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细节判断题型选项常见设错类型
公务员中的行测常见错误分析

公务员中的行测常见错误分析一、背景介绍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中,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涵盖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等多个方面。
然而,由于行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本文将针对公务员中的行测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常见错误分析与解决方案1. 忽视多样性常见错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某一种题型或知识点,忽视了行测的多样性,导致对其他类型的题目不熟悉。
解决方案:要全面掌握行测的各个题型,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等。
通过刷题、做模拟试题等方式,对各种类型题目进行全面练习,提高对各类题目的应对能力。
2. 不注重细节常见错误:考生在做题时,经常因为对题干细节的不重视而导致答案错误。
细节是判断正确与否的关键,稍不留意就会造成失分。
解决方案: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题干的仔细阅读,特别是一些限定条件、具体数据等细节。
可以通过刷题、做阅读理解、数学运算等练习来提高对细节的敏感度和抓取能力。
3. 缺乏系统性常见错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复习,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解决方案:建立系统化的备考计划,根据行测各个题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积极参加培训班、找到专业辅导机构或寻求老师指导,加强对行测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4. 时间管理不当常见错误: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时间管理不当,导致答题时间不足或答题速度过慢,影响答题效果。
解决方案:在备考过程中,要锻炼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每一道题目的答题时间。
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和刷题练习来提高答题速度和时间控制能力。
5. 缺乏实战经验常见错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缺乏实战经验,对考试形式和操作规则不熟悉,影响了答题效果。
解决方案:除了刷题和模拟考试外,还可以参加一些真实的行测模拟考试或培训班,亲身体验考试的氛围和要求,熟悉考试的操作规则和时间要求,从而提高实战经验。
公务员考试行测细节判断题常见错误选项

公务员考试行测细节判断题常见错误选项为您整理了《公务员考试行测细节判断题常见错误选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这里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公务员考试行测细节判断题常见错误选项细节判断题是在行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一般是以“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为问法,在考卷中出现。
当我们同学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经常会没有方向的进行阅读,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时间。
其实,在解决这种题型的时候,我们刻意先阅读选项,通过把选项带入原文进行定位排除,而在此时我们所排出的选项,也会存在一定的特点。
常见的错误选项,主要有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强加因果,混淆范围等等。
当考生对于常见的错误选项有一定敏感性了,那再去做题的时候就容易排除错误选项。
在此通过具体的题目来感受一下。
在原始社会,人类不断受到野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都住在山洞里。
原始人懂得,如果身处空旷的荒野中,就有被猛兽攻击的危险,而在较为狭窄的山洞里,猛兽就不可能从四面八方来袭,使他们防不胜防。
山东成为原始人的天然“保护所”。
这种“山洞安全感”随着人类的进化,一直隐伏在人的潜意识之中,并演化成了“狭窄空间”安全感。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A. 原始人为求得生存会首先,满足安全的需求。
B. “山洞”与“狭窄空间”给人相似的心理感受C. 通过狭窄空间获得安全感是所有动物的本能D. 现代人有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现象源自古人类从问法可以确定这道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此时我们在解题的时候就可以把选项一一带入到原文中进行判断。
A项谈到首先会满足安全需求,这在文段中完全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
B项中谈的是山洞与狭窄空间,但是题干中说的是山洞安全感,属于偷换概念,故排除。
C项谈的是所有动物,而题干说的是人类,属于偷换概念,故排除。
所以直接选择D项。
建议大家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可以培养自己对错误选项的敏感性,就能迅速判断出错误选项,剩下的则为正确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解密意图判断题之错误选项识别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解密意图判断题之错误选项识别_意图判断题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考查量逐年增加,考查难度也呈上升趋势。
考生在这种题型上的错误率较高。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搜集了一线授课教师的意见反馈后发现,大部分考生做错此类题目的原因主要在于,不会识别意图判断题中典型的错误选项,常将错误选项当成正确的来选。
由此,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总结了意图判读题的错误选项类型,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识别出错误选项,从而摆脱考场上的纠结,将意图判断题一举拿下。
众所周知,带有“应、应该、需、亟需、倡导、务必、必须、呼吁”等词的呼吁项是意图判断题的优选选项,因此,许多题目会在呼吁项上做文章,以此来迷惑考生。
考生一定不能马虎大意,要熟记意图判断题的错误选项类型。
最典型的错误选项类型就是:未基于文段重点的呼吁。
下面以两道例题来进一步讲解。
