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头痛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头痛 ppt课件

颅内痛敏结构
静脉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丘脑感觉中继核,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 Willis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静脉窦颅底硬 脑膜
颅外痛敏结构
颅骨骨膜、头部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头颈部肌 肉和颅外动脉、第2、3颈神经、眼、耳、牙齿、鼻窦、 口咽部和鼻腔粘膜等
第七章 头 痛
概述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和头颅、五官的检查,有助于发现 头痛的病变所在
实验室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 ➢腰穿脑脊液检查
第七章 头 痛
概述
防治原则
病因治疗 ➢抗感染治疗、降颅压、颅内肿瘤手术切除 对症治疗 ➢病因不能立即纠正的头痛,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 预防性治疗 ➢慢性头痛呈反复发作者应给予适当的预防性治疗
头痛
头痛
概述 第一节 偏头痛 第二节 丛集性头痛 第三节 紧张型头痛 第四节 低颅压性头痛
第七章 头 痛
概述
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由于颅内、外痛敏结构内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经 痛觉传导通路传导到达大脑皮层而引起的位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 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第七章 头 痛
概述
cephalgias) 其他原发性头痛(other primary headaches) Ⅱ 继发性头痛(the secondary headaches) 头颈部外伤引起的头痛(headache attributed to head and neck trauma) 头颈 部血 管 性病 变引 起 的头 痛( headache attributed to cranial or cervical vascular disorder传易感性
➢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 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突变基因定位在19p13;1q21-31;
静脉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丘脑感觉中继核,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 Willis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静脉窦颅底硬 脑膜
颅外痛敏结构
颅骨骨膜、头部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头颈部肌 肉和颅外动脉、第2、3颈神经、眼、耳、牙齿、鼻窦、 口咽部和鼻腔粘膜等
第七章 头 痛
概述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和头颅、五官的检查,有助于发现 头痛的病变所在
实验室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 ➢腰穿脑脊液检查
第七章 头 痛
概述
防治原则
病因治疗 ➢抗感染治疗、降颅压、颅内肿瘤手术切除 对症治疗 ➢病因不能立即纠正的头痛,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 预防性治疗 ➢慢性头痛呈反复发作者应给予适当的预防性治疗
头痛
头痛
概述 第一节 偏头痛 第二节 丛集性头痛 第三节 紧张型头痛 第四节 低颅压性头痛
第七章 头 痛
概述
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由于颅内、外痛敏结构内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经 痛觉传导通路传导到达大脑皮层而引起的位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 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第七章 头 痛
概述
cephalgias) 其他原发性头痛(other primary headaches) Ⅱ 继发性头痛(the secondary headaches) 头颈部外伤引起的头痛(headache attributed to head and neck trauma) 头颈 部血 管 性病 变引 起 的头 痛( headache attributed to cranial or cervical vascular disorder传易感性
➢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 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突变基因定位在19p13;1q21-31;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

医学课件
23
(一)循经用药 六.临床体会
• 太阳头痛: 羌活、蔓荆子、葛根;
• 阳明头痛: 葛根、白芷;
• 少阳头痛: 柴胡、川芎;
• 厥阴头痛: 藁本、吴茱萸;
• 太阴头痛: 苍术;
• 少阴头痛: 细辛。
医学课件
24
(二)配伍风药
