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课后拓展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件 新人教必修1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件 新人教必修1

【点拨二】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 原因。
(1)从英国方面看,在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完 成工业革命,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 制度先进完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远超过中 国,且对侵华做了长期而充分的准备。
(2)从中国方面看,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 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社会制度、经 济和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英国。清政府闭关 自守,愚昧无知,战略失误。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 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起因、英 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的认识。鸦片战争爆 发的原因可通过右面图示认识和理解:
由上图可以看出,英国借口中国禁烟而发动 战争,其真正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说中国 拒绝对等贸易迫使英国使用武力是没有看到 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 学生透过现象去认识其本质。
盾 民阶级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典例3】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 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 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 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
解析:租界虽为“国中之国”,但其权限主 要在租界之内;天津地方当局畏于列强压力 也不敢节外生枝,所以“三不管”现象正是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的表现。
答案速查:①天朝上国 ②1840 ③1842 ④1842 ⑤第一个 ⑥领土 ⑦资本主义 ⑧扩大在华利益 ⑨英法 ⑩圆明园 ⑪《 天津条约》 ⑫《北京条约》 ⑬洋务
疑难解读 多思多悟
重点解析

高三一轮复习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高三一轮复习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君 主 立 宪 制 建 立
主权
4、正式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不 (1)背景: 何为法治?何为人治? 再是神授而是来自议会的。 人治指统治者根据自己的个人意志对国家进行统治;而 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 (2)目的: 法治则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方针,它与民主政治紧密联系,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 ( 3)内容: 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和普遍守法,任何个人的权利都不能凌驾 财政权等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于法律之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原则。 ( 4)作用: ①从法律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公民和臣民又有何区别?
4.正式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 用法律形式对议 会主权至上原则 的认定 材料二 《权利法案》的条款: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 立法权、司法权 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限制 2.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 国王 征税; 征税权即财政权 权力 3.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 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 军; 军事权 集会权 4.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确立 5.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 议会 涉,等等。 选举权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责任内阁制即内阁由 议会 产生,总揽国家 行政 权力, 并向 议会 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过程: (1)开始确立: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
(2)基本确立:18世纪中期 (3)最终确立:19世纪中期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过程: 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基本原则: 3.特点:集体负责制;
统而不治
首相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第8课_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8课_英国的制度创新

当堂练习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 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以法律约束王权,实行依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限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一)背景/原因
• 1、历史渊源
首相
议会选举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组阁 议会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这是一个 面积和人口与我们一个省相当的国家; 这是一个 产生了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凯恩斯等无数巨匠的国度; 这是一个 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 这是一个 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颤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 这是一个 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历程开始的地方; 这是一个 充满民主自由而又不乏丑陋与荒唐的国家; 这就是那个 让我们初来时欣喜若狂 让我们离开时也感叹“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地方。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 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 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 言论自由权 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 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 集会权 应经常集会
《权利法案》对《大宪章》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材料概括: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保障了 议会的哪些权利?
背景/原因 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发展
责任内阁 制
两党制
形成 原则
1832年议会改革
特点
影响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小试身手
项目
国家元首是谁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王 世袭 无 无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优秀教学案例
4.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归纳:引导学生结合讨论成果,自主归纳英国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知识拓展:讲解英国制度创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英国历史的相关图片、地图和文献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英国制度创新相关的视频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3.创设虚拟场景,让学生扮演英国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
4.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对英国制度创新的理解和认同。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通过调研、讨论、制作展板等方式,共同探究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思考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高二历史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二历史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山东省新泰二中高二历史《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3)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五、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1.(2012·北京文综卷·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2.(2012·海南单科卷·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3.(2012·上海单科卷·32)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4.(2011·上海单科·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5.《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C.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6.(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高中历史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件2