【例题】在国外,很多遗传、传染类疾病属于公民隐私范畴,而在我国,有些机构随意披露公民这些隐私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法律对此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保护,导致这些隐私被披露后无法获得司法救济。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A.我国的有关机构应严格保护公民病情隐私B.我国公民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C.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D.在医疗方面,我国和其他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答案】C【解析】分析文段内容可知,“导致”一词引导文段主旨,即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匹配选项可知,本题的答案为C项。
此题最大的干扰项是A项。
选择A项的考生,一定是看到了文段中“而在我国,有些机构随意披露公民这些隐私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并不是文段主要强调的内容,因此,A项虽然是呼吁项,但是其呼吁的内容未基于文段重点,故A项错误。
本题答案为C项。
以上就是意图判断题最典型的错误选项类型。
望广大考生一定要熟悉这种错误类型,能够做到在考场上见到之后,立即将其排除,切莫纠结。
最后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成绩!。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细节判断题之选项设错类题型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细节判断题之选项设错类题型绝对化表述这类题目的选项在整体表述上与原文一致,但是程度和数量上会有明显的变化。
所以这类题目的选项一般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词语,比方:一定,必然,必须等。
无中生有这类题目往往会从题干相关的话题入手,设置一些与原文相关,但是不一致的选项偷换与混淆类偷换概念即看似一样的概念,其实际表示的含义不同;混淆范围、条件、时态即在限定范围、充分与必要条件以及过去、如今、将来三个时态上混淆。
所以选项中表示条件,范围,时态的词语我们就需要高度关注。
正话反说这类题目整体跟原文根本一致,但是倾向是相反的。
所以需要我们多去关注选项中出的否认词。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题目来练习一下。
例题,家丑的存在是个客观事实,并非不亮出来就不存在。
问题的关键不在该不该亮,而是有了家丑到底想不想真正解决。
不亮,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有恶化成不治之症的可能。
亮了,正是显示出有解决问题的把握和才能,是一种有信心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根治的希望。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遮盖“家丑就是欲盖弥彰B.尽可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C.亮出“家丑”可能获得正面效果D.有足够的把握后再把问题亮出来正确答案:C解析:文段首句点明家丑问题存在的客观性,接着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想真正解决,最后详细阐述了亮与不亮的利害弊益。
B项为无关项,D项那么颠倒了逻辑关系,排除。
A 项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中“不亮,……不治之症的可能”强调的是掩盖家丑的可能性后果,且“欲盖弥彰在文中没有表达。
核心原理:正反比思想。
(一)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关系。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关系。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关系。
例:甲乙从A地步行去B地,甲乙的速度比为3:2,那么根据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关系,可得甲乙的时间比为2:3。
(二)工程问题:工作总量=效率×时间当工作总量一定时,效率和时间成反比关系。
公务员的行测错题分析

公务员的行测错题分析作为一名公务员,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错题分析是提高行测成绩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从行测的题型、常见的错误类型以及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公务员考生更好地备考行测,提高答题准确率。
一、行测题型及特点行测一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题型。
这些题型要求考生对文字、数据、逻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反映出公务员工作中需要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掌握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二、常见错误类型1. 题意理解错误: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类型,主要是由于对题干理解有误导致的。
考生在读题时应仔细、准确地理解每个词语,避免主观臆断导致答案错误。
2. 计算错误:数量关系题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由于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导致最后的答案与正确答案不符。
解决方法是在计算过程中要仔细,不慌不忙,避免疏忽和粗心导致错误。
3. 推理错误:判断推理题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由于考生在进行逻辑推理时产生了错误的推理链条,导致答案错误。
解决方法是要注意逻辑的连贯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偷换概念等错误。
4. 选项错位:一些题目中,选项的顺序可能与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产生不一致,考生容易因为选项的错位而选择错误答案。
解决方法是在选择答案前,先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选项进行对应,避免选错。
三、解题技巧1. 阅读题干要仔细:行测题目中往往会设置一些干扰信息,考生需要通过仔细阅读题目,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抓住核心内容。
2. 掌握解题规律:行测中的每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题规律,比如数量关系题中常见的比例关系、增减关系等。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题目积累,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效率。