•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风药轻扬,易达病 所,故临床治疗头痛,不唯外感,即使内 伤头痛,亦常配伍风药,如防风、羌活、 京子、荆芥等。但风药走散,久服伤气; 风药多辛散,易伤阴津,故阴血亏虚之人 当慎用。
• 患者近4年来每周头痛发作10次以上,每次疼痛 持续10分钟左右,头痛以右侧为主,间断性发作, 呈刺痛或固定痛,伴头晕,多梦,急躁,双侧膝 关节、肩关节、背部发凉疼痛。外院诊为血管神 经性头痛。发作服止痛片或其它西药无效。既 往有痹证病史。
• 查体: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弦细。神经系 统检查偏未头发风现(阳肝性阳体风征医学动,课件,头血颅瘀CT夹未痰见湿异,常阻。滞脑33 络)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 细弱。
• 治法:滋阴养血。
• 方药:加味四物汤。
• 加减:兼气虚—加参、芪等,或用人参养营汤;
肝血不足—加酸枣仁、珍珠母等。
医学课件
19
(4)肾虚头痛
• 主症:头痛而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
遗精带下,神疲乏力;偏肾阳虚则见畏寒肢冷; 偏肾阴虚则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舌淡 胖,或舌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脉沉细无 力或细数。
• 风热—热为阳邪,风热上犯清空,壅滞不 畅而头痛。
• 风湿—湿为阴邪,风湿蒙蔽清窍而头痛。
医学课件
4
内伤不足
• 年老,劳欲过度 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神经病学第章头痛PPT课件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高度遗传外显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定位3个疾病基因位点:19p13, 1q21, 1q31
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
(2) 内分泌与代谢因素: ♦ 女性易患, 常始于青春期 ♦ 月经期发作加频, 妊娠期&绝经后发作减少\停 止 ♦ 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花生四 烯 酸等代谢异常影响偏头痛发生
病因&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2) 神经血管假说: ♦ 偏头痛可能继发于原发性脑干神经元功能紊乱 ♦ 刺激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可产生偏头痛 ♦ 中缝背核是5-HT受体高聚集区, 可能是偏头痛 发生器
病因&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3) 5-HT能神经元异常学说: (是神经血管假说的补 充) ♦ 许多抗偏头痛药是中枢性5-HT受体拮抗剂&激动剂 ♦ 急性发作期血小板中5-HT↓, 尿中5-HT↑ ♦ 利血平耗竭5-HT可诱发偏头痛 ♦ 睡眠可减少5-HT神经元点燃, 终止发作 ♦ 头痛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服用5-HT 受体激动剂水平降低
第十一章 发作性疾病
神经内科高丽霞
第一节 概述
概念
头痛(headache)是临床常见的症状 局限于头颅上半部疼痛 (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
病因&发病机制
头痛病因颇多
♦ ♦ ♦
颅内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膜炎等) 功能性或精神性疾病, 如紧张性头痛 全身性疾病 发热 癫痫大发作后 鼻窦炎 弱视&屈光不正
问诊
体检
辅助检查
CT & MRI
CSF EEG
头痛的治疗
预防性治疗 (慢性头痛反复发作) 病因治 疗 去除病因 对症治疗
头痛(headache or cephalalgia )-教学课件

适当给予镇静安神和松弛肌肉的药物; 可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
神经痛性头痛
1、受累神经:眶上、枕大、耳大神经 2、病因:受寒、感染、外伤和颈椎病等 3、部位:在各神经的分布区如额顶、后枕和
耳后。各神经经路上有压痛
4、性质: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锐痛 5、治疗:可局部封闭或中西药结合治疗
(八)、偏头痛的治疗
(五)、各类偏头痛临床表现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1、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要注意排除颅内动脉瘤和痛性眼肌麻痹)
2、偏瘫型偏头痛 多在儿童期发病,成年期停止; 有家族型和散发型两种类型;
3、基底型偏头痛 儿童和青春期女性较多; 先兆症状多为视觉症状;脑干症状及意识模糊和跌倒发作等; 先兆症状持续时间多为20-30分钟; 头痛部位位于颈枕部,常伴有恶心呕吐。
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
病因:
1、高热、缺氧
2、中毒:CO中毒、金属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慢性酒精中毒
3、高血压或低血压
4、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
5、脑动脉硬化症
6、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特点:部位:一侧或双侧颞部、额部或全脑
性质:搏动性
加剧因素:震动、用力、咳嗽等头痛加剧。
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
腰椎穿刺 头颅或颈椎X线检查 脑电图 脑血管造影 头颅CT或MR等 对一时仍诊断不清者,应定期复查,以免延误颅内严重疾病。
