂敏感性棉花品种生理特性比较摘要:脱叶剂在棉花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棉花的收割和纺纱工艺。
然而,不同品种的棉花对脱叶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本研究选取了几个常见的棉花品种进行了比较,探究了其在不同脱叶剂作用下的生理特性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棉花对脱叶剂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其基因型以及株型等因素有关。
此外,脱叶剂对棉花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形态以及根系发育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引言:脱叶剂是指能够引起棉花迅速脱叶的化学物质,是棉花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药剂之一。
在传统的手工采摘方式中,脱叶剂的使用能够促进棉花的脱叶,提高采摘效率。
而在现代机械采摘中,脱叶剂的使用则与纺纱工艺密切相关,能够减少植物骨架的负担,有利于加速纤维质量的提高。
然而,不同品种的棉花对脱叶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这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及纤维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择了几个常见的棉花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北京棉17号、中国普通棉品种、杂交棉种等。
使用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脱叶剂,包括A脱叶剂、B脱叶剂、C脱叶剂等。
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将不同品种的棉花株苗均匀地喷洒脱叶剂,观察其生长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变化。
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观察,不同品种的棉花对于脱叶剂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
以北京棉17号为例,其对于A脱叶剂的敏感性最强,可以迅速脱叶,而对于B脱叶剂则反应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脱叶过程。
而中国普通棉品种对于C脱叶剂的敏感性最高,可以迅速而完全地脱叶。
这表明不同品种的棉花对于脱叶剂的敏感性受到基因型的影响。
此外,脱叶剂对棉花的叶绿素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脱叶剂处理后,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
这可能是因为脱叶剂的作用促进了叶片的脱离,导致部分叶绿素流失。
然而,不同品种的棉花在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上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其光合能力以及叶片形态等因素有关。
此外,脱叶剂对棉花的根系发育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mjp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mjp⼏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效果研究棉花脱叶剂品种的应⽤效果研究马江平,王远征,黄⽟芬(农⼀师⼗⼆团农业科,843301)摘要:在棉铃吐絮率达到40%左右,⽓温达到适宜温度时,喷施脱吐隆、脱清、瑞脱龙、⼄烯利4种脱叶催熟剂,以此时间为起点,分别后推5天、10天、15天喷施上述脱叶剂,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时期喷施脱叶剂脱叶情况观察,随着脱叶剂药量增加,棉花叶⽚⼲枯速度有所加快,但脱叶效果随后期⽇平均⽓温的降低有所下降;在同⼀施药时期,不同脱叶剂对棉花吐絮率有不同的影响。
试验处理1、5、9、13的吐絮率在各组相对较⾼,试验效果好;同⼀脱叶剂随施药时间的推后,施药效果总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关键词:脱叶剂;催熟剂;棉花;应⽤效果随着我团棉⽥机械化程度的提⾼和机采棉⾯积的扩⼤,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在棉⽥的应⽤也越来越⼴泛。
化学脱叶催熟剂是机采棉重要施⽤药剂,不仅能促使棉铃提早成熟,还能有效提⾼棉花霜前花率及⽪棉产量、防⽌棉花贪青晚熟。
在实际应⽤中,由于脱叶剂和催熟剂容易受到⽓候条件和和施药技术的影响,施药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了更好地指导⽣产,2009年在本团24连、28连棉花地研究了⼏种脱叶催熟剂的应⽤效果和适宜喷药时间,旨在为棉⽥脱叶催熟剂的使⽤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法1.1试验药剂脱吐隆540g/L悬浮剂+伴宝280g/L可溶液(助剂),拜⽿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80%噻苯隆(瑞脱龙)可湿性粉剂,江苏瑞帮农化有限公司提供;50%噻苯隆(脱清)可湿性粉剂,江苏瑞帮农化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法试验在⼗⼆团24连803东(对照在804#)、28连4#西⾯(对照在2#)棉⽥进⾏。
棉花品种为新陆中36,4⽉9⽇按66+10cm的机采棉配置⽅式统⼀播种,密度为1.68万株每亩。