3. 逻辑推理要合理:判断推理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注意逻辑的连贯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无中生有或偷换概念等错误。
4. 多做模拟题:在备考过程中,多做一些行测模拟题,通过实践来熟悉各种题型,培养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行测成绩。
公务员中的行测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公务员中的行测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部分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它涉及到考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
然而,许多考生在行测中常犯一些错误,影响了他们的成绩。
本文将就公务员中行测的常见错误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相应的避免方法,以帮助考生在行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错误一:不认真审题在行测考试中,考生经常出现的一个错误是不认真审题。
有些考生对于题目的要求没有逐字细读,从而导致答案与题目不相符。
为了避免这个错误,考生在答题之前应该仔细阅读题干,并多次确认题目要求。
同时,在答题过程中,可适度加强对问题的分析,确保自己理解正确,并且将答案与问题进行对照。
二、错误二: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缺乏时间管理能力。
因为行测试卷的题目较多,时间有限,所以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以确保每道题目都能得到合理的解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可以在答题前做好时间规划,并在答题过程中时刻关注剩余时间,合理调配。
同时,对于较难的题目可以先跳过,留出较多的时间来解答相对容易的题目。
三、错误三:不注重细节在行测中,有很多题目是需要考生注重细节的。
然而,许多考生在解答时往往忽略了细节,导致答案不准确。
为了避免这个错误,考生应该培养对细节的敏感性。
在阅读题目或文章时,注意观察、记忆并理解细节的含义和作用,这样才能正确作答。
四、错误四:没有做好备选答案的排除行测部分常常会涉及到选项的排除和选择。
一些考生未能正确排除干扰项,导致选错答案。
为了避免这个错误,考生在进行选项排除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排除完全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其次,对于各个选项进行逐一比较,从而找到较为合适的答案;最后,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判断。
这样能够提高选项的准确性。
五、错误五:不练习模拟题目公务员行测考试是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的,在考前不进行模拟题目练习,很容易陷入无准备状态。
为了避免这个错误,考生应该购买相关的模拟试卷进行练习。
通过模拟题目的练习,可以更好地熟悉考试规则、提高答题速度,同时熟悉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行测常见错误总结

行测常见错误总结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并掌握行测的各类题型,同时避免常见的错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总结行测中常见的错误,并分析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考生在行测中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题中的错误在行测中,选择题是最为常见的题型。
考生在选择题中经常犯以下几类错误:1.未仔细阅读题干:有些考生因为时间紧张,只看选项而没有仔细读题干,导致选择错误答案。
解决方法是,先仔细阅读题干,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在选择答案之前再仔细比较各个选项。
2.主观臆断:部分考生在选择题中对问题主观臆断,没有根据题干和选项给出的信息作出客观判断。
解决方法是,不要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作答,要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3.漏选或多选:一些考生在解答选择题时,由于疏忽或思路混乱,会漏选或多选。
解决方法是,解答选择题时要认真核对答案,避免疏忽和思路混乱。
二、计算题中的错误在行测中,计算题也是常见的题型。
考生在计算题中容易犯以下几类错误:1.计算错误:有些考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粗心和计算错误。
解决方法是,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避免粗心错误,并对结果进行反复核对。
2.公式错误:部分考生在计算题中容易出现公式应用错误,使用了错误的公式导致计算错误。
解决方法是,仔细阅读题目,确定所需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使用正确的公式进行计算。
3.单位错误:一些考生在计算题中容易出现单位错误,导致最后的结果错误。
解决方法是,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统一,并进行必要的单位转换。
三、推理判断题中的错误推理判断题在行测中占据重要位置,考生在这类题型中容易犯以下几类错误:1.错误的推理逻辑:有些考生在推理判断题中容易陷入陷阱,使用错误的推理逻辑进行推断,导致答案错误。
解决方法是,仔细分析问题,理清推理逻辑,确保逻辑正确。
2.过于主观:一些考生在推理判断题中容易过于主观,根据个人经验和偏见进行判断,忽略了题干和选项中的具体信息。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之细节判断

公务员行测考试细节判断题,主要考查应试者迅速辨别文段细节信息的能力,其考查内容主要有根据文段的内容进行推断,细节、概念的理解或引申,对原文意思的说法转换等。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等。
细节判断题有些是对原文表述的同义或近义替换,有些是对这一文段细节、概念的理解和引申;有些则是根据文段的表述进行推断。
基于细节判断题的以上特点,首先应该明确在出题时容易设置哪些陷阱。
一、细节偷换通常选项设置的细节偷换时态(“已经”“将要”“过”“了”)、偷换数量(“少数”“多数”“许多”“一部分”“大部分”等)、话题偷换、概念偷换以及逻辑关系偷换。
【例题】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B.广泛开展交往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C.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D.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解析】答案为A。