高中历史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件2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 C、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D、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6、英国贵族地主阶级实行集体统 治,并从人治转向法治,开始于: A、《大宪章》的签署 B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1640年的英国革命 D、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
7、著名记者加文在1917年写到:“过 去 我认为是男人支撑了国家,现在我知道, 现代国家对男人和女人必须同样依赖。”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D A、这时妇女的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B、这时有一定财产的妇女取得了选举权 C、这时妇女已经获得了普选权 D、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议会 下院
内阁 (政府)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 尽管称呼一 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 致,但阶级本质 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 不一样。明朝是 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封建王朝,其 “内阁”是专制 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 王权的辅政机构, 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是封建性的;而 英国内阁是资产 阶级民主政治的 专题探究: 产物。两者在本 同样是内阁, 质上是不同的。 两者有何区别?
洛克(1632—1704)
探究思考: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课本内
容,大家自由讨论一下,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
这句话诠释了私有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 寒舍中也可以对抗国王的权威。 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公共舆论,都对私 有财产怀有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甚至极端的仇视心态。“抄家”就 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一大恶俗。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导 言
近代以前,中国和英国相隔万水千山, 交通阻隔,互不相知。 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主义者,用炮舰 轰开了中国长期锁国闭关的大门。在丧权辱 国的情况下,中国一些先进人士,深感必须 知己知彼,才能有备无患,于是着手研究英 国等西方列强。 他们发现,中国之所以不能与西方列强 相抗衡,不仅是由于在武器装备上不如人, 而且在政治上也落后了。曾经到过英国的王 韬就指出,英国的“富强之本”,并不在于 它的“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所向无敌”, 而是在于它的“君民共治”的君主立宪制及 “巴力门” (议会制)。

高中历史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学课件(共17页)

高中历史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学课件(共17页)

影响
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 现代化进程
本质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助于防止 专制独裁
明朝内阁制 由皇帝临时指派
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 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直接听命 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 的支持与信任
强化了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属于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 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
军第六事条权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
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 属违法。
保障议会的权力和自由
第选八举条权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言第论九自条由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 议事之自由,不应……受到弹劾或 询问。
第集十会三权条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孟福尔议会
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指 定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国王同贵族 之间以及贵族内部出现纷争,以孟福尔为首的贵 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并于1265年在威斯敏斯 特宫召集会议,还有每郡2名骑士代表、每大城镇 2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
上院(左图)主要由贵族和 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司 法权。下院(右图)主要由骑士 、市民和新贵族组成,又称平民 院,立法权、财政权。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独裁建立 共和国处死国王 (1642年-1659年)
光荣革命胜利 (1688年)
民主 专制
革命爆发 (1640年)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大宪章》
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求 贵族的意见并且得到他们的同意;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 族的人身自由。不得向骑士和自由农民征收额外的协助 金及强迫服军役。保证给予伦敦及其他城市以自由。

第八课_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八课_英国的制度创新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2)基本原则(特征) (3)发展:19世纪中期
2、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 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之间的关系。
三、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材料二 (英国国王的)权力虽然很充分, 却受到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其一,不经议 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 国王不得征税。其三,他必须按国家法律来 管理财政。
思维、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①梳理课本知识,夯实基础。 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识记什么是责任 制内阁;掌握《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 义,从首相的权力、地位,内阁的组成、权 力、性质来理解责任制内阁的主要特点;了 解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掌握在这种制度下 其国王的重要地位。要充分认识到在君主立 宪制度下,君主与首相的差异之处以及他们
废除任何法律。
四.1832年的议会改革 (1)背景: (2)作用:
1.简述《权利法案》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①从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 制王权;②把议会拥有的自由权力用法律的形 式加以肯定。 意义:①国王与议会关系:确立了议会主权, 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②王权与法律关系: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 围内行使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统治方式变化: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
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 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 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 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 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 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后拓展新人教版【能力提升】(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

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

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

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

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

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

(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4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8分)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4分)g26365 66FD 曽h24941 616D 慭36465 8E71 蹱~j30830 786E 确28066 6DA2 涢22793 5909 変33786 83FA 菺21369 5379 卹40568 9E78 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