试验根据不同施药时间分四组,每组4个处理,共16个处理。
每个处理⾯积10亩左右,重复3次,随机排列,对照为清⽔。
当⽓温达到平均⽓温12℃以上,吐絮率达到40%左右时,以此为时间起点,分别推后5天、10天、15天喷施脱叶剂。
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化学脱叶催熟在棉花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试验采用3种浓度配比的脱叶剂与乙烯利混合液,研究其对棉花脱叶、吐絮以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各浓度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棉花的脱叶率及吐絮率,并且对棉花产量的不良影响非常小,以使用落叶剂300 ml/hm2+乙烯利2 250 ml/hm2,对水300 kg/hm2处理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脱落剂;催熟剂;棉花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49-01目前,随着机采棉的大面积推广,收获前使用化学脱叶及催熟的手段已经越来越普遍。
化学脱叶催熟技术是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棉花生长发育节奏的调控,干预其生理生化过程,从而达到预定的脱叶催熟目的[1]。
脱叶剂的直接作用以及脱叶后田间通风透光状况的改善,可以促进棉铃的开裂。
而化学催熟是应用催熟剂解决棉花后期晚熟问题的重要措施[2]。
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机械化采棉的采摘率和作业效率,并且降低机采籽棉的含杂率,减少棉叶对机采籽棉的污染,从而提高机械化采棉质量[3]。
因此,棉花进行化学脱叶催熟是机械化采棉及手工快速采棉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随着无棣县棉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机采棉面积的示范扩大,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在棉田的应用也越来越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本试验通过脱叶剂应用试验以探索不同使用方法在无棣县自然环境下的脱叶催熟效果,为今后推广机采棉科学合理使用脱叶催熟剂提供合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壤含有机质1.2%、速效氮98.3 mg/kg、速效磷19.1 mg/kg、速效钾150.6 mg/kg。
1.2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落叶剂(50%噻苯隆),四川国光农药厂生产;40%乙烯利,浙江绍兴东湖农药有限公司生产;试验棉花品种为鲁棉37。
1.3 试验设计9月下旬进行喷施试验,共设4个处理。
即处理1:使用落叶剂300 ml/hm2+乙烯利1 500 ml/hm2,对水300 kg/hm2。
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棉花.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8, 45(5):26-28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张文,冯杨,刘铨义,叶玉霞,蔡晓莉,赵富强,逯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奎屯833200)Effects o f Different Application Methods of Defoliants on Defoliation, Boll Opening, Yield andQuality o f CottonZhang Wen,Feng Yang,Liu Quanyi,Ye Yuxia,Cai Xiaoli,Zhao Fuqiang,Lu Tao*摘要:在新疆兵团第七师棉田分别设置噻苯隆+乙烯利[(30g+80mL).(667 m-2)]、欣噻利(120mL.(667m-2))、欣噻利(180 mL窑(667 m-2))、欣噻利[(60 +120) mL.(667 m-2)]处理,以清水处理作对照,研究2种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 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20 d后,处理4[欣噻利(60 +120)m L.(667 m-2),分2次喷施]的脱叶效果最 好,叶片脱落率达到84.3。
/。
,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大。
从棉铃吐絮率来看:在喷药后20 d,所有处理的棉铃吐絮率均在84。
%以上,且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衣分、籽棉产量较对照处理有轻微降低,但能显著提高棉花霜前花率。
从棉 花品质来看: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影响不大,比强度有轻微降低,其中处理3(欣噻利180 mL-667m-2)下降幅度最大。
综合比较来看,处理4的脱叶吐絮效果较好,适宜在奎屯植棉区推广。
关键词:脱叶剂;棉花;脱叶;产量;品质中图分类号:S562.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32X(2018)05-0026-03DOI:10.11963/1000-632X.zwlt.20180515棉花是重要战略物资和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必 备原材料,不仅关乎国家安全与外贸主导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也关乎我国农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粮 食安全问题[1],是国家和新疆发展的战略需求。