第二节 偏头痛(migraine)
(一)、病因
1、遗传因素 2、内分泌与代谢因素 3、其它因素
(二)、发病机制
1、血管学说 2、神经血管学说 3、神经递质
(三)、临床表现
1、发病:多数在儿童和青年期(10-30岁); 2、性别:女性多于男性; 3、先兆症状:10%患者发作前有先兆; 4、伴发症状: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倦怠等; 5、发作频率:每周或每年一次至数次一等。
神经痛性头痛
1、受累神经:眶上、枕大、耳大神经 2、病因:受寒、感染、外伤和颈椎病等 3、部位:在各神经的分布区如额顶、后枕和
耳后。各神经经路上有压痛
4、性质: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锐痛 5、治疗:可局部封闭或中西药结合治疗
(八)、偏头痛的治疗
(五)、各类偏头痛临床表现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1、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要注意排除颅内动脉瘤和痛性眼肌麻痹)
2、偏瘫型偏头痛 多在儿童期发病,成年期停止; 有家族型和散发型两种类型;
3、基底型偏头痛 儿童和青春期女性较多; 先兆症状多为视觉症状;脑干症状及意识模糊和跌倒发作等; 先兆症状持续时间多为20-30分钟; 头痛部位位于颈枕部,常伴有恶心呕吐。
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
病因:
1、高热、缺氧
2、中毒:CO中毒、金属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慢性酒精中毒
3、高血压或低血压
4、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
5、脑动脉硬化症
6、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特点:部位:一侧或双侧颞部、额部或全脑
性质:搏动性
加剧因素:震动、用力、咳嗽等头痛加剧。
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
腰椎穿刺 头颅或颈椎X线检查 脑电图 脑血管造影 头颅CT或MR等 对一时仍诊断不清者,应定期复查,以免延误颅内严重疾病。
第二节 偏头痛(migraine)
(一)、病因
1、遗传因素 2、内分泌与代谢因素 3、其它因素
(二)、发病机制
1、血管学说 2、神经血管学说 3、神经递质
(三)、临床表现
1、发病:多数在儿童和青年期(10-30岁); 2、性别:女性多于男性; 3、先兆症状:10%患者发作前有先兆; 4、伴发症状: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倦怠等; 5、发作频率:每周或每年一次至数次一等。
《中医学》头痛优秀ppt课件

ppt课件
16
(三)分证论治-外感头痛-风寒头痛
? 证候:头痛,痛连项背,常有拘急收束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 头痛喜裹,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该方中川芎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
头目,为治头痛要药;薄荷能清利头目;羌活、防风能散太阳风,白 芷散阳明风;防风疏风,细辛散寒止痛,甘草和药缓急,茶叶能清上 降下。此常为临床治疗外感头痛之主方。。
历 史 沿 革
头痛之名首载于《内经》。《素问 ·风论篇》有“脑风”、“首风”之名,描 述了其临床特点,并指出外感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无具体用 药。《伤寒论》中论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头痛的见症,并列 举了治疗此病的方药。金 ·李东垣将此病分为外感与内伤头痛两类,据病因和 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 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还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丹溪心法 ·头 痛》还有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的记载,并提出了头痛的引经药,从而为头痛 分经用药创造了条件。 《普济方 ·诸风门》认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人于脑中,则令人头 痛。”关于头风,《证治准绳 ·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 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 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 从来而治之。”清代医家王清任大倡疲血之说,《医林改错 ·头痛》论述血府 逐瘀汤证时说:“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 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至此,对头痛的认识也日趋丰富。
当注意中风先兆,以防中pp风t课发件 生。
10
诊断
