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全部内容知识

合集下载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讲义全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讲义全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讲义]基础部分一、进制:2进制数与8进制、10进制、16进制数的换算换算1:将N进制数换算成10进制数(N可以为2,8,16或其它自然数)换算2:将10进制数换算成N进制数(N可以为2,8,16或其它自然数)1.下列无符号数中,最小的数是()A.()2B.(75)10C.(37)8D.(2A)167、小张用十六进制,八进制和十进制写下了如下一个等式:52-19=33式中三个数是各不相同进位制的数,试问52,19,33,分别为______。

(A)8,10,16 (B)10, 16, 8(c) 8, 16, 10 (D) 10, 8, 16二、数据的存储和编码所有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的,数据的传送、存储、加工、处理或指令都是以二进制形式进行的。

对于数值:弄清原码、反码、补码以及定点数和浮点数。

负数在计算机中以补码形式存放,小数在计算机中是以浮点数形式存放。

0的原码表示法有两种,+0和—08位定点整数的补码表示范围为-128_____+12714、计算机中的数有浮点数与定点数两种,其中用浮点数表示的数,通常由()这两部分组成。

A.指数与基数B. 尾数与小数C. 阶码与尾数D.整数与小数8、如果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整数,最高位用作符号位,其他位表示数值,例如00000001表示+1,表示-1(1)试问这样表示法的整数a的范围应是————————A、-127<=a<=127B、-128<=a<=128C、-128<=a<127D、-128<a<=128(2)在这样表法法中,以下________说法是下确的A、范围内的每一个数都只有唯一的格式B、范围内的每一个数有两种格式C、范围内的一半数有两种格式样D、范围内只有一个数有两种表示格式对于字符对英文的字母和其它打印字符:(扩展)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标准的ASCII码为7位二进制编码,但在计算机中以8位二进制位来存储(最高位为校验们位),扩充的ASCII 码为8位二进制编码对汉字,中国大陆常用的有GB码、GBK码、UnicodeGBK码于1980年发布,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国家标准,在大陆及海外使用简体中文的地区(如新加坡等)是强制使用的唯一中文编码。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点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点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点》①基本定义:信息学奥赛就是关于信息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简单说就像是信息学领域里的学霸争霸赛。

这里面包含好多知识,像计算机编程、算法设计、数据结构这些东西。

就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涵盖数学、逻辑等各方面。

②重要程度:在学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因为它涵盖了很多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内容。

通过参加这个奥赛,既能锻炼思维能力,又能很好地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

而且在以后想要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或者在这个领域做研究等都很有帮助。

③前置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像基本的算术运算、逻辑推理之类的。

还得懂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像怎么开机、打开文件这种最基础的操作,再往深一点就是对操作系统大概的了解之类的。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方面可多了。

比如说开发软件,掌握这些知识能优化算法,使软件运行得更快更高效。

在处理大数据的时候,信息学奥赛的那些算法思想在数据挖掘、分析里面就很有用。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处于信息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顶端位置,牵扯到下面很多基本的知识单元,像是往上搭建的金字塔尖,需要下面的基础知识层层累叠起来支持。

②关联知识:和计算机语言、数学思维、算法优化等知识点联系紧密。

比如说你要实现一个算法可能得用一种编程语言来写,并且这个算法可能就是基于某个数学原理。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其实挺大的。

难点在于算法思维的建立,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像是要凭空去想象构建一个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关键在于多做多想多练,把各种算法模型刻在脑子里,还能灵活运用。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那肯定是重点。

考查方式多样,可能是给你个实际问题让你写程序解决,或者给个算法让你优化之类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信息学奥赛中的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步骤。

比如说要给一群学生按照成绩排名,你设计的一种比较成绩大小进行排序的过程就是算法。

而数据结构则是数据的组织存储方式,像把学生们的信息按顺序一个一个存放,或者按照树状结构存放等。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

§ 1 计算机概述 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它的名称叫ENIAC (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的缩写。

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重30吨,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的美籍匈牙利科学家、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 。

EDVAC 方案提出了著名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理论: (1)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在存储程序的计算机中,数据和指令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的。

从存储器存储的内容来看两者并无区别.都是由0和1组成的代码序列,只是各自约定的含义不同而已。

计算机在读取指令时,把从计算机读到的信息看作是指令;而在读取数据时,把从计算机读到的信息看作是操作数。

数据和指令在软件编制中就已加以区分,所以正常情况下两者不会产生混乱。

有时我们也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和指令统称为数据,因为程序信息本身也可以作为被处理的对象,进行加工处理,例如对照程序进行编译,就是将源程序当作被加工处理的对象。