两种脱叶催熟剂在鄂北棉区的使用效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传统精耕细作棉花栽培技术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棉花生产发展必须走轻简节本、提质增效、全程机械化之路[1,2]。
化学脱叶催熟技术是棉花机械收获的重要前提,也是机采棉综合农艺配套技术的关键环节。
为探索鄂北棉区麦(油)后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技术,解决麦(油)后棉花因收获时间晚影响小麦、油菜种植的季节性矛盾,本研究于2022年9月19日在襄阳市东津新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试验农场开展了2个品种脱叶剂的棉花脱叶催熟试验,进行了棉花脱叶催熟剂药剂脱叶催熟效果初探,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可更好地促进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最终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新脱隆(噻苯·敌草隆含量540g/L ,噻苯隆含量360g/L ,敌草隆含量1800g/L ,悬浮剂),由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生产;欣噻利(噻苯·乙烯利含量50%,噻苯隆含量10%,乙烯利含量40%,悬浮剂),由河北国欣诺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选用农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人工喷雾,药箱容量20L 。
供试棉花品种为晶华棉116,生育期110d 左右,2022年5月24日播种,6月2日出苗,8月27日开始吐絮。
棉花整体长势平衡,整齐度较好,株高90cm 左右,果枝层数11层左右,667m 2棉铃数5万个左右。
1.2试验地基本情况襄阳市位于鄂西北,居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南缘,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南北分界线,气候优兼南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适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5.1~16.9℃,全年降水量878.3mm ,年平均日照1940~2033h ,适宜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
1.3试验设计试验设计3个处理,分别为新脱隆、欣噻利和清水对照,棉田吐絮达50%左右时施药,专人喷雾,喷施均匀,每个处理3次重复。
不同助剂对棉花脱叶剂和吐絮效果的示范效果

不同助剂对棉花脱叶剂和吐絮效果的示范效果1.试验目的比较棉花脱叶剂不同浓度、脱吐隆对棉花脱叶、吐絮的效果及在同一水平下,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一八四团八连1―20,总面积800亩,每个处理30亩。
供试品种:本团常规种植品种新陆早36号。
试验方法:本试验共有3个处理,以脱吐隆亩用量13g 作为对照。
每个处理划三个重复。
9月21日采用风幕式喷雾器喷施,亩用水量平均46.6kg。
调查方法:(1)从试验地(中间行)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点,每点连续15株定点观测,共45株。
每个处理间和每个调查点距离一致,生长势一致。
样点避开缺苗断垄,双株不记数,处理间各点棉株长势对应一致。
(2)调查喷药:9月21日喷施前调查一次,后分别间隔5天、10天、15天、20天、25天观测记录脱叶数、吐絮数。
机械采摘前每一棉株总叶片数、青铃数、吐絮铃数,利用各期的调查数据计算脱叶率、吐絮率。
在施药前调查基数时,统一将各点棉株新生小叶片全部摘净。
(3)机械采摘前,在每个试验区定点植株上,收取整株有代表性的吐絮铃600个(每点200个),测定棉花单铃重、衣分值。
(4)收获后进行室内考种:10月26日分别取各个处理上、中、下50个铃,分别测不同部位平均单铃重;取全株吐絮铃计重测平均单铃重;检测各处理衣指、子指、衣分。
施药器械:加克特风幕式喷杆喷雾机喷杆吊臂伸展开来有14米,一次可喷施9个膜,每天每台可喷施药液260亩。
3.结果与分析从表1可见,脱叶效果来看,三个处理效果依次是:处理3>处理1>处理2;吐絮率来看,效果依次是:处理3>处理2>处理1。
综合二者效果来看,处理3的效果在这几个处理中表现好。
由表2可见,各处理对各部分单铃重的影响:上部及中部单铃重相差不大。
而下部单铃重的影响为:处理1>处理3>处理2。
从全株平均单铃重比较看,各处理对棉花单铃重的影响相差0.2g;从衣分来看,处理1>处理3>处理2。
以上各部分的单铃重、全株平均样品单铃重、衣分等指标均是棉花产量性状构成的要素。
不同脱叶剂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及与品种的适配性研究

异达到显著水平ꎮ
不同棉花品种的衣分有差异ꎬ 而且差异达到显著
铃重最少ꎬ 4 7gꎻ “ 30 - 1” 和其他 7 个品种的铃重差
表 1 霜前籽棉产量间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A ( 品种)
B ( 脱叶剂)
Df ( 自由度)
SS 离差平方和
Ms ( 均方差)
4
1169452
292363
7
A-B
28
Residuals
脱叶催熟技术是棉花机械收获的重要前提ꎬ 是实现机
采棉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ꎮ 棉花脱叶技术
是机采棉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ꎬ 与自然成熟相比