? 1.临床特征:以头痛为主症。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 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 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 可为突然发作,也可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 疼痛的持续时间也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 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外感头痛多伴有外感表证。 2.病史: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或有饮食、 劳倦、房室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3.辅助检查:检查 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脑脊液、脑电图检查,有条件 时做经颅多普勒、颅脑CT和MRI以明确诊断。
《头痛》医学课件

9. 头痛归因于感染(Headache attributed to infection)
10.头痛归因于内环境稳定失调疾患(Headache attributed to disorder of homoeostasis)
11.头或面痛归因于头颅、颈部、眼、耳、鼻窦、 牙、口腔或其他面部或头颅构造疾患
伴随症状:头痛时出现,而不是头痛前、后出现的症状 先兆: 持续20-30min,头痛前;前驱症状是指偏头
痛前2~48小时的疲劳、兴奋、抑郁、异常饥 饿、对特殊食物的渴望等,在先兆出现前。
二、头痛的分类
-解读
(一)、ICHD-2概述
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 2003(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th Edition,ICHD-2)第二版分类。
性质
尖锐疼痛
短暂,延着神经或根的电击样疼痛
压迫或紧箍感 持续不变的疼痛,类似于铁环缠绕头。
慢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持续性头痛三个月以上, 原发 性头痛持续数天; 三叉神经痛持续1年以上
霹雳样头痛
指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起病至高峰不超过 1分钟。
头痛描述中常用术语
发作持续时间:注意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发作后的轻 度、无伴随症状、非搏动性头痛时,不能 计算在内,注意发作后入睡时间的计 算。
内容提要
头痛描述中常用术语 ICHD- 2
偏头痛
紧张型头痛
一、头痛描述中常用术语
部位: 头痛 指眶耳线以上 面痛 眶耳线以下、颈部之上、耳廓之前 颅周肌肉 颈部、咀嚼肌、面部表情肌
性质: 搏动性 与心跳一起变化,悸动 针刺样痛 突然发生、持续数秒或更短(通常 一秒钟或更短) 触痛 一种正常时不足以引起的由挤压引起 的不舒服感觉或疼痛。
10.头痛归因于内环境稳定失调疾患(Headache attributed to disorder of homoeostasis)
11.头或面痛归因于头颅、颈部、眼、耳、鼻窦、 牙、口腔或其他面部或头颅构造疾患
伴随症状:头痛时出现,而不是头痛前、后出现的症状 先兆: 持续20-30min,头痛前;前驱症状是指偏头
痛前2~48小时的疲劳、兴奋、抑郁、异常饥 饿、对特殊食物的渴望等,在先兆出现前。
二、头痛的分类
-解读
(一)、ICHD-2概述
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 2003(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th Edition,ICHD-2)第二版分类。
性质
尖锐疼痛
短暂,延着神经或根的电击样疼痛
压迫或紧箍感 持续不变的疼痛,类似于铁环缠绕头。
慢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持续性头痛三个月以上, 原发 性头痛持续数天; 三叉神经痛持续1年以上
霹雳样头痛
指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起病至高峰不超过 1分钟。
头痛描述中常用术语
发作持续时间:注意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发作后的轻 度、无伴随症状、非搏动性头痛时,不能 计算在内,注意发作后入睡时间的计 算。
内容提要
头痛描述中常用术语 ICHD- 2
偏头痛
紧张型头痛
一、头痛描述中常用术语
部位: 头痛 指眶耳线以上 面痛 眶耳线以下、颈部之上、耳廓之前 颅周肌肉 颈部、咀嚼肌、面部表情肌
性质: 搏动性 与心跳一起变化,悸动 针刺样痛 突然发生、持续数秒或更短(通常 一秒钟或更短) 触痛 一种正常时不足以引起的由挤压引起 的不舒服感觉或疼痛。
头痛课件PPT课件

心理治疗
针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引起的头痛,可考虑心 理治疗。
03
头痛的诊疗与治疗
头痛的诊断方法
头痛的分类
病史采集
根据头痛的部位、性质和伴随症状,将头 痛分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 等不同类型。
详细了解患者的头痛病史,包括头痛的频 率、强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有助 于医生判断头痛的类型和病因。
问题三
头痛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解答三
头痛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 精神压力过大,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和运动等方面。如果头 痛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和治 疗。
感谢观看
THANKS
误区三
误区四
头痛只是小毛病,忍一 忍就过去了
头痛就是脑子出了问题
头痛只是因为没睡好或 者疲劳过度
头痛只能靠止痛药缓解
头痛相关问题的解答
问题一
头痛的原因有哪些?
解答一
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睡眠不足、疲劳过度 、精神压力过大、疾病等。
问题二
头痛应该如何缓解?