(2)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这是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内容。

如前所述,它意味着事先编制程序,事先将程序(包含指令和数据)存入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运行程序时就能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且执行。

这是计算机能高速自动运行的基础。

计算机的工作体现为执行程序,计算机功能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为所存储程序的扩展。

计算机的许多具体工作方式也是由此派生的。

冯·诺依曼机的这种工作方式,可称为控制流(指令流)驱动方式。

即按照指令的执行序列,依次读取指令,然后根据指令所含的控制信息,调用数据进行处理。

因此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始终以控制信息流为驱动工作的因素,而数据信息流则是被动地被调用处理。

信息学奥赛_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赛_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3)第一节数制及其转换 (3)第二节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5)第三节原码、反码和补码 (8)第四节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10)第五节奇偶校验 (11)第六节ASCII码表 (13)第二章计算机硬件基础 (14)第一节中央处理器 (14)第二节存储器系统 (17)第三节输入输出系统 (19)第三章网络基础知识 (20)第一节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20)第二节网络协议 (21)第三节Internet相关知识 (22)第三节Internet相关知识 (23)第四章其他相关基础知识 (25)第一节计算机病毒 (25)第二节数据库系统 (25)第五章数据结构之线性结构 (27)第一节线性表 (27)第二节栈 (29)第三节队列 (31)第六章数据结构之非线性结构 (33)第一节树的概念 (33)第二节树的表示方法和存储结构 (35)第三节二叉树的概念 (39)第四节二叉树的遍历 (42)第五节普通树的遍历 (47)第六节根据两种遍历顺序确定树结构 (49)第七节二叉排序树 (52)第八节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 (53)AOE网 (56)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数制及其转换一、二、八、十六进制转十进制的方法:乘权相加法。

例如:(11010110)2 = 1×27 + 1×26 + 0×25 + 1×24 + 0×23 + 1×22 + 1×21 + 0×20 = (214)10(2365)8 = 2×83 + 3×82 + 6×81 + 5×80 = (1269)10(4BF)16 = 4×162 + 11×161 + 15×160 = (1215)10带小数的情况:(110.011)2 = 1×22 + 1×21 + 1×20 + 0×2-1 + 1×2-2 + 1×2-3 = (6.375)10(5.76)8= 5×80 + 7×8-1 + 6×8-2 = (5.96875)10(D.1C)16= 13×160+ 1×16-1 + 12*16-2 = (13.109375)10二、十进制化二进制的方法:整数部分除二取余法,小数部分乘二取整法。

信息学奥赛初赛全部知识

信息学奥赛初赛全部知识
• 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包含一个丰富的微代码系统,简化了处理器上 运行程序的编制。
•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有一个精简的指令系统。从而提高了微理器的 效率,但需要更复杂的外部程序,也就是把在处理器层没有完成的工作放到 了上层进行,而处理器层少的这些成本可以用对物理器件速度的提高上去。
程序清单(续)
For i:=1 to m-p+1 do for j:=1 to n-q+1do begin __(1)___; for i1:=I to p+i-1 do for j1:=j to q+j-1 do ___(2)____; if s>max then begin ___(3)___; p1:=I;q1:=j;end; end;
5 21 6 10 3 8 2 7 12
程序清单
Var a:array[1..20,1..20] of integer; m,n,p,q,I,j,max,p1,q1,s,i1,j1:integer;
Begin for i:=1 to 20 do for j:=1 to 20 do a[i,j]:=0; readln(m,n); for i:=1 to m do begin for j:=1 to n do read(a[i,j]);readln end; readln(p,q); max:=0;
writeln(t:0:0);
End.
例二
Label 10,20,30; Var s,p:string;I,k,n,j,m:integer; Begin
readln(s);n:=length(s); readln(p);m:=length(p); i:=0; 10: i:=i+1;j:=I;k:=1;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1)电子计算机的定义:是一种能够根据程序指令和要求,自动进行高速的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同时具有存储、记忆功能的电子集成设备。

(2)电子计算机的类型:巨型机、小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人机(即微型计算机,亦称PC机)。

(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目前正在向第五代过渡。

第一代(1946-1956):电子管器件;机器语言或符号机器语言,科学计算应用为主。

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1957-1963):晶体管器件;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高级语言,管理程序与操作系统;应用扩展至事务处理领域。