化学脱叶处理可以更早收获棉花 [1] ꎮ 合理施用脱叶催
熟剂能够提高机采棉的脱叶吐絮质量ꎬ 降低籽棉的含
杂率ꎬ 对解决新疆棉 花 品 质 问 题 具 有 重 要 意 义ꎮ 因
此ꎬ 按时收获对棉花优质生产显得非常重要 [2] ꎮ 叶片
国内国外学者围绕不同类型棉花脱叶剂比较试验
研究 [3] ꎬ 及脱叶催熟剂用量对不同棉花品种脱叶效果
及产量构成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ꎬ 脱叶催熟剂的用
量需综合考虑喷施时棉花本身所 处 的 生 理 状 态 [2ꎬ5] ꎻ
不同棉花品种对脱叶剂的响应研究显示ꎬ 棉花品种对
脱叶剂的敏感性有差异 [1ꎬ6ꎬ7] ꎻ 棉花脱叶催熟剂种类ꎬ
脱叶剂喷施催熟时间ꎬ 脱叶催熟喷施技术等 [4] 研究相
关报道显示ꎬ 不同棉花品种对脱叶剂的 敏 感 性 不 一
干枯是植物组织由于细胞膜破裂和水分快速损失而导
样ꎮ 乌兹别克斯坦学者研究表明ꎬ “ 安集延 35 号” 在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ꎬ 应选择合适的脱叶剂产品ꎬ 科
棉花品种间单铃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ꎬ 见表 3ꎮ
棉花脱叶剂大田筛选试验

按 照 各处 理 区 总体 要求 ,全部 统 一 采用 拖 拉 机 背 负式 喷雾 器 ,6 6 7米 量 4  ̄ 0千 克 ,药 液 配 置 水 05
③试 验地 属沙壤 土质 ,冬前 6 7米 6 全层 施混合
肥 3 克 , 生育期 追施 6次 滴灌 肥 , O千 全 滴水 8次 ,6 67
米 用水 2 0米 共 8 。
时 , 用少 量 水将 药 液 配 置成母 液 , 将 配置 好 的母 先 再
液倒 入 喷雾 器 内 。 个处 理 区喷 药完毕 时 , 每 必须 用 清
表 2 不 同脱 叶剂 品 种 脱 叶 效 果
表 3 不同处理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三 、 果与分 析 结 1不 同处理棉 花脱 叶 效果 .
2不 同处理 对棉花 产 量 、 . 品质 的影 响
农 技 21 5 2 村科 0 () 7 0
,
一
…
…
…
…
…
一
…
…
…
,
一
…
一
…
_On…一 ~ .. N— 一 _ …. c o … d
施 地佳 盐碱 改 良剂对 新 开垦荒地 的改 良效果
石 河 子农八 师一 五 。 团
李 建 民 王建顺
陈 建新
谢建 新 于永 新
逮启 风
郭甫胜
一
、
供 试 材 料
1 . 下 降 到 89 , 1 1 . 下降 了 21 。9月 2 3 . 7 8日, 处理 土壤
供 试 材料 为 施地 佳盐 碱 改 良剂 ,试验 地位 于 石 河子 10团 1 5 4连 13 地 , 1 面积 67公 顷 , . 作物棉 花 。
由表 3可 知 , 处理 12 3在 药 后 l 、、 2天脱 叶效 果 都 在 7 %以上 , 0 吐絮率 在 8 .%~ 7 只有脱 清 不到 25 8 %, 8 % ;2天 后 调 查 , 叶 率 都 在 9 %以 上 , 理 1 3 0 2 脱 0 处 、 脱 叶效果 好 于处 理 2, 吐絮 率也 是一 样 , 明显 差异 。 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吐絮效果试验示范总结
九十一团二连李振华
一、试验目的
了解三种不同种类脱叶剂在棉花吐絮期促进棉花脱叶及加快棉铃开裂吐絮的效果,选择出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脱叶剂产品,为明年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
(1)、瑞脱龙(8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江苏瑞邦农药厂有限公司)
(2)、棉海(360克/升噻苯隆+180克/升敌草隆)悬浮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3)、脱吐隆(360克/升噻苯隆+180克/升敌草隆)悬浮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德国拜耳)
2、供试品种:H258
3、试验地情况
本试验选在九十一团二连17号地,试验条田情况基本一致,均符合试验要求,肥水条件一般,土壤属沙壤土,品种为H258,4月11日播种,棉花生长均匀一致,棉花长势旺盛,亩收获株数10800株,测产籽棉产量为340.5公斤。
4、施药时间和方法
本试验第一次施药9月8日,第二次施药9月19日。
药液配置时,先用少量水将母液稀释均匀,再加入盛有少量水的喷药罐,机力搅拌均匀,喷药机车喷头采用锥型0.4mm喷头,进行机力盖吊双向喷雾,亩用水46方,用药情况见附表1。
5、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各处理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处理1、2、3面积分别为60亩、60亩、40亩。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处
理
药剂名称用量(克+毫升)
1 瑞脱龙(8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专用
助剂+40%乙烯利
第一遍30g+50g/亩乙烯利
第二遍20g+100g/亩乙烯利
2 棉海(360克/升噻苯隆+180克/升敌草
隆)悬浮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
第一遍15ml +50g/亩乙烯利
第二遍15ml +100g/亩乙烯利
3
脱吐隆(360克/升噻苯隆+180克/升敌草
隆)悬浮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
第一遍15ml +50g/亩乙烯利
第二遍15ml +100g/亩乙烯利6、试验期间天气状况
试验期间天气状况:本试验第一次施药于9月8日,当天的平均温度为
27.6℃;第二次施药于9月19日,当天的平均温度为15.5℃,9月上旬平均温度23.2℃,中旬平均温度19.4℃.