解答二
头痛缓解的方法包括休息、放松心情、调整作息时间、避 免过度疲劳等。如果头痛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止痛药。
饮食习惯,预防头痛的发作。
04
头痛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长期紧张性头痛的治疗
总结词
长期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通常由于长期压力、焦虑、抑郁等情 绪因素导致。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感到头部紧张,有压迫感或紧箍感,有时伴随着颈肩部肌肉紧张和疼 痛。治疗上,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
学会合理管理压力,通过放松技巧、 冥想、呼吸练习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头痛PPT课件

⑤其他:如偏头痛 、丛集性头痛、头痛型癫 痫、腰椎穿刺后及腰椎麻醉后头痛。
头痛常见的原因与临床特点
偏头痛特点:间歇性反复发作,起止突然, 有间歇期,病程较长。常起病于青春期,女 性发病居多,发病率约60-70%。发作时以搏 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一侧头痛为主, 也可为整个头部疼痛。 头痛发作前有或无视 觉性、感觉性、运动性、精神性等先兆症状 或伴随症状,但发作时多数都伴有恶心、呕 吐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症状。
头痛常见的病因与临床特点
3、全身性疾病 ①急性感染:流感、伤寒、急性扁桃体炎、 肺炎、败血症等发热性疾病时,由于毒素刺 激和血管扩张而引起头痛。 ②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头痛特点:以搏动性钝痛、头部紧 张感、摇头或用力时加重,伴有头晕,有时 可继发脑血管意外。头痛时血压升高,血压 正常后头痛缓解。
发病机制
脑膜受刺激或牵拉。如颅内急、慢性炎症
性渗出物(如脑膜炎等),或出血性疾病(如蛛 网膜下腔出血等)的血液刺激脑膜,或脑水肿 使脑膜及血管受牵拉引起的头痛。
具有痛觉的颅神经(5、9、10三对颅神 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或牵拉。如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带状疱疹等产生的 头痛。
发病机制
④其他:眼、鼻、耳、齿的炎症或癌肿引起的 头痛。 如急性、副鼻窦炎上颌窦炎、额窦炎 常引起上颌窦和额部疼痛;乳突炎;中耳炎、 外耳道炎等。 急性眶内蜂窝织炎特点:多由副鼻窦炎引起, 眼和病侧部头胀痛,患侧眼球突出,眼睑和 结膜红肿,眼压明显增高。
头痛常见的病因与临床特点
急性海绵窦血栓形成特点:头面部感染(如 眼或口周围的疖肿等)的不恰当挤压,致使 细菌进入海绵窦导致感染,形成血栓。此病 发病急骤,患者眼内和额部疼痛剧烈、眼睑 浮肿,眼球突出并固定于中央部位。
头痛常见的原因与临床特点
偏头痛特点:间歇性反复发作,起止突然, 有间歇期,病程较长。常起病于青春期,女 性发病居多,发病率约60-70%。发作时以搏 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一侧头痛为主, 也可为整个头部疼痛。 头痛发作前有或无视 觉性、感觉性、运动性、精神性等先兆症状 或伴随症状,但发作时多数都伴有恶心、呕 吐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症状。
头痛常见的病因与临床特点
3、全身性疾病 ①急性感染:流感、伤寒、急性扁桃体炎、 肺炎、败血症等发热性疾病时,由于毒素刺 激和血管扩张而引起头痛。 ②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头痛特点:以搏动性钝痛、头部紧 张感、摇头或用力时加重,伴有头晕,有时 可继发脑血管意外。头痛时血压升高,血压 正常后头痛缓解。
发病机制
脑膜受刺激或牵拉。如颅内急、慢性炎症
性渗出物(如脑膜炎等),或出血性疾病(如蛛 网膜下腔出血等)的血液刺激脑膜,或脑水肿 使脑膜及血管受牵拉引起的头痛。
具有痛觉的颅神经(5、9、10三对颅神 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或牵拉。如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带状疱疹等产生的 头痛。
发病机制
④其他:眼、鼻、耳、齿的炎症或癌肿引起的 头痛。 如急性、副鼻窦炎上颌窦炎、额窦炎 常引起上颌窦和额部疼痛;乳突炎;中耳炎、 外耳道炎等。 急性眶内蜂窝织炎特点:多由副鼻窦炎引起, 眼和病侧部头胀痛,患侧眼球突出,眼睑和 结膜红肿,眼压明显增高。
头痛常见的病因与临床特点
急性海绵窦血栓形成特点:头面部感染(如 眼或口周围的疖肿等)的不恰当挤压,致使 细菌进入海绵窦导致感染,形成血栓。此病 发病急骤,患者眼内和额部疼痛剧烈、眼睑 浮肿,眼球突出并固定于中央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颅内压增高的的患者,当头痛逐渐加剧时,应注意脑疝的发生。 • 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骤然出现剧烈头痛预示可能发生脑出血或蛛网