作为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那么应该注意到选项设置的陷阱。
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文段中的一个“将”字就明确指出其事态为将来时,而D项的表述时态“已”为过去时,属于偷换时态。
文段中指的是“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妇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而B项将其偷换成“中国女足的活动”,属于偷换概念。
文段中“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而C项中将其偷换成条件关系,属于偷换逻辑关系。
运用排除法,可以判断A项为正确答案。
【例题】对待春运铁路涨价的方案,选择回家的外地人不外乎两种态度——要么烂熟于胸、精打细算;要么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无所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节判断题是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板块的一类重要题型。
其特点是题量大、难度高。
第一,题量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会稳定在4-5题,在地方公务员考试中题量也比较多,在涉及文章阅读题型的考试中也会出现。
第二,难度高,细节判断题中会涉及到概念、因果、范围等,在与原文对照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从而进行一致性判断,如果在理解上稍有偏差,就容易出错。
对于此类题目,做题的主要思路是选项代入与原文进行一致性对比。
在对比中,需要掌握细节判断题目的常见设错选项,下面新西南教育按照特点不同给大家整理分类如下:
一、无中生有类
无中生有类主要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提到,但是在选项中有涉及,包括概念、问题、结论。
例1: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症,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
据统计,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脑猝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年龄,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年性痴呆有时会突然发病
B.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C.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
D.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将不断上涨
【答案】D。
参考解析:A选项“突然发病”与原文“慢性进展”不一致,排除;选项B
和C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D选项与原文最后两句“患病率与年龄增加有关”、“老年人不断增加,成为我国一个严重问题”一致。
选择D选项。
二、言语表述类
选项在部分概念上与题干一致,但是言语表述上与题干不一致,典型的代表为“绝对表述”和“正话反说”。
绝对表述顾名思义,语言表述上过于绝对,题干表述为可能、也许、有些,选项表述为必然、一定、所有;正话反说,即选项与原文观点、表述相反,主要是利用否定词的叠加造成迷惑。
例2.正如想象的那样,性格外向的人喜欢“贵一些”的通讯方式,例如打电话和发送即时信息,因为这种方式回复起来一般都比较快,心理学家称之为“同步性”。
热情奔放、生性大胆的人也会选择这些方式。
性格内向和容易紧张的人则比较喜欢电子邮件,因为这种方式他们比较好把握,知道应该说什么,什么时候应该说。
电子邮件是最便宜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有一点,电子邮件能让你的交流速度慢5倍。
对于这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贵一些”的通讯方式是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为性格外向者所喜欢
B.性格外向、热情奔放、生性大胆的人通常会拒绝电子邮件的通讯交流方式
C.因为电子邮件的交流速度要相对慢5倍,适合情感和反应迟缓的性格内向者
D.电子邮件让交流者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酝酿及表达,能让人们更好把握
【答案】D。
参考解析:A选项“贵一些”是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没有体现;B选项性格外向的人会决绝电子邮件,属于绝对表述;C选项“电子邮件”交流速度慢5倍属实,性格内向者比较喜欢也属实,但是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选择D选项。
三、偷换与混淆类
偷换概念即看似相同的概念,其实际表示的含义不同;混淆范围、条件、时态即在限定
范围、充分与必要条件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上混淆。
例3. 宋、明、清三代,非进士出身者,基本无法成为宰相,而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也规定不是进士出身者不许担任。
能考上一个进士,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作为进士中第一名的状元了!状元一旦出笼,便立刻进入国家的储才机构——翰林院,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重点培养,各种别人削尖了脑袋也谋不到的美差也会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考取状元是成为宰相的必经之路
B.重要官职都由进士出身者担任
C.状元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D.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
【答案】C。
参考解析:A选项绝对表述,原文表述的意思是考取状元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重点培养,不代表必须要考取状元;B选项偷换概念,原文为炙手可热的官职,选项为重要官职,二者并非同一概念;C选项表述较为严谨;D选项混淆条件,状元是进入翰林院的充分条件,立刻可以进入,而选项表述为必要条件,排除;选择C选项。
细节判断的题目属于片段阅读的一种题型,其考察的题量较多,而且难度较高,需要对其多给予关注。
同时在应对策略上,不仅需要细心应对,而且需要对于常见的设错类型进行归类。
在练习时,结合易错的设置出发点,把握出题的思路,从而提高对于言语材料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