7、试验数据调查及脱叶、吐絮情况计算方法:
调查点选择长势均匀一致,具有代表性的植株,每个试验设3个点调查,每点10株(边、中行各5株)棉花,每处理共调查30株,记录叶片总数、青铃数、吐絮铃数。
施药前调查基数,以后每隔5天、10天、15天、20天、25天进行调查,分别算出各处理叶片脱叶率及吐絮率。
叶片脱叶率=〔(施药前叶片总数—施药后叶片总数)/施药前叶片总数〕×100 吐絮率=(吐絮铃数/棉铃总数)×100
三、结果与分析
表1 各处理的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比较
项目处理
施药
当天
药后
5天
药后
10天
药后
15天
叶片数
(片)
脱叶率(%)
脱叶率
(%)
脱叶率(%)
瑞脱龙30 9.8 28.5 78.6 棉海26.3 9.6 23.7 76.3
脱吐隆24.1 8.8 21.3 68.4 从表1可以看出,药后5天的药效不明显,脱叶率在10%以下,施药10天后各处理药剂开始发挥药效,棉株的叶片从叶柄基部逐渐形成分离层,瑞脱龙脱叶比脱吐隆高7.2%,比棉海高4.8%,说明瑞脱龙脱叶快。
施药15天后棉海、瑞脱龙的脱叶率均在76%以上,试验表明瑞脱龙和棉海较脱吐隆脱叶速度快。
表2 各处理的脱叶剂对棉花吐絮效果比较
项目处理
施药
当天
药后
5天
药后
10天
药后
15天青铃数
吐絮率
(%)
吐絮率
(%)
吐絮率
(%)
瑞脱龙81 5.3 18.2 51.7
棉海86 6.7 19.7 59.8
脱吐隆79 4.415.546.4从表2可以看出,药后5天的药效不明显,吐絮率均未达到达10%,施药后10天吐絮率效果不是很明显,药后15天处理吐絮差异明显,棉海比脱吐隆高13.4%,瑞脱龙较脱吐隆高5.3%。
在三种供试药剂中,脱吐隆的吐絮率最低。
表3试验期间天气情况表
日期2点8点14点20点平均
9月1日17.410.622.823.718.6
9月2日14.811.725.324.819.2
9月3日16132725.420.4
9月4日17.713.227.728.421.8
9月5日20.11631.225.223.1
9月6日2320.232.631.526.8
9月7日21.520.821.431.523.8
9月8日25.822.431.630.427.6
9月9日24.917.230.628.625.3
9月10日2417.829.929.125.2
9月11日2322.837.327.427.6
9月12日19.121.827.228.224.1
9月13日24.416.322.624.321.9
9月14日1814.823.124.220.0
9月15日1917.623.522.620.7
9月16日16.915.513.413.114.7
9月17日11.811.220.420.215.9
9月18日12.99.920.620.916.1
9月19日14.410.819.117.815.5
9月20日1615.42016.917.1
9月21日11.910.115.215.213.1
9月22日9.4 4.415.515.511.2
9月23日 6.7 3.317.116.610.9试验期间第一遍施药天气睛朗、气温稳定,无大风、降雨过程,但第二次施药前有一个降雨、降温过程,施药后2天刮7-8级大风,气候条件对本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四、结论
本试验通过调查、记载、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三种药剂均对棉花有很好的脱叶和催熟作用。
(2)、综合比较三种脱叶剂,瑞脱龙脱叶速度最快,棉海处理的棉铃吐絮效果较瑞脱龙、脱吐隆高,脱吐隆脱叶速度和吐絮率均比瑞脱龙、棉海低。
(3)、瑞脱龙使脱叶速度较快、棉花缓慢吐絮;棉海的脱叶速度一般,但吐絮快,适合特殊年份的气候及人工快采;脱吐隆的吐絮和落叶都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