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古诗、古词和其他

合集下载

高一上语文古诗词高频考点

高一上语文古诗词高频考点

高一上语文古诗词高频考点高一上册语文古诗词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名篇名句默写:这是古诗词部分最常见的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一些经典的名篇名句。

这些名句通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情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诗词鉴赏: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考查考生对诗词意境、情感、手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熟悉各种诗词风格,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诗人心态和社会风貌,能够准确把握诗词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3.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如诗词的体裁、格律、意象、典故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背景。

4.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古诗词是情感的载体,通过对诗词的解读,可以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考生需要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表达,理解诗人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

在具体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历年考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

同时,多阅读、多背诵、多思考也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然,除了之前提到的考点外,高一上册语文古诗词的高频考点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或扩展,包括:诗词的意象与象征:古诗词中常常通过具体的物象(如月、柳、水等)来传达抽象的情感或意念,这些物象被称为意象。

考生需要识别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诗人常常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来增强诗词的艺术效果。

考生需要识别并分析这些技巧在诗词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对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诗词的结构与章法:古诗词的结构(如起承转合)和章法(如平仄、押韵)也是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诗词的基本结构特点,分析诗词如何通过章法来营造节奏和韵律感,进而增强表达效果。

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至关重要。

考生需要关注与诗词相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知识。

初中语文必背常识

初中语文必背常识

初中语文必背常识一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

古文:古文大致可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

韵是一种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碑文。

散文,包括历史传记、议论文、杂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重点讲解一下。

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起源于战国末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一般用韵工整,散文句混杂。

代表人物是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剧,杂剧是表演。

散曲可分为诗和套曲两大类,其中诗由一首歌组成,套曲又叫套曲,由多首歌组成。

杂剧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由主语(人物动作和舞台效果的描写)、宾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等)组成。

初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大全

新航线教育1初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大全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杭州2023中考语文20篇古诗词文学常识、中心整理

杭州2023中考语文20篇古诗词文学常识、中心整理

杭州2023中考语文20篇古诗词文学常识、
中心整理
本文档收集了杭州2023中考语文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20篇古
诗词和文学常识,旨在为考生提供备考资料和复指导。

以下是本文
档的内容概要:
古诗词篇目
1. 《登鹳雀楼》
2. 《静夜思》
3. 《将进酒》
4. 《赋得古原草送别》
5. 《咏柳》
6. 《春望》
7.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 《长恨歌》
9. 《望岳》
10. 《江雪》
文学常识
1. 《红楼梦》的作者、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2. 《西游记》的作者、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水浒传》的作者、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4. 《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5. 古代诗歌韵律的基本知识
6. 古文的基本文体和写作特点
7. 古代文学名著的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代表意义
8. 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知识
9. 现代文学名著的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代表意义
10. 文学常识的应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如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阅读理解的方法等
本文档中的篇目和知识点仅供参考,考生还需结合其他资料和教材进行全面复习。

祝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初三学生在准备中考时,语文科目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文学常识等。

以下是一些初三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对仗等。

-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意象等。

- 古诗词的背诵:掌握必背的古诗词,能够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句式结构、虚词用法、古今异义词等。

-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其含义。

-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旨、作者观点和写作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章的主旨、作者观点、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 现代文的鉴赏:能够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四、作文写作-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

- 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表达、语言运用等。

-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

五、文学常识-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了解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 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的特点。

- 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包括作品的体裁、主题、风格等。

六、语言文字运用- 汉字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的构造、笔画、笔顺等。

- 成语和谚语的运用:能够正确使用成语和谚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语言的规范性:能够遵循语言的规范,避免语病。

七、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 外国文化常识: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八、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包括精读和泛读,能够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

- 名著的分析和鉴赏:能够分析名著的人物形象、情节构造、主题思想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点,初三学生可以更好地准备中考语文科目,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部编版七上语文古诗词文部分文学常识

部编版七上语文古诗词文部分文学常识

部编版七上语文古诗词文部分文学常识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与孟子并称“孔孟”。

删修《春秋》,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被誉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2.《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3.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

4.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其诗气势雄伟,格调慷慨悲壮。

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5.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6.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二则》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7.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

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

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引言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深受人们喜爱。

了解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魅力,还可以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本文将从古诗词的分类、体裁、意象以及创作技巧等方面介绍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

古诗词的分类古诗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

常见的分类有:1.古文诗:指以古文形式写成的诗,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观书有感》。

2.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骚体风格而闻名于世,如《离骚》。

3.乐府诗: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之一,通常与音乐相配合,如《木兰诗》。

4.唐诗:指公元618年至907年盛行的诗词创作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期,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5.宋词:指公元960年至1279年盛行的诗词创作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时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古诗词的体裁古诗词有丰富多样的体裁,每一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体裁:1.五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有五个字,共二十字。

是古代最常用的一种体裁,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2.七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有七个字,共二十八字。

和五言绝句一样,也是古代常见的一种体裁,如李白的《静夜思》。

3.律诗:是一种特定韵律和格律要求下的诗体,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4.排律:是一种富有音律感的诗体,韵律比较严格,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狱南塘红叶枝枝独葩》。