膜下腔出血。 • 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上升很高,剧烈的头痛,伴伴有躁动不安,心动
过速,预示发生高血压危象,伴有意识障碍,预示发生高血压脑病。 • 有感染病灶尤其慢性中耳炎、乳突炎患者、发生逐渐加剧的头痛,又
偏头痛
• 多见于女性,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发作, 更有部分病人的头痛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 典型发作前病人常常先有嗜睡、倦怠、忧郁感, 并可能在眼前出现闪光、暗点还可出现面、唇、 肢体麻木、失语等。这些先兆症状大约经过20-30 分钟后消退,然后出现剧烈头痛,痛得好像钻子 钻和针刺一样。这种头痛常常偏于一侧,常从眼 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 部扩展,也可遍及整个 头部。
牵拉。 • (4)头、颈部肌肉收缩。 • (5)五官和颈椎病引起。 • (6)生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 • (7)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 一、头痛发生的缓急 • 二、头痛的部位 • 三、头痛的性质与程度 • 四、头痛发生的时间 • 五、诱发和缓解因素
•发 病 情 况
• 1.急性起病并有发热者常为感染疾病所致; • 2.急剧的头痛,持续不减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无发
伴发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应警惕脑脓肿的存在。 • 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头痛逐渐加剧且出现意识障碍,应考虑颅内血肿
或硬膜下血肿。 • 脑震荡或脑挫伤的后遗头痛,经治疗仍逐渐加重,且又逐渐出现嗜睡,
呆滞,抽搐,轻瘫者,应警惕颅内血肿。
• 颞动脉炎→双颞部剧痛、夜间加重
• 肌收缩性头痛→慢性头痛
•
眼、耳、鼻、牙源额,后枕部或整个头部。
• 3.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 神经衰弱。
发生机制
• (1)血管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的收 缩,扩张及血管受牵引或伸展。
• (2)脑膜受刺激或牵拉。 • (3)具有痛觉的脑神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或
热者,提示颅内血管性疾病; • 3.长期的反复发作的头痛可博动性头痛,多为血管灶性头
痛或神经官能症; • 4.慢性头痛以偏头痛及肌肉收缩性头痛多见; • 5.慢性进行性头痛并有颅内高压的症状应考虑颅内占位性
病变。
头痛部位
• 了解头痛部位是单侧、双侧或枕部、局部或弥散、 颅内或颅外对病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如偏头痛 多于一侧;
• 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常在 入睡后完全缓解。
三叉神经痛
• 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疼痛部位限于三叉神经痛分部区。 • 疼痛呈突然阵发性闪电样剧痛,如刀割、钻刺、火烫一样。 • 每次疼痛时间短,从数秒钟到数分钟,突然作,突然停止。 • 发作时可引起同侧肌肉抽搐、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
血管性头痛
• 常呈周期性发作,由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 异常引起。
• 女性多见,多在青春期起病,可表现为偏 头痛。
• 麦角胺制剂疗效较好。
颅内压增高性头痛
• 全头部呈现胀痛、炸裂痛,晨起较重,在 咳嗽、用力后因颅压突增,头痛加重,并 有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精神 症状、癫痫等。
“征兆性”头痛
症状。 • 三叉神经痛可由说话、吃饭刷牙、洗脸、吹风等诱发,因
而患 者不敢说话、洗脸或吃东西。 • 三叉神经痛呈周期性发作,病程初期发作较少、间歇期较
长。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繁,间歇期短。
紧张性头痛
• 是慢性头痛最常见的一种,约75%的患者是女性。疼痛多 呈持续性,可持续数天、数周、数月,亦可反复发作。
第二节 头 痛
• 一、概述 • 二、常见的病因 • 三、发生机制 • 四、临床表现 • 五、伴随症状 • 六、问诊要点
概述
• 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 头痛是常见的疾病,也是许多疾病存在的
一种症状。 • 我国有近90%的男性和95%的女性一生中