第三代(1964-1973):集成电路(IC)器件;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一定发展,计算机处理图象、文字和资料功能加强,远程终端联机系统,更完整的系统软件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第四代(1974-):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器件;微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处理;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微型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4位和低档8位微处理器;如Intel4004、Intel8008;萌芽状态。

第二代:8位微处理器;如Intel8080、Intel8085、MC6800、Z80等;成长阶段。

第三代:16位微处理器;如Intel8086、Z8000、MC68000;成熟阶段。

第四代:32位微处理器。

如Z80000、MC68020、Intel386、486以及Pentium;全盛时期。

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装配完成。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进行数值计算,针对计算数据量大和数值范围广的领域;(2)数据处理:对数据输入或输出量尤其巨大而计算过程则相对简单的事务进行处理;(3)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控制,使之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可使大量的图形实现交互式操作;(5)计算机网络: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信奥考试内容

信奥考试内容

信奥考试内容
信奥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学库常用函数、结构化程序设计、数组、字符串的处理、函数与递归、结构体类型等。

1. 算法与数据结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注重对基本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栈、队列、链表、树、图等。

同时,竞赛还要求选手掌握排序、查找、递归等算法,以及对这些算法的优化和改进。

2. 数学库常用函数:包括绝对值函数,四舍五入函数,取上整函数,取下整函数,常用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平方根函数等。

3. 结构化程序设计: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模块化程序设计,以及流程图的概念及流程图描述。

4. 数组:包括数组定义,数组与数组下标的含义,数组的读入与输出,纯一维数组的综合运用,纯二维数组与多维数组的综合应用等。

5. 字符串的处理:包括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关系,字符数组的综合应用,string类定义、相关函数引用,以及string类的综合应用等。

6. 函数与递归:包括函数定义与调用,形参与实参,传值参数与传引用参数,常量与变量的作用范围,递归函数的概念、定义与调用等。

7. 结构体类型:主要涉及结构体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此外,信奥考试还会涉及变量自增与自减运算、三目运算、位运算(与、或、非、异或、左移、右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

目录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情况简介 (5)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7)1.1 计算机的基本常识 (7)1.1.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7)1.1.2 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 (7)1.1.3 计算机中有关数及编码的知识 (8)1.1.4 原码、反码与补码 (10)1.1.5 逻辑运算 (10)1.2 操作系统 (11)1.2.1 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的组成 (11)1.2.2 DOS的文件和目录 (11)1.2.3 DOS命令 (12)1.2.4 Windows简介 (12)1.3 计算机网络常识 (13)1.3.1 网络基础知识 (13)1.3.2 Internet简介 (14)1.4 计算机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6)1.4.1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16)1.4.2 计算机病毒 (17)1.4.3 病毒的分类 (17)第2章C++编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C语言与C++的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C++标准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结构化编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学奥赛全部内容知识
信息学奥赛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竞赛,考察的是选手在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综合能力。

参与者需要掌握广泛的知识,包括算法、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学奥赛的全部内容知识。

一、算法与数据结构
算法与数据结构是信息学奥赛中最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算法是解
决具体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而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


手需要熟悉各种经典算法,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图算法等,同时
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

在实际比赛中,能够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二、编程语言
信息学奥赛的编程语言没有特定限制,但大多数选手使用的是C++
或Java。

选手需要深入理解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包括语法、特性和库
函数等。

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可以提高代码编写效率,减少错误的产生。

在比赛中,选手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合理选择编程语言的特性和库函数,以实现高效的解题算法。

三、图论
图论是信息学奥赛中常见的题目类型之一。

选手需要掌握图的基本
概念和常用算法。

了解图的遍历、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等基本算法,
并能够根据图的特性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选手还需了解图的表示方式,包括邻接矩阵、邻接表等,以便更好地解决图论问题。

四、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是一种优化技术,常在信息学奥赛中用于解决具有重叠子问题的问题。

选手需要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设计状态转移方程、确定初始条件、以及最优解的选择。

熟练掌握动态规划的思想,可以在比赛中提高解题效率。

五、计算几何
计算几何是信息学奥赛的一项知识点。

选手需要了解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熟悉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的性质,并能够根据题目要求,使用几何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数论
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信息学奥赛中,数论常常用于解决与数字有关的问题。

选手需要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判断、素数筛法等基本概念和算法。

在解题过程中,选手还需要注意数学证明的合法性和严谨性。

综上所述,信息学奥赛的全部内容知识涵盖了算法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图论、动态规划、计算几何和数论等多个方面。

选手需要广泛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解题思维。

只有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才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