5.词:是与音乐相配合的文学形式,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形象和感受,使得人们更能感受到诗词深层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意象:1.山水:山水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往往用来表达高远、广博、宏伟等意蕴,如杜甫的《望岳》。

2.花鸟: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各种花鸟,表达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初中生必背的34首古诗词及赏析

初中生必背的34首古诗词及赏析

初中⽣必背的34⾸古诗词及赏析初中⽣必背的34⾸古诗词⼀、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三、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四、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为在歧路,⼉⼥共沾⼱。

六、次北固⼭下唐王湾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使⾄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杨花落尽⼦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与明⽉,随风直到夜郎西。

九、⾏路难唐李⽩⾦樽清酒⽃⼗千,⽟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

⾏路难!⾏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春望唐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古诗、古词和其他
导读:【中学语文文学常识】
古曲部分:
1.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朝散曲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选自《全元散曲》。

2.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选自《散曲丛刊》。

3.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黎,元大都人,《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

4. 乔吉,元代散曲家,《水仙子重观瀑布》选自《全元散曲》。

现代文部分
1. 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坟》)《“友谊惊诧”论》(《二心集》)选自《鲁迅全集》,《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

2.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人,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著作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收在《沫若文集》,《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选集》,《炉中煤》、《立在地球上放号》。

3. 茅盾,《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雷雨前》选自《茅盾文集》,《阿四的故事》选自《茅盾散文速写集》。

4. 老舍,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
驼祥子》,话剧《茶馆》。

《小麻雀》选自《文学评论》,《在烈日暴雨下》选自《骆驼祥子》。

5. 巴金,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散文集《废园外》、《随想路》,《废园外》选自《巴金文集》。

6. 叶圣陶,《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

7. 冰心,原名谢婉莹,女作家,主要作品收在《冰心选集》里,《小橘灯》选自《小橘灯》。

8.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著论,收在《朱自清文集》。

《背影》选自《朱自清选集》,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春》。

9. 吕叔湘,江苏丹阳人,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

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现代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语文论集》、《语文常谈》等。

我们学过他的《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论“基本属实”》《“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

《人类的语言》选自《语文常谈》。

10. 吴伯箫,现代散文家,原名熙成,作品大都收在《吴伯箫文集》里,《记一量纺车》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11. 魏巍,字鸿杰,号红杨树,著有长篇小说《东方》等。

《谁是最可爱的人》选自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12. 马南邨,是邓拓的笔名,新闻工作者、学者。

主要作者有《中
国救荒史》、《燕山夜话》。

与吴晗、廖沫沙和写杂文《三家村札记》。

13. 吴晗,浙江义乌人,历史学家,《谈骨气》选自《吴晗杂文选》。

14. 杨朔,《荔枝蜜》选自《杨朔散文选》。

15. 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

16. 吴敬梓,《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

17. 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自《红楼梦》。

18. 蒲松龄,《大罗刹国》选自《聊斋志异》。

19. 契诃夫,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他著有《契诃夫小说选》,剧本《万尼亚舅舅》,《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

20. 莫伯桑,《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

21.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选自《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22. 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选自《外国优秀散文选》,《成功的秘诀》选自《外国小说精选》。

23. 高尔基,《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

24. 普希金,《在西伯利亚矿井地层》选自《世界名诗鉴赏辞典》。

诗词部分
1.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选自《岑嘉州集》。

2. 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四杰”,《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

3. 李白,字太白,《秋浦歌》、《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月下独酌》选自《李太白全集》。

4.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人,唐代诗人。

代表作《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登楼》《春夜喜雨》、《羌村三首》选自《杜工部集》。

5.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诗人,他的讽喻诗有《秦中吟》、《新乐府》。

《卖炭翁》、《钱塘湖春行》、《望月有感》选自《白氏长庆集》,是《新乐府》的一首。

6. 王昌龄,唐代江宁人(今南京)人,唐代诗人。

代表作《出塞》选自《全唐诗》,《芙蓉楼送辛渐》选自《王昌龄集》。

7. 孟浩然,唐代襄阳人,孟浩然和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

代表作《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孟浩然集》。

8. 王维,《宋元二使安西》(又名《谓城曲》)选自《王右丞集》。

9. 杜牧,字牧之,《江南春》选自《樊川诗集》。

10. 陆游,字务关,号放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陆游集》。

11. 《敕勒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

12. 《木兰诗》、《陌上桑》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13.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蒹葭》选自《诗经·秦
凤》。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14. 《惜诵》选自《九章》,作者屈原,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代表作《离骚》、《天问》、《九章》。

15.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选自《苏轼诗集》,《水调歌头明月及时有》选自《东坡乐府》,《江城子迷州出猎》、《浣溪沙》选自《东坡全集》。

16.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选自《稼轩长短句集》。

17.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代表作《如梦令》选自《漱玉词》以及《武陵春》。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古诗、古词和其他】
1.中学语文文学常识
2.中学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
3.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4.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必背
5.关于古诗的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6.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
7.有关古诗的文学常识归纳
8.文学常识60首小学必背古诗
上文是关于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古诗、古词和其他,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