有过头痛的体验。 • 头痛不仅发生于成人,亦见于小儿。
丛集性头痛(也称神经痛性偏头痛)
• 此症较少见。 • 发作特点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3~16周,
密集发作,多在春季或秋季,发作期过后,有较 长的缓解期。 • 男性比女性多4~5倍。 • 疼痛部位多在一侧眼眶或眼球后、额颞部,为一 种尖锐剧痛。 • 每次疼痛持续15~90分钟,疼痛时常伴有患侧眼 球结膜充血、流泪、流涕。 • 发病诱因多为喝酒、冷风或热风吹面及服用血管 扩张剂、兴奋剂等。
• 颅内病变的头痛常为深在性且较弥散; • 颅内深部病变的头痛多向病灶同侧放射;全身性
或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头痛多为全头痛等
头痛的程度与性质
• 痛的程度一般分为轻、中、重,但与病情的轻重 并无平行关系 。
• 三叉神经痛所致的头痛最为剧烈。 • 眼源性、鼻源性头痛中等。 • 神经官能症头痛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 • 高血压、发热可出现搏动性头痛
常见病因
一、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
• 颅内炎症→深在性全头痛
• 占位性病变→头痛进行性加重伴颅内压增高表现
• 颅内血管病→胀痛、钝痛、跳痛、剧烈痛
• 颅内外伤→脑震荡、脑挫伤等。
• 其他;偏头痛、腰椎穿刺或麻醉后头痛
二、颅外病变引起的头痛:
• 1.头颅邻近器官或组织病变
• 颅神经→三叉N痛、舌咽N痛、枕N痛
• 疼痛部位多在前额、双太阳穴、头顶、枕部、颈部。 • 头痛性质为重压感、紧箍感、钳夹样、牵扯样或胀痛、闷
痛。后颈部、肩胛部肌肉有压痛,有时可触到1个或多个 结节,叫“痛性结节”,系肌肉长期收缩所致。 • 头痛发作多在睡醒后,可持续整天,约有10%的患者在凌 晨1:00~4:00时发病,头痛不能入睡。 • 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多在情绪激动、生气、恐惧、 工作紧张、精神压力等情况下发病。
头痛发生的时间
• 颅内占位病变往往清晨加剧; • 鼻窦炎的头痛经常发作于清晨和上午; • 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有关等。
诱发和缓解因素
• 咳嗽、打喷嚏、摇头、俯身可使颅内压性 头痛、血管性头痛、颅内感染性头痛及脑 肿瘤性头痛加剧。
高血压性头痛
• 这种头痛是高血压病人的常见症状。头痛 常为深部搏动样钝痛,持续性。有时伴有 头部紧压感。痛的部位常在额部和枕部。 头痛程度常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
膜下腔出血。 • 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上升很高,剧烈的头痛,伴伴有躁动不安,心动
过速,预示发生高血压危象,伴有意识障碍,预示发生高血压脑病。 • 有感染病灶尤其慢性中耳炎、乳突炎患者、发生逐渐加剧的头痛,又
偏头痛
• 多见于女性,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发作, 更有部分病人的头痛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 典型发作前病人常常先有嗜睡、倦怠、忧郁感, 并可能在眼前出现闪光、暗点还可出现面、唇、 肢体麻木、失语等。这些先兆症状大约经过20-30 分钟后消退,然后出现剧烈头痛,痛得好像钻子 钻和针刺一样。这种头痛常常偏于一侧,常从眼 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 部扩展,也可遍及整个 头部。
牵拉。 • (4)头、颈部肌肉收缩。 • (5)五官和颈椎病引起。 • (6)生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 • (7)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 一、头痛发生的缓急 • 二、头痛的部位 • 三、头痛的性质与程度 • 四、头痛发生的时间 • 五、诱发和缓解因素
•发 病 情 况
• 1.急性起病并有发热者常为感染疾病所致; • 2.急剧的头痛,持续不减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无发
伴发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应警惕脑脓肿的存在。 • 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头痛逐渐加剧且出现意识障碍,应考虑颅内血肿
或硬膜下血肿。 • 脑震荡或脑挫伤的后遗头痛,经治疗仍逐渐加重,且又逐渐出现嗜睡,
呆滞,抽搐,轻瘫者,应警惕颅内血肿。
• 颞动脉炎→双颞部剧痛、夜间加重
• 肌收缩性头痛→慢性头痛
•
眼、耳、鼻、牙源额,后枕部或整个头部。
• 3.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 神经衰弱。
发生机制
• (1)血管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的收 缩,扩张及血管受牵引或伸展。
• (2)脑膜受刺激或牵拉。 • (3)具有痛觉的脑神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或
热者,提示颅内血管性疾病; • 3.长期的反复发作的头痛可博动性头痛,多为血管灶性头
痛或神经官能症; • 4.慢性头痛以偏头痛及肌肉收缩性头痛多见; • 5.慢性进行性头痛并有颅内高压的症状应考虑颅内占位性
病变。
头痛部位
• 了解头痛部位是单侧、双侧或枕部、局部或弥散、 颅内或颅外对病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如偏头痛 多于一侧;
• 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常在 入睡后完全缓解。
三叉神经痛
• 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疼痛部位限于三叉神经痛分部区。 • 疼痛呈突然阵发性闪电样剧痛,如刀割、钻刺、火烫一样。 • 每次疼痛时间短,从数秒钟到数分钟,突然作,突然停止。 • 发作时可引起同侧肌肉抽搐、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
血管性头痛
• 常呈周期性发作,由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 异常引起。
• 女性多见,多在青春期起病,可表现为偏 头痛。
• 麦角胺制剂疗效较好。
颅内压增高性头痛
• 全头部呈现胀痛、炸裂痛,晨起较重,在 咳嗽、用力后因颅压突增,头痛加重,并 有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精神 症状、癫痫等。
“征兆性”头痛
症状。 • 三叉神经痛可由说话、吃饭刷牙、洗脸、吹风等诱发,因
而患 者不敢说话、洗脸或吃东西。 • 三叉神经痛呈周期性发作,病程初期发作较少、间歇期较
长。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繁,间歇期短。
紧张性头痛
• 是慢性头痛最常见的一种,约75%的患者是女性。疼痛多 呈持续性,可持续数天、数周、数月,亦可反复发作。
第二节 头 痛
• 一、概述 • 二、常见的病因 • 三、发生机制 • 四、临床表现 • 五、伴随症状 • 六、问诊要点
概述
• 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 头痛是常见的疾病,也是许多疾病存在的
一种症状。 • 我国有近90%的男性和95%的女性一生中
有过头痛的体验。 • 头痛不仅发生于成人,亦见于小儿。
丛集性头痛(也称神经痛性偏头痛)
• 此症较少见。 • 发作特点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3~16周,
密集发作,多在春季或秋季,发作期过后,有较 长的缓解期。 • 男性比女性多4~5倍。 • 疼痛部位多在一侧眼眶或眼球后、额颞部,为一 种尖锐剧痛。 • 每次疼痛持续15~90分钟,疼痛时常伴有患侧眼 球结膜充血、流泪、流涕。 • 发病诱因多为喝酒、冷风或热风吹面及服用血管 扩张剂、兴奋剂等。
• 颅内病变的头痛常为深在性且较弥散; • 颅内深部病变的头痛多向病灶同侧放射;全身性
或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头痛多为全头痛等
头痛的程度与性质
• 痛的程度一般分为轻、中、重,但与病情的轻重 并无平行关系 。
• 三叉神经痛所致的头痛最为剧烈。 • 眼源性、鼻源性头痛中等。 • 神经官能症头痛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 • 高血压、发热可出现搏动性头痛
常见病因
一、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
• 颅内炎症→深在性全头痛
• 占位性病变→头痛进行性加重伴颅内压增高表现
• 颅内血管病→胀痛、钝痛、跳痛、剧烈痛
• 颅内外伤→脑震荡、脑挫伤等。
• 其他;偏头痛、腰椎穿刺或麻醉后头痛
二、颅外病变引起的头痛:
• 1.头颅邻近器官或组织病变
• 颅神经→三叉N痛、舌咽N痛、枕N痛
• 疼痛部位多在前额、双太阳穴、头顶、枕部、颈部。 • 头痛性质为重压感、紧箍感、钳夹样、牵扯样或胀痛、闷
痛。后颈部、肩胛部肌肉有压痛,有时可触到1个或多个 结节,叫“痛性结节”,系肌肉长期收缩所致。 • 头痛发作多在睡醒后,可持续整天,约有10%的患者在凌 晨1:00~4:00时发病,头痛不能入睡。 • 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多在情绪激动、生气、恐惧、 工作紧张、精神压力等情况下发病。
头痛发生的时间
• 颅内占位病变往往清晨加剧; • 鼻窦炎的头痛经常发作于清晨和上午; • 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有关等。
诱发和缓解因素
• 咳嗽、打喷嚏、摇头、俯身可使颅内压性 头痛、血管性头痛、颅内感染性头痛及脑 肿瘤性头痛加剧。
高血压性头痛
• 这种头痛是高血压病人的常见症状。头痛 常为深部搏动样钝痛,持续性。有时伴有 头部紧压感。痛的部位常在额部和枕部。 头痛程度常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